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下7.《变色龙》教学案例
《变色龙》教案设计

《变色龙》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龙的基本知识,包括生物特征、生活习性等;2.能够观察和描述变色龙的变色过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展示变色龙的特征和变色过程;2.实验用品:变色龙模仿实验材料(颜料、油画纸、水彩笔、吸管);3.小组讨论工具:小黑板、彩色粉笔。
三、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展示变色龙的特征,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变色龙的好奇心。
2.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讨论变色龙的特点和变色过程,教师记录学生的观点。
实践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变色龙的模仿实验。
a)每个小组分发实验材料(颜料、油画纸、水彩笔、吸管)。
b)学生按照实验提示,将不同颜色的颜料倒在油画纸上,利用吸管将颜料涂抹在纸上,模仿变色龙的变色过程。
c)学生观察变色的过程,并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变色龙为什么能变色?变色的作用是什么?知识总结:1.教师通过展示实验结果,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颜色的变色结果。
2.教师简要总结变色龙的基本知识,包括变色龙的生物特征、变色的原理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变色龙的变色是否受到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展示交流:1.教师安排学生分组展示实验结果,并让其他组的学生观察和提问。
2.学生通过观察和提问,进一步加深对变色龙的认识。
3.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变色龙变色的原因和作用。
四、课堂作业1.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和描述其他能够变色的生物。
2.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了变色龙的特征和变色的原理。
同时,通过展示交流环节,学生还能够扩展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认知。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提高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变色龙》教案

《变色龙》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变色龙》这一主题。
教学内容主要基于教材第十二章“奇妙的动物世界”中的第三节“色彩变异之奥秘”,详细内容涉及变色龙的生理结构、变色原理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适应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变色龙的生理特征,掌握其变色原理。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变色龙的变色原理。
教学重点:变色龙的生理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适应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变色龙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种动物为什么能变色吗?”2. 知识讲解:(1)介绍变色龙的生理结构,如皮肤、色素细胞等。
(2)讲解变色原理,如色素细胞的变化、神经调节等。
(3)展示变色龙在自然界中的适应性,如捕食、避敌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变色龙在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以变色龙为例,讲解生物适应性的原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其他生物的适应性特征,并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变色龙的生理结构皮肤色素细胞2. 变色原理色素细胞的变化神经调节3. 变色龙在自然界中的适应性捕食避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生物适应性的认识。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变色龙的生理特征和变色原理掌握程度较高,但对生物适应性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生物的适应性特征,如企鹅的保温、鸟类的迁徙等,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变色龙的变色原理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中的答案要求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变色龙的变色原理变色龙的变色原理是其生理特征的核心,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变色龙皮肤下分布着多种色素细胞,这些色素细胞可以通过神经调节,改变其大小和分布,从而改变皮肤颜色。
变色龙教案【优秀4篇】

变色龙教案【优秀4篇】变色龙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契诃夫及其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抓住人物在狗咬人事件中的态度,指导学生如何观察事物的本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理解作者对主人公的批判态度。
教学重、难点:1、理清小说故事情节2、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教学方法:1、演读法2、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喜欢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大家都不喜欢他们,认为他们太势力了。
19世纪俄国伟大的短篇小说作家契诃夫为这样的人起了一个十分奇怪的名字----变色龙(板书)二、检查预习------走进作者1、作者简介要求: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重要内容由多媒体展示,学生摘录在书上。
契诃夫1860年出生在俄国,是具有世界声誉的短篇小说大师,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他20岁开始创作,一生写了七百多篇小说,代表作有《契诃夫小说选》。
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赞扬他说:“只需一个词就创造一个形象,只需一句话就可以创作一个短篇故事,而且是绝妙的短篇故事。
”2、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变色龙》这篇小说写于1884年,作家刚24岁。
当时正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最反动的时期。
民粹派采取个人恐怖手段刺杀了亚历山大二世,不仅没解决任何社会问题,反而促使新上台的亚历山大三世采取更加反动的高压政策。
加强了宪兵警察等专政机构,豢(huàn)养了一批媚上欺下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
整个俄罗斯笼罩在军警宪兵的白色恐怖之中。
沙皇专制警察往。
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但干的却是欺下媚上的勾当。
《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要求:学生先介绍,教师补充并强调特殊历史背景。
此环节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过渡: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本文也是一部小说,那位同学能告诉我们小说三要素?明确:人物、环境、情节追问:本文的人物、情节、环境分别是什么?明确:人物:奥楚蔑洛夫情节:变环境:沙皇统治社会问1:本文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明确: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过渡:这场诉讼案件中,法官、被告、原告分别是谁?明确:法官:奥楚蔑洛夫;被告:小狗原告:赫留金学生边回答,教师遍出示多媒体。
变色龙教案优秀3篇

变色龙教案优秀3篇《变色龙》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获得听故事的乐趣。
2.学习翻阅图书的顺序。
3.运用材料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1.故事:《贪吃的变色龙》2.透明片(投影片、糖纸),油性笔。
活动过程:1.讲述故事《贪吃的变色龙》。
2.教师讲故事。
3.用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说说恐龙吃了什么改变了颜色。
4.教师用油性笔在透明片上示例画图,画好后贴在玻璃窗上,请幼儿欣赏。
5.给幼儿一人一张透明片,请幼儿自由创作。
6.完成的作品,贴在窗户上,让大家欣赏。
活动建议:1.若幼儿不知该画些什么,可请幼儿画简单的几何图形。
2.若无油笔,可将广告颜料加肥皂水使用。
3.教师也可以将透明片放在书中描出形状,再按故事情节在不同的透明片上绘出颜色和与颜色相应的能吃的东西,一张张叠放起来讲故事;讲故事的投影片可放在语言区中,让幼儿边操作边讲故事。
活动评价:1.能专心聆听故事。
2.能跟随教师讲的故事内容翻阅图书。
3.能在透明片上画图。
延伸活动:可以提供一些彩色糖纸,请小朋友自由剪贴在透明片上或玻璃窗上。
[附]故事:贪吃的变色龙(李紫蓉)有一只贪吃的变色龙,看到东西就吃。
有一天,他吃了一辆红色的玩具车,尾巴就变成红色的了。
他又吃了一张黄色的桌子,咦!身体变成黄色的了。
他还是觉得肚子很饿,就走到外面,把一棵绿色的。
大树吃掉了。
这一次,脚变成绿色的了!变色龙走啊走,找不到东西可以吃,就把自己的影子吃掉了。
天黑了,咦!变色龙呢?天上的月亮又白又亮,变色龙一口就把它吃掉了。
咦!你看过这样的月亮吗?变色龙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感受故事中变色龙变色的趣味。
2.学习正确地、按顺序翻阅图书。
3.体验色彩变化的奇妙。
活动准备:1.故事:《贪吃的变色龙》(参见幼儿用书)。
2.故事围裙、纸偶,封塑纸、糖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1.讲述故事《贪吃的变色龙》,并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故事里讲的是谁?它怎么会变颜色的?变色龙吃了哪些东西?变色龙变成了什么颜色?2.边用故事围裙操作,边讲述《贪吃的变色龙》的故事。
变色龙讲课教学设计(精选7篇)

变色龙讲课教学设计(精选7篇)变色龙讲课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标:尝试根据一定的线索猜测故事,并能用简单的语言大胆表述。
2.观察图中变色龙的形象和颜色形状变化,初步获得对应的经验。
活动准备:故事课件、故事绘本。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根据一定的线索猜测故事(一)出示变色龙,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会变魔术的动物朋友,它的名字叫“变色龙”,这条变色龙不但会变色,它还很喜欢吃东西,而且什么都吃,听,它又开始吃东西了?(播放课件中的声音)【评析:从吃东西的声音导入活动,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也引发孩子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利用课件,引导幼儿分段猜测表述。
1.引导幼儿感受、讲述“尾巴变成红色”的过程。
(1)听它吃得那么香,它会在吃什么东西呢?(幼儿猜测) (2)(观看课件)们来看看它到底在吃什么? (3)这辆玩具汽车是什么颜色的?(猜测)(4)变色龙会变颜色,吃了这辆红色的玩具汽车,它会有什么变化呢? (5)(观看课件)变色龙哪里变颜色了? (引导幼儿讲述看到的结果。
)2.引导幼儿完整讲述“身体变成黄色”的过程。
(1)变色龙又开始吃东西了,这回们来看一下这回它在吃什么?(观看课件)(2)幼儿讲述看到的。
(3)桌子是什么颜色的?变色龙会变成什么颜色?哪里会变? (4)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3.鼓励幼儿大但讲述“四肢变成绿色”的过程。
(1)这回变色龙的什么变颜色了?变成了什么颜色? (2)它吃了什么东西呢?(3)看课件4.鼓励大胆猜测“变成黑色和月亮”的过程。
(1)(播放课件)这两幅图中变色龙在哪里?它吃了什么东西变成这样了呢? (2)幼儿猜测。
【评析:“尾巴变成红色、身体变成黄色、四肢变成绿色、变成黑色和月亮”这四个情节是重复的、平行的,如果运用统一的方式进行,孩子会兴趣缺乏,而且从中得不到有益的发展,因此,再次环节中,先引导幼儿在猜猜讲讲中初步了解变色龙因为食物变色的过程,为后面的讲述打好基础;接下来引导幼儿根据刚才的经验进行完整讲述;第三是运用孩子的生活经验来猜测讲述;第四只出示结果,让孩子大胆猜测讲述自己的想法,让这四个情节层层深入,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此过程中的到提高。
2024最新-变色龙教案(优秀3篇)

变色龙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勤劳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的变色龙教案(优秀3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变色龙导学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真朗读课文,进入角色。
2、理解奥楚蔑洛夫的形象特点,整体感知课文3、了解小说的技法,如语言艺术,精读课文导入:以契诃夫的几句名言开头: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不在金钱,不在爱情,而在真理。
即使你想得到的是一种动物式的幸福,生活反正不会任你一边酗酒,一边幸福的,它会时时刻刻猝不及防地给你打击。
不要容您自己昏睡!趁您还年轻力壮,血气方刚,要永不疲倦地做好事情,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洁净的。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学生进入角色)1、分角色朗读(警官奥楚蔑洛夫、首饰匠赫留金、巡警叶尔德林、厨师普洛诃尔、其他)2、这就是“变色龙”,我们来回味一下他是怎么变的?(找出关键语言)在短暂的时间内,奥楚蔑洛夫五次变色:最初,他摆出一副公正的面孔,决定惩办狗的主人要教训不遵守法令的老爷。
A、人群中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
”于是奥楚蔑洛夫马上替狗辩护起来:“它怎么会咬着你?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吗?它是那么小。
”B、后来巡警推断“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这时他第二次改变了态度:“你呢,赫留金,受了害,那我们绝不能不管。
”C、但是巡警对自己的见解怀疑起来:“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
”于是警官第三次改变了态度,他声色俱厉地骂赫留金是“混蛋”,“怪你自己不好!”D、厨师说:“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
”于是警官心里有了底,显出威风来:“这是条野狗……弄死它算了。
”E、可是厨师接着说:“这不是我们的狗,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警官第五次改变了态度。
脸上立即堆起了温情的笑容,竟然对狗也阿谀起来。
2024年变色龙教案模板9篇

2024年变色龙教案模板9篇变色龙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情节。
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故事大意。
2、在把握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欣赏课文通过对话、神态、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特色。
3、分析__中简练而传神的环境描写,体会其对于表现故事时代背景的作用。
教学重点:第一课时:把握故事主要情节,概括人物性格特点,体会变色龙式的人物的典型性。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体会其精当而传神的环境描写。
教学难点:对变色龙式的人物的本质的认识。
对课文特定历史背景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变色龙是自然界中一种神奇的动物,有着特殊的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色彩的本领。
在现实社会中,也有这样一群人,被称为“变色龙”。
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呢?让我们随着世界三大小说家契诃夫的描述去认识一下这样的人。
要知道,正是契诃夫的精彩描述,才令变色龙和阿Q一样,成为一类典型人物的代称。
二、学习文学常识关于契诃夫的文学常识: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
他在自己的小说和戏剧中深刻地揭发了上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的阴暗面,尖锐地抨击了种种社会弊端,无情地讽刺了小市民的庸俗和卑劣心理,正确地指出俄罗斯社会生活必须改变的前景。
他毕业于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医学系,与鲁迅一样,他也走上了以文笔拯救人的灵魂的道路。
他的代表作品《变色龙》、《一个小官吏的死》《套中人》、《第六病室》。
尤其是一个小官吏之死,写的是一个小官吏为了在剧场不小心打喷嚏溅到将军的秃顶上竟然被吓死。
讽刺了小市民的庸俗习气和卑劣愚昧的奴性心理。
(相关知识世界三大小说家俄国契诃夫、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三、通读课文,欣赏课文录音1、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契诃夫究竟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典型,让我们欣赏一下课文录音,领略一下这个变色龙的变色本领。
听课文录音,对生字词、令人叫绝的描写做标记。
2、全班交流、讨论__的主人公是谁?他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一点?(可以是个性、形象特点,也可以是作者对他的某一个方面的描写语句)学生交流:他见风使舵,对狗的态度随着对狗主人的猜测而变换他趋炎附势,对达官贵人极尽阿谀之能事他媚上欺下,欺压地位低于自己的人四、理清课文情节线索1、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明确:哪些段落介绍了故事的起因?故事是怎么发生的?请概括讲述一下。
变色龙教案范文(精选5篇)

变色龙教案变色龙教案范文(精选5篇)变色龙教案1活动目标1、感受变色龙的心理变化,知道做我自己才是最快乐的。
2、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每种生物都有适合自己的不同优点。
活动准备变色龙图片、拼拼凑凑变色龙图片、故事。
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变色龙的心理变化,知道做我自己才是最快乐的。
难点: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每种生物都有适合自己的不同优点。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出示变色龙图片,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幼儿自由猜测)介绍变色龙。
(爬到褐色的树干上,就变成褐色,停在红的花朵上,就变成了红色……)2、展示拼凑变色龙,“变色龙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呢?”。
二、倾听故事,了解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优点。
1、“下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以后,请你们来说一说。
”2、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逐一了解每个动物的特长。
3、你们觉得变色龙的愿望实现了心情会怎么样?(幼儿猜测)为什么?四、继续听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优点1、继续听故事,了解故事结果。
2、讨论:(1)变色龙为什么不开心?到最后为什么又变回自己?(2)如果你是变色龙的话,你想不想变成其他的动物呢?为什么?3、教师小结: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做自己,每个人都是非常宝贵的,没有人能取代别人,欣赏别人的长处,也尽自己的本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变色龙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龙的原理。
2、知道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及生存环境。
3、懂得保护环境和爱护小动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水彩笔、纸设计流程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你们听过变色龙的故事吗?幼:听过。
为什么叫它变色龙呢?幼:变色龙会变色。
师:变色龙有一种其他小动物都没有的本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色,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变色龙皮肤表层内的色素细胞,在这些细胞里充满着不同颜色的色素。
所以叫变色龙。
变色龙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保护自己。
二、讲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生育后代方式及生存环境。
1、变色龙生活在什么地方?幼答:变色龙真有趣。
变色龙教案(精选

变色龙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一课时《变色龙》。
本节课主要讲述变色龙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特点,知道它在生物界的地位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观念。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变色龙如何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2. 教学重点: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视频、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件,展示变色龙的生活画面,引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讲解:介绍变色龙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如何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3. 实践:学生观察变色龙图片,分析其特点,讨论变色龙如何适应环境。
4. 思考:让学生思考变色龙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 练习: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变色龙的特点身体变色适应环境保护自己2. 变色龙的生活习性食物链中的位置生活环境繁殖方式七、作业设计1. 题目:根据本节课所学,简述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答案:变色龙的特点:身体变色、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变色龙的生活习性:食物链中的位置、生活环境、繁殖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提问和讨论,可以更深入地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其他生物如何适应环境,保护自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一课时《变色龙》。
在这节课中,我们需要关注变色龙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变色龙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变色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变色龙教案教学设计1变色龙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变色龙的生态习性及生活习性。
2. 掌握变色龙的内部器官、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变色龙的生态习性及生活习性。
2. 学会识别变色龙的内部器官,学习变色龙的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
三、教学难点1. 学生需要对变色龙进行深入的了解,较高的观察能力及生活习性的了解。
2. 学生对变色龙的各内部器官、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的记忆。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1. 讲解法(以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解变色龙的生态习性和生活习性)。
2. 操作实验法(学生操作模拟变色龙模型,模拟生命周期及各部位活动)。
3. 课件展示法(通过幻灯片、照片等多种形式展示变色龙的不同方面)。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老师带领学生观察展示区里的变色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为变色龙取名字,同时老师向学生介绍变色龙的生态习性。
第二步:学习变色龙的器官老师用特殊的放大镜让学生观察变色龙的眼睛、舌头、四肢和一些重要器官等部分,并让学生一个个标记、认识和记忆。
第三步:讲解变色龙的生态习性老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讲解变色龙的生态习性和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变色龙所在的环境,包括其生物、土壤和天气等方面。
第四步:学习变色龙的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让学生再次仔细观察变色龙的各部位,认识和学习它们的名称及功能。
第五步:操作模型实验老师让学生操作模拟变色龙模型,模拟生命周期及各部位活动,通过亲手操作了解到变色龙的各部位的运动方式及适应该生态环境的方法。
第六步: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学生对变色龙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六、教学效果此次变色龙课程教学,让学生可以亲手操作模拟变色龙模型,深入了解变色龙的内部器官和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024年《变色龙》教案(通用

2024年《变色龙》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变色龙》这篇课文,该课文选自2024年通用教材第四章第二节。
课文通过讲述变色龙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其独特的生理机能,让学生了解这种神奇的生物,并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变色龙的基本特点和生活习性,理解其独特的生理机能。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变色龙的生理机能及其适应性。
教学重点:变色龙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变色龙图片、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变色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变色龙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课文(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 讲解课文(20分钟)(1)教师讲解变色龙的特点、生活习性。
(2)教师讲解变色龙的生理机能,如变色原理、适应性等。
(3)结合PPT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变色龙。
4.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变色龙的特点身体颜色变化、适应环境、捕食技巧等。
2. 变色龙的生理机能变色原理、适应性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变色龙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2)解释变色龙的生理机能。
2. 答案:(1)变色龙的特点:身体颜色变化、适应环境、捕食技巧等。
(2)变色龙的生理机能:变色原理是皮肤中的色素细胞变化,适应性使其在不同环境中更好地生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变色龙的特点、生活习性及生理机能,使学生了解了这种神奇的生物,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生物的特点,进一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变色龙》教案

《变色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通过鲜明生动的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了解契诃夫小说善于以日常生活的平凡事件揭露社会本质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变色龙”这个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习本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 难点:本文反映的是沙皇及其统治。
三、教学方法
阅读赏析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难点、重点分析:
- 分析本文的结构:第一部分(1~5段)写警官奥楚蔑洛夫遇到了一场乱子——狗咬伤人这一案子的发生。
(开端)第二部分(6~27段)是全文的重要部分。
- 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用“变色龙”作为小说的标题?
2. 课堂总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第二课时:
1.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奥楚蔑洛夫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4.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背诵,并写一篇读后感。
变色龙教案(通用

变色龙教案(通用教案:变色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的适应》,具体章节为《变色龙》。
教材介绍了变色龙的特征以及其独特的变色能力,并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变色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变色龙的特征及其变色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变色龙为什么能变色,变色龙的变色原理。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视频、实验材料。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变色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变色龙的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变色龙的特征:学生观察变色龙图片,了解变色龙的外观特征,如身体颜色、斑点等。
3. 学习变色原理:教师播放变色龙变色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变色龙的变色原理。
4. 实验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变色龙的变色过程,记录实验现象。
5. 分析与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变色龙的变色原理,讨论变色龙变色的好处。
六、板书设计变色龙的特征与变色原理1. 特征:外观特征(身体颜色、斑点等)2. 变色原理:生物体内某些物质的改变导致颜色变化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2. 结合实验现象,解释变色龙为什么能变色。
答案:1. 身边的生物特征和适应环境的方式:如蚂蚁的团队合作、鸟类的迁徙等。
2. 变色龙能变色是因为生物体内某些物质的改变导致颜色变化,如皮肤中的色素细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变色龙的特征和变色原理有了初步了解,实验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变色龙变色的好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身边的变色生物,了解它们的适应策略。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变色龙》教学设计及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变色龙》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篇: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变色龙》教学设计及反思创新科学探究关注创造思维---《变色龙》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变色龙》是根据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中的相关内容设计的,是在“生物与环境”这个概念下以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为主题的一课。
围绕“动物们保护自己的最普遍的方式——警戒色、保护色和拟态”,引领学生进行探究。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构成,在学生思维的广度上,是对动物形形色色自我保护的了解;在深度上,是对生物护身术的细致分类,以及仿生科技在现代社会上的应用;在教学策略上,采用“探究—研讨”教学模式,通过搜集资料、观察、分类、框图整理信息、应用拓展等手段,探究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事实,并尝试创新应用。
通过学习,将进一步增强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兴趣,使他们切实体会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丰富多彩,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
学情分析从对学生前概念的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不陌生,并且他们对于生物与环境关系这部分内容会非常感兴趣,为概念的提升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因此课堂上提供了大量图片、视频、资料卡,通过观察、分类活动让学生发现动物适应环境的特征并发现其中的普遍性,教师在与学生的研讨互动中充分发挥“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作用,引领学生在交流质疑中形成科学、清晰的概念体系:动物常用的保护自己的方法——警戒色、保护色和拟态。
学生们第一次使用“框图”来整理信息,教者通过“领-扶-放”来帮助、提醒学生适时填写,以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并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运用。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①能将动物按保护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②通过交流质疑,提升概念③学会用框图方式整理信息的方法 2.情感态度①体会到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②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意义③愿意合作与交流 3.科学知识①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3种普遍方式——警戒色、保护色和拟态②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4.STSE目标尝试利用动物的护身原理设计隐身服装,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通过观察、分类、收集资料等探究活动,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3种普遍方式—警戒色、保护色、拟态②学会一种整理信息,获得科学概念的框图记录法2、教学难点①正确区分警戒色和保护色、保护色和拟态②增强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理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图片、视频、资料卡学生准备:搜集动物护身方法的资料教学流程一、思维聚焦引领创新1、观看变色龙捕食的录像,讨论:变色龙为什么不容易被发现?它有什么隐身术?2、揭题:变色龙用保护色隐蔽自己,为了生存,动物们各显神通,想方设法来保护自己,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
2024年变色龙教案范文(精选

2024年变色龙教案范文(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七章《动物的行为》第二节“变色龙”,详细内容涉及变色龙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变色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变色龙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掌握变色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变色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变色龙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和变色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变色龙图片。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变色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变色龙的特点。
2. 新课导入:a. 介绍变色龙的生理特点。
b. 讲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
c. 揭示变色原理。
3. 实践情景引入:b. 分组讨论:为什么变色龙会变色?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变色原理的相关例题。
5. 随堂练习:针对变色龙的生理特点、生活习性和变色原理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变色龙变色的原理。
b. 列举变色龙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2. 答案:a. 变色龙变色的原理:通过控制色素细胞中的色素颗粒大小和分布,改变皮肤颜色。
b. 变色龙的生理特点:身体扁平,四肢短小,尾巴长;眼睛可以独立转动,视野广阔。
生活习性:主要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以昆虫为食,善于攀爬和跳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对变色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讲解变色原理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a. 了解其他动物的伪装技巧。
b. 研究生物体色的进化意义。
c. 探讨人类如何借鉴变色龙原理,开发新型材料。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变色原理的理解。
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
《变色龙》教案通用

《变色龙》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变色龙》这一课。
该内容位于教材第十二章“动物世界的奥秘”中的第二节。
详细内容将围绕变色龙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及其适应环境的独特能力展开,重点解析变色龙的变色原理和生物学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变色龙的生物学特征和变色原理。
2. 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奥秘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变色龙的变色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教学重点:变色龙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变色龙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变色龙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详细过程:(1)展示变色龙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认识变色龙。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动物为什么会变色吗?”(3)简要介绍变色龙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变色龙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和变色原理。
详细过程:(1)讲解变色龙的生物学特征,如体型、皮肤结构等。
(2)介绍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如捕食、繁殖等。
(3)分析变色龙的变色原理,如色素细胞、神经调节等。
3.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变色龙的变色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详细过程:(1)展示例题:“变色龙为什么能变色?”(2)分析变色原理,解释其对变色龙生存的意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下的变色情况。
详细过程:(1)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讨论,分享答案。
六、板书设计1. 变色龙的生物学特征体型皮肤结构2. 变色龙的生活习性捕食繁殖3. 变色原理及生物学意义色素细胞神经调节适应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变色龙的生物学特征。
(2)解释变色龙变色的原理。
(3)分析变色龙变色的生物学意义。
2. 答案:(1)变色龙的生物学特征包括体型、皮肤结构等。
《变色龙》优秀教案设计

变色龙优秀教案设计教学背景小学自然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发现、阐述的重要一环。
本节课以变色龙为例,带领学生了解变色龙的基本特征,了解其变色机制,探究为什么变色龙需要变色。
透过观察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变色现象和变色机理等现象,促使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学会观察、探究、发现、阐述,达到发展学生动手实践、科学探究、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目标。
教学目标•能够简单描述变色龙的外形、食性和生存环境;•能够理解变色龙变色的作用和发生原理;•能够模拟变色龙的表现方式;•能够了解变色龙的生态意义。
教学内容一、变色龙1.外形–外形描述:身体长度约15~30厘米,头部宽阔,四肢腿较长,尾巴较长,尾尖有骨质嵴。
身体覆盖着鳞片,鳞片的排列和颜色与环境协调一致。
–形状轮廓图,介绍鳞片的功能。
2.食性:以昆虫、小型爬行动物等小动物为食。
–向学生展现变色龙捕猎小昆虫的动态过程。
3.生存环境:–居住环境:主要生活在热带地区。
–生存方式:栖息在树冠或石缝,白天活动较少,夜间活动较频繁。
二、变色机制1.变色过程–观察变色龙变色的不同阶段;–进一步分析变色的作用。
2.变色原理–学生通过研究变色龙的色素细胞了解变色机理;–展示与色素细胞有关的器官,介绍它们的作用、功能及组成。
三、模拟实验1.模拟生态环境–设计适合变色龙生存的良好环境,观察其色彩变化状况。
2.模拟仿生实验–模拟变色龙色素细胞,在适当环境下变换色彩。
教学步骤1.引入:以变色龙形态及色彩差异引入;2.明确学习目标;3.变色龙的外形及生存环境;4.变色龙的食性及捕猎过程;5.变色龙色彩变化现象及作用;6.分析变色龙的变色机理;7.模拟仿生实验;8.总结与评价。
教学方法本节课以科技与自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独立观察、自主发现、思辨探究、合作实验、收集材料资料等方式促进学生科学的学习过程。
教学手段黑板、PPT、实物模型、实验工具等。
总结评估总结本节课涉及内容,展示学生知识的巩固情况,加强对学生的评估。
(整理)小学科学四年级下7.《变色龙》教学案例.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7.《变色龙》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一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列举出动物适应环境的各种办法,如冬眠、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
.2引导学生积极合作与交流,并体验合作的乐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要求学生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表格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难点:动物的自我保护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三、教学准备:在各个科普网站收集了许多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片段以及新鲜有趣的故事;教学过程:一:贴眼睛的游戏导入:(利用白板的刮擦功能,直接在白板上操作)出示一组食肉动物(如老虎、狮子、狼)的图片、一组食植动物(如兔子、长颈鹿、羊)的图片,让学生给这些动物贴上眼睛,思考这些动物的动物的眼睛在位置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分别找2个学生玩贴眼睛的游戏,完毕可以找其他学生进行修改和补充。
再出示这几种动物的真实照片,进行比较,得出食肉动物的眼睛长在脸的前部,而食植动物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
进一步进行分析眼睛的位置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关。
是呀,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包括动物、植物等等它们都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生:-----变色龙。
(出示变色龙的图片)二、研究“变色龙”引出保护色。
师:你认识它吗?它在适应环境方面有哪些独特的方式呢?你了解哪些方面?生:让学生自己先介绍一下有关变色龙的知识。
(1)变色龙的绝招之一:“一目二视”师:变色龙为什么有这样的本领?是不是它的眼睛有独特的地方?与什么有关?请学生自己先来说说。
师:变色龙是爬行动物,是非常奇特的动物。
体长约15-25厘米,它有适于树栖生活的种种特征和行为。
身体侧扁,背部有脊椎,头上的枕部有钝三角形突起。
变色龙的眼睛的确与众不同,它的眼睛圆鼓鼓的,外面各罩一个圆锥形的鳞盖,上面只留一个小圆孔使瞳孔露在外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7.《变色龙》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一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列举出动物适应环境的各种办法,如冬眠、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
.2引导学生积极合作与交流,并体验合作的乐趣;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要求学生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表格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难点:动物的自我保护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教学准备:
在各个科普网站收集了许多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片段以及新鲜有趣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贴眼睛的游戏导入:
(利用白板的刮擦功能,直接在白板上操作)
出示一组食肉动物(如老虎、狮子、狼)的图片、一组食植动物(如兔子、长颈鹿、羊)的图片,让学生给这些动物贴上眼睛,思考这些动物的动物的眼睛在位置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分别找2个学生玩贴眼睛的游戏,完毕可以找其他学生进行修改和补充。
再出示这几种动物的真实照片,进行比较,得出食肉动物的眼睛长在脸的前部,而食植动物的眼睛长在脸的两侧。
进一步进行分析眼睛的位置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关。
是呀,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包括动物、植物等等它们都有适应环境的能力。
生:-----变色龙。
(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二、研究“变色龙”引出保护色。
师:你认识它吗?它在适应环境方面有哪些独特的方式呢?你了解哪些方面?生:让学生自己先介绍一下有关变色龙的知识。
(1)变色龙的绝招之一:“一目二视”
师:变色龙为什么有这样的本领?是不是它的眼睛有独特的地方?与什么有关?请学生自己先来说说。
师:变色龙是爬行动物,是非常奇特的动物。
体长约15-25厘米,它有适于树栖生活的种种特征和行为。
身体侧扁,背部有脊椎,头上的枕部有钝三角形突起。
变色龙的眼睛的确与众不同,它的眼睛圆鼓鼓的,外面各罩一个圆锥形的鳞盖,上面只留一个小圆孔使瞳孔露在外面。
变色龙的眼睛上下左右转动自如,左右可以转动180度,而且左右眼可以各自单独活动,不用象我们一样在观察物体时两眼必须协调一致,它一旦发现昆虫,可用一只眼紧盯着虫子,而另外一只眼睛仍然在不停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这种现象在脊椎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2)变色龙的绝招之二:“变色”
师:就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它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变色。
你知道它是为什么变色?又是怎么变色的吗?
师:变色龙会在不同的环境中改变体色,是动物界中的“伪装高手”。
纽约康奈尔大学生物系的安德森教授对变色龙的“变色原理”进行了详细解释:变色龙能够变换体色完全取决于皮肤表层内的三层色素细胞,最深的一层色素细胞控制黑色素;中间层主要调控暗蓝色素;最外层则控制黄色素和红色素。
这些色素细胞在神经的刺激下会使色素在各层之间交融变换,使变色龙身体的颜色和环境保持一致,这样它就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很难被它的敌人发现。
像变色龙一样把体色变成周围环境的颜色,隐蔽自己,防止被敌人发现的这种本领,叫做保护色。
)可是它的体色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吗?还有其他的作用吗?下面我们一起
来观看一段视频。
生:通过变换体色来传递情感和信息,和同伴沟通。
(3)变色龙的绝招之三:“舌头”
师:下面我们再来观看一段视频,一起看看它的第三大绝招。
(舌头之快仅仅1/25秒,苍蝇起飞是多少秒)
因为变色龙有这三大绝招,因此它很容易就能捕抓到食物,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避役”。
变色龙为了适应环境,运用变色、一目二视、舌头等方式,适应生活。
(4)举例:其实有许多的动物有运用保护色这种方式来适应环境的特性,你还知道哪些?
生:青蛙
师:可能大家平时不太注意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在生活中能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生活。
老师已经收集到了一些资料。
请看(利用白板的推拉功能逐一展示):北极熊雷鸟变色龙比目鱼蝗虫青蛙
三:探究其它的保护方法及特点:-------“警戒色和拟态”
其实在动物界里,为了生存,还有一些有趣的自我保护和适应环境的方法。
请看在这片大森林里(课本中的情景图),藏着哪些动物?哪些是用保护色?哪些不是?它们又是用哪种有趣的方式保护自己?(利用白板的放大镜和聚焦功能)
(一)找动物
(二)谈感觉
(三)介绍警戒色和拟态。
枯叶蝶的形态酷似一片树叶,杜鹃鸟的卵与别的小鸟卵相似,这些都属于拟态;而蛾类幼虫的体色鲜艳,非常醒目,可以对其他动物起到警戒作用,是警戒色。
(四)举例: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用这三种方式来保护自己的?
师:出示这两种保护方式的动物:
警戒色的有:黄蜂有毒毛的蛾类银环蛇瓢虫毒箭蛙
拟态的有:竹节虫枯叶蝶螳螂蜂兰
四:互动游戏“把动物送回家”:
咱们刚才了解了动物的各种本领,你还记得吗?你能根据他们的保护方式把他们送回家吗?
(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和连线功能)将每种动物(部分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属于上述三种)与相应的保护方式进行连线。
并对表现优秀的同学对学生进行奖励。
(可利于电子白板中的图章功能进行评价)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五:其他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自然界中的动物,除了用今天我们提到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来保护自己外,还有一些动物(乌贼、壁虎、青蛙、老鼠、黄鼠狼)是如何适应环境、保护自己的呢?
(1)讨论
请同学们先讨论一下,然后填写在表格中。
(屏幕中出现几种动物,如乌贼、壁虎、青蛙、老鼠、黄鼠狼等等)
(2)填表格:
同学们知道的都很多,说得也很好!现在把你们的答案填到表中。
(利用白
六:设计隐形服装:
其实动物们的这些本领对我们人类有很大启发和帮助,请看图片(电视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迷彩服和《闯关东》中鲜儿当胡子时所穿的服装),他们的服装都是“隐形”服装。
另外,科学家通过对变色龙变色的研究,还研制出来了可以随着人的心情变化而改变颜色的涂料和织物,以满足人们的生活喜好。
同学们你能不能根据今天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也来设计一下人们在不同环境下所穿的服装。
大家可以看想一想,再在纸上画出来,说不定还能得一个设计发明大奖。
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七:总结评价。
[课后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动物与环境关系的基础上编写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有趣事例,如保护色、拟态、冬眠等,使其进一步感受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意识到生物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一:游戏互动,调动学生兴趣
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投入课堂。
对动植物适应环境而独到的生活习性进行有效迁移,对变色龙研究的兴趣,由变色龙眼睛的独特的功能过渡到“变色”——适应环境的课题上来。
二:提供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对变色龙通过“变色”来适应环境的方式并不陌生,但为什么变色?变色仅仅是为了适应环境吗?等方面却了解不多,同时还有哪些动物是用什么方式来适应环境的,学生也知之甚少。
本课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给学生提供寻找资料和交流资料的机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重探究过程,更重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科学课是一们探究性极强的课程,说起探究更多的人认为是做实验,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实际上学生只要能“带着科学问题去思考周围的世界就是一种探究的方式”。
为了更好的探究,一些基本的科学技能和知识还是有必要掌握的,这也是探究的基础,否则就他们无法用理论来解释问题。
四:电子白板的巧妙应用,促进师生互动。
课前利用白板的刮擦功能,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中加入视频和其他的资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容量,而且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应用白板的放大镜、聚焦等功能,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把动物送回家”这一互动游戏中,指导学生进行连线选项,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五:真实评价,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新课程的课堂中,非常重视评价的作用,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和独特的思维,包括学生纵向思维的一些发展,都应该为他们喝彩。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印章”或者“一句鼓励的话语”来激励他们。
当然这种鼓励必须真实,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受到奖励,同时,要让这种奖励变为动力,让学生感到这是自己努力付出后的结果,这种奖励是有“价值的”奖励,而不是“廉价的”给予,进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