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蜂北养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蜂螨

合集下载

小蜂螨对蜜蜂的危害与分布

小蜂螨对蜜蜂的危害与分布

小蜂螨对蜜蜂的危害与分布
小蜂螨[Tropilaelaps clareae(Delfinado et Baker,1961)] 别名小螨、小虱子。

属奇螨目、厉螨科。

小蜂螨主要寄生在子脾上,很少出现在巢脾外的蜂体上。

寄生主要对象是封盖后的老幼虫和蛹。

它们靠吸食幼虫和蛹体汁液进行繁殖,经常造成幼虫无法化蛹,或蛹体腐烂于巢房。

幸而出房的幼蜂也是残缺不全。

受危害幼虫,其表皮破裂,组织化解,呈乳白色或浅黄色,但无特殊臭味。

由于小蜂螨发育期短,有的新成螨会咬破房盖转房再行繁殖危害,从而使房盖会出现形如缝衣针孔状大小的穿孔。

另外39蜂疗网提醒您:小蜂螨繁殖速度比大蜂螨快,造成烂子也比大蜂螨严重,若防治不及时,极易造成全群烂子覆灭。

小蜂螨寄主较广泛,已知可在蜜蜂属的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大蜜蜂、黑色大蜜蜂、小蜜蜂上寄生。

小蜂螨1961年首次在菲律宾的东方蜜蜂死蜂标本上发现,后在蜂箱附近的野鼠上也找到这种螨。

小蜂螨分布范围比大蜂螨小,目前受小蜂螨危害的国家和地区有菲律宾、缅甸、泰国、阿富汗、越南、巴基斯坦、印度、中国、香港,非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均未见报道。

小蜂螨常和大蜂螨一起同时发生,共同危害以上国家和地区的西方蜜蜂。

小蜂螨在我国发现的时间比大蜂螨略迟。

1958年江西在少量蜂群上发现有小螨,1960年江西和广东开始出现小蜂螨危害成灾。

此后小螨逐渐向其他地区传播蔓延,目前已遍及全国有蜂群地区。

蜜蜂信息素与蜂螨的防治

蜜蜂信息素与蜂螨的防治
三蜜蜂信息素与蜂螨1989年法国leconte博士以西方蜜蜂为实验材料首次从蜜蜂幼虫中分离出蜜蜂幼虫信息素发现西方蜜蜂幼虫信息素是由甲基棕榈酸酯甲基油酸酯甲基硬脂酸酯甲基亚油酸酯甲基亚麻酸酯乙基棕榈酸酯乙基油酸酯乙基硬脂酸酯乙基亚油酸酯和乙基亚麻酸酯组成并发现蜜蜂幼虫信息索对大蜂螨有引诱作用研究成果在世界著名学术刊物科学发表后日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反响对蜜蜂信息素深入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用效果 均 十分 明显[ 2 1 。
素尤为重要 , 因为社会性群体 中个体必须及时信息 交换 , 才能适应多变环境 。人们懂得社会 昆虫化学 通信语言 , 主要从西方蜜蜂研究 中得到的结果 。 信 息 素是 动物 外 分 泌 腺 体 分 泌 到 体 外 的 化 学 物 质 , 助 于个 体 问相 互 接 触 或 空 气 传 播 , 引 起 借 能
同种 或 相 近种 的 不 同个 体 行 为 反 应 或 生 理 变 化 的
三、 蜜蜂 信息 素与蜂 螨
18 年法 国 L O T 99 EC N E博士以西方蜜蜂 为实 验材料 ,首次从蜜蜂 幼虫 中分离 出蜜蜂幼虫信息 素 ,发现西方蜜蜂幼虫信息素是 由甲基棕榈酸酯 、 甲基 油酸 酯 、 甲基硬 脂 酸酯 、 甲基 亚油 酸酯 、 甲基亚
国际市场上 的竞 争力 。

素 中不 同化 合物 就 像人 类使 用 的“ 词词 汇 ”然后 单 。
由这些不 同化合物组成 了蜜蜂社会 中形式多样 的 “ 化学语 言 ” 。虽然 目前人 类对 这种 “ 化学 语 言” 机理
不是 十分 清 楚 , 可 以肯定 的是 , 但 随着 蜜 蜂 “ 学语 化 言” 的研 究 深 入 , 展 示 在 人 们 面 前 是 一 种 全 新 景 将
酯、 乙基 亚油 酸 酯 和 乙基 亚 麻 酸 酯 组 成 , 发 现蜜 并

南繁北采养蜂技术模式探讨

南繁北采养蜂技术模式探讨

南繁北采养蜂技术模式探讨张春明│文山东德州市农业农村局,253000由于我国疆域辽阔,跨越热带、亚热带、温暖带和寒温带,各地的气候条件千差万别,生态条件多种多样,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蜜粉源植物资源。

但不管是从地域还是季节分布上来看,我国的蜜源植物尤其是主要蜜源植物的分布很不平衡。

南方虽然四季有蜜源植物开花,但主要蜜源植物集中于冬、春季,缺乏夏、秋季主要蜜源植物,而北方的分布情况正好相反。

外界气温低于8℃,蜂群就结团,处于越冬模式。

在外界气温逐渐升高,连续几天超过8℃,蜜蜂就开始散团,蜂王开始产卵,蜂群就进入繁殖阶段。

蜂群的活动是感知外界气温的实际变化而进行,而不是按照人类划分的四季而活动。

虽然南方在气候上特别适合蜜蜂早春的繁殖,可是,南方却缺少夏、秋主要蜜源,尤其是产量大、价值高的几大商品蜜源都在北方。

而北方由于气候寒冷,蜂群越冬期较长,春繁时间较短,在早春第一个大蜜源来临时,还不能形成强大蜂群,致使生产力不能发挥。

目前,我国蜜粉资源、气候等条件适合蜜蜂定地饲养并能获得高产的地方并不多,这就给我国大部分地区蜜蜂定地饲养带来很多困难,甚至一些地方蜜蜂定地饲养难以维持。

因此,在不具备蜜蜂定地饲养条件的地方,养蜂只能采用大转地的饲养方式。

蜜蜂大转地的饲养方式就是以家庭为单位,元旦前后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各省春繁,然后随着花期逐渐北移,采完最后一个花期,越过小冬,再到南方繁蜂,周而复始,根据放蜂转地的路线一般归纳为东线、中线、西线。

大转地养蜂常年奔波在外,风餐露宿,非常辛苦。

大转地养蜂只能保持一定的生产群,利用蜜蜂的采集力尽最大能力生产蜂蜜、蜂王浆等蜂产品。

但是蜂群在营养满足的情况下,能快速繁殖,这一发挥蜂群哺育力的能力却被忽视。

另外,大转地养蜂,常年在外,蜂产品只能卖给收购商,效益不高。

下面介绍一种适合我国南北蜜蜂饲养的养蜂模式——南繁北采养蜂模式,供大家参考。

所谓南繁北采养蜂模式就是以公司为组织形式,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适合蜜蜂早春繁殖的南方省份设置南方基地,在北方能生产大量商品蜜的主要蜜源地设置北方基地,在每年12月底把在北方基地越过小冬的蜂群转运到南方基地,元月初开始治螨春繁,蜂群在南方春繁比我国中部的山东早繁殖1.5个月,比东北早繁殖3~4个月,前期蜜源不取蜜,只利用最佳繁蜂群势繁殖蜂群,这样能多繁殖出几倍的蜂群,到北方大蜜源期,利用强大的蜂群突击生产,获得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蜂产品。

谈谈蜂螨的防治

谈谈蜂螨的防治
说法 , 使 用一 次可 6 ~ 7周 不受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不假 , 施药细致 、 均匀 , 治螨且不伤蜂 。 有 的蜂友为治螨
防治蜂螨要讲究效果 , 即螨要治在点子上 。 有的养 蜂 人天 天治 螨 , 还 是螨 害不 断 。防治蜂 螨要 掌握 一个 原
则, 每 年抓 好 春繁 前 和秋 繁前 两 个 重要 时 机 治螨 , 平 时
平安 。9 月份之前要人为扣王断子 , 让蜂螨暴露在蜂体 上, 然后彻底治螨 3 次。 2 次用水剂螨药喷雾 , 以喷湿蜂 体为度 , 1 次熏烟治螨 , 使蜂螨寄生率降至 0 . 5 %, 确保
越冬 蜂健 康 。
兑1 O 份水 ,浸泡 4 8 小时滤出其渣 。用烟叶水喷雾蜂 体, 以喷湿蜂体为度, 能杀灭蜂体上的蜂螨 , 方便实用 , 花 钱少 。
2 0 1 3年 8月上
第6 4卷
中国蜂业
A P I C U L T U R E O F C H I N A
蜜蜂健 康
1 9
谈 谈 蜂 螨 的 防 治
王爱群
( 河南 许 昌勘测 设计 研究 院 , 4 6 1 0 0 0 ) 蜂 螨是 寄 生 于蜂 体 或蜂 群 中的一 种 寄生 虫 。 当它 效果好 , 任 意加 大蜂 药 比例 , 治 螨 效果 要 好 一 些 , 但 是 伤 蜂 。同时加 大蜂 螨 的耐药性 , 用 常规 配 比治 螨效果 更
2 . 对 螨 害 严 重 的蜂 群 要 将 子脾 上 的蜂 全 部抖 落 ,
子脾放在空继箱里密封熏蒸 ,时间要严格控制在 3 5 分钟 , 能 够杀 死 封 盖 子 内的 蜂螨 , 时 间不 宜 过 长 , 否 则 伤子 。抖落下来的蜂团 , 用水剂螨药喷雾蜂体 , 以喷湿 蜂 体 为度 。

蜜蜂螨害病群中致病菌及蜂螨防治

蜜蜂螨害病群中致病菌及蜂螨防治

人们 日常食用的蔬菜种籽萃取而得到的生物制剂 ,对蜜蜂大
第1 阶段 :螨 在进入 巢房 繁殖 前 ,停 在蜜 蜂 身上 的时期 称漫 游 蜂 螨有 杀灭 作用 ;该生 物制 剂 的强 挥发 性 ,其 终端 产 品可 制成 水 期 。未产 卵 的年轻 螨 比老 螨有 更 长 的漫 游期 。雌 成螨 通 过 出房 的 剂 、长 效 片剂 和气 雾剂 应用 于养 蜂 生产 。此外 还有 其他 的药 物可 工 蜂 的协播形 式 或本身 自行 离开 巢房 ,寻机 进入 工蜂 或雄峰 房 。 上 滑落 ,进入 幼 虫房 内。 用 于大 蜂螨 的防治 ,如 :各 种无 毒 的 细粉末 ,有机 酸 ,草 酸 、 乙
群 和蜂群 之 间 ,拟 熊蜂 也能 扮演带 螨媒 介 的角色 。
氟胺 氰 菊酯 ,不 同程度 地存 在着 有 害物 质残 留和蜂 螨产 生抗 药 性 等 问题 ,直 接影 响 蜂产 品 的质量 。因此 ,生物 防治 和抗 螨 育种 成
3 大蜂螨 的生活史
大 蜂 螨具 有 卵 、若 螨 和 成 螨 3 种 不 同 的虫 态 。 东方 蜜 蜂 雌成 为有 效并且 安 全的 防治方 法 。 螨 只 在雄 蜂房 内产 卵 ;西 方蜜 蜂 雌成 螨 可寄 生 于工蜂 和 雄蜂 的成 5 . 1 化 学药 物 防治 虫 、幼 虫和蛹 ,因而生 活史 非常 复杂 ,一般 分为 5 个 阶段 :
1 大蜂螨的种类
蜜 蜂 因原 产 地 和 品种 不 同 而不 同 ,大蜂 螨 分 为 3 种生物型。
欧洲 蜜 蜂 的 甲型大 蜂螨 :寄生 在雄 蜂 房和 工蜂 房 内 ,对蜂 群危 害 群发 病 的一个 主 要 因素 。结 果导 致 蜂群 不能 正 常育 虫 ,大批 病 蜂 严 重 ;东方 蜜 蜂 的乙 型大 蜂螨 :只侵 害雄 蜂幼 虫 ,对 蜂群 的伤害 出现 畸形 ,使蜂 群垮掉 。 较小 ;非洲 蜜 蜂或 非 洲化 蜜蜂 的丙 型 大蜂 螨 :侵染 雄 蜂 和工 蜂幼 5 大蜂螨的防治 虫 。蜂 群受 损 ,但不 死 亡 ,因封 盖期 ( 9 . 6 ~】 1 d ) 较 短 ,染 螨率 目前 ,大蜂螨 已蔓延 到全 球 ,已成 为世 界范 围内危 害蜜 蜂 的 较低 。大蜂 螨 的生 态 和形 态特 征 ,寄 主蜂 种不 同 ,各 地 的治 螨措 最 主要 病害 ;受 蜂螨 侵 袭 的蜂群 其 工蜂 体质 衰 弱 ,蜂王 产 卵力 下

越冬蜂死亡率高的几个因素

越冬蜂死亡率高的几个因素

良、 下痢等。补喂饲料浓度过高或过低 , 饲喂过量会使 秋季老蜂未完成酿制工作而过早死亡 ,迫使适龄蜂继 续 参加 酿蜜 , 导致越 冬 蜂早 衰 。补 充饲 料适 合 的糖水 比
为 2:1 . 3 ( 2 k g白糖 兑 1 . 3 k g水 ) , 还 要 注 意 缺 蜜 群 补 喂 不能 过 晚 。总 之 , 优 质饲 料 是蜂 群安 全越 冬 的重要 保 障。 三、 蜂 螨寄 生 率高
增高。 实践证明 , 在严寒的北方 , 同等群势下 , 黄色蜂种 的死亡率要高于黑色蜂种 1 5 %以上 。所 以越冬期 间蜂
种选 择很 重要 。
六、 盗 蜂侵入 造成 越冬 蜂 死亡 率高 越冬 之前 通 常要进 行群 势 调整 , 喂 足饲料 。由于越
殖期受到不利因素影响( 如气温 、 湿度等 ) , 蜜蜂发育不 良, 体质较差 ; 而老子脾较 多的蜂群 , 在外界有蜜粉 时 全部 出房 , 并投入 采集 、 育虫 、 酿蜜, 使新蜂老化 , 这部
温( O ~ 5 ℃) 达两个月之久 , 开 始越 冬 很顺 利 , 蜜 蜂 无 大
蜂螨寄生率高是造成越冬蜂群死亡率高的原因之

肚死亡现象 , 但接近越冬尾期 , 巢 内饲料基本耗尽问题 出现 了 , 蜜蜂大肚 , 不断往外飞 , 外界气温低蜂 飞出落 在地上无法飞回, 油茶中毒 , 蜂死去一大半。危急中来 了几个 晴天 , 气温 回升 , 蜜蜂飞 出排泄 , 避免 了灾难 , 后 经补喂挽救 了剩下的蜜蜂 。

在繁殖越冬蜂前要断子进行一次彻底治螨 , 治螨时
不能使用同一种药物 , 还要用粉剂治小螨 。 治螨工作稍
有疏忽 , 会使幼虫发育不 良, 越冬蜂体质差 , 寿命缩短 ,

影响治螨效果的因素探讨

影响治螨效果的因素探讨

19影响治螨效果的因素探讨陈道泽│文安徽芜湖市弋江区江岸明珠东苑1-1-401室笔者在2020年《中国蜂业》第10期《谈治螨的几个细节问题》一文中举例,如果是水剂,单位往往是毫升(ml),1群6框蜂用药2ml,1支2ml装(配兑一定的凉开水混合均匀再往蜜蜂体表喷雾),刚好治1群蜂,这个“量”也要计算准确。

此文刊出后引起很大反响,针对“2ml治1群”这句话,有蜂友直接私信我:“要按你这个量去喷雾,那这群将遭受飞来横祸;如果整个蜂场都这样,非垮场不可。

这样用药会造成蜜蜂死光光。

”实际上那句话的意思是说用药时注意计算准确,按要求“称量”或者“测量”,切不可粗略估算,看准“刻度”,应符合“配比要求”,并不是针对某种具体的治螨药所用2ml的“量”去喷施1群蜂。

挑选治螨药物最佳的用药“量”,其实就是要考虑用药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从中找出规律,使用最少的药量达到最彻底的治螨效果。

一、所选药物选择什么样的治螨药物直接关系到落螨效果。

检查发现蜂群只有大蜂螨,没有小蜂螨,这时所选药物只需考虑大蜂螨。

如果大、小蜂螨同时出现,就要考虑联合防治,像升华硫可杀灭大、小蜂螨。

蜂群只有小蜂螨就选专治小螨的蜂药,这些都要清楚,不可混为一谈,也就是分而治之,要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1.水剂治螨水剂杀螨剂兑水喷雾治螨,按说明书用法与用量,配成0.025%~0.05%的溶液喷雾。

1支0.25ml原药加水500ml,同样1支0.5 ml原药也加水500 ml稀释,配制后药液可用100框蜂,每张脾喷雾5ml,但说明书并没有规定1脾蜂究竟附着多少蜂。

1脾蜂的标准没有统一规定,1张脾上最多可容纳上万只蜜蜂,一般也有三四千只。

巢脾布满蜜蜂和稀稀拉拉是完全不同的。

选0.25ml 1支,还是0.5ml 1支,浓度是不同的,含药量也不一样。

再有外界蜜源、巢内储粉蜜情况、天气变化,这些都影响药效。

如果蜂数足、药液浓度过低,或温度过低等都影响落螨。

凡此种种,需要养蜂人潜心摸索。

蜂螨怎么治疗和预防?

蜂螨怎么治疗和预防?

蜂螨怎么治疗和预防?
蜂螨是令所有养蜂人都最为头疼的事情,尤其是意蜂受害时轻者影响蜂群的采集力,严重时群势因大量幼虫死亡而迅速被削弱,事实上防治蜂螨也是养好蜜蜂的基本前提,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蜂螨怎么治疗和预防吧!
一、生活习性
蜂螨一生均在蜜蜂巢房中发育和繁殖,雌蜂在蜜蜂封盖幼虫房中与雄蜂交尾,成功交尾后将受精卵产于巢房壁或巢房底,卵孵化后靠吸取蜂蛹的体液完成发育,发育成熟的雄螨在封盖幼虫房中与雌螨交尾并多于幼蜂羽化后死亡,而雌螨则在幼蜂羽化出房时寄生于蜂体或转移到新的幼虫房中繁殖下一代。

二、危害症状
蜂螨可寄生于各发育阶段的蜜蜂幼虫和成蜂体表,受害严重时蜂群各龄期幼虫或蛹都将出现大量死亡,群势也会根据受害情况而有不同程度的削弱,例如蜜蜂幼虫期被蜂螨寄生体重将减轻且易死亡,而成蜂被蜂螨寄生则寿命将缩短且采集力下降,另外蜜蜂受蜂螨寄生还易因身体被刺穿而感染痹病病毒。

三、预防措施
蜂螨寄生于蜂体且繁殖于封盖幼虫房中,简而言之蜜蜂的自然断子期也是预防蜂螨最有利的时机,此时选用高效无污染的治螨药物可有效灭杀藏匿在蜂房中的蜂螨,另外蜂螨的生长与蜂群的强弱是相互
制约的,实际上受蜂螨危害严重的蜂群基本都是弱群,因此养蜂生产中一定要尽量将蜂群发展成强群。

四、治疗方法
1、断子灭杀:将蜂王暂时控制起来以使蜂群断子,然后用治螨药物灭杀寄生于成蜂体表的蜂螨,等蜂螨被控制住后再释放蜂王让其恢复产卵。

2、挂药熏蒸:将螨扑等熏蒸剂呈对角线悬挂在第二个蜂路间,其中强群可挂2片,而弱群则只需挂1片,一般施药2~3周可看到明显治螨效果。

3、带蜂喷药:将速杀螨等触杀剂加水配制成喷雾剂,然后均匀喷洒在带蜂巢脾的蜂体上,喷至蜜蜂体表有一层细薄的雾液后盖好蜂箱盖即可。

浅谈蜂螨的危害及防治

浅谈蜂螨的危害及防治

浅谈蜂螨的危害及防治蜂螨的危害在我们养蜂业中是一个严重的病虫害。

在蜜一旦螨害发生,轻的群势受损,重的全群覆没。

因此我们在养蜂实践过程中,要不断研究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把自己的一点体会说出来让大家分享标签:浅谈;蜂螨;危害;防治一、了解掌握蜂螨的有关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蜂螨的外形特征:大蜂螨雌虫呈椭圆形,棕褐色,长1.17mm,宽1.77mm,雄虫较雌虫略小,呈卵圆形,长0.88mm,宽0.72mm。

小蜂螨雌虫体为卵圆形,棕黄色,长1.06mm,宽0.59mm;雄虫虫体为长卵圆形,浅棕色,长0.98mm,宽0.59mm。

蜂螨的生活习性:大蜂螨和小蜂螨都只能依赖封盖子繁殖,发育周期中都要经过卵、若虫和成虫(螨)三个不同的虫态。

大蜂螨主要寄生在蜂体及巢房中。

春季蜂群有封盖子脾时蜂螨开始繁殖,随着子脾增多,到夏季时蜂螨寄生率也升高到一定程度。

秋季,群势下降,子脾减少,但蜂螨还处在繁殖期,并开始向少量子脾和成年蜂体集中寄生;到冬季时,大蜂螨停止繁殖,以成螨状态寄生于蜂体,吸取蜜蜂体液为食,随蜂越冬,这说明大蜂螨一年四季均可危害蜂群。

寄生大蜂螨的蜜蜂发育不良,体质衰弱,采集力下降,寿命缩短;寄生大蜂螨的幼虫,有的在幼虫期死亡,有的在蛹期死亡,幸而羽化成蜂的,也常是翅足残缺不全,出房后不能飞翔。

因此,受大蜂螨侵害的蜂群常常会死蜂、死蛹遍地,幼蜂到处乱爬,群势迅速衰退。

小蜂螨,体型小,检查时没有大蜂螨易发现,主要寄生在封盖子脾巢房中,以吸食蜜蜂幼虫或蛹的体液为生,繁殖速度较快,但在成年蜜蜂体上仅能存活1—2天。

在越冬期,蜂群内断子时间较长,小蜂螨无法安全越冬,对越冬蜂群危害不大。

在夏季小蜂螨繁殖力强,危害大。

一般是6月发现小蜂螨,7-8月小蜂螨的寄生率迅速上升并危害蜂群,9月达到顶峰,也就是一年中小蜂螨危害最严重的时期。

随着气温下降,蜂群繁殖力降低,小蜂螨的寄生率也逐渐降低。

所以小蜂螨的发生与传播,与长途转地放蜂、盗蜂、迷巢蜂有关,通过蜂群间的相互传播、进行危害。

掌握蜂螨消长规律抓住蜂螨防治时机

掌握蜂螨消长规律抓住蜂螨防治时机
还有 ,由于弱毒疫苗对 黏膜 的亲嗜性 ,初次免疫 6 治 疗 思想 通常采用滴鼻、点眼的方式 比较确实 ,还可 以保 旦发病 ,根据 病 程长 短和 疾 病 的严 重程 证免疫的均匀度 。 度 ,决定是先 治疗还是先 免疫 。若病 情较轻微 , 3 3 局 部免疫 在眼部 、呼吸道 、肠道 中都可 可 以先补疫苗 ,再配合药物 治疗 ;否则病情较重 . 以检 测到 局部抗 体 I g A和 部 分 IC g ,这 说 明局部 时建议先治病 ,待病情稳 定后再补疫苗 。治疗 的 免疫在起 作用 ,是机 体抵御外界感染 的第一道屏 药物本 着标本兼 治 的原则 , 以中药 抗病毒 为主 , 障 ,滴鼻、点眼、喷雾、饮 水等都可 以刺激机体 同时控制继发感染如 大肠杆菌病 。
; 02 0 I 2 1.3
畜 牧兽 医
唼瞒删 治 ;
西方蜜蜂原先 并无大蜂螨 寄生 ,但 由于西方蜜蜂
根据大小蜂螨 的消长规律及生物学特性 ,蜂
群势大 、产量 高的特 点,大量 的引进 西方蜜蜂代 业界 同行们主要采取 了以下几项措施对蜂螨进行 替东方蜜蜂 ,使大蜂螨迅速侵染 西方 蜜蜂 ,造成 防 杀 。
期为 7 ( . d 前期若虫期 45 d 5 . ,后期 若虫期 3 d , )
在 实际生产 中由于受条件 和技术等 因素 的影
螨害发生 。
3 1 物 理 防治 .
利用 蜂螨对温 度感 受敏感 ,采
大蜂螨学名为雅 氏瓦螨 ,在幼虫房 内产 卵繁 用 高温快速进行 杀螨 。 殖 ,寄生于成蜂体 ,吸取蜂体血淋 巴,造 成蜜蜂 3 2 生物 防治 利用大 螨喜产 仔于雄 蜂房 内的 . 寿命缩短 ,身体残缺不完整 ,严 重时幼虫和蜂蛹 特 性 采用 定 期 割 除雄 蜂 子来 达 到防 治蜂 螨 的作 大量死亡 ,直接影响蜂群的发展 。 用,而对小蜂螨则采用 断子的方法进行 防治 。 大蜂螨是 经 由卵 、若螨 到成螨 3 个阶段 发育 3 3 化 学 防治 利 用 蜂螨 暴 露于 蜂 体 的时机 , . 而成 的半变态 昆虫 。卵 的历期约 1 d ,雌螨若 虫 采用 化学药剂对蜂 螨进行毒杀 。

谈蜂螨对蜂群的危害

谈蜂螨对蜂群的危害

【 2 】O I E .Ma n u a l o f D i a g n o s t i c T e s t s a n d V a c c i n e s f o r T e r r e s t r i a l A n i m ls [ a E B / O L 】 . h t t p : / / w w w . o i e . i n t / e r d i n t e ma t i o n a l — s t a n d a r d — s e t —
的传播 。 值得一提 的是 , 幼虫芽孢杆菌孢子对热具有很
强 的抵 抗力 , 加 热 处 理并 不 能有 效杀 灭 芽 孢 , 通过 饲 喂
或偷食带芽孢 的蜂蜜或蜂王浆 ,会造成感染美洲幼虫 腐 臭病 。
参 考 文 献
[ 1 】 0 I E . T e r r e s t r i a l A n i ma l H e a l t h C o d e [ E B / O L ] . h t t p : / / w w w . o i e . i n t /
用 孔径 不超 过 0 . 4 2 mm 的滤 网过滤处 理 。
蜂王浆 的贮存保鲜对环境要求较高 , 高 温、 光照 、 酸碱等都会影响其生物活性成分 , 一般应在一 l 8 ℃下避 光贮存 , 因此 , 针对蜂房小 甲虫 、 蜜蜂亮热厉螨病及 蜜 蜂瓦螨病 , 在蜂王浆生产中只需做好预防 , 并 不需要采 取特殊加工处理。O I E多次提及安全货物的概念 , 意思 是 根 据风 险 分析 ,判 断 其 出 口可 能 携带 疫 病 的可 能 性 极低 , 不会造成疫病传播 , 进 口国无需设置贸易壁垒。
e n / i n t e ma t i o n l— a s t a n d a r d — s e t t i n g / t e r r e s t r i l— a c o d e / a c c e s s — o n l i n e .

蜜蜂的天敌有哪些

蜜蜂的天敌有哪些

蜜蜂的天敌有哪些一、胡蜂。

胡蜂是蜜蜂的捕食性天敌,别称黄蜂、马蜂等,为捕食性蜂类,幼虫以毛毛虫等为主食,成蜂捕食其他小型昆虫,也吃成熟果实或树木的汁液,尤其在夏秋外界食物匮乏时常单独或结队攻击蜂群,一只金环胡蜂在一分钟便可咬死四十只蜜蜂,受攻击的蜂群只能被迫弃巢而逃,而那些来不及逃走的几乎再无生路。

二、蜡螟。

蜡螟是蜜蜂的寄生性天敌,主要以幼虫(巢虫)危害群势较弱的蜂群,在3-4月蜡螟交尾后会潜入蜂箱的缝隙处或箱底蜡屑处产卵,幼虫孵化后会想方设法钻到巢脾上去,进脾后潜伏在巢房的底部蛀食蜡质并将巢脾蛀成隧道状,被害蜂群轻则出现秋衰而影响蜂蜜产量和质量,重者可导致蜂群弃巢逃走而造成损失。

三、蜂螨。

蜂螨是蜜蜂的寄生性天敌,一生均在蜂巢房内繁殖,产卵于未封盖的幼虫房中,繁殖于封盖幼虫房,寄生于幼虫、蛹及成蜂体并吸取血淋巴,受害严重的蜂群各龄期的幼虫或蛹均会出现死亡,巢房封盖不规则,在蜂箱前可见到许多翅不能伸展或残缺不全的幼蜂,工蜂体型变小,雄蜂性功能降低,蜂王寿命缩短。

四、蜻蜓。

蜻蜓是蜜蜂的捕食性天敌,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幼虫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动物,成虫除了能大量捕食蚊子、苍蝇等外,有的还能捕食蝴蝶、飞蛾、蜂类等,对于蜜蜂来说蜻蜓危害最为严重的夏末秋初,尤其是出勤的采集蜂和交尾的处女王此时在穿越密集的“蜻蜓阵”时最容易被蜻蜓捕食。

五、蜘蛛。

蜘蛛是蜜蜂的捕食性天敌,尤其是结网性蜘蛛如园蛛等,结网性蜘蛛能结网捕食昆虫,依靠网上丝的震动和张力确定食物在网上的位置,捕食对象极为丰富,如蚊子、苍蝇、蝶类、蛾类、蜂类等,若有一张巨大的蜘蛛网结在蜂巢附近是极具威胁的,过往蜜蜂稍不留神便会陷入“空中陷阱”而成为蜘蛛的盘中餐。

六、蚂蚁。

蚂蚁是蜜蜂的干扰性天敌,虽然不至于使蜂蜜受到致命性侵害,但蚂蚁会从蜂箱缝隙或巢门进入蜂箱,取食蜂群储备的蜂蜜、花粉等,从而干扰蜂群的正常活动,更麻烦的是一但一只蚂蚁得手便会返回蚁巢召集成群结队的小伙伴前来盗取蜂蜜,对强群来说可能危害并不严重,然而对于弱群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秋繁治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秋繁治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2APICULTURE OF CHINA秋繁治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张老师您好:我是黑龙江的养蜂人,养蜂多年,最近几年,蜂场螨害一直很严重,多次用药,但始终效果不好。

特别是秋繁前治螨,我也采取了断子治螨,而且各种药都试过,螨总是治不干净,有时看不出效果,有时加大剂量,反而使蜜蜂中毒,出现爬蜂。

该如何治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我很是迷茫,希望张老师给予指点。

读者:王志明王师傅您好:近年来,随着南北方蜜蜂购销的日益频繁、蜜蜂饲养密度的加大,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蜂螨已经成为西方蜜蜂饲养的第一大病敌害。

蜂螨防治的难度明显加大,而北方的蜂友还是按原来的老方法进行治螨,每年因蜂螨危害而造成的损失普遍较大。

我把北方治螨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归纳,供您参考。

一、北方蜂螨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1.没有准确把握蜂螨发生的规律很多养蜂人知道蜂螨的危害,对治螨也非常重视,但光重视是不够的,还要了解蜂螨的习性,找对防治的时机和方法。

有的蜂友发现蜂螨就治,一年当中多次用药,以为这样就安全了,而实际依然会受螨害,其主要原因是对蜂螨的发生规律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没有进行有效的防治,最终导致螨害。

2.不能准确把握用药剂量剂量的把握是防治蜂螨的关键,用药多了,螨虽然能治,但也会导致蜜蜂中毒;药用少了,蜂虽安全但螨也治不好。

而且治螨用药还是变量,杀螨剂的药效因季节、气候、群势、使用方法和螨害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厂家生产的治螨药,以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药品都很难保证剂量、药效一致,养蜂者一般是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应用,也有的适当加大剂量,就会出现有时有效,有时无效。

3.操作不细许多养蜂者在使用杀螨剂治螨时不细致,主要体现在喷施不够全面,留有死角。

有的蜜蜂接触不到药剂,或者蜜蜂正在出巢采集,蜂螨会因接触不到药剂而存活下来。

虽然时常做防治工作,但张大利张大利,1970年9月17日出生,现任辽宁省畜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大学学历,教授研究员级高级畜牧师,辽宁省蜜蜂产业首席专家;辽宁12316金农热线特约专家;中国养蜂学会蜜蜂育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畜牧业协会蜂业分会会长。

小蜂螨寿命、寄生方式、传播途径探讨

小蜂螨寿命、寄生方式、传播途径探讨
1995年 冯 峰主 编 的 《中 国蜜 蜂病 理及 防治学 》145页说 :亮热 厉螨 发育 的最适温度 为31~36% 。 一 般 可 存 活 8~10天 , 有 的 可 达 13~19天 。9.8~l2.7℃很难 长 时间 生 活 ,只 能 活 2~4天 ,44~50℃ 下 244",时全 部 死亡 。本人 养蜂 47 年 ,赞 同 “有 的可达 13~19天”。
《中国蜜蜂 主要 寄生螨 》171 页说 :我们 通 过仔 细 调 查 发现 , 狄 斯瓦螨 喜好选 择第2背板节 间膜 和胸部背 板藏 匿 ,工蜂 的3X ̄足很 难 接 触 到这 两 个部 位 ,因此 较 难 被 清 理掉 。而 梅 氏热 厉 螨则 喜 好 选 择 工蜂 并 胸腹 节 间 的 凹 陷处 藏 匿 ,这个 部 位 隐蔽 性 较 强 ,且 梅 氏热 厉螨 个 体 小 ,活 动 轻 ,在 成 蜂 体 上一 动 不 动 ,因此 隐藏 在 该
38 l 2蜜01蜂8健年康8月 养蜂技术
小蜂螨寿命 寄生方式 传播途径探讨
沈育初 I文 浙江嵊州市东 南路 889号 ,312400
20 1 5年 周 婷 主 编 的 《中 国 蜜 蜂 主要 寄 生螨 》31页说 : “根 据 我们 的研 究表 明 ,寄生 在 中 国 西 方蜜 蜂 群 内的小 蜂 螨全 部 属 于 梅 氏热 厉螨 ( mercedesae), 而 非 早 期 定 义 的 亮 热 厉 螨 (T. clareae)。在 中 国西方 蜜蜂 群 内 没有 发 现 亮 热厉 螨 、柯 氏热 厉螨 和泰 氏热厉 螨 的寄 生 。 ”从 专家 到生 产 一线 蜂 友 ,对小 蜂 螨 成螨 的寿 命 一 直无 法 统 一 ,这 是 为什 么 呢? 蜂场 之 间 又是 怎 样传 播 的 呢?下 面谈谈本 人的一些 看法 。 一 、 小 蜂螨寿命

养蜂忌讳什么(养蜂10大忌口诀)

养蜂忌讳什么(养蜂10大忌口诀)

养蜂忌讳什么(养蜂10大忌口诀)养蜂忌讳什么(养蜂10大忌口诀),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养蜂忌讳什么(养蜂10大忌口诀)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1.乱加脾。

养蜂新手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随意给蜂群加脾和粉底,使脾比蜂多,脾面蜂数稀疏,这是蜂群发展的大忌。

(1)幼虫多,喂食蜂少,顾此失彼,造成营养不良,导致相当一部分刚孵化的蜜蜂发育不良(爬行蜂)。

即使能正常飞行,工蜂寿命也很短;(2)夏季凉爽季节,由于脾蜂多,蜂少,很难顾及工蜂的扇动所带动的热量。

巢温过高缩短工蜂寿命,导致幼虫发烫(臭鸡蛋);(3)春夏季节不利于保温,造成冻伤,容易引发疾病(烂籽、囊病)。

脾比蜂多是养蜂的致命伤,任何季节蜂群都必然崩溃。

2.无序分组。

有的养蜂人贪图蜜蜂数量多,看到箱子里有4 ~ 5个脾脏,就分组。

似乎蜜蜂越多,他们的蜜蜂就养得越好。

组多脾少的弊端有:一是增加劳动强度;二是不利于蜂群保温降温;三是群体潜力发展缓慢;第四,影响经济收入;第五,容易诱发疾病。

3、白天经常开箱子。

第一次养蜂的人经常喜欢打开他们的盒子。

天气冷热,经常拆包会破坏巢温,蜂群在35左右喂养幼虫。

冷热空气的频繁进入会影响繁殖。

经常开箱惊扰蜂群,如果招惹偷蜂会更难管理。

4.看到白头蛹就是窝虫。

养蜂论坛上有人认为白头蛹是窝虫造成的。

白头蛹不仅是由筑巢昆虫引起的,还有摇蜜、检查不慎引起的,这就是鲜为人知的“蜂蛹病”。

各种白头蛹的出现有:(1)白头蛹不断连,这是巢虫的危害;(2)白头蛹零星稀疏,人为所致;(3)白头蛹密集,是蜂蛹病引起的。

5.相信复合迁移。

饲养国王是养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达到需要的数量,及时更换王者,有经验的养蜂人会采取昆虫迁徙的方式来繁殖王者,多次昆虫迁徙实在是画蛇添足。

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复合迁徙繁殖的蜂王优于单次迁徙。

除了录取率高,没有任何优势。

双迁育种的缺点是:(1)增加不必要的劳动力;(2)推迟养王日期;(3)如果把握不好,蜂王的素质更差。

越冬期前后“治螨”3个时机,抓住一个算一个!越冬蜂身上无蜂螨

越冬期前后“治螨”3个时机,抓住一个算一个!越冬蜂身上无蜂螨

越冬期前后“治螨”3个时机,抓住一个算一个!越冬蜂身上无蜂螨蜂群经过秋季的繁殖发展,蜂群内工蜂数量较多,蜂群的哺育能力和采集能力较强,蜂群内蜂巢脾上有较多的幼虫数量,子脾上子圈扩展较好,蜂群经过秋季流蜜期的采集工作,蜂群内“蜜粉满仓”,随着秋季的结束,外界蜜源逐渐减少,气温逐渐下降,蜂群准备进入越冬期,这时蜂群有3个“治螨”的时机,在蜂群培育越冬蜂之前,养蜂人完成“治螨工作”,有利于提高蜂群培育越冬蜂的质量。

蜂群达到这3个条件中的一个,可以给蜂群进行治螨工作,养蜂人需要抓住这些时机养蜂人饲养蜂群需要知道蜂群进入越冬期的具体时间,在蜂群进入越冬期之前1个月左右的时间,这时给蜂群进行治螨工作,蜂巢脾上蜂螨数量减少,中蜂主要是防治“小蜂螨”,养蜂人可以在蜂箱底撒上治螨药剂,同时,配合喷雾治螨的方法,更加有利于提高治螨的效果。

蜂群治螨的最佳时机,养蜂人通过紧脾管理的方法,蜂群内蜂巢脾数量减少,蜂群内达到蜂多于脾的状态,这时蜂群内的繁殖空间和储蜜空间较小,蜂王产卵受到限制,蜂群繁殖能力下降,蜂群内蜂巢脾上封盖子脾较好,子脾上的新蜂逐渐羽化出房,蜂巢脾上空巢房较多,蜂螨没有地方藏匿,这时养蜂人分为2次给蜂群进行治螨工作,有利于蜂群进行哺育越冬蜂的工作。

蜂群内越冬蜂羽化出房之后,越冬蜂身上携带有蜂螨,这时给蜂群进行一次治螨工作,有利于越冬蜂群健康越冬,越冬蜂的体质越好,助力蜂群在早春的繁殖发展。

越冬只需要一脾蜜蜂,为何还在秋季繁蜂?蜜蜂单脾越冬的技巧蜜蜂能不能繁殖起来,外界蜜源和气温决定工蜂的哺育力变化,工蜂的数量越多,蜂群的繁殖能力和速度就越大,所以,一年四季的养蜂过程中都是强群容易繁蜂,弱群繁殖发展的速度较慢,养蜂了解蜂群繁蜂速度和时间的影响因素,能够更好地帮助蜂群繁殖发展,但是,外界的蜜源和气温在不断的变化,蜜蜂在冬季进入半休眠状态,蜂王产卵量减少,人工囚王限制蜂王的产卵行为,蜂箱内没有繁殖区域,工蜂不会为了哺育幼虫,从而提高蜂巢内的35度的繁殖温度,这样的情况下工蜂的寿命往往能够延长,也是蜂群内工蜂进入越冬期的准备工作。

怎么养饲养小蜜蜂的方法有哪些

怎么养饲养小蜜蜂的方法有哪些

怎么养饲养小蜜蜂的方法有哪些蜜蜂只有在有蜂王的群体里才能长期生活,没有蜂王,蜜蜂会出去寻找蜂王并加入其他群体,进行有社会分工的劳动和取食,单独饲养的蜜蜂很容易死掉或者跑掉,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小蜜蜂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小蜜蜂的方法蜂群的选购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

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

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

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饲养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

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

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

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

②补饲糖浆。

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

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

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

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

饲喂方法如下:(1)液喂。

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

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

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4.饲喂水分及盐类:①水分。

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

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棚 授 粉 。本 应 收入 颇 丰 , 但 因管 理 不善 , 很 多蜂 友 收入 甚微 , 笔者 谈谈 其 原 因 :

第二次。
二、 秋 繁前 治螨 不 能忽视
无论是从南方购进 , 还是北方定地饲养( 包括小转
地饲养 ) 的 蜂群 , 只 要 秋 繁前 蜂 螨 防治 的 比较 好 , 蜂群 都 很好 。因丹 东地 区秋 季花 粉充 足 , 又 有足 够 的辅助蜜 源 供蜂 群 繁殖 , 好 的年头 、 好 的蜂群 还 可 以取 出少 量 的

蜂螨 防治 的不 好
从 南 方购 进 的蜂群 , 大小 蜂 螨都 比较严 重 , 它和 北
商品蜜 。但是 , 近几年从南方购进了一部分蜂群 , 加之 大转地的南方蜂群的感染 , 使得北方蜂螨非常严重。 很 多蜂友受旧饲养方法的影响,不重视防治或防治方法
不当 , 造 成 蜂螨 都 严重 影 响秋 繁 , 尤 其是 小蜂 螨 。应 注
2 0 1 7 年3 月 来自第6 8 卷 中国蜂业
A P I C U L T U R E O F C H I N A
蜜蜂健康 3 5
南蜂北 养失败 的主 要原 因是蜂螨
张兴绵
( 辽 宁丹东 市振 兴 区兴一 路风 和 日丽小 区 6 6号楼 1 0 2室 )
近几年丹东地 区草莓、蓝莓以及其他经济作物授 粉用蜂量很大。很多蜂友在 4月中旬前后从江浙地 区 购回蜜蜂 , 在本地饲养 , 采完刺槐 、 椴树 、 秋花后 , 再人
谈谈 大 、 小 蜂螨 防治 方法 :
1 . 思 想上 引起重 视 , 不要 认 为春 夏季 已经治 过 , 现 在 又不 重 , 可治 可不 治 , 结 果 到秋 季 , 蜂螨 一 旦严 重 , 就 没有 办法 。
1 . 结合育王治螨 将封盖子脾全部提到继箱上( 继箱诱人王台 , 开后
2 . 防治要系统 , 大蜂螨要做到在 1 1 天内( 一个封 盖子 的周期) , 有效药物杀螨。防治小蜂螨 , 若用升华硫
刷 封 盖子 脾 , 一 定要 刷 两 次 ; 若 在 蜂 路 上 撒 升华 硫 , 应
在4 5次 以上 。
3 . 药量 不 可过 小 , 螨 扑 的最 佳 落螨期 只有 2 ~ 3天 , 不 要 认为 箱 内有 1片螨 扑 就没 有 问题 了。升 华硫 用 量 也 不 能太 少 , 2 ~ 3 g在北 方 是解 决 不 了问题 的 。为 了防
意 以下几 点 :
方越冬蜂群不同 ,北方越冬的蜂群 ,通过春秋断子治 螨, 大蜂螨一般都不严重。小蜂螨又很难在北方越冬 ,
所以 , 8 月 份 以前 蜂螨 对蜂 群 尚不 能构成 危 害 。 然而 , 从 南 方购 进 的蜂 群 就 不 同 ,它们 在 南 方有 近 5个 月 的繁
殖, 螨害都 比较严重 , 必须将 防治蜂螨放在首位 。下面
4 . 防治小蜂螨最好是用升华硫刷封盖子脾 ,沈育 初老师在《 防治小蜂螨两招》 一文 中说: “ 我当时实验证
治可采用升华硫刷封盖子脾的方法 , 4 月 中下旬气温适 宜, 外界有各种辅助蜜 源 , 是防治小蜂螨 的好时期 , 一
般 每次 用 量在 4 ~ 5 g , 4月 中下旬 气 温不 高 , 用 量不 可 太 少, 太 少很 难达 到理 想 的效果 。两 次基本 可 以控 制小 蜂 螨 的危 害 。

压严不透气 , 4 8 小时后再打开塑料棚 , 蜡螟 、 卵、 蛹或细 菌统统杀灭 , 不 留后 患 , 巢脾可以长期完好保存 , 无论
定地 还是 转地 蜂场 , 可 随时使 用 , 简单方便 。
注 意事项 :
巢 门交 尾 ) , 蜂 王 和 卵虫 脾 留在 巢 箱 , 巢箱 用 隔王 板 加 复布 与 继箱 隔 开 , 第 二天 老蜂 全 部 回到原 箱 后 , 用水 剂 连续 喷 治 2 ~ 3次 。没有 封盖 子 时 , 水剂 对 大 、 小 蜂螨 疗 效 很 好 。待 新 王产 卵 后 , 继 箱 再 用水 剂 喷治 2 — 3次 , 基 本 可 控 制大 小 蜂螨 危 害 。这 批 蜂 王无 论 是用 来更 换 老
王, 还是组织双王群 , 它们都是养蜂人 的宝贝 , 当年育
王, 当年有 收益 。
2 . 大、 小蜂 螨 分别 防治
止升华硫 中毒 ,可加长两次用药的间隔。一旦发现中
毒, 用 未刷 过 升华 硫 的 巢脾 换下 刷 过 的巢脾 , 给蜂 王产
卵就可 以了 。
大蜂 螨 可用 螨 扑半 片 ,放 在 继箱 与 巢 箱之 间 , 2 — 3 天 1 次, 4次 为一 个疗 程 , 能很 好控 制大 蜂螨 。 小 蜂螨 防
束 之后 就着 手 进行 治 螨 ,不 要 等到 蜂螨 严 重 时才 想来 防治。 三、 早 囚王可 减 少蜂螨 危 害
两次间隔时间不宜太短 。 笔者通过观察 , 升华硫 中 毒大多数是在第二次用药以后 ,主要原 因是第一次刷 脾后 , 药 物没有完全挥发 , 就进行第 二次 , 造成药量因 叠加而过大。春季气温偏低 , 最好是 1 0 天以后再进行
蜂螨越是到秋后对蜂群危害越大 ,很多养蜂师傅

蜜蜂健康
中国蜂业
A P I C U L T U R E O F C HI N A
2 0 1 7年 3月
第6 8卷
在塑料薄膜棚 内熏脾
杨 孝忠
( 河北顺平县安 阳乡史家沟村 ) 将不带箱盖的 4 2 个标准蜂箱每 3 个叠成一摞 , 箱 与箱之 间错开缝 隙 , 排成三行 , 每行 5 个, 靠一侧少摆
明:可杀封盖子内 2 0 %的小螨” ( 《 中国蜂业) 2 0 1 6 第4
期) 。另外 , 用 撒 升华 硫 的方 法 , 次 数过 多 , 容 易发 生 中
毒, 中毒后污染的巢脾也多 , 处理 困难。 5 . 秋 繁 以 前 治螨 要 早 动 手 , 椴树 ( 或荆 条 ) 流蜜 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