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纲的特征
昆虫纲的特征

昆虫纲的特征: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
(广为分布的原因:具翅,体小,口器多样化,繁殖力强,变态特征.昆虫的头胸腹及其附肢(结构,类型,功能):昆虫头部的附器有触角,复眼,单眼和口器触角的结构:由许多环节组成,基部1节叫柄节,第2节叫梗节,这两节内都有肌肉着生,以后各节内部均无肌肉,统称为鞭节。
触角的类型:刚毛状,丝状,念珠状,锯齿状,栉齿状,双栉状,膝状,具芒状,环毛状,棍棒状,锤状,鳃叶状。
①刚毛状(蝉)②丝状(蝗虫蟑螂)③念珠状(白蚁)④锯齿状(芫菁)⑤栉齿状(雄绿豆象)⑥羽毛状(雄蚕蛾)⑦膝状(蜜蜂)⑧具芒状(蝇类)⑨环毛状(雄蚊)⑩棍棒状(蝶类)⑾锤状(瓢虫)⑿鳃片状(金龟子)触角功能:触角鞭节上着生有各种感觉器,在昆虫觅食,聚集,求偶和寻找适当产卵场所时起到嗅觉,触觉和听觉等作用。
因此触角是昆虫接收信息的主要器官。
复眼的结构:位于昆虫头部的侧上方,常呈卵圆形,圆形或肾形,由1至多个小眼集合而成。
复眼的功能: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对光的强度,波长,颜色等都有较强的分辨能力而且还能看到人类看不到的短光波。
单眼的类型: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
背单眼:成虫和不完全变态若虫和稚虫的单眼位于额区的上部。
侧单眼:全变态昆虫幼虫的单位位于头部两侧。
单眼的功能:也是视觉器官,只能感受光的强弱与方向,不能分辨物体,也不能分辨颜色。
口器是昆虫取食器官,属于头部体壁构造的上唇和舌以及头部3对附肢组成。
口器的类型:咀嚼式,嚼吸式,虹吸式,舐吸式,锉吸式,刺吸式。
昆虫的头部: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
胸部由前胸,中胸,后胸3节组成。
各节均具胸足1对。
胸足的构造:着生在各胸节的侧腹面,是胸部的行动附肢。
成虫的胸足自基部向端部常分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肘节和前肘节6节。
胸足的类型:步行,跳跃,开掘,捕捉,携粉,游泳,抱握,攀握足。
步行足(蛾类)、跳跃足(蝗虫和蟋蟀的后足)、捕捉足(螳螂、螳蛉和螳蝽的前足)、开掘足(蝼蛄和金龟子的前足)、游泳足(龙虱)、抱握足(雄性龙虱的前足)、携粉足(蜜蜂的后足)、攀援足(生活于毛发上的虱子)翅的构造:常近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翅面上常发生一些褶线,将翅分为3—4个区。
昆虫学题目

二、简答题1、昆虫纲的特征(1)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1~3个,口器附肢3对(上、下颚、下唇)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3)胸部具有3对胸足,有翅1~2对,是运动中心。
(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腹部末端有尾须和外生殖器。
(5)昆虫的一生还要经过一系列变态过程。
2、触角、足的常见类型和适应性意义(功能)答:昆虫的触角由3节组成,基部的1节称柄节,常粗大,或长或短;第2节称梗节,常短小并有江氏器;第3节称鞭节,常分为若干个鞭小节。
常见类型:丝状、刚毛状、念珠状、锯齿状、栉齿状、双栉状、膝状、具芒状、环毛状、棍棒状、锤状、鳃叶状。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功能:昆虫触角梗节和鞭节上有着非常丰富的感觉器,其功能主要是在觅食、聚集、求偶和寻找产卵场所时起嗅觉、触觉、和听觉作用。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足基本构造:基节、转节、股节、胫节、跗节、前跗节。
类型步行足:较细长,适于步行多数种类具有。
跳跃足:腿节特别发达,肌肉多,胚节细长而健壮,末端距发达蝗虫、跳甲、跳蚤的后足。
捕捉足:基节通常特别延长,腿节的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嵌其内,形似铡刀螳螂、猎蝽。
开掘足:扁平,粗壮而坚硬蝼蛄、金龟甲、蝉的若虫等土栖昆虫的前足。
游泳足:扁平状,生有较长的缘毛,用以划水龙虱。
抱握足:前足第1—3跗节特别膨大,其上生有吸盘状构造龙虱雄虫前足。
携粉足:胫节宽扁,两边有长毛,构成携带花粉的“花粉篮”,第l跗节长而扁,其上有l0一12排横列的硬毛,用以梳理体毛上粘附的花粉,称“花粉刷”蜜蜂总科昆虫后足。
攀握足(攀缘足):前跗节为大形钩状的爪,胫节外缘有一指状突,当爪向内弯曲时,尖端可与胫节的指状突密接,可牢牢夹住寄主毛发虱类的足。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两性生殖、孤雌生殖)的生物学意义两性、卵生的生殖方式应该是最原始的。
其他特殊的生殖方式均由两性生殖演变而来,曾有实验表明,通过人工改变外界因子(如光周期、X光、化学刺激、机械刺激等)可以使某些行两性生殖的昆虫进孤雌生殖。
昆虫纲的特征(最新整理)

昆虫纲的特征1. 体躯的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3个体段;2. 头部为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有3对口器附肢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3. 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4. 腹部是生殖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用的附肢,但多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5.从卵中孵出来的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
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因此,昆虫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6只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而蜘蛛蜈蚣和蝎子及蜱、螨等无脊椎动物严格来说是非昆虫类。
昆虫在地球上無處不有,所以到處都可以采到昆虫﹔但各類昆虫部有自己喜好的環境。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无论是个体数量、生物数量、种类与基因数,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密切,有些昆虫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有些种类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昆虫学就是人类在长期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门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学习和研究昆虫学的目的在于了解昆虫生命活动的固有规律并利用所得的知识造福人类。
21世纪中,人类面临着许多难题,对昆虫学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常见昆虫种类:昆虫纲是由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这两个亚纲及其33个目所组成。
常见的有:鳞翅目Lepidoptera鳞翅目包括所有的蛾类和蝴蝶类。
它们的最大特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
口器为虹吸式,呈卷须状,取食时伸到花中吮吸花蜜,不用时卷曲如弹簧状。
幼虫为多足型,蛹为被蛹,属完全变态类型。
鳞翅目是一个大目,全世界已知的种达十万种以上,与农业有关的有2个亚目。
鞘翅目Coleoptera肉食亚目(步甲科虎甲科)杂食亚目(金龟科叩头甲科吉丁甲科瓢虫科天牛科叶甲科拟步甲科豆象科)象甲亚目(象甲科)鞘翅目Coleoptera是昆虫纲中的第一大目,有330000种以上,占昆虫总数的40% ,我国记载7000余种。
昆虫学重点及答案

一、昆虫纲具有以下特征:1.身体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3个体段;2.头部具有3对口器附肢,1对触角,通常还有单眼和复眼,为感觉和取食中心;3.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有3对足,通常还有2对翅,为运动中心;4.腹部通常由9~11节组成,有气门和外生殖器,为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5.昆虫属于变态发育。
二、昆虫头部根据口器着生的位置和方向,可分为3种头式:1.下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几乎成直角。
2.前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前方,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近于一直线。
3.后口式:口器从头的腹面伸向身体后方,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成锐角。
三、昆虫的口器:一般分为咀嚼式口器和吸收式口器两类。
吸收式口器又可分为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锉吸式口器、刮吸式口器等常见类型。
四、昆虫口器与药剂防治的关系:咀嚼式口器害虫为害造成作物破损,如啃食、咬断、钻蛀等,对暴露的虫子可使用触杀剂、胃毒剂,对钻蛀的虫子要掌握在钻蛀之前防治,对地下害虫可将药剂喷洒在植物上或制成毒饵防治。
一些口腔入侵的微生物农药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效果较好。
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保持植物完整,为害作物一方面由于吸取植物营养液,使植物营养受损,发育不良;同时由于唾液酶的作用,破坏叶绿素,形成变色斑点,或使植物枝叶卷缩,形成瘿瘤,甚至枯萎而死。
另一方面还能传播植物病害。
防治时可使用触杀剂、内吸剂,对造成卷叶的要掌握在卷叶前防治,或使用内吸剂,对传播病毒病的要掌握在发生初期防治。
虹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昆虫吸食暴露在外的液体,可将胃毒剂制成液体诱饵诱杀。
五、昆虫的体壁:体壁由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基底膜3部分所组成。
基底膜是紧贴在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
皮细胞层是一层活细胞,虫体上的刚毛、鳞片、各种分泌腺体,都由皮细胞特化而来。
表皮层是皮细胞层向外分泌的非细胞性物质层。
体壁的特性和功能,主要与表皮层有关。
六、昆虫呼吸方式的类型:(1)体壁呼吸:无气管系统或气管系统不完全,气体交换经体壁直接进行。
昆虫纲的特征

昆虫纲的特征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纲,其具有以下的特征:一、体形特点昆虫的体形通常为三段式,即头部、胸部和腹部。
它们的身体呈现出非常多样化的形态,不同的昆虫种类在身体的大小、颜色和形状上都有明显的不同。
一些昆虫如蚂蚁和蜜蜂,具有分工明确的社会性结构,包括有各种各样的工蜂、兵蚁、女王和雄峰。
二、触角特点昆虫具有一对或多对触角,用于触觉和嗅觉。
触角的形态在不同的种类中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有的触角长而细,有的粗短而呈球状,还有的触角分枝繁多。
三、翅膀特点昆虫的翅膀发达,可以帮助它们飞行。
除了一些原始昆虫,如蚂蚁和蜜蜂,大多数昆虫都具备有翅膀的特征,这是它们很容易被辨别的标志之一。
翅膀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昆虫只具有一对前翅,如蝴蝶和蜻蜓,有的则具有两对翅膀,如飞蛾和蜘蛛。
四、化学特点昆虫通常具有化学特点,如用于保护自身的毒液和释放特殊气味等。
蜜蜂的蜜蜂蜇会在对敌人攻击的时候释放出毒液,保护其自身免受外来攻击。
而蚂蚁则会在行走的时候释放出气味,帮助它们在调查和寻找食物的时候更好的协作。
五、种类繁多昆虫种类极其丰富,据估计,昆虫的种数已经超过一百万个。
昆虫能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存活,从大海到高山,从沙漠到雨林。
总的来说,昆虫具有极其复杂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们在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昆虫为很多植物花受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又成为许多大型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昆虫将会继续地在地球上演绎她们丰富多彩的生命历程,为我们带来永不枯竭的惊喜和启示。
简述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简述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和最多样化的纲之一,具有许多独特的基本特征。
以下是昆虫纲的一些基本特征:
1. 体躯三段:昆虫的体躯分为三段,分别是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胸部有三对腿和一对触角,腹部则包含生殖器官和大部分内脏器官。
2. 头式:昆虫的头式分为三种类型:下口式、前口式和后口式。
下口式是指口器位于头部下方,通常用于咬食植物或动物组织;前口式是指口器位于头部前方,通常用于穿刺和吸食液体;后口式是指口器位于头部后方,通常用于捕捉猎物。
3. 触角:昆虫的触角是感觉器官,通常位于头部前方,用于感知周围环境。
触角的形状和长度因种类而异,可以感知气味、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4. 复眼:昆虫的复眼是由多个小眼睛组成的,能够感知光线的方向和强度。
复眼对于昆虫的视觉感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它们寻找食物、逃避天敌或进行繁殖
活动。
5. 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是通过气孔进行呼吸的。
气孔通常位于身体两侧,能够帮助昆虫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6. 生殖方式:昆虫的生殖方式包括卵生、卵胎生和胎生。
大多数昆虫是卵生的,但也有一些种类可以不经卵化直接生产幼虫,称为卵胎生或胎生。
7. 外骨骼:昆虫的体表有一层硬质的外骨骼,能够保护身体免受损伤和水分散失。
外骨骼通常由几丁质和碳酸钙组成,具有高度保护作用。
以上是昆虫纲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体躯三段、头式、触角、复眼、呼吸系统、生殖方式和外骨骼等。
这些特征使得昆虫在动物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适应性。
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简述昆虫纲的特征
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为成功、数量最多的纲,其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身体结构: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复眼和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腿和一对或两对翅膀。
2. 外骨骼:昆虫的身体被一层坚硬的外骨骼所保护,并且外骨骼内含有肌肉,可以通过肌肉收缩来运动。
3. 气管呼吸:昆虫没有肺,它们通过一种叫做气管的呼吸系统进行呼吸,气管将空气直接输送到细胞中,使得氧气能够更快地进入细胞内。
4. 孵化方式:昆虫的卵孵化后会经历蛹化和羽化等过程,这种变态发育的方式使得昆虫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具备不同的适应性,从而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
5. 大量种类: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超过一百万种,其中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生物习性,使得昆虫成为了生物界中最为丰富多样的类群之一。
总的来说,昆虫纲的特征使得它们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和生存条件,同时也使得它们具备了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如控制害虫、传播花粉等,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 1 -。
(完整版)昆虫纲的特征

昆虫纲的特征1. 体躯的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3个体段;2. 头部为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有3对口器附肢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3. 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4. 腹部是生殖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用的附肢,但多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5.从卵中孵出来的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
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因此,昆虫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6只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而蜘蛛蜈蚣和蝎子及蜱、螨等无脊椎动物严格来说是非昆虫类。
昆虫在地球上無處不有,所以到處都可以采到昆虫﹔但各類昆虫部有自己喜好的環境。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无论是个体数量、生物数量、种类与基因数,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密切,有些昆虫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有些种类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昆虫学就是人类在长期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门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学习和研究昆虫学的目的在于了解昆虫生命活动的固有规律并利用所得的知识造福人类。
21世纪中,人类面临着许多难题,对昆虫学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常见昆虫种类:昆虫纲是由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这两个亚纲及其33个目所组成。
常见的有:鳞翅目Lepidoptera鳞翅目包括所有的蛾类和蝴蝶类。
它们的最大特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
口器为虹吸式,呈卷须状,取食时伸到花中吮吸花蜜,不用时卷曲如弹簧状。
幼虫为多足型,蛹为被蛹,属完全变态类型。
鳞翅目是一个大目,全世界已知的种达十万种以上,与农业有关的有2个亚目。
鞘翅目Coleoptera肉食亚目(步甲科虎甲科)杂食亚目(金龟科叩头甲科吉丁甲科瓢虫科天牛科叶甲科拟步甲科豆象科)象甲亚目(象甲科)鞘翅目Coleoptera是昆虫纲中的第一大目,有330000种以上,占昆虫总数的40% ,我国记载7000余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虫纲的特征
1. 体躯的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3个体段;
2. 头部为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具有3对口器附肢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
3. 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
4. 腹部是生殖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无行动用的附肢,但多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
5.从卵中孵出来的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
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因此,昆虫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為:“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6只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而蜘蛛蜈蚣和蝎子及蜱、螨等无脊椎动物严格来说是非昆虫类。
昆虫在地球上無處不有,所以到處都可以采到昆虫﹔但各類昆虫部有自己喜好的環境。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无论是个体数量、生物数量、种类与基因数,它们在生物多样性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复杂而密切,有些昆虫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有些种类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昆虫学就是人类在长期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门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学习和研究昆虫学的目的在于了解昆虫生命活动的固有规律并利用所得的知识造福人类。
21世纪中,人类面临着许多难题,对昆虫学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常见昆虫种类:
昆虫纲是由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这两个亚纲及其33个目所组成。
常见的有:
鳞翅目Lepidoptera
鳞翅目包括所有的蛾类和蝴蝶类。
它们的最大特点是翅面上均覆盖着小鳞片。
口器为虹吸式,呈卷须状,取食时伸到花中吮吸花蜜,不用时卷曲如弹簧状。
幼虫为多足型,蛹为被蛹,属完全变态类型。
鳞翅目是一个大目,全世界已知的种达十万种以上,与农业有关的有2个亚目。
鞘翅目Coleoptera
肉食亚目(步甲科虎甲科)
杂食亚目(金龟科叩头甲科吉丁甲科瓢虫科天牛科叶甲科拟步甲科豆象科)象甲亚目(象甲科)
鞘翅目Coleoptera是昆虫纲中的第一大目,有330000种以上,占昆虫总数的40% ,我国记载7000余种。
这个类群的前翅角质化,坚硬,无翅脉,称为“鞘翅” 因此而得名。
它们的外骨骼发达,身体坚硬,体型的变化甚大,并且适应性很强;咀嚼式口器,食性很广:有植食性--各种叶甲、花金龟,肉食性--步甲、虎甲,腐食性--阎甲,尸食性--葬甲,粪食性--粪金龟。
本类群属完全变态,幼虫因生活环境和食性不同有各种形态;蛹绝大多数是裸蛹,稀有被蛹。
蜻蜓目Coleoptera
蜻蜓目Odonata在昆虫纲中是比较原始的类群,也是较小的一个目。
蜻蜓目分为三个亚目:差翅亚目(Anisoptera)统称“蜻蜓dragonflies”;均翅亚目(Zygoptera)统称“蟌damselflies”以及发现于日本和印度的两种间翅亚目(Anisozygoptera)昆虫。
全世界约有
5000种,我国有300多种。
蜻蜓身体粗壮,休息时翅膀平展于身体两侧;蟌身体细长,休息时翅膀束置于背上。
间翅亚目则拥有粗壮的身体和束置于背上的翅膀。
蜻蜓目属不完全变态昆虫,稚虫“水虿”在水中营捕食性生活。
成虫也为肉食性种类,捕食小型昆虫,飞行迅速,性情凶猛。
双翅目Diptera
长角亚目(瘿蚊科)
短角亚目( 盗虻科)
芒角亚目(食蚜蝇科寄蝇科花蝇科潜蝇科)
双翅目Diptera包括蚊、蜢、蚋、虻、蝇等,是昆虫纲中较大的目。
由于成虫前翅膜质,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而得名。
双翅目分为长角、短角和环裂三个亚目。
长角亚目的触角在6节以上,包括蚊、蜢、蚋,是比较低等的类群;短角亚目触角在5节以下,一般3节,通称“虻”;环裂亚目就是我们通称的“蝇”。
膜翅目Hymenoptera
广腰亚目(叶蜂科)
细腰亚目(锥尾部:姬蜂科茧蜂科小蜂科赤眼蜂科瘿蜂科
针尾部:胡蜂科泥蜂科土蜂科)
膜翅目Hymenoptera的特征明显,包括咀嚼式口器,前后翅连接靠翅钩完成等。
本类群分布很广,已知种类100000多种,估计至少250000种,包括各种蚁和蜂。
根据腹部基部是否缢缩变细,分为广腰亚目和细腰亚目。
广腰亚目(叶蜂科)是低等植食性类群,包括叶蜂、树蜂、茎蜂等类群;细腰亚目(锥尾部:姬蜂科茧蜂科小蜂科赤眼蜂科瘿蜂科针尾部:胡蜂科泥蜂科土蜂科)包括了膜翅目的大部分种类,包括蚁、黄蜂和各种寄生蜂等。
半翅目Hemiptera
(蝽科缘蝽科盲蝽科花蝽科猎蝽科网蝽科)
半翅目Hemiptera昆虫通称“蝽”,已知38000余种,是昆虫纲中的大类群之一。
半翅目的前翅在静止时覆盖在身体背面,后翅藏于其下,由于一些类群前翅基部骨化加厚,成为“半鞘翅状”而得名。
口器为刺吸式口器,以植物或其它动物的体内汁液为食。
属半变态昆虫,其若虫腹部有臭腺,因此被成为“臭虫”。
直翅目Orthoptera
(蝗科螽斯科蝼蛄蟋蟀科)
直翅目Orthoptera是一类较常见的昆虫,包括螽蟖、蟋蟀、蝼蛄、蝗虫等,全世界已知20000种以上,分布很广。
成虫前翅稍硬化,称为“覆翅”,后翅膜质。
本类群为不完全变态,若虫和成虫多以植物为食,对农、林、经济作物都有为害;少数种类为杂食性或肉食性。
直翅目是较原始的昆虫类群,起源于原直翅目,在上石炭时期已经分成了触角较长的螽蟖类,和触角较短的蝗虫类。
其中很多种类由于鸣叫或争斗的习性,成为传统的观赏昆虫,比如斗蟋和螽蟖。
同翅目和缨翅目Homoptera
蝉亚目(蝉科叶蝉科飞虱科)
木虱亚目蚜亚目
蚧亚目(蚧科盾蚧科绵蚧科)
粉虱亚目
同翅目为小型至大型的昆虫,属不完全变态。
口器刺吸式,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
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
同翅目分为5个亚目。
缨翅目昆虫通称蓟马,身体微小。
复眼发达,有或无单眼。
触角较长,6-10节。
口器为左右不对称的锉吸式口器。
翅膜质,翅脉退化,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变态类型是介于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之间的过渐变态。
本目常见的为蓟马科(Thripidae),它们翅细长,末端尖锐,前翅仅具两条纵脉。
有些种类无翅。
雌虫腹部末端圆锥形,生有锯状的产卵器,从侧面看,其尖端向下弯曲。
成虫喜欢访花,很多种类是农林业的重要害虫,例如葱蓟马。
其它昆虫:
其它昆虫:六足总纲(Hexapoda)包括原尾纲、弹尾纲、双尾纲和昆虫纲。
昆虫纲除了上述的7个目以外还有其它24个目,共计31个目。
昆虫纲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拥有外骨骼、三对足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其中许多种类是我们熟识的:“朝生暮死”的蜉蝣目--蜉蝣;歌声嘹亮的同翅目--蝉;捕食凶猛的螳螂目--螳螂;无所不在的蜚蠊目--蟑螂;令人讨厌的虱目--体虱,蚤目--人蚤等等。
不管你喜欢与否,它们都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
昆虫的具体进化树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