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成分

合集下载

轮胎工艺知识点总结

轮胎工艺知识点总结

轮胎工艺知识点总结一、轮胎的结构轮胎的结构通常由胎体、面布、胎面和胎侧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胎体是轮胎的主体结构,由橡胶和帘布层组成,是承受车辆重量和内部气压的主要部分。

面布是包覆在胎体外层的钢丝帘布,它增强了轮胎的稳定性和抗压性。

胎面是直接接触地面的部分,用于提供牵引力和操控性能。

胎侧则连接胎体和胎面,是轮胎的侧面部分。

二、轮胎的制造工艺1. 橡胶混炼轮胎制造的第一步是橡胶的混炼,它是由橡胶、填料、添加剂和胶黏剂等原材料混合制成橡胶混合物。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橡胶的成分和比例,以确保轮胎的质量和性能。

2. 胎体制造胎体是轮胎的主要结构部分,它由多层帘布和橡胶组成。

制造胎体的过程包括帘布的切割、涂胶、成型和硫化等工序。

帘布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裁剪,然后通过机械或手工进行帘布的铺敷,并在适当的位置上进行涂胶加固。

接着通过成型机将帘布和橡胶进行成型,最后通过硫化使橡胶固化成型。

3. 钢丝帘布制造钢丝帘布是用于增强轮胎结构的重要材料,它需先通过钢丝的拉拔、涂胶、敷布和硫化等工序进行制造。

制造好的钢丝帘布需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拉伸强度和抗拉断强度等性能指标。

4. 胎面和胎侧制造胎面和胎侧是轮胎的外部部分,需要通过模压工艺和硫化工艺进行生产制造。

胎面和胎侧的设计要求会直接影响到轮胎的抓地力、耐磨性和外观质量。

5. 胎胚的组装胎胚是轮胎制造的中间产品,它是由胎体、面布和胎侧等部件组装而成。

在组装过程中需要保证各个部件的位置和面布的拉伸力达到设计要求。

6. 轮胎硫化轮胎硫化是轮胎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它是通过高温和高压下使橡胶固化成型,以实现轮胎的硬度、耐磨性和强度等性能。

硫化工艺需要严格控制硫化温度和时间,确保轮胎的硫化质量。

7. 轮胎检验和包装轮胎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尺寸测量、硫化性能和性能测试等。

合格的轮胎在包装之前还需要进行气密性试验和动平衡试验等。

三、轮胎的检验和测试轮胎制造过程中的检验和测试是确保轮胎质量的重要环节。

轮胎基本参数介绍

轮胎基本参数介绍

轮胎是车辆最直接接触地面的部件,也是保障车辆行驶、刹车的基础。

下面是比较全面的有关轮胎方面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轮胎的功能1、承载功能:承受车辆负荷。

2、牵引/制动功能:向路面传递驱动、制动力。

3、机动稳定性:改变和保持车辆行驶方向。

4、行驶舒适性:吸收来自地面的震动。

二、轮胎分类与构造轮胎分类-按结构分:根据胎体帘线层排列的不同,有子午线状构造和斜交状构造。

轮胎分类-按车辆类型分:轮胎分类-按气候分:轮胎分类-按花纹类型分:轮胎构造:轮胎构造-部件功能:1、胎面:轮胎上唯一跟地面接触的部位要求耐磨性, 牵引力,滚运阻力特性的部分。

2、钢丝带束层:置于胎面和胎体之间增加强度和加强胎面强度的作用。

3、钢丝胎体帘子布(胎体帘子布):高强度,耐疲劳强度高的钢丝帘子布, 支撑轮胎胎体的部分。

4、气密层保护胶(BACK UP LINER):胎体帘子布包布,橡胶类似的成分, 防止气密层橡胶渗透到胎体帘子布之间的部分。

5、气密层:保证维持轮胎充气压力, 包裹轮胎内部的部分。

6、胎圈:和轮辋接触的部位,在轮胎结构中最强硬,跟轮辋密封支持车辆的部位。

三、轮胎的标识1、规格及技术参数①轮胎外径:是在相应的轮辋上安装轮胎并按规定气压充气后,在没有承重时的轮胎直径。

②轮胎总宽:是指包括轮胎侧面的文字及花纹的轮胎最大宽度(用mm表示)。

③适用轮辋宽:是适合轮胎性能的轮辋宽度。

标准轮辋:最适合的宽度和形状(用in表示)。

适用轮辋:能够使用的轮辋。

④轮辋直径:是指适合轮胎的车轮的轮辋直径,同轮胎内径相同(用in表示)。

⑤轮胎断面宽:从轮胎的总宽中去除轮胎侧面的文字及花纹厚度的宽度(用mm表示)。

⑥轮胎高:是用轮胎外径减去轮辋直径后的数字的1/2。

⑦胎面宽:是轮胎踏面的宽度。

是指两面最突出部分的宽度。

⑧胎面半径:是指胎面部分的曲率半径。

2、胎侧3、负荷指数①什么是负荷指数(Load Index:LI)?一个轮胎所能承受重量的能力(最大)叫做负荷能力,用指数来表示的这种负荷能力就叫作负荷指数。

汽车轮胎材料成分

汽车轮胎材料成分

汽车轮胎材料成分汽车轮胎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整个汽车的重量,提供了汽车行驶所需的牵引力和支撑力。

轮胎的材料成分对于轮胎的性能和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轮胎的材料成分,包括橡胶、纤维、钢丝等。

一、橡胶橡胶是轮胎的主要材料成分,占轮胎总重量的40%~50%。

橡胶具有很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可以承受高温和高压,是制造轮胎的理想材料。

目前,轮胎中使用的橡胶主要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种。

1. 天然橡胶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中提取出来的,它具有很好的弹性、耐磨性和耐老化性,是轮胎中最常用的橡胶材料之一。

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它可以在高温下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获得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2. 合成橡胶合成橡胶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造的,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进行调配和改性。

合成橡胶具有更加稳定和可控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目前,轮胎中使用的合成橡胶主要包括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丁脂橡胶等。

二、纤维纤维是轮胎中的另一个重要材料成分,它可以增强轮胎的强度和耐磨性。

目前,轮胎中使用的纤维主要包括尼龙、聚酯、芳纶等。

1. 尼龙尼龙是一种强度高、耐磨性好的合成纤维,它可以增强轮胎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尼龙纤维可以在轮胎中形成网状结构,防止轮胎在高速行驶时产生变形和断裂。

2. 聚酯聚酯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合成纤维,它可以增强轮胎的耐磨性和抗拉强度。

聚酯纤维可以在轮胎中形成网状结构,使轮胎更加坚固和耐用。

3. 芳纶芳纶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的合成纤维,它可以增强轮胎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芳纶纤维可以在轮胎中形成网状结构,提高轮胎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钢丝钢丝是轮胎中的另一种关键材料成分,它可以增强轮胎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钢丝主要用于加强轮胎的胎体和胎帘,使轮胎更加坚固和耐用。

目前,轮胎中使用的钢丝主要分为高碳钢丝和低碳钢丝两种。

1. 高碳钢丝高碳钢丝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可以增强轮胎的抗拉强度和耐久性。

汽车轮胎材料成分

汽车轮胎材料成分

汽车轮胎材料成分汽车轮胎是车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行驶安全和舒适性。

而轮胎的材料成分则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轮胎材料的基本组成、材料特性和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轮胎材料的基本组成轮胎主要由以下几种材料组成:1.橡胶橡胶是轮胎最主要的材料,约占轮胎总重量的60%~70%。

橡胶被用来制造轮胎的胎面、胎侧、胎肩、内层等部分。

橡胶主要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种。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中提取的天然乳液制成的,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但价格较高。

合成橡胶是通过化学方法制成的,价格相对较低,但弹性和耐磨性不如天然橡胶。

2.纤维材料轮胎中的纤维材料主要用于增强轮胎的强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纤维材料有尼龙、聚酯、钢丝等。

其中,尼龙是最常用的纤维材料之一,其强度和耐磨性都很好,被广泛应用于轮胎的胎面和胎肩等部分。

3.化学添加剂化学添加剂是为了改善轮胎的性能而添加的材料,主要包括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剂、填料等。

硫化剂是一种能够使橡胶分子之间形成化学键的物质,使橡胶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弹性。

促进剂则是用来加快硫化反应的,从而提高轮胎生产效率。

防老剂则是为了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而添加的,能够防止轮胎老化变硬。

填料则是为了降低轮胎的成本而添加的,通常使用的是碳黑等材料。

二、轮胎材料的特性1.强度轮胎材料的强度是指其承受外力的能力,是轮胎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轮胎中的纤维材料和橡胶都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承受车辆的重量和行驶中的冲击力。

2.耐磨性轮胎材料的耐磨性是指其在行驶中与路面摩擦时的耐久性能。

轮胎中的橡胶和纤维材料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但不同种类的橡胶和纤维材料的耐磨性也有所不同。

3.耐高温性轮胎在行驶中会因摩擦而产生高温,因此轮胎材料需要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

橡胶和纤维材料中的化学添加剂能够提高其耐高温性能。

4.低噪音轮胎材料的特性还包括低噪音。

轮胎与路面摩擦时会产生噪音,对行驶舒适性和环境污染都有影响。

汽车轮胎是什么材料

汽车轮胎是什么材料

汽车轮胎是什么材料
汽车轮胎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

那么,汽车轮胎究竟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包括橡胶、帘线、钢丝等。

橡胶是汽车轮胎的主要
材料,它占据了轮胎重量的大部分。

橡胶的选择对轮胎的耐磨性、抓地力和舒适性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橡胶中,还包含了各种添加剂,如增塑剂、填充剂、防老剂等,这些添加剂可以提高橡胶的性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其次,帘线也是汽车轮胎的重要材料之一。

它主要由尼龙、聚酯纤维等材料制成。

帘线的作用是增强轮胎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使轮胎在行驶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形状和结构。

除了橡胶和帘线,汽车轮胎中还有大量的钢丝。

钢丝主要用于轮胎的加固和支撑,增强轮胎的抗压性和耐磨性。

同时,钢丝还可以提高轮胎的抓地力和稳定性,使车辆在高速行驶或紧急制动时能够更加安全可靠。

总的来说,汽车轮胎是由橡胶、帘线和钢丝等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这些材料
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使轮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拉强度和抓地力,从而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和舒适性。

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材料外,汽车轮胎中还包括了各种化学添加剂、填充剂等,它们可以提高轮胎的耐磨性、抗老化性能,同时还可以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

总之,汽车轮胎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共同发挥作用,使轮
胎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轮胎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相信未来的汽车轮胎会更加安全、环保、耐用。

轮胎制造工艺方法

轮胎制造工艺方法

轮胎制造工艺方法轮胎的制造工艺方法涉及多个环节和技术步骤,包括原材料的选用、配方设计、制胎、硫化等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轮胎的制造工艺方法。

1. 原材料的选用:轮胎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纤维材料(如尼龙线),以及各种添加剂(如防老化剂、固化剂、促进剂等)。

其中,橡胶是轮胎的主要成分,因此橡胶的选用对轮胎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2. 配方设计:根据不同类型的轮胎及其使用环境的要求,制定合适的橡胶配方。

这需要根据轮胎所需的强度、耐磨性、耐寒性、防滑性等综合性能,确定添加不同类型和比例的橡胶和添加剂。

3. 制胎:制胎是将橡胶混合料制成轮胎胎体的过程。

首先,将橡胶和添加剂按照配方比例加入混炼机中进行搅拌混合。

混炼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的炼胶温度和搅拌时间,以确保橡胶和各种添加剂充分混合均匀。

混炼后的橡胶混合料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带状胶条,并经过切割、压平和缝合等工艺步骤形成胎体。

4. 硫化:硫化是将制成的轮胎胎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加热处理的过程,使橡胶变得弹性,增加胎体的强度和硬度。

硫化过程中,胎体置于硫化模具内,然后通过加热,胎体中的硫化剂与橡胶发生化学反应,使橡胶呈现出弹性和硬度。

5. 砂纸整形:硫化后的轮胎胎体表面会有一些凹凸不平的部分,为了使轮胎表面更加平整、美观,需要进行砂纸整形。

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机械砂纸将轮胎表面进行砂磨,平整轮胎表面。

6. 检测和质量控制:在整个制造过程中,需要对轮胎进行多项检测,以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空气密封性检测、硬度测试、耐磨性测试等。

通过这些检测手段,对轮胎的各项性能进行评估,并进行质量控制。

7. 包装和出厂检验:经过质量控制合格的轮胎,将进行包装,并经过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主要是对轮胎进行一次综合性能检测和外观检查,确保轮胎质量符合用户和国家标准的要求。

通过出厂检验合格的轮胎,将进行包装,并进行相应标志和配套文件的准备,以便出厂销售。

废轮胎的热裂解处理工艺工程化分析

废轮胎的热裂解处理工艺工程化分析

作者简介:康永(1981-),男,博士,工程师,现从事复合材料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9-10-29本项目的核心工艺为废轮胎的热裂解处理工艺。

轮胎主要由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及多种有机、无机助剂(包括增塑剂、防老剂、硫磺和氧化锌等)组成。

废轮胎的热裂解是指在无氧或缺氧工况及适当的温度下,橡胶中主链具有不饱和键的高分子断裂,产物主要是单体、二聚物和碎片,生成物再聚合为多种烯烃,从而脱出挥发性物质并形成固体炭的过程,其产物主要是燃料油、裂解气等可贮存性能源和炭黑、钢丝,各产物成分随热解方式、热解温度等变化而不同[1]。

裂解方程式如下:(—CH 2—CH 2—)n →n[C+H 2+CH 4+C 2H 6+C 3H 8+C 4H 10+C 5H 12+…+C 11H 24+…C 20H 42+…](说明:C 5H 12~C 11H 24为汽油馏分,C 12H 26~C 20H 42为柴油馏分,C 20以上为重油)本项目轮胎热解温度为200~450 ℃,热解炉采用炉外加热、微负压、贫氧热裂解工艺操作,炉体密闭,在生产过程中确保气体不外泄,提高热裂解效率,同时从根本上消除了生产过程中由于气体外泄而引起的不安全隐患和二次污染。

1 生产工艺流程本项目主要原料为外购的干净废旧轮胎(每条已切成4~5块),无需清洗、破碎、抽钢丝等预处理工序,直接经人工进料进入裂解炉内,进料工段约2 h ,每台设备每天进料10 t 。

裂解炉内是一个持续升温的环境,炉体内部在4 h 内升温至200~300 ℃,此时裂解气开始处于稳定生成状态,接下来的5~8 h 内温度缓慢爬升,当温度到达450 ℃时,可认为轮胎裂解已废轮胎的热裂解处理工艺工程化分析康永(榆林市瀚霆化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 榆林 718100)摘要:介绍了废轮胎热裂解工艺流程以及裂解原理,并按照项目预先设计的处理量计算了体系的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

对项目运营期的主要污染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轮胎橡胶配方

轮胎橡胶配方

轮胎橡胶配方
轮胎橡胶配方是制造轮胎的关键部分,它决定了轮胎的主要性能。

配方中包含多种成分,每种成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轮胎橡胶配方及其成分说明:
1、基础橡胶:这是配方的核心成分,通常使用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而合成橡胶则提供了更多的性能选项,如低滚动阻力、高耐磨性和耐高温性。

2、填充剂:用于增加橡胶的体积,使其更坚固和耐磨。

常见的填充剂包括碳黑和白炭黑。

碳黑提供了优异的耐磨性和抗撕裂性,而白炭黑则增加了橡胶的抗湿滑性能。

3、硫化剂:使橡胶分子相互交联,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提高其弹性和耐久性。

4、增塑剂:如石油和油脂,有助于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和柔韧性。

5、防老剂:有助于延缓橡胶老化过程,提高其耐久性。

6、抗氧剂:防止橡胶在高温下氧化,有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7、抗紫外线剂:用于抵抗紫外线对橡胶的降解,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8、粘合剂:有助于增强橡胶与纤维材料之间的粘附力,提高轮胎的结构稳定性。

9、钢丝与纤维材料:用于增强轮胎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钢丝主要用于轮胎的骨架结构,而纤维材料则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

10、其他添加剂:根据特定需求,还可以添加其他一些添加剂,如抗湿滑剂、降噪剂等,以改善轮胎的性能。

除了以上成分外,正确的配方比例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成分的比例会直接影响轮胎的性能。

通过精确控制这些成分的比例,可以生产出具有优异性能的轮胎。

这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研发和调整配方,以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

轮胎用原材料介绍表

轮胎用原材料介绍表
结合溴含量为1.9-2.0%
ISAF 中超耐磨炉黑 HAF 高耐磨炉黑 HAF 高耐磨炉黑 新工艺炭黑 FEF 快压出炉黑 GPF 通用炉黑
脂肪酸表面改性碳酸钙。
普通芳烃油,精提取制得
辛基作为改性剂
叔丁基作为酚醛树脂改性剂
热塑性对-特辛基苯酚-甲醛树脂
丁基苯酚和乙炔的缩合物 碳氢烷基系树脂 碳氢芳香基系树脂 改性非自固化酚醛树脂 改性非自固化酚醛树脂 妥尔油改性的热塑性苯酚-甲醛树脂 间苯二酚 苯乙烯 甲醛反应制得 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 二胺 2,2,4-三甲基丁基-1,2-二氢喹啉聚 微晶蜡 微晶蜡 微晶蜡 微晶蜡和石蜡混合物 石蜡
二苯胍
47
促进剂HMT
HMT
48
防焦剂
CTP/PVI
49
普通硫磺
硫原子八元环
50
母胶粒
51
不溶性硫磺IS7020
硫磺-80
IS-HS-7020
硫原子八元环 线性硫(不溶性) 芳烃油
52
不溶性硫磺OT20
53
粘合剂RA-65
54
硅烷偶联剂TESPT
55
癸酸钴
HD OT20
硫原子八元环 线性硫(不溶性) 芳烃油
SL-2101ST
SL-3022
丁基苯酚 乙炔 饱和碳五氢烷基 裂解石油制乙烯的副产物 碳九馏分
间苯二酚 苯乙烯 甲醛
35
防老剂4020
4020/6PPD
36
防老剂RD
RD/TMQ
OKERIN1987
37
橡胶防护蜡
FNL-67T 盛丰I号
ANTILUX 111
38
普通石蜡
58号

解读汽车轮胎

解读汽车轮胎

解读汽车轮胎■ 张立春随着汽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局部。

而轮胎作为驱动汽车的最终执行部件,其重要性也正被越来越多的车主所重视。

几乎所有与车或车主有关的报刊、网站都会不定期地介绍一些与轮胎有关的知识。

但我们对轮胎真正了解多少?作为汽车专业人士,我们对轮胎就真的非常了解吗?正确选择、使用和养护轮胎,不但可以延长轮胎使用寿命,节省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因爆胎导致的翻车等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在正文开始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做个小小的测试:1.为平安起见,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的气压应接近正常规定气压范围的上限还是下限?2.如果只换两只轮胎,新胎应安装在前轮还是后轮?如果您不能非常轻松地正确答复上面的问题,说明您对轮胎的了解还不够,建议您还是认真读完全文。

当然,如果您能正确答复上面的问题,也未必就能说明您对轮胎非常了解,只要当您读完全文,您一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看似简单的“车轱辘〞里面深藏着大学问!发动机常常被人们形象地喻为“汽车的心脏〞,而轮胎那么被视为“汽车的鞋子〞。

“心脏〞与“鞋子〞,孰轻孰重?几乎所有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心脏!如果单纯从这个比喻来看,轮胎那么完全处于无足轻重的位置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如果发动机突然出现了故障,我们完全可以慢慢减速直到停靠在路边,然后进行检修;如果是车轮突然出现了问题,出现了暴胎,这很有可能会导致车辆侧翻、甚至车毁人亡的惨剧发生。

与大多数人一样,笔者在决定做“轮胎〞专题之前,心里也一直在“打鼓〞,不就是“黑色的橡胶轱辘〞吗?有什么好写的?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与轮胎专业人士的交流,特别是在认真拜读了国内著名轮胎平安专家王加中先生有关“汽车轮胎选用〞的手册之后,发现值得写的东西太多太多,而且非常有必要与广阔读者共同分享笔者的“读书笔记〞。

一、根本知识1.轮胎的作用汽车是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一般一个零件只起一种作用,但轮胎却不同。

汽车轮胎基础知识

汽车轮胎基础知识

轮胎基本知识(一)轮胎原料"轮胎原料(宏观):"1 橡胶"2 帘子布"3 化学添加物"4 钢丝"轮胎原料料(微观)"14% 天然橡胶"27% 人造聚合物"28% 炭黑"10% 石油"4% 其他石油产品"4% 纤维"10% 钢丝"3% 其他成分"100% = +/-8.5公斤轮胎分类"轮胎常见得分类方式是按照结构划分为斜交线轮胎、子午线轮胎。

"主要区别是胎体帘线角度和胎体骨架材料不同,同时带束层也采用了不同的材料。

"子午线轮胎与斜交线轮胎的根本区别在于胎体。

斜交线轮胎的胎体是斜线交叉的帘布层,采用尼龙帘线,其帘线与轮胎圆周有一定的角度(30—45°);"而子午线轮胎的胎体是聚合物多层交叉材质,帘线角度如地球子午线状排列,其顶层是数层由几乎不能伸张的、沿周向小角度钢丝帘线编成的钢丝带束层,其作用如同坦克履带在路面上延展可减少轮胎被异物刺破的几率子午线轮胎中的钢丝带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以适应路面的不规则冲击,又经久耐用,它的帘布层还意味着在汽车行驶中有比斜交线小的多的摩擦,从而获得了较长的胎纹使用寿命和较好的燃油经济性。

"从设计上讲,斜交线轮胎的适用路面范围更广,在高负载情况下的下沉量小,能满足一般速度下的使用要求,斜交线轮胎有许多局限性,如由于交叉的帘线强烈摩擦,使胎体易生热,因此加速了胎纹的磨损,且其帘线布局也不能很好地提供优良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另外,和斜交线轮胎相比,子午线轮胎还有更好的抓地性。

"由于子午线轮胎胎侧较薄,容易被割破损坏,不适合长期在差路面上行驶。

"子午线轮胎本身具有的特点使轮胎无内胎成为可能。

无内胎轮胎有一个公认优点,即当轮胎被扎破以后,不象有内胎斜交线轮胎那样爆裂(这是非常危险的),而是使轮胎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气压,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轮胎材料配方介绍

轮胎材料配方介绍

轮胎材料配方介绍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第三节材料和配方一、轮胎原材料1、橡胶橡胶是轮胎胶料的基体,在配方胶料中橡胶的比率会超过50%,也就是说轮胎胶料中主要的成分是橡胶。

子午线轮胎中采用的橡胶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种。

(1)、天然橡胶天然橡胶是原产于热带地区的一种乔木——橡胶树的产物。

当割开橡胶树干,便有乳白似的胶液从树皮里流出,因此在有些地方称为“流泪的树”。

含有橡胶的植物有二千多种,但最有价值的是三叶橡胶树(如上图),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一带。

因此这些树的学名为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巴西虽然是巴西橡胶树的原产地,但由于南美叶疾病的危害和劳动力缺乏,种植面积却很小。

目前巴西橡胶树的种植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占世界种植面积的80%以上。

天然橡胶的采集是通过割开橡胶树干,使乳白似的胶液从树皮里流出,收集后使它凝固,再经过一系列工序,就成为半透明的橡胶块。

据记载,世界上最早应用天然橡胶的是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

他们常用当地橡胶树产出的胶汁制作雨衣、瓶罐及玩具之类的东西。

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想寻找通向中国和印度的海路,不料由于航行的错误而跑到了美洲。

就在这次闻名世界的航行中,他把印第安人制作的橡胶用具和玩的橡胶球带回了欧洲,使欧洲人第一次见到了橡胶。

中国在1904年开始种植橡胶树,主要产地在海南省和云南省。

目前轮胎生产使用的天然橡胶主要分为烟片胶和标准橡胶两种,烟片胶常用的为1号烟片胶(RSS1)和3号(RSS3)胶;标准橡胶为标准橡胶10号和20号。

天然橡胶的主要的化学成分为一种以异戊二烯为主要成份的高分子化合物。

烟片胶和标准橡胶性质是相同的只是在加工方面的区别,由于标准橡胶产品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加工方便,目前子午胎使用的天然橡胶多为标准橡胶。

烟片胶的生产过程为:鲜胶乳—→加保存剂—→过滤除杂质—→加水稀释—→澄清—→加酸凝固—→凝块压片—→熏烟干燥—→分级—→包装。

轮胎基础知识

轮胎基础知识
85
轮胎花 纹类型
花纹类型
B、纵向花纹: 有曲折、锯齿等类型 优点: 滚动阻力小,抗侧滑性好,散 热性好,噪音小,高速行驶时操控 性、稳定性、安全性好。 缺点: 花纹基部易裂口,易夹石子, 耐磨性差。
路况较好的道路,高速公路面使用 适用于轿车、客车、卡车及轻卡车 的前轮
轮胎基础知识
(一)
1
基础 知识
一、轮胎发展简史
二、轮胎概论
三、轮胎生产用原材料 四、轮胎生产工艺流程
2
轮胎发 展简史
一、轮胎发展简史
3
轮胎发 展简史
最早的轮胎是由木头或铁制造的,这从我国古
代的战车上和国外的绅士马车上都能看出。
探险家哥伦布在1493-1496年第二次探索新大陆 到达西印度群岛中的海地岛时,发现了当地小孩所 玩的橡胶硬块,这使他大吃一惊。后来他把这个奇 妙的东西带回了祖国,若干年以后,橡胶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
程,在这漫长过程中不知有多少代人为之付出
了艰辛的劳动和高超的智慧。
11
轮胎 理论
二、轮胎概论
12
轮胎 理论
二、轮胎概论
1、轮胎的分类 2、轮胎的功能
3、轮胎的组成
4、轮胎花纹类型和特点 5、轮胎胎侧标识
13
轮胎 理论
1、轮胎的分类
14
轮胎 分类
(一) 、按用途分类,大概可分为7种。
PC (passenger car tire) —— 轿车轮胎; AG ( agricultural tire ) —— 农用车轮胎; OTR ( off the road tire) —— 工程车轮胎;
27
斜交线轮胎
当轮胎负载时
RVB优 劣对比
子午线轮胎

火车轮的化学成分

火车轮的化学成分

火车轮的化学成分
火车轮通常由以下几种化学成分组成:
1. 铸铁:火车轮的主要成分是铸铁,它提供了轮子的结构强度和耐磨性。

铸铁通常含有碳、铁、硅、锰、硫等元素。

2. 磷酸铁锌(Zn-Fe-P)涂层:为了提高火车轮的耐磨性和防锈性,轮胎表面通常会涂上一层磷酸铁锌涂层。

这种涂层主要由磷酸铁锌化合物组成。

3. 其他合金元素:有些火车轮会添加其他合金元素,如钼、钢等,以提高轮子的强度和耐磨性。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火车轮的化学成分可能会因制造商和型号而有所不同。

以上列举的成分只是一般情况下火车轮的典型成分。

半钢轮胎常规配方表

半钢轮胎常规配方表

半钢轮胎常规配方表一、橡胶成分在半钢轮胎的常规配方表中,橡胶成分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橡胶成分主要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中提取的胶乳,而合成橡胶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

这两种橡胶都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二、填充剂填充剂是半钢轮胎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

常用的填充剂有炭黑、硅灰和沙子等。

炭黑是一种黑色的粉末,具有良好的增强和耐磨性能,可以提高轮胎的耐磨性和抗老化性能。

硅灰是一种白色粉末,可以增加轮胎的硬度和耐磨性。

沙子则可以提高轮胎的抗滑性能。

三、增塑剂增塑剂是为了提高橡胶的可加工性和柔韧性,常见的增塑剂有橡胶油和树脂等。

橡胶油可以使橡胶更加柔软,提高轮胎的抗裂性和弯曲性能。

树脂则可以增加轮胎的硬度和强度。

四、硫化剂硫化剂是为了使橡胶成型后能够固化成轮胎的一种化学物质。

常见的硫化剂有硫磺和过氧化物等。

硫磺可以与橡胶中的双键发生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使橡胶固化成轮胎。

过氧化物则可以通过热分解产生自由基,进而引发橡胶的交联反应。

五、促进剂促进剂是为了加快硫化反应的速度,常见的促进剂有硫醇和过硫酸铵等。

硫醇可以与硫磺发生反应,生成活性硫醇,进一步促进硫化反应的进行。

过硫酸铵则可以通过热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橡胶的硫化反应。

六、防老剂防老剂是为了提高橡胶的耐热性和抗氧化性能。

常见的防老剂有苯并噻唑类和酚醛类等。

苯并噻唑类防老剂可以与橡胶中的活性氢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硫醇结构,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酚醛类防老剂则可以通过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延缓橡胶的老化过程。

七、其他添加剂除了以上的主要成分外,半钢轮胎的常规配方表中还包含一些其他的添加剂。

例如,加硫剂可以提高橡胶的硫化效果;消光剂可以改变橡胶的颜色和外观;促进剂可以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等。

总结:半钢轮胎的常规配方表是根据轮胎的性能要求和使用条件来设计的。

不同的车辆和使用环境需要不同的轮胎配方。

通过合理选择和调整橡胶成分、填充剂、增塑剂、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剂和其他添加剂的比例和种类,可以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半钢轮胎。

轮胎什么材料

轮胎什么材料

轮胎什么材料轮胎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

那么,轮胎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轮胎的主要材料包括橡胶、钢丝、纤维和化学添加剂。

其中,橡胶是轮胎的主要材料,它占据了轮胎总重量的大部分。

橡胶的选择对轮胎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轮胎采用的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混合物,这样可以在保证轮胎弹性和耐磨性的同时,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橡胶的配方中还会添加一些增塑剂、填充剂和硫化剂,以提高橡胶的加工性能和耐磨性。

其次,轮胎中的钢丝起着加强轮胎结构、提高抗拉强度的作用。

钢丝通常被编织成网状结构,被嵌入到橡胶中,以增加轮胎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另外,纤维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轮胎中,它们可以增加轮胎的柔韧性和抗冲击性,提高轮胎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

此外,化学添加剂也是轮胎材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化学添加剂可以改善橡胶的性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提高轮胎的抗老化性能。

比如,抗氧化剂可以延缓橡胶的老化速度,防止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龟裂和硬化的现象;硫化剂可以促进橡胶的硫化反应,提高橡胶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加强剂可以增强橡胶的强度和韧性,提高轮胎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

总的来说,轮胎是由橡胶、钢丝、纤维和化学添加剂等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这些材料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使得轮胎具有良好的弹性、抗拉强度、耐磨性和耐老化性能。

只有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且合理搭配,才能制造出性能优良的轮胎,从而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和舒适。

综上所述,轮胎的材料选择对轮胎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橡胶、钢丝、纤维和化学添加剂等材料的合理搭配,才能制造出性能优良的轮胎,从而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和舒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让大家对轮胎的材料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束层: 加强胎体、稳定胎面,防止刺穿。

帘布层(辐射层): 构成胎体、承受重力、传导外力。

胎侧: 抗屈挠,提高舒适性。

内衬胶: 在无内胎型轮胎中代替内胎,包住空气。

三角胶: 填充下胎边,为耐屈挠胎侧及坚硬钢丝圈间之过渡物。

防擦胶: 高耐磨擦橡胶,保护钢丝圈。

GG线: 轮胎与轮辋同心指示线。

钢丝圈: 高强度钢丝束,维持轮胎和轮辋在同一转动面,并固定轮胎于轮辋上。

胎侧的标示
磨耗指示点位置: 当胎面磨损到磨耗指示点平台时,表示轮胎已达到使用界限,为安全起见,必须更换轮胎。

胎面磨耗: 磨损等级是依据规定的试验过程中所得到的轮胎磨损速率而换算出其比较等级。

例如: 磨损等级150的轮胎比磨损等级100的轮胎耐磨1.5倍。

抓地力: 抓地等级,从最好的到最差的A、B和C,代表轮胎在规定的试验状况下,在湿滑的柏油路面和水泥路面刹车的性能。

轮胎温度: 由好到差为A→B→C,温度过高会影响磨耗及安全。

如何识别轮胎型号
例如P195/60 R15 88V
“P”指轿车轮胎。

(用以区别轻卡车或其他车型适用的轮胎)
“195”指轮胎断面宽度,即两个胎侧之间的宽度(以毫米为单位)。

不同轮胎宽度匹配不同的轮辋宽度。

“60”指轮胎的扁平比,即胎高占胎宽的百分比。

数值越小,轮胎越扁平。

“R”指轮胎为子午线结构。

“15”表示轮辋直径(以英寸为单位),用此轮胎必需匹配15英寸的轮辋。

“88”表示轮胎的载重指数。

“V”表示轮胎所能承受的最高速度级别。

V级轮胎所能达到的最高时速是240公里/小时。

外胎组成:胎冠部位、胎肩部位、胎侧部位、胎圈部位和胎里部分。

胎冠部位是指轮胎与地面接触,在轮胎的顶部,由胎面胶、胎冠基部胶和带束层等组成。

胎肩部位是指轮胎胎冠与胎侧过渡区域,包括胎冠末端、垫胶、胎体一段组成。

胎肩部位是指轮胎胎冠与胎侧过渡区域,包括胎冠末端、垫胶、胎体一段组成。

胎圈部位指轮胎胎圈部位,由胎体一段、填充胶、钢丝补强条、尼龙补强条、胎圈钢丝等部分组成。

胎圈在轮胎结构中是应力最大的位置。

胎圈部位指轮胎胎圈部位,由胎体一段、填充胶、钢丝补强条、尼龙补强条、胎圈钢丝等部分组成。

胎圈在轮胎结构中是应力最大的位置。

胎里部位指从轮胎胎趾开始,胎里的部分,主要由气密层、气密层过渡层组成,这部分主要与内胎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