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情况调查
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现状浅析

C o u r s e E d t l C a i r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年9 月 下旬 刊
教 学・ 信 息
合 作 学 习作 为 课 程 改 革 所倡 导 的 三 大 学 习方 法 之 一 , 正式 为 当今 课 堂教 学 的 一 个 亮 点 。 为 了提 高 合 作 学 习的 实 效性 , 教 师 嵇 须 在 深 入 钻研 教 材 和 充 分 了解 学 生特 点 的基 础 上 对 合 作 学 习 的 内容 , 目标 和 时 间进 行 充 分 , 科 学, 精 心 的预 设 。 本 文 结合 本 人 这 几 阜 的 教 学 实践 . 就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数 学课 堂教 学谈 点 自 己的做 法 与 看 法 【 关键 词】 预 没 合作学 习 自主探 究 【 中图分类号】 G 4 2 0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0 9 — 0 2 0 4 ~ 0 2
三 、营造 民主 平等 氛 围 的策 略 教 学 动 态 因 素 之 间 的 情 感 交 融 是 调 动 学 生 积 极 参 与 合 作 学 习 的 动 力 源 泉之 一 , 日本 心 理学 家 菊 池 亲 夫指 出 : 教 师 态 度 温 和 这 一 变 量 与学 习成 绩 之 间是 相 关 的 。有 的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与 学 生 间 的 心 理距 离 非 常 近 , 他的一个手势 , 一 个 脸 神 都 调 动 学 生 的 注 意力 , 他 的 拍肩 摸 头 也 会 使 学 生 受 到鼓 励 。 在 合 作 学 习 中促 进 师 生 间 的情 感 交 融 ,可 以从 师 生 互 爱, 生生 互 爱 , 人 格平 等 , 教 学 民 主等 四个 方 面 来 实 现 。 师 生 间 沟 通 的渠 道 是 教 师 对 学 生 的爱 和 学 生 对 教 师 的 爱 。爱 是 学 生 的 基本 心理 需 求 ,爱 是 形 成 良好 师 生 关 系 的核 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 师 是学 生 掌 握 知 识 发 展 个性 的导 航 者和引路人 , 理应受到学生足够的尊重 , 但 教 师在 教 学 中要 以 诚 待 生 , 以情 育 人 ,通 过 各种 渠道 与学 生建 立浓 厚 的情 感 基 础, 使 学 生感 到学 习生 活 的 愉 快 。 在合作 学习 中 , 如果 达不到师生 互爱 。 有 些 学 生 就 可 能 出现 不 喜 欢 老 师 所 教 学科 ,也 就不 能促 进 组 内全 员 合 作 学 习 的效 果 。 因为 老 师 布 置 的 学 习 任务 个 别 同学 或几 个 同学 就 可 能不 按 照 老 师 要 求 去 办 ,这 样 组 内 其 它 成 员 或 组 长必 然 出 面 干涉 , 由 此 就 可能 激 发 组 内成 员 之 间 的矛 盾 , 影 响合 作 学 习 。 四、 鼓 励 动手 操 作 与小 组 合作 学 习 新课程标 准指出 : ” 必 须 改 变 单 ~ 的接 受 性 学 习 方 式 , 强 调学 习方 式 多 样 化 , 重 视 自己探 素 , 操 作 实 践 和 合 作交 流 等 学 习方 式 的应 运 , 使 学 生 获 得 多 元 的 学 习机 会 和 体 验 。 教 师要 改 进 教 学 的方 式 和 策 略 , 为学 生完 善学 习方 式提 供 有 机 条 件 。 ” 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 , 动1 : 3, 动脑 , 在” 做数学” 和” 说 数 学” 中学 数 学 。通 过 动 手 操 作 来 确 认 数 学 猜 想 , 比较 直 观 也 培 养 了 学 生 的动 手 操 作 能 力 和 团 队合 作 精 神 。 总之 , 新 课 改 理 念 下 的数 学 课 堂 教 学 要 充 分 体 现 以学 生 的 发 展 为本 的思 想 ,丰 富 学 的 学 习 内 容 ,改 进 学 生 的 学 习 方 式, 使学生学会学习 , 为 学 生 终 生 学 习 和 终 身 发 展 打 下 良好 的 基础 , 教 师 不 再 是 知识 的灌 输 者 和教 学 活 动 中 的绝 对 权 威 , 而 应成 为学 习活 动 的组 织 者 。 引导 者 和 参 与 者 , 要 真 正 实 现学 生 学 习 方式 的转 变 , 就必 须 改 变 教 学 内容 的呈 现 方 式 . 教 师 教 学 方 式 和 师 生互 动 方 式 , 同时 , 要 实 现 创 新 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力 的 培 养。 参 考文 献 : 1 .高 向斌 . 《 走 向合 作 性 教 学 》 , 山西 教 育 出版 社 2 0 0 5年 版 2 . 覃立新 . 《 培 养 合 作 意 识 提 高创 新 能 力— — 初 中 数 学 科” 小组合作 学习” 教学模 式初探》 , 福建教育 学院学报 2 0 0 5
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黄黎萍(西藏林芝市第二幼儿园)【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愈发迅猛,在社会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科教兴国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了出来。
教育事业也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讲究的是多民族共同发展,在西藏少数民族地区中,应当注重藏汉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双语教学的形式来进一步的促进民族的团结。
就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双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解决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问题的措施,尽可能提升幼儿双语的教学水平,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观念,优化总体的双语教学现状。
【关键词】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对策分析目前,我国双语教学发展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双语政策构建等方面,都应当对其进行改善以及提升。
在传统的幼儿园双语教学课堂上,老师们主要使用的是当地的语言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对于汉语的使用频率会比较小,这会让幼儿们根本无法较为深入的了解汉语知识内容,从而使得汉语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幼儿们根本无法在阅读汉语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外界知识内容,幼儿们的知识面发展受到了约束,同时其还抑制了幼儿们的未来发展,让国家流失了较多的少数民族人才。
一、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的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变得越发昌盛,这就使得少数民族对于汉语的学习需求开始不断地提高。
但是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性。
受到其分布特点的影响,使得我国双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难度增大,其所开展的双语教学工作无法达到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双语学习的需求。
对此,应当分析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的教学现状,找出其所存在的教学问题,为其后续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1.双语教学比重问题我国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中接受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幼儿人数较多。
随着双语教学地发展,学习双语的人数也在不断提升,由此可以了解到西藏少数民族地区对于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都在渴望着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中缅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成效调查研究的思考

文 薇 高 志 明
( 山学 院 中文 系 , 保 云南 保 山 6 80 ) 7 00
『 摘
要】我国少数 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已经实施多年 , 其成效理应得到评估 和反思 ; 通过对少 数民族双
语教育成效进行调查研究 , 可以进一步促进少数 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 。 中缅边境地区是颇具代表性 的一 个 民族地区 , 对这一地区的双语教育成效加 以考察 , 以窥知全 国少数 民族双语教育 的得失 , 目前关 可 而
族具有代表性。这一区域内既有汉化程度较高的民族 , 也有保持 自身民族特性较多的民族; 既有 临水而居 的稻作 民族 , 也有 高 山居住 的旱作 民族 ; 既有 从 事 多 民族 交往 而 相对 的民族 , 有大 部 也
分 生活 囿于本 民族 内部而 相对 闭塞 的民族 ; 既有纯境 内民族也 有跨境、 聚居 ” 小 的分 布 特点 看 , 还是从 各 民族所 呈 现 的社会 发展 程度 看 , 都具 有代 表 性 , 以视 它 可 作 云南乃 至全 国少数 民族 的一个 缩影 。
由此而衍 生 的整个 民族 的心理变 迁 、 文化传 承 、 本 他文 化接受 、 新形 势下 的 民族 融 合 、 民族地 区现
代化等问题。由此而观 , 双语教学只是双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 但绝不是全部 ; 当然 , 它是极为 重 要 的一 个组成 部分 , 因为 它承担 着双语 教育 的大 部分 内容 , 者说 双语 教育计 划 的实施 以及教 或 育 目的的达成 , 很多时候是寓于双语教学 当中并主要依靠它来实现的。 国家 重视少 数 民族 双语 教育 , 定 了相关 政策 、 人 了大量 的人力 、 力 , 是 双语教 育 的成 制 投 财 但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教育管理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教育管理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一直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目标是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并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然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资源不足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在教师数量和教材供应方面。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双语教师和双语教材来有效开展双语教育。
然而,缺乏足够的双语教师和适用的双语教材,导致了双语教育的困难和不完整。
针对这个问题,教育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养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双语教育事业。
其次,加强双语教材的研发和供应,确保能够满足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
此外,政府可以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改善教育条件。
二、缺乏合适的评估和考核体系也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
双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和文化认同,但目前缺乏一套完善的评估和考核体系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这给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带来了困扰,也不利于双语教育的发展。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严谨的评估和考核体系。
可以参考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双语教育的评估标准和考试内容。
同时,培训教师和管理者,提高他们对双语教育评估的专业能力,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文化冲突和教育内容矛盾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和冲突,这也会在双语教育中反映出来。
有时,教育内容可能会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传统习俗等相悖。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对策来解决。
首先,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应该尊重和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避免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文化上的歧视或排斥。
其次,教育内容应该尽量与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文化背景相契合,提供更多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教育内容。
小议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

小议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涂红梅(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6)摘要:新疆的少数民族双-f f s-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心,本文从已取得的成绩和尚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时新疆的双语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试图对新疆双语教育有较为全面的解读。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成绩问题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为促进各民族间,尤其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自治区政府一直把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视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
新疆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始于50年代.至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较独特的体制,并摸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如今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已成为新疆民族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表面稳定的双语教育格局下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值得肯定的成绩1.政府给予充分重视。
新疆的党政领导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明确.一直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T作摆在重要的位置,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颁布了不少相关文件。
如:199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教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中学部分学科汉语授课“民汉兼通”工作几点意见的通知》;1997年7月,自治区教委下发了关于《自治K少数民族中学生双语授课实验方案(试行)》的通知;1999年12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意见》,明确指出: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把加强汉语教学课程资源之间的共享。
大部分学科都重视对其它课程资源的利用和相互配合.这体现了将学科定位在课程整体范围内的大课程资源观或整合的课程资源观。
二是师生之间资源共享。
学校的课程资源不仅仅是为教师教学准备的,其中不少资源应当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三是校际之间资源共享。
如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课程资源,城市与农村教师之间可以换岗教学。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教学调研

以教 育部 民族教 育 司副 司长 张强 任组 长 , 由新 疆 语 教育 工作指 导纲要 》 双语教 学在我 区实施 5 多年 。 0 民委 民族研究 所 、 内蒙教育 出版社 、 国家 民族 教育科 技 来 , 尤其 是 改革开 放 3 年来 , 照 “ 0 按 三个面 向” 的要 求 , 司基 础教育处 、 教育 部语用 司 、 教育部 考试 中心社考 处 坚 持 “ 三个 有利 于 ” 准 , 足 区情 , 区各地 、 校根 标 立 全 各 组成 的教育部 民族教 育 司少 数 民族 双语教育 赴藏调研 据 当地 语 言环 境实 际 , 积极 探 索 中小 学 双语 教育 教学
经过为期三天的调研 , 调研组对我 区双语教育教
山南地区实验 幼儿 园 、 山南 贡嘎县 中学 、 山南扎囊县 幼 学情况有 了基本的了解。调研组一行充分肯定 了我区 儿 园等进 行 调研 , 实地 考 察 了学校 双语 教 育教 学开 展 双 语教 育 教学 在各 级党 委 、 政府 、 育行 政部 门 、 教 全体 情况 , 召开 了座谈 会 , 阅 了资料 , 展 了问卷调查 。 查 开 教 师 的共 同努力 下 取得 的可 喜 成绩 , 到 了社 会 和广 得
准, 结合西藏 民族教育实际, 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 、 科
一 6 冀 j 4 。
恣
实施双语教学提高 了我区基础教育 组一 行 6 于 4 2 人 月 0日至 2 t 4E赴藏 , 我 区的双 语教 改革。实践证明, 对
育教 学进 行 了调研 、 导 。调研 组 听取 了西 藏 自治 区 指
的教育教学质量 , 有利于西藏基础教育与全国高等教
专 有利 于 民族 人才 的培 养和提 高民 教育 厅 、 西藏 大学 、 萨市 教体 局 、 拉 山南 地 区教体 局关 育 、 业教 育的衔接 ,
新疆少数民族干部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452016年/第二十四期/八月(下)新疆少数民族干部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买买提・阿克木(中共阿克苏地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室新疆・阿克苏843000)摘要本文全面地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干部双语教育的意义,通过具体分析,指出其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便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干部双语教育向纵深领域发展,使新疆少数民族干部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干部双语教育中图分类号:G726.88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6.08.069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Bilingual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adres in XinjiangMAIMAITI Akmu(The Basic Theory Department of CPC Akesu Prefectural Party School,Akesu,Xinjiang 843000)Abstract The paper mad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Xinjiang minority nationality cadres,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pointed out that the existing common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of existing problems,in order to promote bilingual education in Xinjiang minority nationality cadres to the depth in the field of development,and make the Xinjiang Minority Nationality Cadres better serve the people.Key words Xinjiang;ethic minority cadres;bilingual education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人民在民族地区的一个纽带,他们在群众工作、历史和现状上有更深刻的认识,并了解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热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熟悉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

其核心之一就是语言 。 学好 双语 可以促进我们 的社 发音不准确 , 启蒙教育是最重要 的, 如果 基础没打好就会影响儿童 个 民族 的文化 ,
启蒙教育 的语言环境还不是很 重要 的。毕竟少数民族学生要
( 作者单位
新 疆 维吾 尔 自治 区喀 什 疏 勒 县 塔孜 洪
学 习母语 , 母 语是少数 民族 学生应掌握 的基础语言 , 在掌握好母语 乡中心 小学 ) 等, 对它们的开发利用 , 我们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 如, 在教学“ 感受科技之光” 时, 选择学生熟悉的杭州南方特种 泵业有 限公 司的成长历史作为教材补充。杭 州南方特种泵业有限
一
三、 师 资 队伍 建 设 在 实 现 以 上 几 个条 件 的 同时 ,师 资 的 缺 乏 是 一 个 十 分 严 重 的
的机会 可能是很少 。我从事新疆少数 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 已经有 问题 , 引起 了大家高度的重视。 我们要搞双语教育就应该 并们 的双
不分地点练 习双语。 我个人认为 , 只有汉语教师带班 , 才能促进 不能达到预期 的成绩 。 所以, 我觉得双语教学的导入尤为重要 。 要 合 、 在课前设计小游戏或生活 中的实际情景 , 让他们投入其 中。 还有一 他们 汉语 的学 习 , 这个就是很 重要 的语 言环境 。 没有 足够 的师资 队
2 O l 3 - 0 3
教 研 论 坛
浅 谈 新 疆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的 双 语 教 育
文/ 王 方
摘
要: 新疆地 区对于双语教 育越来越重视 , 作 为一名 多年从事双语教学的一线教 师, 对双语教学有一点点独特 的见解。
关键词 : 双语教育; 教学 ; 语 言环境 ; 师资 我是一名来 自双语 教育第一线 的双语教师 。双语教学是时代 的基 础 上 再 加 以 了解 和 掌 握 汉 语 。 小 学 阶 段 一 定 要 有 汉 语 教 师 担 的需要 。 进行双语教学可 以加大语言训练的分量 , 特别是培养他们 任 班 主任 , 这 样 在 课 上 课 下 就 有机 会 说 汉 语 、 练汉语。在 E l 常 生 活 倾听的习惯 , 带动 听、 说 的兴趣 , 提高说的积极性 ; 进 行双语教学能 中更 好 地 运 用 , 在 师 生 的 沟通 交 流 中学 生 不 得 不 使 用 汉 语 , 因 为 他 促进学生认 知 、 记忆 、 想 象等能力 的协调 发展 , 培养活泼开 朗的性 们想让 你听懂他 的意思就必须要求 他们说汉语 , 条件不允许 他们 格, 提高人 际交往 的积极性 。双语教学还刚刚起步 , 尚处 于摸索阶 说母语 , 这样才能不让汉语成 为课上语言 。 并且在课下也要让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情况调查崔晓辰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推行双语教学的政策,双语教学便成为民族教育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是民族教育的特色之一。
我国6O余年的双语教学政策执行及实践运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双语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本文从双语教育的作用、现今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情况进行研究调查。
关键字双语教育作用问题对策正文双语教育是一个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教学的整体过程,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教学体系。
“广义的双语教育是指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育体制;狭义的双语教育是指在一个国家里用本民族语言和国语作为教育系统的两种语言,并以少数民族的学生为教育对象,我国把它叫做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标志性特征,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奠基性工程、突破口。
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党和国家民族平等政策的体现。
在本地实地调查中,被调查范围是: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
调查对象是管城回族区的中小学校,其中以中学为主。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的中小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到很大比例(约百分之20),其中又以回族为主,但是由于汉化层次比较深,很多回族学生不会传统民族语言。
这也就导致了当地的学校并没有广泛地开展汉语和少数民族语的双语教学。
相对的,当地学校的双语教育以汉语和英语为主,有极个别学校开展了法语等语言的兴趣课程。
一,实施双语教育的必要性1,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民族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教学体系、办学思想、办学条件、教材和师资队伍都已经相当完备。
但是也应该看到,少数民族现代教育基本上是从零起点起步的,师资队伍、教学经验、教学方式等都很难跟上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先天不足”和“后天”的飞速发展必然带来巨大的矛盾。
2,竞争和交流的社会需要实施双语教育。
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但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
未来的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高素质特别是科技素质的人才。
对少数民族来说,复合型人才是指民汉兼通,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是能在更大范围内和不同民族的人交往的人。
少数民族学生要加强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学好汉语,用汉语来发展自己,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双语教育有利于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3,信息社会需要双语教育。
首先从信息的角度看,双语比单语的信息量大是毋庸置疑的。
由此决定了教育的途径和渠道也应该是双语的,多学一门语言,就多了一条信息渠道,这也是国际教育界之所以大力提倡双语教学的原因。
其次从语言的使用的范围来看,国际或国内通用语言比一般语言带来的信息量要大。
在众多的语言学习中,首先要学习的最大的语言。
所以说,少数民族学生只有掌握了汉语言文字,才能扩大自已的视野,才能真正谈得上接受平等的教育,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4,双语教育有利于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经济主体的语言交际能力。
贫困地区要改变现状,要发展经济,首先是要加快与外界的经济文化的联系,要改变许多传统的观念,要培养较高素质的人才,而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汉语,离不开双语教育。
5,双语教育是提高民族教育的必由之路。
由于多种原因,少数民族教育,尤其是理科各科的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
学生专业技能掌握不牢,加之汉语能力差,不能够顺利融入多元文化社会,给求职谋生带来不便;少数民族学生获取现代知识和科学的渠道有限,不能够直接阅读和利用其他语言的资料。
这些问题首先表现在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高考录取分数线和数理化课程成绩的差距上,它直接反映出民族中小学和汉族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差距,制约着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才的成长。
6,实施双语教育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和交融需要双语教育。
唯有双语教育才能很好的贯彻国家意志,培养学生直接学习领会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增强不同民族间的交往。
双语教育可以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广泛的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从语言文化的感情上增强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是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三、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过程中,“一缺两低“是双语教师队伍的突出问题。
“一缺两低“是指汉语教师数量短缺.业务素质和汉语水平低。
另外汉语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汉语的特点。
还有教学研究和教学投入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师资教材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行双语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师资问题,教师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实施是双语教学的关键所在。
从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效果来看,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过程实施得比较顺畅,而一些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或者是语言处于濒危状态的少数民族,其双语教学效果明显不如前者。
而且,由于中国少数民族属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针对散居少数民族实施的双语教学难上加难。
因此,我们要根据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和文化环境差异以及各民族的意愿来编写不同程度的双语教材、课程大纲、教学方案,并将其应用到民族教育当中,使其发挥作用,并取得成效。
一些从事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工作者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的认识不尽一致,影响了教学效果。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针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实施,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重视汉语言文字的教学,忽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
他们认为汉语言文字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在学生今后的升学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民族语言文字属于区域性的交际语言,具有局限性。
另外,忽视汉语言文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事实,仅仅从民族感情出发,为了本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得以保存与传承,采取了单纯以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方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语言文字并存的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实施的双语教学是中国民族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只是强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而忽视汉语言文字的教学,也不能只强调汉语言文字而忽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
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了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管理水平。
从过去的实践来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如果只靠行政手段管理,容易造成工作上的随意性和波动性。
为了始终不渝地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克服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保持民族语文教学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障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的健康运行,必须加强民族语文的法制化建设和管理。
四、建议与对策首先,要处理好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言的关系。
进一步宣传贯彻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落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中国的少数民族多处在非主流区域大环境之下、汉文化的包围圈之中,针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民族语文与汉语文的教学,如何处理好这两种语文的关系是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关键。
在认识上必须对这两种语文的性质予以科学定位,必须意识到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为了消灭少数民族语言。
民族语文是少数民族的语和文字,是日常交际的工具,是在一定范围内仍发挥作用的重要的交际工具;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文字之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
中国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普通话是公务用语,将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普通话比方言有更大的社会作用和经济效益,推广普通话可以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因此,汉语文是少数民族进一步发展自己、适应现代需要必须掌握的语言文字,学习汉语是少数民族的愿望,二者不是对立的。
其次,在课程教学上,要组织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注意因材施教。
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上熟练地掌握、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汉语文作为基础的工具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应该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
少数民族学生每个个体之间的汉语言能力都存在着差异,因此,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文课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尤其是要注意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语感,让学生在汉语言视听觉下不假思索地从感知语言文字而立刻理解语言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
比较法就是将汉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有关内容放在汉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大背景下进行对应的类比分析和对比分析,指出教学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文相关内容的理解。
这种教学方法,无论是在教学兼重还是以教为主或者是以学为主的教学体系中,都可以灵活运用,从而达到传递知识信息、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因此,积极探索可行的教学方法并付诸于实践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后,国家应该在资金、师资上给予倾斜,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加大投人力度,在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上要把培养、培训本民族双语教师作为重点,配备懂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工作人员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教学研究部门从事这项工作,按照少数民族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求分类指导,促进双语教学的发展。
政府有关部门应设立并划拨专项经费,制定出科学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文化政策,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和财力方面的支持。
建议借鉴国家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在保护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如采用“三免一补”政策,从中央、省、县财政方面在资金上重点扶持民族语言教育,实行少数民族语言15年免费教育,减免少数民族族学生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在生活费、交通费、学习用品费方面予以补助,进而激励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热隋,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上民族学校的后顾之忧,并采取少数民族授课集中办学的方式,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授课。
针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两种模式,采用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计划,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管理方式、考试制度等方面深化双语教学改革;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保证双语教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根据中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依照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环境,采取“以少数民族语文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文”或“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加授少数民族语文”的授课形式,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保证双语教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健康发展的教学方式。
目前,从语言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依靠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族语言文化已经是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唯一途径。
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可以为多元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