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的四次巨变

合集下载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

2.经济:
(1)先进性: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 孙中山制定了一系列有利益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的经济政策,鼓励人民兴办实业,刺激了 人们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热情,迎来了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2)局限性:自从辛亥革命响应以后,中国 长期处于分裂、混乱之中。长期的分裂、混 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造成很 大的阻碍。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
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
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
域处于指导地位。
4.社会生活方面: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人们生活方式(衣、食、 住、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国际地位方面: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 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 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构建和谐国际关系起到 重要的促进作用。
5.国际地位: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转变, 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GDP总量跃居世 界第二位,进出口贸易上升为世界第三位,主要工农 业产品产量均提升到世界第一位,国际旅游出入境人 数居世界前列,吸引外资和外汇储备步入世界前列, 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 国际地位: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 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 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 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 较稳定的统治秩序。推动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的发展。
返回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

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分析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一次辛亥革命孙中山第二次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毛泽东第三次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邓小平一、第一次历史性巨变: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简介: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1911年(清宣统三年年)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其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二)辛亥革命影响:1、政治:(1)先进性: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它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主革命的旗帜,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局限性:辛亥革命的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仍未改变,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经济:(1)先进性: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孙中山制定了一系列有利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鼓励人民兴办实业,刺激了人们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热情,迎来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

(2)局限性:自从辛亥革命响应以后,中国长期处于分裂、混乱之中。

长期的分裂、混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造成很大的阻碍。

(3)思想观念: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

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性,使资产阶级的平等、博爱、自由等新思想开始吹拂古老的中国大地,成为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中国巨变:1949—2009

中国巨变:1949—2009

2.扩大开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 2.扩大开放, 扩大开放 的伟大转折。 的伟大转折。 (1)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3年 1983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 务院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 区的某些政策,给予较多的自 区的某些政策, 主权, 主权,加速海南岛的开发 。 1988年 13日 海南建省, 1988年4月13日,海南建省, 并将海南全岛辟为经济特区。 并将海南全岛辟为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新思路: 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以促进农民增收 为核心” 为核心”,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等新思路。 等新思路。
海南经济特区
(2)对外开放的扩大 (2)对外开放的扩大 1984年 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 天津、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 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 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 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 14个沿海港 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 口城市。 口城市。 1985年 中共中央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 1985年,中共中央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 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 济开放区。 济开放区。
对外开放的特点
3.科学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不断跃升 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020考研政治史纲要点:三次历史巨变+两大历史任务

2020考研政治史纲要点:三次历史巨变+两大历史任务

2020考研政治史纲要点:三次历史巨变+两大历史任务1.“三次历史巨变”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它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以后的一切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它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与人民的悲惨遭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三次历史性巨变: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表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其中有: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等。

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分析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分析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 制度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的 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 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 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 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 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 了广阔的道路。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 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我国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 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 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 条件发生显著改变,生产 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乡 商业和对外贸易都有很大 增长,我国主要工农业产 品的产量在世界的位次都 明显提高。
辛亥革命简介
1911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次震惊中外 的辛亥革命。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小资 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广大工农群众参加的一次 “比较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于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境地。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日 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 横征暴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各地群众奋 起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国 际
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社 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 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对世界和平、民主、进步 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的成立,在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 国里建立起人民民主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 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 主义社会,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 力量,极大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二、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 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新中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首 都30万人在天安门广 场,举行隆重的开国 大典。毛主席亲自按 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 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了,中国人民从此站 起来了。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0世纪世界格局的巨变与中国

20世纪世界格局的巨变与中国

国的中国受邀参加 了这次会议 。巴黎和会上 , 中国要求
收回从 前德国在 中国攫取 的一切权利 。和会不顾 中国 的反对和抗议 .竟然决定把 德国原来在 中国山东 的一 切权利交给 日本 。这种强权政治引发了中国的“ 五四运
体 系被严 重削弱 ; 社会 主义越 出一 国范 围, 形成世界体 系; 亚非拉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纷纷摆脱殖 民枷锁 , 赢得 民族独立 。以苏 、 美为首的两大 阵营 的对立和斗争成为
多矛盾 , 其中之一 便是牺牲弱小 民族利 益 , 以委任统 治 的形式重新瓜分 战败国的殖 民地 ,深化 了包 括 中国在 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家 与帝 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 1 国在巴黎和会上的 外交失败 引发五四爱国运动 冲 11 9 9年初 , 一战的战胜国召开 巴黎和会 , 为战胜 作
背着 中国政府签订的秘 密协定 , 同意苏联提出欧洲战争 结束 后三个月 内参加对 日作 战的条件 :维持外蒙古现 状, 保证 苏联 在 中国东北 的铁路 、 口等方 面拥有特权 港
等。 显然 , 这种做法严重损 害了中国的主权 , 带有明显的 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 2两极格局 下两大阵营的对立 与新 中国外交 . 二战后 , 世界形势发生 了深刻变化。资本 主义世界
利益 , 不惜牺牲他 国的权益 。 例如 , 三国主要是苏美 两国

战后 , 国主义 战胜 国为重新瓜分世界 , 帝 建立新
的国际秩序 , 先后 召开 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 时 暂 调整了他们在欧洲和亚太地 区的关系 ,形成 了 “ 尔 凡
赛—华 盛顿体系” 。这个帝 国主义掠夺性 体系 , 隐含 诸
的外交政策创造 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 但是 以美 国为首的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巨变及理论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巨变及理论

②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取得了,从此成了, 进入了,走上了,开始了,冲破了,壮大了, 鼓舞了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巩固了政权,恢复了国民 经济,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五计划建设 超额完成,十年建设时期和“文革”时期经济建 设和外交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③ 邓小平理论
纠正了“左”倾错误,拨乱反正,工作重 心转移,改革开放成就显著,经济建设飞速发 展,港澳回归,海峡两岸实现交流,统战工作 进一步发展,外交工作出现了新迹象,科教文 化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5、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C ) A 首先是为了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 B 最先发表于《告台湾同胞书》 C 最初是为了和平解放台湾提出的 D 最先发表于中英联合声明
中国近现代史经历了三次历史性 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 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分 别指出三次历史性巨变的标志及每一 次巨变后当时中国面临的主要历史性 任务。概述三位伟人为完成历史任务 各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②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十年对峙时期:革命道路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 想;统一战线思想;军事思想;政权建设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思想;党建思想;政权建设 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七大”)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军事思想;政权思想;党建 思想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阶段: 过渡时期:政权建设思想(巩固政权、恢复和发 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思想 十年探索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其他:统战、民族、外交
问题: 概括20---40年代国共关系演变的基 本特征及原因,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特征:由合作到破裂,再合作到再破裂. 原因:内因
1.中国近代的主要矛盾的变化. 2.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 外因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1)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3)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4)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统治 日益腐败,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 (5)组织: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中国 同盟会成立 (6)实践:资产阶级改良方案的失败; 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 泛而深入的研究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4、评价
⑴性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⑵积极: ①它被孙中山称为“救国主义。 ②它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 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 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③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鼓舞人民革命斗争 的理论旗帜。 ⑶局限:(这是由孙中山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决定的) 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②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③这些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任务。
(5) 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 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 评价:
是中国历史上民主革命的先驱; 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持 不懈的革命主义精神。 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之路。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事件 领导 理论
第一次 辛亥革命
孙中山
三民主义
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第二次
新中国成立 和社会主义 毛泽东 建立
改革开放和 邓小平 现代化建设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1. 三民主义提出背景
3.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 A.提出了政治革命的目标 B.制定了社会革命的方案 C.阐述了文化革命的纲要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1中国近现代三次历史巨变

1中国近现代三次历史巨变
开始改革开 小平理 放(1978年)论)
共 是共和国和共产党
产 党
历史上重要的转折 点,开始建设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 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 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江泽民十五大报告摘要)
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修福金委员提出,明 年(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国家应该举办一 系列纪念活动,以隆重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为契机,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 和平发展,更加坚定全世界中华儿女振兴中华的 信心与决心。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分析 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的理由。
----1997年,江泽民,中共十五大报告摘要
中国近现代三次 历史巨变
------三次历史飞跃
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孙中山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次数
巨变
领导人 党派 及其理 论
意义
第一次
孙中 辛亥革命 山(三
报 的大胜利。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

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 革命。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党总结历
要 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新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
界所瞩目。
中共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
民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

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巨变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

辛亥革命1911年,中国爆发了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分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当时历史的主要任务。

三民主义成为探索民主独立道路的指导思想。

辛亥革命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辛亥革命也由此成了中国近现代以来三位站在时代前列只一的伟人孙中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的制度的建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当时历史的主要任务。

党领导人民实施“一五”计划,召开一届人大,制定社会主义宪法,完成“三大改造”。

“一五”计划建设的提前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换。

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中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第2次巨变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当时历史的主要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带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巨变的时期。

在这个世纪里,中国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性的巨变,这些巨变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还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可以追溯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政权。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使得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的殖民统治,并以推翻清朝的君主制为目标,实现了中国人民在政治和社会上的民主权益。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制度,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中国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各种政治派系和军阀混战不休。

国家的治理陷入瘫痪,经济状况恶化,社会秩序混乱。

这一时期逐渐演变成为著名的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变得四分五裂,各个地方政权相互对抗,军阀混战不休。

这种局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然而,中国的巨变并没有就此停止。

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发生在1949年,这是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这次巨变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入城。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开始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和经济建设,重塑了国家的发展方向。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第一个阶段是以土地改革为核心的。

土地改革结束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实现了土地的分配和农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阶段的成功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打下了基础,也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历史性巨变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

毛泽东逝世后,中国的领导核心逐渐转变为邓小平,邓小平提出了\。

简述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三次巨变500字

简述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三次巨变500字

简述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三次巨变500字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巨变的时期,其中最为显著的三次巨变是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改革开放。

以下是对这三次巨变的简要描述:1.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的重要事件。

在清朝衰落、外国列强侵略和内外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辛亥革命爆发并取得成功。

这次革命最终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为中国后续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篇章。

2.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1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秘密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崛起。

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工人和农民的组织和动员,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渐发展壮大,并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现代政治的主导力量。

3.改革开放(1978年):改革开放是中国第三次巨变,由邓小平发起并实施。

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困境的背景下,改革开放政策旨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并开放国门吸引外资和技术。

改革开放迅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特别是在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和外贸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三次巨变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为中国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则带来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和实践,成为中国现代政治的主导力量;而改革开放则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提供了机遇,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这些巨变共同塑造了20世纪中国的发展轨迹,并对中国以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
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
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

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是他为中国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确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
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
有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
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
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
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
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
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第二次是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此时辽沈、淮海与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
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

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
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阶段经验教训的总积累,标志着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后胜利。

这是10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里程碑,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它结束了鸦片战争
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中止了中国可能走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
发展趋势,结束了极少数压迫者、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征战不已和人
民生活贫困、生灵涂炭的局面。

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一个独立、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

第三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
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
历史巨变。

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个长期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奴役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享有主权的独立的国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
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
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
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次是指1978年的改革开放。

为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

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

二、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

三、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

四、纪念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现实上来说,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