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1]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1]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35.5:40 :56 :65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请将答案填在第“20”题后的表格里)1、下列四种变化中,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变化是A、煤炭燃烧B、食物腐败C、水结成冰D、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成红色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铁B、氧化镁2C、碳酸钠3D、硝酸3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盐酸B、蒸馏水C、矿泉水D、食盐水4、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错误的是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用水扑灭B、用肥皂水检验液化气罐是否漏气C、天然气管道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6、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减少的是A、浓盐酸B、浓硫酸C、稀硫酸D、糖水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地注入浓硫酸中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小于试管容积的1/3C、实验完毕后用灯帽盖灭酒精D、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加砝码的顺序应先大后小8、某厨房清洁剂的大约是12-13,其酸碱性为:A、碱性B、中性C、酸性D、无法判断9、为预防碘缺乏病,常在食盐中添加一些叫碘酸钠的物质,该物质中的碘元素(符号为I)显+5价,则它的化学式是:A、4B、3C、D、10、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混合物B、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是铜C、稀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D、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11、下列反应,不是化合反应,不是分解反应,也不是置换反应的是:A、44 B、2323O2↑C、2 D、2H222H2O12、下列符合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C 60B 、2HC 、2H 2D 、13、在30222+3H 2O 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 的化学式是: A 、4B 、C 2H 5 C 、D 、314、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C 、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15、将40℃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质的质量不变B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16、下列物质中,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气态单质是 A 、CB 、C 、H 2D 、217、下列各组气体中既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干燥的是 A 、O 2、2B 、、H 2C 、、2D 、H 2、18、200吨含2O 3为80%的铁矿石,理论上可炼出铁的质量 A 、56吨B 、560吨C 、112吨D 、175吨19、有X、Y、Z三种金属,Z能与稀盐酸反应,而X、Y均不能。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A.埃及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大运河D.故宫2.《建筑与民主)-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个参与讨论内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这反映了雅典A.实行民主政治B.注重法制建设C.建筑水平高超D.文化繁荣昌盛3.有人认为,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发展史,权力中心经历了从神权到王权,又从王权到民权的过程。

总体上来看,“从王权到民权"开始于( )A.14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4.美国国土安全部2017年2月4日发布声明称,根据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3日作出的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限制难民等群体人境的行政令。

国土安全部将恢复此前对待人境旅客的检查方式。

据此可知,在美国(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B.总统必须要对联邦法院负责C.地方权力大于中央D.总统的权力受到联邦法院的制约5.贵广高铁的开通,使得桂林能够在两个小时左右与广州实现往来互通,密切了桂林与珠三角经济圈的联系,有效推动了桂林的经济发展。

铁路最早诞生于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6.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人第-次世界大战的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引发第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A.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B.三国同盟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轴心国集团形成7.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文中统计,20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亿普特(一普特等于16. 38千克)。

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2012-2013学年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总分:________一、选择题(40分,每小题2分)1、《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

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中国2、你去埃及旅行的时候,有一处古迹如果没有去参观,别人就会认为你没有到过埃及。

古迹就是A、金字塔B、尼罗河C、开罗市D、《汉姆拉比法典》3、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这就给种姓制度罩上神圣的色彩。

该制度出现在A、古代中国B、古代印度C、古代埃及D、古代巴比伦4、穿越时空隧道,我经商来到古希腊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当我想进入会场时却被拒之门外,你认为被拒之门外主要因为我是()A.商人B.妇女C.外邦人D.成年男性公民5、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82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惩罚等。

该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 B 、《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6、日本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向他人学习的民族。

请你回顾历史,日本在7世纪向中国学习而进行的改革是A、戊戌变法B、大化改新C、废除农奴制D、明治维新7、下列以和平交往的方式促进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历史事件是A、罗马征服地中海地区B、亚历山大东征C、马可·波罗来华D、希波战争8、马可·波罗在中国,很可能看到①隋朝大运河②百姓家在喜庆日子放鞭炮③长篇小说《西游记》④活字印刷本《金刚经》⑤虎门销烟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9、“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体现的是A、印度的种姓制度B、罗马共和制C、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D、中国的分封制10、有一天,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地坐进澡盆的时候,水从澡盆边溢了出来。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商鞅变法遭到秦国守旧贵族的极力反对,主要是因为下列哪一法令的推行?A.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鼓励生产 D.奖励军功2.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是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元朝3.下列事件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关的是A.张骞通西域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4.《贞观政要》记录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政绩A.汉武帝 B.唐高祖 C.唐太宗 D.唐玄宗5.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主要原因是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重移②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③南方相对安定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勇于抗争,下列不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是A.岳飞抗金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7.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曾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选择了实业。

”此处空格省略的人物应为A.严复 B.魏源 C.张謇 D.詹天佑8.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

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打倒列强,除军阀 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9.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A.中华民国成立B.中共“一大”召开C.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D.蒋家王朝的灭亡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11.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

人教版历史2024年中考历史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2024年中考历史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l题~第25题,共25题)、非选择题(第26题~第28题,共3题)两部分。

本卷考试形式为开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

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他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

材料中“他”是A.尧B.舜C.禹D.李冰2.“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西汉沿置。

”下列官职与材料描述相符的是A.丞相B.太尉C.刺史D.御史大夫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宿佛子,共结来源。

”这首偈诗深深打动了唐朝扬州的一位僧人,使其决心东渡日本弘法。

这位僧人是A.阎立本B.玄奘C.鉴真D.李白4.明朝有部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上的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还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着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这部著作是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西游记》5.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次侵华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这次侵华战争带来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1908年,《中法新汇报》报道第一次在上海试行的有轨电车时说:“这种电车既看不见蒸汽,又看不见机器,但却能自动。

”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看到新交通工具时会关注其A.机械设备B.通讯技术C.动力来源D.操作装置7.“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下半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无纸试题卷及答案解析完整版(2022-2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下半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无纸试题卷及答案解析完整版(2022-20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下半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无纸试题卷及答案解析完整版(2022-2023年江苏省盐城景山中学)-江苏选择题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

”彩陶,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华夏传统文化的根。

据考古发现,下列能够使用彩陶的是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半坡居民D.炎帝和黄帝【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半坡原始居民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C正确;北京人远古人类,不会制造陶器,排除A;河姆渡人制造黑陶,排除B;炎帝和黄帝是传说时代的人物,他们传说中的发明没有经过考古证实,排除D。

故选C。

选择题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

观察下面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略)A. 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B. 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C. 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D. 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题干图片表明甲骨文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能从图片中看出来,不符合题意;故选B。

选择题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全都由他决定。

他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上的重大变革是A.实行分封制B.确立县制C.建立郡县制D.设行省【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秦始皇”、“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等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所以C项符合题意;实行分封制是在西周时期,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确立县制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设行省是在元朝时期,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试题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  试题

滕西中学2021届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20分〕1、20世纪初,第一个HY诞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一个缺口。

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事件是〔〕A.英国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中一共“一大〞召开 D.俄国十月革命2、.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

〞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C3、1932年罗斯福中选HY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决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展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

罗斯福的“大胆试验〞是〔〕A“新政〞干预经济C.实行法西斯专政D.发动战争转嫁危机4、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转嫁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而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是〔〕①HY ②英国③德国④HY ⑤意大利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根本原因是〔〕A.苏德战争爆发 B.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C.HY改变“中立〞的态度 D.英法对德宣战6、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HY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是指〔〕7、HY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HY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信息化、全球化B.高速度、低通胀C.高速度、低失业率D.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8.引发“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等现象出现的历史事件是〔〕A.华约建立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美苏争霸9.中东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之一,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关键是〔〕DA.印巴争端 B.北约轰炸利比亚 C.科索沃问题 D.巴以冲突9.冷战完毕以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开展。

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人口数量 B.经济实力 C.资源优势 D.HY事实力10.一部iPhone手机,HY公司提供创意,德日韩企业提供核心零件,中国富士康把它组装起来。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2016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问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共四大题29小题,由问卷和答卷两部分组成。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上否则不计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学家,你想研究最古老的人类化石,你准备去A.亚洲B.欧洲C.非洲D.美洲2. 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A.国王 B.教会 C.大封建主 D.佛教3.“古巴比伦王国把法典刻在玄武岩上距今已有近三千七百多年。

”这一法典是A.《拿破仑法典》B.《宅地法》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汉谟拉比法典》4.世界闻名发源地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也有起源海洋的。

下列文明起源于海洋的是A.古代希腊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5.现代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民族、各地区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产生的。

下列四项中,明显区别于其它三项的是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大帝东征C.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D.马可·波罗来华6.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他多才多艺,在艺术和科学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其著名的绘画代表作品是A.《蒙娜丽莎》B.“雅典娜女神像”C.“掷铁饼者”D.《西斯廷圣母》7.“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变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引起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阿拉伯的对外扩张 B.新航路的开辟C.欧洲列强瓜分世界 D.郑和七下西洋8.在抗震救灾的现场,到处活跃着带有“红十字”标记的医护人员。

“红十字”成为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据此,你认为“红十字”标记起源于下列哪一宗教A.佛教B.道教 C.基督教D.伊斯兰教9.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分别是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B. 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D. 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10.美国作家哈特在其所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按对人类历史和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大小排序,牛顿位列第二。

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试题

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试题 试题

正余初级中学2021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试题〔无答案〕〔满分是:50分;答题时间是: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一一共15小题,每一小题2分〕1、出土的司母戊鼎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青铜器。

经考古学家鉴定,此鼎铸造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2、李冰主持修筑的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至今仍在发挥防洪、灌溉作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修筑在战国时期的A.赵国境内 B.魏国境内 C.秦国境内 D.齐国境内3、七世纪中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吐蕃,亲密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两个民族的友好关系。

这两个民族是A.汉族和白族 B.汉族和藏族C.汉族和彝族 D.汉族和HY族4、1938年,著名戏剧家田汉在中国HY队获得一次战役的重大成功后,写下了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

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这次战役应是A.卢沟桥保卫战 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 D.百团HY5、下表是1940年在敌后HY战场进展的一场著名战役的战绩。

据表判断,这次战役是A6、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②“奖励HY功,按HY功授爵〞是HY的一项③HY措施表达了法家思想④商鞅被杀说明HY违犯了历史开展潮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7、一首民歌说:“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

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是红头巾。

〞其中的“红头巾〞是指A.左宗棠B.林那么徐C.华尔D.太平HY8、HY成立60周年之际,邓稼先入选“100位HY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这是因为他A.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因公殉职B.带着群众治理灾害,改变贫穷相貌C.为我国摘掉“贫油国〞帽子作出奉献D.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9、石窟艺术是我国雕塑艺术的的出色代表。

北朝时著名的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A. B. C. D.10、有人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其最主要的根据是“11、“兵谏仰,真诚促抗联。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2015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根据半坡和河姆渡聚落遗址出土的劳动工具、谷物、陶器以及建筑遗迹等,共同说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A.是最早的人类B.过着穴居生活C.进入农耕定居生活D.建立了国家3.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中国实现统一C.中国经济大发展D.出现百家争鸣局面4.西周时期成千上万的奴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变化的原因是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B.青铜器代替石器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奴隶获得了自由5.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所描写的人物是A.李冰B.孔子C.屈原D.大禹6.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

下列情节与秦朝的历史事实不符合的是A.秦始皇让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来又让他负责修筑万里长城B.商人张三前往咸阳城做生意,随身携带了很多圆形方孔铜钱C.小吏李四用小篆誊抄了一张政府告示,呈交给县令大人过目D.王五去世后,他儿子世袭了他的职位当上郡守,负责地方政务7.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致命的打击”缘于A.商鞅变法B.秦始皇“焚书坑儒”C.陈胜吴广起义D.汉武帝削弱封国8.司马迁评价他——“凿空西域”,他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他毕生的坚韧探索,不仅促进了各个民族的交流融合,更深刻地拓展了一个民族看世界的大视野。

“他”是A.蒙恬B.卫青C.张骞D.霍去病9.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形成始于A.炎黄部落的形成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C.儒家思想的影响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10.一位美国作家写了一本《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其中蔡伦名列其中。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试卷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试卷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分数:一、精心选择,慧眼识真(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共40分。

)1.在《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2.关于国际联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B.成立后长期被英法所控制C.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D.二战后被改组为联合国3.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主要矛盾是A.英美矛盾 B.英法矛盾 C.美日矛盾 D.美法矛盾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的调整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金融5.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C.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 D.德国策划慕尼黑阴谋6.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7.慕尼黑阴谋产生的最大危害是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8.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9.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的事件是A.苏德战争爆发B.意大利参战C.太平洋战争爆发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0.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11.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1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意大利投降D.诺曼底登陆13.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的事件是A.意大利投降,退出战争B.阿拉曼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投降C.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D.德国宣布投降14.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英美军队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B.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C.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灭D.有力地配合了斯大林格勒战役15.在下列战役中,美国没参加的军事行动是①敦刻尔克撤退②中途岛战役③诺曼底登陆④攻克柏林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16.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最关键因素是A.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B.美国原子弹对日本法西斯的震慑作用C.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打击D.反法西斯盟国的通力合作17.两次世界大战的相似点中,不包括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B.美国都参加了战争C.中国都参加了战争D.日本都是战败国18.20世纪50年代末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是A.法国B.日本C.联邦德国D.英国19.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最主要是通过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B.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美国的经济援助D.对殖民地的掠夺20.20世纪末,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A.日本B.美国C.欧盟D.德国二、材料解析题。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教学检测历史学科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代表性成果有()A.金字塔、象形文字B.《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C.凯旋门、万神庙D.自由自治的城市和大学兴起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法规,内容包括“私有财产”“商务”“亲属”“劳动”等方面。

有学者认为该法典即使与现代欧洲某些国家的法规相比,也并不逊色。

这表明()A.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B.古巴比伦的社会矛盾得到解决C.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D.两河流域出现了世界最早文字3.在印度海德拉巴,一位印度父亲(吠舍)为了阻止女儿嫁给一位达利特(贱民)男孩,在光天化日下袭击了他们,并残忍地砍掉了女儿的手。

导致这幕悲剧发生的历史根源是()A.种姓制度B.采邑制度C.四等人制D.农奴制度4.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其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A.取消了元老院的权力B.是广大奴隶主积极斗争的结果C.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D.贵族的特权被取消5.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

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A.“宇宙万物由原子组成”B.“认识你自己”C.“人是万物的尺度”D.“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6.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称霸地中海地区”“斯巴达起义”这些关键词中提炼的主题是()A.希腊文明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的兴衰C.两河流域文明的兴起D.罗马帝国的兴衰7.下图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时设计的思维导图,他研究的主题应是()A.印度奴隶社会B.希腊奴隶社会C.西欧封建社会D.日本封建社会8.史料种类众多,其中第一手史料,也叫原始史料,是历史发生最初的、最原始的记录。

其它史料如文字记载、口述回忆等或由立场的不同,或受环境的影响,不如第一手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本真。

湖南省衡阳市四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四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学科第一次教学检测试卷说明:本卷共三大题28小题,共计100分,时量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参观河姆渡遗址时说,河姆渡先民开拓了人类稻作文明史表明浙江余姚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这反映了( )A.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B. 手工业成为当时主要的生产部门C. 河姆渡居民开始饲养家禽家畜D. 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起源地之一2、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时代。

有一学派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该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3、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B. 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C. 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D. 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4、《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其中,“天下为家”所指的制度是( )A. 禅让制B. 世袭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5、“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

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

材料中的“动机”是指( )A. 树立皇帝绝对权威B. 弘扬传统思想文化C. 消灭种种异端学说D.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6、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古代历朝特别注重制度创新。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度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西周实行分封制,建立大一统王朝B. 秦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 唐朝开创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D. 元朝确立行省制,君主专制到顶峰7、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关键词:秦统一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A.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8、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市逸夫中学2012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人教版1.十月革命与以往的革命的本质区别在于A.是一场暴力革命 B.是一场人民革命C.促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是消灭剥削制度的革命2.下列一战后签订的国际条约中,与中国有关的有①《凡尔赛和约》②《九国公约》③《中日山东悬案条约》④《四国条约》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D.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4.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以此为标志的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A.67年B.68年C.69年D.70年5.中东战争问题的关键是A.英国对以色列的支持B.阿拉伯对以色列的抵制C.巴以冲突D.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国家是A.日本B.美国C.欧盟D.联邦德国7.西欧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A.50~60年代B.70~80年代C.90年代D.现在8.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最主要是通过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B.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美国的经济援D.对殖民地的掠夺9.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10.慕尼黑阴谋的产生的最大危害是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1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12. 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A. 宗教纷争B.美苏争霸C.法西斯势力的侵略D.地区冲突13.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14.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A.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B.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C.德国取消普遍义务兵役制D.德国支付大量赔款给战胜国15.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英美军队在法国海岸的诺曼底登陆B.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C.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灭D.有力地配合了斯大林格勒战役16.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最关键因素是A.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B.美国原子弹对日本法西斯的震慑作用C.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打击D.反法西斯盟国的通力合作17.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高速度、低失业率B.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C.高速度、低通胀D.信息化和全球化18.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 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

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B.与美国军备竞赛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西方的经济封锁19.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按宗教信仰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后来东巴基斯坦又从巴基斯坦国分裂出去,成立了孟加拉国。

目前在这些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是A.印度B.巴基斯坦C.孟加拉国 D.斯里兰卡20.小明收集了赫鲁晓夫改革、布拉格之春、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他收集的资料的主题应该是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C.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21.右图名为“历史性的握手”,它给长期动荡的中东局势带来了一丝和平的曙光。

请你判断握手的双方代表的国家是A.埃及以色列B.伊拉克以色列C.巴勒斯坦以色列D.埃及伊拉克22.在二战的危机关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统一战线。

其标志是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B.诺曼底登陆成功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D.雅尔塔会议召开23.美国巨片《拯救大兵瑞恩》以1944年的一场著名登陆战为背景,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这场战役是A.北非登陆战B.斯大林格勒战役C.诺曼底登陆D.不列颠之战24.下列事件都是发生在二战中的重要事件,不能体现联合国间协调行动的是A.1942年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援助被围困英军 B.莫斯科保卫战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D.诺曼底登陆25.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

“有肉吗?…‘没有。

…’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看有没有牛奶卖。

”这则笑话A.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讽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 D.表明苏联人特别爱吃肉、喝牛奶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材料四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回答:(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2分)(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2分)(3)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4分)(4)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5)结合材料归纳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27.【纵论经济“新政”】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的就职演说材料二 2008年11月4日,在严重金融危机背景下,黑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

执政百日,奥巴马对内大力推行各项“新政”,包括促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

材料三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扩散,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股指连续多月下滑,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罗斯福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演说?此事件有哪些特点?(7分)(2)针对材料一中的现象,罗斯福采取“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3)有人说罗斯福“新政”开资本主义国家之先河,你认为奥巴马与罗斯福在应对危机的措施上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2分)(4)面对当前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应对措施。

根据所学知识,请你给我国政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1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9分)材料一以俄共为主的左翼政治派别仍然把列宁视为自己的领袖和精神象征。

他们认为,列宁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使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是列宁把俄国从战争中拯救出来。

列宁倡导人民政权,反对人剥削人的制度,这些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俄罗斯来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俄罗斯右翼政治派别则对列宁、布尔什维克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持极端仇视态度。

材料二俄罗斯绝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列宁和“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本身。

人们应该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历史。

少数右翼学者认为,苏联历史中一切阴暗的东西都源于列宁,苏联的制度从一开始就错了。

材料三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列宁是穷苦人的救星,是公正的象征。

在社会分配严重两极分化的今天,普通百姓更加怀念社会主义时代的福利。

(1)材料一、二、三分别是俄罗斯哪三个群体对列宁的评价?(6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作出评价的相同背景。

(3分)(3)在上述背景下,我们仍然认为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

请用所学的中外史实加以说明。

(4分)29.阅读下列图片及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右图:操纵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前排从左至右分别为克列孟梭、威尔逊、劳合·乔治。

材料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这不是和平,不过是20年的休战。

请回答:材料一中的“三巨头”代表哪三个国家?(3分)他们聚在一起开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就这一问题最终签订了什么条约?(4分)这次会议最终形成了什么样的世界新秩序?(2分)(4)材料二中,福煦的说法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