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果实糖代谢及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果实糖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果实糖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2 9 期
Vo . 9 No 2 12 .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J u n l fAg iu tr l ce c s o ra rc lu a in e o S
2 0 年 6月 08
J n 2 0 u. 08

糖积累型. 猕猴桃 、 香蕉和芒 果等 为淀粉 转化 型[。 1. 。 柑
橘品种本 地早 [ 温州蜜 柑[ 1 、 1 以积 累蔗糖 为 主 , 。 而甜
来檬以积累己糖为 主L . 1 杏不同品种 间, 引 各糖组分及总
糖含量都存 在较大差异 , 均 以蔗糖含量 最高 , 但 果糖含 量最低 , 明杏果实 以积累蔗糖为主[ 红肉脐橙成熟 表 1 ;
存在 的内源激素对植物 同化物 的运输 与分配有着 重要

U P 一 DG

萄…

萄 糖
蔗 < 二一< 糖 > …
蔗 糖酶 专 化酶) 蔗糖 + 2 H0
— — — — — — —
果 — 堕—, 酸 糖 糖 墨 堂 —磷 果 —— —壁
的影 响 , 且在果 实内部碳水 化合 物积累与代 谢 的各个 环节 都有激素 的参 与调控[ . 多 的研究也 已表 明, 5 众 ]
实糖 的代谢 和积累. 本文 主要综述 了植物果 实糖代谢
的相 关反应途 径 、 糖代谢 相关酶 的调控机 理和 内源激
2 果 实 糖 代 谢 和糖 代 谢 相 关 酶
果实糖分含量是 决定 品质 的重要指标. 实 的内 果 在 品质是果 实商 品性 优劣 的重 要指标 , 中糖 类物质 其
少[ 1 , 己糖 积 累型. 为
不 出蔗糖 的含 量 , 原 因是 由于较高 的转 化酶活性 阻 其

梨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技术应用展望

梨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技术应用展望

梨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技术应用展望
施露;高庆超;李亚辉;梁颖;张志勇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学报》
【年(卷),期】2022(38)2
【摘要】梨是温带地区生产最广泛、经济价值最高的水果之一。

近年来,围绕梨果实品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本文对梨果实品质的4个方面(香气、甜味、果皮色泽以及石细胞)分别进行系统梳理,然后从克隆与梨果实优质品质相关的基因,利用多组学联合分析方法解析梨品质形成的分子网络,改进遗传转化方法以及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梨优质果实新种质4个方面对利用现有技术在未来培育高品质梨果实上的研究提出建议,以期为优质梨品种选育和创制提供参考。

【总页数】10页(P567-576)
【作者】施露;高庆超;李亚辉;梁颖;张志勇
【作者单位】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1.2
【相关文献】
1.龙眼果实品质劣变和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2.液体授粉技术对梨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3.栽培技术调控对葡萄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4.柿子果实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5.栽培技术对芒果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梨果实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梨果实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21-11-22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 (20)3002]作者简介:何婉琳(1999 ),女,湖南沅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E-mail:hwl@㊂通信作者:梁颖,研究员,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工作,E-mail:lyjaas@;张志勇,研究员,从事农药残留分析工作,E-mail:yzuzzy@㊂文献著录格式:何婉琳,施露,李亚辉,等.梨果实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2):330-333.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13250梨果实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何婉琳1,2,施露1,李亚辉1,梁颖1,2∗,张志勇1∗(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江苏南京㊀210014;2.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㊀212013)㊀㊀摘㊀要:果实品质是影响消费者选择水果的重要因素之一㊂梨果实品质的提升主要通过改善栽培条件和育种改良基因㊂近年来,国内外围绕梨果实品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㊂本文概述了梨的主要果实品质,包括外观品质㊁口感品质㊁风味品质以及营养品质,并从影响梨果实品质的因素包括品种㊁成熟度㊁套袋㊁施肥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梨果实品质提升提供参考㊂关键词:梨;营养成分;果实品质;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S661.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2)02-0330-04㊀㊀梨在我国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种植范围覆盖全国各地㊂世界上梨品种有30多种[1],根据起源地不同可分为东方梨和西方梨[2]㊂我国主要以东方梨为主,包括白梨㊁砂梨㊁秋子梨等[1]㊂其中,白梨是我国目前分布最广㊁种植最多的种系,有较强的抗旱性,主要分布在辽宁东部与西部及河北㊁山东㊁山西等地㊂白梨中的雪花梨有着 中华名果 和 天下第一梨 的美称[3]㊂砂梨抗寒能力较差,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喜温暖潮湿㊂秋子梨较抗寒,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如东北㊁西北㊁华北等地㊂西方梨中的西洋梨在我国也有少量种植,主要分布在渤海湾㊁黄河故道等地,抗寒能力较弱[1]㊂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认为梨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降低血压㊁清热镇静的功效[4-5]㊂本文阐述了梨的主要果实品质,包括外观㊁口感㊁风味㊁营养等品质,并对影响梨果实品质的因素进行论述,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梨果实品质提供参考㊂1 梨果实品质梨果实品质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包括外观㊁口感㊁风味及营养等品质㊂1.1㊀外观品质㊀㊀外观品质是果品的重要体现之一㊂梨果实的外观品质与品种㊁成熟度等紧密相关,不同品种的梨成熟时的外观特征不同,包括果实形状㊁果径大小㊁果面色泽及果点大小疏密等㊂郑璞帆等[6]对红香酥梨㊁玉露香梨㊁皇冠香梨㊁安梨㊁鸭梨及雪花梨等研究发现,红香酥梨的果形指数最高,果实为纺锤体形;安梨的果形指数最低,果实趋于扁圆形;单果重最大的是雪花梨㊂1.2㊀口感品质㊀㊀梨果实的口感品质主要由其含水量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㊁酸含量及硬度等决定㊂不同梨品种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果实硬度差异较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9%~13%不等,硬度从4%~12%不等㊂脆肉梨中的华酥梨在成熟前1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而软肉梨中的考西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成熟期时达最高[7]㊂含水量和含酸量也是衡量果实口感的重要指标㊂泌阳瓢梨的含水量较丰富,刚采摘的果实含酸量较高,存放一段时间后会降低[8]㊂梨在四季都可购买,为保证其外观与口感品质,随上市时间不同,其贮藏温度亦不同㊂库尔勒香梨的存储时间短,大致90d 左右,可采用2ħ或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2ħ贮藏以延长存储时间,大约可保存7个月;采用1-MCP 结合-1.5ħ贮藏,库尔勒香梨的口感和外观都不会有明显下降[9]㊂1.3㊀风味品质㊀㊀梨的风味品质与硬度㊁含水量㊁含酸量关系紧密㊂李世荣等[10]研究认为,果实硬度越高,存放时间就越长,但硬度过高则影响果实的口感和风味㊂硬化果实中的木质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水果,且硬度过高使其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增加,口感就没有那么多汁,甜酸比也不适宜㊂梨中的香味成分比较丰富,主要由酯类㊁醛类㊁酮类㊁醇类等芳香成分构成,其所含成分的比例不同,呈现的风味也不尽相同,以醛类为主的是醇香型,以烯烃类为主的是花香型[11]㊂赵欣等[12]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梨,其香气成分不同,其中库尔勒香梨的香气成分最多,达32种,风味物质种类最少的玉露香梨也有21种,且都是醛类物质含量最高,主要是清香和醛香型㊂不同产地对梨的风味成分有一定影响㊂张丹等[13]对4个地区无籽刺梨的香气成分比较发现,安顺地区无籽刺梨中的烃类物质含量最高,达到29.04%;酯类物质以施秉地区的无籽刺梨含量最高㊂正是由于不同地区的香气成分不同,故造成不同地区同种梨的香气组分大不相同㊂品种对梨的香气种类影响最大㊂郑璞帆等[6]对不同品种梨的香气成分比较发现,香味物质的差异造成果实香气的特异性,为各梨品种提供更加丰富的香气㊂1.4㊀营养品质㊀㊀梨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㊁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营养品质与品种关系较大㊂赵欣等[12]发现,不同品种梨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不同㊂在所检测的梨品种中,雪花梨的钠㊁钾㊁镁含量最高,红香酥梨的钙含量最高,玉露香梨的铁含量最高㊂维生素类物质是衡量营养成分的重要指标㊂在所检测的梨品种中,皇冠梨中的维生素B1㊁B2含量最高,红香酥梨中的烟酸和烟酰胺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㊂皇冠梨中含有丰富的锶,主要与人的骨骼形成密切相关,与血管及功能相关,可减少人体对于钠的吸收,增加钠的排泄[14]㊂梨果实的营养品质与果实的成熟度密切相关㊂芦星淼等[15]对不同成熟度刺梨的营养成分分析发现,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氨基酸的比例相对减少,但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比增加,表明成熟度高的梨果实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并且也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㊂产地的差异也会造成梨的营养品质的不同,张丹等[13]对4个地区无籽刺梨的营养成分分析表明,由于地区的光照㊁水分㊁气候等条件不同,造成果实的含糖量和有机酸含量有显著差异,且产自安顺地区的梨果实的V C含量最高,其中的黄酮和有机酸具有抗氧化㊁抗血栓的作用,能调节机体功能,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16-17]㊂2 梨果实品质的影响因素2.1㊀品种㊀㊀品种是影响梨品质的重要内在因素,品质会有较大的差异,这为梨的遗传改良创造了种质资源㊂袁德义等[18]的研究表明,不同品种沙梨的横径㊁纵径㊁果形指数㊁果皮及果实硬度均存在差异,其中果皮和果肉最硬的是早蜜新高,果皮硬度最小的是早生喜水,果肉硬度最小的是爱甘水㊂不同品种其营养成分含量也不大相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的是20世纪和爱甘水,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有早蜜新高㊁鄂梨2号㊁清香㊁黄金㊁爱甘水㊂赵欣等[12]研究表明,不同品种梨的糖酸含量不同,口感不同,其质构参数包括硬度㊁弹性㊁咀嚼性等也有明显差异,其中硬度最大的是雪花梨,其次是红香酥梨,硬度最小的是库尔勒香梨,但库尔勒香梨的咀嚼性最高㊂不同梨品种之间的营养成分包括功能活性物质含量也存在差异㊂吴供娥等[19]比较了刺梨与无籽刺梨的营养成分差异,结果表明,刺梨的果实较大,V C含量更高,但无籽刺梨的蛋白质㊁可溶性糖含量更高㊂刘畅等[3]比较不同品种梨的果实营养品质差异及抗氧化活性表明,不同品种梨的营养成分组成大致相同,但其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果实中所含的维生素㊁酚类等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如DPPH自由基㊂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弱的是雪花梨,而花色苷含量在雪花梨㊁早酥梨㊁库尔勒香梨中均无显著性差异㊂在梨果实开发利用时可根据不同品种梨的特点进行合理利用㊂2.2㊀成熟度㊀㊀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㊁果胶甲酯酶㊁纤维素酶等胞壁降解酶活性增加,致使果胶㊁纤维素等细胞壁的组分被分解,使得果肉和果皮变软,汁水变得更加丰富㊂朱通等[20]对不同成熟度刺梨的不同贮藏时间的探究发现,采摘成熟度过早,果实营养品质较低,七分熟刺梨的还原糖和V C含量明显低于九成熟刺梨;采摘过晚会造成刺梨衰老进程加速,九成熟刺梨的乙烯代谢旺盛,耐贮藏性下降,其还原糖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㊁V C 含量达到最高值㊂因此,贮藏时应尽量选择八成熟左右,此时的还原糖㊁V C含量适中,且乙烯代谢较为旺盛㊂赵纪伟等[21]研究表明,不同后熟阶段安梨的pH值不同㊂前期pH值均比后期的高,这与可滴定酸含量变化结果一致㊂成熟度不同,则氨基酸含量也会有较大的差异,芦星淼等[15]对不同成熟度刺梨的营养成分分析表明,成熟度会影响氨基酸含量,七成熟的氨基酸比例会高一些,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氨基酸总量会出现减少,但必需氨基酸的占比呈增加趋势㊂如需长时间放置,应选用果皮果肉较硬的梨品种㊂2.3㊀套袋㊀㊀套袋不仅可以改变梨果实的外观品质,也可以改变梨果实的口感品质和营养品质㊂王涛等[22]研究表明,套袋处理的果皮色素,如叶绿素㊁类胡萝卜素等,相比未套袋处理的显著降低,葡萄糖㊁淀粉㊁果糖含量稍有下降,但套袋翠冠梨的V C㊁蛋白质含量稍高于未套袋处理,且套袋处理的其矿质元素磷镁含量显著提高㊂姚太梅等[23]研究表明,套袋后,梨果实中淀粉㊁可溶性糖㊁可滴定酸㊁V C含量与未套袋相比均有所下降㊂套袋还可减少风霜雨雪的干扰和病虫害的影响,提高梨成活率,且显著降低农药对果实的影响[24]㊂张传来等[25]的研究也表明,套袋会降低可溶性糖㊁V C含量,蛋白质也会略高一些,这与苏成军等[26]对满天红和美人酥梨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套袋会造成梨果实可溶性糖和V C的下降,同时也会引起梨果实蛋白质含量的增加㊂聚乙烯PE套袋处理的梨果实的烫伤发生率显著增加,这是由于套袋后,梨果实中钙离子稳态的损害,导致冷藏中钙离子不平衡,钙离子在梨果实浅表烫伤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27]㊂2.4㊀施肥㊀㊀梨树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磷㊁氮㊁钾等肥料,肥料添加量及不同肥料的比例均会影响果实的外观和营养品质㊂丁易飞等[28]研究表明,适当施氮可提高梨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而过量施氮则会降低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果实品质下降㊂不同的施氮方法对梨树及其果实生长有重要作用㊂梨树采用人工表面施肥的吸收率较低,大部分肥料挥发或流入河流[29],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梨果实质量不佳㊂目前一般采用配方施肥或氨基酸液施肥㊂李经洽等[30]研究表明,不同配方施肥都可使可溶性糖㊁V C的含量连续增加,且单果重和果实产量均有所提高,但配比不同,其中的总酸含量不同㊂张传来等[31]在氨基酸液肥对红梨果实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中表明,喷施氨基酸液肥能显著增加红梨果实的还原糖含量,也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SOD㊁POD活性,延缓叶片衰老㊂喷施氨基酸液肥能显著提高美人酥梨和满天红果实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㊂这与张传来等[32]对红酥脆梨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喷施氨基酸液肥会引起梨果实还原糖㊁游离氨基酸以及蛋白质含量的增加㊂施肥也可使梨的口感㊁外观变得更好㊂刘茂等[33]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后库尔勒香梨的单果重明显增加,香梨的外观红晕也增加了,使得香梨更为美观诱人,其硬度和酸度㊁果皮厚度也相比之前下降,而梨中的还原糖㊁V C也随之增加,梨的外观光滑,果肉更为甘甜,汁水丰富,有香味㊂3 小结与展望随着消费者对梨品质需求的提升,梨产业的发展必然要从重产量转向重品质㊂梨果实品质的提升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优化品种结构,推广优势品种㊂目前早㊁中㊁晚熟品种不能有效应对不同时期市场的具体需求,应结合梨成熟期及市场需求,优化品种结构,延长鲜梨供货期;积极促进梨品种的更新换代,推广具有优良品种特征的梨品种㊂2)规范种植过程,推广新型技术㊂目前梨种植中还存在施肥㊁浇水过于粗放㊁仅凭个人经验的现象,不能有效发挥肥料作用,需要加大种植技术培训力度,规范果农的梨树种植和管理㊂推广新型技术,诸如新型套袋方式㊁管道浇灌㊁滴灌浇灌和施用绿色农药等㊂3)制定采收标准,加大采后管理㊂不同成熟期采收对于梨的品质和贮藏期都具有决定性作用,应根据梨的具体销售渠道制定不同的采收标准,加大梨采后预冷㊁后熟等管理措施,确保梨的品质特征能够得以最高程度的体现㊂梨果实品质提升既是消费者的需求,也是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发挥已有基础优势将梨树规范种植做实,大力推广新型梨品种和技术会有效促进梨产业的高效发展[34-35]㊂参考文献:[1]㊀滕葳,柳琪,陈琦,等.我国40种主要优良梨品种的地域分布及感官性状研究[J].中国果品研究,1997,17(1):19-22.[2]㊀滕元文.梨属植物系统发育及东方梨品种起源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2017,34(3):370-378.[3]㊀刘畅,马萍,吴玉霞,等.5个梨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J].中国果树,2021(7):17-21. [4]㊀董忠义,董晓彤.梨的营养与药用功效[J].云南林业,1997,18(2):25-26.[5]㊀吕佳敏,刘同亭,田瑛.刺梨的主要医学功效及应用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18,35(4):370-372. [6]㊀郑璞帆,张梅,庞志豪,等.京津冀地区主栽梨品种果实外观特征㊁营养特性及香气物质分析[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3(6):35-42.[7]㊀王斐,姜淑苓,欧春青,等.不同果肉类型梨发育过程中果实性状的变化[J].中国果树,2017(S1):19-23. [8]㊀LIU X F,LI S R,FENG X X,et al.Study on cell wallcomposition,fruit quality and tissue structure of hardenedsuli pears(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J].Journal of PlantGrowth Regulation,2021,40(5):2007-2016. [9]㊀JIA X H,WANG W H,DU Y M,et al.Optimal storagetemperature and1-MCP treatment combinations for differentmarketing times of Korla Xiang pears[J].Journal of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8,17(3):693-703. [10]㊀李世荣,王佳慧,王艳梅,等.不同采摘期及其贮藏过程对 泌阳瓢梨 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47(1):37-42.[11]㊀秦改花.梨果实挥发性芳香物质组成及其形成特性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12]㊀赵欣,梁克红,朱宏,等.不同品种梨营养品质及风味物质比较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21):7797-7805.[13]㊀张丹,韦广鑫,曾凡坤.贵州不同产地无籽刺梨的基本营养成分及香气物质比较[J].食品科学,2016,37(22):166-172.[14]㊀朱大洲,屠振华,史波林,等.武威市凉州区皇冠梨营养品质分析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8):3046-3054.[15]㊀芦星淼,朱毅.刺梨中氨基酸随成熟度变化及营养价值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22):12-16. [16]㊀曾芳芳,罗自生.刺梨营养成分的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1):1753-1757.[17]㊀宁亚维,李明蕊,陈艺,等.食物来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抗血栓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https:///kcms/detail/11.2206.ts.20210913.1529.046.html.[18]㊀袁德义,袁军,罗健,等.湖南10个沙梨品种果实形态特征及主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38(1):177-178.[19]㊀吴洪娥,金平,周艳,等.刺梨与无籽刺梨的果实特性及其主要营养成分差异[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8):221-223.[20]㊀朱通,徐俐,刘涵玉,等.采收成熟度对刺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4,35(22):330-335. [21]㊀赵纪伟,彭建营,许建锋,等.不同 安梨 株系后熟前后果实营养成分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9):210-213.[22]㊀王涛,房经贵,冯先桔,等.大棚和套袋栽培对翠冠梨果实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48-151.[23]㊀姚太梅,孟莉丽,刘畅,等.套袋对六类品种梨果实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4):35-37,45.[24]㊀耿丽莹,刘晓宁.分析套袋对酥梨果实矿质营养和品质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6,36(2):14. [25]㊀张传来,荆瑞俊,张焱,等.套袋对红酥脆和红香蜜梨果实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31-32,43.[26]㊀苏成军,张传来,张伟.套袋对满天红和美人酥梨果实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8,37(10):113-115.[27]㊀LI Q,CHENG C X,ZHANG X F,et al.Preharvest baggingand postharvest calcium treatment affects superficial scaldincidence and calcium nutrition during storage of Chili pear(Pyrus bretschneideri)fruit[J].Postharvest Biology andTechnology,2020,163:111149.[28]㊀丁易飞,申长卫,王洁,等.不同施氮水平对棚架栽培寿新水 梨生长及山梨醇代谢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7,40(2):242-250.[29]㊀YIN X H,HUANG X L,ROUX J L.Effects of integratednitrogen fertilization and irrigation systems,rootstocks,andcultivars on productivity,water and nitrogen consumption,andmineral nutrition of pear[J].Agricultural Sciences,2012,3(2):257-267.[30]㊀李经洽,克热木㊃伊力,艾克拜尔㊃伊拉洪,等.配方施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及叶片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6,53(2):232-239. [31]㊀张传来,周瑞金,金新富,等.喷施氨基酸液肥对红梨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6):38-40,45.[32]㊀张传来,周瑞金,金新富,等.氨基酸液肥对红酥脆梨果实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6):1386-1388.[33]㊀刘茂,柴仲平,盛建东,等.施用有机肥对库尔勒香梨叶片营养元素及果实产量㊁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4(10):159-163.[34]㊀张绍铃,谢智华.我国梨产业发展现状㊁趋势㊁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果树学报,2019,36(8):1067-1072.[35]㊀李养义,张峰,关晓媛. 库尔勒香梨 产业发展优势㊁问题及对策[J].北方果树,2019(5):45-48.(责任编辑:张瑞麟)。

梨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技术应用展望

梨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技术应用展望

江苏农业学报(JiangsuJ.ofAgr.Sci.)ꎬ2022ꎬ38(2):567 ̄576http://jsnyxb.jaas.ac.cn施㊀露ꎬ高庆超ꎬ李亚辉ꎬ等.梨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技术应用展望[J].江苏农业学报ꎬ2022ꎬ38(2):567 ̄576.doi:10.3969/j.issn.1000 ̄4440.2022.02.033梨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技术应用展望施㊀露1ꎬ2ꎬ㊀高庆超1ꎬ2ꎬ㊀李亚辉1ꎬ2ꎬ㊀梁㊀颖1ꎬ2ꎬ㊀张志勇1ꎬ2(1.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ꎬ江苏南京210014ꎻ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ꎬ江苏南京210014)收稿日期:2021 ̄11 ̄10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20)3002]作者简介:施㊀露(1991-)ꎬ女ꎬ浙江安吉人ꎬ博士ꎬ助理研究员ꎬ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品质调控ꎮ(E ̄mail)lus202010@163.com通讯作者:梁㊀颖ꎬ(E ̄mail)lyjaas@163.comꎻ张志勇ꎬ(E ̄mail)yzuzzy@163.com㊀㊀摘要:㊀梨是温带地区生产最广泛㊁经济价值最高的水果之一ꎮ近年来ꎬ围绕梨果实品质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ꎮ本文对梨果实品质的4个方面(香气㊁甜味㊁果皮色泽以及石细胞)分别进行系统梳理ꎬ然后从克隆与梨果实优质品质相关的基因ꎬ利用多组学联合分析方法解析梨品质形成的分子网络ꎬ改进遗传转化方法以及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梨优质果实新种质4个方面对利用现有技术在未来培育高品质梨果实上的研究提出建议ꎬ以期为优质梨品种选育和创制提供参考ꎮ关键词:㊀梨ꎻ香气ꎻ甜味ꎻ果皮色泽ꎻ石细胞ꎻ组学ꎻ基因编辑中图分类号:㊀S661.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0 ̄4440(2022)02 ̄0567 ̄10ResearchprogressandprospectsofpotentialtechnologyapplicationinpearfruitqualitySHILu1ꎬ2ꎬ㊀GAOQing ̄chao1ꎬ2ꎬ㊀LIYa ̄hui1ꎬ2ꎬ㊀LIANGYing1ꎬ2ꎬ㊀ZHANGZhi ̄yong1ꎬ2(1.KeyLaboratoryofFoodQualityandSafetyofJiangsuProvinceꎬNanjing210014ꎬChinaꎻ2.InstituteofFoodSafetyandNutritionꎬJiangsu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Nanjing210014ꎬChina)㊀㊀Abstract:㊀Pearisoneofthemostwidelyproducedandeconomicallyvaluablefruitsintemperateregions.Inrecentyearsꎬmuchprogresshasbeenmadeintheresearchonthefruitqualityofpears.Inthispaperꎬwereviewedfouraspectsofpearfruitquality(aromaꎬsweetnessꎬskincolorandstonecell)ꎬanddiscussedkeyresearchareasthatwouldprovidethescientificbasisandthegenetictoolforthecultivationofhigh ̄qualitypearsinthefuture.Theseincludedcloninggenesin ̄volvedintheformationofhigh ̄qualityfruitsꎬanalyzingthenetworkofgenesinvolvedinfruitqualityusingmulti ̄omicsana ̄lysesꎬimprovinggenetictransformationmethodsꎬandapplyinggene ̄editingtechnologytocreatenewgermplasmforhigh ̄qualitypears.Thisreviewwillprovideareferenceforresearchonthebreedingandcreationofhigh ̄qualitypearvarieties.Keywords:㊀pearꎻaromaꎻsweetnessꎻskincolorꎻstonecellꎻomicsꎻgeneediting㊀㊀梨属于蔷薇科(Rosaceae)梨属(PyrusL.)多年生果树ꎬ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果树之一ꎮ按照植物起源ꎬ梨属可分为东方梨和西方梨两大类ꎬ中国是东方梨的起源中心[1]ꎮ梨的栽培历史悠久ꎬ人类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从事梨的栽培ꎮ在中国ꎬ梨的栽培历史已有1300年ꎬ主要的5个栽培种类包括砂梨(Pyruspyrifolia)㊁新疆梨(Pyrussinkiangensis)㊁白梨(Pyrusbretschneideri)㊁秋子梨(Pyrusussuriensis)㊁西洋梨(Pyruscommunis)ꎬ广泛应用于生产的栽培品种更是多达130余个ꎬ例如砀山酥梨㊁库尔勒香梨㊁鸭梨等[2]ꎮ梨是全球主要的水果之一ꎬ在中国ꎬ梨是仅次于765苹果和柑橘的第三大水果[2 ̄3]ꎬ2020年中国的梨产量达到1.78ˑ107tꎮ梨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欢[4]ꎮ然而与日本㊁韩国相比ꎬ中国梨果实的品质相对较差ꎬ存在风味偏淡ꎬ果肉较粗等问题ꎬ这些问题使中国梨果实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不足[5]ꎮ有数据显示ꎬ中国消费者对梨的选择趋于高端化ꎬ更加注重果实的品质[3]ꎮ因此ꎬ梨果实品质提升一直是梨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ꎮ梨果实品质包括风味品质㊁外观品质㊁营养品质等ꎬ是内在遗传特性与外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ꎮ本研究主要从梨果实内在的遗传特性着手ꎬ分别从香气㊁甜味㊁果皮色泽以及石细胞形成4个方面进行综述ꎬ然后结合梨产业当前遇到的发展瓶颈ꎬ从克隆与梨果实优质品质相关的基因㊁利用多组学联合分析方法解析梨品质形成的分子网络㊁改进遗传转化方法以及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梨优质果实新种质4个方面提出在高品质梨的研究中可借鉴的方法ꎬ为进一步改善梨果实品质提供参考ꎮ1㊀梨果实香气物质研究进展梨果实生长发育经历了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ꎬ同时伴随着其独特风味的形成ꎮ果实的香气是果实风味的重要方面ꎬ也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ꎬ影响消费者的选择ꎮ1.1㊀梨果实的香气物质香气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ꎬ香气是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产生的各种挥发性物质[6]ꎮ从1927年起ꎬ人们就开始研究梨果实的香气成分[7]ꎮ通过采用气相色谱㊁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等检测技术ꎬ科研工作者们陆续从不同梨品种中鉴定到芳香烃酯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ꎬ达300多种[6]ꎮ这些芳香化合物香气值(香气成分的含量/香气阈值)大于1时ꎬ才会影响果实的香气ꎮ果实芳香化合物以酯类为主的属于 果香型 ꎬ以醛醇类为主的则属于 清香型 [8 ̄9]ꎮ不同品种梨的香气特点不同ꎮ西洋梨品种中ꎬ果实的香气成分主要有酯类㊁醇类和烷烃类[10]ꎬ其中(2Eꎬ4Z) ̄癸二烯酸甲(乙)酯是西洋梨品种Bart ̄lett的特征香气成分[11 ̄12]ꎮ而在亚洲梨中ꎬ果实的香气物质成分主要为酯类和醛类[13]ꎮ己醛是库尔勒香梨㊁白梨以及砂梨中最主要的 清香型 香气物质[8ꎬ14]ꎬ并且白梨品种主要的香气物质成分种类和己醛质量分数显著高于砂梨品种[14]ꎮ随着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发展ꎬ梨果实香气物质的生物合成以及对香气物质代谢的调控越来越受到关注ꎮ1.2㊀梨果实香气物质的合成香气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根据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前体物质类型不同ꎬ主要可分为脂肪酸代谢途径㊁氨基酸代谢途径和糖类代谢途径[15]ꎮ1.2.1㊀脂肪酸代谢途径㊀脂肪酸代谢途径是果实香气形成的重要途径ꎬ脂肪酸的减少会导致果实香气不佳[16]ꎮ如图1所示ꎬβ ̄氧化和脂氧合酶(LOX)途径是脂肪酸代谢途径中最主要的2条分支ꎮβ ̄氧化是以饱和脂肪酸硬脂酸为底物ꎬLOX途径以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底物ꎬ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酯[17]ꎮ例如ꎬ氢过氧化物裂解酶(HPL)和LOX将不饱和脂肪酸裂解或氧化成醛类物质ꎬ醛继续在乙醇脱氢酶(ADH)作用下不断还原成醇ꎬ最后ꎬ醇通过醇酰基转移酶(AAT)生成酯(图1)ꎮ其中脂氧合酶是LOX途径中第一步反应的关键酶ꎬ决定反应的进行[6]ꎬ并且能将无挥发性的风味前体转化成具有特殊风味的物质ꎮ与绿色果实相比ꎬ成熟的果实中酶的活性更高ꎬ而亚油酸㊁亚麻酸的含量相对较低[16]ꎮ1.2.2㊀氨基酸代谢途径㊀果实芳香化合物组成中的一些低碳数的醇㊁酯㊁醛等以氨基酸为前体物质合成ꎮ参与这个过程的氨基酸主要有亮氨酸㊁异亮氨酸㊁苯丙氨酸㊁缬氨酸等ꎬ它们经过脱氨酶㊁脱羧酶㊁脱氢酶的作用生成醇或者酯(图1)ꎮADH能够催化醛类及醇类之间的相互转化[18]ꎬ在果实芳香物质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9]ꎮSpeirs等[20]发现ADH活性降低会导致果实的风味下降ꎮ通过将梨基因组与其他物种进行序列比对ꎬQin等[21]鉴定到了8个PbrADHs基因ꎬ并且进一步研究发现ꎬ在果实成熟过程中ꎬADH活性与ADH6基因转录呈正相关ꎬ总ADH活性与果实酯类的产生相关ꎮZeng等[22]从进化和ADH基因表达特性方面进一步揭示了3个ADH基因与果实中芳香物质的形成有关ꎮ1.2.3㊀糖类代谢途径㊀果实中另一大类物质是糖类ꎬ包括单糖㊁双糖㊁糖醇等ꎬ也是果实香气物质合成的重要前体物质ꎬ影响着果实的风味[6]ꎮβ ̄葡萄糖苷酶可以提高苹果和橙子果实中的挥发性物质含量[23 ̄24]ꎮLi等[19]在砀山酥梨生长的3865江苏农业学报㊀2022年第38卷第2期个重要阶段进行iTRAQ蛋白表达谱分析ꎬ鉴定到3个差异表达的β ̄葡萄糖苷酶(Pbr042200.2㊁Pbr028992.1㊁Pbr020361.1)ꎬ其中Pbr042200.2和Pbr020361.1活性在果实成熟期下降ꎬ在果实成熟阶段砀山酥梨香气的浓郁程度比欧洲梨低ꎬ表明β ̄葡萄糖苷酶与果实的香气形成有关ꎮ参与梨果实香气物质形成的这些代谢途径依赖于酶的催化以及酶相关基因的表达ꎮ那么如何调控这些酶的活性在梨果实香气形成中的作用尤为重要ꎮ在果实冷藏过程中ꎬ茉莉酸甲酯预处理提高了梨果实香气物质形成代谢途径中重要酶(AAT㊁ADH㊁LOX)的活性和LOX途径中主要基因和转录因子的表达ꎬ从而增加了酯类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ꎬ减少梨在冷藏过程中风味物质的降低[25]ꎮLuo等[26]发现甘氨酸甜菜碱的添加通过调控LOX途径促进酯类的合成ꎬ提高果实的抗氧化能力ꎬ从而有效增加冷藏过程中梨果实酯类香气物质含量ꎮHPL㊁LOX㊁ADH㊁AAT㊁CoA分别为氢过氧化物裂解酶㊁脂氧合酶㊁乙醇脱氢酶㊁醇酰基转移酶㊁辅酶Aꎮ图1㊀梨果实香气物质生物合成途径Fig.1㊀Thebiosynthesispathwayofaromacompoundsinpearfruit2㊀梨果实甜味物质研究进展梨果实中的糖类ꎬ主要有蔗糖㊁果糖㊁葡萄糖㊁山梨醇等ꎬ它们的浓度和种类对果实成熟和商品性起到重要作用[27]ꎮ果实糖类不仅影响果实的甜度ꎬ还是有机酸㊁芳香化合物以及花色素等合成的基础原料ꎬ它的代谢贯穿果实生长发育到成熟的整个过程ꎬ因此了解梨果实糖的代谢过程及其运输对提高梨果实品质非常重要ꎮ2.1㊀梨果实中糖代谢果实作为库器官ꎬ能够用于糖分代谢和储存ꎮ按照糖代谢产物可将糖代谢分为3类ꎬ分别为山梨醇代谢㊁蔗糖代谢以及己糖代谢ꎮ这些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ꎬ如山梨醇氧化酶(SOX)㊁山梨醇脱氢酶(SDH)㊁山梨醇 ̄6 ̄磷酸脱氢酶(S6PDH)㊁蔗糖合成酶(SS)㊁转化酶(Ivr)㊁蔗糖磷酸合成酶(SPS)以及己糖激酶(HXK)等ꎬ在糖分积累中起到重要作用ꎬ直接影响果实糖代谢进程ꎮ蔗糖代谢是糖代谢最主要的途径ꎮ蔗糖的积累是决定果实膨大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ꎬ受其合成途径中酶活性和转录因子调控的影响ꎮMoriguchi等[28]通过比较高蔗糖品种Chojuro和低蔗糖鸭梨品种果实成熟阶段酶活性的变化发现ꎬ在Chojuro果实成熟期SS和SPS活性高于低蔗糖鸭梨品种ꎬ并且SS和SPS活性与蔗糖积累量呈正相关ꎮ在对105份梨的糖图谱评估后ꎬLyu等[29]又进一步选择高蔗糖品种Hosui和低蔗糖品种Korla进行转录图谱分析ꎬ建立共表达网络ꎬ鉴定到7个与蔗糖生物合成相关的酶和转录因子ꎬ并且将预测的基因与梨果实蔗糖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ꎬ结果表明ꎬ这些预测的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在调控梨蔗糖积累中发挥重要作用ꎮPuWRKY31转录因子启动子发生组蛋白甲基化ꎬ提高了蔗糖的积累[30]ꎮ2.2㊀梨果实光合产物的运输梨的光合产物主要以山梨醇的形式运输[31]ꎬ从韧皮部运输到细胞质中ꎮSDH可催化山梨醇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ꎬ在维持果实高库强度㊁竞争碳水化合物㊁糖分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ꎮDai等[32]通965施㊀露等:梨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技术应用展望过RNA ̄seq在砂梨品种中鉴定到14个PpySDH基因ꎬ并对其表达模式分析发现ꎬPpySDH在梨小果期和接近成熟时表达量增加ꎮ果实中的糖分由叶片光合作用产生ꎬ经长距离运输后卸载而来ꎬ并且糖分的卸载途径主要为质外体卸载途径[33]ꎮ卸载进入果实的糖一部分进入液泡ꎬ液泡是糖的主要储存场所ꎬ糖可通过转运蛋白到达液泡中ꎮ糖转运蛋白主要有3类ꎬ分别为蔗糖转运蛋白(SUT)㊁单糖转运蛋白以及SWEET转运蛋白[5]ꎮ蔗糖转运蛋白主要是将蔗糖从质外体或者液泡运输到胞质ꎮ梨中的多个蔗糖转运蛋白已被发现和克隆[34]ꎮ借助砀山酥梨基因组数据库ꎬ李甲明[5]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发现18个PbSWEET糖转运蛋白ꎬ并且解析了其基因家族的结构ꎮ糖转运蛋白PuSWEET15和转录因子PuWRKY31在南果梨高糖芽变果实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南果梨果实ꎬ李馨玥[35]进一步研究发现ꎬPuWRKY31是通过结合Pu ̄SWEET15的启动子促进其表达的ꎮ3㊀梨果实色泽形成的调控梨果皮按照色泽主要分为3种类型ꎬ即绿皮㊁褐皮和红皮[36]ꎮ在中国5大主栽梨品种中ꎬ秋子梨和白梨主要是绿皮ꎬ砂梨主要是绿皮和褐皮ꎬ西洋梨和新疆梨主要是绿皮和红皮[2]ꎮ梨果皮着色主要与植物色素[叶绿素㊁类胡萝卜素㊁酚类色素(花青素㊁黄酮等)]的含量和比例相关[37]ꎮ其中ꎬ果皮红色主要受花青素苷合成和降解的影响ꎮ花青素苷是类黄酮代谢途径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ꎬ它的合成受其结构基因㊁转录因子以及外界环境的调控ꎮ这三者相互影响共同调控花青素的合成ꎮZhai等[38]研究发现ꎬ转录因子PbMYB10b和Pb ̄MYB9分别通过激活二氢黄酮醇4 ̄还原酶(DFR)和花青素合成酶(PbANS)的启动子的表达来调控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途径ꎬ二氢黄酮醇4 ̄还原酶(DFR)以及花青素合成酶(ANS)基因是花青素苷合成阶段主要的结构基因ꎬ决定花青素从无色到有色ꎮ研究发现ꎬ参与花青素苷合成调控的转录因子有MYB㊁bHLH㊁WDR㊁HD ̄zip等[39]ꎮ科研工作者以亚洲红梨为材料ꎬ克隆了PyMYB114和PyMYB10转录因子ꎬ发现它们参与花青素的合成ꎬ并且它们具有加成作用ꎬ在烟草和草莓中共表达这2个基因提高了花青素的生物合成[40 ̄41]ꎮ转录因子MYB㊁bHLH和WD40可以形成MBW三元复合物ꎬ该复合物通过激活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ꎬ从而促进花青素的合成与累积ꎮLiu等[42]研究发现ꎬ转录因子PyPIF5在强光作用下表达量降低ꎬ减少了其与PymiR156a启动子中的G ̄box基序结合ꎬ使PymiR156a表达上调ꎬ降解其靶标PySPLꎬ从而减少PySPL与PyMYB114和PyMYB10形成异二聚体ꎬ使MYB转录因子(PyMYB114㊁PyMYB10)更多地参与对花青苷合成途径结构基因的调控ꎬ最终促进了花青苷生物合成和积累ꎮ红皮梨主要以西洋梨为主ꎮ张震等[43]以西洋梨品种为材料克隆了1个HD ̄ZipI家族基因PcHB12ꎬ研究结果表明ꎬPcHB12作用在PyMYB10.1的启动子序列上ꎬ抑制其转录活性ꎬ从而减少了梨果实花青素苷的合成ꎮ部分西洋梨品种引种到中国栽培ꎬ出现了果皮红色在发育期消退的现象ꎬ从而降低了商品价值ꎮWang等[44]推测这可能与花青素苷的降解有关ꎮ而李俊才等[45]研究发现ꎬ果皮红色消退现象与花青素苷合成减少相关ꎬ他们从巴梨红色芽变品种红巴梨果皮中克隆了PcUFGT基因ꎬ该基因作为花青素苷合成过程中的结构基因ꎬ将糖基连接到不稳定的花青素上ꎬ形成稳定的花青素苷ꎻ研究还发现ꎬPcUFGT在幼果果皮中大量表达ꎬ加速产生花青素苷ꎬ果实成熟期该基因表达下降ꎬ表明花青素苷合成减少ꎮ为进一步探明果皮褪色的原因ꎬWang等[46]以红星和红巴梨这2个西洋梨品种为材料ꎬ转录组测序分析它们不同发育时期基因的表达情况ꎬ筛选出61个与红巴梨果皮褪色相关的候选基因ꎬ包括花青素合成㊁降解㊁转运与调控ꎮ通常ꎬ西洋梨果实从发育阶段开始着色ꎬ褪色ꎬ直到成熟又开始着色ꎬ而亚洲红皮梨在接近果实成熟阶段才开始着色ꎮ这表明这2个品种的梨果皮着色的分子机制不同[41]ꎮ早酥红梨是从优质脆肉型梨品种早酥中鉴定到的一个红色芽变品种[38]ꎮ研究发现ꎬPpBBX24基因编码区上的14个碱基缺失变异与早酥红梨的红色性状密切相关[47]ꎮ这些研究有助于解析梨果皮着色的调控机制ꎬ为梨果皮颜色育种和优质红梨的着色调控研究奠定基础ꎮ褐色是砂梨品种果皮特有的颜色ꎬ主要有日本梨品种丰水㊁今村秋㊁长十郎等和中国梨品种黄花梨㊁三花㊁苍溪雪梨等[48]ꎮ部分研究者认为褐色果075江苏农业学报㊀2022年第38卷第2期皮是梨果皮细胞发生木栓化ꎬ积累大量木栓质形成的[36ꎬ49]ꎮ木栓层中含有许多木质素ꎬ木质素的积累与梨果皮褐色的形成密切相关ꎬ并且已有许多文献报道木质素合成途径的相关基因参与梨褐色果皮性状的形成ꎮ果皮在转色阶段各种物质合成代谢旺盛ꎬ例如苯丙烷代谢㊁脂质代谢等[50]ꎮ李浩男等[51]利用GC ̄MS和LC ̄MS技术对黄花梨及其芽变品种绿黄花成熟期的果皮代谢产物分析发现ꎬ代谢物的不同导致了两者果皮颜色的差异ꎮ梨的褐色果皮性状由多个基因控制ꎬ科研工作者都试图探寻哪些基因控制梨的褐皮性状ꎮ多个研究组已经通过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traitlo ̄cusꎬQTL)定位将调控褐色果皮性状的主效QTL定位在梨的8号染色体上ꎮJiang等[52]进一步在定位区间找到PpC3H23基因ꎬ通过瞬时过表达该基因发现ꎬPpC3H23基因提高了果皮褐化的速率ꎬ由此推测ꎬPpC3H23基因可能在梨果皮褐化中起重要作用ꎮ并且该课题组利用转录组测序比较褐色果皮梨品种早生新水和绿色果皮梨品种秋水发现403个差异表达基因ꎬ这些基因包含转录因子基因(MYB㊁HD㊁BHLH)和功能基因ꎬ涉及脂肪酸㊁木栓质㊁角质等生物合成途径ꎮ该研究从分子层面解析了梨果皮褐化的机制ꎬ为高品质梨品种的培育提供指导ꎮ4㊀梨石细胞形成的调控石细胞是梨果实组织特有的一类厚壁组织细胞ꎬ含有丰富的木质素和纤维素[53]ꎮ大量研究结果表明ꎬ石细胞的大小㊁数量以及密度等各种特性都与梨果实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密切相关[54]ꎮ果实中石细胞团较大ꎬ密度较高ꎬ则果肉较粗ꎬ反之果肉较细腻ꎻ石细胞还影响梨果实的糖㊁酸㊁维生素C的含量以及果实的耐贮性[53]ꎮ如何减少梨果实石细胞含量ꎬ是改善梨果实品质的重要方面ꎮ近年来ꎬ科研工作者在石细胞的形成调控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ꎮXue等[55]研发出一种能简便快捷地评估石细胞的工具ꎬ该工具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ꎬ能快速评估石细胞的数量㊁大小㊁面积以及密度这4大性状ꎬ对395份梨种质材料的这些性状量化分析发现ꎬ不同梨品种间相差较大ꎬ并且这些性状与果实的口味相关ꎬ其中梨果实中的石细胞密度是影响梨果实口感最重要的因素ꎮ砀山酥梨在中国栽培较广ꎬ是主要的栽培品种ꎬ但其果肉较粗糙影响口感ꎮGong等[56]和Xu等[57]从砀山酥梨中克隆了类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PbMC1a/1b)和咖啡酰莽草酸酯酶基因(PbCSE1)ꎬ在拟南芥中分别过表达这2个基因发现ꎬ植株茎中木质素的积累增加ꎬ并且导管㊁木质纤维以及维管束间纤维细胞壁增厚ꎬ植株的生长受到抑制ꎬ同时提高了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56 ̄57]ꎮ课题组进一步通过酵母双杂交(Yeasttwo ̄hybridꎬY2H)㊁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 ̄lecularFluorescentComplimentaryꎬBiFC)以及GST融合蛋白沉降技术证明了PbMC1a/1b蛋白能与PbRD21互作ꎬ并且同时在梨果实和愈伤组织中瞬时表达这2个基因显著改变了木质素的含量ꎬ表明PbMC1a/1b可能与PbRD21互作提高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ꎬ从而促进梨果实中石细胞的形成[56]ꎮ果实石细胞中木质素含量较高ꎬ达29.8%以上[58]ꎮ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ꎬ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与石细胞形成相关ꎬ例如PbCAD基因家族[59]ꎮ近期ꎬWang等[60]构建了梨果实石细胞eQTL图谱和木质素纤维素共表达网络ꎬ定位到一个重要调控因子PbrNSCꎬ通过梨果实的瞬时转化和拟南芥的稳定转化验证ꎬ发现该调控因子通过激活PbrMYB169㊁Pbr4CL4和PbrLAC4基因的启动子ꎬ调控梨果实石细胞㊁木质素以及纤维素的形成ꎮ5㊀梨优质果实培育的潜在技术应用与展望㊀㊀梨是典型的自交不亲和物种ꎬ同一品种相互授粉后不能正常结实ꎬ这使得梨的序列高度杂合[61]ꎬ并且梨许多品质性状多由多基因控制ꎬ因此ꎬ运用传统杂交手段选育新品种周期较长㊁效率较低[62]ꎮ如何加快优质梨的选育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ꎮ以下就针对梨育种和基因功能研究中遇到的问题ꎬ探讨在梨优质果实培育上可应用的潜在技术ꎬ以期为梨果实品质的提高提供新的思路ꎮ5.1 克隆与梨果实优质品质相关的基因梨的许多品质性状ꎬ如果实的含糖量㊁含酸量㊁果实大小等主要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63]ꎮ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梨高质量全基因图谱的构建ꎬ科研工作者发现了许多与梨果实品质相关的重要基因位点[61]ꎮ韩明丽等[63]将果实性状差异较大的2个品种175施㊀露等:梨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技术应用展望八月红梨和砀山酥梨杂交ꎬ构建他们F1杂合群体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ꎬ并对后代群体的品质性状ꎬ包括单果质量㊁果实的纵横径㊁可溶性固形物等进行基因位点分析ꎬ共检测到21个基因位点ꎬ同时将控制果皮红色㊁果锈㊁萼片脱落㊁梨酸/低酸等性状的基因分别定位于不同的连锁群上[41ꎬ64]ꎮ通过对更多不同梨品种进行杂交ꎬ科研工作者陆续地构建出不同的分子遗传图谱ꎬ分别定位到控制梨果实蔗糖㊁果糖和葡萄糖等单一糖含量的基因位点[65]ꎬ以及果皮红色性状[66]㊁单果质量㊁果心大小㊁果肉硬度㊁果实横纵径等性状的基因位点[67]ꎮ砂梨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ꎬ是中国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栽培种ꎬ并且砂梨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ꎮZhang等[68]利用全基因组遗传变异解析了312份砂梨品种的重测序数据ꎬ并进一步对梨果实品质性状和物候期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ꎬ共获得42个关联区间[68]ꎮ梨的基因组测序已于2012年完成ꎬ第一个梨基因组测序品种为中国第一大栽培品种砀山酥梨ꎬZhang等[68]组装了长度达512 0Mb的梨基因组[61]ꎮ梨基因组精细图谱的构建以及梨品种资源的遗传变异和果实相关性状的GWAS研究ꎬ都为定位和挖掘与梨果实品质相关的基因位点提供了基础ꎮ目前ꎬ控制梨果实大小的FWL5基因[69]㊁黄花梨及其芽变绿黄花梨HHT基因[70]㊁砀山酥梨褐色果皮芽变基因(PbXET)[71]㊁苹果梨果皮花青素苷合成基因(PyANS)[72]等与梨果实品质相关的基因被克隆ꎮ这方面的研究结果与技术手段为今后梨果实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ꎬ同时也为挖掘未知功能新基因提供了有效途径ꎮ5.2㊀利用多组学联合分析方法解析梨品质形成的分子网络㊀㊀多种组学技术的出现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性状的调控网络ꎮ目前通过组学的手段挖掘重要性状的调控网络已经广泛运用于梨和其他物种中[56]ꎮ李甲明[5]通过对砀山酥梨果实发育初期㊁发育中期以及接近成熟期3个阶段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关联分析共鉴定到35个与果实品质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ꎮ利用基因组学的研究手段ꎬ张明月[73]基于已经测序的白梨基因组数据ꎬ挖掘了与果实品质和物候期相关的重要基因和调控因子ꎮZhu等[74]运用基因组㊁转录组和代谢组等组学方法对610份番茄材料进行多组学分析ꎬ构建了番茄多组学调控网络ꎬ涉及代谢物 ̄遗传位点 ̄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ꎬ其中包括371种代谢物质ꎬ970个遗传位点和535个基因ꎮ这些数据不仅加速了番茄风味相关候选基因的鉴定ꎬ而且有助于其代谢途径的解析ꎮ这也是首次利用多组学的手段解析作物在育种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ꎬ为番茄品质的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74]ꎮ这些多组学联合分析的方法ꎬ未来可以更多运用于梨果实品质的研究ꎬ破译与梨果实品质相关的 基因密码 ꎬ形成果实品质调控的分子网络ꎬ有助于提高我们从遗传和代谢等方面理解对梨果实品质的调控机制ꎮ5.3㊀改进遗传转化方法创制梨优质果实新种质遗传转化可以通过定向引入外源基因有目的地改良作物品种ꎬ加快作物的育种进程[75]ꎮ目前ꎬ梨主要通过茎尖㊁叶片㊁子叶㊁花药等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ꎬ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外源基因导入[76 ̄81]ꎮ虽然梨的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已有20多年ꎬ但仍然受到基因型的影响ꎬ能稳定转化和再生的基因型有限ꎬ而且利用农杆菌转化的方法需经过预培养㊁共培养㊁抗生素筛选㊁再生等阶段ꎬ各阶段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ꎬ再生体系转化效率较低[82]ꎬ这些方面都制约了通过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手段定向改良梨品质以及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ꎮ因此ꎬ今后在梨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方面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尝试:5.3.1㊀利用基因枪进行遗传转化㊀基因枪可以将外源DNA分子直接导入细胞ꎬ并且与农杆菌介导法相比ꎬ可转化的品种和基因型范围更广[83]ꎮ目前基因枪转化的方法已经在多种作物(水稻㊁小麦㊁大豆等)中成功实现ꎮScorza等[84]将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结合起来使用ꎬ葡萄的遗传转化率有所提升ꎮ梨的遗传转化也可以尝试将这2种方法联合起来使用ꎬ提高单独使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效率低的问题ꎮ5.3.2㊀挖掘和利用能提高梨组织培养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效率的生长调控因子㊀植物茎顶端分生组织形成和其再生能力保持的分子机制解析ꎬ对于改良遗传转化具有重要作用ꎮ目前研究者已经发现了一些生长调控因子与植物的遗传转化相关ꎮWus ̄chel(Wus)是调控茎端分生组织的关键转录因子ꎬ能保持分生组织中心区域细胞的分裂能力[85]ꎻBabyboom(Bbm)是AP2/ERF家族的一个转录因子ꎬ与275江苏农业学报㊀2022年第38卷第2期。

果实中糖分的积累与代谢研究进展

果实中糖分的积累与代谢研究进展
离运输 到韧皮 部装载 区 ; 蔗糖 装载入韧 皮部 ; 蔗糖在筛 管中长距离运输 ; 蔗糖从 韧皮 部卸 出; 蔗糖经韧 皮部后
在葡萄等浆果类 果实 中, 蔗糖 的浓 度很低 , 主要 且
第一作者简介: 王贵元, 17 年生 , 男,98 博士, 主要从事果树生理研
, , - malglra吼 I @ 1 3c i。 艺E i l In 1 : il ) g 6 .on
集 中在维管束组织 区。浆果 中存在 着可溶性 的可与 细
胞壁结合 的转 化酶 , 将蔗 糖转 化为果糖 和葡萄糖 , 果实
类和数量 , 糖不仅是影 响果实 甜度 的物质 , 而且还是酸 、 类胡萝 卜 素和其它营 养成分及 芳香 物质等合成 的基础
成熟时已基本上无蔗糖Ⅲ。桃果实发育早期含大量果 原料 。因而 , 糖积累是果实 品质形成 的关键 。深入 了解 糖和葡萄糖, 发育后期直至成熟主要含蔗糖 , 山梨醇和 淀粉 的含量一直很低且稳定r 。 s 3 糖分的积累和代谢机制, 抓住关键环节, 是提高果实品 质 的根本方法 。近年来 , 内外学者对果 实 中糖 的组成 国 在柑橘类果 实 中, 蔗糖 为 光合 产物 运输 的主要形 和代谢进 行 了大量研 究 , 章综 述 了近年来 的研究 成 式 。不同柑橘种类与品种的果实糖积 累类型不 同, 文 温州 果, 以期为调控果实的品质提供参考。 蜜柑以积 累蔗糖 为 主r , 甜莱檬 以积 累 己糖 为主[。 s而 3 7 ] 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蔗糖与葡萄糖和果糖的变化是不一 1 糖分的种类、 转化和分布 果实不同部位糖积 累也 不一样 。温州 蜜柑果实汁 决定果实 甜味的 主要 是 3 糖 : 萄糖 、 种 葡 果糖 和 蔗 致的 , 而在果皮 糖 。果糖最甜 , 蔗糖次之 , 葡萄糖 更次 , 但葡萄糖 的风 味 囊中蔗糖的积累速度始终高 于果糖 和葡萄糖 , 组织 中 3种糖 的含量一直 比较接 近; 成熟 时汁囊 中的蔗 最好 。成熟 的甜 、 樱 桃所 含 的 糖 主要 是 葡 萄糖 和果 酸 果 5 2 糖; 、 、 、 苹果 梨 枇杷 柿含有 3 种糖 , 葡萄糖 和果糖 大大 糖 、 糖 和 葡 萄 糖 分 别 占 可 溶 性 糖 的 6 、0 和 但 1 [] 4 6 ‘ ’ 马叙 葡萄柚果实在膨 大中期之前汁囊中的蔗 高于蔗糖; 而桃、 杏及部分李品种和柑橘蔗糖 占优势; 葡 糖含量明显高于 白皮层 、 维管束 和囊瓣皮 , 之后下 降, 而 萄 以葡萄糖最 多 , 糖次 之, 乎无 蔗糖 。由于糖 的种 果 几 白皮层 、 管束 和囊瓣 皮 中的蔗 糖含 量上 升并 超过 汁 维 类和糖含量的差异, 使得不同的果实具有不同的风味。 成熟时 汁囊 中的 蔗糖 和 己糖 分别 占可溶性 总糖 的 在苹果等蔷薇科植物中 , 山梨醇是光合产 物运输 的 囊 ; 5 5 克里曼丁 ’ 和甜橙的成熟过程 中, 橘 主要形式[ , 1 进入果实中的山梨醇大部分在烟酰胺腺嘌 4 和 5 嘲。在 ‘ ] 汁囊中蔗糖含量上升 , 果皮 中还原糖 上升[。在酸莱檬 9 ] 呤二核苷酸一山梨醇脱氢酶( A l E ) N D 一S l 的催化下转 + H 蔗糖 含量 在果实 发育早期 达到最大值 , 化为果糖 , 果糖的积 累量与 S l EH的活性成正相关 ; 山 等偏酸果实 中, 在 蔗糖含量逐渐下降[ 。在 1 o ] 梨醇氧化酶 (O ) S X 的催 化下 , 山梨醇转 化为葡 萄糖 。几 之后随着有机酸含量的上升, 以积 累己糖 为主的甜莱檬果实 汁囊 中, 蔗糖 占总糖含量 乎所有的果糖和葡萄糖均存在 于液泡 中, 未被转化 的山 0 7 ] 而在 梨醇则主要存在于质外空 间和 液泡 中, 也有少量 的蔗糖 不超过 2 [。脐橙在幼果期蔗糖含量高于 己糖 , 至成熟期 以积累 存在于质外 空间和胞 质 中[。有 人测 得苹 果果实 细胞 果实膨大后期 己糖积累速度超过蔗糖 , 2 ] 蔗糖为主[,, 。 11l 012 ] 中各个不 同 区域 的可 溶 性糖 的浓 度 分 别 为 ; 泡 88 液 8

中国梨果实挥发性物质鉴定及酯类物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梨果实挥发性物质鉴定及酯类物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梨果实挥发性物质鉴定及酯类物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国梨是我国重要的水果作物之一,具有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等特点,其果实蕾丝香味和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梨果实挥发性物质是决定其香味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醇类、酯类、酮类等多种化合物。

而梨果实中酯类物质是其中重要的一类挥发性成分,参与了梨果实的芳香调味和营养物质代谢等重要过程。

因此,了解梨果实中的酯类物质的生合成机制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主要目的是探究中国梨果实中酯类物质的生物合成机制及其相关基因表达,为进一步了解梨果实挥发性成分形成机理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同时,为梨果实的育种和品种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1. 梨果实中酯类物质的鉴定: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实验数据,鉴定中国梨果实中主要的酯类物质,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2. 酯类物质生物合成机制研究:通过对梨果实不同生长阶段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及相关代谢物的含量测定,探究梨果实中酯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基因表达;3. 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采用RT-PCR技术克隆梨果实中酶类相关基因,并通过组织特异性及时空表达模式分析,揭示其在酯类物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4. 酯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的验证:通过基因敲除或表达调控技术对梨果实中关键基因进行功能验证,探究梨果实中酯类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中关键基因的作用机制。

四、研究意义本课题将对梨果实中的酯类物质生物合成机制及相关基因表达进行深入探究,为解析梨果实挥发性成分形成机理提供基础研究支持;同时,对于梨果实的育种和品种改良也将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中国梨的产业发展。

红梨资源及其果实着色机制研究进展_张东

红梨资源及其果实着色机制研究进展_张东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071780 ) 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 ( 梨 ) 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 (nycytx-29-14 ) 作者简介 : 张东 , 男 , 在读博士生 , 从事红梨资源及其着色机制研究 。 E-mail: zhangdong@
觹 通讯作者 。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ywteng@
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 。 红梨资源分布广泛 , 具有复杂的遗传背景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涵盖了包括西洋梨 、 砂梨 、 白梨 、 秋子梨和新疆梨在内的世界梨主栽系统 , 商业价值也很高 。 红梨着色主要缘于果皮中花色苷的积累 , 花色苷经 由 类 黄 酮 代 谢 途 径 合 成 , 参 与 其 中 的 PAL 、CHS 、CHI 、F3H 、DFR 、ANS 和 UFGT 等 主 要 结 构 基 因 已 被 克 隆 , 一 个 重 要 的调节基因 PyMYB 10 也已被分离和鉴定 。 红梨着色规律在各种类间差异较大 , 果皮中的花色苷一般分布在果皮表 层下的皮下细胞内 。 光照和温度是影响红梨花色苷代谢的重要环境因子 , 基于光温调控机制开发的套袋 、 采后人工 光源诱导和蒸发冷却等人为调控措施正在或有望在红梨生产中得到应用 。 通过对上述研究进展的综述 , 期望为今后 我国红梨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 关键词 : 红梨 ; 资源 ; 花色苷 ; 着色机制 中图分类号 : S66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9980 (2011 )03-485-08
1.1.2
白梨系统中的红梨资源
白梨系统的红梨品
种则主要分布于华北和西北 ,其中尤以甘肃最多[14-16], 在甘肃果树志中记载的白梨品种有 62 个 , 其中着 色 ( 包括红晕 ) 就有 33 个 , 占在总数的 53.2% [15]。 原 产甘肃的红梨品种着色程度不一 , 其中具鲜红彩色 的主要有 : 泾川酸梨 、 泾川红梨和永兴红青瓶梨 [14-15]; 阳面具红色晕或兼具红色条纹的主要有 : 武都苹果 梨 、 武都鸡腿梨 、 武都鸡腿红梨 、 甘谷雁过红梨 、 武山 冬红果梨 、 礼县红麦梨 、 礼县红冬果梨 、 成县麦梨 、 寺 背里红大梨 、 寺背里红梨 、 泾川笨梨 、 秦安小冬果 、 弯 儿村 红 梨 、 红 青 瓶 梨 、 官 厅 红 宵 梨 和 临 洮 红 木 瓜 梨 等 [14-15]。 分布于陕西的乾县大头红梨 、 大荔火梨 、 绥 德风香梨 、 褒城红梨 、 彬县秤锤梨和商县木头梨等在 成熟时果实阳面有红霞或红晕 [14,16]。 此外 , 在辽宁 、 河 北 、 山东 、 山西 、 河南 、 青海 、 新疆和四川等省也有零 星分布 [14], 这些品种阳面具红色晕或兼具红色条纹 , 如 : 原产辽宁的椒红宵等 [14]; 原产河北的洋白梨 、 红 枝母映和青龙谢花甜等 [14]; 原产山西的红叶香水梨 、 原平红梨和兔头红等 [14]; 原产河南的伏梨等 [14]; 原产 青海的红皮酥梅梨等 [14]; 原产新疆的酸秤砣梨等 [14]。

梨的采后生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梨的采后生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梨的采后生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一篇:梨的采后生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从梨采后呼吸和乙烯代谢,蒸腾生理作用、休眠生理储存及梨采后生理研究进展四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梨采后生理研究进展,并就其贮藏保鲜技术做了展望。

Abstract: From breathing and pear ethylene metabolism, transpiration physiology, dormancy physiological storage and pear research on physiology four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pear physiology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fresh-keeping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关键词:呼吸作用蒸腾生理休眠生理储藏生理研究采后生理一﹑梨果的呼吸作用为满足人们对新鲜果品的消费需求,采后的果品需要进行贮藏和运输保鲜。

将果品放置在较低的温度下存放,贮藏时间会明显延长,但同时存在以下问题:降低温度会对呼吸代谢产生多大的影响;果品的原产地不同、种类不同,其耐藏性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其呼吸代谢的强弱是否有关;在果品采后的贮藏和运输中,特别强调轻拿轻放,避免磕碰和造成机械伤,机械伤对果实的呼吸代谢是否也有影响。

梨果采收后仍然是一个“活”的、有生理机能的有机体,在流通和贮藏中仍然需要进行呼吸、蒸发等生理活动而维持其生命。

果实的呼吸作用是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把糖类及其它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结果是果实中的营养物质被消耗,水分损失,品质逐渐下降。

梨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

研究表明黄花梨在(20±1)℃条件下15天出现明显的呼吸高峰,研究表明梨在0℃时的呼吸强度比室温(20-28℃)时降低64.17%,15℃时呼吸强度比室温(20-28℃)降低12.9%。

香水梨采后果实中可溶性糖及其代谢酶变化的研究

香水梨采后果实中可溶性糖及其代谢酶变化的研究

香水梨采后果实中可溶性糖及其代谢酶变化的研究作者:张欣贝盏临张安东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第24期摘要:以宁夏海原香水梨(Pgrus ussuriensismaxim)为试材,研究采后在(20±0.5)℃下果实中可溶性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香水梨果实中果糖含量前、中期不断上升后期略微下降;葡萄糖含量先升后降;蔗糖含量逐渐降低,与之对应的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均不断降低,且SS活性均低于SPS。

关键词:香水梨(Pgrus ussuriensismaxim);可溶性糖;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中图分类号:S661.2;TS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4-6351-04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24.066Abstract:The changes of soluble sugar metabolism and related enzyme activity in the fruit of Ningxia haiyuan Pgrus ussuriensismaxim after (20±0.5)℃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storage time extension, fructose content rised in earlier and mid-term stage while declined slightly in later stage; glucose content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sucrose content de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sucrose synthase (SS) and sucrose phosphatase (SPS) activity were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the activity of sucrose synthase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Key words:Pgrus ussuriensismaxim;soluble sugar;sucrose synthase;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香水梨(Pgrus ussuriensismaxim)属于波斯梨科果实,具有润肺清肺的功能,故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分布于甘肃、宁夏等地的香水梨可谓栽培历史悠久[1]。

梨转录因子PbHB.G7.2及其在促进果实成熟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梨转录因子PbHB.G7.2及其在促进果实成熟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632107.3(22)申请日 2020.07.03(71)申请人 南京农业大学地址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国家农业科技园南京农业大学基地(72)发明人 张绍铃 谷超 曹苏豪 谢智华 齐开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代理人 徐冬涛 李晓峰(51)Int.Cl.C07K 14/415(2006.01)C12N 15/29(2006.01)C12N 15/11(2006.01)C12N 15/84(2006.01)A01H 5/08(2018.01)A01H 6/74(2018.01) (54)发明名称梨转录因子PbHB.G7.2及其在促进果实成熟中的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梨转录因子PbHB.G7.2及其在促进果实成熟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如SEQ ID No.1所示的具有促进果实乙烯的合成,加速果实成熟过程功能的转录因子P bH B.G7.2基因。

将所述梨转录因子PbHB.G7.2瞬时转化到梨果实中获得的超表达系梨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对照系,成熟过程也加快,经生物学功能验证,表明转录因子PbHB.G7.2能够结合并激活PbACS1b启动子,提高PbACS1b基因表达水平,具有提高梨果实乙烯合成量,能够促进梨果实成熟的功能。

为促进梨果实成熟的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该遗传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降低农业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序列表14页 附图6页CN 111690046 A 2020.09.22C N 111690046A1.一个梨转录因子PbHB.G7.2,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转录因子PbHB.G7.2编码的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贡梨的果实糖代谢与呼吸特点研究

贡梨的果实糖代谢与呼吸特点研究

贡梨的果实糖代谢与呼吸特点研究贡梨(Pyrus pyrifolia)是一种重要的水果作物,其果实糖代谢与呼吸特点对果实发育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研究贡梨果实糖代谢过程和呼吸特点,并探讨其对果实品质形成的影响。

糖代谢是果实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生理过程之一。

贡梨果实糖代谢主要包括糖的合成、分解和转运。

糖的合成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产物,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经过一系列的酶催化反应合成。

贡梨果实在发育早期主要依赖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要碳源进行糖合成,而在成熟期则主要依赖蔗糖进行糖合成。

糖的分解是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主要通过糖酶的作用将糖分解为可供能量和物质合成的产物。

贡梨果实糖分解主要通过酶类如葡萄糖醛酸转化酶和葡萄糖氧化酶来进行。

糖的转运是指糖从一个器官或组织向另一个器官或组织的移动过程,其中最常见的是糖的向果实的输运。

贡梨果实糖的转运主要通过载糖体系和激素的调控来完成。

呼吸是果实生理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果实的呼吸过程主要是通过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释放来进行。

呼吸作为果实代谢的主要能量来源,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如糖代谢、有机酸代谢和乙烯合成等。

贡梨果实呼吸特点主要表现为呼吸强度的动态变化和不同果实部位的呼吸差异。

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呼吸强度一般呈“双峰”型变化,即在果实的生长和成熟期分别有一个呼吸高峰。

这与果实生理活性和能量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

此外,贡梨果实不同部位的呼吸强度也存在差异,一般以果皮部位最强,果肉次之,果蒂最弱。

这些呼吸差异可能与不同部位的生理状态和代谢活性有关。

贡梨果实的糖代谢与呼吸特点对果实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糖代谢直接关系到果实的甜度和口感。

研究表明,贡梨果实的甜度与果实中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密切相关。

适当调节果实糖代谢过程,可以提高果实的甜度和口感。

同时,糖代谢还与果实的软化和呼吸强度密切相关。

果实软化过程中,果实糖分解为有机酸,通过细胞壁酶的作用促进果实软化。

不同梨品种光合特性和糖代谢规律及其酶学调控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梨品种光合特性和糖代谢规律及其酶学调控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不同梨品种光合特性和糖代谢规律及其酶学调控机制研究
的开题报告
标题:不同梨品种光合特性和糖代谢规律及其酶学调控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及意义:
梨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不同品种的梨在光合作用和糖代谢方面存在差异。

当前针对不同梨品种的光合特性和糖代谢规律及其酶学调控机制的研究仍较少,而这些研究对于梨品种筛选、生长发育调控、提高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梨品种的叶片光合特性和糖代谢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并分析其酶学调控机制。

具体内容如下:
(1)测定不同梨品种叶片的光合特性指标,如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等。

(2)测定不同梨品种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分析糖的积累规律,并探究与果实发育的相关性。

(3)测定不同梨品种叶片的酶活性,如RuBP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等,探究其在光合作用和糖代谢中的作用。

(4)分析不同梨品种在酶学调控机制上的差异。

本研究将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通过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电导率计等工具进行数据测定和分析,并采用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研究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揭示不同梨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和糖代谢规律及其酶学调控机制的差异,为不同梨品种的筛选和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为梨树产量和果实品质提高提供理论支持,有利于推动梨业的健康发展。

库尔勒香梨果实可溶性糖积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

库尔勒香梨果实可溶性糖积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

库尔勒香梨果实可溶性糖积累及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艾沙江·买买提;张校立;梅闯;马凯;闫鹏;王继勋【摘要】[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特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15年生库尔勒香梨(Pyrus brestschneideri Rehd)为试材,研究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总糖、淀粉、蔗糖、果糖、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以及6种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果实幼果期山梨醇为主要糖,占总糖中的比例50%以上,随着果实的发育,山梨醇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到果实成熟期,总糖中的比例降到24.7% .而在中后期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所占的比例缓慢上升,果糖含量超过山梨醇成为果实中的主要糖.成熟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6.16% ,果糖、山梨醇、葡萄糖和蔗糖占可溶性总糖中的比例分别为38.7% 、24.7% 、 22.0%和14.4% .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在果实发育前期活性较弱,随着果实发育而逐渐增高.果实发育早期蔗糖合成酶(SS)活性随果实发育而下降,而后期则随果实发育而逐步增强.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随果实发育持续上升,在果实发育的中后期急剧升高,与蔗糖迅速积累的时期相一致.山梨醇脱氢酶( SHD)和山梨醇氧化酶(SOX)的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着果实的发育先降低后增高,但前者的变化幅度大,且其活性水平始终显著高于后者.[结论]在果实幼果期山梨醇为主要糖,而成熟期果糖含量超过山梨醇成为果实中的主要糖.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积累主要受山梨醇的影响,受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积累差异的影响较小.%[Objective] This project aims to explore the sugar accumulation patterns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sugar metabolism during fruit development.[Method]15 years old Korla fragrant pear ( Pyrus brestschnei-deri Rehd) trees were used as material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of the major soluble sugar contents and related enzyme activities in sugar metabolism.[Result]Results showed that at early stage, sorbitol was themain com-ponent of soluble sugar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50% of total soluble sugars, and the proportion of sobitol tended to decrease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fruits.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fructose, glucose and sucrose rose slowly at the later stage, and the fructose content surpassed the sorbitol to become the main sugar in the fruit. In the ripening stage, total soluble sugar contents increased to 16. 16% , and fructose, sor-bitol, glucose and sucrose contents accounted for 38. 7% , 24. 7% , 22. 0% and 14. 4% of total sugar con-tent, respectively. The activities of acid invertase ( AI) and neutral invertase ( NI) were relatively low at early stage and increased strongly with fruit development. The sucrose synthase activity ( SS) reduced at the early stage, and increased gradually at the later period. SPS activity increased slowly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fruit growth,but showed a steep rise afterwards when sucrose accumulated sharply at the ripening stage. Variation trends of sorbitol dehydrogenase ( SDH) and sorbitol oxidase ( SOX) activities were basically the same, de-creased at the early stage and then increased at the later stage. [Conclusion]In the process of fruit develop-ment, the accumulation of total soluble sugar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sorbitol, sucrose, glucose and fructose have little contribution to the total soluble sugar. Sorbitol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soluble sugars at early stage, However, at the ripening stage, fructose content surpassed the sorbitol to become the main sugar in the fruit.【期刊名称】《新疆农业科学》【年(卷),期】2018(055)004【总页数】10页(P664-673)【关键词】库尔勒香梨;果实发育;糖积累动态;糖代谢酶【作者】艾沙江·买买提;张校立;梅闯;马凯;闫鹏;王继勋【作者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新疆地区果树科学观测试验站,乌鲁木齐 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新疆地区果树科学观测试验站,乌鲁木齐 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新疆地区果树科学观测试验站,乌鲁木齐 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新疆地区果树科学观测试验站,乌鲁木齐 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新疆地区果树科学观测试验站,乌鲁木齐 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新疆地区果树科学观测试验站,乌鲁木齐 83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1.20 引言【研究意义】库尔勒香梨(以下简称“香梨”)是新疆“名、特、优”水果之一,香梨已成为新疆库尔勒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红星’梨果实软化过程中胞壁物质代谢变化及相关基因的筛选分析

‘红星’梨果实软化过程中胞壁物质代谢变化及相关基因的筛选分析

‘红星’梨果实软化过程中胞壁物质代谢变化及相关基因的筛选分析为了阐述‘红星’梨果实快速软化的原因,本试验以不软化的‘砀山酥’梨和软化的‘红星’梨、‘巴梨’以及‘阿巴特’梨为材料,通过对比分析这4个梨品种果实室温贮藏过程中在果肉硬度、细胞壁果胶和纤维素含量以及细胞壁降解基因表达变化上的差异,以期从生理和分子两个层面筛选与‘红星’梨快速软化相关的关键胞壁物质和降解基因;同时还进行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红星’梨果实软化影响效应的分析。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不软化的‘砀山酥’梨中,果实硬度以及细胞壁果胶和纤维素组分含量变化均不显著,在软化的‘红星’梨、‘巴梨’以及‘阿巴特’梨中,果实硬度下降都伴随着水溶性果胶含量(WSP)的上升和酸溶性果胶含量(ASP)的下降,而纤维素在这4个梨品种中变化模式各不相同,果胶降解在梨果肉硬度下降和果实软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果胶降解在软化较快的‘红星’梨中降解程度更大。

2.以蛋白结构域和同源基因核酸以及氨基酸序列为探针,在参考梨基因组中初步筛选到5个果胶甲酯酶基因(PME)、6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PG)、8个纤维素酶基因(Cel)、6个?-半乳糖苷酶基因(?-GAL)以及1个?-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基因(?-L-ARF)共26个基因,最终从梨果肉中成功鉴定分离得到4个PME、2个PG、4个Cel、4个?-GAL以及1个?-L-ARF共15个基因,且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与其在番茄、苹果、桃、草莓、葡萄以及其他梨品种中已经鉴定的同源基因亲缘关系都比较近。

3.对这15个基因的表达分析显示,每个基因在不同梨品种中表达模式各不相同,对果实软化的作用因品种而异。

其中,PG基因家族成员-PG2在这两种不同软化特征的梨中表达差异最显著,而PG基因家族的另一个成员-PG1仅在‘红星’梨中高量表达,由此可见,PG基因尤其是PG2在梨果实细胞壁果胶组分降解和果实软化中起着重要作用,PG1与‘红星’梨较‘巴梨’和‘阿巴特’梨软化更快相关。

南果梨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糖分含量的变化

南果梨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糖分含量的变化

南果梨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糖分含量的变化于年文;李俊才;郭修武;王家珍;蔡忠民;沙守峰;李宏军【摘要】为增进对南果梨果实发育中糖分含量变化的了解,对其进行了糖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7月15日之前,果实中的糖以山梨醇为主,7月15日之后果实中的糖以果糖为主,采收时果糖含量占总糖含量的50.9%,果实发育前期及中期不含蔗糖,仅在成熟前期出现蔗糖,且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在采收时达到最高峰;淀粉含量呈上升-平缓-下降-平缓的趋势;8月15-25日,果实的总糖、果糖、葡萄糖及山梨醇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04【总页数】3页(P175-177)【关键词】南果梨;糖;淀粉;高效液相色谱【作者】于年文;李俊才;郭修武;王家珍;蔡忠民;沙守峰;李宏军【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161;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161;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1.2南果梨是鞍山市的特产,其果实色泽鲜艳,肉质细腻多汁、芳香味浓,深受人们的青睐,是当今国内栽培的梨果中可与香梨、贡梨和水晶梨媲美的珍品。

但近年来存在着果实品质下降、风味变淡等问题。

糖是果实品质和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色素、氨基酸、维生素和芳香物质等其他营养成分合成的基础原料,果实所积累糖的种类、含量及比率是决定果实品质和商品价值的重要因素[1-3]。

2009年5—9月,笔者对南果梨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糖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南果梨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套袋梨贮藏过程中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特征

套袋梨贮藏过程中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特征

套袋梨贮藏过程中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特征杨青松;李晓刚;王中华;常有宏;蔺经【期刊名称】《西北植物学报》【年(卷),期】2012(32)1【摘要】Double-layer bagged and unbagged pear fruits of Pyrus pyrifolia Nakai cv. 'Cuiguan' were used in this study,to explore the variation patterns of sucrose,fructose,glucose,sorbitol and related enzyme activi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to unbagged fruit, the bagged fruits had lower fructose, glucose, sorbitol and sucrose. In comparison with unbagged fruits, the sorbitol dehydrogenase activity of bagged fruits was lower during the former 5 days storage,but higher after 10 days storage. The activity of 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 (SPS) and sucrose synthase (SS) in the fruits had the same tendency,was high for early period and low for late period during storage.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4 kind sugars in the fruit during storage was made,we got that sorbitol and fructose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Also, sucrose and glucose showed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e concluded that sorbitol transformed to fructose,and sucrose transformed to glucose during storage.%以‘翠冠,梨为材料,研究了套双层遮光纸袋梨果实贮藏过程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及糖代谢中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贮藏套袋梨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和蔗糖含量都低于未套袋对照;套袋梨果实中山梨醇脱氢酶活性在贮藏的前5d都低于对照,贮藏10 d后活性均高于对照,且与山梨醇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贮藏套袋梨果实中蔗糖磷酸合酶(SPS)及蔗糖合酶(SS)分解和合成方向活性都是前期低于对照,贮藏后期都高于对照,且蔗糖含量与蔗糖磷酸合酶和蔗糖合酶(分解方向)活性都呈显著正相关;贮藏的套袋梨果实和对照中的山梨醇含量与果糖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含量与葡萄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即在贮藏过程中山梨醇可能转化为果糖,而蔗糖则转化成葡萄糖.【总页数】5页(P150-154)【作者】杨青松;李晓刚;王中华;常有宏;蔺经【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南京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6+6【相关文献】1.套袋对新都柚果实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J], 黄成思;苏智先;胡进耀;王玲玲;万洪深2.套袋对'黄金梨'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J], 李永梅;王晓婷;王永章;刘更森3.百香果贮藏过程中香气成分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J], 辛明;零东宁;李昌宝;孙宇;盛金凤;唐雅园;孙健;李杰民;李丽;何雪梅4.套袋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J], 周兴本;郭修武5.套袋香水梨贮藏过程中芳香物质的变化研究 [J], 王少敏;陶吉寒;魏树伟;薛培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果实糖代谢及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

果实糖代谢及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

果实糖代谢及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
于年文;李俊才;王家珍;蔡忠民;沙守峰;李宏军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1(023)003
【摘要】综述了果实中糖的生理功能、种类及积累类型,果实中糖代谢相关酶的作用.糖代谢的调控因子等方面的研究概况.
【总页数】6页(P40-44,48)
【作者】于年文;李俊才;王家珍;蔡忠民;沙守峰;李宏军
【作者单位】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熊岳11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493.4
【相关文献】
1.桃果实糖代谢研究进展 [J], 叶正文;李雄伟;马亚萍;刘盼;苏明申;周京一;杜纪红
2.果实糖代谢及其相关酶基因研究进展 [J], 廖光联; 钟敏; 黄春辉; 贾东峰; 徐小彪
3.番茄果实成熟关键调控因子MADS-RIN的研究进展 [J], 黎卡;李珊;罗云波;田慧琴;朱本忠
4.果实糖代谢与含量调控的研究进展 [J], 苏静;祝令成;刘茜;彭云静;马百全;马锋旺;
李明军
5.糖代谢与信号调控果实脱落的研究进展 [J], 杨为海;陆超忠;向沛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后黄冠梨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

采后黄冠梨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

采后黄冠梨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规律王君;李磊;谢冰;左琦;吕雅楠;寇晓虹【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10(031)018【摘要】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采后梨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果实采后即贮于温度0℃、相对湿度85%~95%的冷库中,分别测定贮藏过程(0~240d)中果实中葡萄糖、蔗糖、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的含量以及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结果表明:在采后贮藏期间,黄冠梨果实中葡萄糖含量与AI、NI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AI活性出现明显高峰,而蔗糖含量与SS、SPS活性均逐渐降低.TA和TSS含量是果实风味的重要指标,随着贮藏期的延长,TA含量逐渐下降,而TSS含量呈升-降-升的趋势.果实中蔗糖代谢参与酶的净合成活性与果实中蔗糖的积累密切相关,在采后贮藏期间其活性逐渐降低.【总页数】4页(P390-393)【作者】王君;李磊;谢冰;左琦;吕雅楠;寇晓虹【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3【相关文献】1.采后苹果酸处理对梨果实苯丙烷代谢相关酶活性及终产物积累的诱导 [J], 高晓辉;毕阳;温晓丽;郑小义2.黄冠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J], 郭润姿;郭文岚;李兴元;寇晓虹3.链格孢侵染采后甜瓜病程相关蛋白基因表达及酶活性变化规律 [J], 王瑾;白羽嘉;冯作山;朱婉彤;曾禹睿慷;蒋莉莹4.反光膜对大棚‘翠冠’梨果实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J], 吴瑞媛;陈露露;王涛;黄雪燕;蔡丹英;滕元文5.大棚翠冠梨果实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J], 陈露露;王涛;黄雪燕;卢彩玉;刘冬峰;郑小艳;滕元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学报 Plant Physiology Journal 2013, 49 (8): 709~714709收稿 2013-04-22 修定 2013-06-20资助 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 重庆梨综合试验项目(nycytx-29-34)。

* 通讯作者(E-mail: 348925761@; Tel: 023-********)。

梨果实糖代谢及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黄艳花1,2, 曾明1,*1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重庆400716; 2南方山地园艺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716摘要: 在木本蔷薇科果树中, 叶片光合产物向果实运输的主要形态为山梨醇。

糖从质外体空间跨膜运入共质体的过程由糖运输蛋白介导, 而糖的代谢过程包括山梨醇代谢、蔗糖代谢和己糖代谢3种途径。

本文综述了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的种类和积累类型, 光合产物的运输形态、糖运输蛋白、糖代谢过程中的主要酶类与糖积累的关系以及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的调控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梨果实; 山梨醇; 运输蛋白; 糖代谢; 调控因子Research Advances in Sugar Metabolism and Regulatory Factors in Pear FruitsHUANG Yan-Hua 1,2, ZENG Ming 1,*1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Horticulture Science for Southern Mountainous Region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400716, ChinaAbstract: Photosynthates transported into fruits are mainly in the form of sorbitol in woody Rosaceae plants. The transport of sugars across the plasma membrane from apoplastic space into cells is mediated by sugar trans-porters. The metabolism pathways of sugar involve sorbitol metabolism, sucrose metabolism and hexose me-tabolism. In this article, we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ugar kinds and accumulation type of sugar in developing fruits of pear, transport form of photosynthetic products, sugar transport protei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some related enzyme’s activity with sugar accumulation, the role of sugar transport protein, and the reg-ulation of sugar metabolism in fruits.Key words: pear fruits; sorbitol; transporter; sugar metabolism; regulatory factor 糖是植物生命活动包括果实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 其种类和含量是衡量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

糖不仅可影响果实的甜度, 还是类胡萝卜素、酸、芳香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合成的基础原料(Xu 等2012)。

同时糖作为一种信号分子, 可与氮、激素等信号联络, 协同调控植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Leon 和Sheen 2003; Wind 等2010; Hanson 和Smeekens 2009), 并通过复杂的信号转导机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与基因表达(杨彩菊等2006; Rolland 等2002)。

梨属(Pyrus )果实发育早中期将输入的光合产物通过韧皮部运输进入果实, 并转化为淀粉积累, 至果实发育后期转化为糖。

本文着重介绍梨果实糖在韧皮部运输后的糖积累、糖运输蛋白与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及栽培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1 梨果实中糖的种类成熟期梨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组成, 果糖和葡萄糖通称为己糖。

在各类与风味品质有关的糖中, 果糖甜度最大, 为1.03~1.50; 蔗糖次之, 为1; 葡萄糖再次, 为0.49, 但葡萄糖的风味最好(王忠2006)。

糖的含量水平及比例对果实品质起决定作用。

梨不同栽培种果实中糖的含量不同, 见图1。

姚改芳等(2010)对98份梨种质的糖分组成和含量进行了研究, 发现果实中果糖含量最高, 占总糖比例的42.22%~57.02%。

不同品种之间, 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相对稳定, 而山梨醇和蔗糖含量变化较大, 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与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

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各种糖成分的含量不同, 如‘鲜黄梨’果实发育早中期以积累淀粉和山梨醇为主, 后期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含量逐渐增多, 其植物生理学报710中以果糖最为突出(熊碧玲等2011)。

不同采收期对果实中糖的组分和含量有影响, 如‘南果梨’随着采收时间的延后, 果实中的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 果实口感和风味得到提高。

2 梨果实光合产物的累积与运输2.1 梨果实糖积累类型梨果实糖的积累类型属于中间转化型。

果实在发育早中期将输入的光合产物转化为淀粉进行积累, 该时期果实中的淀粉含量很高, 至果实发育后期, 一部分光合产物以糖的形式直接输入, 同时淀粉也开始水解进入糖代谢, 果实糖含量上升, 因此, 这类果实也属于呼吸跃变型。

2.2 梨果实光合产物的运输形态叶片同化的光合产物是果实糖积累的主要来源, 梨属于木本蔷薇科果树, 叶片光合产物以山梨醇为主要形态, 其合成途径见图2。

山梨醇通过韧皮部运入果实, 在果实的自由空间和液泡中含量较高, 尤其在胞外的自由空间山梨醇含量约占整个组织的一半(王晨等2009), 如在日本梨的成熟果实中, 山梨醇的含量占鲜重的2% (高达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50%)。

人们推测它可能是一种过渡态的贮藏物质。

3 糖运输蛋白果实中积累糖的细胞器是液泡, 糖进入液泡需在运输蛋白介导下穿过质膜和液泡膜。

Poole (1978)提出了H +-A TPase (质子泵)学说, 即H +-A TPase 产生的电化学势(H +)被特异的次级运输系统转化为溶质梯度以促进溶质运输。

糖运输蛋白属于运输蛋白中的协同转运蛋白(cotransporter), 通过偶联另一种顺化学梯度的底物催化糖逆化学梯度运送。

众多研究表明: 山梨醇、蔗糖、己糖等穿越质膜和液泡膜时需要各自的运输蛋白, 如山梨醇运输蛋白、蔗糖运输蛋白、己糖运输蛋白等。

在蔷薇科木本果树中, 对山梨醇从韧皮部卸载及运入果实贮藏薄壁细胞的方式尚不清楚。

但最近也从梨中克隆到山梨醇运输蛋白PpSOT 2和PpSOT 3, 证实这两个基因为依赖质子的山梨醇运输蛋白的编码基因, 二者的表达产物(山梨醇运输蛋白)与山梨醇具有亲和力。

Ito 等(2012)对日本梨的研究表明: 花芽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以及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的产生, 促使PpSOT 2的表达; 而NAD +-SDH 活性的增加促进PpSOT 3的表达。

由此可推断, 梨的花芽可通过山梨醇分解酶和蔗糖分解酶系统调节休眠期。

这一研究为阐明山梨醇在果实中的分配与积累机理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目前, 人们已从多种果树如葡萄(Manning 等2001)、甜橙(Li 等2003)中克隆到了不同的蔗糖运输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 SUT)基因, 但仅从葡萄(Fillion 等1999)等少数果实中克隆到了己糖运输蛋白基因, 而在梨果树和果实中蔗糖和己糖运输蛋白的鉴定和克隆还未见报道。

4 果实中的糖代谢果实中的糖经历了纷繁的变化, 最终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果实之中, 形成果实的不同风味, 所有这些变化都涉及到重要的代谢过程, 按照果实中糖代谢的产物来分, 可将其大致分为三种方式:山梨醇代谢、蔗糖代谢、己糖代谢(图3)。

4.1 山梨醇代谢及相关酶类梨果实中山梨醇代谢酶主要涉及合成和分解图1 不同栽培种梨果实可溶性糖组分及含量Fig.1 Components and contents of soluble sugars in fruit ofdifferent pyrus spp.参考姚改芳等(2010)文献修改。

各品种同一糖组分柱形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0.05)。

图2 梨的山梨醇合成途径Fig.2 Synthenic pathway of sorbitol in pearA6PRD: 醛糖-6-磷酸还原酶; S6PDH: 山梨醇-6-磷酸脱氢酶; S6PPP: 山梨醇-6-磷酸酯酶。

黄艳花等: 梨果实糖代谢及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711两个方向(图4), 这些酶直接影响着糖代谢过程。

Oura 等(2000)研究认为, 果实的生长速率取决于山梨醇的转化速率以及果实获取山梨醇的能力。

在山梨醇的代谢过程中, 酶的K m 值直接影响着酶的活性, 从而影响其代谢反应的方向。

4.1.1 山梨醇-6-磷酸脱氢酶 山梨醇-6-磷酸脱氢酶(S6PDH)可催化6-磷酸山梨醇和6-磷酸葡萄糖的可逆反应(图2)。

它广泛存在于叶片的叶绿体和胞液中, 对山梨醇的合成起着重要作用。

S6PDH 对葡萄糖-6-磷酸(G6P)和山梨醇-6-磷酸(S6P)的K m 值(μmol·L -1)分别为1.16和2.22 (对前者的亲和力高于后者); 对NADPH 和NADP +的K m 值(μmol·L -1)分别为1.61和13.5 (对前者的亲和力高于后者); 此外, 由S6PDH 所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值极低, 为5.12×1010。

综合这些特性可知, 葡萄糖-6-磷酸在S6PDH 的催化下可转化为山梨醇-6-磷酸。

Zhou 和Cheng (2008)报道S6PDH 为33 kDa 的多肽, 而梨果实中S6PDH cDNA 编码的多肽包含311个氨基酸残基, 但S6PDH 在pH 8.0时其分子量为65 kDa, 据推测, 此时可能为二聚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