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数字阅读推广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23-11-09
作者简介:翟雯(1979 ㊀),洛阳市图书馆馆员㊂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数字阅读推广模式研究
翟㊀雯
(洛阳市图书馆,河南洛阳㊀471000)
摘㊀要:党的二十大多次强调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凸显红色文化资源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㊂文章介绍了图书馆在开展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过程中面临的影响面不够广㊁内涵挖掘不够深入㊁数字处理技术相对薄弱㊁资金支持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数字阅读推广的策略,以期推动相关工作的持续开展,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㊂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
中图分类号:G250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1588(2023)12-0002-03
1㊀背景
㊀㊀图书馆是公益文化场所,是为市民提供文化交流和学习的空间㊂图书馆既是一个文化会客厅,也
是社会共享的文化课堂㊂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国人
的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文化,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凝聚人民力量,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 数字阅读 是指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阅读,这一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数字阅读指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阅读内容,如电子书㊁在线期刊和数字化的档案资料等都属于数字阅读的范畴㊂二是数字阅读需要借助特定的电子设备进行阅读,这些设备包括电子书阅读器㊁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㊂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赋予了图书馆服务新的内涵,因此,现代图书馆应在提供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引入新技术,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㊂
2㊀红色文化资源数字阅读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㊀㊀红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重要的现实价值㊂目前,部分城市在开展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时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㊂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仍需持续发力,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打造红色文化资源阅读空间,创新数字阅读推广模式,丰富阅读形式[1]㊂
2.1㊀红色文化资源分布零散㊁多以纸质文献为主
㊀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使用手机㊁电脑等终端进行阅读㊂传统的纸质阅读功能正在逐渐减弱,这一现象可从读者借阅图书馆纸质图书数量逐年减少这一事实得到印证㊂我国红色文化资源存量巨大,纸质文献相对较多,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种类繁多,但我国数字文献保存技术薄弱,加大了图书馆面向读者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数字阅读推广的难度㊂
2.2㊀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够深入
㊀㊀目前,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没有表达出红色历史文化教育的深刻含义,
红色文化资源的传达仅停留在事件表面,红色经典中的历史人物形象相对固化,不利于读者深入时代背景理解人物性格㊂图书馆在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设计流于形式,内容简单,内涵不能发人深思,阅读内容和形式缺乏吸引力㊁创新力㊂因此,图书馆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重视其精神内涵的表达,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㊂
2.3㊀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处理技术薄弱,资金支持不足
㊀㊀图书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㊁挖掘㊁修复和再现,既是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保护的最直接㊁最有效方式,也能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阅读推广提供支撑㊂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迭代发展,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发生重大变革㊂图
2
第43卷第12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年12月
书馆可采取3D 扫描㊁摄影等方式,对红色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构造三维模型;利用VR 技术㊁5D 沉浸式影院技术㊁浮雕展示技术等宣传推广红色文化资源,给读者带来听觉㊁视觉㊁触觉等方面的刺激,不断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㊂以上这些技术的利用都需要依托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和资金的支持,这也正是目前打造智慧图书馆所缺少的内容[2]㊂
3㊀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数字阅读推广策略
3.1㊀完善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体系,打牢数字阅读推广的数据基础
㊀㊀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和完善红色
文化资源数字化档案系统是非常必要的㊂图书馆可通过收集和整理纸质文献和电子资源的方式,完善红色文化资源体系,为数字阅读推广奠定基础,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运用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识别等数字技术创建数字化档案,不断丰富红色文化资源㊂二是对故居㊁遗址㊁实物等进行数字摄影和全息拍摄,将分散的红色文献㊁纪录片㊁文物等转化为多形态㊁多主题和多层次的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3]㊂三是根据红色文化资源的类型进行分类,如人物档案㊁
遗址类档案和形象类档案等㊂
3.2㊀通过 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 的服务方式,扩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
㊀㊀红色文化资源数字阅读平台是一个多元化的平台,通过有声阅读㊁图书推介㊁数字阅读㊁视频展播等方式,向广大群众介绍党的光辉历程,并帮助他们重新思考初心和使命,以凝聚奋进的力量㊂数字阅读是红色文化资源数字阅读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读者可通过平台阅读党的重要文件㊁党史㊁党员教育材料等文献;随时随地了解党的理论和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观看红色主题的视频,如党的重要会议㊁领导讲话㊁纪录片等,更加直观地感受党的百年辉煌历史㊂图书馆可构建 图书馆+红色数字阅读平台 的服务模式,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线上线下双平台,具体措施如下:在社区㊁企事业单位安装红色电子图书借阅机,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和居民的多元化阅读需求,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享受红色文化资源带来的心灵浸润和灵魂洗礼;开展流动图书服务车进社区活动,将图书送到社区居民身边,节省他们到馆借阅的时间成本㊂
3.3㊀通过 图书馆+数字服务共享平台 的服务方式,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力
㊀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打造精品展陈,坚持政治性㊁思想性㊁艺术性相统一,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㊁传播力㊁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㊂ 图书馆可运用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红色资源服务平台和共享平台,有效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㊁在线在场相结合,让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数字化场域延伸而 传得开 ,具体措施如下: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设施建设,如在馆内建设红色文化数字影院㊁红色文化数字博物馆等,增强红色文化的时代感和表现力㊂二是以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与服务推广为重点,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数字服务平台,通过科学分类和规范标识,构建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和红色基因库,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㊁互联互通,提升传播力㊂三是借鉴㊁应用数字人文的理念和技术,进一步提升展示水平,如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数字纪念馆,结合场景体验㊁情景模拟㊁影视展演等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动态场景化,达到视觉㊁听觉㊁触觉体验相统一的目的[4]㊂四是充分运用微信㊁抖音等媒介,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多维度的创新
表达和精准化传播,以契合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方式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增强大众的情感认同㊂
3.4㊀打造 沉浸体验+高效互动 模式,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的渗透力
㊀㊀目前,图书馆阅读空间大多是静态的展播空间,没有给读者带来沉浸式体验㊂为了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图书馆可在收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信息㊁图片㊁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借助VR㊁AR㊁5D 等技术将民间广为流传的红色英雄人物事迹,破损或消失的红色遗迹等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图像处理㊁音效处理等方式进行修复㊁再现,全景㊁深度展示重大历史事件㊁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根据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态,采取3D 扫描㊁摄影等方式,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技术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生成三维模型或图片资料,并对数字化生成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远程浏览㊁虚拟展览等,给读者带来沉浸式体验㊂
㊀㊀此外,图书馆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处理,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教育职能,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打造红色文化资源展示中心,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开发红色主题的慕课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㊂二是设置一个红色经典主题的互动游戏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缅怀先烈,珍惜现在㊀(下转第12页)
3
翟雯: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数字阅读推广模式研究

会的成员之一,后任河南博物馆研究员,编纂出版了‘殷墟文字存真第一㊁二集考释“,撰写了‘契文卜王释例“等学术文章㊂为解决殷墟发掘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河南省政府与 中央研究院 协商,成立了古迹研究会,组织开展了对河南省浚县㊁辉县㊁渑池㊁南阳等地的考古发掘工作,推动了河南省考古事业的发展㊂
4.4㊀促进考古人才的成长
㊀㊀河南省图书馆及河南民族博物院对殷墟的发掘工作掀起了河南学界对中原文化研究的热潮,涌现了一批田野发掘㊁文物保护㊁博物馆展览人才,推动了河南省文博事业的发展㊂根据相关资料及研究,河南省图书馆为河南省现代考古的发起者㊁组织者㊁实施者,何日章为河南现代考古第一人㊂
5㊀出土甲骨的存放状况
㊀㊀1931年1月,河南省图书馆根据省政府令,将发掘出的甲骨以及郑公大墓出土的青铜器㊁藏石㊁登封如意等文物交与河南博物馆收藏㊂1937年,河南博物馆为使所藏文物免遭日寇破坏,挑选甲骨及重要文物装箱运至武汉,随着武汉形势的不断紧张,这些甲骨及重要文物被转移至重庆㊂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将被转移至重庆的大部分文物及甲骨运至台湾㊂
1956年,台北历史博物馆成立,其将河南运台古物保存委员会保管的这部分甲骨及文物借展至今㊂
㊀㊀
参考文献:
[1]㊀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河南新志[M].郑州:中
州古籍出版社,1990:421.
[2]㊀安阳龟骨文字将自动发掘,中研院不遵协定潜运出
境,何日章呈请自掘已有眉目[N].河南教育日报,
1929-10-08(01).
[3][5][6]㊀傅斯年.本所发掘安阳殷墟之经过:敬告河南
人士及他地人士之关心文化学术事业者[J].安阳发
掘报告,1930(2):393-398.
[4]㊀发掘安阳古物续闻[N].河南民报,1929-12-01(03).
(编校:冯耕)
(上接第3页)㊀平安幸福的生活㊂三是打造党史展览馆,以时间线为轴,介绍中国共产党从创立㊁发展到壮大的艰辛过程,陈列红色经典图书㊁图片和物品,播放相关影视资料,配备专业的讲解人员,引导读者领略红色文化的魅力,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㊂
3.5㊀整合各方资源策划开展联动性活动,提高读者黏性
㊀㊀在全民阅读大环境下,图书馆应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积极策划开展联动性活动,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加强与社区㊁高校㊁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开展 数字资源下社区 数字资源进高校 数字资源进企业 等活动,激发民众的阅读热情㊂二是联合其他城市图书馆积极参与 让经典走向大众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推介全国行 活动㊂三是加强与新闻广电部门的合作,通过共同制作公益宣传片㊁赠书仪式视频等方式,加大宣传推广力度㊂四是联合高校图书馆举办创意设计比赛,联合文联举办 红色艺术与阅读 美育线上展览系列活动,通过艺术语言和作品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事实展现出来,鼓励观展者阅读历史㊂
3.6㊀通过 图书馆+课堂 的方式,增强红色文化资源数字阅读的吸引力
㊀㊀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巨大的思想价值㊁教育价值和时代价值,是教育人㊁培养人㊁涵养人的精神沃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因此图书馆可通过 图书馆+课堂 的方式,推进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入脑入心 记得住 ,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建设红色文化虚拟仿真研修室,利用红色文化虚拟教学资源跨时空㊁交互性强等特点,打造沉浸式课堂,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读者领略红色文化的强大魅力㊂二是从红色文化资源中选择典型人物㊁典型故事㊁典型片段,通过创作微视频㊁微电影等方式打造专题式微课堂,引导读者感知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㊂三是依托网络云平台,整合线上线下红色文化资源,引导读者感悟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真谛[5]㊂
㊀㊀
参考文献:
[1]㊀熊伊凡,陈艳红.基于图情档协作的红色档案资源开
发利用研究:以雷锋档案为例[J].图书馆,2021(9):
61-65.
[2]㊀袁玉红,王乐.高校图书馆红色专题文献阅读推广思
路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1(9):40-43. [3]㊀张晓琳.数字文化赋能,让红色文化 看得见,传得开,
记得住 [EB/OL].[2023-10-12].https://opinion
/article/202212/202212310948481395.html.
[4]㊀杨敏.5G技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探
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1(5):1-5.
[5]㊀赵发珍.面向红色文化资源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价值㊁
模式与路径[J].图书馆学研究,2021(14):115-117.
(编校:孙新梅)
21
任博韬:再议河南省图书馆对殷墟之发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