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B.3∶1、4∶1和3∶1
C.1∶2∶1、4∶1和3∶1
D.3∶1、3∶1和1∶4
解题窍门:根据F2性状分离比之和为16可知:有2对杂合子,杂合子测交结果 比例之和应为4,据此可排除B、C、D选项。
二 特殊分离比
②致死问题(胚胎致死为例)
致死基因
AaBa自交 后代分离比
AaBa测交 后代分离比
AaBb:Aabb:aaBb:aabb=4:2:2: AA和BB致死 1,AA__和__BB个体致死
当堂检测
2.(新题预测)如图表示的是某种蝴蝶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1 355只F2代的性状, 对图中数据进行分析,做出错误的判断是( D ) A.绿眼∶白眼接近于3∶1,绿眼是显性性状 B.紫翅∶黄翅接近于3∶1,紫翅是显性性状 C.眼色和翅型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D.眼色和翅型的遗传一定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1.逐对拆分法
【例】①AaBBCc个体能产生 4 种配子;②让其自交,则F1的基因型有 9 种、 比例为1:2:1:2:4:2:1:2:1;表现型有 4 种、比例 9:3:3:1。 实练:某二倍体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 表现为大花瓣,Aa为小花瓣,aa为无花瓣。花瓣颜色(红色和黄色)受另一对等 位基因R、r控制,R对r为完全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AaBa测交 后代分离比
1:1:1:1
1:3
1:1:2
9:6:1 单显性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情况正常表现,即: (9A_B_):(3A_bb+3aaB_):(1aabb)=9:6:1
1:2:1
二 特殊分离比
①基因互作问题
AaBa自交 后代分离比
原因分析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3课时)(课件)高中生物统编版2019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3课时)(课件)高中生物统编版2019
1/2B
1/2b
1/2A
1/2B
1/2c
1/8ABC
1/2C
1/2C
1/2c
1/2C
1/2c
1/8AbC
1/8Abc
Aa
Bb
Cc
拆分法题型六:

练习:求AabbDd会产生哪几种配子?
2.分支法求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1/8aaBB
1/4bb
1/8Aabb
例:亲本AaBb X aaBb(各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双杂合体自交
AaBb
AaBb
×
9种基因型
双纯
aaBB
AAbb
AABB
aabb
单纯
AABb
Aabb
AaBB
aaBb
双杂:
AaBb
各占
1/16
各占
2/16

4/16
4种表现型:
(双显)
A B
A bb
(单显)
aaB
(单显)
aabb
:
:
(双隐)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dd
全隐
全显
DD
拆分法的解题基础:
分离定律的六种交配方式
拆分法题型一:判断基因型
例1、黄圆(YyRr)豌豆与与某豌豆杂交,后代为黄圆:绿圆:黄皱:绿皱=3:3:1:1,求某的基因型。


×

绿
1 : 1
yy

(Yy)
(Rr)
×



3 : 1
Rr

1-2-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课时)-【爱上生物课】 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1-2-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课时)-【爱上生物课】 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六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2.医学实践 可以依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某些遗传病在后代中的患病概 率作出科学的推断,从而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人类白化病是一种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
绘制双亲表现正常,生出孩子是 患者的遗传图解,并标明孩子患 病的概率。
Copyright © 2018 芃苇_PengV. All Rights Reserved.
单、双眼皮的形成与人眼睑中一条提上睑肌纤维的发育有关。用A和a分别表示控制 双眼皮的显性基因和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如果父母是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其 表型虽然为双匪皮,但子女可能会表现为单眼皮(基因型为aa)。
生物的性状主要决定于基因型,但也会受到环境因素、个体发育中的其他条件等影
响。基因型为AA或Aa的人释 定 数 果 一 一 认 交 提 有的数号确优(((((((23113425关过学能地果。的学的种些为实出)))))))点稳豌豌扎严创勤敢系程符简反孟 因 数 概 处 正 实 假 验 的:定豆豆实谨造于于八 一 实 数。中号洁映德 为 学 率 理 确 验 说 作 假的严花的 的 性 实 向年 畦 验 学数孟研、抽尔 通 比 也 和 的 的 是 出 说易格比知 科 地 践 传耕 畦 设 统学德究准象没 过 例 适 分 假 结 正 的 是于自较识 学 应 。 统包尔数确的耘 豌 计 计有 数 用 析 说 果 确 假 正,这区花大含 创 学 地 遗基态用挑源 豆 开 揭对 学 于 中 仅 的 说 确,引并,分传许 造 有 反 传易础度科战于蕴辟示实统生。能的;,的粉发通反设多 性 异 映 过于和。学。对藏了出验计物解。,相他过之计符 地 曲 数 程做在对符科遗研遗结遗释,对号应 同 学揭实测孟,,人自使则科号学传究传果传已性用 工 概,示验交德工然数他认学体的的的的进的有状符 之 念其来实尔杂状的学为的系痴秘新规行研的号 妙 的本验验发逻符交态假热。迷密路律体 本,统究实辑这号质证现,实下说其爱,。,。系 质计验,推与也验一的。了从是实。。,学 结理他并被。般兴 如生而错验孟更曾用普分 果都物 趣 果将误结科科 科 综德加在于遍析 是是性 。 实数的果尔学学学 合顺大表应不,纯状 同 验学他。与用选态 学方畅学达用够种的 时 结方很这孟预材度 养法。进抽于的,纯遗 果法难,种德测这修象概与与 与与,种传 与引还对方尔相也过的括科科 遗实杂在 预入应分法数科、基符使学学 传验交,数 测对该离学学表也于孟,探精 规创由可量 相遗能现有概更述他德索神 律新此获上 符传够象关念加和对尔证得。简研,呈实预作和豌意就明杂数洁究现验测出应豆识可自合学、数一结另解用杂到以己子符准学外;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基础复习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基础复习

AaBb× aabb ↓
AaBb Aabb aaBb aabb
条件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测交后代比例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 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 性状,其余表现正常
9∶6∶1 9A_B_∶(3A_bb+3aaB_)∶1aabb
1∶2∶1 AaBb∶(Aabb+aaBb)∶aabb
A、B同时存在时表现
浅蓝色
• 实验现象
假• 提出问题 说• 作出假说 —• 演绎推理 演• 实验验证 绎• 得出结论 法
①F2中为何出现新的性状组合? ②F2中的9:3:3:1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 实验中F2的3:1有联系吗?
①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②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F2结合方式有_16种 遗传因子组成_9_种 性状表现类型_4_种
9黄圆 1/16YYRR 2/16YYRr 2/16YyRR 4/16YyRr
3绿圆 1/16yyRR 2/16yyRr
3黄皱 1/16YYrr 2/16Yyrr
1绿皱 1/16yyrr
凡是双杂合子自交(AaBbXAaBb), 后代:
9A_B_∶3aaB_∶(3A_bb+1aabb) AaBb∶aaBb∶(Aabb+aabb)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
15∶1
3∶1
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 性状,其余表现正常
(9A_B_+3A_bb+3aaB_)∶1aabb
(AaBb+Aabb+aaBb)∶aabb
四、两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中异常分离比现象 2.“和”为16的显性基因累加效应导致的特殊分离比
(2)F1产生配子时, 每对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高一生物下学期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高一生物下学期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探究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 ♂正交、反交♀ ♂
P
×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F2
黄色 绿色 黄色 圆粒 圆粒 皱粒
315 108 101
9 : 3 :3
绿色 皱粒
32
:1
讨论:1、判断显隐性? 黄色对绿色为显,圆粒对皱粒为显
2、F2与亲本不同的性状组合是什么? 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配子 YR
yr
F1
YyRr
黄色圆粒



自由组合
Y
R

y
r
F1配子 YR yR Yr yr
1: 1: 1:1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 控制。
假设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 r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 控制。
2、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 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 组合。
n对(n≥2) n对
2n种,(1∶1)n 4n种
3n种,(1∶2∶1)n
2n种,(3∶1)n
2n种,(1∶1)n
2n种,(1∶1)n
【典例3】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的结果及其解 释归纳总结的,不适合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B.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 为自由组合定律 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 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绿色:108+32=140 黄色:绿色≈3:1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 高一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 高一生物课件

黄色皱 粒
绿色 皱粒
315 108 101 32
9: 3: 3 : 1
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的豌豆杂交示意图
思考:
1.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呢? 2.他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吗?
3.上节课我们讲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是3:1,这个比 值和现在讲到的9:3:3:1有什么关 系吗?
12/10/2021
③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④供实验的群体要足够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有没有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但是F2配子却不是9:3:3:1的模式呢?
12/10/2021
第十页,共二十五页。
F1(AaBb)自交后代
(h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ài)表现型及比例
9:3:3:1 9:7
12:3:1
9:3:4
原因
(yuányīn)
单独存在A或B时表现为 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
现,即(9A_B_): (3A _bb+3aaB_):(laabb)
只存在某一种显性基因 (如A)时表现为一种性状, 其余基因型表现为另一种
性状,即 (9A_B_+3aaB_+laabb):
(3A_bb)
存在显性基因时为同一种 表现型,其余正常表现,即 (9A_B_+3aaB_+3A_bb):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yuányīn):
1.精心选择(xuǎnzé)实验材料 以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自然纯种豌豆作实验材料
2.精心设计实验
①采取单一变量分析法,即分别观察和分析在一个时期内的一对性状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排除各种 复杂因素的干扰 ②遵循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即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由此 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遗传规律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F1:高茎豌豆F1: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 Dd dd3 : 1 1 :2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解析
从图1可推知F1为DdRr,利用图2分析,高秆∶矮秆=(75+25)∶(75+25)=1∶1,符合分离 定律测交后代分离比,可推测丙的基因组成为dd;抗病∶易感病=(75+75)∶(25+25)=3∶1, 符合分离定律杂合子自交后代分离比,可推测丙的基因组成为Rr;故丙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Rr, 选C。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易错点 被子植物果实各部分的遗传分析
B
刷易错
解析 遗传规律发生的结果表现在子代,而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其性状由母本决定。本题 中毛桃为母本,故其无论接受毛桃还是光桃的花粉,结出的果实都为毛桃,B正确。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刷易错
18.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 自交后代(F2)均要表现3∶1的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以下 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C ) A.F1植株和F1植株 B.F1植株和F2植株 C.F2植株和F1植株 D.F2植株和F2植株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刷基础
题型6 理解测交的意义纯合子杂交,所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决定了测交后代的表 现型及比例,C正确。
第二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刷基础
C
解析
F1测交,即F1×aabbcc,其中aabbcc个体只能产生abc一种配子,而测交结果为 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说明F1产生的配子为abc、ABC、 abC、ABc,其中a和b、A和B总在一起,说明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故选C。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课后习题参考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本练习答案与提示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问题探讨1.粉色。

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

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

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1.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

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

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

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不会。

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基础题。

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4.说出基因型、表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过程与结果
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F1
___黄__色__圆__粒___
表型: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__黄__色__皱__粒____ __绿__色__皱__粒____ F2 比例:_9_∶__3__∶__3_∶__1_
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 (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2)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①范围:两定律均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凡原核 生物及病毒的遗传均不符合,真核生物的细胞质遗传也不符合。 ②发生时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
A.实验中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 B.F2 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性状组合 C.F2 黄色皱粒种子中纯合子占 1/16 D.F2 中杂合黄色圆粒种子占 1/2 C [F2 黄色皱粒种子中纯合子占 1/3。]
番茄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果对黄果为显性。现有高茎黄果的纯合子 (TTrr)和矮茎红果的纯合子(ttRR)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问:
实验结论
自交法
F1——⊗ →
如果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 9∶3∶3∶1,则控制两对 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测交法
F1×—→ 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符合 1∶1∶1∶1,则控制 隐性纯合子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若有 4 种花粉,比例为 1∶1∶1∶1,则符合自由组 花粉鉴定法 F1 产生花粉 合定律
答案 (1)5/8 (2)9/16 3/16 1/3 (3)200
[举一反三] 亲本不同,F2 中重组类型及其比例也不同 ①当亲本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 时,F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3+3)/16。 ②当亲本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 时,F2 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 1/16+9/16 =10/16。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ⅰ)高一生物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ⅰ)高一生物

YYRR
YY(1/4)×RR(1/4)=1/16
纯合子
YYrr yyRR
YY(1/4)×rr(1/4)=1/16 yy(1/4)×RR(1/4)=1/16
yyrr
yy(1/4)×rr(1/4)=1/16
12/11/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
遗传因子组成
YyRR
单杂
Yyrr
合子
YYRr
yyRr
双杂 YyRr
12/11/2021
第四页,共二十二页。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 中 9∶3∶3∶1 分离比成立的条件
(1)亲本必须是纯种。 (2)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 (3)配子全部发育良好,后代存活率相同。 (4)所有后代都应处于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5)材料丰富,后代数量足够多。
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
本部分 内容讲解结 (bù fen)

按ESC键退出(tuìchū)全屏播

12/11/2021
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
2 0 2 1 / 1 2 / 1 1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fāxiàn)。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12/11/2021
第八页,共二十二页。
2.F1 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_彼_此__(b_ǐc_ǐ)_分_离,不同对的遗传 因 子 可 以自__由__组__合__ 。 F1 产 生 的 雌 、 雄 配 子 各 有 4 种 : YR∶Yr∶yR∶yr=__1_∶__1∶__1_∶__1______。 3 . 受 精 时 , 雌 雄 配 子 __随__机__(su_í_jī)结 合 , 其 中 结 合 方 式 有 __1_6_____种,遗传因子组成有__9____种,性状表现为__4____

孟德尔豌豆实验(一)(第2课时)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孟德尔豌豆实验(一)(第2课时)高一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隐性关系的是( B )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01高茎、101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
方法:通过自交法或者杂交法来确定显隐性
二.分离定律的应用
【题型2】显性和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杂交: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该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自交: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不同性状(性状分离),子代所表
一.探究·实践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3.实验步骤
①甲、乙小桶内放入两种彩球各 10各;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 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②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 小球,放在一起。记录两个彩球 的字母组合。
思考:
①为什么要重复30次以上? 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量越大,越接近统 计规律,统计结果越可靠。
②甲、乙两个小桶分别模拟什么?小桶内的彩 球分别模拟什么?
二.分离定律的应用
[资料2] 并指是较常见的一种遗传病,多见于3-4指之间,指间 有跤,未节指骨愈合,治疗时需手术分离和全厚皮移植。通过 遗传咨询了解到右图中患儿的父母均有并指症状,但其姐姐手 指正常。 分析讨论
1.结合资料判断,高度近视和并指分别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2.医生预测李先生和王女士的第二个孩子患高度近视的概率是1/4,依 据是什么?自己周围有高度近视的朋友吗?请为他/她提一些合理的用 眼卫生建议。 3.尝试将此并指家庭的并指性状用系谱图表示,并为该家庭作出遗传 咨询方案。
【题型3】亲代与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和性状表现的相互推导
正推型,即已知双 亲的基因型或表现 型,推测后代的基 因型、表现型及其 比例。
亲代组合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高一生物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2)
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设计测交
预期结果
测交后代应出现高茎和矮茎,比例为1:1
进行测交 实验结果 分离定律
与预期结果相同 假说成立
孟德尔继续运用假说演绎 法,开始了豌豆两对相对 性状杂交实验,会有哪些 发现呢?
03
01 Part One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阅读课本第9页,回答)
观察实验、提出问题
♀ ♂正交、反交♀ ♂
P
×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F2
黄色 绿色 黄色 绿色 圆粒 圆粒 皱粒 皱粒
315 108 101 32
9 : 3 :3 :1
1.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 说明什么?
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2.F2与亲本不同的性状组合是什么?这是遗传的什么现象?
YyRr yyRr Yyrr yyrr
③成立条件: a.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两对相对性状由 两对独立遗传的遗传因子控制。 b.配子全部发育良好,后代存活率相同。 c.后代数量足够多。
1:1 : 1 :1
12
02 Part Two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讨论:
1.用豌豆作杂交实验的材料有哪些优点?这说明实验材料的选择在科学研究中起怎样的作用? ①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观察和分析; ②严格的自交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基因型不同的纯种杂交可得杂合 子;③豌豆花比较大——易于人工杂交实验。
2.如果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不是从一对到多对,他能发现遗传规律吗?为什么? 直接从多对入手很难从数学统计中发现问题,揭示生物学遗传规律。从研究经验和实验方法来看,都 是从简单到复杂。 3.如果孟德尔没有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他能不能作出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很难。因为只有通过统计,才能发现生物学性状的遗传在数量上呈现一定的数学比例,引发 揭示其实质的兴趣。 4.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十分严谨。他为什么还要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呢?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共48张ppt)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共48张ppt)

F2 的表现 隐性
矮茎
277
皱粒 1850
绿色 2001
白色
224
不饱满 299
黄色
152
顶生
207
显性 : 隐性 2.84 : 1 2.96 : 1 3.01 : 1 3.15 : 1 2.95 : 1 2.82 : 1 3.14 : 1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 具有规律性。
接近
高茎
矮茎
787 : 277
3∶1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 然的吗?
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 ——统计学的方法
性状
茎的高度 种子的形状 子叶的颜色 种皮的颜色 豆荚的形状 豆荚的颜色(未成熟) 花的位置
显性 高茎 787 圆粒 5474 黄色 6022 灰色 705 饱满 882 绿色 428 腋生 651
(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3.传粉 (花蕊成熟)
4.套袋 (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人工异花传粉
②豌豆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 称为性状。
形态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 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 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
一、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优点
传粉 操作
自花 传粉, 闭花 授粉,自然状态下 一般为 纯种 。 豌豆花大,便于进行 人工异花传粉 。
性状
具有易于区分的 相对性状 。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正交
P
(亲本)
×
(杂交)
纯种高茎
(去雄)
纯种矮茎

最新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最新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 测交 ,即让 F1 与 隐性纯合子 杂交。 2.作用 (1)测定 F1 产生的 配子种类 及比例。 (2)测定 F1 遗传因子 的组成。 (3)判定 F1 在形成配子时 遗传因子 的行为。
3.测交遗传图解
4.结果
孟德尔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 (1)F1 产生 四种类型 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2)F1 是 双杂合子 。 (3)F1 在形成配子时,每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 分离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 自由组合 。
2.( 2015·福州高一检测)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
的两对相对性状。让纯种黄皱与纯种绿圆的个体进行杂交,F1 自交得到 F2,在 F2 中
的重组性状有( )
A.只有黄圆
B.只有绿皱
C.黄圆和绿皱
D.黄的表现型不同的性状。题中亲本的表现型为黄皱和绿
实验分析 (3)F2的性状
①每对性状都遵循 分离定律 ,即黄 色∶绿色= 3∶1 ,圆粒∶皱粒=3∶1 ②两对性状 自由组合 ,共有4种 性状,
其中黄色皱粒、绿色圆粒是不同于亲本性 状的重组类型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自由组合遗传图解
F2
配子
YR
Yr
yR
yr
YR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YyRr 黄圆
(4)已知子代表现型分离比推测亲本基因型 ①9∶3∶3∶1⇒(3∶1)(3∶1)⇒(Aa×Aa)(Bb×Bb)⇒AaBb×AaBb; ②1∶1∶1∶1⇒(1∶1)(1∶1)⇒(Aa×aa)(Bb×bb)⇒AaBb×aabb或Aabb×aaBb; ③3∶3∶1∶1⇒(3∶1)(1∶1)⇒(Aa×Aa)(Bb×bb)或(Aa×aa)(Bb×Bb)⇒AaBb×Aabb 或AaBb×aaB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孟德尔用豌豆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考虑的是( )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解析: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时,要求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A正确;两对相对性状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即两对相对性状各自有显隐性关系,B正确;因为是以豌豆为实验材料,为避免自然条件下的自花传粉,要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C正确;由于不管是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是一样,故不必考虑哪种亲本作父本,哪种亲本作母本。

答案:D2.玉米糯性(B)对非糯性(b)为显性,籽粒黄色(Y)对白色(y)为显性。

一株非糯性的黄色玉米自交,子代中不可能有的基因型是( )A.bbyy B.bbYYC.bbYy D.BBYY答案:D3.下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F1自交产生F2的结果统计。

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F1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B.控制亲本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不能确定C.控制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D.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解析:F1的表现型为黄色圆粒,基因型为AaBb,由此判断A项说法错误。

答案:A4.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子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答案:B5.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答案:D6.桃子中,毛状表皮(F)对光滑表皮(f)为显性,卵形脐基因(G)和无脐基因(g)的杂合体表现为圆形脐,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毛状表皮、无脐桃与光滑表皮、卵形脐桃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据此分析回答:(1)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其中光滑表皮、卵形脐的比例是________。

(3)有人选取F2中的两个植株进行杂交,得到的F3植株所结的果实性状及数量如表所示:2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F1的基因型为FfGg。

(2)由于Gg表现为圆形脐,则F2的表现型有毛状表皮毛卵形脐,光滑表皮卵形脐,毛状表皮圆形脐、光滑表皮圆形脐,光滑表皮无脐,毛状表皮无脐,其中光滑表皮卵形脐的比例为1/16。

(3)F3植株所结的果实中毛状表皮和光滑表皮比例约为1∶1,则选取的F2植株表皮的基因型是Ff和ff;F3植株所结的果实中有圆形脐、卵形脐和无脐三种表现型,且比例约为2∶1∶1,则选取的F2植株脐的基因型为Gg和Gg,综合可得,所选F2植株的基因型为FfGg和ffGg。

答案:(1)FfGg (2)6 1/16 (3)FfGg ffGg[A级基础巩固]1.基因型为YyRr、yyRr的两个体杂交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A.2种B.4种C.8种D.16种解析:基因型为YyRr产生的配子有4种,yyRr产生的配子有2种,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4×2种。

答案:C2.能够产生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六种基因型的杂合组合是( ) A.YYRR×yyrr B.YyRr×yyRrC.YyRr×yyrr D.YyRr×Yyrr解析:YYRR×yyrr只产生1种基因型,A错误;YyRr×yyrr产生4种基因型,C错误;YyRr×Yyrr产生6种基因,包括YYRr,与题干不符,D错误。

答案:B3.一对亲本的杂交后代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3∶1∶3∶1,这对杂交组合为( ) A.Ddtt×ddtt B.DDTt×ddTtC.Ddtt×DdTt D.DDTt×DdTT解析:由子代表现型比例为3∶1∶3∶1=(3∶1)×(1∶1)推出第一种情况:Dd与Dd 杂交,Tt与tt测交,则亲代为DdTt与Ddtt;第二种情况为:Tt与Tt杂交,Dd与dd测交,则亲代为DdTt与ddTt,C项正确。

答案:C4.(2015·海南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解析:孟德尔定律的假设是遗传因子独立存在,互不融合,A项错误;孟德尔定律发生在真核生物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项错误;基因型为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3×3×3=81(种),C项错误;对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D项正确。

答案:D5.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的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

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性状的遗传规律B.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D.应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答案:C6.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

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___。

解析:(1)乙组中,乔化×乔化→矮化,说明树体乔化对矮化为显性。

(2)甲组中,乔化×矮化→41乔化∶42矮化,则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蟠桃×圆桃→41蟠桃∶42圆桃,则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Hh×hh。

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

(3)如果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DdHh×ddhh→1DdHh∶1Ddhh∶1ddHh∶1ddhh,即乔化蟠桃∶乔化圆桃∶矮化蟠桃∶矮化圆桃=1∶1∶1∶1。

答案:(1)乙乔化(2)DdHh、ddhh (3)4 1∶1∶1∶1B级能力训练7.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

现用显性纯合子高秆抗病小麦和矮秆易感病小麦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测结果不正确的是( )A.自交结果中高秆抗病与矮秆抗病比例为9∶1B.自交结果中高秆与矮秆比例为3∶1,抗病与易感病比例为3∶1C.测交结果为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比例为1∶1∶1∶1D.自交和测交后代出现四种相同的表现类型解析:F1自交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9∶3∶3∶1,所以高秆抗病∶矮秆抗病=3∶1,高秆∶矮秆=3∶1,抗病∶易感病=3∶1,A错误,B正确。

F1测交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1∶1∶1∶1,C、D正确。

答案:A8.人类并指(D)为显性遗传病,白化病(a)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两种病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一个家庭中,父亲并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A.1/2 B.1/8C.3/8 D.5/8解析:由题干信息可推断其父、母亲的基因型分别为AaDd、Aadd;则再生孩子手指正常概率为1/2,再生孩子肤色正常概率为3/4,由此计算出再生孩子正常概率为3/8,因此再生孩子患病概率为1-3/8=5/8。

答案:D9.已知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B.AABB与aabb杂交,所得F1再自交,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4C.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D.如果后代中表现型比例接近1∶1∶1∶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和aabb 解析:如果后代中表现型比例接近1∶1∶1∶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和aabb,也可能为Aabb和aaBb。

答案:D10.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A.4种,9∶3∶3∶1 B.2种,13∶3C.3种,12∶3∶1 D.3种,10∶3∶3解析:由题意知,W 抑制Y 基因表达,W -Y -的个体表现为白色,另外W _yy 的个体也为白色,wwyy 的个体表现为绿色,wwY _的个体表现为黄色,因此WwYy 自交后代中表现型有白、黄、绿3种,比例为12∶3∶1。

答案:C11.小鼠体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决定,A 基因决定黄色,R 基因决定黑色,A 、R 同时存在则皮毛呈灰色,无A 、R 则呈白色。

一灰色雄鼠和一黄色雌鼠交配,F 1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3/8黄色小鼠、3/8灰色小鼠、1/8黑色小鼠、1/8白色小鼠。

试问:(1)亲代中,灰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黄色雌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让F 1的黑色雌、雄小鼠交配,则理论上F 2黑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

(3)若让F 1中的黄色雌、雄小鼠自由交配,得到的F 2中体色的表现型应为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黄色雌鼠的概率应为________。

解析:(1)由题意知,亲本分别为灰色和黄色,子代出现四种体色,所以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Rr 和Aarr 。

(2)F 1的黑色鼠基因型为aaBr 。

所以让F 1的黑色雌、雄小鼠交配,则理论上F 2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r∶aaRR=2∶1,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