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诗史模拟题答案(全)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山水神韵单元质量综合检测 鲁人版必修2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一)(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
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
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
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
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
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
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
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
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
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页或者应用程序。
神韵诗史模拟题答案(全)
《神韵诗史》考试模拟题(共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
出现于南朝齐永明年间。
周颙在音韵上做出贡献,对汉语语音的天然音调进行规范,沈约把这种音韵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诗歌中,提出了自觉运用声律来写诗的要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诗人们把声律说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这个新诗体。
诗歌的声律和诗句的对仗加以结合形成了“永明体”。
最优秀的“永明体”诗人是谢朓。
2、滋味说南北朝梁钟嵘提出的有关诗歌形象性的理论。
《诗品序》: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
”有“滋味”,就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即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去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
如果“理过其词”,缺乏形象性,就会“淡乎寡味”。
前此,陆机、刘勰等虽也曾以“味”论诗文,但都不如钟嵘阐发得这样系统。
此后,唐司空图进一步提出能辨“诗味”才能“言诗”的主张,要求诗歌具有妙在“咸酸之外,而非意尽句中”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从而由“滋味”说进入“意境”说,对以后的严羽、王士祯、王夫之、刘熙载、王国维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3、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
4、二十四诗品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
本科汉语言第三学期《神韵诗研究》A-C
神韵诗研究模拟卷一、名词解释1.左思风力:左思《咏史》八首无论是抒写志向怀抱、愤懑反抗,还是写自己的遗世高蹈、大彻大悟,均能古今融合,气势雄健;直抒胸臆,慷慨淋漓,笔调挺拔,辞采壮丽,形成独有的豪壮风格,与以潘、陆为代表的繁缛雕饰之风迥异,表现了鲜明的创作个性。
不但对咏史诗的题材有极大的开拓,而且他这种“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证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断之;或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或止述史事,而己意默寓”,独创表达方式,对后世咏史诗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左思风力”。
2、大小谢:宋时的谢灵运、齐时的谢朓,是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世称“大小谢”。
二、简答题1、历史上关于神韵的两种认识三、一种认为神韵是诗歌中普遍具有的一种素质。
代表人物如明代的胡应麟,清代的翁方纲,当代的钱钟书等,他们看法的共同点是认为神韵不是某种风格的代表,更不是某一流派的特称,而是诗歌皆应有具有的一种美感。
四、一种理解是狭义的,以王士真为代表,认为神韵仅仅是传统诗学中的一支,有其特定的、具体的内涵。
五、默写作品1、孟浩然的一首神韵风格的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论述题1、谈谈你对盛唐气象的理解。
2、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
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
盛唐涌现出以李白、杜甫、王维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他们共同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
语文鲁人版必修二文档:第一单元+山水神韵+测评+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单元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苏轼的故乡观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
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
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
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
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
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
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
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
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
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
首先将故乡具化,与异乡对立。
苏轼常以比眉州更大的地名或山水、云月来代表故乡,如成都、青城、峨眉、岷江等。
故乡的具化一定程度上就是迁移人对异乡的排斥,这既可发生在迁移初期的凤翔,又可发生在饱经迁移之苦的惠州。
其次是将故乡泛化。
不具述与眉山有关的地名,而只说“故园”“故山”“归路”“归去”等泛化字眼,以表现对宦途世味的梦幻感受。
此时的故乡是烦恼人生的虚化寄托,是与现实漂泊处境抗衡的工具,不再是地理意义上的眉山。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卷(可编辑修改word版)
双语中学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第I 卷(阅读题 71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9 分)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祯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王士祯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的概念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说法,只是大体上用来指和形似相对立的神似、气韵、风神等一类的内容。
到王士祯时,他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了出来。
王士祯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选、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王士祯提倡神韵,自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才有神韵。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
”可见神韵并非诗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好诗所共有。
王士祯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王士祯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或“借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要入禅,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
他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
”还说:“诗禅一致,等无差别。
”他认为根植于现实的诗的“化境”和以空空为旨归的禅的“悟境”,是毫无区别的,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
从诗歌反映现实不应太执著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旨归的。
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祯推许“冲淡”“自然”“清奇”三品,而不提“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
他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宋诗主气,故多径露”。
最明显的是他对几首咏息夫人的诗的评论,有评论认为杜牧的“至竞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是“正言以大义责之”,他颇不赞成;他认为只有王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才“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
神韵诗史教程考试
在这里给各位小伙伴们安利这门选修课的答案了,是我自己写的,亲测82分,不全对,但是能过。
当然小伙伴们觉得我的答案错了的话就照自己的答案填就对了,再一个就是我没有给选项,直接给的内容,怕小伙伴们题目也不看直接选答案了。
单选题:1.钟嵘“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是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说的是()。
答:玄言诗。
2.明代文学理论家胡应麟在他的著作()中说:“诗之筋骨,犹木之根干也;肌肉,犹枝叶也;色泽神韵,犹花蕊也。
筋骨立于中,肌肉荣于外,色泽神韵充溢其间,而后诗之美善备。
”答:《诗薮》3.南朝时期刘勰创作的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的著作是()。
答:《文心雕龙》4.学界对神韵的理解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神韵观以()为代表,广义的神韵观以()为代表。
答:王士禛胡应麟5.“神韵说”理论是处于一个不断深化、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集“神韵说”之大成的学者是()。
答:王士禛6.曹魏正始时代为()的发源期,这个时期诗人们提出了超越现实和归向自然的理想,并在诗歌创作中努力建构这种理想。
答:清远派7.下列在唐朝时期没有对当时的文学艺术产生影响的是()。
答:玛雅文化8.《诗品》是南朝作家钟嵘品评诗歌的一部著作,其中提出了()的理论观点。
答:滋味说9.正始清远派创立以后,实际上存在着两条发展线索,一条由张协、庾阐、兰亭集团而谢混,以玄言诗的演变贯穿,这是一条士族的线索;另一条由左思、郭璞直接(),这是一条寒士的线索。
两条线索都是清远派,在美学追求上也有根本的一致处。
答:陶渊明10.“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作者是()。
答:左思11.盛唐气象是风骨、()、神韵三要素的结合,缺一不可。
答:声律12.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二字,作为对绘画的一种审美标准。
答:风骨13.“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现代文阅读答案诗歌的神韵“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doc
现代文阅读答案诗歌的神韵“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诗歌的神韵“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祯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王士祯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概念,只是大体上指和形似相对的神似、气韵等内容。
到王士祯时,他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了出来。
王士祯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神韵为诗歌的最高境界,而王士祯提倡神韵,本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的诗歌,才有神韵。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
”可见神韵并非诗歌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优秀诗歌所共有现代文阅读答案诗歌的神韵“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
王士祯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王士祯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歌要入禅,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
他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
” 还说:“诗禅一致,等无差别。
”他认为根植于现实的诗歌的“化境”和以空空为主旨的禅的“悟境”,是毫无区别的,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倶空”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的逸品现代文阅读答案诗歌的神韵“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
从诗歌反映现实不应太执着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主旨的。
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祯推许“冲淡”“自然” “清奇” 三品,而不提“雄浑” “劲健” “豪放” “悲慨”等。
他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提出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提出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宋诗主气,故多径露”。
最明显的是他对几首咏息夫人的诗的评论,有评论认为杜牧的“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是“正言以大义责之”,他颇不赞成;他认为只有王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才“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
语文鲁人版必修二文档:第一单元+山水神韵2听听那冷雨+Word版含答案.doc
2听听那冷雨课时作业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海峡两岸国学高端研讨会开讲,国学大师坐而论道....,具体讨论了国学的经世致用,国学文化是值得人们深思的话题。
②余光中先生的名作《乡愁》,许多人耳熟能详....;至于他与东南大学的一段因缘,却知者甚少。
③无边的细雨笼罩着金黄的油菜花,真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啊,我不禁想起陆游的诗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④3月19日报道,近日,来自英国约维尔的背包客苏菲·帕特森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的约翰斯通河附近目睹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
⑤在我们周遭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有些看似聪明、真诚的沟通,很大程度上等于在给自己埋地雷,要小心陷入交浅言深....的误区。
⑥农村文明建设要从细节做起,一些地方的“调停会”制度就很好,由于他们的调解,积不相能....的邻居能够和睦相处。
A.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④D.②④⑥解析:“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
与第①句句意不符。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用在第③句中望文生义。
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守夜人》是余光中首次在大陆出版的自选自译诗集,收录了诗人从1958年至2014年半个多世纪以来创作的八十余首诗歌。
B.MG平台在整个游戏产业链中,占据了中游资源,不仅成为海外市场拓展的先行者,而且是中国民族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市场应用的领跑者。
C.村庄改造在保护“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传统民俗、民居得到了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接受熏陶。
D.这本书文风幽默风趣,个性十足,书中的插图简练明朗,蕴含着作者对不同人生阶段和社会环境变化的独到思考与发现。
解析:B项,不合逻辑,“不仅……而且”内容互换;C项,中途易辙,在“传统民俗”前加“使”;D项,搭配不当,“蕴含”和“发现”不搭配。
答案:A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至于所有的花,。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神韵诗研究A_2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神韵诗研究A_2- 1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
A.《咏荆轲》 B.《饮酒诗》 C.《归园田居》D.《杂诗》2.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所属诗篇是()A.《襄阳歌》B.《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C.《陪侍御叔华登楼歌》D.《梦游天姥吟留别》3.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
A.《赠白马王彪》B.《赠丁仪王粲》C.《白马篇》D.《美女篇》4.元朝中期文坛的领袖人物是()。
A.虞集 B.赵孟頫C.姚燧D.揭傒斯5.诗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谁的笔墨()A.杜甫 B.陶渊明 C.李贺D.李白6.下列诗人不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是()。
A.王维 B.裴迪C.张若虚D.张子容7.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A.陈子昂和“初唐四杰” B.李白、杜甫 C.韩愈、柳宗元D.白居易、元稹8.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是()。
A.左思 B.刘琨C.郭璞D.孙绰9.《典论?论文》的作者是()。
A.刘勰 B.曹丕C.陆机D.钟嵘10.自创“无题”诗的诗人是()。
A.杜甫 B.白居易C.李商隐D.杜牧二、多选题1.庾信的代表作是()。
A.《拟咏怀》27首 B.《咏史》8首C.《哀江南赋》D.《芜城赋》2.下列作家属中唐的有()。
A.李商隐B.刘禹锡C.韩愈D.元稹3.下列作家属于唐宋派的有()。
A.张岱B.唐顺之C.茅坤D.归有光4.下列关于谢朓的表述正确的是() A.死于狱中,时年36岁 B.齐梁诗坛首屈一指 C.西邸文人集团成员D.诗歌语言晦涩赘典5.杜甫的杰出乐府诗“三吏”、“三别”是描写安史之乱社会现实的一组叙事性史诗,其“三吏”的篇名是()。
A.《贼退示官吏》B.《新安吏》C.《石壕吏》D.《潼关吏》三、判断题1.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
高中语文鲁人版(08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山水神韵》精品专题课后练习[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高中语文鲁人版(08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山水神韵》精品专题课后练习[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高中语文鲁人版(08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山水神韵》精品专题课后练习[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高中语文鲁人版(08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山水神韵》精品专题课后练习【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1.迁调写下以下名篇名句中职位空缺部分。
(自由选择3个小题)(6分后)(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苟子《义学》),江月年年只相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位卑则肢怨,。
(韩愈《师说道》),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古诗》)(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拭《赤壁赋》),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苏洵《六国论》)(4),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处涸辙而相欢。
(王勃《腾王阁序》)【答案】(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人生代代无穷已(2)官盛则近谀亦余心之所善兮(3)侣鱼虾而友糜鹿洎牧以谗诛(4)因人之力而敝之酌贪泉而觉爽【考点】高中语文知识点》名句默写【解析】试题分析:特别注意重点字的读法。
例如:“言”(同“智”)、“谀”、“糜鹿”、“谗”、“洎”、“敝”、“酌”等。
每句1分后,句中有误该句不罚球。
建议学生培养转头盼的习惯,防止笔误。
考点:口诀常用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鼓腮a。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藏初恋之意的句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并透露出诗人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五壮士开山”的神话,交代了蜀道的出处的两句就是:“,。
”【答案】(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地崩山摧壮士死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考点】高中语文知识点》名句口诀【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诗歌的神韵》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doc
《诗歌的神韵》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①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祯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②王士祯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的概念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说法,只是大体上用来指和形似相对立的神似、气韵、风神等一类的内容。
到王士祯时,他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了出来。
王士祯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③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王士祯提倡神韵,自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才有神韵。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
可见神韵并非诗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好诗所共有。
王士祯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④王士祯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或借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要入禅,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
他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
还说:诗禅一致,等无差别。
他认为根植于现实的诗的化境和以空空为旨归的禅的悟境,是毫无区别的,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
从诗歌反映现实不应太执著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旨归的。
⑤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祯推许冲淡自然清奇三品,而不提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
他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宋诗主气,故多径露。
最明显的是他对几首咏息夫人的诗的评论,有评论认为杜牧的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是正言以大义责之,他颇不赞成;他认为只有王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才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
正因为如此,所以王士祯撰《唐贤三昧集》时,竟不选李白、杜甫的诗。
⑥在王士祯之前,由于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运动,言必汉、魏、盛唐,造成了诗走向肤廓、貌袭的流弊,而公安派矫正前后七子之失,其弊又流于浅率。
神韵诗史模拟题答案(全)
神韵诗史模拟题答案(全)《神韵诗史》考试模拟题(共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
出现于南朝齐永明年间。
周颙在音韵上做出贡献,对汉语语音的天然音调进行规范,沈约把这种音韵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诗歌中,提出了自觉运用声律来写诗的要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诗人们把声律说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这个新诗体。
诗歌的声律和诗句的对仗加以结合形成了“永明体”。
最优秀的“永明体”诗人是谢朓。
2、滋味说南北朝梁钟嵘提出的有关诗歌形象性的理论。
《诗品序》:“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
”有“滋味”,就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即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去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
如果“理过其词”,缺乏形象性,就会“淡乎寡味”。
前此,陆机、刘勰等虽也曾以“味”论诗文,但都不如钟嵘阐发得这样系统。
此后,唐司空图进一步提出能辨“诗味”才能“言诗”的主张,要求诗歌具有妙在“咸酸之外,而非意尽句中”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从而由“滋味”说进入“意境”说,对以后的严羽、王士祯、王夫之、刘熙载、王国维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3、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
4、二十四诗品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
山大神韵诗研究试题
神韵诗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神韵诗派的起源是()。
A. 清远诗派B. 格调诗派C. 浪漫主义诗派D. 现实主义诗派2.《赠兄秀才入军》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阮籍B. 嵇康C. 左思D. 郭璞3.下列诗人中属于清远诗派的寒士线索的是()。
A. 谢灵运B. 郭璞C. 陶渊明D. 张协4.下列诗人中开创了古代山水画传统的是()。
A. 孟浩然B. 王维C. 储光羲D. 刘长卿5.下列说法不能体现王士禛诗歌观点的是()。
A. “韵外之致”B.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C.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D. “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6. 下列文人不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A.孔融B. 王粲C. 曹植D. 阮瑀7. 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诗风是()。
A.建安诗风B. 正始诗风C. 太康诗风D. 盛唐诗风8. 东晋玄言诗的发展,与()的流行大有关系。
A.道教B. 佛教C. 儒学D. 经学9.被称为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的辞赋作品是()。
A.《归去来兮辞》B. 《五柳先生传》C. 《桃花源记》D. 《闲情赋》10.下列诗人不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是()。
A. 王维B. 裴迪C. 张若虚D. 张子容11.清初诗人中,能以诗描写兵荒马乱之际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的惨状从而有“一代诗史”之誉的诗人是()A.钱谦益B.屈大均C.吴伟业D.顾炎武12.韦应物后期诗歌的特点是()A.境界阔大B.清新流丽C.气势壮伟D.闲淡简远13.曹丕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A.《蒿里行》B.《燕歌行》C.《薤露行》D.《野田黄雀行》14.嵇康的诗歌被评为()A.沉郁顿挫B.难以情测C.文典以怨D.清远峻切15.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A.《豳风·东山》B.《王风·君子于役》C.《邶风·击鼓》D.《小雅·采薇》16.“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
A.汉献帝建安年代的文学 B.汉代末年的文学C.汉末到魏初的文学 D.魏晋时期的文学17.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
高一语文山水神韵测试 (2)
第一单元山水神韵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
黔()首仓颉()咀嚼()舐()犊情深氤氲()褒( )贬青荇( ) 春寒料峭()寒濑()罅()隙臆()断滂沱()()漫溯()钟磬()栖鹘()翩翩()聆()听禅( )院窈( )然桴()止响腾瑰( )怪俯瞰( ) 冗( )长笙箫()()谬( )误筵( )席恻( )隐近在咫( )尺攫( )取颓( )废芜( )杂前仆( )后继斑斓()()铿锵()()壬戌()扣舷()举酒属客()愀然()窈窕()酾酒临江()渔樵()枕藉()冯虚御风()扁舟()无尽藏()横槊赋诗()2.在空白处填字。
万()俱寂()()大醉近在()尺前()后继既往不()百战不()主观()断咬文()字()()郁郁()()沥沥()()有力()天后土3.文学常识.名句填空。
①清风徐来,_________ 。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 。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 。
_________ ,水光接天。
_________ ,凌万顷之茫然。
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 ,_________ 。
④其声呜呜然,_________ ,如泣如诉。
_________ ,不绝如缕。
⑤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 。
⑥酾酒临江,_________ ,固一世之雄也,_________ !⑦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⑧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 。
_________ ,羡长江之无穷。
⑨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人,1949随父入台湾。
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被称为台湾现代派“______”之一。
代表作有______ .______ 。
诗集有______.《莲的联想》等。
⑩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
浙江人。
是______ 诗派的代表诗人。
著有______ .______ .______ 等。
4.下列词语中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仓颉(jié)漫溯(sù)滂(pāng)沱舐(shì)犊情深B.氤(yī)氲(yūn)寒濑(lài)禅(chán)院铿(kēng)锵有力C.聆(ling)听攫(jué)取谬(miù)误引吭(kàng)高歌D.咀嚼(jué)罅(xià)隙窈(yǎo)然咄咄(duō)逼人5.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黄天后土宛然窥见乍现B.千变万化骇人翁郁嗅闻C.惊心动魄迷离恻隐擎天D.既往不究俯瞰幽暗晌午6.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是不可能的。
语文鲁人版必修二文档:第一单元+山水神韵1赤壁赋+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山水神韵1赤壁赋课时作业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壬.戌(rén)窈窕.(tiǎo)桂棹.(zhào) 冯.虚御风(fénɡ)B.嫠.妇(lí) 愀.然(qiǎo)舳.舻(yóu) 山川相缪.(liáo)C.酾.酒(shāi) 横槊.(shuò)江渚.(zhǔ) 正襟.危坐(jīn)D.匏.樽(páo) 枕藉.(jí)蜉.蝣(fú) 一叶扁.舟(piān)解析:A项,“冯”应读“píng”;B项,“舳”应读“zhú”;D项,“藉”应读“jiè”。
答案: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舞.幽壑之潜蛟舞:跳舞。
B.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坐,正坐。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攻占。
D.托遗响于悲风..悲风:凄凉的风,指秋风。
解析:A项,舞:使……起舞。
此处是使动用法。
答案: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麋鹿C.西望夏口,东望武昌D.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解析:A项,“泣”为使动用法;B项,“侣”“友”,名词意动;C项,“西”“东”,名词作状语。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望美人..兮天一方B.渺沧海..之一粟C.白露..横江D.凌万顷之茫然..解析:A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有隐喻君王之意;今义,美貌的女子。
C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D项,古义,指望不到边的宽阔江面;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答案:B5.下列“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顷之.,烟炎张天③月出于东山之.上④纵一苇之.所如A.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①③为助词,的;②音节助词;④动词,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韵诗史》考试模拟题(共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高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
出现于南朝齐永明年间。
周颙在音韵上做出贡献,对汉语语音的天然音调进行规范,沈约把这种音韵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诗歌中,提出了自觉运用声律来写诗的要求“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诗人们把声律说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产生了这个新诗体。
诗歌的声律和诗句的对仗加以结合形成了“永明体”。
最优秀的“永明体”诗人是谢朓。
2、滋味说南北朝梁钟嵘提出的有关诗歌形象性的理论。
《诗品序》:“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
”有“滋味”,就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即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去创造鲜明的艺术形象。
如果“理过其词”,缺乏形象性,就会“淡乎寡味”。
前此,陆机、刘勰等虽也曾以“味”论诗文,但都不如钟嵘阐发得这样系统。
此后,唐司空图进一步提出能辨“诗味”才能“言诗”的主张,要求诗歌具有妙在“咸酸之外,而非意尽句中”的“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从而由“滋味”说进入“意境”说,对以后的严羽、王士祯、王夫之、刘熙载、王国维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3、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
4、二十四诗品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
它不仅形象地概括和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
这就使它既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给后来以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xxxx的审美特点。
谢灵运的诗歌从审美的角度看,继承了古诗十九首和建安诗人抒发个体情感的创作倾向。
建安时代,士人从经学的桎梏中挣脱了出来,玄学是打破这一桎梏的有力武器,然而,到了东晋末年利用诗歌阐释玄理,玄学又使诗歌走向空洞,失去了情感,使诗歌重回审美的是描写田园的陶渊明和抒写山水的谢灵运。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谢灵运山水诗主要有以下几个审美特点:(一)“情皆可景,xx含情”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生命的观照,是在心灵的感受之中,在山水草木的情感交流之中实现的,诗人往往带着鲜明的强烈的主观感情去亲近大自然,使天地万物都沾染上自己的感情色彩,同事又忘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徜徉于绚丽多姿的山水草木之间,接受宇宙生命情调的浸染,是诗人的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发生某种奇特的情感交流。
(二)“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谢灵运山水诗所体现的清新自然的风格,为历代诗评论家所称道。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言道:“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
”谢灵运追求清新自然的艺术形象,一方面取决于他所描写的审美对象——江南山水,灵秀无比的江南山水,姿态万千,色彩纷繁,变化无穷,有时很难形诸笔端,谢灵运深感“空翠南强名”(《过白岸亭》),但他还是要运用各种技巧起展现它们的美资。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诗人的精神面貌。
在政治仕途上失意的谢灵运,纵情于山水之间,他从自然界中悟出“道”,冲淡了他内心的抑郁和愤懑,从而能以喜悦的心情来领略自然的美。
因而他的多数作品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不论是幽深的还是绚丽的都有新鲜愉快的姿态,用他自己的诗句来形容,就是“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山水第一批传世名句都出自谢灵运笔下。
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入彭蠡湖口》)“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岁暮》)“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
”(《过始宁墅》)……(三)“造物赋形,自然成对”谢灵运用山水诗来记录亲身游历。
由于他所描绘的自然风光,都非人们日常所见,都是诗人以其敏锐的感触剪取,在造成各具特征的精彩片段,因此它们比起前人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来,更觉得出类拔萃,光彩照人,常常成为轰动都城的文学作品。
《宋书谢灵运传》说:“每有一首诗至邑,贵贱莫不竟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
”如在《登江中孤屿》一诗中,诗人写道:“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回,寻异景不迁。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这种“怀新”、“寻异的浏览观赏。
”使他的诗开卷便有一中山水钟灵之气。
这里,自然山水的花木川流在诗人的精细观察、精微品味、细致流连之下,形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曲曲生命的乐章。
纵观谢灵运的山水诗,他对自然山水的佳赏,已不是如鱼之泳池,鸟之翔空,而是充分的沉潜的玩赏,对每一线幽谷的隐光,每一片山坡的阴影,每一阵草尖上的微风,每一声林中的猿啼,都倾注着他无限的深情。
因此,他的山水诗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大多色泽浓烈,线条有力,反映出作者强烈的个性特征。
在谢灵运的山水诗中,自然万物的生命表现往往和四时联系在一起。
春来暑往,秋至冬来,犹如大自然的广阔舞台上开启落下的帷幕,掩示着无数生生不息的流转运动。
在四时变化的整体律动之中,一花一草、一木一石又都有自己的生命节奏。
而作为山水诗这一独有的审美形式,诗中对偶、骈联也体现着自然形象的设捏规律,鲜明的显示了生命的节奏与韵律。
xx在《文心雕龙xx》中阐述:“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
夫心生文辞,运载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这种把对偶的根源追溯到自然物的对称和谐,个中道理是颇为深刻的。
2、明代古xx为何最终被革新派击败?明代的古澹派作为古典主义诗歌潮流的一支,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最终又为革新派所击败。
其原因有二,其一,弘治以后的复古主义运动主要是扫除台阁体的弊端,又含有振兴士大夫精神的动机,故豪迈雄浑一派更能代表时代的要求,更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量。
而古澹一支并不适应这种需要。
其二,古澹派作家大多与社会生活采取一种隔离的态度,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不深,对人生的感叹也有限,这就使他们的作品缺乏动人的艺术魅力,大多数停留在一般化的水平上,有的还被格调、规矩所淹没。
这两个原因导致了明代古澹派的埋没。
清代的神韵派正是在修正这两个缺陷的基础上再度崛起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清初王士禛完成了对明古澹派的改造,将古典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三、论述题(30分)请结合作品,谈谈韦柳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之异同。
谈到中唐的山水诗歌,人们往往将韦应物、柳宗元相提合称“韦柳”。
韦柳的山水诗代表了中唐山水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两人同处中唐这个历史转折点,诗歌创作肯定存在相通的一面。
但生活际遇和诗人个体追求的不同,使得二人的创作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特征。
在此我们就以五言古诗为例,分析二人山水诗歌在精神内涵方面的异同。
以二人五古体裁的山水诗歌而言,同为中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肯定存在相通的一面。
但是社会环境、生活际遇的不同,以及诗人个体追求的不同,使得二人创作的诗歌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特征。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
首先,是风格和精神内蕴上的异同。
韦柳的山水诗和王孟的山水诗一样,都打上了山水田园诗歌清新雅静的风格烙印。
然受时代氛围的熏陶,王孟的山水诗和韦柳的山水诗在审美趣味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王孟生活在盛唐。
“盛唐气象”体现在他们的山水诗中,就是一种祥和的基调和明朗的色彩。
韦柳身处中唐这个历史的转折点,逐渐衰败的时代氛围给他们的心理和创作都投下了一抹沉重的阴影。
因而他们的山水诗都退却了盛唐山水诗的祥和和明丽,代之以冷清幽静的基调和凄清哀怨的情绪。
这种时代的感伤投射在韦应物的山水诗中,因为诗人对禅理的参悟得到了一定的调和和缓解,故而还能“以平心静气出之”。
但在柳宗元的诗中,因为诗人对政治时事的执着,由凄怨伤感转而为一种幽深孤峭的风格特征,使得其山水诗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悲情美。
先看韦应物的五古代表作《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诗人从寂冷的郡斋起笔,念及友人,描写友人束荆煮石的仙家行径。
“我欲持酒以访之,以慰风雨相思之夕(《神仙传》)。
”而空山杳然,落叶满径,友人之踪迹难觅。
在这里,高山空谷,碧溪落叶组成了一幅幽清宁静的画面,宛若远离人间的仙境。
诗人要表现的重点似乎只是这种幽致的意境,故其诗人的主体情感和态度在诗中是不甚明晰的。
再看其《东郊》: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因案牍劳形而走出官署,春日郊游的情景。
“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杨柳和风,微雨青山,春鸠处处,诗人完全沉浸在这清静优美的诗境中,又感叹自己屡次因公务缠身而行迹匆促,越发慕陶,想到要在此结庐长住。
在这首诗中,我们虽然可以感受到诗人意欲隐居的一种情思,但这种情思也是淡淡的,没有苦闷,没有幽怨。
其中“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与陶彭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样,都可谓风景陶冶情怀的绝唱。
还有其《园亭览物》、《龙门远眺》、《幽居》、《南园》等五言古诗,皆以清心明目的幽静之景入诗,性情闲远。
相对于王孟词秀调雅的“唐音”,可以说韦应物的山水诗是深得陶渊明之风的。
韦应物自己也有《与友生野炊效陶体》、《效陶彭泽》等明确标以学陶的篇目。
故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序列》中评价:“王孟诗品清超,终是唐调。
惟韦苏州纯乎陶、谢气息。
”和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歌一样,韦应物尽量在诗中淡化“我”的存在,以一种客观的审美视角体察山水景物,追求一种空灵澄澈的境界,故而在诗中,作者本人的形象是不甚明确,有时甚至是消失的。
我们只能从中看到一个性情高洁而略带落寞的隐士的影子。
这种落寞,是作者用世与退隐的矛盾心理在诗中的轻微流露。
韦应物并非一个能真正超脱的诗人。
他的一生都在仕而隐,隐而仕的矛盾循环中徘徊不定。
仕途坎坷,社会丧乱,亲友病故,同样对他美好的政治生活理想造成了重大的打击。
这些经历在其诗中都有体现。
如其《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有云:“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诗中所抒写似乎只是远宦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