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堂演练:第二单元第课登岳阳楼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登岳阳楼
在泱泱中华光辉灿烂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你不得不发出赞叹;在泱泱中华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绿树,高耸入云,你不得不需要仰视;在古往今来异彩纷呈的文化史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诗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诚拜读!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带一份崇敬,怀一丝心酸,品读杜甫,就如品读一部诗集,一部写满悲愤,同时也蓬勃着英雄豪情的诗集……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
岳阳楼美
字
体
赏美文
芳草萋萋,子美相忆
那,是个充满太多的繁华与不稳定的朝代。
那,是个永远以振兴天下为己任的男人。
是谁,安逸自在,于皑皑雪意的风景里,聆听鸟鸣?是谁,豪情天纵,愿登上泰山之巅,俯瞰众生?是谁,忧国忧民,在萧索的鸟泣花凋里,垂泪无言?
贞观的繁华悄然褪色,唐皇杨妃也只一抔黄土掩了风流,而你,似乎仍坐在青史的草堂里,疾呼!呐喊!杜甫,杜工部,杜子美.你写“感时花溅泪”,你作“会当凌绝顶”,你愤然留下“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然而,我印象最深的,仍是你写《石壕吏》的凄楚。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
”黯然的月色下,十个字蚀骨焚心,点点,点点,不尽离人泪,断肠苦!国已破,
家已亡,谈何凌云壮志?谈何定国安邦!所剩的,也只有这苍白的恨吧!怎能不恨呢?年少的我意气风发,愿上九天揽月,愿跃泰山峰巅,可是而今,大唐啊大唐,
离的日子终于结束.你,终可在有生之年,回到故园!
掩上一卷大唐的历史,芳草萋萋处,醇酒入了愁肠,粒
粒相思。
杜郎,杜郎,千年后,当我再次把你忆起,你记忆
里的容颜,是否依然愁眉紧锁,缓带轻衫?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蹩.脚(bié)乾.坤(qián)
斡.旋(wò)大大落.落(lā)
B.戎.马(rónɡ) 擢.升(zhuó)
女红.(ɡōnɡ)歃.血为盟(shà)
C。
涕泗.(sì)诠.释(quán)
襁褓.(bǎo) 与.时俱进(yù)
D。
剽.悍(biāo)鞭挞.(tà)
唱喏.(rě)自给.自足(jǐ)
解析:A项,“落"应读luō;C项,“与”应读yǔ;D项,“剽”应
读piāo。
答案:B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吴楚东南坼.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B.亲朋无一字.
字:文字,指书信
C.老病
有孤舟
..
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
北
D.戎马关山
..
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
解析:C项,“老病”,年老且生病.
答案:C
3.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意思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A。
云霞明灭.或可睹烟涛微茫信.难求
B。
势拔.五岳掩赤城凭轩涕.泗流
C。
亲朋无一字.对此欲倒东南
倾
..
D。
云.青青兮欲雨虎.鼓瑟兮鸾回车
解析:A项,“灭”,古义为“暗”;今义为“熄灭”。
“信”,
古义为“实在”;今义为“书信"。
B项,“拔”,古义为“超出”;今义为“拉出,抽出”.“涕”,古义为“眼泪";今义为“鼻涕”。
C 项,“字”,古义为“书信”;今义为“文字”.“东南”,古义为名词作状语,“向东南";今义为方位名词,“东南方向”。
答案:D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岳阳楼》一诗中,形象刻画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一诗中,表现诗人到处流浪、没有朋友,只有孤舟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一诗中,写诗人在岳阳楼上远眺,想到兵荒马乱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5、6题。
泊岳阳楼下①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①此诗是杜甫晚年兵荒流离时乘舟从湖北初到岳阳所作(768年,作者于此大约两年后病逝于湘江孤舟之上)。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茎;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
B.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
C.“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都出自《庄子·秋水》。
其中,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
D.全诗以豪景抒悲情,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
解析:C项,典故错,应为出自《庄子·逍遥游》.
答案:C
6.本诗与《登高》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异:本诗中,尽管时局堪忧,前途未卜,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而《登高》则更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句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
三、创新语用
7.如今微博已成为人们交流的快捷平台。
有朋友在微博中表达了自己对古典诗词的见解,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句,就山水诗(或田园诗,或送别诗)仿写,谈谈你对古典诗词的认识.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例句: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奇瑰而雄健,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山水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优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