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江苏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200709190642)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考试时间满分积累与运用(共26分) 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
当你静下心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啡,放一曲yōu yáng的音乐,cháng yáng于书中世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岂不雅哉?岂不乐哉?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B. 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
C.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3.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这些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6分) (1)安不忘危,。
(2)念天地之悠悠,。
(3),随风直到夜郎西。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6)“”,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名著阅读(6分) 对他的个儿高矮,我也记得不太真切。
这幅把他画得太高,另一幅把他画得太矮。
该给他的衣服抹什么颜色,我也犹豫不决。
我在画纸上抹来抹去,画了张约莫相似的肖像,但某些重要部位也许弄错了。
这一点,你们一定要谅解。
我的朋友从不向我解释,大概他以为我和他一样;可是我呢,很遗憾,我不能透过箱子看到里面的绵羊。
2017~2018学年江苏苏州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昆山市、太仓市联考(解析)

目录
积累与运用。 阅读理解。 作文。
学生版
2018/12/10 其一: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
教师版
答案版
编辑
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其二: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
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对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 夫/君子/之行
B.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答案 C
解 析 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 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 A.正确; B.正确; C.“学”是主语,其后停顿,且和下一句结构对称; D.正确。 故选:C。 静: 静止不动(浮光跃金,静影成璧) 寂静;安静(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静以修身)
目录
积累与运用。 阅读理解。 作文。
学生版
教师版
答案版
编辑
积累与运用。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踏上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我们被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所① A (A.熏陶B.教侮)。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
们学会了处理分(qí) 的艺术;在鲁迅的② A (A.深切B.真切)怀念里,我们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纯 (cuì) 的情感;在朱自清的春天里,我们嗅到了酝(niàng) 在空气中的泥土气息;在陆游的诗歌里,我们感受 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chén) ……途中风景,尽情欣赏!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一部分 (22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这条河,没有浩浩荡荡的气势,也没有开阔的远景可以让人游目骋怀,它披着暗绿色的外衣,凭着它柔和的曲线,妩媚的(zī)态,在慢节奏的小城市里懒懒地伸展着,缠绕着那围它而立的一排排阁楼。
那阁楼里藏着我童年的甜密,寄着我少年的(chōng)憬。
我常常在楼梯的窗口临河跳望,和(xù)的微风吹过,轻灵的飞鸟掠过,我的梦幻在(yí)然自得中飘过……(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zī)态②(chōng)憬③和(xù)④(yí)然自得(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①改成②改成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③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
(李白《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⑤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⑥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李白《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⑦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
(诸葛亮《诫子书》)⑧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夜雨寄北》)3.名著阅读。
(4分)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3)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5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水性的流淌中,滋润了多少文人háo客的心胸。
乘一叶piān舟撑一枝篙,穿行在青山绿水中,默然阅读千年的历史,一涨清水所承zài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cāng桑。
古老苏州,从深深亭院中飞翔而出,一鸣惊人的划过传统的清风荷塘,融入世界的科技革命的潮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háo客②piān舟③承zài④cāng桑(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2.(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②,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③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⑤,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⑥,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⑦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3.(7分)名著阅读。
(1)阅读《西游记》选段,按要求答题。
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A 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B 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C 道:“哪方无火?” B 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又问:“哪方有经?”道:“西方有经。
” C 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A 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①选段中“行者果举扇”,请简单介绍一下行者是用什么方法得到这把假扇的?②根据选段中人物的语言及心理,请依次写出A,B,C所指人物。
A B C。
(2)下面有关《西游记》《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有错误的是哪一项?A.《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回忆自己儿时就不喜欢的两个故事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江苏苏州地区学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卷(20)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复习卷(20)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8分)1.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
(4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细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填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3分)放眼望去,那瘦骨嶙xún()的山峰,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妖娆;侧耳听来,林中涛声阵阵,恰似袅袅的歌声,不觉使人心潮澎pài (),浮想联翩,恍惚进入了最惬意的梦境。
3.根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
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净沙 秋思》中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氛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江苏苏州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昆山市、太仓市联考

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只填序号)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静以修身, 。
(诸葛亮《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阅读理解。
D.过火焰山,孙悟空先是变作小虫儿随茶水进入罗刹腹内逼她借扇,却是把假扇;又变作牛魔王骗得真扇,可又被牛魔王变的猪八戒骗了回去;最后在李天王、哪吒等人的帮助下打败牛魔王,借得真扇。
4.(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活动与阅读能力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2)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归纳出几点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地几所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阅读能力情况图材料二:陆华斯•乔特说:“散漫地读书是人生的浪费,最要紧的是有计划地读。
”材料三:美学家蒋孔阳记的笔记大致分成两种:一种是资料性的,专记文物考据,历史事实,以及书中所引到的例证和故事;另一种是思考性的,记录在读书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启发,引起的感受和随时想到的议论。
5.(1)下列哪一项诗句不符合“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观点?A.B.C.D.(2)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晴空一鹤排云上”和“数树深红出浅黄”两句所表现的秋日美景。
(3)找出“其二”中与“我言秋日胜春朝”意思相近的句子,并比较分析哪一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秋词二首刘禹锡其一 其二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净夜来霜,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 试上高楼清入骨,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注】①嗾:(sǒu)唤狗咬人的声音,这里是“使”的意思。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6.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下列各题。
江苏省苏州市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B.《藤野先生》——记录鲁迅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C.《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的钦佩与赞美,宣扬传统孝道。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yí)▲存 ②目(dǔ)▲③(cāng)▲桑 ④精(cǎi)▲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①▲改成▲②▲改成▲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乡书何处达?▲。 (王湾《▲》
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A.一狼径去B.屠乃奔倚其下
C.屠自后断其股D.身亡所寄(《列子·杞人忧天》)
9.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
10.结合文段内容,谈谈甲乙两文中的狼的形象有何不同。(4分)
▲
阅读《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完成11~13题。(8分)
该不该让家长陪读
⑦吃完中午饭,我就躺在床上睡。姥姥他们在包饺子,下午吃完饺子,一老一少往回赶。傍晚的洨河,火红的晚霞映在水面上煞是好看!村庄里升起袅袅炊烟,小路上,走着扛着工具收工的农人,赶牛车的老伯扬着鞭子悠闲地从我们身旁经过,天黑的时候到家了。
⑧在童年的记忆里,洨河是美丽的。后来,我长大求学、工作,远离家乡,远离洨河。多年后,我又乘车经过那条小河,河水已经变得混浊,没有了当年的清澈,我已寻不到她当年的模样;去看年迈的姥姥,她已看不到我,也听不到我说话,只能靠触摸来感觉我,我说不出的神伤。
江苏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0200709190642)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考试时间满分积累与运用(共26分) 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
当你静下心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啡,放一曲yōu yáng的音乐,cháng yáng于书中世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岂不雅哉?岂不乐哉? 2.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这头母牛卖多少钱,老婆婆?”那人问道。
B. 一般说来,红、黄、绿……等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含量超过浅色蔬菜。
C.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3.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这些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6分) (1)安不忘危,。
(2)念天地之悠悠,。
(3),随风直到夜郎西。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6)“”,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5.名著阅读(6分) 对他的个儿高矮,我也记得不太真切。
这幅把他画得太高,另一幅把他画得太矮。
该给他的衣服抹什么颜色,我也犹豫不决。
我在画纸上抹来抹去,画了张约莫相似的肖像,但某些重要部位也许弄错了。
这一点,你们一定要谅解。
我的朋友从不向我解释,大概他以为我和他一样;可是我呢,很遗憾,我不能透过箱子看到里面的绵羊。
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2018·齐齐哈尔) 古诗文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烽火连三月,________。
(杜甫《春望》)(2) 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峄》)(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一个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是:________,________。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我们学过的课内外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送别的主题。
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5分)2. (5分) (2019八下·上杭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今天,五四的呐喊仍然响彻人们心中,五四的号角依然激lì民族前行,五四的火炬已然传到新时代的青年手中。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广大青年正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画卷。
第1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谭永峰回忆起多年前大学毕业回到泸溪大山的情景时,说道:“我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把椪柑产业带动起来,让更多贫寒的孩子走出去。
”他联合种植户,创办合作社,免费为村民传授培管知识,还建立起青年创业孵化园区实训基地,为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提供创业平台。
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________(A.深化 B.升华)人生境界。
谭永峰希望,更多青年带着知识和本领回到家乡,将一方沃野变成梦想可栖的乐园。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2017-2018初中语文七上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共30分)1.B(解析:A .菡(hàn)萏坍.塌(tān) C.解.(xiâ)数怂.恿(sǒnɡ)D.确凿.(záo)(2分)2.见义思迁——见异思迁赅人听闻——骇人听闻 (一个1分,有错全扣。
2分)3.BCA(解析:“质量”常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分量”比喻价值、作用、对判断有影响的力量;“雅量”指宽宏的气度,多指认的心胸宽阔。
)(1个1分,共3分)4.B(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分)5.(1) 西游记罗刹(或铁扇公主、罗刹女)(2分)(2)《无常》或《五猖会》等 (一个1分,写出1个即可。
不限于上述答案,有错全扣。
1分) (共3分)6.(1)俭以养德(2)我寄愁心与明月(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每空1分,多字少字错字均不得分,共11分。
)7.(1)卡通画读者人数遥遥领先,时文杂志、武侠小说、文学名著读者较少。
(意对即可。
2分)(2)示例:推荐《水浒传》:不必说晁盖的忠厚,宋江的仁义,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鲁智深的粗中有细。
单是时而天真烂漫时而粗野鲁莽的李逵,就给读者很多趣味。
所以我推荐你读一读《水浒传》。
(共三个分句,每个分句学生能写出一点即可酌情给分,只写推荐篇目不给分。
共3分)(3)文雅1分,有文学气息1分。
(共2分)二、(共30分)(一)(共8分)8.“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1分)事后想来无比悔恨的心情。
(1分)(意对即可,共2分。
)9.“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暗示着自己当时悲凉的心情;(1分)同时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做了铺垫。
(1分)(意对即可,共2分。
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①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_______在心窝上。
②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③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A . 靠抱扑B . 贴搂靠C . 靠绕扎D . 贴搂扑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 . 我们又到学校看了很多张老师的教案。
C . 政府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D .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②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④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⑤《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
”(《卫灵公》)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沅州 ________ 祠堂 ________ 纤板 ________ 泅水 ________ 奇葩 ________瞥见________ 珉石________ 洑流________ 曳________ 罅隙________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 (2017七下·民勤期中) 仿照例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7分)1. (7分) (2017九上·芜湖月考)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振风塔的底层供奉一尊五米高的楼迎佛,二层供奉弥勒佛,三层供奉五方佛,四层以上有浮雕像六百多尊。
每层8个飞檐翘角之下悬有“风铎”,徐风吹来,叮当悦耳,令人顿增愉悦。
各层塔门多变化,游人往往迷入难出,大有“”之感,因此,引起游人笑不绝口,登塔兴趣反而更浓,一旦得其门而过,则又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景象。
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塔外走栏,每上一层,走栏就矮几分。
游人立于塔上凭栏眺望,南看长江“铁板琵pá”,唱滚滚东去;北看古城“女郎红牙”,数杨柳美景。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________pá风铎弥勒琵________(2)第三段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眺望”的意思是:________。
(4)在文中横线处填写一句古诗,使文章内容完整。
应填写的诗句是:________2. (10分) (2019九上·阳江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人说中国的诗酒文化蔚为大观。
这其中,有对百姓佳人盛世的感动:“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有对友人的惜别深情:“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有旅途懂得逸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有。
在诗人看来,醉是心灵的宣泄,是良知难泯的痛苦,是无助无奈地痛苦,开怀畅饮是永远不醉的。
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就是对诗人这种心态的绝佳描述。
另一俗语云:“酒壮英雄胆”。
诗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楷模.三国时弥衡大醉击鼓骂曹,痴持忠义:诗仙李白朝堂戏贵妃,辱宠宦,扬眉吐气于大唐玄宗李隆基。
江苏省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语文(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班级:姓名:考试号: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其中1-5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发酵.(jiào)笨拙.(zhuó)澄.澈(ch?nɡ)坍.塌(dān)B.缥.缈(piāo)显耀.(yào)狭隘.(ài)烧灼.(zhuó)C.忙碌.(nǜ)辍.行(zhuì)充沛.(pa i)蜷.(quán)伏D.放肄.(sì)苛.刻(kē)箪.瓢(dān)嗔.怪(chē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帐蓬刨根问底秾阡合度心宽体胖B.斑澜解甲归田威风凛凛力不瑕供C.嗔怪厉精图治翻来复去拈轻怕重D.碧霄饥肠辘辘年与时驰咄咄逼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C.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狂妄自大....的表情。
D.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4.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B.“好吧。
”他说,“我相信你能行!”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仅仅有—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5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水性的流淌中,滋润了多少文人háo 客的心胸。
乘一叶piān舟撑一枝篙,穿行在青山绿水中,默然阅读千年的历史,一涨清水所承zài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cāng桑。
古老苏州,从深深亭院中飞翔而出,一鸣惊人的划过传统的清风荷塘,融入世界的科技革命的潮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háo客②piān舟③承zài④cāng桑(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2.(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②,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③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⑤,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⑥,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⑦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3.(7分)名著阅读。
(1)阅读《西游记》选段,按要求答题。
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A 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 B 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 C 道:“哪方无火?” B 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又问:“哪方有经?”道:“西方有经。
” C 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A 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①选段中“行者果举扇”,请简单介绍一下行者是用什么方法得到这把假扇的?②根据选段中人物的语言及心理,请依次写出A,B,C所指人物。
A B C。
(2)下面有关《西游记》《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有错误的是哪一项?A.《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回忆自己儿时就不喜欢的两个故事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5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小桥,流水,人家,流溢在水墨江南,水性的流淌中,滋润了多少文人háo 客的心胸。
乘一叶piān舟撑一枝篙,穿行在青山绿水中,默然阅读千年的历史,一涨清水所承zài的,是似水流年的痕迹和cāng桑。
古老苏州,从深深亭院中飞翔而出,一鸣惊人的划过传统的清风荷塘,融入世界的科技革命的潮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háo客②piān舟③承zài④cāng桑(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改为2.(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②,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③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④,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⑤,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⑥,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⑦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⑧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3.(7分)名著阅读。
(1)阅读《西游记》选段,按要求答题。
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 A 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 B 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
” C 道:“哪方无火?” B 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又问:“哪方有经?”道:“西方有经。
” C 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A 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①选段中“行者果举扇”,请简单介绍一下行者是用什么方法得到这把假扇的?②根据选段中人物的语言及心理,请依次写出A,B,C所指人物。
A B C。
(2)下面有关《西游记》《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有错误的是哪一项?A.《二十四孝图》中,作者回忆自己儿时就不喜欢的两个故事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B.《父亲的病》中,在父亲临终前,衍太太教我大声叫“父亲”,我为此很感激她。
C.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他敲打孙悟空后脑三下,悟空领悟到祖师的意思,半夜三更从后门进入,向菩提祖师学艺。
D.《五猖会》中的父亲是一个封建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家长。
三、标题4.(2分)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活动,下列小组活动不移合主题的是哪一项?()A.第一组同学和同学分享两篇文章:朱光潜的《谈交友》和培根的《论友谊》B.第二组同学讲述了两个故事:《伯牙绝弦》和《割席断交》C.第三组同学展示了一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等D.第四组同学向其他同学进行了自我介绍,讲述自己的一些趣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部分(45分)5.(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其一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请描绘出“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所展现的画面。
(2)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很多,有的诗歌直抒胸臆,而有的诗歌则相对含蓄些,或借助于景物描写,或借助于想象间接地表达情感。
下列诗句中,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完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哪一项?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6.(4分)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下列各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对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夫/君子/之行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本文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请简要说说文中表达了作者对儿子怎样的殷切期望?7.(8分)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
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时曰:“月余日矣。
”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
将去,顾而谓曰:“若非令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注】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是哪一项?A.子亡.马几何时矣?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杞人忧天》)B.将去,顾.而谓曰顾.野有麦场(《狼》)C.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求闻若.此,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D.茂问之.曰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
②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3)这件事表现了卓茂的什么品质?8.(1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细菌和病毒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
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
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
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
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
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
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
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
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
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
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②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
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杭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③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撅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
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
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
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
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
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④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
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
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文章从哪几方面把细菌和病毒作比较?请分条概括回答。
(2)文中“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一句中,“大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3)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9.(1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丁立梅①没事的时候,我喜欢伏在三楼的阳台上,往下看。
②那儿,几间平房,坐西朝东,原先是某家单位做仓库用的。
房很旧了,屋顶有几处破败得很,像一件破棉袄,露出里面的絮。
“絮”是褐色的木片子,下雨的天,我总担心它会不会漏雨。
③房前,码着一堆的砖,不知做什么用的。
砖堆上,很少有空落落的时候,上面或晒着鞋,或晾着衣物什么的。
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施鞋,一双篮,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大阳。
像夫与妇。
④也真的是一对夫妇住着,男的是一家公司的门卫,女的是街道清洁工。
他们早出晚归,从未与我照过面,但我听见过他们的说话声,在夜晚,喁喁的,像虫鸣。
我从夜晚的阳台上望下去,望见屋子里的灯光,和在灯光里走动的两个人影。
世界美好得让人心里长出水草来。
⑤某天,我突然发现砖堆上空着,不见了蓝的拖鞋红的拖鞋,砖堆一下子变得异常冷清与寂寥。
他们外出了?还是生病了?我有些心神不宁。
重“见”他们,是在几天后的午后。
我在阳台上晾衣裳,随意往楼下看了看,看到砖堆上,赫然躺着一蓝一红两双绒花鞋,在太阳下,相偎着,仿佛它们从来不曾离开过。
那一刻,我的心里腾出欢喜来:感谢天!他们还都好好地在着。
⑥卖杂粮饼的女人,每到黄昏时,会把摊子摆到我们学校门口。
两块钱的杂粮饼,现在涨到三块钱了,味道很好,有时我也会去买上一个。
时间久了,我们相熟了。
遇到时,会微笑、点头,算作招呼。
偶尔,也有简短的对话,她知道我是老师,会问一句,老师,下课了?我答应一声,问她,冷吗?她笑着回我,不冷。
我们的交往,也仅仅限于此。
淡淡的,像路边随便相遇到的一段寻常。
⑦我出去开笔会,一走半个多月。
回来后,正常上班,下班,没觉得有什么不同。
女人的摊子,还摆在学校门口,上面撑起一个大雨篷,档风的。
学生们还未放学,女人便闲着,双手插在红围裙兜里,在看街景。
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
⑧当下愣住,一个人的存在,到底对谁很重要?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记得你,就像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凡来尘往,莫不如此。
(有改动)(1)文章写了哪两个生活场景?请简要概括。
(2)批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即对文章精彩的词、句作出自己的点评或分析,请结合全句内容,为下列加点字词分别撰写批注。
①最常见的,是两双绒拖鞋,一双蓝,一双红,它们相偎..在砖堆上,孵太阳。
像夫与妇。
②当看到我时,女人的眼里跳出..惊喜来,女人说,老师,好长时间没看到你了。
(3)文章结尾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的理解。
第三部分(60分)10.(60分)作文。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于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我们久久回味: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了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第一部分(25分)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