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工业 教案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教课设计(新版)新人教版4.3工业教课设计序号:八年级学科:地理课题:工业教课目的1、能举例说明工业在公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知道中国工业散布特色以及四大工业基地的名称、地点以及形成原由。
说出高新技术家产的特色以及在中国的散布状况2、经过读图明确我国工业特的散布点及主要工业基地3、让同学们建立正确的争辩唯心主义看法和就地取材发展的看法。
教课要点经过读图明确我国工业特的散布点及主要工业基地教课难点工业散布的成因教具:教案、课件教课流程课前展现我国农业的东西部差别:东部地域主要的农业部门是、、激趣导入西部地域的主要部门是。
一、工业及重要性研究新知1、工业的生产过程:2、工业的地位:现代工业为供给先进的工具和设施、原资料、和动力等物质条件。
二、工业的散布1、影响工业散布的主要要素:、、。
展现报告1、中国高新技术家产发展的特色:。
2、高新技术家产主要包含:、、、、等。
3、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为大多散布在。
并且体现出东部地域发展速度高于中西部特色,在东部地域主要集中在、、等地域。
实践创新:1、我国最早成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是()A.陕西西安B.上海浦东C.北京中关村D.广东深圳2.发展和成立新兴高新技术家产的最重要条件是()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力量雄厚2、中国工业散布的大势(格局):地域工业中心密集,C.劳动力充分D.地点优胜地域工业中心许多,地域工业中心较少,散布稀少。
3、东部地域的主要工业基地:、、、。
每堂一清:梳理概括工业及其重要性工我国工业的散布业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工业教课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作业:对原资料的加工、工业生产过程再加工的过程工业的作用生产生活辽中南、京津唐中东部密集长三角、珠三角西部稀少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家产长江三角洲东部密集、中西部稀少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发展迅猛、贡献巨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教案

通过当下热点的神州十一号和天宫二号成功对接的新闻事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从中明确高新技术在其中所起到的关键性的作用,进日常生活中的超市走进了工业,了解了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的因素——科技和人才。
2.高新技术产业的含义与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引导法、小组合作交流、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用学生身边的大型超市——华润苏果商品照片导入。
问题: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文具等都会去哪购买?这些物品主要来源于哪个产业部门呢?
简单介绍工业的概念,将自然界中自然资源转化成能被人们日常生活所利用的物品。分为两大类:重工业和轻工业。
板书设计
重要性
密集
东部
较多
中部
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科技和人才
分布: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稀疏
高新技术产业
西部
工业分布
当堂检测
见学案
课题
工业
课时
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农业的学习对经济发展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经过七年级区域地理的学习对于工业发展的条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活中的工业产品有一定的认识,但不深入,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工业产品来切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预设1:出行不便
预设2:衣着不美观
预设3:住房紧张不实用……
工业的重要性通过图片资料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认识。通过反向思考的形式让学生从中得出工业是我们现代生活所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明确得出工业的重要性。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工业参考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工业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工业》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
列举身边的工业产品,了解工业的重要性。
2.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状况。
3.了解高新技术的贡献.教学重点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谈话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第三节工业一、工业及其重要性教学引入:提问学生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或学习用具,使学生清楚工业产品是由众多的工厂生产的被称为工业部门。
观察图“什么是工业”,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小组讨论:各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说出工业产品之间的联系,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总结:利用插图,说明工业对各行业的重要作用,查找数据证明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理解工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板书二、我国工业的分布教师幻灯片展示《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铁路线、沿海、沿长江分布.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可由学生讨论总结,后由老师做出总结.明确: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通过观察,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再由教师展示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区域图,可进一步对每个区域进行介绍,如各个区域的位置、主要工业城市等。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 教案

学生阅读材料。
教师(展示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图):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是怎样分布的呢?同学们读图分析我国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规律。
板书:三、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教师:同学们知道你们周围有哪些产品属于高新技术产品吗?
学生:电脑、手机。
教师:对,这些都属于电子信息类产品,高新技术产业还包括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同学们分析教材第105页图4.23,分析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是多少,是2000年的多少倍。
学生读图分析: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约74000亿元,是2000年的7倍多。
教师(承转):要想使我国工业更快地发展,就需要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规律,下面我们来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
板书:二、我国工业的分布
教师(展示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随着我们工业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同学们阅读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合作完成教材第104页活动第1题。
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工业的作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初步掌握阅读分析材料的方法。
2.通过阅读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和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图,进一步熟悉读图析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主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基地的分布。
八年级新人教版地理(上册)教案设计:4.3 工业

国民经济的主导、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同学们看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不仅是从业人员多,而且创造的产值也是巨大的。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财政收入唯一的来源是税收,而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是不上税的,所以工业就成了国民收入的只要来源。工业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只有自己的经济发展了起来,才能不受别的国家的牵制,也就能实现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
四、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1、读图4.23,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1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是2000年的7倍多。
2、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图4.24
电子信息
生物工程
新能源和新材料
3、分布:图4.25中国国家级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
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东部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成为聚集区
2、工业的分类方法
读图4.18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1页,工业的分类方法又许多,比较常用的是将工业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请同学们对照概念将图4.18发生产联系图中的各种厂分类,说明哪些厂是重工业,哪些厂是轻工业,为什么?
[讲述] 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纺织业是轻工业,发电厂是重工业,家具厂是轻工业,木材厂是重工业,弹簧厂是重工业,钢铁厂是中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区分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其工业产品的用途,作为生产资料的是中工业,作为生活资料的是轻工业。
A.伐木B.造纸 C.运输D.发电
4、我国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多分布在( )
A.京九、京广铁路沿线B.兰新、京沪铁路沿线
C.宝成、浙赣铁路沿线D.京沪、哈大铁路沿线
5、下列地区位于我国工业最发河流域D.陇海铁路沿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主要介绍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系统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系实际、服务社会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初步掌握了地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
但对于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掌握我国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服务社会、关爱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特点和现状。
2.难点:工业布局因素的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工业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工业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工业案例、图片、数据等素材。
2.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等。
3.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座位安排合理,便于学生交流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因素,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工业布局因素以及我国工业的发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每组选取一个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享。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工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工业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工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工业的地理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富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一、工业及其重要性、[出示、提问]对照“汽车生产过程”图,你能说出工业生产的三个阶段吗?2、从工业生产的过程看,工业可分成哪几种类型呢?每种类型有哪些工业部门?你能举例说明吗?“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的工业──采煤工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钢铁工业“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汽车工业每一种工业产品都与多个工业部门有关,这么多工业部门是如何分类的?[学生讨论交流填写下表]定义主要工业部门重工业轻工业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二我国工业的分布“我国工业的分布”,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
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小结: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
课后反思: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二课时备课日期:讲课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科技产业重要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工业的地理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富饶的祖国”中的第三节《工业》,主要介绍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布局及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
本节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我国工业发展历程、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我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工业知识相对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工业的重要性,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自豪感,提高学生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2.难点:影响工业布局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工业案例,使学生了解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工业案例,用于分析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3.小组讨论题: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小组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引起学生对工业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分析具体的工业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1. 例题一: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题目:分析我国某地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答案:首先,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其次,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运输和产品的销售。此外,政府对该地区工业发展给予了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权等。最后,该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且素质较高,有利于工业生产的劳动力需求。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主要是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其中,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劳动力、市场和政策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工业的发展。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则涉及到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例如,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自然资源对工业发展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解释,如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发展重工业。另外,学生可能对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感到困惑,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图表和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八年级地理上册第4.3节“工业”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工业概念、分类、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3.实验器材:如果课程设计中有实验环节,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地图、模型等,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实验环境。
还有一点,我发现在课堂展示环节,有些学生对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些许恐惧。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锻炼表达能力,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提前进行一些表达技巧的培训,比如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逻辑性地组织语言等。我相信,通过这些培训,学生们在课堂展示环节会更加自信和从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工业》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工业知识系统掌握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学习之前,已经掌握了部分地理知识,对于工业的概念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工业布局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方面知识较为薄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图表解读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认识,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工业布局的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工业案例,使学生理解工业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图表解读法:运用图表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工业的分类和布局特点。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课件:工业相关图片、图表、案例等资料3.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工业》。
2. 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具体工业案例的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成果。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抢答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工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当前工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思考如何实现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八上 人教版 4.3工业 教案

第三节工业设计思想“工业及其重要性”标题下,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利用景观图片结合文字说明,形象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以及工业生产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工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鉴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宜采取“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思路,对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和授课顺序作如下调整:工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工业生产过程、类型工业的地位、作用。
“我国工业的分布”标题的内容采取了“由面到点”的呈现方法,先让学生对我国工业的分布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以“辽中南地区”“沪宁杭地区”为例,分析工业分布的类型及特点。
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采用创设情境,指导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通过识图、读图、绘图,运用知识迁移分析资源、交通、市场因素对工业分布的影响,从而理解合理分布工业的战略意义,更深刻理解乡镇企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意义,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掌握工业分布的大势、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理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学会从工业分布图、工业基地图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工业的地理概念。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初步学会从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说明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富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树立“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的理念,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生产的经济效益。
教学重点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
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工业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2021学年)

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上册4.3 工业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工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列举身边的工业产品,了解工业的重要性。
2.能够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基本布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3.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2.读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条件。
教学难点:1.认识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2.从图中归纳出我国高新技术中心主要集中的三个地区.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中国工业分布空白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以《我的小天地》为题,照出自己居室的工业产品相片。
准备《中国政区图》、《中国交通图》,搜集、整理自己所感兴趣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资料。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小组竞赛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大家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出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由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转:通过同学们所举的实例可以看到,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工业产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的工业.设计意图:可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工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工业生产知识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分布和发展》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学生熟悉的工业产品为切入点,通过图片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以及工业生产间的联系,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在分析《我国工业的分布》图时就可以了解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情况,在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基地的特点和发展优势,学会归纳分析工业基地发展优势的方法;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着重介绍了高新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优势及分布特点,通过阅读材料提供了高新技术产业为我国工业发展所作的贡献以及今后工业的发展方向。
如何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分析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应立足于使用教材中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工业产品入手,结合查阅的资料进行充分的探究,从而突破难点和重点,提高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