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欲转型生活服务电商网赚平台承认难度较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同城欲转型生活服务、电商、网赚平台承认难度较大

中国互联网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外乎从模仿开始,但能像58同城这般摸索如此之久,却仍见不到曙光的,委实不多。

分类信息模式中国之败

一般认为,成立于2005年的58同城,是中国最大的分类信息网站。这个描述正确吗?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不一定。在58同城的百度搜索结果中,描述是“中国第一分类信息网站”,但点开页面之后,这一描述却难觅其踪,其网站介绍中的自述为“全球领先的生活服务平台”。

由于姚劲波是有过成功创业经验的CEO,他创建的58同城在分类信息市场又占了过半的市场份额,有理由认为,58同城现阶段语焉不详的自述,是接近于准确的。潜台词是:分类信息网站在中国已失败,但还不到承认的时候。

-

2005年,58同城还没建立之前,就已获得数百万美元投资,出尽了风头。这是分类信息网站,头一次在中国以资本推动的面目出现。分类信息鼻祖Craigslist虽然体量十分庞大,利润丰厚,其不合作的姿态却让资本力量很受伤。中国是全球最大市场,人口资源丰富,对于分类信息的需求是巨大的,这一业务模式的中国范本,给了资本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可7年来,58同城走过了一条曲折繁复的路。网站上线两年后,58同城就与当初的模仿对象Craigslist渐行渐远,选择了另一套发展

模式,即通过持续投入快速扩大规模,建立庞大的销售队伍,从线上杀入线下。不久之后,在看到线下投入过大,企业面临风险时,58同城果断选择了收缩回去,重新主攻线上。在团购兴起时,其生活服务的本质属性刺激了58同城敏感的神经,于是果断介入,当团购面临崩盘之时,又果断退出。

2011年,当竞争对手赶集网为扩大规模冲刺IPO进行全方位广告投放时,58同城被迫再次果断介入,以市场为纲,不顾其他,投入策略是对手的一倍,与赶集网展开了疯狂的烧钱大战。硝烟落尽后,人们突然发现,58同城已完成D轮融资。最后这轮融资,姚劲波自己投了500万美元,人们都清楚,58同城上市之前,不会再迎来新一轮融资了。

也曾有人出主意,或许58同城走向电商化是一剂良药,姚劲波本人也亲口证实过,之后不久又矢口否认,坚定宣称自己是生活服务平台。

不管怎样,分类信息模式在中国也是失败了,因为58同城虽还在四处漂浮,已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远,再也回不来了。分类信息网站原本属于轻资产,58同城有意将其做重了。这并非战略失误,更有可能是一种无奈。

直白些说,中国复杂的市场环境,使得58同城处于一种既不能速成,也不会速死的尴尬境地中。58同城的前方是流量入口百度,身旁是竞争者赶集网,以及坚持轻模式的百姓网,身后是快速崛起的社会化营销诸平台。尤其是,之前将低效流量批发给58同城的百度,

也开始实施起“中间页战略”,未来几年从百度流量的获取也许并不那么顺遂。58同城在这种险恶的处境中,如不奋勇突围,前途实在是不堪想象。如何闯出一条新路,成了摆在58同城面前的严峻课题。

最后的机会?

姚劲波最常上的节目是天津卫视招聘类的“非你莫属”,来应聘的求职者,对58同城首页点评颇多,每次都会让他很无奈。58同城的页面,是典型的分类信息网站风格,简单,直白,类属繁多,较少新元素且长期不做改变。虽然姚劲波不愿公开承认58是分类信息网站,却还得借分类信息这个势,因为调整一直在继续,还未成功。

58同城收入中的一半以上,产生自付费会员,对这样一个访问量巨大的网站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假设58有20万付费会员,能不能将其转为网上消费力量,将业务线下移,插手在线交易,从而转型为电商平台?这是很多外人替58设想过的未来,58也谨慎地对这一方向进行了尝试,效果未知。

从姚劲波的职业生涯来看,他对困难应该是很清楚的,首当其冲的困难则是会员对服务的接受程度。以互联网基础服务为例,30万小企业从你这里注册了域名,购买了虚拟空间,却并不一定愿意在你这里完成电商交易,因为这几种服务是完全不同的,有个用户习惯和使用心理在里面起作用。好在,58同城并没有全盘接受外界的支招,而是创造性提出了“生活服务类电商平台”这个概念。这给我的感觉是有可能会走两个极端,要么就是另一个淘宝,要么就什么都不是。

生活类服务不像实物商品那样具体,但体量庞大,如果将传统生

活类服务的交易全部搬到线上,其规模将大于淘宝数倍,只是这太难了。本地生活类服务的难点在于,服务和商品距离标准化相去甚远,没办法简化交易流程,降低交易风险。例如,二手物品的交易过程充满各种不确定性,见面交易仍是主流,这一块58同城想要硬插进去是不容易的。不但要负责制定出服务标准,还要负责改变用户习惯,市场培育的任务不可谓不沉重。这个方向,不一定是急于上市的58同城能玩得起的。

不过,O2O的概念,事实上也分两个方向,一个是商家对消费者,相当于B2C,一个是消费者对消费者,相当于C2C。58同城的生活服务类电商平台,必然会偏重其一,不可能双头并举。正如当初从分类信息网站转型,业务重点向商家倾斜以获得营收一样,面向商家开展业务,仍是一个可能的选项。

58同城过去7年培育出的优势之一,就是沉淀出一个强大的线下团队,具备一定的线下控制力,曾经重金投入但未成功的团购也使得58初次涉足了O2O业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是58同城的长处,不扬长避短,可惜了。58同城的生活服务电商平台,很可能是偏重于B2C的,将商家和消费者聚合在一起,在网上完成交易。当然,这个平台的C2C属性也不会完全放弃,只是不可能成为主流方向。

对58同城而言,生活服务类电商平台也好,O2O也好,关键之处在于交易的在线化,58正在数百个栏目中对此进行尝试,就看最终的试验结果如何了,届时58才能确定该电商化平台真正的发展方

向。

只是,由于互联网发展环境的飞速变化,资本的变现压力,留给58同城的时间已并不太多,这次方向选择,很可能是58同城最后的,也是唯一的崛起生机了。

(作者系独立互联网观察人士)

58同城CEO姚劲波在本身的网站上有一个账号,卖本身不必要的二手物品,遇到杀价的他就低价卖出,然后还真跑去与那人线下交易,被认出后第一句话便是问“58同城好欠好用?”

2005年末,以美国Craigslist分类信息网站为原型的58同城建立,现在它已成为仅次于Craigslist、环球排名第二的分类信息网站。这个神奇的网站巨额的告白投放令人咂舌,地铁、办公楼、电视上无处不在的告白投放,让穿越而来的杨幂在魄力上压倒了骑着毛驴儿的姚晨。

有人说互联网范畴的一个笑谈是比着谁烧钱慢点儿,谁能少亏些。姚劲波最常被问到的题目包罗:58同城的红利模式?赢利的速率可否快过费钱的速率?虚伪信息怎样处置处罚?

不差钱,还想美国上市

早前有媒体爆出,海内分类网站仍陷巨额亏损,诸如“高管出走、资金链告急、面对倒闭”的消息时有传出。

自建立以来,58同城已得到多轮危害投资。公然数据表现,2006年2月,58同城获软银赛富500万美元投资;2008年6月,软银赛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