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_1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换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2. 面积单位换算:将一个图形的面积从平方米换算到平方厘米,或将面积从平方厘米换算到平方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学会进行面积单位换算。
2. 难点: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
2. 讲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讲解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 面积单位换算练习:让学生进行面积单位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案例分析: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方法解决问题。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面积单位间进率和换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运用面积单位间进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如平方米与公顷、平方米与平方千米等。
2. 结合几何知识,让学生探讨不同形状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确保他们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理解。
小学数学《面积与面积单位》课后反思
《面积与面积单位》课后感想一开始因为个人原因想过放弃这次讲课机会,可是思来想去这个机会对我无疑是一次考验也必将是一次成长,所以还是完成了这次讲课。
确实通过这次讲课我有了以下一些想法和感受。
首先就是感恩。
整个磨课过程,不管是车老师王老师还是学校的数学老师们,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每个细节的处理,每个问题该怎么问,每个环节该怎么过度……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真的要说声谢谢!然后就是关于备课的感受。
备课时整个教学过程基本到位,但受老教材影响,设计中我出现了面积的概念。
直到第一次和车老师交流后才发现新教材不再给出面积的概念了。
这也是为了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更多的是理解掌握。
通过这个事我就觉得在备课时我们还是应该多关注教师用书,多联系新课标理念。
接着是试讲后的感受。
先说说试讲过后的感受,因为内容较多,整个过程就像我一个人的独角戏。
就是最糟糕的那种老师一直拖着学生跑,学生一直在追。
接着在和学校老师们交流过后,主要纠结用图形测量面积那个环节到底要不要放手?第一次做的学具又小又软,所以没有用,而且制作学具需要花费的时间很多,因为这些我就很排斥再做学具。
可是在我从学校到研训中心的路上,终于战胜了懒惰的自己,还是觉得这个环节要放手好一点,既然要上,就往更好的方面设计,这样才会有所突破,有收获。
所以最后讲的时候都是重新制作的学具。
用了的课堂确实比试讲没用时好很多。
这样目的也就达到了。
再说说正式讲完后的感受。
上完过后就觉得这里没讲好那里也没讲好。
例如在具体说物体的面积时,“窗户表面就是窗户的面积”表达不够清楚并且没有及时纠正学生。
我自己的语言也不够干净利落。
还有就是处理课堂生成的时候,仍然不够漂亮。
例如在给出用圆形摆面积时,并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而是放在最后对比,如果在一开始就否定了用圆,用三角形,这样学生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更加能体会到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准确性。
最后,感谢有这次机会让自己又成长了一些。
以后虽然不可能每节课都这样去花心思,但是课前的准备真的很重要,必须备好课再走进教室,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
面积的教学反思(热门8篇)
面积的教学反思(热门8篇)面积的教学反思第1篇我但任三年级数学教学,现就我的一节面积概念教学反思如下。
《面积》是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下册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内容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周长和面积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的概念,两者的意义有很大差别,算法也大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周长计算方法来进行对比,来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一、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我结合了学生熟悉的实例,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让学生充分体验每一种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合理选择测量它的面积单位,学会估计图形的面积等等,这些学习活动既需要学生以一定的空间观念为基础,又能够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充分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材中有大量的“量一量”“比一比”“估一估”“摆一摆”“画一画”等数学活动,我在教学中都把它变为现实,让学生在课堂中亲身经历活动过程。
此外,还创设更多的实践活动,把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在教学中重视了估测活动的过程,鼓励估测方法的多样化。
估测活动不仅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载体,也是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途径。
在学习中让学生剪下附页中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一比较活动就有多种估测和策略。
通过探索、交流、比较、评价这些策略的特点,学生能够从中学到估测的方法,分享用估测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
四、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因为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
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面积计算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对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再发现过程,防止对公式的机械记忆。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1这节课的成功,确实让我高兴了一阵子。
高兴之后,我静下来反思课中的所得、所失、所悟。
一、我的成功1、能较好把握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课的引入设计了一个师生比赛的环节,让学生在紧张的比赛气氛中收起没进课室的心,也将“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趣化,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的引入是比较成功的。
另外,在教学中我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环节设计松紧有度。
看来,要上好一节课,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
2、教学环节层次分明,条理性强。
这节课的概念比较多,比较散,备课时,我基本能抓住教材的逻辑关系,理顺了教学内容间的关系,从大处上做文章,在小处中润色。
3、本课成功的关键是自己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
以前自上课总不放心让学生自主探索,总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灌输一点,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中,我成了“职业灌输器”,学生充当了“专业接收站”,造成了老师累,学生烦的局面。
这次我思想开放了,让学生“活”学“面积和面积单位”。
课堂上做到了“三活”――“学生活中的”,“在活动中学”,“灵活地学”,总之“活”贯穿于整个课堂。
整节课,学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索、自主总结归纳。
想不到教学效果那么理想,比以前的满堂灌强多了。
所以说,放心让学生探索,精心引导学生是成功的关键。
二、我的失败1、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
这节课的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
2、课中某些环节的处理不够细化。
在估算桌面大约有几平方分米这个环节中,学生基本上是瞎猜,我也只是在等待比较接近的答案出现,有一个学生报出了比较准确的答案,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匆匆把这个环节一带而过。
关于面积单位教学反思4篇
关于面积单位教学反思4篇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面积单位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面积单位教学反思篇1首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使其能更自主地进行探究。
教学中,我虽然很注意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但还有一些引导得过多过细之处,应该做到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来说,比如在引出面积单位时,方格大小不同不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完全可以设计得更开放些,让同学说一说,看到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结论,从而引出面积单位。
其次,在理解面积的含义和教学面积单位时,有点过高的估计了学生,还应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感知,在触摸的经历中获得关于物体表面大小的经验,在量一量的活动中感受面积单位的大小,有助于它更好地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另外,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关于面积单位教学反思篇2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教学中主要是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发展。
主要体现在:(一)营造宽松环境,给学生学习的“安全感”。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
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
在课前导入中,我就以拍手游戏告诉学生:拍手需要左手和右手的合作,课堂也需要合作,有相互间的合作才能有成功。
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种“安全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二)创设情景,举例生活化,感悟知识。
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造作的机会”。
而这节课是学生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基于小学数学“量感”培养的观念下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进行的。
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提前画好方格,结合数学课本封面的比例设计方格的大小,但是这样的学具一般是一个小组一个,很多孩子只是观看,没有实际的操作,而且这样的方法前期做出来用时较长。
也有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法来让学生发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但是这个方法让学没有真实的体会。
因此我们采用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编辑程序让学生选择方格动手去量一量,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动手,还能节约时间。
练习环节,在上课时一般采用一起做,让学生举手回答。
这样的反馈方式只能让老师看到部分同学的掌握情况,遮盖了大部分同学的实际掌握情况。
也有打印下来学习单,让每一位同学都做,但是展示的时候只能选择一部分或者个别的学生去展示,不能掌握班级整体的掌握情况。
因此,本节课采用了扫描二维码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做题后提交,老师在后台能及时的掌握每一道题的正确率,并且每一位学生的做题情况能用数据显示出来,并且节省了逐一批改的时间,提高了课堂反馈的效率。
最后的小视频,用来拓展延伸面积单位的知识。
从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开始,到惠济区的占地面积,再到河南省,再到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扩大地域面积。
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及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即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运用面积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准备:1. 面积单位换算表格。
2. 实际问题情境素材。
3. 小组合作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完成练习题。
3. 课堂讲解:讲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出示面积单位换算表格,让学生明确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4. 实例解析:出示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准备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环节:观察学生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际问题解答的准确性。
2. 小组讨论环节:评估学生在合作中的参与程度,以及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思:1. 针对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有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2. 针对课后作业,反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3. 针对教学评估,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探索更多相关的知识。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寻找更多的实例,运用面积单位进行解答。
《面积》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面积》的教学反思《面积》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面积》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面积》的教学反思1在教《面积》这一单元,我已知道学生容易把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混了,容易把周长与面积混了,因此教时,我也没刻意回避,而是让学生弄清两者的异同点。
在练习时,学生还是把它们混了,但我已经反复分析了,考卷上还是有好几个同学出错,如600厘米=xx分米,好多学生写6,显然是看成面积单位,还有一题量一量下面图形的面积,还是有10几个同学求成周长。
课后,我让这几个做错的学生看错在哪,他们都清楚自己错在哪?学生已经“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何还错呢?我把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考卷上这两题好多学生知道自己做错了,可他们做题时却发现不了自己错了,该怎么办呢?大家异口同声:要学会检验!有学生说碰到单位换算一定要看清是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有学生说碰到求图形面积,一定再次检查到底我求的是周长还是面积。
学生的话语再次提醒了我:习惯成自然,学生已经习惯了这么长时间的长度单位和周长计算,意识决定行为,我们应该提醒孩子对于这种习惯成自然的事,要多留个心眼,学会检查。
从本次学生练习中发现,在练习讲评中,我们不应只是关注“是什么”与“为什么”,而应更多地关注“怎么办”。
《面积》的教学反思2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这一单元真的是难学的不得了吗?对于我们班的大部分孩子来说真的是比登天都难。
线上学习这一单元时,每节课我都会以直播名校课堂教学视频的形式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20多分钟的视频课都至少在40分钟以上才能完成,不好理解的,我都会一一讲解,练习题都会让孩子们先做再看视频讲解;每天下午都会通过直播作业讲评把每一道习题分析透、讲透,还通过连麦的方式找部分孩子讲解,感觉已经讲的够慢够细了。
复学后,我没有急着往后讲新课而是复习已学知识,结果发现复习《面积》这一单元时,孩子们好像没学过,他们把面积和周长完全搞混了。
三年级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反思
三年级《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结合本课的重、难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本课设计主要采用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迁移类推、时间应用等主要形式进行教学的。
1、激趣导入,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妙处。
在上课的开始,就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读儿歌,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妙处,从而提示学生利用合作的形式探究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同时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进入课堂学习氛围。
2.复习与思考。
复习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旧知识的矛盾点,为学生猜想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做了必要的铺垫,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
同时设计成生活中的问题,贴近生活,实践了课标中的理念: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在生活中实践应用。
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2.自主探索,研究新知。
在这个环节,除了学生自己的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资料外,我还让他们用不同的单位计量同一个图形的面积。
如:对小一些的用分米和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如课桌、写字台等;对大一些的用米和分米测量,如教室、住室等,测量后再分别计算出面积。
3.解决问题,实践应用。
学生探究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后,有一种应用的期待,“我努力的结果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马上引入实践应用。
我把导入时的问题设计成第一道练习,将20平方分米直接转化成平方厘米,学生在这时已经可以解决了,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积极的将问题加以解答,是对知识的一次实践应用。
这种“学以致用”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程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作业:1平方米=()平方厘米,有一定的难度富有挑战性,同时又是对原有知识的综合利用。
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融会贯通,应用自己探究获取的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总之对这节课的教学,我尽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体验成功!。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一、引言“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小学数学中的基础教学内容,也是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第一次接触到的涉及到具体数字的概念。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面积及其单位的概念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困惑和难点。
因此,我进行了教学反思,总结了一些问题和改进方向,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二、问题分析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面积的概念存在一定的混淆。
他们在计算面积时经常会将长度和宽度混淆,无法正确理解何为面积。
同时,学生也对于常用的面积单位缺乏实际应用的认知,缺乏对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理解。
三、教学改进方向1. 清晰地引导学生理解面积和单位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
针对学生将长度和宽度混淆的问题,我将通过比较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明确长度和宽度的区别,进而理解面积的定义。
同时,我还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单位的面积应用。
2.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加深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我计划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在校园中设置不同形状的区域或者制作纸片模型,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的方式,来理解面积的计算和单位的运用。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应用除了基础概念的教学,我还将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和单位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通过设计房间的布局,帮助学生计算每个房间的面积,理解面积单位的实际应用。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和单位的概念,提高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步骤和方法为了更好地实施上述的教学改进措施,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导入引入面积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比较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明确长度和宽度的区别,并理解面积的定义。
第二步:探究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测量和计算,探究面积的计算和单位的运用。
第三步:拓展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面积和单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相关推荐《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精选1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篇1三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小空间观念较薄弱,他们在认识了面积单位后对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基本上能比划出,但在学习了面积单位的进率后,进行不同面积单位实际换算时,学生就全乱套了,有1平方米=10平方分米,把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混为一谈,还有的学生知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反过来,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就不知道。
因此让学生如何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理解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就成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1.第一个问题:探索并掌握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体现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学生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体会像1平方米包含100个1平方分米这样的换算关系,感知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认真探究,活泼向上、个性张扬,正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
2.第二个问题:推导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教师不直接告知进率或不直接引导学生进行虚拟地想像,而让活动占据课堂的主要时间,是根据小学生易于接受直观性强的事物而抽象能力又比较差的年龄特点安排的。
脱离活动的想像或者是计算都是抽象的、不直观的,其感知也是模糊的、浅薄的;要建立比较具体的数学概念――面积概念,就一定少不了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在活动中感知才是最深刻的。
教师创设充分动手操作平台,使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变得直观,使的面积单位表象变得明朗具体,从而使以后学习的平方千米也有了想像的依据。
活动使得学生的感知是最深刻的。
《面积单位换算》教学反思篇2一、概念教学要从学生的理解程度出发:本节课的面积概念:“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其中的“物体表面”、“封闭图形”和“大小”,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苏教版
举例:将一个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桌面换算成平方米,应除以进率100,得到0.25平方米。
2.教学难点
(1)进率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对进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本节课的难点。进率的理解涉及到对面积单位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解,学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加深理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概念。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指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比例,例如1平方米等于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这些进率是我们在进行面积换算时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着重要的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我们有一个2平方米的房间,我们如何将这个面积换算成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呢?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将学习到如何运用进率进行换算。
举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理解1平方米的面积内包含100个1平方分米的面积。
(2)实际问题的解决:将面积单位换算算的单位,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举例: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为5米,宽为3分米,求其面积。学生需要将宽的单位从分米换算为米,然后进行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单元“面积的计量”第二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掌握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间的换算;2.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面积单位换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包括:
1.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间的换算关系;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讲义)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讲义)教学目标:1.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够在不同的面积单位之间进行转换。
3.掌握使用面积单位进行实际问题求解的方法。
前置知识:1.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了解计算面积时,单位的表示方法。
3.了解基本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等。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两张已经划分好的图形,问学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学生很快就可知大的面积为那个划分较多的图形。
然后,教师简单介绍一下单位之间的进率概念,即升级与降级。
二、讲解新课1. 面积单位的分类老师介绍同学们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dm²)、平方厘米(cm²)等,并在黑板上画出各个单位的图形示意图,让学生明白不同面积单位的用途。
2. 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介绍不同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平方厘米与平方米为例说明,每升级一次进率为10000,而每降级一次进率为0.0001。
让学生明白同一数值,在不同单位下所表示的大小不同。
3. 转换单位教师介绍转换单位的方法,以平方厘米和平方米为例演示,让学生记住倍数关系,并提供练习。
三、教学实践1. 让学生在学生本上写出平方分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
2. 给学生练习题,让其转换不同的面积单位,或在实际问题中使用面积单位进行求解。
四、总结在梳理完面积单位进率与转换方法后,教师经过总结,让学生反思这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五、作业让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转换面积单位的练习题,或者在实际问题中使用面积单位求解。
六、教学方法1. 演示法:教师采用示范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操作来理解面积单位进率与转换方法,增强学生记忆和认知的强度。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题目,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提高面积单位进率与转换方法的熟练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面积单位进率与转换方法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掌握其应用。
(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复习了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后,为学生设疑:我们新学习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时有学生说是10,还有学生说是20,也有学生说是100。
谁想的是对的呢学生陷入了沉思,产生了探究新知的动机。
通过观察思考: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种方法:1.摆一摆〔在大正方形里摆满小正方形〕〔1〕为什么一行可以摆10个小正方形?〔2〕一行可以摆10个,一共摆了10行,也就是摆了10×10=100〔个〕小正方形。
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100个就是100平方厘米。
而我们又了解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量一量〔用尺子〕量出大正方形边长是10厘米,通过面积公式得出:10×10=100〔平方厘米〕。
而我们又了解大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这是我们计算出来的。
3.算一算〔1〕利用长度单位间的关系进行换算,1分米=10厘米。
〔2〕方法一:1×1=1〔平方分米〕方法二:10×10=100〔平方厘米〕方法一和方法二计算的都是同一个正方形面积,因此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学生对自己猜测的理由都进行了阐述后,学生又进入了下一轮思考。
这时我启发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了拼摆(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上摆边长是 1厘米的小正方形)。
很快,学生就摆出了结果:横着能摆10个,竖着也能摆10个,所以,可以摆10x10=100个,也说是说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学生虽然通过拼摆得出了结论,我继续引导学生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上对操作结果进行论证。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1平方分米=1分米x1分米=10厘米x10厘米=100平方厘米,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从理论上论证了操作结果,也旨在通过这样的板书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单位的计算。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基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面积单位和能够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之上。
在这一教学内容中,关键在于确保学生真切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何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一直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某作和解决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鼓励学生大胆猜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引发问题的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强调了光凭观察和猜测是无法得到统一某的,同时为学生准备了必要的某作工具,使他们能够怀着问题、充满好奇心去进行探索。
一旦学生刚学完面积的推导,很容易想到一种摆放的方法。
然而,这种方法相对繁琐。
通过学生的讨论,其他同学找到了更为便捷的方法——测量边长。
由于直尺的单位是厘米,所以通过测量边长计算出来的正方形面积单位也是平方厘米。
还有一些同学提出了不进行实际某作,直接将1分米换算成10厘米进行面积计算的方法。
这些不同的思路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得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2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教学反思范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知识,表面上看内容较简单,但真正掌握起来又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时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某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再通过面积计算的方法得到了不同单位的面积分别是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然后通过比较得到了这两个某都表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自然而然的总结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整个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记住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活动方案】
活动一:探索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同一个正方形,面积怎么会有两种结果?它的面积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
1平方分米与100平方厘米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怎样的? Nhomakorabea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师:我们学过哪些常用的计量单位?(板书面积和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用字母怎样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⒉问:米、分米、厘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板书:10和箭头)
⒊问: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你能猜猜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⑴问: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用老师给你准备的材料来研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同学们,有信心吗?
2、教学单位换算
⑴P86想想做做第1题
⑵P86想想做做第2题
⑶小结方法
问:你觉得在进行面积单位间换算的时候,先看是什么?(先看两个面积单位哪个大)
三、小结全课(边指板书,边引导学生小结)
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课题: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备课人:徐燕
教学目标:⒈通过操作使学生感受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区别。
⒉在实际的测量、计算中体会每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调整与改进
【学习目标】
⒈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知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⒉我们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先看什么?
⒊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第一篇: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面积》教学反思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初步掌握它们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也是学习和探索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结合具体实例,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
在教学中,我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面积的含义,知道物体的面积有大小,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
在整堂课中,我的课件做的比较多,因为我认为,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理解能力也不是太好,老师说的再多,也无济于事,但他们的形象思维还是挺不错的,所以让学生在观察老师演示课件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面积,学生虽然说的不是太准确,但我知道,他们已经理解其中的含义了。
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运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图形的面积,简便而又准确。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的特点是,朴实无华、扎实高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学习内容来自生活,来自学生;(2)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3)学习过程重视体验。
(一)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
因为,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知识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容易形成知识结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
例如,从生活中的各种不同方面的“比大小”引入,使学生了解事物的大小的不同方面;让学生充分地摸手背、摸学习用品的面,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利用学生描出的各种平面图形,比较大小,让学生明白平面图形有大小;让学生用1平方米测量教室里的大黑板、教室门等面积,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82~83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KT板,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个。
学生每组准备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若干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猜测引入:谈话:(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学生回答。
(2)、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学生回答,同时依次在屏幕上出现表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正方形)。
猜一猜: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
(分小组猜测,然后反馈:我们认为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我们认为是100。
……)看来各小组讨论,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请同学们把学具袋拿出来。
二、引导探究,发现新知(一)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请同学们拿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2、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_教学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引言概述:在教学中,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通过教授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正文内容:1. 教学目标不明确1.1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1.2 目标与学生实际水平不匹配1.3 缺乏具体的评估标准2. 教学方法不合理2.1 缺乏启示式教学方法2.2 缺乏实际应用场景的引入2.3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3. 学生理解难点3.1 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不深入3.2 面积单位的转换难点3.3 面积计算方法的选择难点4. 缺乏足够的练习和巩固4.1 缺乏足够的练习题4.2 缺乏巩固知识的机会4.3 缺乏实际应用的练习5. 缺乏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5.1 面积与周长的联系5.2 面积与体积的联系5.3 面积与几何图形的联系总结:通过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的反思,我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明确学习目标,确保目标与学生实际水平匹配,并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
其次,采用启示式教学方法,引入实际应用场景,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此外,需要加强对面积概念的深入理解,匡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的转换和面积计算方法的选择。
同时,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巩固机会,加强实际应用的练习。
最后,将面积与其他知识点进行联系,如面积与周长、面积与体积、面积与几何图形等,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面积概念。
通过对教学反思,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能更好地教授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部分知识,表面上看内容较简单,但真正掌握起来又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时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再通过面积计算的方法得到了不同单位的面积分别是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然后通过比较得到了这两个答案都表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自然而然的总结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整个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记住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
但也有少数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主要体现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上,这些学生容易将面积单位间的关系弄反,由小单位变成大单位时,前面的数字应该变小,而个别学生弄不清楚,有单位变大数字变大,单位变小数字变小的情况,后面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课后要引导这些学生观察、总结,形成技能。
课中体现出教学机智还不够,有些学生出现的问题没有能够及时进行纠正。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