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掘进工作面配电点
《煤矿安全规程》中对采掘电气的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中对采掘电气的要求1.1 一般规定第四百四十三条严禁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直接向井下供电。
第四百四十四条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1.0%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
第四百四十五条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0%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
控制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
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第四百四十六条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二)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三)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绝缘。
第四百四十七条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带电体及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栏等防护设施。
第四百四十八条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高压,不超过10000V。
(二)低压,不超过去时1400V。
(三)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不超过127V。
(四)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超过36V。
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第四百五十条矿井必须备有井上、下配电系统图,井下电气设备布置示意图和电力、电话、信号、电机车等线路平面敷设示意图,并随着情况变化定期填绘。
图中应注明:(一)电动机、变压器、配电设备、信号装置、通信装置等装设地点。
(二)每一设备的型号、容量、电压、电流种类及其他技术性能。
(三)馈出线的短路、过负荷保护的整定值,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值以及被保护干线和支线最远点两相短路电流值。
掘进工作面建设标准(掘进)
.精选掘进工作面建设标准1、联合本单位安全质量标准化现有资源,并依照企业质量标准化有关文件(股份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实行细则)要求,本着投入少、简单、适用的原则,对“纲要”容进行改正。
2、改正时,请不要改变纲要架构,增添的容,请用红色标明。
还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附后。
一、掘进巷道成型与支护1.综掘锚杆(索)、锚喷支护巷道高度与宽度偏差值在同意围有中线(腰线)0~+100mm; 无中线(腰线) 0~+150mm 。
2、连采锚杆(索)、锚喷支护巷道高度与宽度偏差值在同意围有中线(腰线)0~+100mm; 无中线(腰线) 0~+150mm 。
3、巷道帮、顶、底平直(帮、顶、底板2m 围凹凸不大于100mm ),无杂物,调车硐室按设计施工,有标记杆。
4.工作面永远支护、暂时支护切合作业规程要求,无空顶作业现像;当班交接班前帮顶一定支护到位。
5、金属锚杆、锚索外露长度切合标准要求(锚杆丝杆露出螺母10~40mm 之间 ;锚索露出锁具 150~ 250mm 之间)。
锚杆、锚索安装坚固,托板密贴壁面。
6、金属网片搭接长度为120mm ,钢筋网片搭接长度为80mm 。
搭接部分每300mm 两边各绑扎两股铁丝(金属网片用20 号铁丝 ; 钢筋网片用 14 号铁丝),绑扎头齐整、安全。
7、发射混凝土巷道表面平坦度≤50mm ,巷道喷厚不低于设计值。
8、施工锚杆(索)时:①眼位偏差不得超出±50mm ;②眼向偏差不得超出±5°;③眼深度与锚杆(索)般配。
④眼位间、排距部署以作业规程要求为准,9、采纳锚杆支护的煤巷一定成立顶板离层进行监测系统,测点部署切合作业规程规定,并有记录牌板显示,牌板容正确、齐备,并距巷道底板。
10.巷道工程质量查收时,查收段的中、腰线拉设到位,丈量工具齐备、完好。
分组测试过拉拔力试验的锚杆(索)一定用红漆标记。
11、巷道铺底前,关于超挖不大于 200mm 的,用均匀粒径 20~40mm 的碎石将底板填夯实;对超挖超出200mm 的部分用毛石沙浆充填。
井下配电点安装标准(4.11修订)
井下配电点安装标准为了进一步加强机电设备现场运行管理,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针对矿井临时配电点较多,且移动频繁,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根据相关法规及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特对配电点管理(配电点仅指井下临时移变、供、配电硐室)制定统一标准。
本标准中规定方向均以人在配电点外面对栅栏为标准。
总体要求:1、掘进顺槽内自巷道开口向掘进方向50米处设置一个移变硐室,每增加1000米供电距离增设一个移变硐室,移变硐室规格2米深、8米长(1台移变)、全巷道高。
2、配电点必须选择在标高相对周围环境较高的无积水、相对干燥的联巷或巷道,配电硐室内要保持卫生清洁。
3、配电点必须进行地面硬化。
如遇特殊情况无法进行硬化时,必须经机电矿长同意。
未进行地面硬化的配电点内必须使用直径2cm 以下碎石铺垫,碎石厚度保证在5cm以上,并铺垫平整;碎石铺垫不合格的必须使用红砖铺平。
4、配电点硐室长度超过6m时,必须在硐室的两端各设1个出口。
5、为方便检修,配电点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留出0.5m以上的通道,各种设备相互之间,应留出0.8m以上的通道。
对不需从两侧或后面进行检修的设备,可不留通道。
具体要求:一、栅栏临时配电点周围必须设置栅栏,栅栏高度1250mm,栅栏摆放以配电点四周无法进人为标准;栅栏上设置行人小门一个,小门要求宽度600mm,上下直通;各采掘工作面的临时配电点,栅栏安设必须牢固可靠,要求栅栏之间用螺丝连接,不可用铁丝捆绑。
二、图牌板1、综合警示牌:栅栏上必须吊挂综合警示牌一块,规格为1200mm ×400mm ,要求使用绑扎带吊挂于栅栏中间,警示牌上方与栅栏上边齐平;2、图纸、制度框:配电点内必须悬挂供电系统图、移变操作规程牌板、停送电制度牌板、电工岗位责任制牌板。
图框规格为800mm*600mm,高压操作规程、停送电制度和电工岗位责任制规格为800*600。
将图纸塑封后装在图框内,图框和制度牌板统一吊挂在配电点栅栏上与栅栏上边齐平;如果空间限制将图框和制度牌板统一吊挂在配电点中间后方的煤壁(岩壁)上,要求中间为供电系统图,左侧为移变操作规程,右侧为停送电制度和电工岗位责任制,距底板高度1500mm。
什么叫采区工作面配电点
什么叫采区工作面配电点?都有什么用途?工作面配电点:接受由采区变电所或移动变电站送来的低压电能.通过控制开关、磁力起动器,用软电缆向回采或掘进工作面的机电设备供电的处所。
用途: 1、工作面配电点是将采区变电所送来的电能分配给采掘工作面。
2、它还利用干式变压器或煤电钻变压器综合装置,将电压降为127V,供电钻、照明和信号等作用。
简述三段式电流保护构成原理、使用场合。
(1) 电流速断保护电流速断保护是一种无时限或略带时限动作的一种电流保护。
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切除短路故障,减小故障持续时间,防止事故扩大。
电流速断保护又分为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和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两种。
电流速断保护是由电磁式中间继电器(作为出口元件),电磁式电流继电器(作为起动元件)、电磁式信号继电器(作为信号元件)构成的。
它一般不需要时间继电器。
当短路电流大于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时,保护装置才能动作。
所以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设备的全部,也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而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
(2)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最大的优点是动作迅速,但只能保护线路的首端。
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虽能保护线路的全长,但动作时限太长。
因此,常用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来消除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
死区”。
要求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能保护全线路。
因此,它的保护范围就必然会延伸到下一段线路的始端去。
这样,当下一段线路始端发生短路时,保护也会起动。
为了保证选择性的要求,须使其动作时限比下一段线路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大一个时限级差,其动作电流也要比下一段线路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大一些。
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可作为被保护线路的主保护。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原理接线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相同。
(3)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是由电磁式时间继电器(作为时限元件)、电磁式中间继电器(作为出口元件)、电磁式电流继电器(作为起动元件)、电磁式信号继电器(作为信号元件)构成的。
采面井下配电点管理制度
采面井下配电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采面井下配电点管理,保障矿工安全生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煤矿井下采面区域的配电点管理工作。
第三条采面井下配电点是指供应采煤机、运输机械、照明设备等电气设备的配电装置。
第四条采面井下配电点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强化责任意识,保障矿工人身安全。
第五条采面井下配电点管理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执行。
第二章配电点设置第六条采面井下配电点设置应符合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和设计要求。
第七条配电点应设置在矿井安全带内,严禁在危险区域设置配电点。
第八条配电点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易燃易爆物品。
第九条配电点应由专业人员设计并定期检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条配电点应设置完善的漏电保护装置和过载保护装置,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配电点管理第十一条配电点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电气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
第十二条配电点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配电点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配电点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配电点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五条配电点管理人员应遵守矿井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程序,确保操作安全。
第四章应急措施第十六条配电点应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以备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置。
第十七条配电点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能力。
第十八条配电点管理人员应具备应急处置技能,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第十九条配电点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更新,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二十条矿山安全监管部门应定期对采面井下配电点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
第二十一条矿山安全监管部门应建立配电点安全档案,记录配电点的运行情况及安全检查情况。
第二十二条矿山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配电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其执行管理制度。
管路吊挂规范
管路吊挂规范篇一:掘进电缆及管路吊挂标准井下采掘工作面电缆、风水管路吊挂及保护接地安装标准一、电缆吊挂标准1、固定使用的电缆必须使用电缆钩吊挂,不得使用电缆钩以外的任何东西吊挂电缆。
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不能挂在同一个电缆钩上。
2、掘进工作面喷浆巷道的电缆钩敷设,上端使用膨胀螺栓(M10×80mm)或射钉固定;锚网巷道电缆钩要使用12#铁丝穿电缆钩上端孔固定在拉直的铁丝或钢丝绳上,电缆钩下端要紧贴帮,保证每条巷道统一电缆钩标准,所有悬挂电缆钩必须与巷道底板垂直。
3、相邻两个电缆钩的间距为1m,相邻电缆钩的电缆不得相互交叉接触,电缆必须吊挂平直,电缆之间不得松弛。
4、顺槽电缆钩吊挂高度距顶板为0.3m(轨道大巷距离水沟盖板为1.6m),保证电缆坠落后不落在轨道上。
所有电缆钩吊挂角度统一,应垂直于该段巷道的底板。
如果电缆钩与风水管路在同一侧巷道则电缆钩最下端路风水管路距离不少于0.3m (最下端距底板为0.5m)。
5、同一个电缆钩上,监测监控线在最上方,往下依次为电话线、控制线、负荷线、负荷线、电源线,原则上一层电缆钩只敷设一根电缆。
所有信号、通讯、监控电缆要用尼龙扎带绑扎在电缆钩上,要求垂度相同,各层电缆钩的绑扎位置应在同一(来自: 小龙文档网:管路吊挂规范)电缆钩上。
各工作面轨顺及皮顺掘进巷道各管线采用在皮带里侧进行吊挂,上端采用GL-PVC16×290×32八排钩,然后挂下一个GL-PVC58×158×86电缆钩,综掘顺槽最下端挂GL-PVC80×182×110单个电缆钩,为做到节约,除了电缆打回头需要增加电缆钩,电缆余量用完后将多余的电缆钩拆除。
所有巷道不得有闲置的电缆钩。
其它特殊情况需要增加电缆钩必须经过机电技术科的批准。
东部集中轨道大巷、东部集中回风巷、东部集中胶带巷三条大巷管线上端采用GL-PVC16×290×32八排钩,然后挂下一个GL-PVC58×158×86电缆钩。
井下配电点安装、使用、管理办法示范文本
井下配电点安装、使用、管理办法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井下配电点安装、使用、管理办法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更好地服务于矿井生产,加强设备的现场管理,明确各自责任,结合实际情况现将井下配电点的安装及使用管理办法作如下规定:一、安装1、根据每月下达的生产计划安排,由各井下监区提出配电点安装申请。
2、配电点的设置,由机电科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去现场察看、选址并指定安装位置。
一般情况:采面的配电点设于距切眼100米处,掘进迎头的配电点紧跟局扇的风电瓦斯电闭锁开关。
3、机电科负责及时向安装责任单位发送施工(图)设计业务通知书。
4、责任单位负责安装及正常试送电。
5、安装完毕,机电科组织使用、安装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交由使用单位管理,并办理交接手续。
二、使用管理1、配电点开关交接后,主馈电开关进线侧至变电所(配电点)低压主电缆由机电监区负责管理维护。
2、配电点开关(含馈电开关)由使用单位按《煤矿安全规程》以及本矿制定的设备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及时整定过流值,敷贴设备“三证三牌”。
3、使用单位负责配电点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4、其他单位需要从该配电点接线搭火时,必须向机电科提出申请,由机电科负责安排落实。
《煤矿供电》试题库
《煤矿供电》试题库一、填空1、工矿企业供电的基本要求是供电可靠、供电安全、供电质量和供电经济。
2、煤矿供电的三大维护就是中剧维护、短路维护和漏电维护。
3、电压和频率是衡量电能的主要指标。
4、电网的结线方式根据负荷的建议相同,可以分成放射式电网干线式电网和环式电网。
5、在三相供电系统中,电网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三种形式。
6、桥式结线分全桥、内桥和外桥三种形式。
7、为了防火,井下变电所内必须设有砂箱及灭火器材。
8、煤矿井下移动变电站通常设置在距工作面150-300米的顺槽中,工作面每大力推进100-200米。
变电站向前移动一次。
9、煤矿井下工作面配电点分采煤工作面配电点和掘进工作面配电点两种。
10、煤矿井下工作面配电点通常距矿井工作面50-100米,距盾构工作面80-100米,工作面配电点随工作面的大力推进而移动。
11、目前,用电设备按照工作制分为长时工作制用电设备、短时工作制用电设备和断续工作制用电设备三种。
12、电容器补偿方式存有单独就地补偿、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三种。
13、我国规定:矿井变电所的主变压器一般选用两台。
14、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包含军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两部分。
15、在三相供电系统中,短路的基本类型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接地短路、单相短路和单相接地短路等。
16、在同一点短路时id(2)=0.866id(3)。
17、短路电流的效应包括电动力效应和热效应。
18、如果电气设备的阀间电压为10-20伏以上。
电流为80-100毫安以上时,阀间就存有电弧产生。
其温度最高达超过10000度。
19、去游离的主要形式是复合与扩散。
20、交流电额定电压为1200伏及以下或直流电额定电压为1500伏及以下的控制器(电器)属扰动控制器(电器)。
21、电流互感器的基本接线方式有一相式接线、星形接线和不完全星形接线三种。
22、电流互感器的主要参数存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准确度等级。
井下配电点安装标准(4.11修订)
井下配电点安装标准为了进一步加强机电设备现场运行管理,全面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针对矿井临时配电点较多,且移动频繁,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根据相关法规及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特对配电点管理(配电点仅指井下临时移变、供、配电硐室)制定统一标准。
本标准中规定方向均以人在配电点外面对栅栏为标准。
总体要求:1、掘进顺槽内自巷道开口向掘进方向50米处设置一个移变硐室,每增加1000米供电距离增设一个移变硐室,移变硐室规格2米深、8米长(1台移变)、全巷道高。
2、配电点必须选择在标高相对周围环境较高的无积水、相对干燥的联巷或巷道,配电硐室内要保持卫生清洁。
3、配电点必须进行地面硬化。
如遇特殊情况无法进行硬化时,必须经机电矿长同意。
未进行地面硬化的配电点内必须使用直径2cm 以下碎石铺垫,碎石厚度保证在5cm以上,并铺垫平整;碎石铺垫不合格的必须使用红砖铺平。
4、配电点硐室长度超过6m时,必须在硐室的两端各设1个出口。
5、为方便检修,配电点内各种设备与墙壁之间应留出0.5m以上的通道,各种设备相互之间,应留出0.8m以上的通道。
对不需从两侧或后面进行检修的设备,可不留通道。
具体要求:一、栅栏临时配电点周围必须设置栅栏,栅栏高度1250mm,栅栏摆放以配电点四周无法进人为标准;栅栏上设置行人小门一个,小门要求宽度600mm,上下直通;各采掘工作面的临时配电点,栅栏安设必须牢固可靠,要求栅栏之间用螺丝连接,不可用铁丝捆绑。
二、图牌板1、综合警示牌:栅栏上必须吊挂综合警示牌一块,规格为1200mm ×400mm ,要求使用绑扎带吊挂于栅栏中间,警示牌上方与栅栏上边齐平;2、图纸、制度框:配电点内必须悬挂供电系统图、移变操作规程牌板、停送电制度牌板、电工岗位责任制牌板。
图框规格为800mm*600mm,高压操作规程、停送电制度和电工岗位责任制规格为800*600。
将图纸塑封后装在图框内,图框和制度牌板统一吊挂在配电点栅栏上与栅栏上边齐平;如果空间限制将图框和制度牌板统一吊挂在配电点中间后方的煤壁(岩壁)上,要求中间为供电系统图,左侧为移变操作规程,右侧为停送电制度和电工岗位责任制,距底板高度1500mm。
工作面供电设计资料
工作面供电设计资料工作面供电设计是指在矿井工作面对照明、通信、控制、运输、液压及电器设备等进行电力供应的工程设计。
它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下面将从供电系统的选型、敷设方式、设备配置及故障保护等方面介绍工作面供电设计资料。
首先,供电系统的选型是工作面供电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工作面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系统,一般可分为沿线供电和集中供电两种方式。
沿线供电是指将电缆沿工作面的各个位置进行布设,适用于工作面距离较近的情况。
而集中供电是指将主供电线路从工作面的一侧引入,然后通过分支线路到达工作面的每个区域,适用于工作面距离较远的情况。
选择不同的供电系统需要考虑到工作面的尺寸、环境条件、电缆损耗及维护等方面的因素。
其次,敷设方式也是工作面供电设计的重要内容。
根据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和空间限制,电缆的敷设方式可分为地面敷设和地下敷设两种形式。
地面敷设是将电缆通过架空或地道等方式敷设在工作面上方,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好、空间较宽敞的情况。
而地下敷设是将电缆埋设在地下,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空间较狭小的情况。
敷设方式的选择需要兼顾工作面的安全性、电缆的保护性以及维护的便利性。
此外,设备配置也是工作面供电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工作面的生产需要,选择适当的电源设备和配电设备。
电源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和电源柜等,用于调整电源的电压、保护系统的安全。
配电设备主要包括配电箱、开关箱和接线箱等,用于将电源传递到工作面的各个终端设备。
设备配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工作面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故障处理的便利性。
最后,工作面供电设计还需要考虑故障保护的问题。
在工作面供电系统中,故障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采用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温度保护及短路保护等方式。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故障处理的方便性,设置合适的保护设备以及可靠的断电装置,确保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停电,保障工作面人员的生命安全。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装标准
煤矿井下电⽓设备安装标准问:我是煤矿⼯⼈,怎么加⼊组织?答:点击上⽅蓝⾊“煤矿安全规程”关注即可!煤矿安全知识在煤矿想要升职涨⼯资?赶紧关注学习吧关注电⽓设备安装标准⼀、外部标准:1、电⽓设备应上设备架,设备架离地约0.3⽶。
2、正确连接电⽓设备接地线和接地极,接地极与电⽓设备的距离⼤于5m。
3、每组电⽓设备两台设备间距约0.5⽶(两台设备喇叭嘴间距),中间连接电缆应适度(以两喇叭直线距离下垂180±30mm左右为准)。
4、凡有电缆压线板的电器,引⼊引出电缆必须⽤压线板压紧,但不得把电缆压扁。
5、紧固件应齐全、完整、可靠。
同⼀部分的螺母、螺栓其规格应要求⼀致。
螺杆裸落部分⼀般为1-3扣。
凡⽤螺栓连接紧的部件,其间夹有弹性物者(如密封圈和橡套电缆)不允许加弹簧垫圈。
6、喇叭嘴压紧要有余量,余量不⼩于1毫⽶,否则为失爆。
线嘴应平⾏压紧,两压紧螺丝⼊⼝之差应不⼤于5毫⽶,否则为不完好。
7、隔爆接合⾯紧固螺栓应加装弹簧垫,⽤弹簧垫圈时其规格应与螺栓保持⼀致,紧固程度应以将其压平为合格。
8、密封圈的分层侧在接线时,应向⾥;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的配合为±1毫⽶;密封圈⼑削后应整齐圆滑,不得出现锯齿状。
⼆、内部标准:1、电缆护套伸⼊器壁的长度为5⾄15mm,⼩于5mm是失爆,⼤于15mm为不完好。
2、接线应整齐(不扭弯)、紧固、导电良好、⽆⽑刺。
卡⽖(或平垫圈)弹簧垫(双帽齐全)使⽤线⿐⼦时可不⽤平垫圈,接线后,卡⽖(或平垫圈)不压绝缘胶⽪或其他绝缘物,芯线裸露距卡⽖(或平垫圈)不⼤于10mm。
3、接线腔地线长度应适宜,以松开线嘴卡兰拉动电缆后,三相⽕线拉紧或松脱,地线不掉为宜。
接地螺栓、螺母、垫圈不允许涂绝缘物。
4、接线柱螺丝、弹垫齐全和卡抓齐全,压线紧固。
5、接线腔内清洁⽆杂物,电源板盖好。
6、防爆⾯清洁⽆杂物,⽆锈迹,光滑⽆伤痕,必须涂凡⼠林。
7、当线嘴已全部压紧仍不能将密封圈压紧时,只能⽤⼀个厚度适当,不开⼝的⾦属圈来调整,不得填充其他杂物(包括再加密封圈等)。
煤矿掘进工作面供电设计
某没有公司2#层301盘区5103掘进供电设计一、供电概述1、本掘进工作面施工所用胶带输送机、调度绞车、水泵等电源全部采用660V 供电,在2#层301盘区轨回联巷配电点稳装KBSGZY—500和KBSGZY—315移动变电站各一台,电源取自5#层中央变电所1008#高开;选用截面70mm2的电缆做为660V供电电缆为5103-1巷动力设备供电;截面70mm2的电缆做为1140V供电电缆为5103-1巷掘进机供电。
2、局部通风机双电电源一路来自工作面动力电源,一路来自2#层采区变电所局扇专用变压器、1020#专用高压开关,选用截面35mm2的电缆做为供电电缆。
上述两路电源分别来自变电所不同母线段。
3、三专(专用线路、专用变压器及专用开关)的风机为主风机,主风机每天必须保证完好状态并与工作面总负荷开关进行闭锁,在主风机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副风机同时工作面总负荷开关处在停止送电状态。
4、局扇每天必须进行一次风机自动切换试验,时间为8:00—16:00之间。
切换试验由电工、瓦检员同时进行,切换前由电工通知瓦检员,瓦检员负责撤出工作面作业人员,电工负责停用工作面一切用电设备之后汇报调度方可进行切换试验。
切换时由电工停止主供风机运转,观察是否自动切换,每次切换运行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一切正常后,再恢复主供风机。
如果没有自动切换,电工要负责查明原因,及时维修,恢复后重新做切换试验,确认正常后由瓦检员检查工作面瓦斯情况,一切正常,方可结束。
切换试验完成后,由瓦检员负责填写试验井下记录,并且汇报调度,恢复工作面正常作业。
5、工作面必须安装瓦斯电闭锁装置,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0.5%时,必须能切断工作面总负荷开关电源。
二、工作面电力负荷统计及计算1、负荷统计1该工作面660V 生产用电总负荷为438.3KW 。
∑2P 该工作面660V 生产用电同时工作设备的功率330KW 。
∑3P 风机总负荷60KW 。
∑4P 该工作面1140V 生产用电总负荷为265KW 。
掘进工作面供电设计
目录一、3802掘进工作面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02工作面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02掘进工作面供配电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02掘进工作面主要设备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供电设备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压开关与干式变压器现有负荷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压真空配电装置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馈电开关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磁力起动器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供电电缆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压电缆的校验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EBZ-135掘进机组电缆的选择及校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02皮带掘进巷电缆的选择及校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02材料掘进巷电缆的选择及校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02两掘进巷风机电缆的选择及校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照明电缆的选择及校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短路电流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3年煤矿井下电气备考押题二卷合一带答案41
2023年煤矿井下电气备考押题二卷合一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1卷一.全能考点(共100题)1.【判断题】按锅炉安装改造许可级别分类,可分为1、2两个级别。
参考答案:×2.【单选题】除在进风斜井、井底车场及其附近、中央变电所至采区变电所之间外,其他地点必须采用()。
A、铝芯电缆B、铜芯电缆C、专用电缆参考答案:B3.【单选题】井下电气设备电压在36V以上就必须有()。
A、保护接地B、接地极C、接地网参考答案:A4.【单选题】转载机启动前一定要发出信号,确定无人在转载机上或附近工作后,先点动开机()次,然后正式启动。
A、2至3B、1至2C、3至4参考答案:A5.【单选题】矿井硐室外严禁使用()低压电气设备。
A、油浸式B、本质安全型C、充砂型D、浇封型参考答案:A6.【判断题】有故障的供电线路,不准强行送电。
参考答案:√7.【单选题】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____向社会公布特种设备安全以及能效状况。
A、每月B、每季C、每年D、定期参考答案:D8.【单选题】新安装的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要进行测量。
A、每月B、每天C、每季度D、投入运行前参考答案:D9.【多选题】锅炉水压试验的合格标准是()A、锅炉水压试验时,在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上没有水珠和水雾B、当降到工作压力后胀口处不滴水珠C、水压试验后没有发现残余变形参考答案:ABC10.【判断题】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
参考答案:√11.【判断题】造成电气设备短路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的绝缘受到破坏。
参考答案:√12.【多选题】某矿发生瓦斯爆炸,其火源判定为电源引入装置的失爆。
一般电源引入装置失爆的现象有()。
A、外壳严重变形B、隔爆接合面严重锈蚀C、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D、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大于1mmE、密封圈老化、变形F、能轻易来回抽动电缆G、喇叭嘴明显晃动参考答案:CDEFG13.【判断题】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采掘工作面供电设计标准规范
采掘供电设计规范一、设计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煤矿供电设计手册3、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4、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营、维护与检修细则5、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6、供电设计软件二、设计规定1、采掘工作面重要排水地点(涌水量30m3及以上)及有地质钻场的排水设备、局部通风机必须实现双回路供电。
2、掘进工作面瓦斯异常区域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高瓦斯及突出矿井推广采用双三专供电。
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使用2台局部通风机供风的,2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保证当正常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停风后能切断停风区域内所有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3、采掘供电不能混用,应分开供电。
4、煤巷掘进工作面风机配电点原则上设立在车场风门外侧。
三、供电计算范例1、负荷记录与变压器选择1.1负荷记录计算变压器负荷登记表公式参数说明:K x——需用系数;cosφpj——平均功率因数;cosφe——额定功率因数;P max——最大一台电动机功率,kW;S b——变压器需用容量,kV•A;∑P e——变压器所带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P d——变压器短路损耗,W;S e——变压器额定容量,k V•A;U e2——变压器二次侧额定电压,V;U z——变压器阻抗压降;1.2 变压器的选择根据供电系统的拟订原则,变压器的选择原理如下:1.2.1 变压器 T1:K x = 0.4 + 0.6×P max∑P ecos φpj = ∑(P i ×cosφei )∑P i将K x 值和cos φpj 值代入得 S b =K x ×∑P ecos φpj选用KBSGZY-××/6/0.693 型号符合规定。
1.2.2 变压器 T2: K x = 0.4 + 0.6×P max∑P eA = ∑(P i ×cosφei )B = ∑P i cos φpj = AB将K x 值和cos φpj 值代入得S b = K x ×∑P ecos φpj选用KBSGZY-××/6/0.693 型号符合规定。
采掘设备安装电工操作程序
第37卷第5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37 No.52021年3月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ar. 2021 157 干旱半干旱区落叶期农田防护林防风效果的风洞试验研究赛克1,2,赵媛媛1,2,包岩峰3,刘辰明4,丁国栋1,2※,高广磊1,2(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 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盐池751500;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100091;4.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010010)摘要:探究落叶期不同结构乔灌木农田防护林带的空气动力学特征,合理配置林带结构对于减轻风季(10月-翌年5月)干旱、半干旱区农田土壤风蚀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利用风洞模拟技术,以“2行1带”式乔灌木林带为研究对象,按照1:100的缩尺比例,设计了不同疏透度、不同行距的林带模型,分析不同结构林带的风速廓线、防风效能和有效防护比,揭示落叶期不同结构林带空气流场特征和防风效果。
结果表明:乔、灌木林带对空气流场垂直结构产生了不同影响,乔木林带对气流具有分层作用,风影区位于林带后5倍树高处(5H),灌木林带对气流具有抬升作用,风影区紧邻林带;疏透度较低的林带风速削弱作用更明显,疏透度45%、58%的乔木林带主要防风效能区间分别为20%~25%和15%~20%,疏透度36%、54%的灌木林带主要防风效能区间分别为10%~20%和5%~15%;在疏透度相近的条件下,行距对乔木林带防护效果的影响较小,在相同防风效能下不同行距乔木林带的累积有效防护比相差不到5个百分点,行距对灌木林带防护效果能产生较明显的影响,4 cm行距灌木林带相比2.5 cm行距林带在相同防风效能下的累积有效防护比高18~25个百分点;本研究中,乔木林带和灌木林带最优配置均为低疏透度(乔木45%、灌木35%)宽行距(乔木6 cm、灌木4 cm)模式。
井下电钳工基础知识
第四节、三专两闭锁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瓦斯喷出区域、高瓦斯
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扇供电必须 设专用线路、专用开关、专用变压器。局部通风机和工 作面的大气设备必须装设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以保 证局扇停止运转或掘进巷道瓦超限时,能立即自动切断 巷道中电器设备的电源,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井下漏电保护动作整定值与闭锁值
电 压( V) 127 660 整定电阻(Ω)1100 11000 闭锁电阻(Ω)2200 22000
第三节、杂散电流
杂散电流分直流杂散电流与交流杂散电流,直流杂散电
流是指:直流架线电机车电流的全部或一部分,没有经过 轨道回路的全程而通过大地或其他设备流回变流所用的电 流。交流杂散电流是指:在井下变压器采用中性点不直接 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当电网三相对地的绝缘电阻、电容不 相等时将出现零序电流。零序电流从地线或大地经漏电继 电器流回电网。
E、电缆绝缘层因车辆、机械碰撞而破坏,芯线裸露而漏 电; F、铠装电缆受机械损坏或过度弯曲而产生裂口,受潮或 进水漏电; G、导体遗留在电气设备内,造成一相碰壳而漏电; H、设备接错线,火线与地线接错而造成漏电; I、操作设备时,造成弧光放电而接地漏电; J、停、送电错误等原因,造成人触及一相而漏电。
6、井下十不准制度
⑴不准带电检修。 ⑵不准甩掉无压释放器、过电流保护装置。 ⑶不准甩掉漏电继电器、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和局部
通风机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 ⑷不准明火操作,明火打点、明火放炮。 ⑸不准用铜、铝、铁等代替保险丝。 ⑹停风、停电的采掘工作面,未经检查瓦斯,不准送 电。 ⑺有故障的线路不准强行送电。 ⑻电气设备的保护装置失灵后,不准送电。
B、电网漏电保护 当人触及电网一相或电网对地绝缘电阻下降到危险值时, 流过继电器的电流超过其动作值,使其动作,接点KD1 闭合、自动馈电开关DW的脱扣线圈YA有电,使开关跳 闸,实现漏电保护作用。接点KD2先于KD1闭合,继电 器KD自保,这样,可以保证在间续性接地故障时,继电 器KD可靠动作。 C、检漏继电器的试验 为使检漏继电器可靠工作,该继电器自身设置了检查回 路。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天应对检漏装置的 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试验”。试验时,按下试验按钮SB, 接通如下回路:VC(+)—Q—1PE—地—PE—SB— R3—1L—2L—KD—VC(—)。检漏继电器应可靠动作, DW自动馈电开关跳闸。
21506开切眼11.25掘进工作面供电设计(10)
永川区协合煤业有限公司21506开切眼掘进供电设计说明书GD2018-1021506开切眼掘进供电设计与整定说明书一、工作面概述:21506开切眼施工延煤层倾斜掘进工作面。
工作面采用打眼放炮掘进,故采用YT28凿岩机、ZQS-50/1.8强力风煤钻打眼放炮。
因此采煤工作面设备配备凿岩机、风煤钻、隔爆型蓄电池电机车等。
二、供电方案供电系统“三专两闭锁”及“三大保护”的设置:对局部通风机的供电采用专用线路、专用开关、专用变压器,并且实行双电源供电。
主、备扇由同一台QBZ-80SF型开关控制,通过内部联线实现主、备局扇的自动切换,以主局扇正常运行。
局部通风机供电线路中的过流保护由KBSG-100/6/0.69专用变压器供电的低压分控KBZ-200型馈电开关控制;漏电保护由低压分控KBZ-200型馈开关选漏装置对网路绝缘监控,当对地绝缘电阻下降到规定数值或一旦发生漏电该分控开关迅速切断电源来实现选择性漏电保护。
掘进动力供电线路中的过流保护由KBSG-400/6/0.69变压器供电的低压分控馈电开关控制;漏电保护由低压分控KBZ-400型馈电开关选漏装置对网路绝缘监控,当对地绝缘电阻下降到规定数值或一旦发生漏电该分控开关迅速切断电源来实现选择性漏电保护。
接地保护敷设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点极及接地芯线来实现。
因掘进工作面未使用电气设备,故无断电闭锁装置。
附21506开切眼掘进工作面供电系统图。
三、负荷统计:变压器的选择:根据列出的21506开切眼掘进工作面用电负荷统计表,计算出变压器二次侧总额定功率e P ∑和总视在功率S ,来选择变压器。
1、动力变压器选择KW P e 15=∑21603开切眼掘进工作面的总视在功率为KVA P K S pj e x 256.0151cos =⨯=∑=ϕ 其中:Kx 为需用系数,对于井下设备在不同情况下的需用系数取值查表得11515714.0286.0=+=x k ; pjϕcos 为用电设备的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具体取值查表得pjϕcos =0.6S=25KVA <400KVA根据计算,利用现有的一台KBSG-400/6型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作为动力用电,满足要求。
掘进工作面的安全检查
掘进工作面的安全检查现场图牌板1、作业场所安设巷道平面布置图、施工断面图、炮眼布置图、爆破说明书(断面截割轨迹图)、正规循环作业图表等,图牌板内容齐全、图文清晰、正确、保护完好,安设位置便于观看。
2、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3、定员牌板第一部分局部通风机一、检查重点1、掘进巷道必须采用矿井全风压通风或者局部通风机通风。
(163)如果是串联通风,必须在被串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设置掘进工作面进风流甲烷传感器T30(AQ1029-2007第6.4.1 )2、是否有管理牌板有使用地点、风机型号、编号、安装时间、供风距离、功率、风筒直径、责任人、切换时间等内容,有无自动切换试验记录;严禁随意开停风机。
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故障等原因停风时,必须将人员全部撤至全风压进风流处,切断电源,设置栅栏、警示标志,禁止人员入内。
(一)局部通风机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
(164)(八)每15天至少进行一次风电闭锁和甲烷电闭锁试验,每天应当进行一次正常工作的局部通风机与备用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局部通风,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
3、安装位置及风量是否充足,风机前后是否测风,有无测风牌板及噪音警示标志及测定结果。
(73号令53条)煤矿应当配备2台以上噪声测定仪器,并对作业场所噪声每6个月监测1次。
(二)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 ;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的巷道中的最低风速必须符合本规程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要求。
(岩巷0.15-4m/s;煤巷、半煤岩巷0.25-4m/s)( 164),且支护完好、无淋水、无积水、无杂物;局部通风机离地面高度应大于0、3 m ;瓦斯浓度不应超过0 . 5%1、局部通风机设备齐全,应装消音器(低噪声局部通风机和除尘风机除外),吸风口有风罩和整流器,高压部位有衬垫。
配电点标准化要求(修改整理版)2021.6.25
配电点标准化要求一、电缆吊挂标准1、井下现场电缆管理遵循“谁使用,谁负责安装、吊挂、维护”的原则。
2、电缆水平敷设时必须与巷道走向一致,垂直方向敷设时必须与地面成90º,即横平竖直。
井下所有掘进巷、回采巷的电缆均敷设在巷道上帮。
3、电缆改变敷设方向时,要求成90°转弯,转弯处应有适宜的圆弧,半径符合下列要求:(1)铠装电缆要求:弯曲半径≥20倍电缆外径。
(2)橡套电缆要求:弯曲半径≥10倍电缆外径。
4、井下电缆敷设时必须使用电缆钩吊挂,电缆钩悬挂点间距为1m,电缆钩悬挂点必须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同一巷道内的电缆钩的规格尺寸必须保持一致;电缆吊挂整齐不交叉,不缠绕、不挤压、不落地、不盘圈、不粘灰积尘、电缆吊挂直线偏差±10㎜/m。
5、所有用铁丝吊挂的电缆钩必须全部加固,必须用两根12#铁丝从挂钩孔处缠绕3圈绑扎在钢绞线上,下垂的钢绞线使用12#铁丝缠绕捆扎到钢丝网上(有钢丝网的巷道),巷道固定的锚杆间距不得大于10米,电缆钩与电缆钩的间距不得大于1米;所有巷道吊挂的电缆必须每隔30米使用铁制电缆钩(两个)进行加强吊挂,铁制电缆钩必须用锚杆捆扎固定。
一钩原则上只准挂一根电缆。
四小线及高、低压电力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确因条件电缆限制,四小线可同时占用一个电缆钩。
(3108/3103顺槽吊挂方式详见附图)6、井下敷设的电缆、通讯信号电缆不得吊挂在风水管路上,电缆与风水管路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必须敷设在管路上方0.3m以上的位置。
7、井下高、低压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1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8、所有过联巷电缆必须按要求每间隔1米安装一个顶钩,顶钩加工见附图。
9、电缆吊挂统一使用阻燃塑料电缆钩(特殊电缆和地段按要求可使用铁钩和电缆桥架),电缆钩分小钩和大钩,大钩在下,小钩在上,大、小钩数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严禁用小电缆钩挂大电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掘进工作面配电点施工措施
一、工程概述:
根据井下生产衔接情况,机电部在2016年10月1日至10月2日停产期间在9106回风顺槽口(轨道上山与胶带上山联络巷处)安装掘进工作面配电点。
掘进工作面配电点安装3台PBG-200/10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2台KBSGZY-630/10型移动移变站(一台为掘进工作面局扇主机供电,一台为掘进工作面660V动力供电),2台KBSGZY-1000/10型移动变电站(一台为掘进工作面局扇备机供电,一台为掘进工作面1140V动力供电)。
二、施工时间:2016年10月1日至10月2日
三、施工组织:
(一)人员组织
总负责人:任春德(基建副总)
机电负责人(验收人):刘志昌(机电部部长)
施工负责人:来显锋(掘进队队长)
施工机电负责人:朱步斌(机电副队长)赵建林(机电队长)
跟班副队长:赵家应曹树松丁治辉
四、施工前准备工作:
1.安装前将所需工具(绝缘靴、绝缘手套、接地装置、万用表、摇表和高压验电笔等)准备齐全;
2.将安装所需材料、配件提前搬运至施工现场,提前确认材料、配件数量,确保安装工作顺利进行。
五、技术措施
(一)2016年10月1日前准备工作
1.2016年9月27日机电部安排下放3台PBG-200/10型高压开关、一根330米高压橡套电缆、一根220米高压橡套电缆、三根15米高压橡套电缆至掘进工作面配电点,2台高压接线盒下放至指定位置;
2.掘二队机电负责人朱步斌安排现场作业人员将下放设备按照图纸设计摆放在设备平台指定位置;
3.2016年9月28日机电部安排下放2台KBSGZY-1000/10型移动变电站、1台KBSGZY630型移动变电站至9106回风顺槽口掘进工作面配电点,按照设计摆放在设备平台指定位置;
4.掘二队机电负责人朱步斌负责将220米高压橡套电缆从9106回风顺槽口沿轨道上山向下敷设;将330米高压橡套电缆从9106回风顺槽口沿轨道上山向下敷设;
5.2016年9月29日机电队队长赵建林负责将三台高压开关一次线连接,将220米高压橡套电缆、330米高压橡套电缆与配电点高压开关、轨道上山高压接线盒连接;
6.2016年9月30日机电队队长赵建林负责将3台高压开关至3台移变连接线进行连接。
(二)2016年10月1日工作
1.10月1日8时20分掘一队机电负责人史保明、掘二队机电负责人朱步斌安排电工到达风机切换开关处准备风机切换工作,并汇报调度指挥中心;
2.接到调度指挥中心通知各队组机电负责人到达指定位置后,调度指挥中心停送电负责人刘志昌命令各队组机电负责人将风机切换至备机运行,各工作面风机备机运行正常后,立即汇报调度指挥中心;
3.8时30分,调度指挥中心停送电负责人命令采区配电室配电工停C904高压开关,并拉出隔离小车,确认停电后立即汇报调度指挥中心;
4.调度指挥中心停送电负责人接到采区配电室配电工汇报确认停电后,通知各队组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1)掘二队机电负责人朱步斌在确认高压开关没电的情况下安排电工拆除轨道上山KBSGZY630移变(原局扇主用)一次侧高压橡套电缆,并将其长余100米线拉直、延伸,机电队机电负责人赵建林组织人员将原局扇主用移变电源线与330米高压橡套电缆用高压接线盒连接;
2)掘二队机电负责人朱步斌组织人员将KBSGZY-630移变(原局扇主用)低压侧电缆拆除;
3)掘二队机电负责人朱步斌组织人员将掘进工作面配电点局扇主用移变二次负荷线进行连接;
4)掘二队负责人来显锋组织人员在KBSGZY-630移变(原局扇主用)两侧电缆拆除完毕后,将其运输至9106回风顺槽口掘进工作面配电点,并摆放至设备平台指定位置进行校正;
5)12时至13时机电队队长赵建林组织人员将刚摆放至设备平台上的KBSGZY630移变(现660V动力)按照设计图纸对其一次侧与高开进行连接。
6)13时确认局扇主用回路设备、线路正常的情况下,汇报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停送电负责人命令采区配电室配电工送C904,掘一队、
掘二队机电负责人安排将各掘进工作面局扇切换至主机运行,运行正常后汇报调度指挥中心。
(二)2016年10月2日工作
1.10月2日8时30分,各队组机电负责人到达指定地点,将各自分管区域内1140动力、660动力电源切断后,汇报调度指挥中心;
2.调度指挥中心通知后,停送电负责人刘志昌命令采区配电室配电工断开C911并拉出隔离小车、断开C1003电源,确认停电后汇报调度指挥中心;
3.调度指挥中心停送电负责人刘志昌命令各队组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1)机电队在确认高压开关没电的情况下拆除轨道上山KBSGZY-1000移变(原1140动力)一次侧高压橡套电缆,并将其长余200米线拉直、延伸,机电队队长赵建林组织人员将其与220米高压橡套电缆用高压接线盒连接;
2)机电队队长赵建林安排人员将9105回风顺槽高压橡套电缆与动力高压电缆接线盒进行连接;
3)掘二队机电负责人朱步斌组织人员将KBSGZY-1000移变(原局扇备用)低压侧电缆拆除,按照图纸设计对局扇备供线路接至设备平台上KBSGZY1000移变(现局扇备用);
4)掘二队机电负责人朱步斌组织人员将其660V动力拆除,并将拆除的660V动力线路接至设备平台KBSGZY630移变(现660V动力);
5)掘二队机电负责人朱步斌组织人员将原1140V动力线路接至设备平台KBSGZY1000移变(现1140V动力);
6)掘二队在KBSGZY-1000移变(原1140动力)两侧电缆拆除完毕后,
将其运输至9106回风顺槽口;
4.待工作完成后,机电负责人对其工作区域内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汇报调度指挥中心;
5.接到调度指挥中心通知后,采区配电工送C911高压开关、C1003开关电源;
6.待各台设备均均正常运行后,依次汇报调度指挥中心。
10月1日、10月2日停电时间为8时30分,10月1日移变拆除、运输时间为9时至12时,10月2日如需运输移变,运输时间为9时至12时。
六、安全措施:
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安全技术措施,不熟悉安全技术措施,未掌握工作流程的人员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2.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必须确认所使用工器具、绝缘用具、材料配件齐全完好,现场进行安全确认,不具备施工条件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3.遵照《停送电制度》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谁挂牌、谁摘牌的原则,停送电联系要做到指令清楚、明确;
4.所有参与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组长的统一指挥,各配电点由执行负责人统一组织进行安装作业;
5.工作开始前必须检查绝缘用具的完好情况,确保无破损等现象;
6.工作开始前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放电、挂接地线等操作程序,防止意外触电,挂接地线、拆接地线工作由执行负责人操作;
7.在运输设备过程中,设备必须捆绑牢固;
8.在吊装设备时,设备必须轻吊轻放,在起吊过程中,密切注意设备及周围环境,如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吊装;
9.拆除电缆线、接线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穿上绝缘靴,戴上绝缘手套,站在绝缘台上进行;
10.施工场所工作完成后,必须对设备整个回路进行复查一遍,复查无误后,接到通知后,方可送电;
11.在风机单机运行期间,除9107胶带顺槽综掘机检修人员和瓦斯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9106回风顺槽与9107胶带顺槽,并在9106回风顺槽35m处设置栅栏,并标明禁止入内;
12.其他未提之处,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进行执行。
掘进二队
201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