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
马克思民族平等观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马克思民族平等观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 钱琎马克思的平等观有其特殊的生成基础,在其所处社会的动态的经济政治变迁中,马克思以变化的历史现实为角度,全面阐述了自己的平等观。
但是平等观自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就一直存在,马克思平等观和以往思想家的平等观之所以产生了明显的区别,体现了更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其中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把平等置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之中,这样一来,平等的变迁也就随之呈现出了和历史变迁的高度统一和高度相关,这就从根本上摆脱了孤立、静态、抽象的思维特征,使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更加体现出了历史理性;马克思平等观的出现有其经济与社会的根源,其出发点并不是以往社会的公平思想,而是从人的社会本质出发,在对社会历史与道德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后得出了这一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相关的客观规律和事实;马克思平等观中满载着对资本主义的彻底批判与对历史进程的极端辩证,在马克思看来,平等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又是人与生俱来的事物,这种源自社会生活和人类成长的复杂性与辩证性,使得我们在对平等的本质与特征进行分析时,必须将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融入其中,才能对平等的标准进行动态的把握。
一、马克思平等观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一)平等观的历史过程性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平等是不公的逆向表达,它是反社会剥削、反压迫和反攫取的。
而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平等则是人类存在和起源的开端。
在马克思看来,平等观的产生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历史直接相关,平等观本来就是与历史的过程性融合在一起的。
(二)平等观的人类整体性在原始社会中,平等观是以“人之所以为人”为基础的,是人类共同性和整体性的体现。
在人类学的框架中,无论任何人、无论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是作为人类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按照辩证法的思想,任何人都是整体,任何整体都是个体,而这种特性本身就是平等观的表现。
虽然在现在社会中,平等观与以往社会存在较大的不同,但是在经历了从人类共同性到政治社会地位的特殊转变之后,所有人、一个国家内的所有公民或者一个社会中的所有成员,都在同一个层面上追求和实现着平等。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与平等观念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与平等观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其核心理念之一便是自由与平等观念。
在马克思主义中,自由与平等作为理论基础和社会目标,对于塑造社会形态和发展人类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的自由观念马克思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认为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
在马克思主义里,自由被理解为摆脱各种束缚和压迫,实现个人人格的全面发展。
这种自由观念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自由不同,后者更多强调经济和政治权利,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念强调的是人的全面解放。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私有制成为了束缚个人自由的根源。
因此,马克思主义主张消除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所有制,从而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由,不再受到资本的压迫和剥削。
二、马克思主义中的平等观念平等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以实现社会各个成员的平等为目标,而不是只满足富裕阶层的利益。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和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为了实现平等,马克思主义主张消除私有制和剥削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财富的公平分配是平等观念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追求人与人之间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平等,促进社会各个成员的公平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的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的实践意义可从多个方面呈现。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与平等观念为人们提供了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使得资源分配不均,限制了人们的个体发展。
而在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社会更加注重公平,鼓励个体的积极参与,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推动个人能力和才华得到更好的发挥。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与平等观念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伟大贡献——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
作者: 尉锦昌;刘洪武;李荫庆;黄其明;马云鹏
出版物刊名: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3-9页
主题词: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 平等观念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恩格斯 资本主义 伟大贡献 平等要求 分配方式
摘要: 本文从分析恩格斯对两种平等观的分歧与实质的阐述出发,认为社会主义的平等观不仅是强调在交换领域的劳动者间的平等权利,且存在于生产领域和生产过程,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权利和地位的平等。
认为非劳动分配方式最终表现是不平等,而就现实要求来说又是平等的表现,平等包括大体平均的成分,但不能归结为平均。
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应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平等观念,更新陈旧的平等意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平等现象,只有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经济环境,整顿金融秩序,全面深化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才能不断得以解决。
物的必然与人的自由:略论马克思的平等观
等 的三 个前提 , 的 自由解放 就 是人 的 全 面发 展 ; 人 马克 思历 史 学说 的伟 大意 义就 在 于 , 揭 示 了人 类 的 终极 目标 应 他 该是 彻底 摆 脱 一切物 的奴 役 和 外在 必然性 的 束 缚 , 而向 最符合 人 的本 性 的 自由王 国挺 进 。
关 键词 : 马克思; 平等既 ; 物的必然 ; 人的 自由
上 的 齐一 性 , 仅会 使 精英 人才 无 法脱 颖 而 出 , 不 而
且 还会 造 成 马 克 思 所 说 的 “ 数 人 的暴 虐 ” 即多 多 ,
数 人 对少 数 人 的 自由的 剥 夺 。其 次 , 果 我 们 把 如 自由理 解 为 人 是 自己的 主 人 , 应 该 在 不 受 任 何 他 奴役 、 纵 、 吓 和 诱 惑 的 情 况 下 , 立 自主 地 作 操 恐 独
等 的理 想 追 求 所 要 企 达 的 目标 , 到 底 都 只 不 过 说 人类 对 平 等 的 向往 与 对 自 由 的 渴 慕 一 样 久 是形 式 上 的平 等 ; 同一 尺度去 衡 量不 同的人 ( 用 无 论是 天 赋才 能 、 理 需 要 还 是 生 活境 遇 的 不 同 ) 生 , 其结果 只能 导 致 事 实 上 的不 平 等 。可 见 , 马 克 在 思 的理 想天 平上 , 自由显 然是 重 于平 等 的 ; 所诉 他 求 的理 想社 会 , 恰 是 与过 去所 有 的平 等观 告 别 , 恰 同时 向人 的充 分 自 由发 出呼 唤 , 表征 着 人 从 一 它 切 奴役 状 态 中彻 底 解放 , 最 终 获 得 了 真 正 自由 人
大 力 发展 社 会 生产 力 , 除此 之外 , 有 别 的手 段 。 没 马 克思 的平等 观 与平 均 主义 的最 大 区别 就 在 于 , 者 的平 等 理 想是 建立 在普 遍 贫 穷 的基 点 上 , 后 而 前者 的平等 理 想则 是 以物 质 财 富的极 大 丰 裕 为 前 提 。 马克 思 曾经批 评 平 均 主义是 对 整个 文 明世 界 的“ 象 的否定 ” 是 向贫 穷 的 、 野 的 和没 有欲 抽 , 粗 望 的人— —这 种 人 不 仅 没 有 超 越 私 有 财 产 的水 平, 甚至从 未 达 到 私 有 财 产 的 水 平— — 的 违 反 自
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以陈独秀与李大钊的思想为例
[ 摘
要 ]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都经历过进化 论信 仰的 时期 ,他 们对 于平等 的理 解不是 简单地 重复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平 等 观 ,而 是掺 杂 了 中 国传 统 文 化 和 进 化 论 思 想 中 的 平 等 观 念 。 他 们 一 方 面接 受 唯 物 史 观 ,
追寻着社会不平等的终极 原 因—— 经济不平等 ;另一方面 ,又希望 能在 经济平等 的基础之上 ,追求人格 的 平等 ;延续 中国传统文化人格 理想模式下的平等观 ,体现 出鲜 明的 中国特 色。陈独 秀与 李大钊作为 中国早
“ 等 ”观 念奠 定 了中 国近现代 “ 等 ” 思想 的 平 平
发展 理路 。
一
实践 活动追求 的 目标 ,并将 其注 入在共 产 主义理 想 中。诚如 恩格斯 所 说 : “ 真正 的平 等 只 有在 共
Ma xs d v l p n Ch n . rim e e o s i i a
K e r : M a im ; e u l y; Ch n Du i y wo ds x r s q ai t e xu; L z a iDa h o
“ 等 ” 是 人类 追 求 的 永 恒 价 值 之 一 。但 平
Ab t a t sr c :Th r i n n Ch n a e t e b l f i o u in b f r h y b c me t e Ma x a s e Max a s i ia h v h ei n Ev l t e e t e e o h r i n .Th i i e so q ai r o e o o er d a fe u l y a e n t t t e s me a h s r m r e a s h y a e i f e c d b h h u h ft e C i e e ta i o a d a n h o u in On o e h a st o e f o Ma x b c u e t e r n u n e y t e t o g to h n s r d t n li e s a d t e Ev l to . l h i n h n a d,t e c e th s rc lma e aim n u u h n lr a o o e i e u i f 0 i t— — e o o c q ai h y a c p iti a tr ls a d p r et e f a e s n frt n q a t o ce y o i s i h l y s c n mi a e u lt l y;o h t e n t eo h r h n a d。t e u u h q a i fp ro aiyo e b s fe o o c l qu i o d v lp t ep t r fCh n s r d t n e s n i h y p r et e e u l y o e s n l n t a e o c n mia s t t h e a t t e e o h a t n o i e e t i o a p r o a — l y e a i l l
浅析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历史演变
浅析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历史演变提要:从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早期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多部著作中都曾提到过与平等有关的一些问题,虽然没有系统性地论述,但是从开始时把平等作为自由的附属品,到无情批判资产阶级的平等观,尤其是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资产阶级平等的虚伪本质,再到初步提出了实现无产阶级平等观的途径,这些思想都是他们唯物主义科学平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萌芽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三个部分入手进行梳理,旨在理清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历史演变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萌芽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一、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萌芽时期在1843年《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认为:“从非政府的意义上看来,平等无非是上述自由的平等,即每个人都同样被看作孤独的单子” [1]。
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自由的价值是最高的价值,平等的价值不是最高的。
在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写到:“历史的发展使政治等级变成社会等级,所以,正如基督教徒在天国一律平等而在人世不平等一样,人民的单个成员在他们的政治世界的天国是平等的,而在人世的存在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却不平等。
”[1]由此可知,在马克思看来,诞生于哲学理性中的民主制的思想认识和发生在宗教中的神学认识,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将“平等”当作思想上的信仰,而不是当成现实中的行为。
从上述马克思的两段论述中可以看出,此时的马克思关于平等的思想认识还远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但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平等观念逐渐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法律思想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蒲鲁东的平等观,实际上是以法国的小资产阶级要求平等占有来分配财产。
”蒲鲁东的平等原则作为一个抽象原则,它并不能说明更多的问题。
相反,只有把共产主义归结为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才是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地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重温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兼论我国当前的平等
重温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兼论我国当前的平等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平等成了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这是因为我国当前社会上确实存在着部分成员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其他的问题,中央也正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然而当前对平等问题的探讨,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经济问题它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问题这涉及到了如何看待改革开放20多年的成绩也涉及到我们下一步的走向。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结合当前的实际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客观的分析。
一、平等包括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两个方面,而核心是社会地位的平等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显然社会成员自身素质是不平等的特别是作为先天性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更是不平等的。
这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承认的事实无需论证。
就文化素质而言,即使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接受教育,受教育者在最终结果上也是不同的。
恩格斯就曾举例说,人“在素质上存在着巨大的不平等。
A果断而有毅力,B优柔、懒惰和萎靡不振A伶俐,B愚笨”。
很显然人们对于社会成员自身素质的不平等是坦然接受的而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地位的平等上。
社会地位的平等包括经济平等、政治平等和法律平等。
在现代意义上经济平等不仅指分配结果的平等还指分配尺度的平等。
马克思说“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
”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们还关注机会的平等。
政治平等是指社会成员均有机会平等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事务,享有民主权利、履行义务。
履行义务也是政治平等的一个方面。
法律平等是经济平等和政治平等的保证。
它主要是指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对待在法律面前不允许特权的存在。
当然法律的平等也是具体的、历史的。
这是因为公正的法律可以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平等,同时也保护那个特殊社会条件下的“不平等’,以维护当时公认的平等。
马克思平等观的当代认识
第 6期
大 连 民 族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l n Nain l isUnv ri o r a fDai t ai e ies y a o t t
Vo _ 0. . l 1 No 6
No e e 0 v mb r2 08
20 0 8年 1 1月
cas s ls e .By c 。 czn h b ta te u lt o c p n h o r e ii q aiy c n e t h rt ii g t e a sr c q aiy c n e t a d t e b u g o se e u lt o c p ,t e i i 。‘ ‘ su y n a l ss f he a ius q a i c nc pt o mo e t d a d nay i o t v ro e u lt o e s f y d m d e me s nd ni h e ng r a r a e lg tni t o h s,he r s a c ft e S h ug t t e e r h o h O—c le q a ih s a d p sto n c p tlsi c n mi a e al d e u lrg t n o iinsi a iaitc e o o c lr — lto t e a s l t eo m falt q a i o e s wih t e p s itrc l mae i l m , h ai n,h b o u e r fr o l he e u l y c nc pt t h a th so ia trai t s te p p r b n s fr r h r l tra qu lt o e t r aie y pa i h q aiy t o y a a e r g o wa d te p oe ai te aiy c nc p ,c e tv l lcng t e e u lt he r - i b v he b ss o c e c . e c n e o a y u d rtnd n fMa x s q aiy c n e tp a s a o e t a i f s in e Th o t mp r r n e sa i g o rite u l o c p l y t p stv o ei e eo i g Ma xs a sas fr ait au o h o sr cin o r n — o i e r l n d v l p n r im nd i o o e lsi v l e frt e c n tu to fha mo i i l c
从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解读“男女平等”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Gender
Equality”According to Marxism 作者: 王涛
作者机构: 中华女子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北京100101
出版物刊名: 理论界
页码: 7-9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男女平等 自由发展 妇女解放与发展
摘要:不同的意识形态对男女平等的涵义有着不同的解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平等理论,男女平等应是两性政治平等和经济社会平等的统一,是权利平等和义务平等的统一,也是两性平等与两性自由发展的统一。
对男女平等内涵的重新思考和认知,有利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国妇女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平等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
联 系 了 。它 把 宗 教 虔 诚 、 士 热 忱 、 市 民 伤 感 这 些 情 感 的 骑 小 神 圣 发 作 . 没 在 利 已 主 义 打 算 的 冰 水 之 中 。 把 人 的 尊 严 淹 它 变 成 了 交 换 价 值 , 用 一 种 没 有 良心 的 贸 易 自 由代 替 了无 数 特 许 的 和 自力 挣 得 的 自 由 。 而 言 之 , 用 公 开 的 、 耻 的 、 总 它 无 直 接 的 、露 骨 的剥 削 代 替 了 由 宗 教 幻 想 和 政 治 幻 想 掩 盖 着 的 剥 削 。 这 种 社 会 政 治 制 度 以 形 式 上 的 法 律 平 等 来 代 替 实 ② 质 上 的社会 不平 等 ,它事 实 上造 成 了严 重 的贫富 分化 , 即 “ 产 阶 级 使 农 村 屈 服 于 城 市 的 统 治 。 它 创 立 了 巨 大 的 城 资 市 . 城 市 人 口 比农 村 人 口 大 大 增 加 起 来 , 而 使 很 大 一 部 使 因 分 居 民 脱 离 了 农 村 生 活 的 愚 昧 状 态 。 正 像 它 使 农 村 从 属 于 城市 一样 , 使 未开化 和半开 化 的国家从 属于 文明 的国家 , 它 使 农 民 的 民 族 从 属 于 资 产 阶 级 的 民 族 ,使 东 方 从 属 于 西 方 ” ③ 此 可 知 , 种 不 平 等 的 社 会 现 实 正 是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由 这 斯构 建其社 会平等 观的现 实基础 。 二 、 克思 主 义 社 会 平 等 观 形 成 的 理论 条 件 马 马 克思 主义 社 会 平 等 观 的 形 成 ,是 建 立 在 对 传 统 社会 平 等 思想 扬弃 的基 础 之 上 的 , 这些 理 论 来 源 包 括 以下 几个 方 面 。 1对德 国 古典 哲 学 中“ 会 平等 ” 想 的扬 弃 . 社 思 德 国古 典 哲 学是 十 八 世 纪 末 到 十 九 世 纪 前 半 叶 德 国资 产 阶 级 革命 前 夕 的 资产 阶 级 哲 学 ,它 标 志 着 近 代 西 方 哲 学 向 现 代 西 方 哲学 的过 渡 . 主 要 代 表 人 物 有 康 德 、 希 特 、 林 、 其 费 谢 黑 格 尔 、 尔 巴哈 等 人 。在 康 德 哲 学 中 ,社 会 平 等 ” 想 主 要 体 费 “ 思 现 在其 “ 由” 想 中 . 以说 , 自 思 可 自由 平 等 是 康 德 道 德 哲 学 的 灵 魂 , “ 德 从 先 验 自 由 的逻 辑 前 提 出发 , 论 了 先 验 自由 与 即 康 讨 实 践 自由 的关 系 。 前者 只具 有 自由 的消 极 意 义 . 者 体 现 了 自 后 由 的积 极 意 义 : 由 即 自律 。 验 自 由为认 识 实践 自由提 供 了 启 先 中 真 正体 现 了谢 赫 的 “ 韵 生 动 ” “ 法 用 笔 ” 由此 可 见 在 气 和 骨 。 黄 宾虹 眼 中 ,笔 墨 ” 的重 要 无 可 比拟 。 中国 画 的 魅 力 就 在 于 “ “ 不尽之意于言外” 含 的笔 墨 精 神 。 创 作 作 品被 称 为 艺 术 .在 一 定 程度 上就 提 升 了作 品 的 价 值 。 术 创 作 的 过程 就是 人 类 精 神 表 现 的一 个 实 践过 程 。 艺 艺术 品 的灵 魂 载 体 便 是 艺 术 家 在 作 品 中 融 人 的 思想 感 情 。 艺术 源 “ 于 生 活 而 高 于 生 活 ” 艺 术 创 作 的过 程 是 生 活 、 会 、 思 、 . 体 构 表 现 到再 现 的一 个 精 神 转 换 过 程 ,这 一过 程 贯 穿其 中 的 都是 艺 术 家 自身 的修 养 与 思 想 精 神 ,再 现 了 自身 的 生 活 状 态 和 思 维 模式, 艺术 家 创 作 中 , 神 历 程 占 有 重 要 的 地 位 , 一 幅不 朽 精 而 的作 品 也 往 往 在 于 打 动 内心 才 能 称 之 为成 功 ,也 才拥 有 永 久 的魅 力 。 品 中 的创 新 虽 然 在 于 表 现 时 运 用 的技 法 与 构 成 , 作 但 中 国 画 的 创 作 绝 对 离 不 开 中 国美 学 体 系 的影 响 . 当 中 “ ” 物 “ ” 一 的 中国 哲 学 思 想 也 是 创 作 中无 法 摆 脱 的 。努 力 寻 找 我 统 表 现 当下 生 活 的 笔 墨 语 言 , 是 当 代 中 国 画 创 作 语 言 , 是 艺 就 也 术 家 对 生 活 的 感 悟 。 为 在 作 品 中赋 予 时 代 感 , 代 精 神 , 术 时 艺 家 要 深 入 生 活 、 验 生 活 、 悟 生 活 , 创 作 中打 动 内 心 , 造 体 感 从 创 魅力持久的作品。 中 国 的 哲 学 观 、 史 人 文 观 引 导着 中 国 艺术 的发 展 , 国 历 中 画 有 一 套 从 哲 学 到 技 法 的 完 整 体 系 , 个 体 系 的传 承 与变 化 , 这 正 是 我 们 中 国 画创 作 发 展 的精 神 动 力 。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平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在工人工资待遇方面,拉萨尔根据马尔萨斯人口论的
观点提出实施“ 铁的工资定律” 制度,即工人平均会
得到最低的工资。 他认为通过对工人工资的合理调
度就可以实现人口的相对稳定,既不会大幅增长也不
会迅猛下跌,人口的大致基数比较稳定,从而不会加
剧当下社会的绝对贫困程度,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与安
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启示,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
指导。
关键词: 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平等;拉萨尔主义; 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1.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 / j.issn.1672-8173.2019.06.003
的条件下以群体的方式适应和改造大自然,群体中的
成员地位、成果和贡献大体上是一致的,并没有太大
的差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开始出现阶级的分化和私有制,这时候的平等带有鲜
明的阶级立场而不再是单纯字义上的了,它成为了剥
削阶级无偿占有被剥削和被压榨阶层剩余价值的思
想圈套。 恩格斯指出:“ 平等的观念本身是一种历史
中和通过社会才是可能的,所以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
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 [2] 。 拉萨
尔派认为只有进行劳动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劳动在
社会中才能体现出价值,然后由劳动的成果来享受平
等的权利。 在分配方式方面,拉萨尔派的代表人物拉
萨尔认为只有在社会上或是通过社会的有益劳动的
所得才属于社会一切成员,这样仅是不触动所有制形
王 凯
(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87)
摘 要: 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概念,也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 马克思在《 哥达纲领批判》 中对拉萨尔
浅析马克思的平等观
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 的, 因此它在各方 他 们 就 不 成 其 为不 同 的个 人 )要 用 同一 尺 度 去 计
就 从 面, 在经济 、 道德和精神方 面都还带着它脱胎 出来 量 , 只有 从 同 一个 角 度 去看 待他 们 , 一 个 特 定 的那个 旧社 会 的痕迹 。 的方 面去对待他们 ……把他们 只当作劳动耆 , 再不 因此 , 每一个生产者 , 在作 了各项扣除 以后 , 从 把他们看作别的什么 , 把其他一切都撇开 了……要 社会 领 回的 , 正好 是他 给予 社会 的。他 给予 社会 的 , 避 免 所 有 这 些 弊 病 , 权利 就 不 应 当是平 等 的 , 而应 就 是他 个 人 的劳 动 量 ” 14 然 , 里 每 个人 除 了 当是不 平等 的” 140 。[o显 p 这 。[ -5 I 3  ̄ .
2 1年 第5 01 期
刨 新
I NNoVATI oN
NO5 01l . 2
( g 总 第3期 ) 第5 5
( o., u uai l N . ) V 1 C m lt e o 5 5 vy 3
浅析 马克思的平 等观
李 书巧
【 摘 要】 马克思认为 , 真正 的平等是仅仅依 据“ 这种身份 的平等。马克思的平等观体现 了彻底 的人本主义 , 人” 是一种科 学的政治价值理 想, 为我们提供 了和谐社会 中“ 平等” 所应追求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终极 价值 目标 。 【 关键词】 马克思 ; 平等观 ; 人本主义 ; 价值理想
等的对 待 , 仅仅 因为他们是 “ , 人” 而不 会考虑他们 资本 、 地位 、 出身等在这里统统都不起作用了。这是 地位的尊卑 、 财富的多少 、 智力的高低 和劳动量 的 历史 的巨大 进 步 ,虽 然有 这 种 进步 , 这 个 平等 的 “ 但 大小等诸多外在因素。
论马克思平等观的科学内涵
尤其是粗陋的共产主义。 这是 由于当时的社会现实
中小 生 产者 的实 际 , 其是 法 国小 生 产 者众 多 的实 尤
际, 从而使得蒲鲁东的“ 追求工资平等” 的所谓共产 主义 在 法 国 的小 资产 阶级 那 里 很有 市 场 , 真 正 的 而
无 产 阶级也 不 能认 清其 实质 。 克思认 为 , 陋的共 马 粗
立 , 此 马 克思 、 格 斯 给予 了深刻 的批判 。 16 对 恩 在 84
人 民群众的利益要求 , 具有无产阶级属性 , 与资产阶 级 平 等观 是根 本对 立 的 。 3平等绝对不是平均。 . 马克思反对平均主义 , 他
曾经 深 刻地 批 判 过没 有 扬 弃 私有 财 产 的共 产 主 义 ,
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条件决定 的, 平等是一个历史的 概念和范畴。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 :为了得出( “ 平等= 正义 ) 这个命题 , 几乎用 了以往全部历史 , 而这只有 在有 了资产 阶级和无产阶级 的时候才做到。 翻 由 ” 此可见 , 平等的观念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 2平等是有 阶级属性 的。 . 资产阶级所宣扬 的平 等具有资本主义屙 眭, 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 的。 因为 在资 本 主义 社 会 , 产 阶级 占有 和垄 断 了绝 大 资 多数生产资料 , 而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 民则没有 生产 资料 , 于被 统治 、 处 被压 迫 的境 地 , 以资产 阶 所 级 的所谓平等只是其阶级 内部 的平等 , 而不是全社 会 的平等 , 资产阶级的平等是虚伪的平等 , 它本身就 是一种特权 。 资产阶级所鼓吹的超阶级的、 绝对的平 等, 其本质上只是劳动力作为商品买卖的平等 , 只是 交换和交换价值 的平等 , 资产 阶级的这种平等实质 上是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 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 务的 , 是用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要想实现真正 的 被社会全体成员所共 同享有的平等 , 就必须 消灭私 有制 , 消灭 阶级 。 正如 恩格斯 曾经指 出 的 :无 产 阶级 “
论《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的平等观
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 168 -2020年第5期 总84期近年来,随着学界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深入研究,马克思的平等观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
《哥达纲领批判》作为马克思平等观臻于成熟的集中体现,蕴含着马克思极其丰富和智慧的理论。
因此,深入剖析《哥达纲领批判》,可以加深对马克思的平等观的领悟。
一、《哥达纲领批判》写作与发表背景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原名《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写于1875年4月至5月初,第一次明确而有力地表明了马克思对即将合并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纲领草案中的拉萨尔机会主义路线及其经济观点、政治观点和策略思想的尖锐的批判。
19世纪60年代后半期,德国工人运动由于在一系列重大理论、政策路线和斗争策略等问题上存在原则分歧,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派别:拉萨尔派和爱森纳赫派。
1871年德国统一后,德国形势发生了变化,经济危机席卷德国,工人阶级日益贫困,德国无产阶级迫切要求克服分裂,建立统一的工人政党。
爱森纳赫派曾多次向拉萨尔派建议两派合并,但都遭到拒绝。
在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等重大事件中,爱森纳赫派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进行了坚决斗争,获得了德国广大无产阶级,包括一些拉萨尔派中的人的认可。
拉萨尔为了保持其已经动摇的地位,不得不提出与爱森纳赫派合并。
但是,理论比拉萨尔高明一百倍,政治机警却差一百倍的爱森纳赫派急于合并,不但没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而且不听马克思恩格斯的告诫,做无原则的妥协和让步,和拉萨尔派一起起草了一个浸透拉萨尔主义的、“极其糟糕的、会让党堕落”“干瘪无力”的纲领草案。
《哥达纲领批判》成稿于1875年,但由于当时各反动派的极力阻挠和封锁,并没有公开发表,只是在倍倍尔、奥尔和李卜克内西等人内部传阅。
直到1890年反社会党人法废除,德国党准备决定起草一个新的纲领草案来代替哥达纲领。
恩格斯认为,“既然哈雷代表大会已把关于哥达纲领的讨论提到了党的议事日程”,现在有必要公开发表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来彻底肃清拉萨尔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安杨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1期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是全社会的理想和行为规范,有着丰富的内涵。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内容,使人们准确的理解它的涵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围绕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思想的主心骨。
一、自由(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价值导向认为集体主义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人才能自由全面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自由提倡自由是人人都有自我实现和发展的权力的“积极自由”。
再次,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而西方社会是为推翻神学并加强统治而提倡的自由。
最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认为自由是受一定条件约束并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自由观。
(二)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1.首先,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自由与必然不对立,是辩证存在的,要进行唯物辩证法的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是遵循社会、自然和人自身的发展规律的自由。
其次,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否则再大的成就也会被抵消。
再次,遵循人自身的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认为人的发展规律是递进的,人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做一些事。
最后,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自由也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不遵守社会发展规律,人们的社会活动会被阻碍。
2.自由观的目的。
“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和巨大的增长,私有制和旧的社会分工已被彻底消除,维持人类生存的必要劳动时间被极大缩短,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对立的阶级根源已被消除,劳动的普遍化得以实现,这就使每个人都拥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从而自觉自愿、不受阻碍地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本质力量。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就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最终目。
马克思平等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平等观的提出: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批判 马克思平等观的发展: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理论创新:超越传统平等观念的局限性 当代意义:为全球平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当代中国平等观的实践与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平等观的实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平等观的进一步发展 当代中国平等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马克思平等观启示我们反思当前全球贫困治理的局限和挑战,推动贫困治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和 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平等面临的挑战
贫富差距扩大 全球范围内的不平等现象加剧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掠夺 全球化对弱势群体的影响
应对不平等的政策建议与实践探索
政策建议:制 定公平的税收 政策,加大对 贫困地区的扶
国际社会平等观的比较研究与借鉴
不同国家平等观的差异与特点
国际社会平等观的发展趋势与 前沿
借鉴国际社会平等观的实践经 验
结合本国实际,创新发展平等 观
践指导。
马克思主义平 等观强调经济、 政治、文化等 方面的平等, 对于推动社会 全面进步具有
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平 等观对于维护 社会稳定、促 进社会和谐具 有重要作用, 是构建和谐社 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平 等观对于推动 全球治理、促 进世界和平与 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是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思想基础。
平等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中的不平等程度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不平等导致了社会阶级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
平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平等 是阶级斗争的最 终目标
阶级平等
阶级平等马克思主义者从政治、经济以及人权等角度对平等作出如下解释:"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平等不是一个抽象的、人道主义的空洞概念,而是始终与生产方式发展紧密相联,在人的相互关系中所体现出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是有着鲜明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解放的学说,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同全人类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同全人类的终极价值指向-平等是相一致的。
只有实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才能从社会主义形式上的平等转到共产主义的事实上的平等。
这是一个极高境界的平等理想。
恩格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
" 。
因此,只有"随着阶级差别的消灭,一切由此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就自行消失"。
因此,要实现真正平等的第一个条件就是消灭阶级。
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也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
如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本来是对抗性矛盾,但由于处理得当,转变成为非对抗性矛盾,也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在社会主义社会,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但因为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还存在,所以阶级矛盾还存在。
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应当善于区分并正确处理阶级矛盾以及社会上大量存在的非阶级矛盾。
将来,阶级斗争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不存在了,阶级矛盾也就随之消失。
国家的产生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地球上还没有国家,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各种氏族群体和氏族制度.后来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选:(第一,社会分裂为彼此对抗的阶级--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它对基本生产资料的占有和对多数人的剥削统治,并使之固定化、合法化,就必须凭借其经济的力量造成适合于自己的社会政治秩序.这是国家产生的最初阶级根源.第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发展起来,脑力劳动和社会组织管理工作逐渐专门化,使得建立脱离日常劳动和生活、专门管理和组织社会公共事务的特殊机构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成为可能.这是国家产生的一般历史条件.这种条件与特定阶级的需要和地位相结合,便使国家的产生从可能变成了现实.国家的起源说明了国家的本质.列宁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平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平等”韩婷婷平等是人类一直追求的主题,每个人都不会希望自己得到不平等的待遇。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解放的科学,人类的解放目标和最终结果就是平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说大家都是一样的,都得到了适合自己的和自己需要的,就这个意义来说,人人平等。
平等是历史的,是现实的,在不同的社会性质下,平等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平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在马克思、恩格斯基础上,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对平等作出了阐释,在他们的思想中处处体现着平等的观念。
一、平等的含义平等是指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
由于私有制出现、社会划分为阶级后产生了种种不平等的现象,争取平等一直是崇高的理想。
在平等问题上,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比旧社会大有进步,但仍不可避免保留旧社会的许多痕迹。
平等又作为一个形容词,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
”对于“平等”一词,我个人的理解是,首先,平等应该是在社会群体中的概念,生活在社会群体中才有平等与不平等;其次,平等是一个过程,一种动态的状态,这种状态带来的结果也应该是平等;最后,平等在我们现阶段的社会里还不能彻底实现,是一种相对的平等。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平等的内涵(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平等的释义“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这样的观念自然是非常古老的。
但是现代的平等要求与此完全不同;这种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申出这样的要求:平等。
要从这种相对平等的原始观念中得出国家和社会中的平等权利的结论,要是这个结论甚至能够成为某种自然而然的、不言而喻的东西,必然要经过而且确实已经经过几千年。
在最古老的自然形成的公社中,最多只谈得上公社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妇女、奴隶和外地人自然不在此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平等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
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正确地揭示了平等的内涵,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间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
一、平等观的嬗变
平等是一个古老的观念。
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
”(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2页)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与奴隶主之间有某些共同点,因此,他们之间可以要求平等,而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在多数地方是无共同点的,因此,两者之间自然就无平等可言。
通常情况下,奴隶主之间的平等可视为正常,而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平等就显得荒唐了。
在封建社会,“等级”、“门第”森严,不同的阶级、阶层有着各自的平等,而跨阶级、阶层的平等被视为“无序”、“犯上”。
在这种原始观念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时的“平等观”实际上是抛开“人”的平等权利,单从部分人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去找寻其共同点,因此可视为“相对平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产品交换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规模贸易,商品所有者要求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平等权利,资本家要求雇佣自主,工人则要求人身自由。
随着资本主义的确立,这种人的平等为人权问题的提出奠定了基础,这种要求就自然地获得了普遍的认可,自由和平等也就自然地宣布为人权。
马克思主义者从政治、经济以及人权等角度对平等作出如下解释:“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3页)
虽然资本主义的平等观比古老的观念大大进了一步,可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始终是两个对立的阶级。
在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里,必然存在无产阶级的不平等,资产阶级要求消灭封建的阶级特权,而无产阶级则以消灭阶级做为自己的要求,认为平等不应是一种表面的东西,它应该成为实际的、有内容的东西。
对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6页)
马克思的这些精辟论断把平等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在这里,已不再是某一阶级、某一阶层、某一集团的“人”,而是“一切人”,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这些平等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道德的建构
1、道德对人的影响
道德是人们的精神需求之一。
这种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与社会的价值、意义的认识和把握而产生的遵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心理倾向,它能引导人体的行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对人们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称。
(注:中共江苏省教育工作委员会编《思想道德修养》,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4页。
)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自己的行为体现着某些社会关系、社会意义,道德是个人在社会中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它能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对个人而言,道德对个体发展极为有利,它能促使人们身心平衡,使主体自我完善。
人的社会化就是促成个人同社会的统一,这个过程,也就是个人对社会道德调控的认同,不断提高自身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的过程。
要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离开道德是无从谈起的。
现代道德是人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基本权利而实现的,它是个人主体对特定价值
的一种自主要求。
因此,平等既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2、道德内容的调配
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源远流长,尤以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影响甚大,此外,还有传统舆论、传统习惯,诸如:“节俭”、“勤劳”、“良心”、“孝”等,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蕴含着大量的精神财富,陶冶、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可是,中国古老的文化历史也有诸多弊端,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愚忠”、“愚孝”让人愚从,“一切人”的平等观念在古老的中国被视为“叛逆”,使得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人权意识长期以来遭受压抑。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平等意识增强,懂得了人的尊严,特别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愈来愈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冲击着旧的等级森严的传统观念,努力发展个性,实现自身价值。
中国现代社会的价值正趋向多元化,全社会重视“德、才、能”的多种价值。
尽管如此,“德”在人们心中的价值标准仍占很重要的位置。
3、道德的时代内涵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从国情出发,依据国民精神生活的实际需要、民族特有的风格和性格,既要承接历史遗留下来的财富,又要适应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事业的发展,把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推广开来,使之变为人们的道德品质,因此,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变革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提出: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
“为人民服务”既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
一个人只有自觉、自愿,才能更好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要做到自觉、自愿,必须保证自身的平等权利,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
“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又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既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同时又反对置他人利益于不顾或以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的小集体主义。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应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主体意识、平等观念和民主思想,大力提倡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建立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这样才有利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人本身的价值,维护人格尊严、民主权利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平等观与道德建设
加强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为基础,注重“一切人”的平等观念。
事实上,中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政治、经济、科学和法律等方面,无不渗透平等观。
1、政治方面
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道德与政治难分难解,政治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道德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人民有当家作主的权利,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
在政治生活中要求全体中国人民在平等的基础上,享有管理监督国家事务的权利。
从管理者角度看,在实际运行中,权利的行使主体为少数人,在具体行使党和人民赋予他的权利时,某些道德水准不高的管理者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颇,名义上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实际上是人民的“老爷”,是特权人阶层。
一些人在扭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支配下,运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有些人因此走向腐败,走向犯罪。
据中纪委2000年1月公布的资料看,199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已查结案件130414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132447人,在受处分的人员中,县处级干部4092人,地厅级干部327人,省(部)级干部17人。
(注:郑群《试论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取向和完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伦理学》2000年第9期,第47页。
)干部腐败现象日益突出,其原因与腐败者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差有关,也与当前制度不力、缺少有效的监督有关。
权力的过份
集中,导致权力主体为所欲为。
如果他们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正确地位,真正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人与工作,平等地参与和竞争,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时刻“慎独”,加之健全严密的监督管理机制,可使权力行使主体大大改变自身的形象。
从被管理者角度看,广大人民群众应运用自身的政治权利,以平等主体的身份去参与政治,以真正主人翁的姿态去管理、监督国家事务,特别是对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有害的事,要勇于揭发、勇于监督、勇于抗争,要抛开几千年以来烙在中国人身上的奴性,追求人的自由和平等,并以此促进道德意识的转化、道德情感的升华,使自身成为一个健全向上、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经济方面
经济是道德的基础,经济环境是道德建设的条件,道德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的实际贡献和个人利益直接挂勾,奖优罚劣,多劳多得,优胜劣汰,因此,人们劳动纪律观念大大强化,职业责任感增强,“诚实劳动、合理经营、公平交易”越来越被视为美德。
“有德则有财”说的是道德能给人们带来益处,违反道德的行为,或早或晚都会使事业受阻。
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一切向钱看”,这些人“钱”字当头,坑蒙拐骗,因此,社会需要呼唤“诚实守信、彼此平等、信守承诺”的道德品质。
从长远来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中国特色的道德,尽管在社会主义初级出现了一些不道德的现象,随着经济大国的确立,越来越多的人会有“人无诚不立、业无义不兴、国无信不守”的道德意识。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身也寓含着平等观念的道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