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
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是管理预算收支和管理预算执行的两个方面。
预算是在一定期间内,用于实现机构目标的经费计划。
预算收支管理主要涉及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
的各个环节,以保障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预算执行管理则是根据年度预算制定绩效
目标,对收入和支出进行监督和控制,以达到预算管理的最终目的:为机构目标和使命服务,为机构发展提供支撑。
首先,预算编制要合理、科学。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基础,只有编制出合理科学的
预算方案才能使预算执行顺利。
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是科学、负责、全面、切实可行和适
应发展需要。
为此,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机构所涉及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制定出能够在特定期间、特定环境下实现机构目标的经费计划。
其次,预算执行要严格有效。
预算执行管理是预算管理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
预算执
行的关键是控制收入和支出,确保收支平衡,而同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这就要求预算执
行需要遵循预算计划,在预算规定的范围内收支合理,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激发内外部的增
收潜力,增加收入,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确保预算执行的严格有效。
再次,预算审批要科学透明。
预算审批是预算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它是保障预算管理
合理性的重要手段。
预算审批要遵循透明、公平、自由和开放的原则,不断推进预算审批
省一级预算部门和有权机关之间的合作,加强意见交流,改善公开透明度,避免层层审批
而引起的信息失真和时间拖延,推动预算管理科学化和资金管理精细化度的进一步提高。
最后,预算监督要加强。
预算监督是预算管理的保障,它以制度化方式来保证预算执
行的合理性、合法性和规范性,以避免滥用职权和挥霍浪费等管理问题的出现。
预算监督
要尽可能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跟踪,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定
期评估和审查预算执行的质量和效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保证预算管理更好地服
务于机构目标和使命。
总之,事业单位预算的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有效地维护和增强事业单位的
财务健康,提高机构外部形象和内部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预算
管理的目标,需要增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透明性和监督性。
通过充分资源规划、精确的
收支控制和有效的绩效管理来支持事业单位的发展,以实现机构的目标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