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单元测评优化训练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单元测评优化训练(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课程标准】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5.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6.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7.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考点分析】
识记:(1)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民族英雄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全部当众销毁。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6月,清政府战败,被迫于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4)1856年10月,英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炮轰广州,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以下条约:1858年《瑷珲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戡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戡界议定书,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5)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60年,太平军进攻上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雇用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对抗太平军,1862年,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6)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1876年左宗棠进军新疆(“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1881年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7)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壮烈牺牲,“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8)1900年,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是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刽子手,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理解: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影响。

主要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主要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应用:(1)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影响。

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主要影响: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主要影响。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线要地;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主要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

【名题荟萃】
一、单项选择题
(2006·黄冈)我国将每年的“禁毒宣传日”定为6月3日,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1.
A.戚继光抗倭 B.虎门销烟
C.甲午中日战争D.南京大屠杀
2.(2006·惠州)“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出自()
A.《定国是诏》B.《警世钟》
C.《海国图志》D.《天演论》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3.(2006·河北)鸦片战争后,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B.反对新旧军阀
C.反封建反侵略 D.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4.(2006·汕头)右图中的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伤痛。

看到它,就会联想到()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D.中法战争
5.(2006·黄冈)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开始于()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
6.(2006·淄博)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2006·河南)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一家工厂。

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D.甲午中日战争后
8.(2006·湖南)下列关于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叙述中,能准确反映出义和团兴起背景的是()
A.是一个具有爱国性质的口号
B.能广泛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C.它使义和团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
D.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9.(2006·吉林)在近代史上造成北京城的珍宝大量流失的侵略战争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0.(2006·广西)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

”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

”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义B.李辛C.王平D.赵洋
二、材料解析题
11.(2006·龙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京师是指北京);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防不胜防,即在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所以时事之宜等,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边,二者并重。

——左宗棠
⑴在“海防”“ 塞防”问题上,左宗棠持什么观点?
⑵如何评价左宗棠这一观点?请你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问答题
12.(2006·常德)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过程中,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哪些条约的签订体现了这一变化?试加以说明。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奋斗和抗争?
【拓展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
A.反对中国禁烟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迫切需要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A.《尼布楚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3.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时

()
A.1640年6月 B.1893年6月 C.1840年6月 D.1841年6月
4.下列陈述中,不符合史实的

()
A.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高潮
B.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自然经济站统治地位
C.正当清朝衰落之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D.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5.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侵犯中国经济主权最严重的条款
是()
A.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