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分布、特点以及都市生活的情况,同时了解宋元时期我国文化的繁荣,包括书法、绘画、戏曲等方面。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图片资料,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宋元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发展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产生疑问,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同时,学生对图片和多媒体资料有较强的兴趣,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分布、特点以及都市生活的情况,掌握宋元时期我国文化的繁荣,包括书法、绘画、戏曲等方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都市的分布、特点以及都市生活的情况;宋元时期我国文化的繁荣,包括书法、绘画、戏曲等方面。
2.教学难点: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繁荣的原因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宋元时期都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分布、特点以及都市生活的情况。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我国都市和文化的繁荣。
本节课通过介绍宋代都城东京(今开封)和临安,以及元代大都(今北京)的兴衰,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市的繁华景象。
同时,本节课还重点介绍了宋代的科技进步、文学艺术成就,以及元代戏剧、书法、绘画等领域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宋代和元代的历史背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具体内容,以及科技、文学艺术成就的深入了解尚显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元时期都城东京、临安和大都的兴衰过程。
(2)掌握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3)了解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成就。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的繁华景象。
(2)采用比较法,分析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特点。
(3)小组讨论,探讨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宋元时期都城东京、临安和大都的兴衰过程。
(2)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3)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成就。
2.教学难点:(1)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繁荣原因。
(2)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成就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繁荣。
2.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教材通过讲述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繁荣景象,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化成就,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都市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掌握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特点,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化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都市和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2.难点: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料。
3.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教师逐个讲解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特点,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化成就。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本组讨论成果。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2)了解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3)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4)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1、搜集有关宋元都市生活的历史资料,逐步学会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形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对优秀宋词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增强对元代戏剧艺术的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
教师讲述: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学习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宋元时期的城市教师讲述: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展示宋代城市繁华的相关图片。
图片展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单元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案 新人教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有哪些?这与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答:(1)主要文化娱乐活动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等;(2)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发展是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的基础,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发展。
2.说一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作名篇。
答: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清平乐·村居》等。
(四)测:1.(2016·咸宁中考)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 B ) A.城市B.瓦子C.勾栏D.邸店2.(2016·南京中考)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
瓦舍勾栏,终日喧嚣不已。
A.苏轼 B.柳永 C.李清照D.辛弃疾6.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屈,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其代表作是( A )A.《窦娥冤》B.《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定军山》D.《念奴娇·赤壁怀古》7.元曲四大家有__关汉卿__、__马致远__、__郑光祖__、__白朴__。
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D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D.宋朝3.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法定节假日。
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 B )A.中秋节B.元旦 C.元宵节 D.重阳节4.“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描写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见到陌生人的情景。
这种清新自然且栩栩如生的描写出自( C )A.黄道婆B.班昭 C.李清照 D.武则天5.他才兼文武,曾力主抗金,但南宋统治者的苟安,最终迫使他把自己的爱国报负和满腔忧愤倾注在词作之中,他就是( D )【学生学情和教学反思】集体:个人:。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12课,主要介绍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材通过讲述宋代东京城和南宋临安城的风貌,以及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市和文化的繁荣。
本课内容丰富,涉及历史、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对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都市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繁荣程度以及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具体成就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风貌,掌握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都市和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的都市风貌,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2.教学难点:对于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成就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以便于合作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宋元时期的都市风貌,如东京城和临安城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宋元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都市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案
教学课题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型新学习目标1.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2.了解宋词和元曲的艺术成就,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和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课程标准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案1(材料导向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你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
(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史料解读。
材料:瓦子又称“瓦肆”“瓦舍”,吴自牧在《梦粱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答案提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5.图片展示。
杂剧演员6.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抢答宋元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答案提示:杂剧。
7.看图,学生抢答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节日?在宋元时期还有什么节日?答案提示:春节(宋代叫元旦)。
还有元宵节、中秋节等。
8.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
2.感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
教学重点
1.宋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期的都市生活
2.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教学难点
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演示法2.阅读法3.讨论法与点拨结合
史学名著《资治通鉴》
四、知识检测:
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市,不包括( )
A.开封B.临安C.大都D.镐京
2.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壮大
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需要
3.“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宋代人过的这一节日是现在的( )
二、新知探究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讲解:其实宋元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大都市,请同学们快速阅读54页繁华的都市生活,看看这一时期我国出现了哪些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在北宋时的开封,最繁华的地方是哪?
板书: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开封(北宋)—大相国寺
大都市临安(南宋)
大都(元朝)
2.了解繁华的都市生活
多媒体出示:节日和习俗连线,
4.多媒体出示,想一想:
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这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
(二)宋词
1导入: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宋元时期文学艺术也得到飞跃式发展,那是什么艺术?
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宋词。请同学们阅读资料,思考宋词的特点什么?简要说说发展过程,什么是词牌?代表人物
2.阅读材料
3.小结:宋词的特点、过程、和代表人物
部编人教版七下 第12 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了解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著作《资治通鉴》。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搜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宋朝经济高度发达,市民阶层不断壮大,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同时,宋词作为一种新体诗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时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景象?在宋词的创作上,又有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二、新课讲授(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材料展示:材料展示《清明上河图》(局部)。
这幅画描绘了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教师提问:宋元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大都市?学生回答: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教师讲解: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宽阔,游人如织。
每月举办多次庙会,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表演。
3.材料展示:材料一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开封每逢元宵等节日,“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材料二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材料三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教师讲解:宋元时期的很多诗词都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写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程教学设计
第十二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
【教学重点】瓦子和杂剧,宋词及著名词人,元曲及关汉卿【教学难点】瓦子的基本情况,宋词的特点及著名词人的创作风格,元曲四大家。
【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讲述北宋时期开封的繁华,由此讲述在宋元时期也有许多大的城市,商业更加的繁荣,于此同时宋元时期的文化也十分的丰富多彩,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当时何为商业的繁华,为本课学习埋下伏笔。
二、根据学习目标5分钟阅读课本,和导学案反馈自学情况1.阅读课本p54-56关于繁华的都市生活的有关正文内容并回答:(1)北宋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临安、元朝时的___________,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___________,场地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行多次庙会。
(2)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___”,其中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__________”,南宋_________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形成于___________。
(4)今天额传统节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宋代都有了。
2.阅读课本P57关于宋词正文内容,找一找:(1)宋代的词人层数不穷,杰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点虽然比较散,但是都市生活、宋词、元曲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很难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词作,让学生感受当时繁荣的景象。
同时要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讲清楚。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大方面的内容,繁华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
都市生活推动着宋词、元曲的发展演变,使之成为时代文学艺术的主流,而宋词、元曲又异曲同工地反映和提炼各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
两方面之间相互关联,雅俗之间互动促进,共同勾勒出宋元时期市井文化生活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
学习这两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和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繁华都市生活的表现、宋词、元曲的特点及代表作家、司马光及其著作的基本史实。
目标2:举例说出宋元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结合材料,分析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
(重点)目标3:欣赏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代表作品,分析归纳宋词的特点、不同词人的词风、成因。
(重点)目标4:回顾所学知识,分析宋词、元曲在宋元繁荣发展的原因。
(重点)目标5:对比《资治通鉴》与《史记》体例的不同,认识其历史地位。
五、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播放歌曲:如梦令(李清照)这首词是谁的代表作?与唐诗相比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在宋朝得到大发展,这节课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繁华都市生活的表现、宋词、元曲的特点及代表作家、司马光及其著作的基本史实。
【教学方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教学方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发展的背景。
2. 掌握宋元时期都市和经济的关系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3. 认识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及其原因。
2. 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
3. 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宋元时期都市繁荣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2. 如何理解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精品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宋元时期都市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宋元时期的了解。
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及其原因,讲解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宋元时期都市繁荣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5. 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精品的特点和意义,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教学方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案教案内容:六、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宋元时期都市繁荣及其原因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的掌握情况。
3. 考查学生对宋元时期文化精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理解。
4. 观察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欣赏宋元时期的文化精品实物。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深入介绍宋元时期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3. 引导学生进行宋元时期文化研究的课题项目,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利用历史书籍、学术论文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和视频,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设计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知道宋朝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掌握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通过《资治通鉴》与《史记》之比较,明确其编纂手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的学习,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认识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通过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戚戚相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宋元繁荣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放鞭炮、贴对联等】同学们可知道这是哪个节日?学生回答后再问,你可知道这个节日在我国何时就出现了?板书课题三、讲授新课(一)繁华的都市生活师:阅读教材54--55页,提问,宋元时期举世闻名的大都市有哪些?生: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和元朝的大都【多媒体展示2则材料】材料1:大相国寺是寺院,但“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因此又是东京城最大的商业交易中心。
宋人笔记《燕翼诒谋录》说:“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材料2:这座寺院不是傲世独立,而是完全融入滚滚红尘,成为宋朝汴梁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拒绝世俗,而是从容地接纳了世俗。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案例研究法:分析具体的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项目导向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主题的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4)项目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主题的项目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综合,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5)成果展示:鼓励学生以PPT、报告等形式展示项目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6)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情况及特点。
2.宋元时期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表现。
难点:
1.对宋元时期都市繁荣背后的社会经济原因的理解。
2.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的解读。
解决办法:
1.通过图片、文献资料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场景,增强学生直观感知。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繁荣的经济、文化成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拓展建议:
(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如宋代的古城遗址、元代的大都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都市的繁荣和文化氛围。
(2)开展历史角色扮演活动,如让学生扮演宋元时期的商人、文人、市民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
(3)引导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背景,看看是否有与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相关的家族故事或传统,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步骤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以宋词鉴韵味 宋代主要文学成就——词
1. 苏 轼
赏经典诵读,品苏词豪迈 视频:《念奴娇·赤壁怀古》
2. 李清照
经典语段赏析: 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②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3. 辛弃疾
学生诵读辛词名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 题 第 12 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 者
知识 能力
课 过程
前 方法
反 情感 态度
思 价值 观
教法 学法
教学重点
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培养学生对宋词、元曲的鉴 赏能力;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的体例,了解两部史书 的编纂特点,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在补充材料的基础上,播放或诵读有关名家代表作,初步了解宋词的艺 术特点,以及苏词、李词、辛词的艺术风格。
三、以史书明通鉴》
2.史学两司马
对比《史记》,加深记忆 呈现《史记》、《资治通鉴》目录 探究:纪传体与编年体优缺点。
课堂 小结
呈现《孙权劝学》、书中名言警句 进一步感知历史带给我们的滋养
通过聆听经典、教师 讲授、学生诵读等多种形 式来感知宋词之韵味,体 会苏词、李词、辛词各不 相同的艺术风格,提高学 生的文学修养及鉴赏能 力。
感悟史实和史料中蕴 含的历史真谛,拓展认知 视野,提高认知层次。
第 12 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板书
一、以图文现繁华:大都市、瓦子、勾栏
设计
二、以宋词鉴韵味: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以史书明得失: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追根溯源一一谈感悟
宋元都市繁荣、文化灿烂的原因,
教师点拨:从经济、社会环境、民 族关系、文化教育等角度考
合作探究,明确答案
发散性思维,培养学 生历史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梳理,检验时空之旅成果
当堂检测
构建知识体系
结 束 语
宋兀时期,都市的繁荣,生活的多彩,令我们心灵震撼、心潮澎湃;一阕阕宋词,一幕幕兀曲, 在历史的长河中沉香千年,绵延万载。这是一个无法忘却的朝代,它的印记无处不在;这是一个 值得铭记的时代,在这里,中华民族,继市生活了解较少,但非常感兴趣,很想了解宋九时期的
都市生活和文化,而相关网络资源丰富。因此要避免枯燥学习,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丰富的图片、视频中,让他们去体验历史、感受历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九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
教 材
教材分析
本课从二个方面介绍了宋兀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分别是“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兀
曲”。在“繁华的都市生活”这一部分,教材依次描述了北宋开封大相国寺的繁华景象,瓦 子的热闹非凡,杂剧的喜闻乐见,传统节日的丰富多彩。通过这几方面的描述,我们对宋元 时期的都市面貌和市民生活有初步了解。关于宋兀时期的文化,本课主要介绍了宋词和兀曲 两种文学形式。本课两部分内容多,教学时应突出重点,繁简适度。
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虚拟历史情境“时空之旅”的方式,让学生充当“导游”,近距离的感受宋元都市 生活的丰富多彩;设计学生“诗词飞花令”对决和宋词、元曲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 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
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宋代社会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
并对我国都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
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
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
的关系。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胶子、《清明上河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
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三、讲授新课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
2.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后传人南方。
4.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讲授此节内容要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
大表现。
关于瓦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在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再加以概括,使学生认识在瓦子中有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考虑是否要求学生分析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文体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
引导学生思考: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教师归纳:随着南方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的城镇也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商业的活跃、城市格局的突破都反映出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城市的发展、变化和繁荣不仅对市民的衣食住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关于节庆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指出宋朝都有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流传至今的重要传统节日有哪些在宋朝已经出现了?哪些活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哪些活动与今天还有类似之处?教师最后阐述节庆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取传统节庆活动优秀的精华部分,丰富我们的生活。
1.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2.词到宋代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宋代的词人层出不
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3.重要的词人
(1)苏轼:北宋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
他改进了词的创
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髙了词的格调。
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人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播放视频,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
共同体会该词的特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歧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醉江月。
生:笔力纵横,豪迈奔放,可说是英风豪气,高唱人云。
开创了一代豪放词人的先锋,达到了无事不可人、无意不可言的境界。
师:全篇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为宋词开创了全新的境界,被誉为“千古绝唱”。
吟诵这壮美的词句,谁能想到苏轼已经被贬到黄州,正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2)李清照: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
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昨夜雨硫风骤,农睡未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
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师: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词人禁不住连用
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3)辛弃疾:南宋词人。
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
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欣赏《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体会词风与苏轼风格的相似之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坐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师:风格豪放,慷慨激昂,气势雄壮。
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
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三)元曲
1.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
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与他齐
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
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结合P58《相关史事》了解《窦娥冤》的大致内容。
教师可补充介绍
《窦娥冤》被列为十大悲剧之一,而关汉卿也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
四、课堂小结
浩瀚的史学,意境悠远的宋词,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不仅仅让我们领略了宋元文化的风采,也感受了前人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人格魅力,深刻理解了成功的艰辛。
同时在李清照、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中陶冶了情操,提纯了我们的灵魂。
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看今朝展未来,还看吾辈!相信同学们定会奋发努力,再创辉煌,实现民族化,伟大复兴!
【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