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上海春卷)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https://img.taocdn.com/s3/m/d9276c3d52ea551810a68769.png)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及答案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8分)①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②从技法上讲,剪纸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
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具备无限的深度和广度。
其线条细如春蚕吐丝,粗如大笔挥抹。
不同的花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
由于剪纸的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③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
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崛起。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
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渗入其中,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所需颇巨。
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
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人生的艰辛,但对于世界都寄予了满腔的热情。
民间剪纸中,很少出现伤痕和眼泪,体现着民间艺术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对理想的追求。
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
![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https://img.taocdn.com/s3/m/3c74902276c66137ee0619b1.png)
2005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本大题中第l、2、3小题为分叉题。
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
一律按A类题计分.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通电直导线A与圆形通电导线环B固定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通电直导线A受到水平向___的安培力作用.当A、B中电流大小保持不变,但同时改变方向时,通电直导线A所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____.、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2A.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则图中的_____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_____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3A.对“落体运动快慢”、“力与物体运动关系”等问题,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请完成下表: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2B.正弦交流电是由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线圈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此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____V,频率为____Hz.3B.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_____.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_____(填“向上”“向下”“向里”“向外”)偏转.公共题(全体考生必做) 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4.如图,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 ,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 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 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静电力恒量为k) 5.右图中图线①表示某电池组的输出电压一电流关系,图线②表示其输出功率一电流关系.该电池组的内阻为_____Ω.当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为120W 时,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是_____V .二.(4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 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6.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有(A)创立“相对论”. (B)发现“X 射线”.(C)提出“光子说”.(D)建立“原子核式模型”.7.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4141712781He N O 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 (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γ射线. (C)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α射线. (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8.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 轮带动B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B)B 轮带动A 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C)C 轮带动D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D)D 轮带动C 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如图所示,A 、B 分别为单摆做简谐振动时摆球的不同位置.其中,位置A 为摆球摆动的最高位置,虚线为过悬点的竖直线.以摆球最低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摆球在摆动过程中(A)位于B 处时动能最大.(B)位于A 处时势能最大.(C)在位置A 的势能大于在位置B 的动能. (D)在位置B 的机械能大于在位置A 的机械能.10.如图所示的塔吊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A ,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 的吊钩.在小车A 与物体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 向上吊起,A 、B 之间的距离以22d H r =- (SI)(SI 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 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 (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11.如图所示,A 是长直密绕通电螺线管.小线圈B 与电流表连接,并沿A 的轴线OX 从D点自左向右匀速穿过螺线管A .能正确反映通过电流表中电流,随工变化规律的是12.在场强大小为E 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物体以某一初速沿电场反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0.8qE/m ,物体运动S 距离时速度变为零.则 (A)物体克服电场力做功qES (B)物体的电势能减少了0.8qES (C)物体的电势能增加了qES (D)物体的动能减少了0.8qES13.A 、B 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 =T A 时间(T A 为波A 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 :VB 可能是 (A)1:3 (B)1:2 (C)2:1(D)3:1三.(32分)实验题.14.(6分)部分电磁波的大致波长范围如图所示.若要利用缝宽与手指宽度相当的缝获得明显的衍射现象,可选用___________波段的电磁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5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05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92b40852ea551810a68796.png)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强求/牵强纤夫/纤尘不染来日方长/拔苗助长B.宿仇/宿将落笔/失魂落魄差可告慰/差强人意C.解嘲/押解蹊跷/另辟蹊径一脉相传/名不虚传D.卡片/关卡度量/置之度外方兴未艾/自怨自艾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2.“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3.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缩小控制B.圣地减少控制C.圣地缩小抑制 .D.胜地减少抑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真诚地希望常昊夺取世界冠军之后再接再厉,不断带给人们惊喜。
B.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六号太空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取而代之。
D.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植物睡眠之迷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绳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
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迷。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
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
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
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题目及答案
![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d57956ad02de80d4d840a0.png)
2005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80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9分)现在,我们来谈谈京剧的明天.京剧有没有明天呢?当然有。
但是京剧又如同一个人一样,人是有生老病死的,京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可能不受到时代的影响,它也有一个高潮、低潮,盛兴、衰落,它也要分阶段.比如说唐诗,京剧跟唐诗在很多方面相像,盛唐时候唐诗代表者有李白、杜甫,后来人称“大李杜”。
到了晚唐的时候,唐诗的代表者有李商隐、杜牧,后来人称“小李杜”,不是说李商隐、杜牧个人的才华就比不上李白、杜甫,但是可惜他们生活写作的那个时代是在晚唐,而不是像李白、杜甫他们生活写作于盛唐,所以李商隐、杜牧的诗作委婉细腻,或许还有一些雕琢,是晚唐时代的唐诗,总体成就不如盛唐。
我们回到京剧上来,梅兰芳是京剧什么阶段的代表人物呢?显然是盛唐阶段.当然,京剧盛唐阶段的佼佼者,不止他一位了。
他自成一派的“梅派”唱腔具有醇厚流丽的特点,他精通音律,除了继承传统的唱腔外,还编创了大量新颖的,独具个性的唱腔,这些唱腔多年来深受欢迎,广为流传。
他一生排演、创作过大约400出大小剧目,其中《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奇双会》等代表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风格.他是一位难得的戏曲演员,卓绝的京剧大师.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与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被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中国京剧也因他走向了世界.虽然梅兰芳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还活在我们心中。
他的艺术是活着的。
梅兰芳之后这四十多年间,经过“文革”、经过什么等等,现在进入21世纪了,那么不妨说京剧的盛唐阶段过去了,但是京剧还会有新的高潮,还会出现佼佼者。
2005年高考试题详解--语文上海卷
![2005年高考试题详解--语文上海卷](https://img.taocdn.com/s3/m/baac6f2477232f60dccca13e.png)
2005年高考试题详解--语文(上海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8分)①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②从技法上讲,剪纸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
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具备无限的深度和广度。
其线条细如春蚕吐丝,粗如大笔挥抹。
不同的花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
由于剪纸的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③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
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崛起。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
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渗入其中,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所需颇巨。
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
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人生的艰辛,但对于世界都寄予了满腔的热情。
民间剪纸中,很少出现伤痕和眼泪,体现着民间艺术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对理想的追求。
2005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与答案
![2005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1e2c05e87101f69e31955b.png)
2005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与答案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8分)①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浓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②从技法上讲,剪纸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超完善。
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色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具备无限的深度和广度,其线条细如春蚕吐丝,粗如大笔挥抹,不同的花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由于剪纸的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③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崛起。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渗入其中,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所需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人生的艰辛,但对于世界都寄予了满腔的热情,民间剪纸中,很少出现伤痕和眼泪,体现着民间艺术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对理想的追求,由单福剪纸组成的窗口图案,常见的题材有“言祥喜庆”、“五谷丰登”、“贵花祥鸟”等,也有的表现戏曲故事或传统故事,还有一些表现动物、神仙、花卉等与节庆有关的内容,它们虚实相生、简练鲜明,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然而,随着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代需要。
比如旧式窗格金,使有“窗越”(越过窗格的窗花)与“气眼”(窗户糊纸时留一孔,贴此窗花以便透气)等品种。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3)](https://img.taocdn.com/s3/m/b30bfa808762caaedd33d48f.png)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III)语文试题适用地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陕西省等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切磋洽谈会悬梁刺骨覆水难收B.气概水笼头风雨如晦落荒而逃C.招募度假村有恃无恐试目以待D.怅惘挖墙脚功亏一篑矫枉过正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谈话,坚决拥护《反分裂国家法》。
②在灿烂的灯光中,由24名聋哑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精妙绝伦,人心。
③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了4年。
A.制定振奋推迟 B.制定震撼推迟C.制订振奋延迟 D.制订震撼延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D.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前,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二批通过规划审核的4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
B.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C.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D.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计算机能思维吗?1997年5月11日,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幢高楼里正在进行一场被媒体称为“人机大战”的国际象棋比赛。
高中语文真题:高中语文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Ⅰ)
![高中语文真题:高中语文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Ⅰ)](https://img.taocdn.com/s3/m/0de5062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a.png)
高中语文真题:高中语文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全国卷Ⅰ)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一日的春光冰心去年冬末,我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写信,曾说我要尽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今年北平的春天来的特别的晚,而且在还不知春在哪里的时候,抬头忽见黄尘中绿叶成阴,柳絮乱飞,才晓得在厚厚的尘沙黄幕之后,春还未曾露面,已悄悄的远引了。
天下事都是如此--去年冬天是特别地冷,也显得特别地长。
每天夜里,灯下孤坐,听着扑窗怒号的朔风,小楼震动,觉得身上心里都没有一丝暖气。
一冬来,一切的快乐、活泼、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冻得蜷伏在每一个细胞的深处。
我无聊地安慰自己说:“等着罢,冬天来了,春天还能很远么?”一天看见湖上冰软了,我的心顿然欢喜,说:“春天来了!”当天夜里,北风又卷起漫天匝地的黄沙,忿怒的扑着我的窗户,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
有一天看见柳梢嫩黄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着不成雪的冷雨,黄昏时节,严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九十天看看过尽--我不信了春天!几位朋友说:“到大觉寺看杏花去罢。
”虽然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却也跟着大家去了。
到了管家岭,扑面的风尘里,几百棵杏树枝头,一望已尽是残花败蕊;转到了大工,向阳的山谷之中,还有几株盛开的红杏,然而盛开中气力已尽,不是那满树浓红、花蕊相间的情态了。
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罢!”归途中心里倒也坦然,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总之,我不信了春天。
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约我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且喜天气晴明”--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爱的,就欣然地答应了。
东坡恨海棠无香,我却以为若是香得不妙,宁可无香。
我的院里栽了几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还有玉簪,秋天还有菊花,栽后都很后悔。
因为这些花香,都使我头痛,不能折来养在屋里。
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爱兰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无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欢的了。
200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huang
![200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huang](https://img.taocdn.com/s3/m/e28272bdc77da26925c5b042.png)
十校联考200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7题。
(21分)梅花,中国花文化的秘境“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提起梅花,国人无—不联想到红梅赞所颂扬的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精神。
从外形上说,梅花娇小玲珑,花形多样;从文化内涵上说,我国有关梅花的诗词歌赋比其他所有花的诗词歌赋的总和还婴多。
梅花的暗香和意境为我们打造了独特的中华花文化之秘境,从此意义上说,无花能敌。
千年铜鼎叹梅核梅原产于中国,无论野生还是栽培,我国当处首位。
梅最初是以果而名闻中华。
古人以梅代醋,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如《尚书·说命》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商王武丁对宰相傅说说:阁下的重要性就好比做羹汤时用的盐和梅。
直到现在,云南大理白族和丽江的纳西族同胞,仍然保持用野生梅子炖肉炖鸡的殷商古风。
1975年在河南安阳殷墟考古的发现,正好印证了《尚书》里的记述,因铜鼎中炭化的梅核,经碳14鉴定,查明距今已3200年。
更令人振奋的是,1979年裴李岗遗址发掘报告证明当时的梅核应当是公元前5495到前5415年左右的。
这就大大增加了我国梅树的历史,使她可与伊拉克椰枣树齐名而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两种果树。
从吃用梅子到赋予梅子文化内涵,我们则需要到《诗经》中寻找答案。
在我国古代民间朴素歌谣《诗经》中,梅是体现古人浪漫情怀的最佳佐证。
在商朝时期的河南北部,梅子青时,就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时刻。
由于母系社会遗风尚存,姑娘会摘青梅(尚未熟透的梅子)扔给她欣赏的小伙子,以示爱意。
所以说,中国的情人节比外国人的还要早,只是好多人都不了解,反而依着西方文化,在西方的情人节时送所谓的“玫瑰”表示爱情。
其实充斥国内市场的“玫瑰”只是现代月季的误称。
古代先民采集野梅,主要系作加工食品或祭祀之用。
早期的梅花在千万年的历史中都是单纯的5瓣,在长期的驯化栽培中,梅个别出现了复瓣、重瓣、台阁等变异,有心人另行嫁接繁殖,就育成了专供欣赏的新品种,这就是花梅从果梅中分化而出的来龙去脉。
200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七校联考卷)
![200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七校联考卷)](https://img.taocdn.com/s3/m/38f2b44ab307e87101f696e7.png)
(七校联考卷)(七校联考:曹杨二中、市西、市三女子、控江、华师大一附、格致、市北)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4分)人的上升[英]勃朗诺斯基牛顿的宇宙“滴答、滴答”地运行着,大约200年没出一点故障。
如果他的鬼魂能在1900年前任何时间来到瑞士,所有的钟都会同声奏鸣颂歌。
可是就在1900年,离那古老的钟塔不过约200米的地方,住着一个新来的青年人,他不久就要使所有的钟表吵闹起来。
他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大约此时,时间与光开始闹别扭了。
1881年阿尔伯特·密切尔逊做了一个实验(6年后他又和爱德华·莫莱一起再做了一次),把光朝许多不同方向发射,他吃惊地发现不论怎样移动仪器,光的速度总是一样。
这是不符合牛顿定律的。
就是这一物理学中的小小滴咕声首先使科学家激动地提出了各种问题。
这大约是1900年。
很难说年轻的爱因斯坦都及时地知道了这一切,他在大学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
但可以肯定,当他去伯尔尼的时候,已经在他还是十几岁的孩子的年月里,早就问过自己:如果从光的观点来看,我们的经验又会是什么样子?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充满矛盾的,因而是困难的。
但像所有的矛盾—样,最难的不在于提出答案,而在于怎样提出问题。
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天才在于“他们提出透彻的、天真的问题,结果引来了灾难性的回答”。
诗人威廉·古柏曾称牛顿为“婴孩似的圣哲”,就因为他有这种气质,而这一形容语也完全适合爱因斯坦,他的脸上也总是有一种对世界感到神奇的表情。
不论是他谈骑在一道光上或者谈在空间中坠落,总是充满了对这类原理的美丽、简单的说明。
对于牛顿,时间与空间形成一个绝对的框架,其中世界的物质活动按照最稳定的秩序进行。
他的世界是上帝眼中所见的世界,对每个观察者都是一个样子,不论站在什么地方或用什么方式移动。
作为对照,爱因斯坦的世界是一个人眼中所见的,你所见与我所见是相对的,即按照彼此的地点和速度而不同。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doc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doc](https://img.taocdn.com/s3/m/7a96af7702020740bf1e9b2e.png)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上海卷及答案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8分)①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②从技法上讲,剪纸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
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具备无限的深度和广度。
其线条细如春蚕吐丝,粗如大笔挥抹。
不同的花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
由于剪纸的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③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
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崛起。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
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渗入其中,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所需颇巨。
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
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人生的艰辛,但对于世界都寄予了满腔的热情。
民间剪纸中,很少出现伤痕和眼泪,体现着民间艺术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对理想的追求。
200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汉语文(全国卷)及答案
![2005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汉语文(全国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8c6451cf84b9d528ea7aaa.png)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汉语文(供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少数民族考生使用)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铜笔把答案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湍.(tuān)急粗糙.(cāo)贪婪.(luán)澄澈.(châ)B.玷.(diàn)污体恤.(xù)深邃.(suí)炙.(zhì)晒C.矫.(jiǎo)健尘埃.(āi)虚妄.(wàng)紊.(wěn)乱D.劫.(jiã)难轮廓.(kuî)脸颊.(jiá)迷惘.(wǎng)2.下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那张白淅的脸,十分亲佩地听着。
B.海伦以惊人的毅力登上了成就的高峰,在厄动投下的阴影里安详而愉快地生活着。
C.曙光玩皮地挥舞着透明的画笔,随意地涂抹着,忽而明快,忽而暗淡。
D.小摔跤手低着头,挺着颈,两只宝石似的眼睛敛神凝视,神彩飞扬。
3.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语,完全是同义词的一项是()A.晦暗—昏暗嗟叹—赞叹恬静—安静B.着实—确实羁绊—束缚安分—安逸C.孤僻—冷僻慰藉—安慰绮丽—美丽D.苍穹—天空腐朽—腐败放任—放纵4.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翘.(抬起)首以待坚贞不渝.(改变)大书特书.(书籍)B.巧妙绝伦.(同类)偃.(树起)旗息鼓怨天尤.(怨恨)人C.同舟共济.(渡河)夜不能寐.(睡觉)相形见绌.(愚笨)D.通宵.(夜)达旦锋芒毕.(完全)露漫.(随便)不经心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徐霞客出游,主要是靠自己徒步跋涉,而他所到之处又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
![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10c5670f6c85ec3a87c2c5f2.png)
得 分 的 答 案
①本文开头写了儿子与母亲都年 轻时的一场小冲突,表现了儿子 小时候与母亲年轻时生活的快乐, 彼此之间的朋友般的感情,对后 文作者腿坏后,母子之间为看病、 找工作都作了反衬作用,也为以 后母亲鼓励儿子成为作家起铺垫 作用。 ②引出下文,为下文作了铺垫。 ③为下文起了衬托作用,衬托我 虽然气过母亲,但心里还是深深 地爱着母亲。同时也写出了我、 母亲两个人的性格,为后文作了 铺垫。
2
得 分 的 答 案
相同点:都写自己已老。不同 点:夜游宫,记梦记师伯浑虽 然老了但心未老,书愤写自己 已老,心已死。 相同点:都是表达作者虽然老 了,但要积极参战衷心报国的 强烈愿望。不同点:前首诗, 作者运用了自问自答的设问表 达作者内心强烈的愿望,而后 句作者是通过镜中的外貌表达 力不从心的感情。
3
得 分 的 答 案
①引起下文,使下文母亲的形象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母亲的爱, 使文章的意境升华,冲突中突出 了年轻母亲同样有着年轻的梦, 同样会炫耀自己往日,与日后 “我”病重,母亲为“我”操劳 的形象对比。 ②为以后母亲“为我奔波、劳碌 在到死”做铺垫,衬托出母亲由 像孩子似的与我吵嘴的开心岁月 一下子转变为渐渐衰若(弱)的 母亲的悲惨岁月,衬托出母亲的 伟大,与母亲对孩子的爱。
3.相同点:都表达了一心为国效力 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不同点:词中表达作者虽未得到重 用,年岁已大,却满怀激情,“心 未死”,希望能为国效力的感情; 诗中则表达了年岁已大,报国无门 的悲愤心情。 4. 相同点:都写到了鬓,突出年纪 已老,但仍旧心系国家和表达的一 种忧国忧民之情;不同点:该词中 运用设问,巧妙的写出心未死,表 达陆游满怀信心,对祖国的统一充 满希望。而书愤中更多的是一种对 前线战场的不满和对衰败朝廷的愤 恨。
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
![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00c06d1a37f111f0855b44.png)
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1、北京卷以“说‘安’”为题作文。
(60分)“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
要求自行选定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表示怀念。
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
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它还是思想与行动的结合。
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环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3、全国卷Ⅰ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4、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工厂的角落里,几块形状异的锈铁锭不甘寂寞地聊了起来。
甲:我想成为机器人,现代化建设最需要我。
乙:我愿意做成螺丝钉,很多地方都离不开我。
丙:我看机器人和螺丝钉的价值可不同啊!丁:他们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
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请以“位置和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5、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
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5年高考逐题详解
![2005年高考逐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24a42b4c77da26925c5b09d.png)
2005年度高考语文(全国卷)答案详解及分析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眩晕舷梯炫耀武力改弦更张B.羡慕募捐幕天席地蓦然回首C.剽悍漂泊虚无缥缈飘忽不定D.舟楫逻辑开门揖盗缉拿归案(A xuàn xián xuàn xiánBmù mù mùmò C全读piāo D jí ji yī jī)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后,这一地区箭拔弩张的局势才得以缓和,冲突双方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
B.没有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就贸然作判断下结论,那么,这种判断和结论是很难站得住脚的。
C.在竞选过程中,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拢络人心从而赢得选票的做法,是非常可耻的。
D.事故发生后,他迅速赶赴现场坐阵指挥,直到被困井下的矿工全都脱离危险才离开。
(A 箭——剑C拢——笼D 阵——镇)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A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B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C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D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B.这次外出比赛,我—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C.“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https://img.taocdn.com/s3/m/4938e902cfc789eb172dc864.png)
绝密★启用前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1)说明:一、本试卷共8页,包括7道大题21道小题,共150分。
其中前3道大题(10个小题)为选择题。
二、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三、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做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四、考试结束后,将本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忌讳砥砺蜚然成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B.刍议安详自鸣得意愚者千虑,必有一得C.烦燥闲暇焚膏继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D.徇私编纂坚如磐石盛名之下,其实难负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B.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要办成体育竞技盛会,而且要办成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元文化精彩纷呈的人类文化庆典。
C.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引的2005年度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D.近日面世的《共和国万岁》邮票珍藏大系,版面设计新颖别致,邮票藏品丰富多样,可谓“邮苑奇葩,传世珍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4.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A.隆重简短的欢送仪式之后,这架飞机开始了大陆民航56年来的首次台湾之旅。
B.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C.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全国卷2)
![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答案(全国卷2)](https://img.taocdn.com/s3/m/f30e77222f60ddccda38a065.png)
2005年高考语文参考答案(全国卷2)一、1. B 2. C 3. D 4. A二、5. B 6. D 7. C三、8. A 9. B 10. C四、11. (1)马患肥胖症而,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2)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12.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
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想向1分,画面描绘2分)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
(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13.略14.①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
②作者觉得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
15. 作者感受到的家乡的春天是短促的,寒冷的,风沙漫天的,充满生机的充满色彩的,给人带来希望的。
(“短促”、“寒冷”、“风沙漫天”、“充满生机”、“充满色彩”、“带来希望”,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五点即给6点。
16. 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答对“故都的解放”给2分;答对“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给2分,意思对即可。
17. 作者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表达出两层意思:寒冬中,春天是一个梦,她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艰难时,社会的变革、人间的真情是充满春天气息的梦,她更能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将“春天”和“梦”联系在一起,巧妙而有效地凸现了本文期盼春天、渴望变革、呼唤真情的主旨。
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层面分析出“春天”和“梦”的关系,给4分;分析出“春天”与“梦”在一起的效果给2分。
意思对即可。
18. ③②①(答对一处给1分)19. ①拜托②包涵③高寿20. 略(理由表述连贯给2分;符合课文特点给4分)21. (按等级评分标准评价)2007年参考答案一、1、(D)2、(D)3、(C)4、(C)二、5. ( C )6. ( A )7. ( C )三、8. ( C )9、( B )10、( B )四、11.(1)译文: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
2005年全国卷II高考真题语文试卷-学生用卷
![2005年全国卷II高考真题语文试卷-学生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c02b3a3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6.png)
2005年全国卷II 高考真题语文试卷-学生用卷一、第I 卷 选择题(30分)1、【来源】 2005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 第1题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强.求/牵 强. 纤.夫/ 纤.尘不染 来日方 长./拔苗助 长.B. 宿.仇/ 宿.将 落.笔/失魂 落.魄 差.可告慰/ 差.强人意C. 解.嘲/押 解. 蹊.跷/另辟 蹊.径 一脉相 传./名不虚 传.D. 卡.片/关 卡. 度.量/置之 度.外 方兴未 艾./自怨自 艾.2、【来源】 2005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 第2题3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
②“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 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 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 圣地 缩小 控制B. 胜地 减少 控制C. 圣地 缩小 抑制D. 胜地 减少 抑制3、【来源】 2005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 第3题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我们真诚地希望常昊夺取世界冠军之后 再接再厉....,不断带给人们惊喜。
B. 我国正 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六号太空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 市中心许多商业广告牌被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的宣传画 取而代之....。
D.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 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4、【来源】 2005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第4题3分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 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 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 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D. 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5、【来源】 2005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第5~7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
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共6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9分)现在,我们来谈谈京剧的明天。
京剧有没有明天呢?当然有。
但是京剧又如同一个人一样,人是有生老病死的,京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可能不受到时代的影响,它也有一个高潮、低潮,盛兴、衰落,它也要分阶段。
比如说唐诗,京剧跟唐诗在很多方面相像,盛唐时候唐诗代表者有李白、杜甫,后来人称“大李杜”。
到了晚唐的时候,唐诗的代表者有李商隐、杜牧,后来人称“小李杜”。
不是说李商隐、杜牧个人的才华就比不上李白、杜甫,但是可惜他们生活写作的那个时代是在晚唐,而不是像李白、杜甫他们生活写作于盛唐,所以李商隐、杜牧的诗作委婉细腻,或许还有一些雕琢,是晚唐时代的唐诗,总体成就不如盛唐。
我们回到京剧上来,梅兰芳是京剧什么阶段的代表人物呢?显然是盛唐阶段。
当然,京剧盛唐阶段的佼佼者,不止他一位了。
他自成一派的“梅派”唱腔具有醇厚流丽的特点。
《贵妃醉酒》剧照他精通音律,除了继承传统的唱腔外,还编创了大量新颖的、独具个性的唱腔。
这些唱腔多年来深受欢迎,广为流传。
他一生排演、创作过大约400出大小剧目,其中《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奇双会》等代表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艺术风格。
他是一位难得的戏曲演员,卓绝的京剧大师。
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与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布莱希特的戏剧艺术,被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中国京剧也因他走向了世界。
虽然梅兰芳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还活在我们心中。
他的艺术是活着的。
梅兰芳之后这四十多年间,经过“文革”、经过什么等等,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保留版权语文2005春第 1 页(共6页)现在进入21世纪了,那么不妨说京剧的盛唐阶段过去了,但是京剧还会有新的高潮,还会出现佼佼者。
京剧的“小李杜”是谁呢?会有人出来的。
这部分人也是重要的,他们将承前启后。
以后京剧的宋词时代也会到来的。
现在我们应该抓紧目前这段时间,做几件什么事呢?我粗疏想来有四件。
一要抓紧对京剧文化的总结。
当年辅佐梅兰芳的有一位著名的编剧、戏曲理论家叫齐如山,他把京剧的原则总结成四句话:“第一句有声必歌,京剧舞台上有声音就是歌唱;第二句无动不舞,没有一个动作不是舞蹈;第三句不许写实;第四句不许真器物、真东西上台。
喝酒你不能拿真的酒壶酒杯上台,吃饭不能拿真的筷子、盘子、饭碗真吃、真喝。
”这四句话很精辟。
那么京剧又发展了有半个世纪了,是不是应该把京剧艺术的规律用文字配合着图像做更加精辟的总结和升华呢?是应该的。
第二,应该把京剧文化跟其他的一些东方文化结合起来总结。
其他是什么呢?绘画、围棋、中医等等,这都是东方文化的不同的范畴。
先是分别找专家总结这些范畴,然后互相打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等于资产重组。
我们做大、做好,把中国东方文化做大做好,在面对西方文化挑战时,我们就会更有信心了。
第三,有了这个东西,资产重组以后,跟西方文化进行碰撞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真知。
第四,以这种真知再返回来指导我们的艺术实践、文化实践,这样的东西就是活的东西,是有效的东西。
如果上面说的四项工作都能做得很到位的话,那么京剧的命运应该说是很美好的。
回顾京剧一百多年来行进的轨迹,总结梅兰芳先生为京剧艺术所作的重大贡献,对于今后京剧的进一步发展,一定会有所启示。
并且,我们也相信,京剧的振兴将在21世纪完成。
1.京剧的行当除了梅兰芳所擅演的角(见图)之外,还有生、净和。
(2分)2.作者说京剧和唐诗“很多方面相像”主要是由于(3分)A.它们都有委婉细腻,节奏铿锵,琅琅上口的特点。
B.它们都有著名的代表人物和相同的艺术手法。
C.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因而相映成辉。
D.它们的发展同样受到时代的影响而有高低兴衰。
3.齐如山所说的第三第四句话说出了京剧表演中和的关系。
(2分)4.这篇演讲稿的主要内容是,语言特点主要表现为。
(4分)5.作者认为当前有四件事要抓紧做。
请你联系文意,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
(4分)如:开设《京剧艺术》的选修课,普及京剧知识。
(1)。
(2)。
6.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梅兰芳的认识。
(4分)语文2005春第2 页(共6页)(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7—13题。
(21分)①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
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烂了。
我不常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
②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了一朵沙漠玫瑰。
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
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干的、死掉的草。
这样一把,很难看。
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
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针叶型,有点像松枝的形状。
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干掉,枯干如沙。
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
这就是沙漠玫瑰。
③我把这团枯干的草,用一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
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的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
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
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
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
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
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
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色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支脉,层层舒展开来。
④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一位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
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大叫出声,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这一把杂草,你们干嘛呀?”我愣住了。
⑤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过程。
⑥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
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
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⑦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
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⑧对于历史我是一个非常愚笨的、非常晚熟的学生。
40岁之后,才发觉自己的不足。
先前我只看孤立的现象,就是说,沙漠玫瑰放在这里,很丑,我要改变你,因为我要一朵真正芬芳的玫瑰。
40岁之后,发现了历史,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么过来的,我的兴趣不再是直接的批评,而在于:你给我一个东西、一个现象、一个事件,我希望知道它们在更大的坐标里头,横的跟纵的,到底是在哪一个位置上?在我不知道这个横的跟纵的坐标之前,对不起,我不敢对此加以批判。
⑨了解这一点之后,对于某些传播媒体所给你的许许多多所谓的知识,你会从中发现,恐怕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半真半假的东西。
比如说,我们从小就认为所谓西方文化就是开放的、民主的、讲究个人价值的、反抗权威的文化,是自由主义的文化。
用自己的脑子去研语文2005春第3 页(共6页)究一下欧洲史以后,你就会大吃一惊:哪有这回事啊?西方文艺复兴之前是一回事,文艺复兴之后是另一回事;启蒙主义之前是一回事,启蒙主义之后又是另一回事。
西方是自由主义的文化,这样一个斩钉截铁的陈述有什么意义呢?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7.根据文意,上文第①段“试试另外一个说法”中的“另外一个说法”是。
(2分)8.依据上文第②段,给沙漠玫瑰写一份说明书。
(3分)9.上文第⑤段画线句中的“那一个时刻”是指。
(2分)10.为什么作者认为沙漠玫瑰的美是“惊天动地”的?(3分)11.上文第⑨段以西方文化为例,意在说明。
(3分)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认为,认识历史,才能预测未来。
B.第②段和第④段对沙漠玫瑰的描写用了对比手法。
C.第⑥段中的“起点”指的是沙漠玫瑰刚刚开始在水中舒展的时刻。
D.作者40岁以后的兴趣是要建立一个历史的坐标。
E.文章详写沙漠玫瑰的绽放过程,借事明理,引出作者的看法。
13.沙漠玫瑰的开放给了作者认识历史的方法,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它给你认识事物带来的启发。
(4分)(三)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任选4题)(4分)14.(1)歌台暖响,;舞殿冷袖,。
(杜牧《阿房宫赋》)(2),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3),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归有光《项脊轩志》)(4)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5)天意怜幽草,。
(李商隐《晚晴》)(四)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15-17题。
(8分)[越调]小桃红元·盍西村江岸水灯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
舞凤翔鸾势绝妙。
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
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
15.作品描写的是传统节日的盛况。
(1分)16.作品中“涌”、“乱”、“飞”等词颇可品味,选择其一进行赏析。
(3分)17.就作品中的画线句展开想像,作一段场景描写。
(80字左右)(4分)语文2005春第4 页(共6页)(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
(16分)冷泉亭记唐·白居易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
就郡言,灵隐寺为尤。
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
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
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
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①,丛山复湖,易为形胜。
先是,领郡者②,有相里君造③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
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