园林艺术原理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28e2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a.png)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园林艺术原理是指在园林设计和创建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理念。
园林艺术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创造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结合来打造出美丽而实用的园林空间。
园林艺术原理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协调统一原则:园林艺术要求景观要协调统一,即整个园林空间要有一个整体的综合性和协调性。
这包括景观元素、色彩、造型、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统一2.自然性原则:园林艺术追求还原自然形象和自然风貌,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尽量使园林景观看起来自然、真实,仿佛是大自然的延伸。
3.主题性原则:园林艺术在设计时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意图,通过园林景观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思想或理念。
园林主题可以是任何与人类生活、自然或文化相关的主题。
4.可持续性原则:园林艺术要强调可持续性发展,在设计和创建过程中要考虑到环境和生态保护。
这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植物的选择与保护、土地的环保利用等。
5.艺术性原则:园林艺术注重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追求,要求园林景观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这包括景观的造型、色彩、质感、比例等方面的设计。
6.功能性原则:园林艺术要兼顾实用性,即园林景观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使用功能。
这包括公共场所的休闲、康复、娱乐、活动等方面的考虑。
7.空间感原则:园林艺术要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层次感来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
这包括景观的远近、高低、开合等方面的设置。
8.文化意义原则:园林艺术要注重文化意义的传承和表达,体现人类文明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传统。
这包括园林中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和艺术样式等。
9.应用技术原则:园林艺术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设备,提高园林空间的设计和创建水平。
这包括景观设计软件、建筑材料、照明技术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10.人文关怀原则:园林艺术要贴近人们的需求和关怀,创造出宜人、舒适的园林空间。
这包括公共设施、无障碍设计和社区参与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对园林艺术原理的学习和理解,设计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园林设计和创建的方向,为人们创造出美丽和实用的园林空间。
园林艺术原理
![园林艺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4a94c3a1c7aa00b52acb47.png)
• 3、参差律。与整齐一律相对,指各风景要 素和要素中各部分之间,有次序的变化与 组合关系,形成无次序的次序,不整齐的 整齐。一般是通过景物的高低,起伏,大 小,前后,远近,疏密,开合,浓淡,明 暗,冷暖等无周期的连续变化和对比方法, 使景观波澜起伏,丰富多彩,变化多端。
• 4、均衡法则。指景物群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对立 统一的空间关系,一般表现为两大类型。
• 四、借景手法 • 借景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 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 • 设计者常常将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山景、林景、水 景等的形、声、色、香等组织到园内或景区内, 以丰富园林景色,扩大园林空间。 • 借景的作用: • 借景是中国造园艺术中独特的手法,借景的应用 能扩大园林的空间感,把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美的 信息借入园内,同时也通过借景使人工创造或改 造的园林渗透到外在的自然空间中,以增添园景 的自然风趣,使得游客在园内能够欣赏到园外无 限优美的景色。
• 三、赏景的视觉规律
• 游人赏景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欣赏,即观景。
• 两个影响观景的因素: • 1、观赏点:游人在观景时所处的位臵称为 观赏点或视点。
• 2、观赏视距:而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之间 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
(1)识辨视距 • 正常人的清晰视距距离为25-30米,明确看到景物细部 的距离为30-50米,能识别景物的视距为250-270米,能 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500米,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 约为1300-2000米,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观赏效果了。 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 想的综合感受了。 (2)最佳视阈 • 人在观赏景物时,有一个视角范围称为视阈或视场。 • 人的正常静观视阈,垂直视角为130°、水平视角为 16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于 30°、水平视角小于45°。
园林艺术原理
![园林艺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466c6fa417866fb84a8e80.png)
㈠主景与配景①主景:指风景园林中的主要植物,景点,景区。在园林中起到控制作用的景,它是整个园林的核心,重点,它有统率全局的性质,往往是空间序列的高潮。②配景:指与主景相配的次要景物,景点或景区。配景的作用是配合,烘托,陪衬主景。③突出主景的方法有:⑴主体升高⑵面向朝阳⑶运用轴线和风景线的焦点⑷动势向心⑸空间构图的重心
㈣比拟联想规律:比拟联想方法——①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②利用植物的姿态,特性,给人以不同的感染,产生比拟联想。⑴四君子A.竹:虚心有节,高士性格。B.梅:不畏寒威,独步早春。C.兰:居静而芳,幽雅不俗。D.菊:“花中君子”,清雅高洁,凌霜不凋。
⑵岁寒三友:松、竹、梅。③运用园林建筑,雕塑造型产生的比拟联想4.遗址访古产生的联想5.风景提名,题咏,对联,匾额,摩崖石刻产生的比拟联想
第一章 园林艺术原理
7.美学:就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学科。美学又是哲学。
8.园林美学:就是研究园林艺术来自一门学科。 9.艺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
10.园林美: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由部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相互渗透所构成的一种整体美。它通过山水,泉石,树木,花卉,建筑和构筑等客观事物物质实体的线条,色彩,体形,体量,质感,肌理等属性表现出一种形态特征,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给人以审美感受;又通过上述物质实体及其属性,形成变化丰富,灵活自由的风景空间,使人们在动态与静态的游赏活动中,获得美好的身心感受。
14,园林美的形态:雄伟,秀丽,幽雅,奇特,惊险……
15.园林的特性:①园林的民族性:指园林的平面布局,空间组合,风景形象,在内容与形式,结构体裁与艺术手法上,反映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制度,政治文化,语言词汇,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性。②园林的地方性:是构成园林民族性的重要条件,地区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是构成园林地方性的因素。③园林的娱乐性:调节人的精神生活,解除紧张疲劳,使人身心获得平衡的特性。④园林的功利性:指园林在使用上满足物质与精神功能的要求,并能在提供观赏游览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物质财富。⑤园林的时代性:指园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不同时代特征。这种特性,通过一定的物质构成和精神文化媒介表达出来,给人以深切的体会和感受。⑥园林的空间性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原理例子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原理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2a1f8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7.png)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原理例子1.引言1.1 概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它集中展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艺术的理解。
传统园林艺术以自然为基础,以人为本,通过精心的设计和构思,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艺术形式注重平衡和和谐,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原理包括造景原理和空间布局原理。
造景原理指的是通过选择、配置和组织各种景观要素,创造出具有美感和意境的园林景观。
这包括山石、水池、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等元素的运用,以及对地形、水系、植被的合理调整和布置。
空间布局原理是指通过对园林空间的划分、分隔和组织,创造出具有层次感和流动感的空间序列,给人一种变化多样的游赏体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详细探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原理和特点。
通过对这些例子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独特之处。
同时,我们也将讨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对当代园林设计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它对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塑造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融汇了自然、人文和艺术的精华。
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给人带来了身心愉悦和启示。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原理和例子,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创造出更加美好、健康的生活环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探讨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原理和通过实际例子进行分析:2.正文:在正文部分,首先会介绍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原理,包括造景原理和空间布局原理。
这些原理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核心,通过对其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魅力。
接着,将通过两个例子来具体阐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原理。
第一个例子将描述一个具体景点的特色和构造,紧接着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展示造景原理和空间布局原理在其中的应用和效果。
接下来,第二个例子将描述另一个具体景点,并对其进行分析。
园林艺术原理整理
![园林艺术原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28d73f83c4bb4cf7ecd197.png)
中西方不同的园林审美观①中国古代士大夫对自然山水的态度一直联系“天人合一”思想,表现人与自然和谐;②西方哲学以认识论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纲,人与自然较多地处于对立的关系,以人为中心,人定胜天,每认识一点自然规律就会用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力图战胜自然。
园林美(定义):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体创造而成,兼具表现、再现艺术特点的三度空间的风景美,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一风景空间中完成。
园林美的特征:①自然性⑴主要材料多样及变化⑵园林景色表现自然关系的美,景物的布置与组合符合自然风景中景物组合的各种关系⑶园林风景空间同样充满着活力和生气⑷生境、画境、意境;②空间性⑴真实的空间美⑵流动灵活、自由多变是我国园林艺术美含蓄、曲折、有韵味的不可缺少的条件⑶空间中各种风景主题的展现受时间限制⑷景色对时间的限制性;综合性⑴结构复杂,成分多样,蕴含的美也就越丰富⑵既有自然山水美,又凝聚了社会艺术美的精华⑶自然符号和人文符号的综合⑷五官的综合感受;④固定性⑴空间的不可移动性⑵时间的限制性和不可复制性。
法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①园林形式表现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②园林构图中,府邸居中心地位,通常建在园林的至高点上,起控制全园的作用;③花园本身的构图体现专制政体的等级制度;④园林环境完全体现人工化的特点;⑤需要很大的场地,并要求地形平坦或略有起伏;⑥水景创作上,采用法国平原上常见的湖泊河流形式,以形成镜面似的水景效果;⑦植物上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明显反应四季变化;⑧府邸旁的刺绣花坛是法国园林的独创;⑨在园内道路上,将小池等小品装饰设在路边或交叉路口。
造景手法:①比拟手法:比拟对象知名度要高,借形借神都应根据基址特点进行再创造。
⑴模山范水,模拟名川大山江河湖海;⑵景区因地制宜再创造,另成佳景;⑶文化古迹;⑷模拟文学作品;⑸民风民俗。
主从手法:主景突出,配景衬托。
⑴主景升高,使主景鲜明;⑵配景简洁;⑶主景与背景之间有一定反差。
第四章 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f444b33968011ca2009143.png)
在园林绿地的布局中,由于受功能、组 成部分、地形等各种复杂条件制约,往往 很难也没有必要做到绝对对称形式,在这 种情况下常采用不对称均衡的手法。
不对称均衡的布置要综合衡量园林绿地 构成要素的虚实、色彩、质感、疏密、线 条、体形、数量等给人产生的体量感觉, 切忌单纯考虑平面的构图。
不对称均衡的布置小至树丛、散置山石、自
强调种植重点
1)中轴对称的手法:
在园林布局中,确定某个方向作为轴线,在轴线 上安排主要景物,在主要景物两侧和对立面安排次要 景物陪衬主景。
2)主景升高的手 法:
为使主景更 加突出,而将主 景置于较高处, 犹如“鹤立鸡 群”。在园林中 主建筑或主景物 一般体量较大, 或者安排在地势 较高的位置就是 这种手法的运用。
对比与协调只存在于统一性质的差异之间,要在共同 的因素,如体量大小,空间的开敞与封闭,线条的曲直,色 调的冷暖、明暗,材料质感的粗糙与细腻等,而不同性质的 差异之间不存在协调对比,如体量大小与色调冷暖就不能比 较。对比的手法有形象的对比、体量、方向、空间、明暗、 虚实、色彩、质感的对比等。
(1)形象的对比 园林中构成园林景物的线、面、体和空间常具有各种不同的形 状,在布局中只采用一种或类似的形状时易取得协调和统一的 效果即调和,相反则取得对比。园林布局中,形象的对比是多 方面的。以短衬长,长者更长,以低衬高,高者更高,这都是 形象对比的效果
一、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是造园家的 语言。用它可以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 河岸线、美丽的桥拱线、丰富的林冠线,严整的广场线、挺 拔的峭壁线、丰富的屋面线。
直线表达的含义
➢ 长条横直线---水平线的广阔宁静 ➢ 竖直线-------给人以上升、挺拔之感 ➢ 短直线-------表示阻断与停顿 ➢ 虚线---------产生延续、跳动的感觉 ➢ 斜线---------使人联想到山坡、滑梯的动势和危机感。 直线类合成的图案和道路,表现出耿直、刚强、秩序、规
园林艺术原理
![园林艺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6dd8e1941ea76e58fa04a8.png)
长廊砖砌柱墩的横向纹理与竖向柱墩方向不一
,但与横向长廊是统一协调的。
2.2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变化的一种形式,调和是统一的体
现。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是取 得变化和统一的重要方法。
(1) 空间对比(如扬州何园)
(2) 虚实对比 • 既抽象又概括 • 虚:空、清灵、空灵,无 • 实:实在、结实、实质,有 • 山与水 • 墙与窗 • 凹与凸
(3).风格多样与统一
(4).形体的多样与统一
(5).图形线条的多样与统一 指各图形本身总的线条图案与局部线条图案的变化统一。石砌
驳岸用直线直角的变化形成多样统一,自然土坡山石构成曲线变化
求得多样统一。 (6).材料与质地的变化与统一
(7).线形纹理的变化与统一
岸边假山的竖向石壁与临水的横向步道,虽然
给游人留有较大的虚幻空间和思维余地
在风景园林中常常利用烟雨条件或半隐半现
的手法给人以朦胧隐约的美感
2、形式美法则与应用
2.1多样统一法则(又称为统一与变化原则)
要创造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可以通过以
下多种途径来达到:
(1).形式与内容的变化统一
规则向自然过渡的统一
建筑造型与其功能内涵的统一
(2).局部与整体的多样统一
• 奥与旷
(3).疏密对比
(4).方向的对比(高与平的对比)
(5).大小对比
(6).色彩对比
(7).质感对比 (8).布局对比 (9).藏与露
2.3对称与均衡
(1).对称
由于秩序和理性,对称形式通常具有完整的
视觉美感,使人感到稳重和安静。
(2).均衡
均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单元形在一
园林艺术原理
![园林艺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a53fc30242a8956bece4c6.png)
第一章 09园林三班刘星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或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叠山理水,结合观赏花木的栽植、观赏动物的豢养以及建筑的配设,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游赏、休憩和居住的环境。
园林美的具体内容:(论述题)1)山水地形美:包括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地貌利用、土石假山等,形成园林的骨架和脉络,为植物的种植、游览建筑的设置、景点的控制创造条件。
2)借用天象美:如泰山云海,晴日瘦西湖,瘦西湖雪景3)再现生境美:仿效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花木是永远的主题。
4)建筑艺术美:建筑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有作为园林主体的殿堂楼阁,也有作为点景的亭台斋榭等等。
园林中又常用艺术造型来表现某种精神、象征、礼仪或特殊意义……颐和园长廊,十七孔桥5)工程设施美:园林中,游道廊桥、假山水景、电照光影、给水排水、挡土护坡等各种设施,必须配套,要注意艺术处理区别于一般的市政建设。
都江堰水利工程6)文化景观美:风景园林常为宗教胜地或历史古迹所在地,其中的景名景序、门楹对联、摩崖石刻、字画雕塑等无不浸透着人类文化的精华。
中国园林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里面糅和了多种艺术门类和多层面的文化形态。
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泰山石刻7)色彩音响美:一夜芭蕉雨,唯有两心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8)造型艺术美:园林中常运用艺术造型来表现某种精神、象征、礼仪、标志、纪念意义,以及某种体形、线条美。
如图腾、华表、标牌、喷泉及各种植物造型等。
如亭子欹角如鸟翼9)旅游生活美:园林是一个可游、可赏、可居、可学、可食的综合活动空间,满意的生活服务,健康的文化娱乐,清洁卫生的环境,交通便利与治安保证,都将怡悦人们的情绪,带来生活的美感。
10)联想意境美: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园林艺术与其他艺术1)共同点:它也能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现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园林艺术原理的应用
![园林艺术原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8fb1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1.png)
园林艺术原理的应用1. 什么是园林艺术原理?园林艺术原理是指在园林设计中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准则,用于创作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园林景观。
这些原理包括但不限于比例、对称、节奏、重复、平衡、重点等,它们是园林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指导原则。
2. 比例的应用•合理的比例可以使园林景观看起来和谐、舒适。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控制建筑物、花园元素和空间的尺寸比例来达到理想效果。
•比例的应用还需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3. 对称的运用•对称是指将园林景观中的元素从中心轴线对称分布,使整个景观显得平衡和谐。
•对称的运用可以使园林景观看起来稳定、平衡,给人以秩序感和安定感。
•在园林设计中,对称可以通过植物、建筑和水景等元素的布局实现。
4. 节奏的表现•节奏是指园林景观中不同元素之间的有序变化和连贯性,使整个景观展现出动感和韵律感。
•园林设计中的节奏表现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高低、颜色的深浅、形状的多样性等手法实现。
•合理的节奏表现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使人感到愉悦和兴趣。
5. 重复的运用•重复是指在园林景观中重复使用某种元素,使整个景观看起来统一而一致。
•重复的运用可以增加视觉冲击力和连贯性,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加协调和美感。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选择相同的植物、形状或颜色等元素进行重复,营造出统一的视觉效果。
6. 平衡的实现•平衡是指园林景观中各个元素的视觉分布均匀和对称,使整个景观看起来和谐平衡。
•在园林设计中实现平衡可以通过合理布局、控制元素的数量和大小等方法实现。
•平衡的实现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元素的视觉重量,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7. 重点的突出•重点是指园林景观中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在整个景观中具有突出地位和吸引力。
•通过突出重点可以引导人们的注意力,并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选择距离最近或具有独特形状、颜色的元素作为重点。
8. 结语园林艺术原理是园林设计师在创作和设计园林景观时的重要指导原则。
园林艺术原理
![园林艺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35ee2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5.png)
园林艺术原理部份第一章形式美法则自然界常以其形式美取胜而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各种景物都是由外形式和内形式组成的。
外形式由景物的材料,质地,体态,线条,光泽,色彩和声响等因素构成的;内形式是上述因素按不同的规律而组织起来的结构形式或结构特征。
如一般植物都是由根,干,冠,叶,花果组成的,然而它们由于其各自的特点和组成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了千变万化的植物个体和群体,构成了乔,灌,藤,花卉等的不同的形态。
园林建筑是由基础,柱梁,墙体,门窗,屋面组成,但是运用不同的建筑材料,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使用不同的色彩配合,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从而产生丰富多彩的风景建筑形式。
形式美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发现和积累起来的,它具有一定的普遍行,规定性和共同性。
但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和意识形态在不断改变着,并且还存在着民族,地域性及阶级,阶层的差别。
因此,形式美又带有变移性,相对性和差异性。
但是,形式美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的提炼与升华的,表现出人类健康,向上,创新和进步的愿望。
任何单纯追求刺激,怪诞,畸形,杂乱,美丑颠倒的颓废主义都必将为人类所唾弃。
一形式美的表现形态从形式美的外形式方面加以描述,其表现形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
人们从自然界中发现了各种线型的性格特征,长条横直线代表水平线的广阔宁静;竖直线给人以上升,挺拔之感;短直线表现阻断与停顿;虚线产生延续,跳动的感觉;斜线使人自然联想到山坡,滑梯的动势和危机感。
用直线类组合成的图案和道路,表现出梗直,刚强,秩序,规则和理性,而弧形弯曲线则代表着柔和,流畅,细腻和活泼。
如圆弧线的丰满,抛物线的动势,波浪线的起伏,悬链线的稳定,螺旋线的飞舞,双曲线的优美等。
线条是造园家的语言,用它可以表现起伏的地形线,曲折的道路线,婉转的河岸线,美丽的拱桥线,丰富的林冠线,严整的广场线,挺拔的峭壁线,简洁的屋面线等。
2.图形美图形是由各种线条围合而成的平面形,一般分为规则图形和自然式图形两类。
园林设计艺术的原理
![园林设计艺术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e5fc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1.png)
园林设计艺术的原理园林设计艺术是一门融合自然与人文的艺术,旨在营造美丽、舒适、和谐的环境,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和对美的追求。
园林设计艺术的原理主要包括景观规划、植物选取、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材料运用等方面,下面就这些原理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景观规划是园林设计的基础。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对整个场地进行周详的勘察,分析其地形、植被、水系等自然条件,同时考虑场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
通过对地形的分析,可以确定场地的高低起伏、坡度、地势走向等,从而确定后续设计中的空间布局和景观构建。
同时,要考虑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以确保设计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
其次,植物选取是园林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植物作为园林设计中的核心元素,可以通过色彩、形态、材质等特点为园林增添生机和美感。
在植物的选取中,需要考虑到植物的成长习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景观效果等因素,以确保植物在园林中生长良好,与整体环境协调统一。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季节性变化,以保证园林的四季景色。
第三,空间布局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空间布局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和联系,以及景观元素的处理。
通过对环境空间的利用,可以形成景观的层次和节奏,通过布置不同的功能区域和景观元素,可以给人们提供不同的体验和情绪享受。
此外,色彩搭配也是园林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色彩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强化景观的表现力。
在进行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到景观元素的材质、形态和功能,并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求进行巧妙的搭配。
通过对色彩的合理运用,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最后,材料运用也是园林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材料的质地、色彩、质感等特点,以及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通过对材料的巧妙运用,可以为园林增添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综上所述,园林设计艺术的原理包括景观规划、植物选取、空间布局、色彩搭配、材料运用等方面,这些原理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园林设计的艺术体系。
园林艺术原理(1)
![园林艺术原理(1)](https://img.taocdn.com/s3/m/6a9ab22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5.png)
园林艺术原理一、名词解释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园林美:是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体(山、水、植物)创造而形成的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三度空间的风景美。
园林美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
3.对称: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形式在一定秩序下向中心点、轴线或轴面构成的映射现象。
4.均衡: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单元形在一种内在张力的作用下,能够使视觉某种平衡的构图形式。
5.节奏: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规律。
6.韵律:在流动的过程中,加以组织和统一,产生运动中的秩序。
7.造景:指通过一定艺术加工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创造所需要的景观。
8.假山:园林中以造景或登高游览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人工构筑的模仿自然山景的构筑物。
(所有人工筑造的山)9.置石:以石材或仿石材料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
10.障景:凡是抑制视线又能引导空间转折的屏障景物。
11.隔景:凡将园林分隔为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景区的景物。
12.花境:园林绿地中一种较特殊的种植形式,一般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
13.孤植:树木的单体栽植。
14.借景:根据造景的需求,通过视点和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纳入观赏视线之中的构景处理。
15.尺度:构筑物局部或整体与人之间的制约关系。
16.比例: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长宽高尺度是否合宜。
(空间形体体量关系)17.景观:由环境形象所构成,能被人们所感知的形式信息,具有图形性和象征性,能表达特定环境的功能内容。
二.、简答题1.园林类型⑴按地域:①北方园林②江南园林③岭南园林④少数民族园林⑵园林属性:①皇家园林②私家园林③寺观园林④邑郊园林⑶按形式分:①规则式园林、②自然式园林、③混合式园林2、宗教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并举例。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园林空间艺术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园林空间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2417ae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34.png)
园林艺术具有多样性、互动性、生态性和文化性等特点,它能够满足人们的审 美需求,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能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园林艺术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时期,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
中国等。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艺术不断发 展和演变,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 派,如欧洲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 林和日本园林等。
旅游景区园林空间设计
旅游景区园林的定义
01
旅游景区园林是指旅游景区内部的绿化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
旅游景区园林的功能
02
旅游景区园林具有提供游客休息场所、增强旅游吸引力、保护
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等多种功能。
旅游景区园林的设计原则
03
旅游景区园林的设计应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同时注重
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
空间形态与类型
开敞空间
没有或很少有遮挡物,视野开阔,如公园的 草坪、城市的广场等。
半开敞空间
有一些遮挡物,但视野仍相对开阔,如公园 中设有座椅的林荫区域。
封闭空间
被各种元素包围,如墙体、树木、植被等, 通常给人一种安全、私密的感觉。
半封闭空间
有部分视野被遮挡,但仍有部分视野,如建 筑物的阳台或庭院。
06
CATALOGUE
园林空间的未来发展
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化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园林空间的生态化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结 合自然环境,设计出具有生态平衡、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功能的园林空间。
可持续发展
园林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资源的高效利用、能源的节能减排、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等方面。通过 合理规划设计,实现园林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园林艺术原理》笔记
![《园林艺术原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496431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6.png)
《园林艺术原理》阅读记录目录一、 1 园林艺术概述 (1)二、 2 园林设计原则 (2)1. 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融合 (3)2. 建筑、道路、绿化等元素的协调统一 (4)三、 3 园林植物配置 (6)1. 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7)2. 合理搭配植物,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8)四、 4 园林建筑与设施 (9)1. 结合地域文化,体现园林特色 (11)2. 合理安排建筑位置与数量,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 (12)五、 5 园林艺术表现手法 (14)1. 以山水为基础,强调意境与情趣 (15)2. 以假山、水池等为主要造景元素 (16)六、 6 园林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发展 (17)1. 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18)2. 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19)一、 1 园林艺术概述园林艺术是一种以自然美为主要目的,通过人工营造的景观来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形式。
它包括了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雕塑、园林水景等多个方面。
园林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人间仙境”。
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园林艺术主要体现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建设上。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园囿、汉代的上林苑等。
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山水布局、植物配置和建筑风格,展现了古代园林艺术的高度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园林艺术开始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如东晋的谢公山、南朝的刘裕陵园等。
这一时期的园林艺术更加注重自然景观的表现,以及对山水、植物、建筑的综合运用。
唐宋时期:这一时期的园林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
如唐代的大明宫国家公园、宋代的汴京御苑等。
这一时期的园林艺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以及对空间、光影、色彩的巧妙运用。
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也融入到园林艺术中,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明清时期:这一时期的园林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如明代的圆明园、清代的颐和园等。
这一时期的园林艺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园林艺术基本原理
![园林艺术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a4b8f8f61fb7360b4c6574.png)
(3)三远视景 除了正常的静物对视外,还要为游 人创造更丰富的视景条件,以满足游赏 需要。借鉴画论三远法,可以取得一定 的效果。
①仰视高远: •一般认为视景仰角分别为 〉45° 〉60° 时,由于视线的不同消失程度可以产生 =90° 高大感 宏伟感 崇高感和危严感
若大于90°,则产生下压的危机感。
• 9.文景相依,诗情画意。
•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流传古今中外,经久
不衰,一是有符合自然规律的人文景观,
二是具有符合人文情意的诗、画文学。文
以景生,景以文传,引诗点景,诗情画意,
这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另一特点。
• 10.胸有丘壑,统筹全局。
• 写文章要胸有成竹,而造园者必须须胸有
丘壑,把握总体,合理布局,贯穿始终。
•
以植物景观要素为例: 作为整体背景或底色的树林可谓基调; 作为某序列前景和主景的树种为主调; 配合主景的植物为配调; 处于空间序列转折区段的过渡树种为转调; 过渡到新的空间序列区段时,又可能出现新 的基调、主调和配调; 如此逐渐展开就形成了风景序列的调子变化, 从而产生不断变化的观赏效果。
公园入口区绿化基调、主调、配调、转调示意图
• 某些盆景园也有专门的展示序列,如盆 栽花卉与树桩盆景、树石盆景、山水盆 景、水石盆景、微型盆景和根雕艺术等, 这些都为空间展示提出了规定性序列要 求,故称其为专类序列。
(二)风景园林景观序列的创作手法 景观序列的形成要运用各种艺术手法, 例如风景景观序列的主调、基调、配调和 转调。
• • • • •
2.风景界面与空间感 局部空间与大环境的交接面就是风 景界面,风景界面是由天地及四周景物 构成的。 巧妙利用不同的风景界面组成关系, 进行园林空间造景,将给人们带来静态 空间的多种艺术魅力。
《园林艺术原理》PPT课件
![《园林艺术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9be836c8d376eeafaa317c.png)
20
元、明、清是我国园林艺术的集成时期,元、明、 清园林继承了传统的造园手法并形成了具有地方 风格的园林特色。
北方以北京为中心的皇家园林,多与离宫结合, 建于郊外,少数建在城内,或在山水的基础上加 以改造,或是人工开凿兴建,建筑宏伟浑厚,色 彩丰富,豪华富丽。
苏州、扬州、杭州、南京等江南的私家园林,多 于住宅相连,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空间艺术变 化,风格素雅精巧,因时随形创造出了“咫尺山 林,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第一章 园林艺术、形式与特征
整理课件
1
第一章 园林艺术、形式与特征
园林艺术是园林学(或称造园学)研究的 主要内容,是研究关于园林规划、创作的 艺术体系,是美学、艺术、绘画、文学等 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尤其是美学的运 用。园林形式与特征是园林设计的前提, 有了具体的布置形式,园林内部的其他设 计工作才能逐步进行。
整理课件
11
唐代宫苑和游乐地
唐朝国力强盛,长安城宫苑壮丽。 大明宫北有太液池,池中蓬莱山独踞,池 周建回廊四百多间。 兴庆宫以龙池为中心,围有多组院落。 大内三苑以西苑为最优美。苑中有假山, 有湖池,渠流连环。
整理课件
12
唐山水画
整理课件
13
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
盛唐时期,中国山水画已有很大发展,出现了寄兴写情 的画风。园林方面也开始有体现山水之情的创作。盛唐 诗人、画家王维在蓝田县天然胜区,利用自然景物,略 施建筑点缀,经营了辋川别业,形成既富有自然之趣, 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中唐诗人白居易游庐山,见 香炉峰下云山泉石胜绝,因置草堂,建筑朴素,不施朱 漆粉刷。草堂旁,春有绣谷花(映山红),下有石门云, 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四时佳景,收之不尽。这些 园林创作反应了唐代自然式别野山居,是在充分认识自 然美的基础上,运用艺术和技术手段来造景、借景而构 成优美的园林境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艺术美
艺术美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的全部感受、体验、理 解的加工提炼、融铸和结晶,是人类对现实审美 关系的集中表现,通过精神产品(艺术作品)传 达到社会中去,推动现实生活中美的创造,艺术 美便成为满足人类审美需要的重要审美对象。 现实生活虽然生动、丰富,却代替不了艺术美。 从生活到艺术是一个创造过程。艺术尤其自己独 特的反映方式,即艺术是通过创造艺术形象具体 的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 意识形态。艺术美是意识形态的美。
1.形象性
是艺术的基本特征,用具体的形象反映社会生 活。
2.典型性
“作为一种艺术形象,它虽来源于生活, 但又高于普通的实际生活,它比普通的实 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 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某别墅区
3.审美性
即艺术形象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能引 起人们的美感,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培养 和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审美素质, 而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美的创造 能力。
自然生态环境
美丽的自然环境
(四)建筑艺术美
风景园林中由于游览景点、 服务管理、维护等功能的 要求和造景需要,要求修 建一些园林建筑。建筑决 不可多,也不可无,古为 今用,外为中用,简洁便 用,画龙点睛,建筑艺术 往往是民族文化和时代潮 流的结晶。
பைடு நூலகம்
建筑
寺庙
颐 和 园 佛 香 阁
苏州虎丘
苏州狮子林
(五)工程设施美
园林中,游道廊桥、 假山水景、电照光影、 给水排水、挡土护坡 等各项设施,必须成 龙配套,要注意艺术 处理而区别于一般的 市政设施。
栈道
防止水土流失
青岛崂山
青岛崂山
青岛世纪城阳世纪公园
潍坊人民公园
(六)文化景观美
风景园林常为宗教 胜地或历史古迹所 在地,其中的景名 景序、门楹对联、 摩崖石刻、字画雕 塑等无不浸透着人 类文化的精华。
一、园林美
园林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景观,是大自然造 化的典型概括,是自然美的再现。它随着文学绘 画艺术和宗教活动的发展而发展,是自然景观和 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 园林美具有多元性表现在构成园林的多元要素之 中和各要素的不同组合形式之中。园林美也具有 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其历史、民族、地域、时代 性的多样统一之中。风景园林具有绝对与相对性 差异,这是因为它包含着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缘故。
园林中常运用艺术造型来 表现某种精神、象征、礼 仪、标志、纪念意义,以 及某种体形、线条美。如 图腾、华表、名像、标牌、 喷泉及各种植物造型等。
吉林--江南园林
栩栩如生的雕塑
门 楼 雕 塑
青岛城阳世纪公园
沈阳世博会
(九)旅游生活美
园林是一个可游、可憩、 可赏、可居、可学、可食 的综合活动空间,满意的 生活服务,健康的文化娱 乐,清洁卫生的环境,交 通便利与治安保证,都将 怡悦人们的性情,带来生 活的美感。
雷锋夕照
龙井问茶
二、自然美
自然景物和动物的美称为自然美。自然美 的特点偏重于形式,往往以其色彩、形状、 质感、声音等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 它所积淀的社会内涵往往是曲折、隐晦、 间接的。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往往注重它 形式的新奇、雄浑、雅致,而不注重它所 包含的社会功利内容。
自然风光
1.变化性
(一)山水地形美
包括地形改造、引水 造景、地貌利用、土 石假山等,形成园林 的骨架和脉络,为园 林植物种植、游览建 筑设置和视景点的控 制创造条件。
北 海 公 园
(二)借用天象美 借日月雨雪造景。
崂山云海
(三)再现生境美
效仿自然,创造人工植 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 态环境,创造空气清新、 温度适中的小气候环境。 花草树木永远是生境的 主题。
天安门
沈阳世博园
沈阳世博园
潍坊十笏园
潍坊人民公园
潍坊东苑公园老年大学
(十)联想意境美
联想和意境是我国造园艺术的特征之一。 丰富的景物,通过人们的接近联想和对比 联想,达到见景生情,体会弦外之音的效 果。意境就是通过意向的深化而构成心境 应合,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也就是主客 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园林就应该是这 样一种境界。
河马雕塑
沈阳世博园
沈阳世博园
艺术美就是艺术作品的美。园林作为艺术作品, 园林艺术美也就是园林美。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 美。在体现时间艺术美方面它具有诗与音乐般的 节奏与旋律,能通过想象与联想,使人将一系列 的感受,转化为艺术形象。在体现空间艺术美方 面,它具有比一般造型艺术更为完备的三维空间, 既能使人能感受和触摸,又能使人深入其内,身 历其境,观赏和体验到它的序列、层次、高低、 大小、宽窄、深浅、色彩。 中国传统园林,是以山水画的艺术构图为形式, 以山水诗的艺术境界为内涵的典型的时空综合艺 术,其艺术美是融诗画为一体的,内容与形式协 调统一的美。
字 画
窗
苏 州 留 园 框 景
苏州留园框景
苏州留园壁画
苏州网师园框景
苏 州 狮 子 林
苏州狮子林框景
苏州狮子林框景
(七)色彩音响美
风景园林是一幅五彩缤纷的天然图画,蓝 天白云、花红叶绿、粉墙灰瓦、雕梁画栋、 风声雨声,欢声笑语、百籁争鸣。
红 叶
孤植的大树,广阔的天空
(八)造型艺术美
随着时间、空间和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不 同,自然美常常在发生明显的或微妙的变 化,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间上的朝夕、 四时、空间上的旷奥,人的文化素质与情 绪,都直接影响自然美的发挥。 扬州个园: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 登,冬山宜居
春
夏
夏
秋
香山红叶
2、多面性
园林中的同一自然景物,可以因人的主观 意识与处境而向相互对立的方向转化;或 园林中完全不同的景物,可以产生同样的 效应。
牡丹仙子
废模板利用
3、综合性
园林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其自然美常常表 现在动静结合中,如山静水动、树静风动、 物静人动、石静影移、水静鱼游;在动静 结合中,又往往寓静于动或寓动于静。
三、生活美
园林作为一个现实的物质生活环境,是一个可游、可憩、 可赏、可学、可居、可食的综合活动空间,必须使其布局 能保证游人在游园时感到非常舒适。 首先应保证园林环境的清洁卫生,空气清新,无烟尘污染, 水体清透。要有适于人生活的小气候,使气温、湿度、风 的综合作用达到理想的要求。冬季要防风,夏季能凉爽, 有一定的水面,空旷的草地及大面积的庇荫树林。 园林的生活美,还应该有方便的交通,良好的治安保证和 完善的服务设施。有广阔的户外活动场地,有安静的休息 散步、垂钓、阅读、休息的场所;在积极休息方面,有划 船、游泳、溜冰等体育活动的设施;在文化生活方面有各 种展览、舞台艺术、音乐演奏等场地。这些都将怡悦人们 的性情,带来生活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