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1

合集下载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标签宋词精选、宋词三百首、月亮、初中古诗、高中古诗、怀人、豪放、中秋节、祝福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赏玩。

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 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 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 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 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 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 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 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 烂漫之趣.。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其论书画均有 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认为“论 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主张画外有情,画要 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 念等,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 造诣。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
历来写明月抒离别的多是悲伤之音而在这三句中苏轼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了浓厚的哲理意味用宇宙规律说明人间的悲欢离合自古已然不必过于介意抒发了一种要超脱人生离别悲苦的豁达胸怀体现了一种随缘自适的生活态度所以在词的结尾作者又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美好祝愿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译文6:
天上的明月啊,你何时才把素辉洒向人间?我端起酒杯,深情地询问苍天。也不知天上的宫 阙,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风飞去,又怕那里是玉的世界,到处是晶莹的楼阁,洁白的栏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赏析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饮欢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明月从何时起照耀人间?我手举酒杯向苍天发问。

不知道天上的仙宫宝殿里,今年是那一年?我真想驾长风,归月宫,又怕那儿的碧玉楼阁,孤高而严寒。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月光转过装饰华丽的楼阁,又低低地透过门窗,照着窗内的不眠人。

明月不应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人们别离时才圆?人生一世,有相逢之乐,就有离别之悲;月出一轮,有圆满晴朗,就有残缺阴霾。

这种事自古就难两全。

但愿远方的人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我们也能共同沐浴明月的光辉。

◇赏◇析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于宋熙宁九年,那年中秋,苏轼在密州任太守,与弟弟苏辙已分别七年,不禁对月思人。

他便乘着酒兴,尽抒情怀,写下了这首名篇。

词的上阕写作者对月遐思,以问句开头,而问的又是明月,苍天,一下子把人们的思绪引到了浩渺的仙境,如梦如幻,意境深远。

“不知天上宫阙”几句跌宕起伏,妙笔生花,表现了作者内心之中的波澜起伏。

当时的苏轼正徘徊与“出世”与“入世”之间,不知所从。

“何似在人间”是作者给出的最后的答案——还是人间的美好更值得去珍惜,去留念。

词的下阕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

“转朱阁”三句,写月下之人,徘徊不定,心事重重。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上接“照无眠”,运笔流畅,表面写对月圆人不“圆”的怨恨,其实蕴含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三句,是作者自己的解答,是他经历风雨人生之后的领悟——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

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词中的巅峰之作。

以下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原文及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以写景与抒怀为主题,通过描绘明月和自身情感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百态的思考和哀叹。

词的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直接点明了主题,明月作为词中的象征,代表着悠远的历史和流转的岁月。

抬头把酒问明月,作者试图与天地之间的宿命进行对话,表达自己对真理的追求。

接下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词的深入,形象描绘了作者对于时光的无常之感。

天上宫阙之高远,使人无法穷尽,同时也体现了时间的无垠。

作者对自己已经错过的时光和岁月的追悔和思索,通过纵情思考和倾诉,展现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慨。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厌倦,对尘世的追求。

乘风而去,回到最初的自己,摆脱尘嚣的束缚,体现了内心的向往。

然而,琼楼玉宇之高贵和高处的寒冷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这种矛盾使得欲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倍感强烈。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这一部分通过具象的描写展现了夜晚中作者的情感寄托。

作者抛开尘嚣,独自起舞,借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人生。

舞动的身影与寝室中的徘徊思绪相互映照,形成了巨大的对比,传递了作者对于人生的厌倦和对理想的追求。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作者认为人生中的悲欢离合和月令的阴晴圆缺都是无法避免的宿命,无论是悲伤还是喜悦,都不应该怀有过多的恨意。

人生的循环和月亮的圆缺都是生命中的常态,这是一个古老而难以改变的事实。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赏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1076年创作的一首词曲。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对月亮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人世间离合悲欢的感慨。

词的开篇,苏轼直接呼唤明月,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思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语简练,意境明确,直接表达了苏轼对明月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苏轼表现出对天上宫阙的好奇之情:“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句话展示了苏轼对人世间事物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人世间事物的不解和不安。

然后,苏轼将自己的心愿表达了出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词中的“琼楼玉宇”形容了高处的寒冷,这里metaphor 了高处并不是苏轼真正向往的地方,而是苏轼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寂寥和孤单。

接下来的几句,苏轼描述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展现了月亮在人世间的美好:“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里的“起舞弄清影”以及后面的“转朱阁,低绮户”都是在表达月亮美好的一种形式, 表示了月亮在人世间的璀璨与美丽。

接下来的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达了苏轼对于月亮圆缺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世间短暂离别的感慨。

最后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深入探讨了人世间无常变化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痛苦、欢乐等情感之间的辩证关系。

整首词以一种苍凉、离人之情来抒发对月亮的思念之情和对人世间变化无常的感慨。

苏轼以简练、意境明确的语言描绘出了月亮的美丽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深沉而复杂的思考与感慨。

词的结尾,苏轼寄望人们能够长久地幸福下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通过对月亮的思念,苏轼表达出对美好的追求以及对离别的痛苦所产生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永恒幸福的向往与祝愿。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词的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看似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体现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写出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然后“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词人想要乘风归去的想法,但又担心琼楼玉宇太高,自己会受不了那里的寒冷,体现了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最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出了词人在月光下起舞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词人豁达的胸怀。

词的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出了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照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那些因不能与亲人团圆而难以入眠的人,表达了词人对那些离人的同情。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写出了词人埋怨明月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表达了词人对离人的思念之情。

接着,词人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安慰自己和那些离人,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达观态度。

词人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希望,表现了词人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这首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词的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

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

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

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

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翻译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翻译赏析
⒀共:共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都能身体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中.婵娟,指月亮.
⒁婵娟:美丽的月光。这里指明月。
译文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m ín ɡ月yu è几j ǐ时sh í有y ǒu ,把b ǎ酒ji ǔ问w èn 青q īn ɡ天ti ān。

不b ù知zh ī天ti ān 上sh àn ɡ宫ɡōn ɡ阙qu è,今j īn 夕x ī是sh ì何h é年ni án? 我w ǒ欲y ù乘ch én ɡ风f ēn ɡ归ɡu ī去q ù,又y òu 恐k ǒn ɡ琼qi ón ɡ楼l óu 玉y ù宇y ǔ,高ɡāo 处ch ù不b ú胜sh èn ɡ寒h án。

起q ǐ舞w ǔ弄n òn ɡ清q īn ɡ影y ǐn ɡ,何h é似s ì在z ài 人r én 间ji ān!转zhu ǎn 朱zh ū阁ɡé,低d ī绮q ǐ户h ù,照zh ào 无w ú眠mi án。

不b ù应y īn ɡ有y ǒu 恨h èn ,何h é事sh ì长zh ǎn ɡ向xi àn ɡ别bi é时sh í圆yu án? 人r én 有y ǒu 悲b ēi 欢hu ān 离l í合h é,月yu è有y ǒu 阴y īn 晴q ín ɡ圆yu án 缺qu ē,此c ǐ事sh ì古ɡǔ难n án 全qu án。

但d àn 愿yu àn 人r én 长ch án ɡ久ji ǔ,千qi ān 里l ǐ共ɡòn ɡ婵ch án 娟ju ān。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和艺术家,他的作品流传至今,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篇章。

其中,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广为传唱的词作,深受读者和学者的喜爱。

本文将通过赏析,探讨这首词作的艺术内涵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词作首先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将明月和酒作为起点,展开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思考。

明月象征着高远、纯洁和永恒,而酒则代表着人生的欢乐和醉生梦死。

通过把酒问青天,苏轼表达了对命运的质问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明月和酒的并置,是对人生芸芸众生深入的思考,也体现了苏轼所具有的豪情壮志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接着词作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继续展示了苏轼对人生之谜的追问。

作者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天人之间距离的怀疑和对岁月的无法探测之感。

在这种迷茫的情绪中,苏轼用“把酒祝东风”抒发了自己心中的欢乐和对未来的向往。

随后词作运用了比喻手法,以画龙点睛的方式表达了人生的忧愁。

作者写道:“管他几岁年,反正等闲禅与酒。

”这句诗意深长,暗含了对人生苦乐的洞悉和对一切事物无常的反思。

苏轼以淡然的态度面对岁月,表达了对欢乐和痛苦都应从容面对的人生观。

继而,词作展开了对人生无常的描绘。

苏轼描绘了老去的容颜、闲散的时光和不同寻常的生活境遇。

岁月如水一般,不断地在流转,将年少时的激情和热血抹去,留下的只有虚无和迷茫。

这些描写,不仅体现了苏轼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也展示了他想通过文字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词作以“月明能抵几时愁”作为结尾,直言了明月的智慧和安慰,表达了诗人的对自我心灵的治愈和栖居的安逸。

无论人生遭遇如何,明月始终在,它代表了诗人与自然的交流和对生命力量的赞颂。

通过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赏析,我们可以体味到这首词作的深邃之处。

苏轼用如诗如画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赏析《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赏析,欢迎阅读。

【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这首词写在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这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任太守。

其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守外郡已历时五载,而在齐州做官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又长达七年未能晤面。

政治上不能施展抱负,生活上兄弟天各一方。

中秋之夜,他喝酒赏月,直到天亮。

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不禁怀念起不在身边的弟弟苏辙。

这一首词就是他为赏月思念亲人而作。

词的上片把酒问青天而产生的奇思遐想。

句句不离赏月,而又没有一句正面描写月色,只从作者对月亮的奇思遐想下笔。

这就不落窠臼,写出了新鲜的意境,表现了作者特有的艺术才能。

词的正文开头两句劈空而来,先写饮酒赏月,还通过对青天的询问,把思路引向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明月从何时就有了?不知天上的神仙世界,按照他们的历法,今晚属于哪一年的中秋?原来,他的询问,事出有因。

他由赏月而幻想离开尘世,飞到月宫的琼楼玉宇中去。

又因不堪月宫的孤寂清寒而依恋人间,于是在月光下翩然起舞,这时他陶然自乐,因而想到,飞上冷清的天宫,哪里有人间这样的乐趣呢。

他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人间,自我战胜了出世之念。

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和胞弟的离愁别绪。

词人由赏月而怨月:月亮,你对我们不该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吧,为什么偏偏在人们别离之时圆呢?这岂不是加深了人们的.离愁吗?最后从月有阴晴圆缺种种变化联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翻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翻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翻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翻译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

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美丽月宫,经受不住寒冷。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清冷的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

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离别的时候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晴、圆、缺。

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

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寿,虽然远离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注释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⑵达旦:到天亮。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⑷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调歌头·明⽉⼏时有》是宋朝⽂学家苏轼创作的⼀阕词。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东诸城)。

词以⽉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对宇宙⼈⽣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对亲⼈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景致。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阅读。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第⼗三课《⽔调歌头·明⽉⼏时有》教案 ⼀.教学⽬标: 1.知识⽬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标:了解词中情景交融的特点。

3.情感⽬标:理解作者借咏⽉表达的⼈⽣感慨,学习词⼈乐观旷达的⼈⽣态度。

⼆.教学重点: 1.词中情景交融的特点。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品表达的⼈⽣哲理。

三.教学难点: 训练学⽣的想象能⼒,学习词⼈乐观旷达的⼈⽣态度。

四.教学⽅法: 诵读法、品味法、创设情境法、竞赛法、合作探讨法。

五.教学过程: (⼀).导⼊新课:欣赏⽉夜图⽚,创设情境 古往今来,⽉光始终是⽂⼈画⼠青睐的对象。

⾛进古典诗⽂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亮的影⼦。

请同学们回忆你知道的古诗⽂,你想起了哪些有关⽉亮的诗句呢? ⽣举例后师带读这些诗句。

⼀轮明⽉牵动了⽆数古⼈的情肠,⽉在古诗⾥给⼈的感觉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要么是窈窕淑⼥,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着分离。

诗⼈们或借⽉抒写相思愁绪,或借⽉表达美好祝愿。

宋代的⽂学⼤家苏轼对⽉亮也是情有独钟。

回忆苏轼另⼀篇短⽂《记承天寺夜游》,带⼊对新课的学习。

在这篇课⽂中,我们了解了苏轼的豁达乐观的情怀。

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900年前丙⾠中秋的夜晚,再⼀次⾛近苏轼,赏明⽉清辉朗照⼤地,品经典美⽂感悟情怀。

(板书课题、作者。

) (⼆).初步感知 1.指导⽣明⽩“⽔调歌头”是这⾸词的“词牌名”。

⼀⾸词可以没有题⽬,但必须要有词牌名。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问月悟情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本词无题目,为了与其他同词牌的词区 分开来,常用词的第一句来充当题目。
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宋神宗熙宁九年的八月十五,(我)欢畅饮酒直至天亮, 醉醺醺的,写下这首词,同时(借此)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思念。
你从词前小序读出了什么?
(交代时间、写词的缘由) 怀念弟弟子由,从“兼”可知词的情感不只是怀念子由。
天上是一个美丽的世界,作者向往之, 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的精神 家园。从“归去”可以看出来。天上是一 个陌生的世界,作者真要飘然离去的时候 又徘徊犹豫了,从“恐”可以看出来。
如何理解“高处不胜寒”?
➢ 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 ➢ 因为朝廷中的排挤和中伤,不愿回朝廷做官,
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 ➢ 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 ➢ 禁不住那些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
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
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六十多年的兄弟之情,无论是寒窗共读,对床夜雨, 还是同处富贵,同游山水,或是同受牵连、同遭患难, 都从无怨尤,从无猜疑,这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兄弟之情 ,更是一份难得的知己之情。而这份手足亲情也终于沉 淀成了世间最美的文字,从此以后,每年的中秋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成了中国人对亲人最美好 的祝福。
问月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作者为 什么有此一问?
作者好像对月有怨恨,其实是写亲人 不能团聚的惆怅。
作者是否一直陷入深深的痛苦?你是如何理解“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

明月几时有全诗解释及译文

明月几时有全诗解释及译文

明月几时有全诗解释及译文《明月几时有全诗解释及译文》嘿,咱今儿来聊聊那首超有名的《明月几时有》啊!这诗那可是苏轼大大的经典之作呢!“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你瞧,这开头就交代了背景,丙辰年的中秋啊,苏轼那是喝酒喝到天亮,大醉一场后写了这首诗,还顺便怀念他弟弟苏辙呢。

这多有意思,喝酒喝嗨了就作诗,还能流传千古,牛不牛?“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哇塞,这问得好啊!明月啥时候有的呀?苏轼端着酒杯就去问老天爷啦!这画面感,是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了?咱有时候也会望着月亮瞎琢磨呢,咋就那么神奇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他这是好奇天上的宫殿里现在是啥年月呢,嘿,你说他咋这么爱想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他想乘风飞上天去,可又怕那宫殿太高太冷,哈哈,是不是像咱有时候想干个啥大事,又有点小担心小害怕似的。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还是在人间跳舞玩玩自己的影子算了,人间也挺好呀!“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亮在楼阁间转来转去,透过窗户照在那些睡不着的人身上。

哎呀呀,这描写得多细腻呀,好像咱自己晚上看着月亮睡不着的时候一样。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应该没啥怨恨吧,为啥老在人分别的时候圆呢?这苏轼可真会问,咱也想问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话说得太对啦!人有高兴有悲伤,有相聚有分离,月亮也有阴晴圆缺呀,从古至今都这样,没办法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这句可太经典啦!只希望人能长久啊,就算相隔千里也能一起看着这美好的月亮。

你说这得多浪漫,多感人呀!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丙辰年中秋,苏轼开心喝酒到天亮,大醉后写了这篇,一边写还一边想着弟弟苏辙。

他问月亮啥时候有的呀,端着酒就问老天爷。

不知道天上宫殿现在啥时候,他想飞上去又怕太冷。

还是在人间跳舞玩影子吧。

月亮在楼阁窗户那转,照着睡不着的人。

月亮不应该有怨恨呀,为啥总在分别时圆呢。

人有各种情况,月亮也有各种情况,自古以来都这样。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秦红梅一、背景与意义分析新课标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中小学校园,进入了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生活方式。

《水调歌头》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一首词,词人从天上到人间,从事物到人物,驰骋想象,饱含哲理,给人启迪,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欣赏优美的语言过程中,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词人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者丰富的感情能联系文化背景作自己的评价,对词人特富感染力及哲理性的词句,能有所感悟。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一)、知识积累与疏导:词的知识、词中优美的语言朗诵词的知识。

认同率达100% (二)、技能掌握与指导:欣赏词优美语言和朗读词的技能。

利用率达100%(三)、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学生发疑解疑,学生互问互答,加深理解。

作出评价,有所启迪。

(互动率达100%)(四)、情感修炼与开导:品味词中富含哲理富含想象优美的语言,体会词中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投入率达95%)(五)、观念确认与引导:作者始终以高昂旺盛的乐观精神,来对待残缺的现实,并坚持完美的理想,激励学生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富于理想。

(认同率95%)(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现把它进一步具体化为五个方面,各个方面应是协同和合为一体的。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词中作者天上与人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种复杂的情感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课堂教学容易出现目标偏高。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一)音乐欣赏,导入:有谁能背出歌词?学生回忆交流。

(欣赏王菲《水调歌头》,引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形成教学问题场)(二)歌词到词,学习词知识,了解苏轼谁了解宋词?哪个同学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苏轼?学生思考交流。

(教学问题场叠加,将学生缓缓引入,进入教学活动状态)一学生谈对宋词及苏轼的了解,师引导补充。

(三)听配乐朗诵,进入情境学生可模仿,自由朗诵,注意语速,语调、语音。

明月几时有(打一成语)的答案

明月几时有(打一成语)的答案

明月几时有(打一成语)的答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明月几时有(打一成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明月几时有(打一成语)的答案明月几时有(打一成语)——日出而作与成语相关造句大全【解释】:描写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生活及赞颂太平盛世。

后人用来说明农民早出晚归,过着勤朴、起居工作有规律的生活。

【造句】:1.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了50多个春秋。

除了务农之外,父亲在事业上几乎没有任何建树;那几亩薄地成了他最亲近的伙伴,农耕是他这大半辈子工作的全部。

2.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3. 这里的农民,仍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家如此,年年如此。

4. 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自耕自食,自织自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跟随太阳的出没运转,只要不违农时,按季节春耕秋收,逢上风调雨顺就有好收成。

5. 自从决定克绍箕裘,当一个农夫以来,他真的是日出而作,www。

zaojv。

com日落而息。

6. 我想要一份简单的爱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同享受每天清晨的阳光,微风,雨露,黄昏;这样的愿望,算不算贪心?我想爱情,就是相濡以沫的过一生。

我想幸福,就是与你平平淡淡过一生。

7. 一份简单的爱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同享受每天清晨的阳光,微风,雨露,黄昏。

我想爱情,就是相濡以沫的过一生。

8. 一份简单的爱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同享受每天清晨的阳光,微风,雨露,黄昏。

爱情,就是拥一颗叫不变的心,过一种叫简单的生活,然后牵你的手,走一条叫一辈子的路。

9. 一份简单的爱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同享受每天清晨的阳光,微风,雨露,黄昏。

这样的愿望,算不算贪心。

我想爱情,就是相濡以沫的过一生。

10. 他闭上双眼:“现在该怎么办?”“和以前一样,继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做一些为了生活该做的事。

”“日子依旧很漫长。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阅读理解及答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阅读理解及答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阅读理解及答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阅读理解及答案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问题】
10.“起舞弄清影”的“弄”字用的极妙,妙在何处?(2分)
11.请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2分)
【参考答案】
10.弄,“做出”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联想到舞姿的美好。

(2分)
11.这句话意思是:远隔千里之人,同处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下,虽不能团聚,也能有所安慰了。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美好的祝愿,也表达了诗人乐观旷达情怀。

(说出字面意思1分,理解1分,共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联想与想象 联想: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
物。比如:“秋风”------“落叶”
想象:在原有的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比如:听优美的音乐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 空。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谢谢大家!
有关词的介绍
词,起于唐代,盛于宋代,是配乐歌唱的一 种诗的体裁,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 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阕。全篇的字 数是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一定的。词大 致可以分为三类:①小令;②中调;③长调。 词有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写作背景
苏轼是在密州任太守时写下这首词 的。当时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元丰 二年被政敌以讪谤新政罪下狱,案 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一度起 用,哲宗亲政后,又被贬.又和唯一 的亲人苏辙(即子由)已有七年没 有团聚。苏轼兄弟年龄相差两岁, 当年两人一起离家赴京应考,同登 进士第,感情很深。苏辙当时在济 南,相隔千里。值此中秋之夜,诗 人把酒问月,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于是在酒酣兴浓之际,挥笔写下了 这首传诵千古的中秋词。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 是多好的日端子起啊酒。杯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 又在着恐人人哪怕间在什里经 的 舞么含比不 月 动年多的起 光 ,月好上那下此,的月翩情什日中翩此么子经宫起景日之受殿舞,子意不的吧什。。住清,么暗寒那地。清方朗能那月舞的比么光的影 得,下清子 上就作朗也 人让身者随 世我起影 间呢?

感伤


乐观

思念亲人
怀才不遇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这首词虽然包含人生哲学,然而它 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 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 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 时,词里虽然也有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但最后 还是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并没有脱离 现实,也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 康的。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它成 为千百年来人们所赞美所称赞的名作。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户上,月照亮着转那过没在朱有红雕睡色花意的的的楼窗人阁户。,不月低能亮低入啊地睡,挂你在跟雕人花们窗 该没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总是只在是人希们望离别的时 候才又亮又圆呢!人世间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 阴晴圆缺,这样的事从古以来就是难以十全十美 的。只希望我们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那么虽然 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了。
月之妙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笼烟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与父亲苏洵,弟 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是豪放派代表人 物。有《东坡乐府》
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理解词的大意,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 么?有何联系?
2、词前小序,有何作用? 3、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4、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1、上阕-----情,情景交融
2、述作词缘由(怀念子由) 3、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 朱阁、绮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