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语文写作练《“现代人还学不学文言文”》材料作文题解及例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高三语文写作练
《“现代人还学不学文言文”》记叙性材料作文题解及例文
(作文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背诵,而且语文、历史等学科考试中也有理解文言文的相关试题。

有些学生对此颇有微词,有的说:“文言文是古代的东西,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平时交际根本用不着,学它干什么?删掉多好!”有的说:“现代精品佳作不计其数,这些就足够我们学了,何必学文言文?”还有的说:“一个世纪之前,陈独秀《新青年》就已经倡导白话,反对文言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
这些看法得到了一些人的赞同,但显然它们是较为偏颇的。

请你针对以上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解】
材料是有关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内容,这既与学生的学习实践紧紧相连,同时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紧紧相连。

材料提供了三种较为偏颇的看法:
一、现代生活交际用不着文言文,不必学;
二、现代精品佳作太多,用不着学文言文;
三、一个世纪前就已经有人反对文言了,所以更不必学习文言文。

第一种看法的错误之处在于违背了联系的观点,割裂了历史,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第二种看法的错误之处在于忽视了文言文对现代人的重要作用;第三种看法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仅从表面看待历史现象。

所以在写作中要针对上述三种看法作深入分析,揭示其错误之处,同时要提出正确的看法。

行文思路:可以把“现代生活交际用不着文言文,不必学”“现代精品佳作太多,用不着学文言文”“一个世纪前就已经有人反对文言了,所以更不必学习文言文”这三个观点作为行文中批驳的靶子,分别驳斥,揭示出错误之处,同时要提出正确的观点,应该学习文言文,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这样能更好的理解文言知识,获得内化文化精神,指导我们为人处世,使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参考立意:
1.学习文言文,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活水。

3.我们应该接受古代文言精华的陶养。

【例文】
传统古诗文,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
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同学在语文文言文、古诗词课上奋笔疾刷数理化习题;也有些同学为了考试而拼命修炼所谓的文言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答题技巧;更有人心生“现代人是否还需要读古诗、看古文”的困惑,提出“古诗文阅读有没有必要”的疑问……而我认为,中国传统古诗文滋养中华儿女的心灵,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学习古诗词,学习文言文。

首先,传统古诗文使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感知到诗意的美。

很多人都感慨,出门旅游的时间太少,即使出了门,处处都是人,也无风景可欣赏,殊不知生活中从没有缺少美。

春日,当别人感慨阴雨绵绵、春风乍起时,读过袁宏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的人,却能领会到另一种温润清新之美。

夏日,当别人厌烦烈日炎炎、蝉儿嘶鸣时,读过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人,却能在夏夜感受到山林的静谧之美。

秋日,当别人哀叹秋风萧瑟、万物寂寥时,读过刘禹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人,却能体验到将目光看向长空万里的广阔美。

冬日,当别人抱怨天寒地冻、单调冷清时,读过张岱“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人,却能在冰天雪地里发现别样的韵致。

传统古诗文给寻常的景物加上一层文化美的滤镜,让我们感知到别样的美。

舟是李白的轻舟,驴是陆游的毛驴,普通的事物在腹有诗书的人眼里不再普通。

我们借古人的眼看到了古人所看的景,发现了古人所感知的美,体验到一般人无法体验的快乐。

其次,传统古诗文使人丰富人生的阅历,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启迪。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对事物有了足够的见识,才能获得更丰厚的阅历和智慧。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尤其对学生而言,通过亲身体验去探索宇宙人生的道理是不切实际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来主义”。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我们还没有恋爱,但我们懂得了真正的爱情是相濡以沫,至死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我们还没有走向社会和职场,但我们知道了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需要执着;“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命运本是无常,追求长生固不可得,唯有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以乐观、旷达之心胸看待世间万物。

传统古诗文是座桥梁,是我们与先达的一种跨时空的交流途径。

当我们与传统古诗文表达的思想产生共鸣时,封存在其中的文化内涵浸润了我们的心灵。

陈寅恪先生在《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中写道:“惟此之,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这同样可用于表明古诗文的价值。

传统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它能表现其他语言难以完美表现的意境,正因为如此,中学生身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我们更应该自觉学习传统古诗文,并汲取其精华,光大其,唯有给传统古诗文注入新鲜的血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叶嘉莹女士说过“古典诗词让人心不死”,其实文言文亦如是,沐浴在传统古诗文永恒的智慧下,人心怎会死呢而且当诵读传统古诗文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时,给整个民族带来的,是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文字运用Ⅰ的材料告诉我们,记住已经学过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可是高考依然驱动着同学们花了大量时间背诵必背古诗文60篇,有人因此产生了疑问: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还有必要花这么大精力背诵这些古诗文吗?
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背诵古诗文并非单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文化传承。

当我们深入学习古诗文时,我们实际上在接触古人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在了解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情感。

这种学习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增强我们的历史意识。

其次,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对于我们理解古人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有着极大的帮助。

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理解历史、研究文化、探究人性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因此,背诵古诗文不仅有助于我们的学术研究,更有助于我们的个人成长。

再者,古诗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们或婉约、或豪放,或清新、或凝重。

这些古诗文的艺术魅力不仅能使我们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更能激发我们的文学想象力,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最后,背诵古诗文也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古诗文的表达方式和用词都有其独特之处,通过学习和背诵这些古诗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人的语言表达技巧,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因此,尽管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我们仍需花费大量精力背诵古诗文。

这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是为了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例文】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古诗文背诵:超越知识的智慧之源
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背景下,各种知识可以轻易地被检索和获取,人们对于记忆和背诵的必要性产生了质疑。

比如,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们被迫背诵大量的必背古诗文。

那么,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还有必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去背诵这些古诗文吗?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背诵古诗文不仅有必要,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明确的是,背诵古诗文并不只是为了应对考试。

相反,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对深层智慧的追求,是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尊重。

例如,背诵《赤壁赋》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更可以引导我们深入了解历史背景,领悟古人的思想与情感。

这种深度和广度的知识获取,对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做出明智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语言文字运用Ⅰ的材料所揭示的,记住已经学过的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忽视古诗文的学习。

相反,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种学习方式,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深的智慧和更高的文化素养。

背诵古诗文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文字素养。

古诗文具有独特的韵律和美感,通过背诵古诗文,我们可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更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还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厚,通过背诵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李白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古诗文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文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背诵古诗文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传承文化的过程。

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样重要。

通过古诗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我们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只是工具,它无法取代人类的情感和创造性思维。

尽管人工智能可以辅助我们进行各种学习任务,但它无法取代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古诗文学习正是这样一种需要感悟和体验的学习过程。

它让我们在文字中体验古人的情感世界,思考古人的智慧结晶。

这种体验和感悟是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

尽管我们身处人工智能时代,但我们仍然需要投入精力去背诵古诗文。

这是因为古诗文学习不仅有助于我们获取知识,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素养,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人工智能只是工具,无法取代人类的情感和创造性思维。

我们应该珍惜古诗文学习带给我们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让这种学习成为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附:语言文字运用Ⅰ相关语段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把很多课文都背下来,现在谁还能把小学一年级的课文背下来?
A_______。

但我们为什么还能读书,还会写那些字呢?
武侠小说里,武学宗师张三丰教张无忌他新发明的太极剑。

张三丰将剑招慢吞吞地演示了一遍,然后问张无忌能记住多少,张无忌说能记住一半。

张三丰又演示了一遍,这一次的招数和前面一次完全不同。

他又问张无忌能记住多少,张无忌说,只能记得三招。

到第三遍演示完,张无忌说,已经全忘了。

大家都很着急,张三丰却说:(1)“不坏,不坏,忘得真快——你已经学会了。


张三丰教的和张无忌领会的不是“剑招”,而是“剑意”,临敌以意驭剑,才有变化无穷的应对能力。

我们能读书写字,也是忘了课文的“剑招”,B_______。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像守财奴积攒财富那样积累知识,①而且要磨炼自己见微知著、见此知彼的洞察力。

②为了培养这样的能力,③你要不断地学会腾空自己的知识库存,④忘记自己原本相信的“真理”,⑤随时以一种空灵、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事物。

⑥比记住已经学过的知识更重要的,⑦是你忘记之后还能记住的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