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探索(史铁尔)

合集下载

湖南省首届“探寻社工”个案社会工作情景剧大赛策划书

湖南省首届“探寻社工”个案社会工作情景剧大赛策划书

湖南省首届“探寻社工”个案社会工作情景剧大赛活动策划书湖南女子学院学社联翼起航社工协会2011年10月25日一、活动背景个案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手法之一,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周围的资源,改善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个案社会工作于19世纪-20世纪开始萌芽,国内社会工作发展与西方社会工作相比具有行政干预的色彩,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形成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

为了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专业化,大陆地区已有170所大学开办社会工作本科教育,还有数十所学校开办社会工作专科教育。

这意味着,专业助人者将在中国大量涌现。

然而,就湖南省的社会工作发展现状而言,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投入还不足,人们对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工作手法还不理解,导致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不高,远落后于广东(东莞、深圳)。

二、活动意义及目的:个案社会工作专业手法在企业、社区、学校、医院等各个领域已有运用,让部分的家庭和个人的困难得到了妥善解决,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希望这种专业的助人方法得到更广泛的宣传与运用。

湖南省首届“探寻社工”个案社会工作情景剧大赛给我们的宣传提供有力的平台,用最直接的方法促使学生与老师加深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解,特别是引起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视。

本次活动不仅会激发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同时为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的专业理念深入人心做很好的铺垫,以便提高人们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度!三、活动主办方:湖南省社会工作协会活动承办方:湖南女子学院学社联翼起航社工协会活动协办方:创业工场、湖南招聘网、楼盘网四、活动的大致想法:湖南省首届“探寻社工”个案社会工作情景剧大赛,是一次专业技术的博弈,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活动。

我们将邀请湖南省内开设有社工专业的学校选出代表团队参与比赛。

每个学校至少选送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团队参与比赛,团队任务主要任务包括剧本编写和现场情景演出,本次比赛最终以晚会形式呈现,每个团队将有15分钟情景表演时间,评出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两组、三等奖两组,获奖团队均获得由湖南省社工协会颁发团队锦旗和个人荣誉证书。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小军是安徽农村17岁的高中生,学习成绩 很差,在学校表现很差,经常打仗。与父母 的关系也不好,还毒打父亲。他的父亲是 一个有攻击性、焦虑不安的人,他一直对 小军管教很严,但他的教育方式就是打骂。 老师也不喜欢小军,学校准备开除他。小 军自己也认为各个方面都不行,是个失败 者,没有安全感,不知道以后如何谋生。 运用内外影响力范式分析解决小军的问题。
第三步:将问题进行优先次序的排列: 小丽上网彻夜未归为第一要解决的问题 小丽的学习问题 小丽的家庭关系问题 小丽的人际关系问题 小丽的情绪问题 第四步:分析小丽问题的成因 小丽的问题不是个人原因单独造成的,而是个人、家 庭、社会综吅原因所造成,根据多元因素决定论和人 与环境的实务视角,对小丽进行综吅介入。
案例:单亲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小丽的故事 小丽是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父母在她五岁的时候 因爸爸有婚外恋而离婚了,小丽和在企业人事部门 工作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对小丽要求很严格,每 天必须按时回家,稍有不慎便会遭到母亲的责怪和 批评。小学的时候小丽的成绩不错,上了初中后妈妈 发现小丽开始不爱上学,不爱说话,性格内向,经常 因作业和上课的纪律遭到老师的投诉。后来发展到 逃学、上网、甚至彻夜不归。现小丽的母亲带着小丽 前来社工服务机构求助。 小丽有哪些困境?提出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
内部 力量
外部 力量
个人各 种力量 的交互 作用
导致的行为
图1-1:内外影响力范式
案例: 彭先生今年76岁,退休后跟老伴一起生活,老伴没 有工作。两位老人有一个儿子在外地工作,不能为 他们提供日常照顾。彭先生退休后,除了经济收入 大幅减少,生活困难,两年前还因中风导致右边身 体行动不便,视力退化更让他失去安全感,他虽然 仍能自己照顾自己,但内心感到非常沮丧和抑郁。 虽然老伴对他关怀备至,但由于不能体会和认同他 的感受,因而不能给予他所需要的支持。而彭先生 一直沉默寡言,内心感受鲜为人知,情绪困扰日益 严重,加上不主动做康复治疗,体能恢复较慢,脾 气变得更差了,近来甚至出现暴力行为,以至影响 了家庭关系。妻子因为跟他朝夕相对,便觉得彭先 生凡事都针对她,夫妻关系紧张。 问题:按照内外影响力的范式分析彭先生的行为。

社会工作实务必考知识点归纳(最新)

社会工作实务必考知识点归纳(最新)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6个阶段。

第一节接案1.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①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②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③决定是否接案④订立初步协定(1)接案前的准备a)什么是接案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始,是社工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求,帮助其逐步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也是社工与潜在服务对象通过沟通达成共同解决问题初步协定的整个助人活动的开始。

接案期的目标是: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

b)了解服务对象的类型和来源i.服务对象的来源主动求助者:需通过“接案会谈”筛选由他人或机构转介来的:需通过“接案会谈”筛选,可能需要再“转介”由社工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由社工主动接触并使他们接受服务的人)ii.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自愿型服务对象:自己主动向社工求助的,以及由他人介绍而接触社会服务机构并愿意成为其服务对象的人。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利的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是被动接收帮助的,他们在接受服务时通常会表现某些抗拒情绪和行为。

iii.现有服务对象和潜在服务对象现有服务对象:已经使用社工提供的资源或正在接受社工协助的服务对象潜在服务对象:尚未使用或接受社工协助和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iv.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自我解决→求助自然助人网络(亲朋好友、同事、邻里)→社工c)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会谈提纲i.服务对象资料的准备:①研读服务对象的资料②了解服务对象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③走访社区④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有特殊事项需谨慎处理ii.拟定初次面谈提纲帮助社工厘清工作思路,能够有序并有效地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以提供切合服务对象需要的服务提纲内容①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②简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③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和工作过程④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了解对机构和社工的期望⑤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提供及时帮助(2)会谈a)会谈的主要任务i.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是界定问题时最重要的起点。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历程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历程

(二)什么是实务研究?
1、定义:社会工作者、社工教育者或者社 会福利机构的员工使用社会科学研究方 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协助达成社会工 作目标而开展的活动。(莫邦豪、周华 林,2000)
(三)实务研究的方法
1、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 2、具体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 (2)行动研究 (3)个案(案例)研究
问题视角或增能视角 (4)研究方法-----单一、整合的方法 2、社会工作研究的功能(作用): 达成社会工作目标: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个人需要 政策层面 实践层面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研究?
3、性质:应用研究 4、分类: (1)评估性研究 目的:评定社会工作实践或工作方法的成效,提高服务
水平,改善 服务素质 回答的问题:我们做的工作有效吗? 那种工作在那种情景中会产生那种效果?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在哪?赋权是否是一句口号? (2)干预(对策)研究 如何解决社会问题,评定服务成效 (3)现状(实际情况)研究
区(科纳威里)的青少年的各种人际交往, 以及在此次生文化下青少年生涯发展情况。 2、扎根理论:从描述到建构理论 从局限的经验和资料类化并运用到扩大的领域
(四)个案研究的特点
1、具有典型性(共性)和独特性(个性) “双重属性” 2、深入性 多维度、多时空(过去、现在、将来)、静态-动态分析 3、综合性:多种研究方法的应用 4、针对性 探索某一形象或问题的成因、深入分析及干预
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历程: 以个案研究为例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学院 高万红 教授 博士
一、对社工实务研究的基本认识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研究? 1、西方社会工作研究的内涵: (1)理念------伦理 为什么开展研究?研究为谁?社会工作的干预是否弊大于利?社工

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索——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文献的综述

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索——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文献的综述
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索
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文献的综述
张和清闫红红尚静
内 容 提 要 本文通过梳理2 0 世 纪 9 0 年代以来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文献发现,生态系 统理论、优势视角、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A B C D )等是农村社会工作的核心理论,与此相应的农村社会工作侧 重 通 用 (整 合 )及 社 区 为 本 的 实 务 模 式 ,具 体 的 方 法 策 略 也 经 历 了 从 个 案 、家 庭 及 小 组 工 作 的 专 业 方 法 到 社 区 为 本 的 整 合 社 会 工 作 实 践 的 转 变 (从 临 床 社 会 工 作 到 社 会 发 展 )。这 种 农 村 社 会 工 作 实 务 模 式 能 够 回 应 国 家 乡村振兴战略之专业个案救助和社区能力建设。
会 工 作 实 务 模 式 所 代 替 。有 学 者 发 现 以 新 的 生 态 系 统 为 基础的通用模 式 与 优 势 视 角 及 其 方 法 具 有 统 一 性 (M i y
et al. ,2007) 。通用模式与优势视角的结合日益成为西方
* 特别鸣谢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资助。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实验的‘单项服务’模式研究$(项 目号&1601067 - 23000 - 41230040)的阶段性成果。
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索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文献的综述张和清闰红红尚静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文献发现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abcd等是农村社会工作的核心理论与此相应的农村社会工作侧重通用整合及社区为本的实务模式具体的方法策略也经历了从个案家庭及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到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的转变从临床社会工作到社会发展

《社会工作实务》读后感2000字

《社会工作实务》读后感2000字

《社会工作实务》读后感2000字《社会工作实务》读后感2000字兰衍局名师工作室谢树样一、内容简介《社会工作实务》一书由全国社会工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撰,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社会工作实务》是社工师考试唯一一门用主观题进行检测的科目。

全书一共15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介绍社工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和通过过程),是社工实务部分专业化的业务规范和操作指导;其次部分(第3~15章)介绍社会工作各领域的内容。

它们分别是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残疾人、矫正、优抚安置、社会求助、家庭、学校、社区、医务、企业社会工作各详细领域的实务。

二、要点摘录1.通用过程模式四大理论四大理论它不是非此即彼的,它们相互包涵、相互渗透,但都有自己一套各自的论证思路。

社会环境理论(人在情境中)将焦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这一理论是熟悉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重要基础。

系统理论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个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介入和转变的场域。

该理论的分析视角:对问题的分析不再局限为个人的归因,而是从整体上分析;对个人问题的评估,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特质、功能和运作状况着手。

生态系统理论是分析“人与环境”互动的详细工作框架。

包括“栖息地”和“生存空间”两部分。

“栖息地”指人生活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生存空间”指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

该理论工作评估的核心和详细内容:生命周期、人际关联、力量、角色、地位、栖息地和适应力。

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强调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时要擅长发觉和挖掘他们的优点,运用服务对象的优点和自身资源关心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强调服务对象自身力量的提升。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

任何损害都有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

仔细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理想。

每一种环境都布满资源。

史铁尔-社会工作1-6章-万老师

史铁尔-社会工作1-6章-万老师
价值和价值观 同学回答什么是价值,并举例说明什么对 你来说是又价值的。
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人们所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 背意愿与复合意愿的观念,是我们对于人和市的是与非。好与坏、该 与不该的判断标准。 社会工作价值 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是具有价值的。它不但建立在价值基础上, 而且本身就是利他主义的专业。专业价值观对于社会的意义在于----助人自助。以价值观为指导,去指定与专业一致的助人方案。 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 服务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社会公正 诚信 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能力
4.接纳原则
第四章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的技巧
个案工作直接与人打交道,要求个案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 熟练地掌握个案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术,才能使个案工作卓有成效。 个案工作考虑的因素 1.会谈场所的安排 3.个案会谈技巧 个案工作记录技术 1.个案记录方式 文字记录 录像记录 录音记录 过程式记录 摘要式记录 2.会谈时间的安排
万美君
28
2018/7/8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原则
专业伦理的含义及作用 行为伦理即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具体化,是行 动中的价值,具体规定着在专业实践中应当做什么。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价值关注好的想要拥有的东西,而伦理关注的对的和正确的东西。 社会工作伦理是建立在专业价值观基础上的,社会工作者行动的道德 指南。通过这些原则,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得以集中体现,并为专业目标的 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制约和保证。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原则 自决 接纳原则 平等原则
2.个案记录的形式
第四章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过程
申请结案阶段
1.接案前的准备 2.减轻案主的焦虑与不安,以建立初步的专业关系 3.初步探索与评估以确定是否接案 4.转案 资料收集与分析阶段 1.资料收集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环境体系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与方案PPT课件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与方案PPT课件
积极探索新的服务领域,满足不断变 化的社会需求,如社区发展、企业社 会责任、环境保护等。
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 合作,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国际化发 展。
谢谢观看
专业发展与趋势
专业细分化
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社 会工作专业将进一步细分, 以适应不同领域和群体的服 务需求。
科技应用
科技手段将在社会工作中发 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大 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以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跨学科合作
社会工作实务将更加注重与 其他学科领域的合作,如心 理学、教育学、医学等,以 提供更全面和专业的服务。
总结词
家庭关系调解旨在通过专业的 方法和技巧,帮助家庭成员解 决矛盾,改善家庭关系。
调解技巧运用
运用倾听、引导、沟通等调解 技巧,帮助家庭成员理性表达 诉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后续跟进
对调解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确保家 庭关系的长期稳定。
案例三:青少年成长辅导
总结词
青少年成长辅导旨在通过心理疏导、学业 指导、生活辅导等方式,促进青少年的健 康成长和发展。
监督与评估
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定期评估实施 效果,及时调整方案,确保目标的实 现。
05
04
实施方案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改善社区 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 发展等方面的措施。
案例二:家庭关系调解
家庭矛盾分析
深入了解家庭矛盾的起因、表 现形式和影响,确定调解的重 点和难点。
制定解决方案
根据家庭矛盾的具体情况,制 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 家庭成员的和解与合作。
推动社会工作专业
发展
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专业发 展的核心,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 完善专业理论与方法。

2012版《社会工作实务》整理笔记

2012版《社会工作实务》整理笔记

2012版《社会工作实务》整理笔记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一、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指的是从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的、描述和总结了实务动作过程中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是具有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相对固定并且具有普适性的工作程序,是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性的工作方法。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者为了评估和解决人的问题,了解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需要和资源,同时也要了解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如何认定和满足这些需要,包括人们生活其中的各人社会系统,以及社会系统是如何时推动或阻碍人们保持与获得健康、幸福的理论和知识。

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双向作用观帮助社会工作者认识在所有人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社会结构、系统和文化规范。

B=f(P?E)(二)系统理论(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

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对服务对象问题所持的观点1、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形成的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理模式,即对问题的分析不再是一种个人归因。

其问题的产生都同时是内部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2、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于服务对像个人内在生理或心理的行为特征层面,而且涉及与服务对象问题相关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物质、功能和动作情况。

3、服务对象问题的相关层面或系统的各部分是动态的。

4、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处理需要采取周延和连续的整合观点。

(三)生态系统理论人类发展公式是:D=f(P?E)即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函数。

主张个人的发展是主动的、有目的和目标的,人会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及选择。

通过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发展和适应。

社会工作试图通过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间的功能推敲的处理,来强化能力整合治疗和改变问题。

以社工激发农村社区建设活力《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以社工激发农村社区建设活力《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以社工激发农村社区建设活力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杂志时间:2015-09-08 16:44编者按: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许多新问题也涌现出来,在农村,有些问题还很突出,亟须社会工作介入。

那么,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可产生哪些积极影响?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路径和方式到底有哪些?本次特别邀请一些专家学者进行探讨,为农村社会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针对村民的“实在”要求提供社工服务史铁尔蒋国庆贺晓淳长沙民政学院社工学院2013年负责实施湖南省湘西苗族地区“三区计划”项目,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总结了基于“三区计划”项目目标的团队组建方式、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即以“乡工+社工”为工作团队,村寨合作社和社会工作站为工作平台,文化建设为核心,留守人员服务为基础,城乡互动的生计活动为动力。

组建“乡工+社工”工作团队该项目实践服务点是一个苗族人群居住的山区农村,全村892人,留守人员308人。

其中留守老人94人,留守妇女116人,留守儿童98人。

受地理位置限制,当地经济发展缓慢,村里青壮年劳动力64%外出务工,村庄空心化问题十分突出。

在项目实施第一年,按“三区计划”总体安排,派遣社工驻村开展服务。

一年后,派遣社工开始以各种理由表示不愿意继续长期驻村,村民也对驻村社工只开展一些康乐性服务、入户慰问、节庆活动表示不满意。

究其原因主要三点:一是村民对社工寄予很大期望,希望社工能解决他们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如村道修缮、扶贫项目引进、经济项目引进等。

但社工作为外来者,社会关系相对单薄,所在地区政府能够给予的支持十分有限,让其产生退缩和逃避的心理;二是社工虽然有专业训练,懂得如何与在地村民建立专业关系,但实际建立的关系相当有限,社工感觉在地村民对自己很客气,但无论如何努力,也很难让他们信任自己,这让社工产生很强的无用感和失落感;三是村民很“实在”,他们希望社工的到来,能够给他们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但社工所提供的服务让他们看不见,摸不着,村民表现出对社工的不满。

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共5篇)

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共5篇)

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共5篇)第一篇: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了解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了解实务方法的各种工作模式及工作技巧,了解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的内容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个案工作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2.个案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3.个案工作的原则和技巧4.个案管理二、小组工作1.小组工作的涵义与特点2.小组工作的理论和主要模式3.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4.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三、社区工作1.社区工作的涵义与特点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3.社区工作的技巧4.我国的社区工作四、社会行政1.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2.社会行政的内容3.社会服务评估五、社会政策1.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2.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3.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4.我国的主要社会政策第二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1.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2.研究的单位与研究内容二、测量1.测量的水平2.概念的操作化3.信度与效度三、抽样1.概率抽样2.非概率抽样四、定量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2.实验法五、定性研究方法1.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2.访谈法3.焦点小组4.观察法六、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分析1.描述频数分布2.分布趋势3.列联表七、撰写研究报告1.研究报告的类型与结构2.研究报告的写作第二篇: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第八章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社会工作方法1.儿童个案工作的方法(1)目标儿童个案工作,一方面,直接启迪儿童发展的需求,帮助其调整心理情绪状态,激发发展的潜能,辅导其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向儿童提供社会资源,改进其遭遇和社会处境,促进儿童的改变和成长。

最新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探索(史铁尔)

最新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探索(史铁尔)

个人层面(社区教育) 职业病基础知识培训; 康复途径与康复方法获得。
团体/家庭层面(互助小组) 康复互助小组 照顾者小组 村医小组 生计合作组(生计项目)
社区层面(社区建设) 职业病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建设) 尘肺病康复管理委员会(组织建设) 尘肺病康复操、康复器械、歌曲制作(社区 文化)
四、目前的成效
四、选择的理由
服务对象的广大性、贫困性; 对中央政策的回应; 乡村建设运动的传统(梁漱溟、晏阳初); 社工教育启示; 社会工作本土化; 爱滋病村、麻风病村、苗村。
案例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一、背景: 2003年启动 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74.85%. 农村人口占人口的72%. 所有的7个县均是国贫、省贫县是武陵山贫 困片区重点扶贫县. 古丈县,凤凰县,苗乡聚集地.
二、支持网络建设的策略、视 角、方法
支持网络建设的策略: 康复支持; 生活支持; 人际支持。
工作视角: 优势视角; 能力建设。 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个案工作。
三、实施内容
支持网络建设:
社区中心 (社工)
村医
服务 对象
康复 小组
康复 站
基本形成了以社区活动中心为支撑,社工 为引导,村医为支持,康复站为平台、 康复互助组为基础的支持网络。
公共服务和物品的严重缺失。
二、政策环境: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 :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新农村的20字方针:生产 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这是指导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 领性文件。

整合视角下的个案工作——一个个案的分析与反思

整合视角下的个案工作——一个个案的分析与反思

整合视角下的个案工作——一个个案的分析与反思
史铁尔
【期刊名称】《社会工作》
【年(卷),期】2007(000)018
【摘要】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在帮助失调个人和家庭恢复功能方面能够起到比较大的作用.由于个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以一种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因此整合视角下的个案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目前的中国国情下,西方理论还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整合性的个案工作是比较适合中国文化处境的社会工作方法,可以改造、运用和推广.
【总页数】4页(P4-7)
【作者】史铁尔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湖南长沙,4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6
【相关文献】
1.生态视角下乡土文化传承的整合社会工作——一个广州从化乡村项目的个案研究[J], 林淼
2.课程内容选择的反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个案例分析 [J], 刘朝锋
3.论个案工作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对一个心理辅导个案的分析 [J], 杜娟
4.优势视角下个案工作成效及影响因素——基于对广州市L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个
案文书的分析 [J], 郭浩
5.课程内容选择的反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一个案例分析 [J], 刘朝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人才

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人才

A Study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e for the Social
Work Specialized Subject
作者: 史铁尔 刘静林 朱浩
作者机构: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出版物刊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9-12页
主题词: 社会工作专业 实践教学 模式 中国本土 社会工作人才
摘要:本文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实践取向教育、以学习者为本、经验学习、社会工作要本土化等理念指导下,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探索出由课程实践、隐性课程实践、认知实习、综合实习和农村社会工作实习构成的一个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制度、基地、经费、督导、质量监控等方面保障下,运行良好,取得显著成效,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探索王海艳【摘要】基于社会工作实务操作取向,伴随我校应用型名校建设工程,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社会工作专业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期刊名称】《合作经济与科技》【年(卷),期】2016(000)024【总页数】3页(P143-145)【关键词】实践教学;考核;督导【作者】王海艳【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7日随着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专业人才队伍的壮大以及当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服务需求不断地增加,社会需要更加专业化、服务化的高素质社会工作者,才能有效地应对日益增加的社会问题。

2012年11月,我校获批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何结合农业院校的特色有效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出高素质的服务农村社区的社会工作人才,成为我校社会工作教育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内化为熟练的技巧,并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

只有在真正的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才能获得更多的专业工作经验,能有更高层次的理解。

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重要方法,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同仁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

我校作为农业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立足于学校特点,致力于培养服务农村社区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因此,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充分考虑社会工作专业的一般特性,又紧密结合学校特点,构建有农业院校特色的社会工作课程体系。

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按照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层层深入,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一般遵循“体验认知—模拟学习—真实情境实习”的开展,开发系统的、贯穿大学四年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引言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遵循的一套流程和方法,用于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福利和提升社会公平正义。

本文将从社会工作实务的定义、通用过程的构成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等方面,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相关内容。

社会工作实务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干预方法和实践过程,旨在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福利和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工作实务是指以社会工作理论为指导,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构成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主要包括问题识别、评估、干预、实施和评估五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具有其特定的目标和方法,相互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问题识别问题识别是社会工作实务的起点,通过观察、听取信息和与相关人员交流等途径,确定社会问题或需求。

问题识别的方法可以包括社会调查、焦点小组讨论、个案记录分析等。

评估评估是对问题进行客观、系统地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包括对个体、群体或社区的现状、需求、资源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工具可以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评定量表等。

干预干预是社会工作中最核心的环节,通过制定个别或群体干预计划,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促使问题的解决和个体、群体的发展。

干预方法包括个案工作、群体工作、社区工作等。

实施实施是将干预计划付诸行动的过程,包括具体操作、实施策略和资源配置等。

实施社会工作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者合作,包括社会福利机构、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等。

评估评估是对干预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的过程,旨在确定干预效果、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统计数据分析、效果评价、案例研究等。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实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问题解决者,又是服务提供者和社会变革者。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包括:1.专家:社会工作者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需要帮助的个体或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和咨询。

2.咨询者:社会工作者应倾听个体或群体的需求和问题,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探索
—以湖南农村为例
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史铁尔
2012.11.湖北
版权所有, 1997 (c)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一、背景情况
• 国情: • 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674149546人,占50.32%。 2010年全年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109元,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 支出的比重为41.1%。按2011年农村贫困标准 2300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1.28亿; • 过度市场化\商品化(风险性加大、村庄空心化、 弱势化、消费压力、环境恶化、犯罪事件增加、 社会资本冲击等)
二、政策环境:
•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 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就是中共 中央、国务院2009年的一号文件。
•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 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 展的决定。
• 个人层面(社区教育) • 职业病基础知识培训; • 康复途径与康复方法获得。
• 团体/家庭层面(互助小组) • 康复互助小组 • 照顾者小组 • 村医小组 • 生计合作组(生计项目)
• 社区层面(社区建设) • 职业病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建设) • 尘肺病康复管理委员会(组织建设) • 尘肺病康复操、康复器械、歌曲制作(社 区文化)
• 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 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三、湖南的省情:
• 第六次人口普查:6568.37万人,乡村人 口3919.31万人。59.67%,全省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6元,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5622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48.4%,困难群体800万。
四、目前的成效
• 康复意识的加强,身体明显好转; • 康复互助小组和照顾小组出现; • 社区教育和培训经常化; • 生计项目介入, • 支持网络基本形成,发挥作用。
五、经验讨论
• 以社工为引导的支持网络的搭建能够有效 的帮助农村职业病患者康复和协助他们逐 渐走出困境; • 对尘肺病患者形成了一种社区社会保护机 制; • 实现了部分尘肺病患者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改变; • 支持网络的建设使在地社会资产增量;
经验讨论
• 选择适合工作视角和方法; • 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专业化团队; • 有适当、持续的资源支持; • 自主性、专业性、不干预、有效果。
六、总结
• 理论视角:
• 社会资本、社会资产、社会支持、能力建 设、文化敏感性。 • 要素:组织、平台、队伍。
• 模式:以社区活动中心为平台,社会工作 方法为手段,能力建设为理念的社区发展 模式。
村寨情况
• 翁草村、九龙村、中寨村: • 中寨村隶属湘西自治州古丈默戎镇的一个行政村中寨村由6个 小组和1个远离中寨大本营“鬼柒”组成的大寨子,主要姓氏 有梁、石、龙组成。中寨村人口虽然有1500人左右,但很多 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村中以有老人和留守的青少年和儿童以 及妇女为主。在村中的有老人大概有130多人,在15岁以下的 儿童有180人,上高中的青少年有30多人,常年在镇上上高中, 妇女约有300多人,作为苗家特色文化的一个自然村,中寨村 经济仍保留很大成分的自给自足性,以农业为主,辅之以林业象的广大性、贫困性; • 对中央政策的回应; • 乡村建设运动的传统(梁漱溟、晏阳初); • 社工教育启示; • 社会工作本土化; • 爱滋病村、麻风病村、苗村。
案例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 • • • •
一、背景: 2003年启动 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74.85%. 农村人口占人口的72%. 所有的7个县均是国贫、省贫县是武陵 山贫困片区重点扶贫县. 古丈县,凤凰县,苗乡聚集地.
二、工作步骤
• 建立关系,获得信任 • 融入社区,倾听声音 • 发现需求,评估问题
• 共同策划,参与实施
• 检测评估,纪录报告
三、社区活动中心成立
• 社区活动中心的建立: • 2005年(湖南省第一家
• 村级社区活动中心)
• 阅览室
• 电脑室
• 活动室 • 展览室
四、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
• 小组的发育:苗鼓队,苗 歌队,剪报小组,读书小 组,外出务工小组、篮球 队、残疾人小组、广播小 组,村报小组等。 • 社区工作的开展: • 三八妇女节,春节晚会, 美丽童声比赛,西部苗歌 大赛,引水工程,助学活 动,义诊活动等。

谢 谢!
• 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 邮箱:8100399@qq .com
二、支持网络建设的策略、视 角、方法
• 支持网络建设的策略: • 康复支持; • 生活支持; • 人际支持。
• 工作视角: • 优势视角; • 能力建设。 • 工作方法: • 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个案工作。
三、实施内容
• 支持网络建设: •
社区中心 (社工)
村医
服务 对象
康复 小组
康复 站
• 基本形成了以社区活动中心为支撑,社 工为引导,村医为支持,康复站为平台、 康复互助组为基础的支持网络。
• (二)农村尘肺病患者群体的需求 • 123个服务对象进行了需求评估:
• 第一是提供控制并发症的药品;(40人,27%,第一)
• 第二是经济救助(35人,24%,第二); • 第三是康复训练和康复知识培训(24人,16%,第三)
• 第四是法律救助(13人,9%,第四);
• 第五是医疗救助(7人,5%,第五); • 其他(4人 3%,第六)。
• 公共服务和物品的严重缺失。
二、政策环境:
•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 :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 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 200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新农村的20字方针:生 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这是指导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 纲领性文件。
• 社会工作行政-资 源链接:学校、 社会(多背一公 斤、免费午餐、 )、政府(修桥 )、义诊、生计 (养羊)
四,产出与效果
• 服务5000人次;
• 服务人群:青少年、老年 • 妇女、残疾人等; • 公共服务和物品的出现; • 民族文化得到逐步恢复;
• 弱势群体有了自己的声音;
• 村庄的生计呈现多样化;
• 村庄社会资本得到增强。
案例二:湖南娄底市
• 一、目前的现状和需求 • 全国统计有60万职业病患者。 • (一)甲乡白竹片区情况
• 白竹片区共有6个村,共计人口4338人, 本片区从事煤矿工作450人,占本区人数 的10%,初步确诊尘肺病患者53人(有 许多人有症状但不愿意到医院检查),
• 通过为期3个月的社区调查、实地走访调 查,发现当地尘肺病患者基本面临三无处 境:无服务(患有尘肺病后没有相关咨询、 康复训练、支持的服务)、无组织(缺乏 后相关同伴支持、互助交流、支持保护)、 无资源(几乎没有康复资源、职业转型资 源、社区资源)的尴尬处境。处于原子的 状态、在社会、社区中属于边缘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