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会议总结
2017考研政治考点提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2017考研政治考点提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3202c6702768e9951e73844.png)
2017考研政治考点提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第七章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也一直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热点话题,所以当然是2017考研的复习重点。
从命题角度来看,可以出选择题,也可以出材料分析题。
下面老师就这一理论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各个命题点的命题方式和复习方法。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下设三节的内容。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第二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第三节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重点是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
第一节包含两个知识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这句话是对改革开放的地位和重要性的概括。
可以作为材料分析题的一个问来准备。
2.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这本身是对改革开放性质的概括。
我们还需要深入把握为什么说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同时,还有必要掌握邓小平基本矛盾理论的内容:①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总体来说,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主要是在介绍改革开放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2017考研政治出题要点深入解读之改革开放
![2017考研政治出题要点深入解读之改革开放](https://img.taocdn.com/s3/m/e11f1018f12d2af90242e6fd.png)
2017考研政治出题要点深入解读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
就目的来讲,它和革命一样,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就广度和深度来讲,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就性质来讲,它不是那种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各方面创新,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推进。
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
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稳定的心态:在考研的复习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自己总是看着别人的复习进度,这样往往自己的复习计划被打乱。
看着别人复习的进度比自己快了,心里就会很焦急,进而产生烦躁的情绪。
对于这种情况。
凯程老师建议考生按照自己事先制定的计划来,按部就班的复习。
对于别人的复习进度,可以参考和借鉴,但是千万不能照搬照抄,要有自己的原则。
2017考研政治 党的历次重要会议总结1
![2017考研政治 党的历次重要会议总结1](https://img.taocdn.com/s3/m/3f18db2731126edb6f1a1020.png)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考研政治方面的建议,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繁多凌乱的党会使很多同学们反映记不住、记不清,下面中公考研为同学们进行简单的梳理:1、中共一大(1921.7):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即“一大立党”2、中共二大(1922.7):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即“二大立纲”3、中共三大(1923.6)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4、中共四大(1925.1)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指出,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中国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
5、八七会议(1927.8):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额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历史政治局。
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会议还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从而找到新的道路”的任务。
八七会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6、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1931.11):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举行。
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土地法令、劳动法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7、遵义会议(1935.1):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这里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2017考研政治:党的重要会议及意义汇总 (二)
![2017考研政治:党的重要会议及意义汇总 (二)](https://img.taocdn.com/s3/m/ec45ddfce009581b6bd9eb1c.png)
2017考研政治:党的重要会议及意义汇总(二)各位考研的同学们!政治考研复习中,党召开的会议可是重点哟!你们有没有总结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党的重要会议及意义,大家一起记忆吧!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意义:纠正了左倾错误,把党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思想。
十二大1982.9意义: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
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十三大1987.10意义: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四大1992.10意义:提出我们要坚持党的路线100年不动摇,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十五大1997.9意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党和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十六大2002.11意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十七大2007.10意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十八大2012.11意义:党的十八大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考研政治各种会议总结
![考研政治各种会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63ec8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e.png)
考研政治各种会议总结会议是指为了讨论、研究、决策某些重要问题而召开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考研政治中,我们需要关注各种重大会议的召开和议题的讨论,因为这些会议的结果和决策往往对我们的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会议进行总结,以供参考,涉及内容包括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要会议以及近年来的国内外重大会议。
一、中共党史中的重要会议:1. 中共一大: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举行,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大会。
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纪要》(即《上海会议决议》),选举出党的第一届中央委员会,并选出中央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等。
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共成立,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决策机构。
2. 中共七大:中共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讨论了党的政治路线,形成了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论述。
会议选举出了中央领导机构,并明确党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大联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会议。
此次会议决定在经济改革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阶段的开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二、近年来国内外的重大会议:1.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聚焦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决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提出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于2019年3月5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是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例行会议。
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为中国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重要会议汇总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重要会议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867995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2.png)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重要会议汇总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重要会议汇总考研政治毛中特有很多重要的会议,而这些会议则是历年考研政治的常考考点,所以,2017考研的小伙伴们在复习的时候要尤其重视这些重要的会议,要对这些会议的内容、意义和影响等熟练把握。
以下给大家整理10个很可能成为2017考研政治考点的重要会议。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选举国家主席,任命国务院总理。
2.“八大”(1956)(1)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③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
④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内容:①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②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③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④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考研政治历次重要会议及主要内容1
![考研政治历次重要会议及主要内容1](https://img.taocdn.com/s3/m/9ffc09c1a1c7aa00b52acb97.png)
历次重要会议及主要内容一大:1921年,宣告共产党成立,提出党的最高纲领。
二大:1922年,提出最低纲领,重申最高纲领,指出最低纲领,即当前阶段的纲领是反帝反封建;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三大:1923年,对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做了正式决定,即“党内合作”。
八七会议:1927年,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
遵义会议:1935年,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瓦窑堡会议:1935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全面抗战路线,强调要达到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七大:1945年,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世纪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八大:1956年1、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人民要求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我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2、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提出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十二大:1982年,第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十三大:1987年1、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南巡讲话:1992年要内容有: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的重大会议总结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改革开放的重大会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371ec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f.png)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建立共产党。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讨论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年6月12日在广州举行。
确定国共合作,党内合作;第二次在抗战时,遇事协商。
4.中共四大――1925年1 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
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
5.中共五大――1927年4月27日到5月9日,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6.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毛的“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7.中共六大――1928年6月18日,共产国际帮助下,莫斯科召开。
明确规定了没收一切土地,确定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对富农的政策也有调整,但没有根本解决。
8.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通过了毛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和党的建设。
9.遵义会议(生死攸关转折点)――1935年1月15,(三挽救一转折)①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②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0.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迎接抗日新高潮的来临。
11.洛川会议――1937年8月,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12.中共六届七中全会――1945年4月20日。
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3.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三大作风)。
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区别其他政党的标志)。
考研政治:改革开放后党的重要会议
![考研政治:改革开放后党的重要会议](https://img.taocdn.com/s3/m/79a00d2c2f60ddccdb38a004.png)
考研政治:改革开放后党的重要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的各项建设逐步纳入了正轨。
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党所召开的党的重要会议的相关内容,跨考教育朱弘隽老师为大家汇总了以下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全会讨论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进行了系统阐述。
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党的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了党章。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考研政治 重要会议总结
![考研政治 重要会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c7a0f604a1b0717fd5dd31.png)
(3)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有市场为补充;
3、在政治建设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4、在执政党建设上,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反对个人崇拜;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1958.5
1、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邓小平理论形成体系
2、十四大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生机的法宝
3、主要贡献:
(1)做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2、正面的一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国家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错误的一面: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开来。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1961.1
提出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新八字方针——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3)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b.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6
1、邓小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2、决议的核心问题——如何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定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考研政治必考点: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梳理
![考研政治必考点: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07e59aa0116c175f0e48f1.png)
考研政治必考点: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梳理一.中共一大时间:1921年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中共二大时间:1922年内容:提出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意义: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三.中共三大时间:1923年内容: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意义: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
四.中共四大时间:1925年内容: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内容:①批判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右倾机会主义错误;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
意义: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并制定出继续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六.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内容: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意义:是党史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
是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革命问题的开端。
七.瓦窑堡会议时间:1935年12月内容: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八.洛川会议时间:1937年8月内容: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
考研政治考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要会议
![考研政治考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要会议](https://img.taocdn.com/s3/m/5d7c7812b7360b4c2e3f6493.png)
官方微信:考研政治考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重要会议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二、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胡耀邦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首先,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这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次,提出经济建设的总目标: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在本世纪末“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即从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万亿元左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后,这次大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重要会议汇总【2】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重要会议汇总【2】](https://img.taocdn.com/s3/m/0bd2102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c.png)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重要会议汇总【2】
6.“十四大”(1992)
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②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7.“十五大”(1997)
①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党章》。
②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③大会明确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并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
8.“十六大”(2002)
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②大会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③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9.“十七大”(2007年)
(1)对改革开放历程和经验的总结:①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概括。
(3)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要求。
10.“十八大”(2012 年)
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考研政治重要会议年份整理
![考研政治重要会议年份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b3902f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2.png)
考研政治重要会议年份整理一、介绍在考研政治复习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掌握重要会议的年份的情况。
这些重要会议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一些重要的会议及其年份进行整理,以供考生参考。
二、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会议1. 中共一大(19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中共二大(1922年):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名称和党务机构,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为党的整顿奠定了基础。
3. 中共三大(1923年):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支持国共合作的方针,开辟了土地革命道路。
4. 中共四大(1925年):提出了抗日民主联合战线的号召,推动了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
5. 中共五大(1927年):促进了农民革命运动和工人运动,明确了土地革命的道路。
6. 中共六大(1928年):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革命进程的开始。
7. 中共七大(1945年):坚定了党的抗日武装斗争的胜利、巩固党的组织、争取民主联合政府的决心。
8. 中共八大(1956年):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标志着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
9. 中共九大(1969年):被称为“批林批孔批周总动员大会”,标志着中国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进行了一场重大的思想解放。
三、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会议1. 中共十大(1973年):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
2.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确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方针和政策,标志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3. 中共十二大(1982年):提出了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4. 十三届四中全会(1989年):明确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制度的决心,标志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
5. 中共十四大(1992年):提出了“邓小平理论”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考研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全会盘点
![考研政治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全会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b0d7ce700abb68a982fbe0.png)
掌握写作大小作文的模版,能利用模版衍生解决应试模版的能力,规范写
作
8
王诚
《考研经综写作冲刺讲义》
写作模考
通过应试技巧的学习,提供写作的速度,发现考试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提高考试分值
4
王诚
《考研管综写作4套卷》
3、考研法硕专业课全程班
4、定向专业课1对1(2课时)(专业课辅导,分专业复试辅导)
5、定向公共课1对1(共3课时,政/英随需求分配)
6、公共课个性化YY在线直播答疑课堂
7、考研复试口语、听力、综合能力课程
赠送课程
考研导学班、考研强化班
包含服务:
全程答疑平台24小时之内答疑---学员通过在线答疑平台,提出问题(知
识性问题、复习方法问题、择校择专业问题等等),专业答疑老师将在24小
时内解决学员问题。
王晓东
《经济类联考综合真题及其答案》
高等数学基础班
全面学习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点,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运算方法,为
强化提高打下基础。
16
李擂
《考研经综数学基础讲义》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教程》
高等数学
强化课程,依据考试大纲及历真题介绍分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
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命题方向和常见的解题思想,结合强化课,帮助考生
24
李擂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数学》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数学》
逻辑强化
熟悉逻辑各题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能熟练地运用各知识点和相关的逻辑
方法解题
16
饶思中
《考研管综逻辑强化讲义》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逻辑》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笔记·写作》
2017考研政治复习:中国共产党五大时期重要会议
![2017考研政治复习:中国共产党五大时期重要会议](https://img.taocdn.com/s3/m/6720235de45c3b3567ec8b62.png)
2017考研政治复习:中国共产党5大时期重要会议来源:智阅网考研政治怎么复习?考研都从哪出题?怎么样才能更快掌握知识点?诸多考生都会遇到相同的问题。
考研的路上没有侥幸。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考研政治复习中关于中国共产党5大时期重要会议的内容,包括:党的创建时期、土地改革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
考生们在刷真题的过程中,要牢记这些基础知识点,避免在不必要的地方丢分。
考研预祝考生们考试顺利,榜上有名。
一、党的创建时期1.1921年7月中共一大:中共诞生,并提出了最高纲领。
2.1922年7月中共二大:指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性质、动力,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3.1923年6月中共三大:提出了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
4.1925年1月中共四大:提出无产阶级争取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以及建立工农联盟的问题。
二、土地革命时期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1)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③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④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
(2)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2.遵义会议(1935年)(1)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如果考单选: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2)意义:挽救了党、红军、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3.瓦窑堡会议(1935年):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三、抗日战争时期1.洛川会议(1937年):①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考研政治: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会议总结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会议及内容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而且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知识的关联,按时间顺序理清时代背景。
下面文都考研政治老师将改革开放以来到十七大召开期间的会议为各位2017考研的考生总结。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纠正"文革"中和以前“左”倾错误,这是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起点。
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①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强调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法制是民主的重要保障,必须发扬民主,加强法制;
③会议做出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④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2.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 年6 月)
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24.中共十二大(1982 年)
①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②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
①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②邓小平评价《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4.十三大(1987 年):
①比较系统的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包含两层含义;
②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提出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核心。
③规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5.南方谈话(1992)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奠定了基础。
②阐明社会主义本质。
③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
④提出“按个有利于”标准
⑤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6.十四大(1992 年):
①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②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7.十五大(1997 年):
①回顾了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
②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③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展开。
④确立跨世纪发展宏图,明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⑤明确回答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
8.十六大(2002年)
①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提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写入党章
②从十个方面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③到2000年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④首次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⑤“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9.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
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10.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年)
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②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11.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年)
①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首次将“和谐”纳入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12.十七大(2007年)
①全面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并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②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③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做出全面部署。
④强调中国共产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以后我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道路。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在探索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各位考生在复习2017考研政治史纲和毛中特的时候一定要对这段历史有所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