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童年与蜗牛教案沪教版
童年与蜗牛PPT(沪教版)PPT课件
![童年与蜗牛PPT(沪教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ad5ddbbceb19e8b8f6badc.png)
2020年10月2日
第一课件网
1
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2020年10月2日
第一课件网
2
坚毅 谨慎
启示
何况 醒悟
莫大
跋涉
2020年10月2日
敬佩
第一课件网
激励
3
小小的蜗牛给了我莫大的启 示和力量,也正是它坚毅的品格 不断激励我走上新的生活道路。
2020年10月2日
第一课件网
4
想象说话:
一会儿,它们就慢腾腾地钻出来,先
是探出一对长着小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
一阵,然后就谨慎地日
第一课件网
5
思考:
是什么让我改变了对它的看法?
谁知过了一会儿,它又探出小 脑袋爬上石壁,一对触角摆来摆去, 好像在说:“没关系,摔一跤算什么。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7
2020年10月2日
第一课件网
6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口语交际·习作七》童年与蜗牛
![《口语交际·习作七》童年与蜗牛](https://img.taocdn.com/s3/m/5e74be3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d.png)
《口语交际·习作七》童年与蜗牛(上海版二年级下册)
“蜗牛、蜗牛,先出犄角再出头……”那动听的歌谣似乎又把我带回了童年。
在那个充满天真幻想的金色时代,是它——小小的蜗牛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和力量。
记得小时侯,每当下过雨,我和小伙伴们就到潮湿的墙角里捉蜗牛。
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
于是,我们就在平台上磨它们的壳,一边磨一边唱和歌谣。
一会儿,它们就慢腾腾地钻出来,先是探出一对长着小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一阵,然后就谨慎地伸出头来。
你若是轻轻碰它一下,它便立刻把头缩回去,真是个胆小鬼。
有一次,我将一只蜗牛放在一面光滑的石壁上。
它爬得慢极了,脖子伸得很长,背上重重的壳像一块大石头向下坠着。
好半天,在它后面留下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爬痕。
我都有些不耐烦了,想逗逗它,但是刚碰到它的触角,它的身子用力一缩,不小心从上面摔下来。
我真担心它会摔坏。
谁知过了一会儿,它又探出小脑袋,爬上石壁,一对触角摆来摆去,好象在说:“没有关系,摔一跤,算什么。
”我开始敬佩它了,于是用最大的耐心仔细看它向上爬。
经过几十分钟的长途跋涉,它终于爬到了顶端。
它转过小脑袋向下看了看,似乎在向我诉说它的成功。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47 童年与蜗牛 二下
![47 童年与蜗牛 二下](https://img.taocdn.com/s3/m/f3771fda7f1922791688e875.png)
47 童年与蜗牛蒋维青教学目标:1、独立识记本课“谣、莫、毅、励、螺、谨、慎烦、跤、途、登、尚”12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莫大、坚毅、激励、螺旋形、谨慎、长途跋涉”6个词语;积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3句名言。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按课文内容完成填空;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3节,能按要求圈划词句,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3、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学重点: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按要求圈划词句。
教学难点: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学准备:实物、多媒体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出示蜗牛图片。
同学们,你们瞧,这是什么?2、请再仔细观察图片,谁能来介绍一下蜗牛。
3、这么小的蜗牛在一个孩子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跟蒋老师一起学习揭示课题:48童年与蜗牛二、整体感知,完成填空。
1、师:蜗牛对我的童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
2、填空:小小的蜗牛给了我莫大的和,它让我明白一个道理:。
3、现在我请同学们开火车读课文。
4、完成填空,自由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三、学习课文第2节。
1、师过渡:给我莫大启示和力量的究竟是一只怎样的蜗牛呢,请你自学课文第2节。
看看蜗牛给我最初的感觉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说?边读边划出有关语句思考。
2、交流。
出示句子。
我感到蜗牛,因为。
3、随机学习理解“螺旋形谨慎”原来小小的蜗牛给作者最初的印象是胆小谨慎的,接下来请你们跟我把课文第二节读一读。
面对这个胆小鬼,我会(瞧不起它),然而,在一次玩耍时,却让我对蜗牛产生了另外一种情感,那是怎样的情感呢?看课文动画。
4、是什么使我对蜗牛有了新的认识呢?请自由读课文第三节,用曲线划出描写蜗牛爬壁的句子。
5、学生交流。
6、读读这些句子,思考:我感到蜗牛,因为。
交流。
随机学习理解“长途跋涉”7、为什么蜗牛的爬行是长途跋涉,想一想这一路上,它会碰到哪些困难?8、一路上,困难重重,对蜗牛而言是长途跋涉,在这么多困难面前,蜗牛还是勇往直前,真了不起。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儿歌两首》优秀教案范文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儿歌两首》优秀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40dfc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5.png)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儿歌两首》优秀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儿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
2. 通过学唱儿歌,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
3. 通过学唱儿歌,培养学生的音乐、朗诵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诵和演唱儿歌。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儿歌,让声音更加优美。
教学准备:1. 儿歌CD2. 教室音响设备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回忆上节课学的儿歌,温习儿歌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学唱儿歌。
Step 2: 教唱儿歌《小燕子》1. 教师播放CD,让学生先听一遍《小燕子》。
2. 教师逐句引导学生跟读《小燕子》。
3. 教师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练习跟读《小燕子》。
4. 教师选几个小组,让他们朗诵并演唱《小燕子》。
Step 3: 教唱儿歌《蜗牛与黄鹂鸟》1. 教师播放CD,让学生先听一遍《蜗牛与黄鹂鸟》。
2. 教师逐句引导学生跟读《蜗牛与黄鹂鸟》。
3. 教师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练习跟读《蜗牛与黄鹂鸟》。
4. 教师选几个小组,让他们朗诵并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Step 4: 教学归纳总结与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儿歌,并总结学习儿歌的重要性以及学唱儿歌的乐趣。
Step 5: 课堂延伸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编写一段音乐剧,将学唱的儿歌进行完整的表演,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Step 6: 课堂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记忆并复述或演唱《小燕子》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掌握了两首儿歌的歌词、发音和语调。
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得到了培养,并在朗诵和演唱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童年与蜗牛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童年与蜗牛](https://img.taocdn.com/s3/m/5ec8bc3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a.png)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童年与蜗牛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童年与蜗牛的故事内容–能够正确朗读和书写相关的字词和短语–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表达方式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注重小组合作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童年和蜗牛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和珍惜童年时光的态度–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关怀二、教学内容1.主题: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童年与蜗牛》(第四课)2.教学课文:《童年与蜗牛》3.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主旨–掌握生字词和短语的读音和书写–运用正确的语调和语气朗读课文–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4.教学难点:–理解蜗牛的特点和人物情感–初步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故事片段引入主题,让学生进入童年时光的思考模式。
2. 呈现与讲解(15分钟)•利用多媒体工具呈现课文《童年与蜗牛》,并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和听读课文,注重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节和情感。
3. 听说训练(2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小组讨论蜗牛的特点和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鼓励学生使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表达方式进行口头表达,如表达童年时光的快乐、蜗牛的慢悠悠等。
4. 词语学习与拓展(15分钟)•教师给学生呈现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并进行音、形、义的教学。
•学生进行词语的朗读和书写,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创造句子运用新学词语。
5. 语言运用与感悟(2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情境,编写一个小故事,内容涉及童年与蜗牛。
•小组轮流上台朗读和展示自己编写的小故事,并请其他同学就故事内容进行提问、评论和分享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童年的美好、蜗牛的奇妙,并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童年和蜗牛的感悟和思考。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心得体会。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9315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3.png)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蜗牛的形态结构特点2. 蜗牛的生活习性3. 蜗牛的种类和分布4. 蜗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 保护蜗牛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蜗牛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性、种类和分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蜗牛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蜗牛的特点和习性。
2. 利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运用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蜗牛标本或图片2. 实验材料(如放大镜、观察箱等)3. 教学PPT4. 教学视频或动画5. 作业纸张和评价工具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童年与蜗牛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授蜗牛的形态结构特点,结合图片和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蜗牛的外观特征。
3. 进行蜗牛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如爬行速度、进食方式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蜗牛的生活习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5. 讲授蜗牛的种类和分布,让学生了解蜗牛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份关于蜗牛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蜗牛绘画或手工艺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九、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蜗牛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强调保护蜗牛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观念。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19296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b.png)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蜗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记录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生物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童年时光,体会成长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蜗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蜗牛的呼吸方式。
(2)学生对蜗牛生活习性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蜗牛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蜗牛标本或活体蜗牛供学生观察。
2. 学生准备:(1)预习有关蜗牛的知识。
(2)准备记录观察到的蜗牛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蜗牛。
(2)提问:你们对蜗牛有哪些了解?2. 探究蜗牛特征(1)学生观察蜗牛标本或活体蜗牛。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蜗牛的外形、运动、呼吸等特征。
(3)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特征。
3.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蜗牛的生活习性。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蜗牛的生活习性。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蜗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生分享对童年时光的感悟。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蜗牛,记录其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写一篇关于童年与蜗牛的作文。
3.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和作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观察记录和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观察和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观察记录和作文,互相借鉴、学习,提高观察和写作能力。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记录和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观察细致程度、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给予肯定和指导。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童年与蜗牛》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童年与蜗牛》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e73375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b.png)
1.过程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究、发现、总结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方法目标:运用启发式、情境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结合课文内容,以“我的童年”为主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描述自己的童年趣事或难忘的经历。
5.课后开展一次家庭活动,与家人一起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保证学生在课后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拓展;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童年与蜗牛》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童年与蜗牛》这篇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文中描述的童年生活场景和蜗牛的特点。同时,学生能够认识并学会书写本课的生字词,如“童、年、蜗、牛”等,提高词汇量。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朗读、默读、复述课文的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抓住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此外,通过课堂讨论与分享,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a.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b.简答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c.写作题:让学生仿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童年时光。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eb568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c.png)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童年与蜗牛》,让学生感受童年的美好和纯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并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阅读《童年与蜗牛》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感受童年的美好。
2. 第二课时:分析文章主题,讨论童年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童年生活。
3. 第三课时: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如描绘自然环境、表现人物情感等。
4. 第四课时: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尝试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进行写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童年与蜗牛》这篇文章,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运用写作训练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童年与蜗牛》全文及其相关资料,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讲解。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写作用具,以便进行课堂学习和写作训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写作表现等。
2. 学生作业和写作作品的质量,包括内容、结构和表达等方面。
3. 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和反思。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童年与蜗牛》这篇文章,分析文章的主题、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3. 案例分析: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例子,如童年时的游戏、蜗牛的特点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章。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童年的意义,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和感悟。
5.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发现美好,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fb6e1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e.png)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探索和发现蜗牛的运动原理和生存环境。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和审美情趣。
4. 提高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段,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蜗牛作品。
二、教学内容1. 蜗牛的形态结构特点2. 蜗牛的运动原理3. 蜗牛的生存环境4. 蜗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 创作蜗牛绘画作品和手工制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探索蜗牛的运动原理,培养学生创作蜗牛作品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蜗牛运动原理的探索和表现,以及对蜗牛生存环境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蜗牛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
2. 学生准备:携带绘画和手工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蜗牛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蜗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蜗牛的形态结构特点、运动原理和生存环境,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3. 观察与思考:学生分组观察蜗牛,探讨蜗牛的运动原理,并分享观察心得。
4. 创作实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蜗牛绘画作品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运用艺术表现手法创作的能力。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蜗牛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学生探索蜗牛运动原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学生绘画和手工制作作品的质量。
4. 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
七、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观察、思考和创作时间。
3. 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生活中的蜗牛,进一步了解蜗牛的生存环境。
2. 邀请生物老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蜗牛的生物学特点。
3.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启发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欣赏和表现大自然。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87204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7.png)
思考问题
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 题,让学生思考并准备下 节课讨论。
拓展延伸活动
观察蜗牛
鼓励学生亲自去寻找并观察蜗牛 ,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画图配文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画一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
并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创作小诗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首以 “童年与蜗牛”为主题的小诗。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教学手 段,辅助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 生动形象。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角色扮 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设计朗读、背诵、仿写、创编等多样 化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 所学知识,提高语言技能。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利用在线数据库、教育网站等获取相 关教学资料。
电脑
播放音频、视频文件,进行多媒体教 学。
实物资源
01
02
03
蜗牛标本或模型
用于学生观察蜗牛的外形 特征。
实验器材
如放大镜、显微镜等,帮 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蜗牛 。
背景图片或海报
展示蜗牛的生活环境,增 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教室环境布置
墙面装饰
张贴与蜗牛相关的图片 、海报,营造学习氛围
。
角落布置
设置阅读角,放置相关 书籍和杂志,供学生课
余时间阅读。
桌椅摆放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 式,方便学生交流和讨
论。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达成度
01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教学方法有效性
03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6a9f3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d.png)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童年与蜗牛》的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学习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和对生活的感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课堂分享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题《童年与蜗牛》,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根据阅读理解,概括文章段落大意。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分享1.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学生分享上节课的学习心得。
二、深入阅读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关注重点语句。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体会作者情感。
三、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任务:以《我的童年》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进行写作实践。
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学生分享前两节课的学习心得。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蜗牛有什么象征意义?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三、课堂分享1.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四、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以《童年与蜗牛》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课堂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阅读感悟,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写作训练环节,学生能够结合课堂所学,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审美情趣。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说明
![《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14068c4ee06eff9aff8077c.png)
《小狗杜克》教学设计说明一、教学目标的阐述及其依据目标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人与动物应该和睦相处。
依据:《课程标准》中提出:“能读懂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有情感的体验。
”我觉得要达到这要求,加强朗读训练是必要的,这是学习语文的特点。
正如本册教材中总目标中指出的那样:“继续学习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读得正确、流利,能读出感情。
”而此篇课文又是一篇情感特别浓的文章。
因此我将朗读并读懂课文定为此课的第一目标。
目标二:通过预习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肠、笛、刹、惨、祸、轨、轧、扒”;能读准“蹿、轧、扒、趴”的字音;在语境中理解并积累“惨祸、轧断、风驰电掣、安然无恙”等词语。
依据:《课程标准》的三至四年级目标中指出: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写2000个汉字,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也提出:继续学习生字311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
会运用汉语拼音正确熟练地自学生字的字音,会用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字形结构独立分析字形。
能了解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常用汉字的意思,能在阅读和各项语文活动中复习巩固已学的生字。
单元教学目标也规定:认识本单元生字41个。
可见,识字教学不能在三年级就被忽视,特定了本目标。
预习课文是本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在第3单元(本单元)重点突出。
作为本单元的课文,当然要求同学能够在预习时就能通过查字典学习生字,更何况“具有独立识字能力”是三年级学生应该达到的一个总目标。
目标三:理解动词“爬、跳、奔、赶、蹿、拖”的准确性;体会在句子中加上“怎么”的作用。
依据:学语文重在积累,要让学生在协作时用词准确,就应当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学习运用。
这几个动词用得相当妙,而且能帮助学生体会文章中心。
动词及“怎么”的理解运用又是课后练习,当然应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加以落实。
二、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感人的故事。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abc12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7.png)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语文是学习所有学科的基本能力,是全民终身学习的要紧帮助,更是个人及国家角逐力的要紧面向,伴随中国崛起,全世界学习华语的趋势,愈来愈热,孔子学院开到了全球。
大家作为中国人更应该努力学好这门课程。
以下是整理的有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
教学目的:1、领会世上无难事,只须肯登攀包含的意思,学习蜗牛契而不舍的精神。
2、学习作者小时候观察蜗牛的办法,能正确、完整地把事情说了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犄、莫、启、毅、谨、慎、坠、跋、涉9个生字;积累犄角、启示、坚毅、触角、东张西望、小心、长途跋涉等9个词汇。
教学重难题:领会世上无难事,只须肯登攀的道理。
课前筹备:学生使用课余时间捉蜗牛。
教学过程:一、启发学生谈课前捉蜗牛的过程和新发现。
1、你在哪个时候、在什么地方、和哪个一块捉蜗牛?结果如何?请用一两句话说说课前捉蜗牛的状况。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的活动,将学生的实质生活与文本内容联系起来。
)二、引导学生正确读课文,划出作者小时候如何捉蜗牛的句子。
1、多种办法引导学生读通课文,需要在读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将课文读正确。
2、学习记得小时候捉蜗牛的表达方法。
(设计意图:突出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句子的理解和表达。
)三、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小时候对蜗牛有哪些新发现?需要在课文中划出句子。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进步学生的阅读个性。
)四、讨论交流,随机出示句子,进一步理解启示、坚毅、小心等词汇和世上无难事,只须肯登攀包含的意思,重点领会的句子有:1、一会儿,它们就慢腾腾地钻出来,先是探出一对长着小双眼的触角东张西望一阵,然后就小心地深处头来。
你如果是轻轻地碰它一下,它便立刻把头缩回去,真是个胆小鬼。
(设计意图:理解东张西望、小心、如果是、便的意思,学习先然后的表达方法。
)2、它爬得慢极了,脖子伸得非常长,背上重重的壳像一块大石头向下坠着,看得出它非常努力。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童年与蜗牛》教案设计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童年与蜗牛》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c6d449eefdc8d377ee325a.png)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童年与蜗牛》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⑴独立识记本课“谣、莫、毅、励、螺、谨、慎烦、跤、途、登、尚”12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莫大、坚毅、激励、螺旋形、慎重、长途跋涉”6个词语;积攒“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3句名言。
⑵能正确流利地朗诵全文,按课文内容完成填空;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第⑵3节,能按要求圈划词句,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⑶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学重点: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按要求圈划词句。
教学难点: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学准备:实物、多媒体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揭习题⑴出示蜗牛图片。
同学们,你们瞧,这是什么?⑵请再认真观察图片,谁能来介绍一下蜗牛。
⑶这么小的蜗牛在一个孩子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跟蒋教师一起学习提醒课习题:48童年与蜗牛二、整体感知,完成填空。
⑴师:蜗牛对我的童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习题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
⑵填空:小小的蜗牛给了我莫大的和,它让我明白一个道理:。
⑶现在我请同学们开火车读课文。
⑷完成填空,自由读读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三、学习课文第2节。
⑴师过渡:给我莫大启示和力量的终究是一只怎样的蜗牛呢,请你自学课文第2节。
看看蜗牛给我最初的感觉是怎样的?为什么这么说?边读边划出有关语句思考。
⑵交流。
出示句子。
我感到蜗牛,因为。
⑶随机学习理解“螺旋形慎重” 原来小小的蜗牛给作者最初的印象是胆小慎重的,接下来请你们跟我把课文第二节读一读。
面对这个胆小鬼,我会(瞧不起它),然而,在一次玩耍时,却让我对蜗牛产生了另外一种情感,那是怎样的情感呢?看课文动画。
⑷是什么使我对蜗牛有了新的认识呢?请自由读课文第三节,用曲线划出描写蜗牛爬壁的句子。
⑸学生交流。
⑹读读这些句子,思考:我感到蜗牛,因为。
交流。
随机学习理解“长途跋涉”⑺为什么蜗牛的匍匐是长途跋涉,想一想这一路上,它会碰到哪些艰难?⑻一路上,艰难重重,对蜗牛而言是长途跋涉,在这么多艰难面前,蜗牛还是勇往直前,真了不起。
沪教版2年级语文下-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年与蜗牛教学设计282
![沪教版2年级语文下-童年与蜗牛教学设计年与蜗牛教学设计282](https://img.taocdn.com/s3/m/162d872bc8d376eeaeaa31eb.png)
童年与蜗牛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9个。
2、积累词语、句子若干。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边读课文边按要求圈划词句,并摘抄文章的中心句。
5、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边读课文边按要求圈划词句,并摘抄文章的中心句。
2、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见过蜗牛吗?2.蜗牛随处可见,小朋友们可熟悉了,有一位作者写了他童年的一次经历,写到了蜗牛,那么在他的笔下蜗牛是怎样的呢?想知道吗?3.我们就一起来学学这一课吧!(板书:童年与蜗牛)二、自读课文1.想知道究竟是一次怎样的经历吗?请自读课文。
2.汇报。
三、学习课文第二节1.作者笔下的蜗牛是怎样的?拿出笔划出有关句子。
2.读出句子。
3.你觉得蜗牛怎样?4.还可以联系平时所见说说。
5.从作者描写蜗牛的文字看,你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吗?说说心情怎样?6.齐读第二节。
四、学习课文第三节1.如果将蜗牛放在光滑的墙壁上,蜗牛会怎样?想想、说说。
2.作者有次真的这么做了,看看蜗牛的表现和你想的一样吗?自读第3节,划出描写蜗牛的词句,说说。
3.齐读第3节。
4.读了这节,你有没有对蜗牛改变看法?这会儿你觉得蜗牛怎样?5.作者怎么样?再读读这节,你可以划出有关词句。
说说。
6.从第二节到第三节,作者对蜗牛的看法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7.齐读第二三节。
五、学习第1、4节1.学了2、3两节你有什么收获?2.经历了这么一次事情,作者又有什么收获呢?3.除了第四节可看出,还可以从哪里可以看出来?4.你能划出来再读读吗?5.说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意思。
6.齐读1、4节。
六、总结1.这一节课学到了什么?2.蜗牛给了你什么启发?你打算以后怎么做?3.你觉得这篇课文哪些词值得摘抄,说说。
4.黑板出示:莫大、启示、坚毅、慢腾腾、谨慎、敬佩、跋涉、醒悟、何况5.齐读。
回忆这些词语出现在什么句子中?为什么值得摘抄?意思懂了吗?七、作业本课中心句出现了两次,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一句摘抄。
二年级语文下册童年与蜗牛教案沪教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童年与蜗牛教案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06c20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4a.png)
二年级语文下册童年与蜗牛教案沪教版第一篇:二年级语文下册童年与蜗牛教案沪教版童年与蜗牛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读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描写汉字6个,能通过多种方式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
能根据要求,圈划能够体现小蜗牛不怕失败,努力向上攀登的词句。
3、体会作者对蜗牛情感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蜗牛不仅给童年的我们以快乐,懂得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词品句,感受蜗牛坚韧不拔的毅力,进而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学媒体 ppt 教学过程一、了解蜗牛,揭示课题。
1、示蜗牛图片,学生三言两语说说对蜗牛的了解。
看图明确“犄角、螺旋形的外壳”所处的部位和形状。
学习生字:螺2、蜗牛爬行的速度不快,外表也并不漂亮,但在充满天真幻想的孩子眼里,会是什么样的呢?3、示题:童年和蜗牛,读题。
二、整体感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1、合作读课文,要求:(1)组内轮读,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2)交流记字形的好办法。
2、字词反馈:歌谣莫大启示谨慎摔跤长途跋涉登攀重点字音:谨慎(前鼻音)字形:辨析“跋、拔、拨” 指导书写“登”3、自由读课文,思考:在“我”眼里,蜗牛是什么样呢?4、交流,板书:瞧不起胆小鬼敬佩启示与力量理解:敬佩三、学习课文。
1、过渡:“我”会看不起我蜗牛,认为它是胆小鬼,这是为什么呢?2、自读课文第二节,找找有关的句子,用直线划出。
(1)交流有关的句子。
(2)再读这些句子,想想哪些词语中让你感受到了蜗牛真的特别胆小。
(3)交流词句,理解“谨慎”。
板书:总是藏谨慎(4)有感情的朗读。
(5)师生合作读第二节。
(6)小结:边唱歌谣,边逗蜗牛玩,这是我们童年生活中的一项乐趣,而且,我们一直认为蜗牛很谨慎,是胆小鬼,然而,在一次玩耍时,却让我对蜗牛产生了另外一种情感,那就是——敬佩,是什么使我对蜗牛有了新的认识呢?3、学习第三节。
(1)师范读课文。
(2)交流。
(3)蜗牛在爬行时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再读课文,在有关的词语下面画上小圆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年与蜗牛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读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描写汉字6个,能通过多种方式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
能根据要求,圈划能够体现小蜗牛不怕失败,努力向上攀登的词句。
3、体会作者对蜗牛情感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蜗牛不仅给童年的我们以快乐,懂得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词品句,感受蜗牛坚韧不拔的毅力,进而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学媒体
ppt
教学过程
一、了解蜗牛,揭示课题。
1、示蜗牛图片,学生三言两语说说对蜗牛的了解。
看图明确“犄角、螺旋形的外壳”所处的部位和形状。
学习生字:螺
2、蜗牛爬行的速度不快,外表也并不漂亮,但在充满天真幻想的孩子眼里,会是什么样的呢?
3、示题:童年和蜗牛,读题。
二、整体感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
1、合作读课文,要求:(1)组内轮读,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2)交流记字形的好办法。
2、字词反馈:歌谣莫大启示谨慎摔跤长途跋涉登攀
重点字音:谨慎(前鼻音)字形:辨析“跋、拔、拨”
指导书写“登”
3、自由读课文,思考:在“我”眼里,蜗牛是什么样呢?
4、交流,板书:瞧不起胆小鬼
敬佩
启示与力量
理解:敬佩
三、学习课文。
1、过渡:“我”会看不起我蜗牛,认为它是胆小鬼,这是为什么呢?
2、自读课文第二节,找找有关的句子,用直线划出。
(1)交流有关的句子。
(2)再读这些句子,想想哪些词语中让你感受到了蜗牛真的特别胆小。
(3)交流词句,理解“谨慎”。
板书:总是藏谨慎
(4)有感情的朗读。
(5)师生合作读第二节。
(6)小结:边唱歌谣,边逗蜗牛玩,这是我们童年生活中的一项乐趣,而且,我们一直认为蜗牛很谨慎,是胆小鬼,然而,在一次玩耍时,却让我对蜗牛产生了另外一种情感,那就是——敬佩,是什么使我对蜗牛有了新的认识呢?
3、学习第三节。
(1)师范读课文。
(2)交流。
(3)蜗牛在爬行时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再读课文,在有关的词语下面画上小圆圈。
随机出示,引导学生品词品句:
第2、3句。
比较句子,
a 它爬得慢极了,脖子伸得很长,背上的壳向下坠着。
在它后面留下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爬痕。
B它爬得慢极了,脖子伸得很长,背上的壳像一块大石头向下坠着。
好半天,在它后面留下一条长长的、弯弯曲曲的爬痕。
比较欣赏更喜欢哪一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创设情景:请每位学生拎起自己的书包,然后说说感觉。
通过抓“像大石头般的的壳、向下坠、好半天”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到蜗牛爬行时是克服了很大困难的,但仍不放弃,非常顽强。
指导学生读好这两句话。
第6句,抽生读。
让学生感受到蜗牛在艰难的爬行中掉了下来,但一点也没灰心,继续向前爬。
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语说说蜗牛的这种精神。
(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毫不气馁……)第8句,只不过是一块石壁,可对蜗牛来说这是“长途跋涉”,“长途”意思就是?非常艰辛的经历了这段路程,在这爬行途中,它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抓住“几十分钟、长途跋涉、终于”引导学生感受蜗牛到达目的地的艰辛。
指导朗读。
(4)蜗牛艰难地爬行着,我也被蜗牛那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住了,当看到它不小心从石壁上摔下来时,我为它——担心,看到它继续向上爬时,我又对它——敬佩,师生合作读第三节。
(5)蜗牛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呢,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交流,抽生说。
4、齐读最后一节。
5、尽管这件事已过去了很久,尽管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也已长大,但每当听到那首有关蜗牛的歌谣时,听录音,欣赏第一节。
理解“莫大”的意思
追问:那启示就是——
6、补充名言: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不论是伟人还是小人,只要有极强的意志,他便可以做出事业来。
事业的大小虽然不同,但那股坚强的心力与成功是一样的,全是可佩服的。
7、语言拓展:在已往的生活中,有没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经历,尝试着与同学交流。
四、复习词语,完成填空
1、读词语和短句。
2、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效果反馈
课文第三节是文章的重点段,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情感目标的关键段落。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小小蜗牛是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重重困难,到达石壁顶端,从而水到渠成的理解本文的主题,是我在备课时着力思考的问题。
教学时,我让学生围绕着蜗牛在爬行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为线索,细细的品读课文,学生很快找到了关键的词语,如:光滑的石壁、重如石头的背壳、爬行的时间长等等,在交流时注重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不走过场,同时出示重点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如课文中把蜗牛的背描写得很具体,在学习这句时,用比较句子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作者正是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把蜗牛的背是怎么样的写清楚了,紧接着又创设情景让学生拎起自己的书包,既理解了课文中“坠”的意思,又让学生对大石头般的重量有了亲身感受,更加体会到了小小的蜗牛确实了不起,竟能背着如此重的壳攀登石壁,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也开始敬佩起蜗牛来,并体现在朗读课文时全身心地投入进来。
由此及彼,学生对下文中的“长途跋涉”也有了更到位的理解,当学生在交流“蜗牛在爬行途中可能会遇到那些困难呢?”学生的回答异常踊跃,而且都能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交流,有的说:“石壁太光滑了,爬了一段它又掉下来了,可它不泄气。
再继续爬。
”有的说:“蜗牛爬呀爬,感到很累了,但是它仍然坚持不懈。
”还有地说:“蜗牛觉得背上的壳越来越重了,可是如果停下来,那刚才的努力又白费了,于是咬紧牙,再向前爬”……
我想,只有在备课时充分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对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尚处于何种状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