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秦皇岛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18题;共37分)
1. (2分) (2018九下·泰兴月考)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人体缺铁或摄入的蛋白质不足都会发生贫血
B . 为了个人卫生,应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
C . 脂肪使人体臃肿肥胖,因此饮食中拒绝摄入油脂
D .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2. (2分) (2019九下·宣城月考) 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的化学式为CO
B .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3:4
3. (2分) (2015九上·始兴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检查气密性
B . 点燃酒精灯
C . 量取液体
D . 取少量试剂
4. (2分) (2017九上·安龙期中) 化学变化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A . 元素的数目
B . 分子的种类和数目
C .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D . 物质的种类
5. (2分) (2019九上·昌图月考)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 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容器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大
C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6. (2分) (2016九上·唐河期中) 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镁属于金属元素
B .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C . 镁原子偶的核外电子数为2
D . 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7. (2分)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A .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 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C . 含碳元素的物质在O2中充分燃烧会生成CO2 ,所以在O2中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D . 盐的组成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与酸根离子,所以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
8. (2分) (2018九上·常州期末) 分类方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错误的是()
A . 根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数,将其分为单质与化合物
B . 根据一定温度下溶液是否再溶解该溶质,将其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C . 根据离子的电性将其分为阳离子与阴离子
D . 根据溶质的多少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9. (2分) (2017九上·垦利期中)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也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可能不相同
C . 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 .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10. (3分)(2017·潮南模拟) 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 . CO用于冶金工业CuO+CO Cu+CO2 置换反应
B . 用含Al(OH)3的药物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Cl=AlCl3+3H2O 复分解反应
C .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4+ MnO2+O2↑分解反应
D .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4P+5O2 2P2O5 氧化反应
11. (2分)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C .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 . 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2. (2分) (2018九上·南阳月考)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有如下操作: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按装置图接好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
B .
C .
D .
13. (2分) (2018九下·扬州月考) 维生素B9也叫叶酸,其化学式为C19H19N7O6。

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B . 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C . 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D . 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14. (2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有机物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 . 保持温度一定,往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氧化钙,溶质、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C .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 . 酸溶液一定显酸性,则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15. (2分) (2016九上·淮南月考)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水加热沸腾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少,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③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比高锰酸钾减少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④3g硫在5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8g二氧化硫,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16. (2分) (2016八下·河南期中)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右图所示.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丁是单质
B .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 该反应生成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9:41
17. (2分)(2017·眉山) 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A . 1:1
B . 2:1
C . 4:1
D . 5:1
18. (2分)(2019·邵阳) 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 . ①表示红磷与足量O2充分反应
B . ②表示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C . ③表示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
D . ④表示分别向两支装有等质量锌和铁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二、填空题 (共6题;共34分)
19. (7分) (2016九上·合肥期中)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各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氢分子________;②氦气________;③氯离子________;④两个镁离子________.
(2)在O2、CO2、H2O2三种物质都含有________,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一个即可),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20. (6分) (2017九上·深圳月考) 碳和碳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在物质分类中,X属于(填字母序号);
A . 单质
B . 混合物
C . 化合物
D . 氧化物
(3)从中选择碳的一种氧化物,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
(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1. (7分) (2016九上·无锡期中)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________(填混合物或是纯净物).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_______.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________.
(3)利用________ 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
(4)自来水净化过程中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加入氯气的目的是________.
22. (4分)观察“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实验中应观察和思考的是: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________.②实验中的________变化情况.
23. (7分)下图中A~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各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反应关系,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能够相互反应。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⑴气体B可用来灭火,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气体H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⑵已知D与E属于不同类化合物。

当D与E都不含金属元素时,E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当D与E含有相同金属元素时,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⑶步骤⑥的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 反应。

⑷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⑸固体A中一定含有________ 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

24. (3分) (2016九上·宁都期中) 如图是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表示转化,转化条件及其他物质都已省略.
(1)若A,B是液体,C是气体,则A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
(2)写出B→C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A→C的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8分)
25. (6分)(2012·大连)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两套装置.
(1)
选择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
(2)
选择装置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若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
26. (2分) (2019九上·新蔡期中)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5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和量程体积足够大且润滑效果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将足量的白磷放入试管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夹紧弹簧夹。

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1)正式开始实验前,该兴趣小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 15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

该操作的主要目的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活塞前缘最终停留在________mL刻度处。

四、计算题 (共2题;共7分)
27. (1分)使含6克A、6克B、8克C的固体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得到的物质中,没有A、C;有15克B和若干克气体D,则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比为A:B:C:D=________ .
28. (6分) (2018九上·安岳期末) 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是初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甲、乙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丙是一种黑色固体,丁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它们转化关系如下图:
①写出乙转化成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②写出丙元素形成能导电的单质名称________;
③“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请你说出甲和乙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___
(2)将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g)20508030
反应后质量(g)010020x
①反应后D的质量x为:________克;
②参加反应的A、C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③如果10克A和足量的C完全反应,得到D的质量为________克。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18题;共3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34分)
19-1、
19-2、20-1、20-2、20-3、20-4、21-1、21-2、21-3、21-4、
22-1、
23-1、
24-1、
24-2、
24-3、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8分) 25-1、
25-2、
26-1、
26-2、
四、计算题 (共2题;共7分)
27-1、28-1、2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