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八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公开课
民间美术 泥塑老虎
民间美术 陕西面花
学 生 作 品
剪纸 学生林丽
素描 学生万有鹏
剪纸 学生林丽
国画 学生王越
国画 学生林丽
剪纸 学生王越
自主探究
一、你如何理解美术作品时代性和地域性 的关系?
二、你怎样看待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 断?
三、以“我是美术老师”的角色选一幅自 己喜欢的作品在讲台上欣赏。
《幸福生活 》 油画
《齐白石像》 油画 吴作人
《 父
你 能
亲读
》懂
: 油 画
父 亲
吗
罗 中
?
立
你
看 出 了 什 么 ?
通 过 蒙 娜 丽 莎
的
眼
睛
《蒙娜丽莎》:油画 达芬奇
比较两幅作品的异同。
《四使徒》 油画 丢勒
心
理 和 性 格 特 点 了 吗 ?
通 过 画 面 你 感 受 到 他
们
的
《最后的晚餐》 壁画 达芬奇
《开国大典》 油画 董希文
《血衣》 素描 王世廊
你 感 受 到 了 什 么 ?
• 《怒吼吧,中国》 黑白版画
《三毛流浪记》 漫画
《磨快刀再杀》 漫画
阿克苏多浪公园雕塑
《艰苦岁月》 雕塑 潘鹤
秦始皇陵兵马佣 陕西临潼
我校校园文化
我们身边的艺术
看了他,你快乐吗?
所有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 你是如何看待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 值判断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 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大家做 一个有心人,我们一块用心来欣赏、 感受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
《
虾
虾
》
》
:
:
第八课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吗》1
第八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陕西省白水县仓颉中学美术田军波教学背景一教学对象:高一学生二教学内容: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八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吗》三教师准备:详细备课、制作课件、搜集相关知识。
四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查找有关本节课的相关知识,做好预习工作。
五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级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同学们的审美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对于美的认识不能做到全面、多方位、多元化、多角度的分析评价,这是我们今后仍需努力培养的。
指导思想根据高中学生对于审美的认识,且本身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极端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应立足于时代和地域建立宏观的多范位的多元化的观念,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较为灵活的安排本节课,注重让学生在轻松而愉快的教学环境下,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教材分析一课题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的评价应立足于时代性与地域性,当美术作品的评价出现分歧时应该如何评价。
三内容结构第一部分标题“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介绍美术作品的产生是艺术家在特定的环境下学习和模仿的结果,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逐渐发展出自己的语言方式,从而获得自己的艺术价值和地位。
第二部分标题“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介绍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受时代性、地域性与艺术创新三方面的制约。
第三部分标题“如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的分歧”,介绍同一件美术作品,由于批评判断的角度、方法甚至认的角度不同,最终得到的结论也是各异的。
但对于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判断不是任意的,必须建立在对美术作品及其相关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所以,不断地学习是提高我们判断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的唯一的前提。
四教学资料(见附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理解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对美术作品评价的作用。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1863)
(1955)
(1464-1467) (1480) (1447-1449) (1495-1498)
最 后 的 晚 餐 ( 局 部 )
达利 西班牙 (1955)
最 后 的 晚 餐 ( 局 部 ) 巴 多 罗 买 、 小 雅 各 、 安 得 列
二、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大卫(1443—1444) 多纳太罗(意大利)
第八课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晓雪山行图 马远(宋)
渔笛清幽 夏圭(宋)
一、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时代性:是说某些题材只有在这个时代才有, 而不可能在别的时代。 地域性:是说某些题材可能在这个地域不断 出现,而对另一个地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思考与讨论: 比较以下两幅最后的晚餐,说
大卫(1501—1504)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大卫(1623—1624) 贝尼尼(意大利)
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看到: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具有了意义和价 值,只不过这种意义和价值有大小、多寡、重要和不 重要之分而已。
对一般人而言,符合了我们对题材和图式的期待、 影响面广、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其意义和价值就大, 否则就不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美术作品的题材和形
吹笛少年(1866) 马奈(法国)
吹笛女(1904) 布岱尔(法国)
艰苦岁月(1958) 潘鹤
洛神赋图卷 顾恺之(东晋)
梦(1910) 卢梭(法国)
巴黎街景(1985) 埃斯蒂斯(美国)
学习活动:
1、 以两幅美术作品为例,分析其在 不同文化情境中的不同意义和价值。
2、先对同一件美术作品进行直接判 断,再试用不同的批评理论做出分析,以 寻找恰当的解释。
美术第八课教案
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从理论上说,任何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不再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或观众,所以不同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和观众眼里就会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
我们在上一课里已经讲述了理解艺术家创作意图的重要性,本课要说明的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只是我们理解美术作品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惟一的,或者说它可以为我们理解美术作品提供某种参照,美术作品还需要我们观众给予我们自己的解释。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培养审美的眼睛。
(二)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中国古代画家马远和夏圭的故事开始讲起的。
作为引子,这个部分指出了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上的贡献,但明代皇帝却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由此说明美术鉴赏不仅要了解艺术家的意图,还有一个观众对其意义和价值的判断问题。
第二部分“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讲述的是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其产生的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即它的产生受到了当时的时代和地域的限制,对它的理解也与其时代和地域密切相关。
这里主要举了罗中立的《父亲》这个例子。
这一点可以结合前一课讲述的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理解。
第三部分“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以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期三位雕塑家创作的三个《大卫》为例,进一步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与时代和地域之间的关系,由此指出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这里还提出了艺术创新的问题,主要是从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完整性方面说的,由于这个问题更为复杂,所以就没有展开,只作为教学中的参考。
第四部分“如何看待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上的分歧?”是接着上面所说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相对的一面引出的问题。
这个部分着重强调的是个人感受和判断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不同的角度和方法。
人美版高中美术《1-8课鉴赏基础》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习方法:
1、应用讨论、比较等方式来进行学习;
2、应用合作性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3、“听、看、想、讲”相结合;
4、用文字描述、表演、造型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5、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
6、绘画实践用辅导练习法。
坚持“以美育心,以心赏美”。
行为习惯的培养:
1、反复复习学过的内容。
2、课前预习:本课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把有疑问的和不理解的问题做好标记,在课堂上解决。
3、课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积极、认真,注意力集中。
4、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并且有自己的见解。
5、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
6、美术学科以美育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合理的审美观,注重仪表,自尊自爱;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孝敬父母;勤内容的学习兴趣;美术鉴赏的知识的掌握及鉴赏方法的了解。
难点:主要在于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既是具体的,可分类的,又包含在整个美术作品之中,因而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设问思考法、讲解法、展示法、研讨法开展教学。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思想教育:
第六课时:第7课: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
第七课时: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说明
人美版高中美术《1-8课鉴赏基础》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高中美术
教材版本
人美版
单元名称
《1-8课鉴赏基础》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主题内容:美术鉴赏相关的理论知识;
价值作用: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评价赏析水平。
第八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课堂实践:
《 艰 苦 岁 月 》 潘 鹤
马奈 《吹笛少年》
吹 笛 女 》 布 岱 尔
《
艰苦岁月(雕塑,高100厘米,1957年,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潘鹤
潘鹤(1925— ),广州市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1940年 开始从事艺术活动。1957年为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了他的代表作 《艰苦岁月》。在这件作品中,潘鹤真实地再现了万里长征那个“艰苦岁 月”里红军的形象和精神风貌:残破的军帽,褴褛的军衣,裸露的脚丫, 艰难的生活留下的粗壮的胸骨,如钢棍的手指上一支古色的长笛,干裂的 嘴唇轻贴笛孔,快活地吹奏着悠扬的乐曲;脸上的粗皮舒展开来,嘴角露 着会心的微笑,额上如壑的深沟中贮存着艰苦岁月里结成的苦难——这是 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里老战士的形象。而一个满脸稚气的小红军战士 则蜷缩在他的身旁,一手抱着长枪,一手托着下颌,聆听着那美妙的笛声, 微笑而遐想的目光向上伸展,放逐于无限的长空,憧憬着未来的理想。这 个形象已超越了个别性,而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
5、心理学批评
由于美术作品是由 一个个美术家创作完成 的,所以,心理学批判 侧重从美术家个人的气 质、个性、情感和心理 的角度对作品做出品价 其中还包括了美术家在 创作过程中的下意识和 潜意识活动等。
课堂总结:
体验才能作出自己的判断。而对美术作品意义和价值的判断又不是任意 的,必须建立在对美术作品及其相关知识的了解的基础之上。 在美术鉴赏中,别人的感受不能代替你的感受,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己 的亲身
美观 价值 感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鉴赏】(人美版)第8课
所有的美术作品 都一样重要吗?
美术作品意义 与价值的判断
泾川三中 巨小成
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判断依据:
人美小学美术三上《第8课身边的设计艺术》word教案 (6)
《身边的设计艺术》教案设计一、课题:身边的设计艺术二、教学时间:一课时三、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第五册四、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以身边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线,抓住“身边”两字,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发现身边生活中的设计,并进行简单评述。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对身边最常见的生活学习用品的思考、讨论,相互启发扩大经验范围,了解这些用品的实用性、功能性。
在欣赏、对话、交流中,让学生由最初对设计的表象描述,自主进入到与设计内在表现语言的对话,在探究中懂得设计艺术需要创意,而创意的形成需要想象。
2、本课教学设定为“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
在这种内化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出发,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我情感体验,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生活需要设计艺术,生活离不开设计艺术的内涵。
这种情境的创设、情感性的体验,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利于教学的创造目标的实现,而且更有利于《美术课程标准》“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3、对古代中华民族设计文化艺术的欣赏,增加了本课文化含量,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设计的社会作用的认识,让课堂知识延伸,有利于巩固知识,深化审美体验感知能力。
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设计的世界,认识设计的基本知识,即造型、色彩、材质、功能等。
过程与方法:能够对作品从以上几个知识点综合运用过去学习的美术知识(冷暖色、对比、协调等)进行描述,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美妙的多彩世界来自人们精心的设计,优秀的设计会使世界变得更美丽、更精彩,只有怀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生活的乐趣,才会有好的设计。
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的去设计身边的物品,只有善于观察、思考、想象才会有好的设计。
六、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身边充满了设计”。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纲要
普通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课程纲要》课程名称:美术鉴赏课程类型:必修教材来源: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课时/学分:18课时/1学分设计者:田金良/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背景《美术鉴赏》教学属于高中美术课程的必修模块,对高中学生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原则上要求学生修习18学时获得1个学分。
模块的学习目标在于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知识和基本方法去鉴赏、评述美术作品及现象,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
全册教材从内容上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8课)为基本美术理论方法的学习,是鉴赏美术的基础;第二部分(9-20课)是分门别类的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类别、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了解美术的发展和特征,是前8课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
高中一年级学生前期经过小学、初中阶段的美术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和能力,在教材学习上以前8课为主,采取集体授课方式完成;第9-20课可以整合为若干主题,供学生自选,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学探究,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目标1.通过对美术鉴赏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恰当运用构图、色彩、造型、材质等基本美术语言鉴赏美术作品。
2.了解和探索两种以上美术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和知识,能够理解其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
3.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或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并运用于鉴赏学习活动。
4.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和流派,理解并尊重艺术的多元化。
内容实施一、课程资源1.教材:《美术鉴赏》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
2.场地资源:多媒体美术教室、校图书馆。
3.网络资源:中国美术教育网、中国美术教育信息网、中国美术网等。
4.社会资源:艺术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
二、教/学活动1. 为自己设计一个个性化的美术学习档案袋,用以收集作业、资料等学习成果。
2.在前8课美术鉴赏理论基础学习中,完成预习任务,收集相关文字资料、美术作品图片信息,完成课后鉴赏作业至少10次,形式包括美术作品分析和学习反思、随笔等。
第8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三、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判断上的分歧
1、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 主要产生于中国,不局限于单一的方面,从 2、形式主义批评 作品的总体气韵或神韵来判断。 强调美术作品形式因素的特征和重要性,即 3、历史批评 把美术作品置身于历史之中。 作品的表现语言是线条的还是块面的,是平 面的还是有空间的,是黑白的还是色彩的, 4、社会学批评 以及运用得如何,有没有创造性等。 美术作品的意义就在于其是否真实地反映了 5、心理学批评 侧重从美术家个人的气质、个 社会存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性、情感和心理的角度。
《渔笛清幽》(中国画)
夏圭【宋】
《晓雪山行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画)
马远【宋】
朱 棣
明 成 祖
残 山 剩 水 , 宋 偏 安 之 物 也 , 何 取 焉 !
——
怎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判断美术作品 的意义与价值?
8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一、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最后的晚餐》(壁画)
达·芬奇【意大利】
《最后的晚餐》(油画)
丁托列托【意大利】
《父亲》(油画)
罗中立
二、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大卫》(雕塑)
多纳太罗【意大利】
《大卫》(雕塑)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大卫》(雕塑)
贝尼尼【意大利】
《艰苦岁月》(雕塑)
潘鹤
《吹笛女》(雕塑)
布岱尔【法国】
《吹笛少年》(油画)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第八课所有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教案评选)教师:康颂水学校:沂源一中日期: 2010-12-05美术教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谢谢有了以上是同学们的评价,我们这幅作品 的鉴赏过程才算是基本完整的,而这一步, 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的判断(点击大 屏幕,显示课题,板书)(二)讲授新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的判断冈財同学们对这幅画的评价说的都很 好。
这幅画呢,我也叫别的老师看过,他们 也和同学们一样对这幅画有着不同的看法和 评价: 有的认为,我这幅画不用这么复杂,画一半的景色就差不多了,如图:(一)导入: 师生问好 组织教学 同学们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理解美术家 创作意图的重要性,那么我呢也有感于我们 沂源县鲁山森林公园的美丽和俊秀,以此为 蓝本有感而创作了一幅山水画,在这里请同 学们一起鉴赏一下(实物教具展示一全景式 风景画),介绍所画的内容:从庐山山脚直至鲁山顶的路线,经过朱啊村 -栗子园-紫竹林- 上鲁山顶-一侧的水帘,远处的挂船焦 山……)请同学们在观察两分钟后给予一个评价,无 论是这幅画的优点和是这幅画的不足之处, 我好再在以后的创作中改进。
问题:请同学们给予评价, 学生起立,调动情绪极大关注,看美术作 品,两分钟的时间进行评 析讨论讨论学生评价 ...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 的学习,且又是熟悉 的景色,自然会有一些评价)设计意图:调 动情绪,防止 学生瞌睡现在多媒体 多,实物的教 具反而少,拿 出实物更能引 起学生的重 视,承接上一 堂课的内容, 使学生知道我 的创作意图, 进行共同的鉴 赏,等待学生 评析, 为本节课的教 学做铺垫•锻炼学生的独 立鉴赏能力教师活动恍然肯定同学们的评价,提出不 同的观点,为 下一步的总结 做铺垫正如刚才同学们和两位老师所说的,我这幅画,在不同的欣赏者眼里便产生了不同的评价,历史上,就有两位分别爱画山水的半边和一个角落的画家,他们便是宋朝的大画家马远和夏圭,大家看一下他们的作品(点击大屏幕)《晓雪山行图》——马远《渔笛清幽》——夏圭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美术作品的评价受到了时代性和地域性的限制,这注视遮挡),这样画的更精确,更能给人想象的空间;还有一位老师更是这样说,一半也太多,应该精益求精,画一个角落就可以了,更不必在其他地方浪费笔墨,如图:(实物遮注视,会意设计意图:为下一步引出第一个问题做铺垫学生观看大屏幕,欣赏作品。
美术鉴赏第8课《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说课稿
这节课首先对教材进行分析,任何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不再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和观众,所以不同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和观众眼里就会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
(一)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培养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方法采用的有讲授法、探讨法、展示法。
学法:
三、教学过程:
首先导入课题,由马远、夏圭的小品式山水画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眼里给的评价不同,说明美术鉴赏存在从不同角度理解和进行价值判断的问题。
教学内容一: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①首先通过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来了解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与时代的关系。罗中立借鉴西方现代领袖像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而又贫穷的老农形象。他那古铜色的脸,长期的艰苦岁月造成的那条条车辙似的皱纹,柴耙似的双手以及缺牙的嘴巴无不饱含着画家深沉的情感和对造成这一现实的深刻反思,从而激发起人们对现实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命运的关注。作品与文革时期的“假大空”的题材形式的作品相比是一种反叛,同时真实的再现现实。作品一经展出立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是新中国成立来影响最大的美术作品之一。由此说明,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受时代限制。
8课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从理论上说,任何美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不再属于艺术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或观众,所以不同的美术作品在不同的社会和观众眼里就会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我们在上一课里已经讲述了理解艺术家创作意图的重要性,本课要说明的是,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只是我们理解美术作品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惟一的,或者说它可以为我们理解美术作品提供某种参照,美术作品还需要我们观众给予我们自己的解释。因此,本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主动参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美术鉴赏的能力,培养审美的眼睛。
山东省聊城四中高中美术 8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课件
我们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 判断有多个角度 1、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 从作品总体的气韵或神韵来判断 作品的优劣。 2、形式主义批评 3、历史批评 4、社会学批评 5、心理学批评
⑴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产生于中国, 从作品总体的气韵或神韵来判断;在我国古代就把
美术作品分为能品、妙品、神品和逸品“四品”。
1980
父 亲 ( 油 画 ,
年 )
罗 中 立
⑸心理学批评
——从美术家个人的气质、个性、情感和心理的角度 对作品做出评价。其中还包括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下意识 和潜意识活动。
︽ 一 条 街 道 的 忧 郁 和 神 秘 ︾ 基 里 柯 ( 意 )
• 从以上的批评方法可以看出,即使同一件作品由 于批评和判断的角度、方法的不同,最终得出的 结论就各异,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批评方法。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总结出“六法论”: 一、气韵生动(最终达到的效果) 二、骨法用笔(以物体结构决定用笔方式) 三、应物象形(根据事物特征表现) 四、随类赋彩(准确客观地表现事物色彩) 五、经营位置(比例、结构、布局和构图) 六、传移模写(尽可能地忠实于对象)
顾 恺 之 ( 东 晋 ) 《 洛 神 赋 图 》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
教学目标:任何作品产生后就不再属于艺术 家,而是属于整个社会或观众, 所以不同作品在不同社会和观众眼 里就有意义和价值上的差异。我们 应认识到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既有绝 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主动参 与是美术鉴赏的前提和保证。
晓雪山行图 马远(宋)
山径春行图 马 远
长江万里图(部分) 夏圭
假大空、红光亮、高大全
罗中立油画《巴山少女》
凉山人 罗中立(40万)
①在题材方面 所谓“时代性”是说某些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高一年级全册全书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全集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高一年级全册全书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全集目录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1)第2课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10)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21)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30)第5课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40)第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51)第7课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60)第8课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69)第9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78)第10课人类生活的真实再现——外国古代绘画撷英(95)第11课感受中国古代恢宏的雕塑群——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104)第12课现实与理想的凝结——外国雕塑撷英(108)第13课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116)第14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134)第15课民族文化的瑰宝——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148)第16课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158)第17课用心体味建筑之美——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164)第18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177)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188)第20课关注当今城市建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201)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
第8课_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判断
——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的唯一作品
晓雪山形图
(南宋)马远
渔笛清 幽 (南宋)
夏圭
为什么同样的美术作品,不同的 人评价却截然不同呢?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样重要吗?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一,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时代性:所谓“时代性”是说某些题材只有在 这个时代才有,而不可能出现在别的时代 地域性:所谓“地域性”是说某些题材可能在 这个地域不断出现,而对另一个地域来说几乎 是不可能的。
题材:以领袖像的规格 表现中国最普通 的农民 艺术手法:照相写实的 方法 时代背景:”文革”结束 后不久创作的,”文 革”时期的艺术 手法是”假大空” 式的 作品地位:新中国成立 以来影响最大的 美术作品之一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的产生离不开它的时代,同时 也离不开它所处的地域环境。
索 1997年 4840 万美元。
《静物》 保罗 塞尚 1999年 6050万美元
再来看中国画家的!
最著名的是“南张北齐”
国画大师张大千是目前作品拍卖价格最
高的,《江山万里图》(2005年7月29日) 在北京的拍卖会上以7300万元人民币 (900万美元)成交。《江山万里图》在 网上没有找到。
文森特· 高 凡· 1890年创作 的《加谢医 生的肖像》 在1990年以 8250万美元 的价格售出。
《红磨坊的舞会》雷诺阿 1990年 7810万美
元。
《没胡子的自 画像》 荷兰 凡高 1998年 7150万美元
《双臂抱胸
的女人》毕 加索 2000年 5560万美元
《梦》 毕加
最高好象是1500万。
关注艺术品价格,也是美术鉴赏,只是, 这是鉴赏的初步,思考下列问题: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8课:静物一家 课件5
主体物是?
主 体物
陪衬物
在绘画中,我们摆放静物时,要把主要的物品摆 放在适合的位置,以便突出主题。
构图偏小 构图偏大
构图偏向一边 构图合理
理论学习总结:理论学习总 结:
1.当我们要组合一组静物时,一定要 选择好主体物和陪衬物,并在美术本上确 定好主体物的位置,再安排陪衬的物品。
2.构图是一定要选择好正确位置,不要 偏离了画面中心区。
第8课:静物一家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蔬菜蔬菜
学习用具学习用具
厨具厨具
相对静止不动的物品我们就 称它为静物。我们在绘画中把它 们作为主要描绘对象,我们称这样 的画为静物画,它是绘画中的一个 门类。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角构图
静物组合静物组合
三角构图
哪些是主要的? 哪些是次要的?
主要的部分称 为主体物。
六年级美术上册08画人物教学设计(新苏少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08画人物教学设计(新苏少版)(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画人物类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课类型属“造型表现”领域。
人物画是美术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些主题性的绘画创作中常常需要人物画的造型基础。
但是,有些学生在低幼阶段倾向于概念化的人物描绘,到了中、高年级则受动漫的影响,热衷于大眼睛、尖下巴的模式化的卡通人像描绘。
这种类型的作品中人物形象千人一面,缺乏生动性。
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写生。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人物动态,系统地认识人物的身体比例、基本结构以及不同姿势中的关节变化。
学习用富有变化的线条,描绘出生动的人物画作品。
学生情况:六年级学生的审美观已渐趋成人倾向,喜欢具象而逼真的造型。
由于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约,他们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会较中、低年级时有较明显的减退。
本课采用课堂写生的教学形式,比较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审美取向,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式、手段:1. 讲解、演示: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讲解、直观细致的演示,消除学生对人物写生的畏难情绪。
2. 欣赏、比较:通过一系列大师和学生自己的作品作比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绘画自信心。
3. 观察、分析:人物写生关键在于观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是画好人物画的关键。
教师准备:范画、教学课件、绘画工具(木炭铅笔)。
学生准备:铅笔。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了解人体的大致比例和动态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写生全身人像,学习运用变化的线条表现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运用观察、评析等方法,通过欣赏大师及班级同学的优秀人物速写作业,学习感受人体动态之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观察方法,了解人物的身体比例与基本结构,抓住人物的神态特征,用富有变化的线条画出生动的人物姿态。
教学难点:人物各种姿势的表现,头颈、腰、四肢等关节的弯曲变化,人物的内心神态处理等。
教学设计一、感知与体验1. 欣赏和评述欣赏一组人类早期的人物绘画作品(岩画及舞蹈纹盆)与现代儿童(3岁左右)的人物画涂鸦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晓雪山行图 中国画 马远(宋)
鱼笛清幽
中国画 夏圭(宋)
一、美术作品的时代性与地域性
• 关键句一P41: 美术作品的产生无论是题材或内 容还是形式或风格,都受到时代性和地域性条件 的限制。
• 题材和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 何谓形式,何谓风格。 • 时代性、地域性如何理解。
解读: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为例——
大多数门徒在激动中一跃而起,而耶稣的形象 却是那么的平静。我们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轮廓衬托 在背景墙的窗子里,通过窗子,我们看见恬静的景 色,湛蓝的天空犹如一只光轮环绕在耶稣的头上。
列奥纳多·达·芬奇 (1452-1519)
在耶稣右边的一组中,我们看到一个黑暗的 面容,他朝后倚着,仿佛从耶稣前往后退缩似的。 他的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我们
知道他就是那个叛徒,犹大·伊斯卡里奥特。
犹大手中的钱袋是他的象征,它使人想起, 他就是为耶稣和其他门徒保管钱财的人,钱袋里 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三十块银币的赏钱。
即使他没有拿着那只钱袋,我们也能通过达·
芬奇的绘画方式,辨别出这个罪恶的敌人犹大。
列奥纳多·达·芬奇 (1452-1519)
犹大的侧面阴影旁是圣·彼得,我们也可以看 见他一头银丝与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轻的圣·约 翰靠去。 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着一把刀,仿佛 在偶然中,刀尖对着犹大的背后。圣·约翰的头朝 彼得垂着。在所有门徒中,他是耶稣最喜爱的一 个。约翰像耶稣那样平静,他已经领悟了他主人 的话。
二、如何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 关键句二P43:对美术作品的意 义和价值判断受到了:时代 性、地域性、艺术创新三个 方面的制约,也就有了各种 判断的角度,由此产生分歧。
大卫雕塑
1623---1624年 贝尼尼(意大利)
大卫雕塑 1501---1504年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
大卫
青铜雕像 1430-1432年 高159厘米 多纳太罗 现收藏于佛罗伦萨国立美术馆。
8
所有的美术作品都一 样重要吗?
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 形容作品特征: • “马一角”和
“夏半边” • 政治家的眼里: • “残山剩水”、
“僻安之物” • 不同角度理解和
进行价值判断的 问题。
马远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生于
杭州,字遥父,号钦山。他出生于绘画世家, 到他已是第四代。他在光宗、宁宗、理宗朝任 画院祗侯、待诏。和祖上一样,马远山水、人 物、花鸟、杂画兼能,是一位全才画家,在画 坛独步一时。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 他的山水画,人称 “马一角”,是因为他绘画
父亲(油画,1980年)
罗中立
• 题材: • 以领袖像的规格表现
中国最普通的农民 • 艺术手法: • 照相写实的方法 • 时代背景: • “文革”结束后不久创
作的。“文革”时期 的艺术手法是 “ 假大 空 ”式的 • 作品地位: • 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 最大的美术作品之一
油画《父亲》是罗中立根据 多年来在四川山区劳动、生活的 感受,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美术照 相写实主义的手法,用巨幅领袖 像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勤劳、朴 实、善良而又贫穷的老农形象。 他那古铜色的脸、长期的艰苦岁 月造成的那条条车辙似的皱纹、 柴耙似的双手以及缺牙的嘴巴, 无不饱含着画家深沉的情感和对 造成这一现实的深刻反思,从而 激发起人们对现实,特别是对广 大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正因为 如此,这一作品公开展出后,立 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是新 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大的美术作 品之一。
的构图往往将实景置于画面的一角。然而除了 一角的特写,他也有全景山水,而且还充分发 挥他全才的优势,其作品时而花鸟、山水结合, 时而人物、山水结合,时而人物、花鸟、山水 结合,极其丰富多变。
夏圭略晚于马远,钱塘人,在宁宗、理宗朝为 画院待诏。他的年辈虽晚,声誉却不低,御前画院 十人,夏圭居其一,与前辈名家苏汉臣、林椿、李 迪、马远等享受同等待遇。他早年的山水较多李唐 痕迹,中年以后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布局上, 他爱将景物集中于一边,或下半边或左右侧,表现 迷茫飘渺的空间意趣,人称“夏半边”。晚年的风 格更加简练豪纵。
多纳太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雕塑新纪元 的代表人物,曾耗费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古代希 腊和罗马的雕塑,但他并不一味地模仿,而善 于在继承古典主义雕塑艺术的基础之上进行创 新。这尊《大卫》就是多纳太罗进入艺术的成 熟期的一件重要的代表作。
雕像塑造的人物大卫是圣经《旧约全书》中 的英雄,后来成为以色列王,并使国家得到了 统一。以色列王扫罗在位时,非利士人进攻以 色列, 其中有一个巨人勇士哥利亚 所 向 披靡, 无人能敌。大卫见此情景, 主 动 要 求作战, 并用智慧和勇气杀死了哥利亚。雕塑表现的就 是这个青年勇士杀死敌人后的场景。在雕像中, 这位圣经人物不再是概念性的象征,而是一个 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生命。
耶稣左边是小雅各,他力图去理解他所听到 的可怕的话,他两手摊得大大的惊叫了起来。
从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们看到了圣·托马斯。 疑惑不解的托马斯 ,他怀疑的神色通过他竖起的 手指表现出来。
列奥纳多·达·芬奇 (1452-1519)
小雅各的另一边,圣·菲利普往耶稣靠去,双手放 在胸前似乎在说:“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远 不会出卖你的。”他的脸由于爱和忠诚而显出苦恼的 神情。
围着耶稣的这六个门徒,处于故事发生的中心。 巴塞洛缪与老雅各的身体向他们倾着,而他们身 旁边的老安德鲁并没有站起来,但他想听听,于是便 举起手似乎要求安静。 右边还剩下最后三个门徒,他们正在讨论有关耶 稣说的那句话,他们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 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均发生在这幅伟大的作品 之中,但每次当我们欣赏它时,都会从门徒的感情与 性格中获得新的含义。
最后的晚餐画 1495---1498年 达·芬奇(意大利)
最后的晚餐 (1592---1594年)丁托列托
列奥纳多·达·芬奇 (1452-1519)
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 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餐桌旁共十 三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
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烦恼,他告诉他的门 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 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