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第13少年闰土 西师大版
西师大版《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少年闰土》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 1 段。
3. 读懂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意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课要点让学生感觉文中人物(闰土)形象,领会相貌描绘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课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课准备教师:课文插图。
学生:收集对于鲁迅的故事或资料。
教课时数2课时。
教课过程一、展现图片,引出闰土 1. 展现“看瓜刺猹”图,教师朗诵,认识鲁迅笔下的闰土。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跟你们年纪相仿的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
)2.学生谈初识闰土的印象,揭露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闰土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闰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笔做上记号。
迅速阅读一下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而后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如写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与作者首次认识的闰土,和我看瓜刺猹、雪地捕鸟、看跳鱼儿、捡贝壳的闰土,和我分其他闰土。
相机板书记忆、认识、相处、分别)2.沟通印象深刻的内容,并梳理出课文构造,此间注意生字的读音和长、难句的指导。
( 1)你感觉你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部分?为何?(2)这四个部分中间哪个部分写得最详尽?(相处这部分。
)三、顺学而导,认识闰土 1. 找出文中带有“啊”的句子,指引学生怀疑有哪些稀罕事。
2.以闰土语言为打破口领会人物特色:(1)指名轮读闰土的话,让学生理解闰土的话中包括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四件事。
① 找出闰土和我的对话,注意读准字音,读准句子,品读此中有哪些存心思的事。
② 这些存心思的事,你们经历过吗,听过吗?像这样没经历过的事是什么事?(板书:稀罕事)③ 假如是你,你最想干哪件事?为何?(2)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问:你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生读,师相机指导。
要点指导“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采纳“情境衬着、联系实质、引入背景资料、对应对比”等多种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读。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
《少年闰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2.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用心体会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用心体会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外貌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小组讨论课前准备查阅鲁迅先生的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1.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隶书“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他的一篇作品。
(板书课题:少年闰土)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一)教师简介鲁迅先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2.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质疑。
5.学生汇报: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三)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的?速读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出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3.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4.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年少、健康、天真、活泼)(1)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
(2)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
三、练习请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让大家猜猜你描写的同学是谁?)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闰土?(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少年闰土》教案 西师大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少年闰土》教案西师大版教材简析:《少年闰土》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情以及“我”对闰土的怀念之情。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闰土童年的故事,体会闰土是一个勇敢机智、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感受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并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通过肖像、装束、语言、行动、事件的描写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的方法。
教学的重点:学习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体会文章中的感情。
教学的难点:理解:“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
”等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补写“我”的外貌。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鲁迅资料、抄有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了解鲁迅吗?看过那些鲁迅写的作品和有关与他的故事。
(生说……)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与我们年龄相仿的朋友。
出示课题“少年闰土”本篇课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
请大家根据课题,想象课文中的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再根据课题、单元的主要目标和课后的习题,确定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二、出示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直奔重点,学习课文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特点的有关段落,并进行写法的迁移,联系仿写。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1、自由读课文,勾画生字新词,借助字典读准字音,理解新词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试着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学过的符号画出来。
尝试边读边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作上批注。
3、文中的闰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5分钟后,看哪组回答的最棒。
少年闰土(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描述画面。
2. 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勾出生字新词,要求读正确。
2. 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 自学生字词。
4. 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三、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他的哪些事?
四、精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感情
1. 默读思考。
用“—”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用“”画出写景优美或场面生动的句子,不懂的地方用“?”标记,可用铅笔在书上写旁批。
2. 交流讨论。
(1)读了课文,你觉得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少年?
学生自由发言,并在书上找相关内容说明。
回答不全面
可互相补充。
同时进行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闰土:机智勇敢、知识丰富、活泼可爱。
)
(2)讨论含义深刻的句子。
要求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尽量说出对句子的理解。
(3)学生质疑解疑,教师适当点拨。
五、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1. 从第1、第4段中找出描写闰土外貌、动作的词句,仔细品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 试背第1段。
六、拓展延伸
1. 仿照文中第1段的写法,写一个人物片断。
2. 课后阅读鲁迅作品《故乡》。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13少年闰土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13少年闰土_西师大版教材分析:《青年闰土》是小学时期的一篇传统课文。
文章通过“我”对青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爽朗可爱、聪慧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青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情及对闰土的怀念之情。
这篇课文条理清晰,先通过优美生动的画面描画印象中的闰土,说明“我”对闰土印象专门深刻;接着写“我”与闰土认识的过程;然后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四件事,重点写了捕鸟、看瓜刺猹两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与友谊。
这篇课文在人物刻画上也专门有特色,一是通过肖像、装束的描写突出人物的外貌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点;二是通过典型事例写人物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文中人物形象,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难点是明白得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明白得“看起来”、“郑重”、“无故”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段。
3、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那个人物的特点。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明白得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1、学习闰土四件稀奇事,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明白得含义深刻句子。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插图配文,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海里就突然闪出了一幅奇异的画面。
2、出示课文插图(生看插图)3、课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这幅图的画面,大伙儿对比插图默读。
(多媒体出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青年,项带银圈,手摸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你觉得写得如何样?(专门美)是啊,作者把这些色彩写得专门浓重,你能美美地读读这一段,让老师也感受到这美景吗?(生读)4、他确实是青年闰土(板书:青年闰土)让我们亲切地呼吁一下吧。
《少年闰土》教案(优秀3篇)
《少年闰土》教案(优秀3篇)少年闰土教案篇一简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3、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参赛课时)一、展示图片,引出闰土1.出示鲁迅照片,师生交流鲁迅资料。
引出感叹词“啊”。
2.展示“看瓜刺猹”图,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
二、整体感知,初识闰土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闰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笔做上记号。
2.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并梳理出课文结构,其间注意生字的读音和长、难句的指导。
3.归纳出对闰土的总体印象,回扣“啊”字。
三、顺学而导,了解闰土1、找出文中带有“啊”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2.以闰土语言为突破口体会人物特点:(1)指名轮读闰土的话,让学生明白闰土的话中包含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2)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
问:你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生读师相机指导。
重点指导“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采用“情境渲染、联系实际、引入背景资料、对应比照”等多种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读。
3.用上“啊”说说对闰土的感受。
4.出示课文插图体会两人对话时的神情、动作,问:闰土和“我”的对话中,“我”的语言很少,只有一些感受,你能根据“我”的想法想像出“我”当时说了什么吗?写在“我”的感受旁。
5.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
四、多元解析,记住闰土1、师小结引说,比照“我”与闰土的不同。
(1)你从这个“啊”中读出了什么,如果用语言表示“我”的感叹,你会怎么说?让生带着各自体会有感情读句。
(2)借助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图片对比、联系生活等)体会“四角的天空”的深刻内涵。
13少年闰土 教案-西师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13少年闰土教案-西师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3 少年闰土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闰土童年的故事,体会闰土的聪明能干、活泼可爱。
3.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并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通过肖像、装束、语言、行动、事件的描写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1.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他外貌以及性格上的特点。
2.领会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抓关键句段进行品读感悟。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鲁迅资料、抄有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法情感朗读法自学感悟法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直奔重点,学习课文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特点的有关段落,并进行写法的迁移,联系仿写。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他外貌以及性格上的特点。
2.领会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激趣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教师:《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故乡》。
鲁迅是什么人?请同学们读一读课后的课文链接。
3.引导学生展示资料:你们对鲁迅还有哪些了解?4.教师导:那么,鲁迅在《故乡》中,为我们刻画了怎样的一个少年闰土形象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学习并掌握生字新词,读准、读通课文。
(2)想一想“我”和少年闰土的关系。
(3)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读一读。
(4)画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认读生字,积累词语。
3.指名反馈:在自读中,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4.教师指名反馈:读了课文你们知道少年闰土和“我”是什么关系吗?三、品读句子,初感闰土形象1.教师:同学们,虽然闰土和“我”仿佛年纪,但是初次见到闰土,闰土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找出“我”初次见到闰土时的情形。
《少年闰土》教案
《少年闰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祭祀、装弶、伶俐、猹”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谊。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谊。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写。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闰土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鲁迅及其作品。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吗?他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探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少年闰土》就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
2.揭示课题,板书:《少年闰土》。
3.提问:从课题中你能猜测出这篇小说主要写了谁?为什么叫“少年闰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预习中的问题?学生可能会说“闰土是鲁迅的朋友,课文主要写了闰土的形象特点”,也可能会说“闰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过渡:同学们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进一步深入课文,感受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并划出关键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少年闰土的形象特点。
以下是一个示例:(1)引导学生抓住“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等描写,体会闰土的朴实、健康、可爱的形象。
教师随即板书:朴实可爱。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五年级语文少年闰土教案设计
五年级语文《少年闰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闰土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闰土的勇敢、聪明、热爱生活的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生字词,把握闰土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少年闰土》。
2. 生字词卡片。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鲁迅及其作品《少年闰土》。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
(2)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闰土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5. 小组合作:(1)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表演等形式,展现闰土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闰土的勇敢、聪明、热爱生活的品质。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课后作业:1. 朗读、背诵课文《少年闰土》。
2. 完成生字词练习。
3. 写一篇关于闰土的小作文,展现闰土的勇敢、聪明、热爱生活的品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背诵课文的情况,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以及小作文的质量。
语文《少年闰土》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少年闰土》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闰土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2)感受闰土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善良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闰土的人物形象,领会课文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闰土的人物形象分析。
(2)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农村生活场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闰土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询问教师,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闰土的人物形象特点。
(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闰土的形象特点。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补充。
(2)分析闰土的聪明才智和勇敢善良的品质。
5.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喜欢闰土的原因。
(2)教师引导学生从闰土身上学习到哪些品质。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闰土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提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13课少年闰土》word教案(3)
少年闰土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分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媒体:硬件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
软件媒体:文字、图形、音乐。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
(1)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含苞欲放的早字。
图1(略)教学策略设计:用“早”字引出作者,简介作者,为学生了解闰土后,从鲜明的对比中体会社会的不平等,以为后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笔。
2.学习课文。
(1)教学过程与内容:听录音。
策略设计:纠正生字读音,感受语音变化;认读生字新词。
(2)教学过程与内容:①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图2(略)、图3(略)A.脸——紫色B.头——小毡帽健康C.颈——银项圈活泼D.怕见人怕羞策略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讲述闰土的新鲜事,了解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
图4(略)、图5(略)、图6(略)、图7(略)。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说说讲了哪些事?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策略设计:体现自主学习,结合口语交际,力求读写合壁。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都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提问)和闰土相比,“我们”的知识太少了,目光太短浅了,写出了作者不满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态。
④惜别作者:大哭。
闰土:躲在厨房不肯出门。
策略设计:从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作者与闰土的浓厚情谊。
3.课外延伸:(图书室或网站)向同学们推荐《中年闰土》、《故乡》,交流读书体会。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13少年闰土_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13少年闰土_西师大版【一】说教材文章用舒缓、深情的语言,采用倒叙的方法,一开始就把所要介绍的人物介绍出来,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特点,逐步回忆,依次表达,一步一步地刻画了一个经验丰富、聪明能干、机智勇敢、健康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
本课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1〕采用倒叙的手法:〔2〕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3〕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
【二】说学生【三】说教学目标及其理论依据本篇课文是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健康可爱、经验丰富的农家少年,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继续进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训练。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含有图片,重点句段及板书的课件。
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法和学法及理论根据根据课标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单元的重点,确定如下的教学方法:我的教学思路是快速阅读课文,理出文章脉络,总体感知人物的个性特点和事件;接着深入学习有关段落,体味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样设计,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
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讲读密切结合,学生深深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
同时,我积极改变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的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来初中集体备课教学案
年级五科别语文周次星期备注主备课人卢芳课题13、少年闰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初感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就是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中的开头,儿时的伙伴给我们留下了终生的记忆,让我们一起走进少年闰
土。
二、了解作者(课件)。
三、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课件)。
四、自学指导
1、大声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号,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文中的生字。
2、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根据上下文理解词意。
3、理清文章脉络。
4、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描写闰土形象的句子,读了这些语句想想闰土
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五、合作交流
1、生生互动交流。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
反馈:
(一)字音:闰柄租缺颈爹贼猥谓汛词语:祭祀正月装弶毡帽熟识
竹匾秕谷鹁鸪獾猪
多音字:空正行
圈尽似
(二)理解词语
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
素:向来。
如许:如此。
伶俐:聪明、灵活仿佛:差不多相仿
所谓:所讲的。
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
(三)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写“我”印象中的少年闰土。
第二部分(2—4):讲“我”和闰土是怎样相识的。
第三部分(5—15):闰土给“我”讲述的四件稀奇有趣的事。
第四部分(16)“我”和润土依依不舍的分别情
(四)“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项上套一个银项圈”
(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六、课堂检测
()的天空()的圆月()的西瓜
()的圆脸()的事()的经历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闰土是那样的可爱,相信大家都很喜欢他。
他又有哪些有趣的事哪?下节课我们再来研读。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3个)、词语(3个)
2、熟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他们的童年趣事。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自批。
2、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闰土,这节课作
者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闰土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文
本。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三、自学指导
1、思考:课文介绍了闰土的哪些事情?从中你感受到了
什?。
2听完闰土的故事“我”有哪些感想?讨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的意思。
四、合作探究交流
1、生生交流
2、师生共同解答疑难
(一)四件事:
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他是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
)
(二)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往常朋友所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像作者一样大户人家的孩子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的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
同时也写出了“我”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
)
思考练习:
看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怎样话别的?
五、课堂检测
组词
捏()潮()缚()胯()
涅()嘲()博( ) 垮()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少年闰土聪明、健康、活泼可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心里知道的事情是那么的有趣和稀奇,不只是作者连我们都被吸引了,真令人羡慕啊!
七、布置作业
1、阅读《故乡》
2、做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详写▏
╲月夜刺猹→→→→→机智勇敢
╱夏日拾贝╲
略写▏▕见多识广
╲潮汛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