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校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合集下载

浅析高校多校区办学给育人工作带来的困扰及解决对策

浅析高校多校区办学给育人工作带来的困扰及解决对策

浅析高校多校区办学给育人工作带来的困扰及解决对策浅析高校多校区办学给育人工作带来的困扰及解决对策摘要:高校多校区办学给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多校区大学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及管理现状,分析出现的问题及困扰,优化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关键字:多校区办学育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现有资源已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新校区的建设无疑为学校的继续开展开辟了新的开展空间和新的办学增长点,但同时高校多校区办学给育人工作带来了一些困扰。

一、新校区开展中出现的问题1.给教师和学生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加大了育人工作难度〔1〕对教师主体的影响由于受土地资源的局限性,新校区普遍处在远离市区的郊区,很多教师仅限于上班时间在学校,一局部专职教师甚至只在上课时间才能与学生见面,来去匆匆,坐校车在新老校区间穿梭。

比起迁移至大学城前,为了完成等量的工作,教师的交通本钱、时间本钱、健康本钱都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疲于奔命的教师们,已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去为学生传道、解惑,而是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途之中,上课变成了一种任务。

教师与学生的联系相对减少,空间上的远离造成来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的疏离,教师无法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动态以及心理变化,给育人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2〕对学生主体的影响许多学校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普遍将低年级同学安排在新校区,由于新生刚刚高中毕业进入大学,思想比拟单纯,处在人生定位的关键时刻,这时候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远离父母家人,又处在与外界相脱离的郊区,更容易产生孤独感与精神空虚,与高年级学生的远离使得他们缺乏与学长学姐的沟通,现实生活中遇见的问题难以得到过来人的意见,加之辅导员与教师通常住在老校区,无法及时有效的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波动情况,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同时学生缺乏关心,缺乏教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影响,师生之间疏于沟通交流,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陌生感和疏离感,对学生身心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 校 区建设 的另 一个 主要 原因是 地方 政府 力量 的推动 。西 色的施 工单 位和 材料 供应 商 。 按照规 定 , 乎每个 项 目 要进行 几 都 安未央 区地方政府 规划把 西安多所 大学 的新校区集 中在一块 , 建 招投标 , 还要 与数 十家 单位 接触谈 判 , 这样 很有 可能产生各 种有 设成 北郊大 学城或 者北 郊 高校 园区 。这样做 既可 实现各 高校 基 损干 部廉洁 自律 规 定的 问题 。假如 在新 校区建 设 中发 生违 法违 础 设施 的共建和共享 , 能在大规模 的大学 城建设 中给 未央政府 纪或腐败 问题 , 又 则会从 根本 上危害 工程 建设 , 害学校 的利益 , 损 造 带 来很 多外部效益 , 如 : 动 了草滩镇 的 内需、 例 拉 给当地 提供 了很 成 资金流 失 , 学校 和广 大 教职工 带来 巨大 的经济 损失 。 给
并提 出了操 作性较 强 的政 策建议 .
关键词
高校
基本建设
基建管理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909(090-4 —1 10 —5220)92 60 等 。要 完成 这个 工程 , 就要动 用数 十支工程 队 , 数千 人在 工地上
中 图分类号 : 6 7 G 4


高校 新校 区建设 的动 因
展 空 问上看 , 都具 有重 要 的历史 意义 。 新校 区的建 设如何 , 质量 、 由于新校 区建设 时间紧 , , 因此 设计方案 跟不上施 工需要 , 有 安全和 进度 如何 , 将直 接关 系到学 校将来在 学术 、 研等方 面 的 科
的设计与 实际严 重脱 离 , 在施 工过程 中才发现 有严重 问题需要再 发 展 。 新校 区建设 中要 把握好 整体 与单体 的关系 , 了保 证新 在 为 重 新改动 , 导致很 多不按规范程 序操作 带来 的工 程质量 不保证等 校 区建 设又好 又快 , 须严格 按照政 策规 定的程序 来 。 必 同时既要

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的高校建设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地渴求,高校扩大招生的规模也随之高涨,在对现有校园进行就地改造的同时,也纷纷另择校址建立分校,甚至大规模的建设大学城。

与建国后前两次大规模的高校建设高潮相比,这一次无论是规模上、强度上还是涉及大学的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其社会效应也相应地扩大。

1.新校区建设类型1.1 新学校的建设新学校的建设以各种民办高校为主。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使得各种民办高校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扩招实施前的1998年底,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仅有22所,而到2008年,全国共有民办普通高校超过1200所。

1.2 老校的新校区建设近几年来,很多国内老高校的招生规模每年以两位数的比例增长,使得原有的校园及各种设施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需要,而老校园的规模又没有发展的余地,于是在城市的郊区或异地建设分校成为许多学校的选择。

1.3 老校的整体搬迁还有一些学校,在原有校区不能满足正常使用或是其他原因的影响下,学校的全部(或者主体)迁出,以适应新的发展。

我国的中央美术学院由王府井大街搬到东郊,吉林大学由市区搬到郊区也均属此例。

老校的整体搬迁有利于土地的集中使用和高效率的发挥。

1.4大学城及大学科技园的建设1.4.1大学城的建设与传统办学模式相比较,大学城具有“社区管理政府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等特色,“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带来了蓬勃生机[14]。

1.4.2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大学科技园促进大学与城市、以及它与当地科技企业的密切联系,建立它对于城市发展的主导地位,将会使大学在国民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为大学的有机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

2 选址特征及原因分析2.1多在郊区大学在城市远郊征得新的校园用地,另建新校区,已成为当前我国校园建设的一股趋势,但同时也带来诸如新老校区联系不便,资源共享难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侵占耕地,引起农民不满等一系列的问题。

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一、新校区建设的背景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

截止到2009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

伴随着高等教育方针的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型教育到大众型教育的转变。

为了满足扩招的需要,高等院校(包括科研院所)纷纷整合资源,增强自身的办学条件,以顺应当前高等教育的需要。

大多数高校建立新校区,随之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成为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贵州师范大学始建于1941年,是具有70年办学历史的贵州省属重点大学,目前有宝山、白云和花溪三个校区,共占地3000多亩。

其中花溪校区是新校区,共占地2000多亩。

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距贵阳市区有30公里左右,距离花溪区政府有10公里左右。

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自2012年9月份启用以来,先后有1万余名师生入住。

二、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学生的管理工作作为反映学校管理效率和提高学校声誉较为重要的环节,在新形势下如何克服社会、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实现新老校区的统一、协调发展,其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尤显突出。

(1)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的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在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前提下,必须与时俱进,以有所为的态度,在改革中实现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在发展中走出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的特色之路,以实现花溪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借鉴其他高校新校区办学经验,结合我校花溪校区实际情况,花溪校区学生工作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主要来自下面几个方面:(一)新校区周边环境复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贵师大花溪校区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思丫村附近,基本上属于大山深处,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状况差强人意,包括交通、卫生、文化、餐饮、娱乐等社会配套设施滞后。

学生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教育管理责任重大。

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则可能引起法律纠纷,影响新校区的形象。

校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校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校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校区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探讨校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校园安全。

校区内部和周边安全风险的存在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带来了困扰。

盗窃、校园欺凌等问题时有发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隐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加监控设备的覆盖范围,加强校园巡逻和安全检查;同时,建立学生互助机制,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其次,校区设施和硬件条件不足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学校规模扩大或资金不足等原因,往往导致校区设施滞后,影响了师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例如,教室过于拥挤,图书馆座位不足等问题给师生带来了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加大投入,优化校区建设规划,合理安排设施使用时间,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同时,可以通过与市政府或其他合作伙伴对接,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改善校区设施条件。

另外,与校区设施相关的问题还包括校园环境整洁和卫生。

不良的环境和不健康的卫生条件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可能导致疾病传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确保全体师生严格遵守。

此外,可以组织定期的校园环境整治活动,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创建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

最后,师资力量不足也是校区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师资力量不足不仅可能影响教学质量,还可能限制学生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积极引进优秀的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同时,建立师生互动平台,鼓励学生与教师积极沟通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校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包括校园安全、设施和硬件条件不足、校园环境整洁和卫生、师资力量不足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师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并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等措施逐步改善校区发展的不平衡局面。

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计划或已经开展了新校区建设工作。

新校区不仅为高校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然而,新校区也带来了学生管理上的新挑战,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探讨对策。

一、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面临的挑战1. 管理机制不完善。

新校区的学生管理机制非常重要,包括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建立信息化系统等。

然而,由于新校区的管理经验相对较少,时常会出现管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2. 学生心理问题较多。

由于新校区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外地或异地,他们具有地域文化差异和适应性问题,需要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支持。

此外,新校区的学生往往需要面对较多的学业压力和适应性问题,长期下来,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

3. 生活设施不完善。

新校区的生活设施建设也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投入,学生宿舍、食堂、娱乐设施等的建设进度可能无法跟上学生入学进度,导致生活方面的不便。

4. 沟通问题。

新校区和老校区之间存在地理隔离,教学、管理、建设等方面的信息不能很好地互通。

学生在新校区中不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也难以参与到重大决策的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的对策1. 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高校应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职责清晰,同时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学生信息、管理流程和学业进程的实时传递和管理。

建立有效的学生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管理效率。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

在新校区内设置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认知和心理科普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学生心理承受力和应对能力,提高学生的精神健康水平。

3. 做好生活设施建设。

新校区的生活设施建设应尽早启动和加强投入,保证学生宿舍、食堂、娱乐设施等的建设进度能够跟上学生入学进度。

除此之外,在生活便利设施建设上,还应走在全国同行前列,打造更为现代化和人性化的宿舍、食堂、娱乐设施。

高校新校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高校新校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高校新校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充发展,许多高校都建设了新的校区,新校区的投入运行,大大改善了高校的办学空间,缓和了扩招带来的学生数量快速增长与校舍严重不足的矛盾。

但在现实的运行中又出现了新的发展问题。

由于多数分校区都建设在相对偏远的郊区,远离老校区,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如教学资源配置不足、校园文化气息不浓郁等问题。

开展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有助于高校新校区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文章以北航沙河校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调查,并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改善教学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文章叙述了网络学习平台的建构设想及核心模块的功能描述,并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五点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资源配置;平台建构;校园文化1. 引言1.1 作品背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办学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都建设了分校区,以北京地区为例,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校纷纷在北京郊区建立了分校区。

这一举措拓展了办学空间,满足了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始建于2007年。

2010年起所有新生入住沙河校区。

目前校区中入住了大部分大一大二(除中法工程师学院和飞行学院的学生)的学生。

作为一个新校区,沙河校区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优美的环境和广阔的校园。

同时学校在沙河校区中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一些日常性的事务进行管理如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

其他一切工作如教学运行及安排、资源利用等均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

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便于管理。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远离老校区、相对偏远、陌生的社会环境中建设的沙河校区,如何解决教学资源配置不足、校园文化氛围欠缺等问题,这需要我们探索。

1.2 创意来源虽然沙河校区有很多不足之处,学生也多有怨言,但还没有人进行深入的调查,全面具体的概括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高校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初探

高校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初探

高校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初探随着我国高校规模化的发展和扩张,高校新校区的建设任务非常迫切和繁重,而财务管理问题是困扰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难点,是高校管理层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背景环境(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方式的变化阶段特点明显目前,高校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转型和提升内涵是关键。

自“十一五”以来,高校的规模扩张迅速,外延模式逐渐转向内涵建设模式,质量提升是未来转型的重点。

这种转型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阶段特点,也是高校管理工作转变的重点,其中财务管理的目标转变成服务内涵建设和质量建设之中。

与此同时,财经管理工作的要求将更加规范,会计质量要求更加严格。

(二)国家财政改革、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和政府影响高校融资行为的变化自2000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在高校教育方面实施专项经费投入措施,经费规模总量不断升高。

拨款方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专项资金拨款是高校费用管理的主要来源之一。

高校管理层的重视,积极组织项目申报,同时又无法对专项经费进行规范管理。

且政府、金融机构对于高校融资的政策相对较少,而且弱化融资能力,与高校快速扩张规模相矛盾,一方面是融资需求大,债务沉重,另一方面是融资能力不足,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

高校的融资还款能力的有限,财务管理的要求更高。

(三)高校新校区建设经济活动延伸和复杂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高校在建设经费方面不在是固定模式,而是复杂多变的混合措施,一是经费来源不单单是财政拨款,二是支出内容多样化。

同时,高校推动内部人事分配改革,目的是提高办学效率,导致高校内部的经济利益体多样化和渗透性很高。

这种高校经济活动行为的延伸,直接导致高校的财务管理复杂化。

(四)高校内部财务治理的非科学化发展高校内部治理方面,分管校领导直接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负责,重大事项由学校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统筹。

部分状况下,高校管理层(政府任命的代理人)与政府(委托人)、债权人、教职工、学生等利益相关者追求的目标之间是有差异的,各自的动机和行为方式存在分歧。

高校新校区运行中学生管理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新校区运行中学生管理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高校新校区运行中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在高校新校区运行背景下,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校园安全环境存在隐患、校园人文环境相对薄弱、学生组织管理缺乏系统性、学生干部的培养链条断裂、多元主体间资源投入失衡。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应从打造安全文明的校区环境、健全多元主体的管理体系、完善学生管理的制度体系、构建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应对。

关键词:新校区运行;学生管理;对策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双校区同时运行逐渐成为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高校双校区运行因其在地域上的分散性也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在双校区运行背景下,有效应对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高校双校区运行是高校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措施,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高校双校区办学有效的解决了高校在发展中遇到的发展瓶颈问题,扩大了学校的发展空间,同样,也带来一些问题,给新校区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一)校园安全环境存在隐患1. 校园内外安全环境形势严峻。

新校区一般远离主城,在这种双校区运行下,在初期运行中一般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在安全设施、监控设备、医疗条件等方面相对薄弱,制约了良好校区安全环境的构建。

同时,这些远离城区的区域一般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医疗与交通灯基础设施薄弱、社会管理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严重不足、校园周边安全存在突出问题。

因此,严峻的校园内外安全形势,对高校学生的安全产生重大隐患,对新校区的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

(二)校园人文环境相对薄弱在校园人文环境方面,可以分为建筑环境和理念环境方面。

前者主要是指反映文明发展的、具有高校自身传统特色的景观建筑和标志设施;人文理念环境主要是指高校在办学和教育管理中的一些理念、观念、态度、制度等内在因素。

部分高校新校区基础设施匮乏,仅能保证学生的上课、吃饭、休息等基本的需要;同时,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文化传统、富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文化在新校区运行中淡化。

实例探讨大学新校区使用存在的问题

实例探讨大学新校区使用存在的问题

实例探讨大学新校区使用存在的问题0 引言郑州大学新校区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4845亩,总规划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由众多大师秉笔规划设计,将中原传统文化与现代校园功能建设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堪称新理念下的大学校园建设的典范,更获得了鲁班奖在内的诸多奖项。

然而再完美的设计在实践中也会暴露出其不足,笔者作为该校的一名在校生,对新校区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有具体而深切的感受,现分析讨论如下,并提出设想的解决方案以供参考。

图1 郑州大学新校区平面图来源:图2核心教学区来源:1 图书馆的通风透气问题郑州大学新校区中心图书馆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共五层,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盖采用普通现浇梁板结构。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丰富,拥有各类资源797.1万余册,阅览座位近7000个,能满足学生的各类书籍借阅和查询需求,在日常学习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图3 郑州大学新校区图书馆来源:其平面布置为四周环绕型,南北两侧各层为密集书库,东西两侧主要为自习座位,中间是上下贯通的天井,东西方向的交通主要由架空的走道连接。

主出入口有二层东面和西面的两个,而使用中的只有西出入口,且两扇推拉门中的一扇常年上锁,这就使该建筑消防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并且在中央区域巨大的空间周围没有直接通向外界环境的窗户洞口,东面和西面的玻璃幕墙全部密封,空气在内部空间中无明显的流动趋势,因此,当郑州漫长而炎热的夏季来临,图书馆会变得十分闷热,空调设备能稍微降低些温度,但由于各种原因夏季的电力时断时续,同学们在其中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条解决的方案:(1)打开一层的三处出入口(由于是办公区人少,一般是上锁的),在一层形成空气对流,并打开二层的东方向出入口,与西面的出入口相对,形成主对流,并与一层的汇合,进而带动建筑整体的空气流通,有利于人流的通行,并部分消除了防火安全隐患。

(2)维修电力系统,保证电力的供应,并检修通风设备。

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摘要】随着高校新校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是学生规模快速增长,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其次是学生行为管理困难,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再者是信息化管理需求不断增加,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

为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加强预防教育和心理辅导、建立健全的行为管理制度以及推进信息化管理建设等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应对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服务。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挑战、对策、预防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结语。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校区的建设也逐渐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校区不仅能够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还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随之而来的是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新校区学生规模快速增长,管理难度大大增加。

由于新校区学生数量众多,管理工作变得复杂而繁重。

新校区学生行为管理存在困难。

学生的行为方式多样化,且易受外部环境影响,要求管理者具备更高的管理智慧和应变能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新校区的信息化管理需求不断增加,管理者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方法和技能。

加强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和策略,如加强预防教育和心理辅导,建立健全的行为管理制度,推进信息化管理建设等措施,以应对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1.2 问题提出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高校新校区的不断建设和扩建,学生数量的增加和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

面对这一新情况,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制定有效的对策,确保新校区的学生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在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面临着三大挑战。

首先是学生规模快速增长,导致管理工作的压力和难度增加。

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

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

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许多高校纷纷在原有校区基础上新建或者扩建新的校区。

新校区的建设为高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地管理新校区成为了高校管理者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展开探讨和思考。

一、背景分析高校新校区建设是高校向着现代化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教育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原有校区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因此新校区的建设势在必行。

新校区的建设也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校区的建设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新校区的管理模式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新校区建设初期,管理者需要设计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以保证新校区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新校区的管理也需要考虑到传统校区的管理经验和教训,避免重复犯错误,以更好地推动高校的发展。

二、管理模式的探讨1. 创新管理理念新校区的建设需要融入现代管理理念,构建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

在管理新校区的过程中,需要打破常规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化教育。

可以采用“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鼓励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还需要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更好地把握新校区的运作状况和改进方向。

2. 强化部门协作在新校区的管理中,需要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在实践中,常常出现各部门之间的利益之争和工作交叉的情况,这将影响到新校区的整体运作和管理。

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部门协作机制,强调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解决各部门之间的利益矛盾,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管理模式。

3. 教学科研一体化新校区的建设需要更加注重教学科研一体化,强化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功能。

在管理模式中,可以采用“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理念,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还需要引进现代科研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利用效果,促进学校的科研持续发展和创新实践。

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的高校建设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地渴求,高校扩大招生的规模也随之高涨,在对现有校园进行就地改造的同时,也纷纷另择校址建立分校,甚至大规模的建设大学城。

与建国后前两次大规模的高校建设高潮相比,这一次无论是规模上、强度上还是涉及大学的数量上,都是空前的,其社会效应也相应地扩大。

1.新校区建设类型1.1 新学校的建设新学校的建设以各种民办高校为主。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使得各种民办高校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扩招实施前的1998年底,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仅有22所,而到2008年,全国共有民办普通高校超过1200所。

1.2 老校的新校区建设近几年来,很多国内老高校的招生规模每年以两位数的比例增长,使得原有的校园及各种设施不能满足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需要,而老校园的规模又没有发展的余地,于是在城市的郊区或异地建设分校成为许多学校的选择。

1.3 老校的整体搬迁还有一些学校,在原有校区不能满足正常使用或是其他原因的影响下,学校的全部(或者主体)迁出,以适应新的发展。

我国的中央美术学院由王府井大街搬到东郊,吉林大学由市区搬到郊区也均属此例。

老校的整体搬迁有利于土地的集中使用和高效率的发挥。

1.4大学城及大学科技园的建设1.4.1大学城的建设与传统办学模式相比较,大学城具有“社区管理政府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等特色,“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带来了蓬勃生机[14]。

1.4.2 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大学科技园促进大学与城市、以及它与当地科技企业的密切联系,建立它对于城市发展的主导地位,将会使大学在国民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为大学的有机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

2 选址特征及原因分析2.1多在郊区大学在城市远郊征得新的校园用地,另建新校区,已成为当前我国校园建设的一股趋势,但同时也带来诸如新老校区联系不便,资源共享难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侵占耕地,引起农民不满等一系列的问题。

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探讨

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探讨

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探讨高校作为国家培养人才、促进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机构,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高校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在高校的发展中,资源的配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现在的高校在资源的配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不合理、实验设备和实践场地不足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质量,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解决方法:1. 加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高校应该充分了解自身资源的情况,建立科学的资源配置机制,确保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

2. 加大对资源的投入。

高校应该适当增加对教学和科研资源的投入,确保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更新和维护,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教育教学体系滞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目前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等问题。

解决方法:1. 更新教学内容。

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2. 注重实践教学。

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高校的科研水平不够高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地方,但是目前高校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科研成果不够丰富,科研经费不够充足等问题。

解决方法:1. 提高科研投入。

高校应该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增加科研经费的支持,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活动,提高科研的成果。

2. 鼓励科研创新。

高校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创新科研成果的应用领域,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四、与社会接轨程度不够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社会进行更好的接轨,但是目前高校与社会的接轨程度还不够高,主要表现在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与企业合作不够紧密等问题。

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效率 的发 挥 。
整体化 、 块 化 , 高效率与效益 ;、 性化 , 出 “ 模 提 4人 突 以人 为本 ” ; 5生态化 、 、 园林 化 , 化 生 态 系 统 的 功 能 ; 、 调 “ 境 育 人 ” 注 强 6强 环 , 重 交 往 空 间体 系 的 构 建 与 整 体 环 境 的 质 量 : 、 息 化 、 能 化 、 7信 智
还 有 一 些 学 校 , 原 有 校 区不 能 满 足 正 常 使 用 或 是 其 他 原 因 在 的 影 响 下 , 校 的全 部 ( 者 主 体 ) 出 , 适 应 新 的发 展 。我 国 学 或 迁 以 的 中央 美 术 学 院 由王 府 井 大 街 搬 到 东 郊 ,吉 林 大 学 由 市 区 搬 到 郊 区 也 均 属 此 例 。 老 校 的 整 体 搬 迁 有 利 于 土 地 的集 中使 用 和 高
2 0世 纪 末 到 本 世 纪 初 ,我 国 的 高 校 建 设 掀 起 了前 所 未 有 的
设 成 本 。 中 财力 发 展 教 育 , 而 形成 与 城 市 良性 互 动 的 发 展 态 集 从 势 。深 圳 大 学城 地处 城 市 发 展 的轴 线 上 , 与城 市西 向发 展 战 略 相 吻合 , 而 为 大 学 城成 功担 负起 培养 研 究 型人 才 创 造 了机 缘 。 从
1 新 校 区建 设 类 型 11 新 学校 的建 设 .
根据湖北 省教育事 业发展 “ 一五” 划 , 21 十 计 到 0 0年 , 省 全
普 遍 高校 在 校 本 科 生 将 分 别 达 到 7 0万 人 , 此 粗 略 估 计 需新 增 据 校 园 用 地 2 ,0 0 0 0多亩 l 由此 可 见 , 1 1 。 土地 资 源 的相 对 短 缺 成 为 大 多 数 校 园 面 临 的难 题 。 导 致 用 地 需 求 急 剧 增 加 的 原 因主 要 有 以

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摘要】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人员管理、校规守则执行和学生服务保障等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可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服务设施以及加强培训和引导。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提升高校新校区的学生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在未来,需要不断总结分析经验教训,趋利避害,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为高校新校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挑战、对策、人员管理、校规守则执行、学生服务、管理机制、宣传教育、服务设施、培训、引导、总结分析、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管理部门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新校区的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人员管理不规范、校规守则执行力度不够、学生服务保障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声誉。

新校区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学校管理部门的积极努力,也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服务设施、加强培训和引导等一系列对策,才能有效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旨在分析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高校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改善学生管理工作,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探讨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通过深入分析人员管理、校规守则执行和学生服务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服务设施和加强培训和引导等对策,为提升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有益参考。

本研究旨在为高校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学校整体形象,为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本论文旨在进一步完善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张宇翔侯曼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5期一、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动因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已明显教育资源匮乏,无论是教师办公、生活住宅,还是学生教师、图书馆以及宿舍都已经特别拥挤,不但无法满足广大学生及教师的要求,更无法达到教育部对本科教育评估时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下限标准。

所以合理扩大办学用地对学校发展意义十分深远,这也是新校区建设的动因之一。

新校区建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力量的推动。

西安未央区地方政府规划把西安多所大学的新校区集中在一块,建设成北郊大学城或者北郊高校园区。

这样做既可实现各高校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又能在大规模的大学城建设中给未央政府带来很多外部效益,例如:拉动了草滩镇的内需、给当地提供了很多的工作岗位、带动草滩地方经济增长、提升大学城周边农村的土地商业价值等。

二、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边设计边施工,论证不够由于新校区建设时间紧,因此,设计方案跟不上施工需要,有的设计与实际严重脱离,在施工过程中才发现有严重问题需要再重新改动,导致很多不按规范程序操作带来的工程质量不保证等恶果。

其次,很多我校新校区选址离咸阳老校区太远,给教职工来回往返造成了诸多不便。

本来据专家考证显示,新老校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半小时车程才是科学合理的。

可事实上学校两校区之间的距离却有近一个小时,偶尔塞车,耗时更长。

另外,新校区的选址往往在城市郊区,城市基础设施很不到位,天然气、超市、学校等都不配套,结果为了解决教职员工工作学习需要就得自己要进行配套的工程建设,不但加大了校园建设复杂程度,同时也使得建筑工程造价提高,最终得不偿失。

(二)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在学生、教师需要紧急入住的情况下,建设施工一味强调进度、速度而忽视了质量,使得新校区的建筑质量极为粗糙,甚至使用才一两年就存在大量诸如房间漏水、裂缝及面砖脱落等问题,在师生员工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

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

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新校区的建设和管理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热点之一。

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和形象,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讨。

本文将围绕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展开论述。

一、背景高校新校区的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新校区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学生数量增长的需求,也是为了提升高校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新校区的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如何将新校区管理好,成为高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校区管理模式的现状当前,高校新校区的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一是单一管理模式,即将新校区的管理纳入原有校区的管理体系之中;二是独立管理模式,即新校区独立建立管理体系,与原有校区管理相互独立;三是混合管理模式,即新校区的管理由原有校区和新校区共同负责,形成一种合作的管理模式。

这几种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单一管理模式容易出现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独立管理模式容易形成局部利益,混合管理模式容易出现管理权力争夺的问题。

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以适应高校新校区管理的需求。

在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高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和战略布局。

新校区的建设应该符合高校的整体发展目标,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二是新校区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

新校区的管理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三是新校区管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新校区的管理应该是开放的,与社会各界进行互动和交流,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关于新校区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是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体系。

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吸收各种管理思想和方法,形成符合实际的管理模式;二是推行分权管理机制。

新校区的管理应该实行分权管理,赋予各级管理者更多的决策权力,提升管理效率和效能;三是注重与社会的互动和合作。

新校区的管理应该注重与社会各界的互动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四是强调创新发展。

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

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

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的思考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新校区的建设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新校区的管理中,必须思考如何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以保证校区的正常运营和学生的良好学习环境。

本文将围绕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展开思考。

一、校区整体管理模式高校新校区管理模式应以整体管理为宗旨,确保校区在全面管理、资源配置和日常运营等方面能够顺利进行。

应建立明确的管理层级和职责分工机制,确保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应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明确办事程序和标准,提高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网络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

二、资源配置模式高校新校区的资源配置模式应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

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制定全面的教学用房和设备配置标准,保证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

应注重对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特殊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使其能够满足学院和学生的需求。

还应积极开展校内外资源的共享和合作,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教学管理模式高校新校区的教学管理模式应重视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业成绩。

应建立健全的课程管理机制,完善选课和评课制度,提高学生的选课满意度和综合素质。

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还要注重课程建设和创新,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校新校区的学生管理模式应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为目标。

应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机制,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参与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应注重学生发展和职业规划,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还要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五、校园文化建设模式高校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应以文化融合和特色发展为着眼点,以丰富校园生活和提升学生品质为目标。

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探讨

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探讨

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探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重要任务。

当前高校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教育质量下降、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成果转化困难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质量下降是高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当前,一些高校面临的挑战包括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不足、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

要改革教学方式,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要加大对高校的投入,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高校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尽管高校在科研投入和科研成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这主要表现在创新思维不够活跃、科研团队建设不够完善、科研机制不够灵活等方面。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其创新潜力。

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的水平和能力,鼓励开展自由探索和跨学科研究。

要改革科研机制,简化程序,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增加科研项目的灵活性。

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面临着困难。

尽管高校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科研成果,但大部分成果无法有效地转化为实际的经济价值。

这主要是由于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的壁垒较高,科研人员创新能力和市场化意识不强等原因。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要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科研成果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增加科研成果的市场需求。

要加强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市场化意识和经济观念。

高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涉及到教育质量、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如改革教学方式、加强教学资源的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改革科研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新校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充发展,许多高校都建设了新的校区,新校区的投入运行,大大改善了高校的办学空间,缓和了扩招带来的学生数量快速增长与校舍严重不足的矛盾。

但在现实的运行中又出现了新的发展问题。

由于多数分校区都建设在相对偏远的郊区,远离老校区,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如教学资源配置不足、校园文化气息不浓郁等问题。

开展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有助于高校新校区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文章以北航沙河校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调查,并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改善教学资源配置不足的问题,文章叙述了网络学习平台的建构设想及核心模块的功能描述,并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五点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资源配置;平台建构;校园文化1. 引言1.1 作品背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办学规模的扩大,许多高校都建设了分校区,以北京地区为例,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批高校纷纷在北京郊区建立了分校区。

这一举措拓展了办学空间,满足了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始建于2007年。

2010年起所有新生入住沙河校区。

目前校区中入住了大部分大一大二(除中法工程师学院和飞行学院的学生)的学生。

作为一个新校区,沙河校区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优美的环境和广阔的校园。

同时学校在沙河校区中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一些日常性的事务进行管理如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

其他一切工作如教学运行及安排、资源利用等均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

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便于管理。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远离老校区、相对偏远、陌生的社会环境中建设的沙河校区,如何解决教学资源配置不足、校园文化氛围欠缺等问题,这需要我们探索。

1.2 创意来源虽然沙河校区有很多不足之处,学生也多有怨言,但还没有人进行深入的调查,全面具体的概括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关于高校新校区的研究非常多,如“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1]“多校区管理问题与出路”[2]等。

然而针对具体学校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却很少。

由此,笔者想到依托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亲身感受,对沙河校区进行具体分析。

本文将对沙河校区目前的教学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一探究,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将沙河校区建设的更加美好。

2. 目前沙河校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高校新校区大都承担着培养大一、大二学生的任务。

大一大二正是大学学习的关键时期,所以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学。

新校区的各项活动基本是围绕教学进行的,北航沙河校区也不例外。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着许多的新问题。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实际情况,真实详尽地指明问题并能够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由于本研究是针对高校新校区运行中教学资源配置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措施,要深入了解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的调查对象确定为高校新校区的大学生。

研究以北航沙河校区为典型个案,在北航沙河校区大一、大二各类专业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这些学生就构成了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

问卷设计了包括新校区教学资源配置、新校区文化建设以及博雅课堂三方面内容的问题。

调查时选择下午自习时间前到达教学五号楼展开,以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

本次调查方式主要采取随即抽样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到问卷186份。

回收率为93%,其中有效问卷186份,有效率为100%。

问卷统计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1 教学资源配置问题2.1.1 教师上课路途遥远新校区内目前没有常住任课教师,所有的教师都是从本部搭乘校车到沙河上课,单程耗时40分钟。

上午第一节课开始时间为8:10,下午第一节课开始时间为13:30分,这就意味着有课的教师需要早上7:15搭乘校车,中午12:20搭乘校车。

显而易见,教师早晨要很早起床,有时还要放弃午休,精神状态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而且路途上的奔波也耗去了教师大量的精力,这势必会影响教师的上课质量。

2.1.2 师生交流不足有些老师为了赶校车,通常是一下课就走了,无法与学生进行课后沟通。

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不清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不能够及时调整讲课进度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全然不顾大部分学生是否跟的上进度,这样就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学。

而且学生只能在课堂上看到教师,课堂之外基本上碰不到,这就导致很多时候学生只有通过自学来解决课堂上没有理解的问题或获取更多课外的知识。

有些问题也许老师稍加点拨即可明白,学生自己却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琢磨,而且还有可能绕弯路,影响学习效率。

这一认识在调查图1 在课外能得到教师的指导吗?调查结果中得到了同学们的共识,如问到“有疑难问题在课外能得到教师的指导吗?”回答“基本上不能得到指导”的占46 %,“有时可以得到指导”的占 49 %,“很及时得到指导”的占 5 %。

如图1所示。

能够及时获得教师指导的同学很少,将近一半的同学基本上不能得到指导。

这反映了师生间的交流严重不足。

学生有疑问却不能得到指导,老师无法尽到应尽的责任,教学质量势必会受到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笔者统计了另一个问题。

如问到“平时与老师交流的多吗?”回答“基本上不交流”的占45.7 %,“偶尔”的占 31.7 %,“一般”的占19.4 %,“很频繁”的占3.2 %。

(如图2所示)。

图2 平时与老师交流的频率图2中的数据表明,随着与老师交流频率的下降,学生人数在不断上升。

甚至有45.7%的学生基本上不与老师交流。

虽然大学提倡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但笔者认为和老师适当的交流还是必要的。

学生不必每一道不会的习题都问老师,但在学习方法、思维认识等大的方面还是要与老师交流的。

毕竟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他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钻研,读什么著作,这会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而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时间条件的制约。

所以,要想加强师生交流,必须解决时间制约的问题。

2.1.3 图书馆资源匮乏沙河校区没有专门的大型图书馆,现在是将第二教学楼开辟成图书馆。

教学楼总共四层,除去用做自习室的第四层,实际只有三层楼共12个教室存放图书,规模之小可想而知。

受到空间条件的制约,图书馆的藏书量自然很少。

虽然藏书涉及范围广泛,但每一类的数量都很少而且种类也不齐全。

学校为了尽可能满足学生需求,允许学生在沙河借阅本部图书馆的书,定时派专车将借阅的书送至沙河。

但不少同学抱怨等待时间太长。

2.1.4 主辅修制、双学位培养和学分制管理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目前,双学位只开设了数学、英语和法学三门,而且只有大二才能报名。

双学位的选择范围太小使得学生无法学习其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多数学院大二的课业都非常繁重,学生往往无法抽出更多的精力攻读另一门学位。

而且目前学分制模式还过于僵硬,每学期必修课的学分都是固定的。

基础好的学生无法超前学习课程,提前修满学分,只能按部就班地上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每学期的选修课限选两门导致有些学生大一的时候很清闲,大二大三课业最繁重的时候却还要为了修满选修学分而抽时间上选修课。

我校作为理工类院校,大部分院系都有繁重的课业,直接导致学生无暇选择双学位。

学校可能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没有开设过多的双学位课程。

但从图3可以看出,学生不修双学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程过于单一,没有感兴趣的课。

图3 双学位课程需求调查根据笔者收到的反馈信息,不少学生希望开设经济类双学位。

现在学习经济的热潮尚未退去,不少理工科类学生都希望攻读经济类研究生,所以修一门经济学双学位有助于他们朝这方面发展。

而且经济较之于数学、法学、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受到学生的青睐也是理所当然的。

2.2 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高校校园文化是指高校师生员工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在高校的各项活动中共同培育和营造,并通过理想信念、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氛围、校园环境等所蕴含、表达或体现出来的,得到高校师生共同认可的,具有趋同性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

”[3]北航沙河校区的校园文化如何呢,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又对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交流。

调查研究表明,同学们对目前沙河校区文化氛围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目前北航沙河校区文化氛围从整体上来看是积极向上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自习室氛围良好。

第二,学术气氛浓厚,艺术气息及人文气息不足。

过于浓厚的学术气氛让人有种压抑感,过于单调的学习生活也使学生思维僵化,创新力不足。

第三,很多活动过于形式化,没有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学生专门的活动空间太少。

比如很多爱好音乐的同学很难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练琴。

社团或是小班进行开会等活动时,只有四号公寓一层算是不错的选择,但由于空间有限,不能满足全部学生的需求。

第四,虽然有浓厚的学习氛围,但是本科生的科研实践机会过少,研究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由于空间、资源、精力、经费等众多原因,北航老校区原有的历史积淀、文化传统、精神气质无法在沙河校区得到充分发展与体现,沙河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与缺失,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把问题大致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 校园文化基础薄弱新校区缺乏本部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由于是新建校区,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经历时间的打磨所沉淀下来的一所大学特有的气质。

[4]所以沙河校区给人的感觉非常的现代化,景色很优美,但缺乏北航特色。

教学楼又都是以灰色为主色调,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丝毫没有大学应该具备的自由而充满激情的氛围。

2.2.2 校园文化传承断层由于沙河校区现在仅入住了大一、大二的学生,这就造成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本科生与研究生、博士生之间的隔离。

低年级学生领受不到教师和师兄师姐身上的传统校园文化的熏陶,也无法得到指点,当然也感受不到校园文化的魅力。

现在无论是学生会还是社团,实质上都分成了两个部分,老校区的总部和沙河分部。

虽然总的指挥和领导权在总部,但沙河分部更有活力,执行力也更强。

总部和分部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联系并不紧密,有些任务也不能及时传达到位,或多或少影响了工作效率。

而且低年级学生无法得到学长学姐的引导,很多事情要靠自己摸索,盲目性很高。

因此,沙河校区的校园文化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校园文化没有连贯性,出现不同层次的断层。

2.2.3 校园文化内容单一沙河校区地处偏远的郊区,周围非常荒凉,周边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学生日常的活动范围只局限于校园内部,这就导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非常稀少,阻碍了眼界的拓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