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_个人整理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性视角下腐败的成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人性视角下腐败的成因分析

77900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人性视角下腐败的成因分析一、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理论是以人的实践为基础研究人的本质的理论,马克思认为,把人看成抽象的人来研究是不正确的,人的最基本需要是生产资料的满足,因而,人类首要的任务就是生产实践,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在生产实践中人逐渐建立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正是在生产实践中人类逐渐形成了社会的雏形。

所以,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给人的本质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马克思之前的德国哲学家,考察人性的出发点主要集中在人的意识层面,他们把意识看成是生命的个体,然而,马克思则是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首先肯定人的现实存在性,这是研究的基础,人同动物一样的地方在于都有肉体的组织,都有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但是,动物的需要仅限于满足自身和下一代生存的基本需要上,然而,人作为“社会存在物”需要是多方面的。

而且,也是异常复杂的。

在这里马克思把需要看成是人的本性,正如他说的“任何个人如果不是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需要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有基本的物质需要也有精神的需要,每一种需要的满足都是下一个需要的前提,正是需要的无限性和多样性才成就了整个社会的不同形态。

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层五个层次,每个层次是不同的需要,上层需要被激发的条件是下次需要得到满足。

需要是跟随人的社会实践不断变化的,同时又是人的需要刺激社会实践的改变。

由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于是就产生了利益矛盾,还有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

如果处理不好这种需要的矛盾性,人很容易陷入一种需求扭曲的状态之中,有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会采取极端的手段,对他人及公共利益巧取豪夺。

论马克思的人性观

论马克思的人性观

基于马克思人性观探讨解决矛盾冲突的路径王宗帝人在社会中必然要面对各种资源在人与人之间分配的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利益问题。

一个人单独在原始森林中生活是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的,只有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才会产生矛盾冲突---小到最小的社会模式---家庭,大到最大的社会模式---人类世界。

马克思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在社会中,就必须要面对其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必然出现。

一马克思人性观主要内容人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特有的本性。

马克思的人性理论包括人的本质的论断和人性观点两部分。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前提概括为三条:现实的个人、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

马克思指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同时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

许多人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论断等同于马克思的人性观点,这种认识是对两个概念的混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与人性观具有不同的深度与层次。

“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人具有实践性、主观能动性、社会性,人性是发展变化的。

马克思从人发展的角度又把社会进步概括为三个阶段: 一是以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二是以物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自由个性阶段。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关于人性的观点包含了“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的观点。

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解读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

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解读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内容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主体属性,人性即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要求教育者必须坚持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着力培养人的主体性。

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解读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论的主要内涵及其基本内容1.人性的自然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性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基础。

马克思解释了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的内涵,“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这种“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也就是说,人是一个生命的自然存在,具有自然属性。

2.人性的社会属性。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属性仅仅是人所具有的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人是在社会当中产生的,是社会进化的结果,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3.人性的主体属性。

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马克思认为“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征”。

恩格斯指出“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都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人始终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不仅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而且也是认识和发展本身的主体,具有主体属性。

二、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1.人性间的相互制约性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提供必要性的理论依据。

人的自然性特征反映为人的生理性需要和物质性需要,它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下才能得到满足,这就意味着离不开对人们思想的引导和提升,尤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思想的调节与疏导。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理解仍就是我们今天理解人的基本根据。

哲学史可以说就是对人性理解的历史。

从已有的全部哲学史来瞧,只有马克思对人性的理解才就是全面而真实的。

这种理解中的人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就是抽象概念中的人,这种具体生活中的人才就是具有类特性、社会性、历史性以及生命双重性的人。

这种对人性的理解克服了以往哲学对人的抽象理解以及对人的完整性的分裂,还人以真实面目。

只有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正确的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哲学才会对人的生成、发展、完善起到观念上的促进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人与社会发展的理想。

这种理想即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实现,以这种“自由人联合体”构成的社会就是属于人的真正的社会,这种社会实现了人与自身本质的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矛盾的解决。

这种理想为人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马克思虽然就是西方的哲学家,但她不就是局限于狭隘的民族国家的视域内思考问题,而就是立足于整个人类,关注人类的命运。

因而,马克思不就是纯粹西方意义上的思想家,而就是真正属于全人类的思想家,她的思想具有人类性价值。

正就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人类发展的意义上对非西方国家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这也就是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理论根据所在。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需要考察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在中国的情形,因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分析人性论具有直接的影响。

同时,《去魅》就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科学发展观无疑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而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为了正确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显然需要搞清楚人性就是什么?为此则必须对于以往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主要失误有所廓清。

这个失误主要就就是把人性归结为阶级性。

《去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后继者中,又有人提出了人性就就是‘阶级性’的观点,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性理论本身变得扑朔迷离了。

从马克思的人性观分析人性善恶说

从马克思的人性观分析人性善恶说

性这 个 问题 , 究 竟何 为人 性 ?我 们说 人性 善 ?人性 恶 ?又或者 是善 会 中 通过 社会 实 践 才能 实现 。他 说 的人 的 需要 本性 也 指全 人类 需 恶皆有 呢 ?本 文从马 克思 的人性观 出发 , 来探讨这 一 问题 。 要 的 总和 , 而 不是 个 人个 体 的需 要 , 他说 的 劳动 也是 指 单个 的人 的 马 克思的人 性观 劳动, 不 受外 在 的社会 条 件和 自 然 条件 的制 约 的自 由 自觉 的活 动 。 马 克 思 主义 是 关 于 现 实 的人 及 其 发展 的科 学 理 论 , 即 要 解放 另 外 , 马 克思 的 人性 观 还具 有层 次 性 。在马 克思 看 来 , 人 性 有 两个 人、 发 展人 。而要解 放人和 发展人 首先要 弄清楚 一个 最基本 的问题 , 层次: 一 是一 般 的人 类本 性 , 即 古今 中外 的 人仅 仅作 为 “ 人 ”而 具 关于 人性 这个 问题 。在 中国人 性发 展的 思想 史上 , 思想 家们 往往是 有 的 特性 ; 二 是在 不 同 的历 史时 期人 性 的不 同表 现 即具 体 的人 性 , 直接 从人 性的 善恶 开始建 构其 理论 体系 的 , 亦 或者 仅仅从 人 的自然 即那 个时代 的现 实的 人的 本性 , 这是 马克 思 考察的 重点 。 由此 我 属性 、 社 会 属性 或 者理 智属 性 等不 同 方面 来探 讨人 性 , 从 而得 出人 们 可 以看 出马克 思不 仅注重 考察 不 同时代 的人 的共性 , 也 注重 考察 是生 物人 、 政 治人 、 理性 人等 各种 不 同的结论 。【 1 在 马克思 看来 , 他 现 时代 的 具体 的 人的个 性 。另外 , 马 克思人 性观 还具 有实 践性 或社 们 没有 从整 体上 来看 待人性 , 只 是从 不 同的侧 面去揭 示 了人性 的某 会历 史性 , 即人性 是 随着社 会 实践 的 发展 而发展 的 。世界 上的 任何 个方面, 因而 是不 完 全的 、 有 缺 陷的 。就 如 同把一 个完 整 的人 分 事物都 是处 于不 断的 运动变 化 中的 , 作为 生活在 现实 社会 中的人 更 割 成 不 同的 部分 来单 独 看一 样 。没有 理 解到 生 活在 现 实中 的人 首 是 如此 。社会 生 活实践 水平 的高 低 , 对 人性 的发 展是 具有 直接作 用 先 是 以生活 在各种 社会 关 系之 中为 前提的 , 脱 离了社 会关 系这个 大 的。马克思所讲的人, 是现实社会中的人, 所以他讲的人性当然也 而 现 实 的人 又总 处于 各种 社 会关 系 之中 , 所 以不 存 环境, 是 不可 能作为 人那样 存在 和发展 的 。正 如马 克思在 《 1 8 4 4年 是 现 实 的人性 , 经 济学 哲学手 稿》中的 阐述 : “ 人的本 质是一切 社会 关系 的总 和 。 在 适 用于一切 时 代 、 一 切社会 , 放 之四 海皆 可用 的一成 不变 的人 性 。 马克思 的人 性还 具有 具体性 。正如 前面所 说的 人性 也是 具体 这 种总 和的 社会 关 系无 疑包 括 了物质 上 、 经 济上 、 政 治上 、 精神 上和 最 后 , 文 化 上 的 。与 此 同时 , 马 克思 还 指 出: “ 无 论 在什 么 情况 下 , 各个 人 的 , 即每个 时 代 , 每个 个 体 的人 性实 际上 的 样子 和他 所处 的 社会 关 的出 发点 总 是他 们 自己 ” ,“ 各个 人 过去 和现 在 始终 是 从 自己 出发 系是密不 可分 的 , 而 且还具有 不 断发 展的倾 向 。 的” 。因 而人 是 具有 自我 性 的 , 这 种 自我 性 也就 是人 的 “ 本 我性 ” 。 二、 人性 善与人性 恶诸说 马 克 思在 评 价黑 格 尔的 现 象学 时 曾这 样说 : “ 人 是 自我 的 , ……人 在 中国 , 战国 时期 的孟 子可 以说是 性 善论 的代表 。他 提出 了人 的每一 种本 质力 量 都具有 自 我性这 种特 性 。 州 马克 思认 为黑 格尔 性本 善的 思想学 说 , 即强调 了人 性善 是先 天的 自然属 性 。孟 子作 为 把人 抽 象为 “ 自我” , 把 人性 定 义 为 “ 自我性 ” , 即 “ 本 我性 ”是 有 中 国哲 学 史上 第 ~ 个 系统 阐 述人 性 问 题 的哲 学 家 , 他说: “ 恻 隐 之 其 合 理性 的 。这 样也 就 肯定 了人 性 具有 “ 本 我 性 ”的 特征 。因而 心 , 仁之 端也 ; 羞恶 之心 , 义之 端也 ; 辞 让之心 , 礼 之端 也 ; 是 非之心 , 在 历 史发 展 的每 一个 阶 段 , 人 性 无论 以什 么样 的形 式表 现 出来 , 都 智 之 端也 。人 之 有 此四 端 也 , 犹 其 有 四体 也 。 ”『 6 他 还说 : “ 人性 之 脱离 不 了 “ 本 我 性 ”这 个最 鲜 明 的特征 。因此 , 人性的 “ 本我性” 善也, 犹 如水 之就 下也 。人无 有不 善者 , 水无 有不 下 。“ 仁” 、“ 义” 、 是 值得 肯定 的 。因为无 论谁 、 任 何个 人都是 他 自己 生存和 发展 的主 “ 礼” 、“ 智” , 非由外铄 我 也 ( 不 是外 来的 作用 ) , 我 固有之 也 。f 7 因 体, 就整 个人 类 共 同体来 讲 也是 一 样 的, 人类 首 先 必须 要保 有 自我 此 他认为人 性本 来就是 善的 。 然而 , 以荀 子 为代 表的 性 恶论 也不 逊 于性 善 说 , 荀子 认 为人 性 生存 和 发展 的 能力 , 每个 个 体都 是 从 自己 出发 是合 理 的 , 也 是 顺应 社会发 展规律 的 。 就 是人 的 自然 本 能 , 人 “ 生 而好利 ” 、“ 生而恶 恶 ” 、“ 生而有 耳 目之 。[ 8 这 些天 生的 , 同动物类 似的 动物性 的自然本 性 因而认为人 是 “ 任 何人 如 果不 同时为 了 自己的 某种 需要和 为 了这种 需 要的器 欲 ” 官而 做 事 , 他 就什 么也不 能 做 。 ”【 4 马克 思 又说 : “ 他们 是什 么样 的 , 恶的。人的本性都是爱自己, 利自己的。荀子还说: “ 人之性恶, 其 这 同他 们的 生产 是一 致的— — 既和他们 生 产什 么一致 , 又和 他们 怎 善 者伪也 。 , ’ 【 也 就 是说 , 行恶 是人天 生 的与 生俱来 的 自然倾 向 , 善 样 生产 一 致 。因 为 , 个 人 是什 么样 的 , 这 取决 于他 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行 生 产 的物 都 是伪装 出来 的 , 也就 是说人 性 中不存 在 真正 的善 。韩 非 子也认 为 质条件。 ”这似 乎又 意味 着人 性 是通 过人 的 需要 体 现 出来 的 , 这 与 人 性 中并不包 含 仁爱 、 同 情、 自制 , 人性 “ 善 恶贵 贱 ” 、 人人 都 “ 好 利 人 的本 性理 解力 、 本我 性是 一致 的 。因为人 的本 我性 是 由其需 要引 恶 害 ” , 人与人 之间 的关系就 是厉 害计较关 系 。而 且极端 地认 为“ 故 犹 用计 算 之 心 以相 待也 , 而 况 无父 子 之泽 乎 ? ”【 】 发 的 。人性 通过人 的对 象体 现 出采 并获得 确证 , 人性 和人 的对 象是 父 母 之于 子也 , 由 于人 与人 之 间利 害 关系 的存 在 , 导 致人 们把 道 相 互 映 证的 镜 子 。人 性 的发 展表 现 为人 的 能 力的 全面 发展 和 人 的 他 还 进一 步 指 出, 对象 的 发展 , 二 者统 一于 人 的社 会 实践 即劳 动 之中 。然 而 , 马克 思 德 、 仁 爱、 仁慈、 恻 隐之 心等 等都抛 之 、 弃之 , 所 以人性 本恶 。刚 刚发 1 7 坠机事件, 正 如原 央 视 著 名节 目主 持 人崔 永 元 在 又 把人 的本 质归 结为 劳动 , 而劳 动的 本质又 是人 的 “ 自 由自觉 ”的 生 的 马航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的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人性观和价值观被视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强调人类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而其价值观则强调社会公平和人类解放。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理论体系。

一、人性观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个体的行为和思维都受到社会关系和历史环境的制约。

人性是在特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固有属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动物,通过劳动改变自然和社会,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中,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界和社会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基本方式。

通过劳动,人们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生产出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并通过社会分配机制来满足个体的需求。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个体的自由和发展需要建立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

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公平和解放为核心。

在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指出了剥削制度的存在和私有制度对人的压迫。

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和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公平和解放的关键。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实现了人们的平等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主张个体通过社会分工和合作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并通过实现共同富裕来实现社会公平。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观强调消除社会阶级之间的差距和解决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它主张消除剥削制度,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并通过教育和文化等方式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观认为,个体的解放需要从物质条件和精神觉醒两个方面来考虑。

物质条件的解放是通过改变经济结构和解决社会问题来实现的,而精神觉醒的解放则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存在价值,并主动参与社会变革的过程。

三、人性观与价值观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与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_杨康裕欣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及其现实意义_杨康裕欣

[ 5]
环境中入手。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导师, 马克思以此 为基础, 提出了他的共产主义—人类解放学说。 马克 — —共产主义, 思给了我们一个很美好的憧憬— 并且这 个憧憬并不像乌托邦那样飘渺, 这个憧憬是建立在坚 实的基础之上的。 二、 马克思人性观的现实意义 1. 马克思人性观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石。2003 年 10 月 14 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党中央提出了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 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的执政理念。 我们应该 如何看待以人为本呢, 这个基础就是马克思的人性观。 社会是有人组成的, 人是社会的主体, 党中央应该 采取什么样的执政方针或思想路线, 选择和建立什么 样的国家机构体制和管理手段, 就必须先对人性问题 , 做出最基本的判断 弄清楚这个社会的主体“人 ” 到底 指的是什么。如果没有把以人为本的“人 ” 给定义好, 那这个政策就只能是口号, 而不能落实到实处, 更起不 了它应有的作用。 既然人是现实的, 从事生产劳动的个人, 那么以人 为本就应该落实到每个现实的个人身上 , 在这些现实 的个人身上, 没有财富的差别, 没有地域的差别, 没有 男女的差别。党中央近几年来, 特别注重医疗卫生改 革, 城市农村低保等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重视, 说明我 们对人的本性的理解在不断地加深 。 2. 马克思人性观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 供了理论依据。面对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当前社会中 存在的种种矛盾, 党中央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主张, 并号召全国上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 社会而奋斗 而所谓的和谐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 系, 使各方面协调发展, 而在这各种关系中, 最重要的, 也是最主要的关系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 系, 而马克思的人性观就为我们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 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既然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 。而且马克思认为, 总和” 劳动应该是自觉、 自由的, 而且人在劳动中得到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 当然, 在 当前的社会中, 我们还存在着普遍的异化劳动现象。 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了劳动对于人类的价值 。 既然如 我们就应该把劳动看成是一种崇高的工作 , 每个人 此, 都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得到自己的发展 , 在发 展自己的过程中, 也就使整个社会得到了发展。 既然 人类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那我们就应该处 , 理好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 因为如果整个总体都乱 了, 那就没有个人的容身之地了。我们可以看到, 在当 前社会中存在着很多坑蒙诈骗的行为, 如油条里面有 磷、 鸡翅里有苏丹红、 肉里注水、 米是陈化粮、 牛奶加入 了三聚氰胺的毒浪翻卷而来等等, 这都是因为人们没 有对人性有个很好的认识。

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

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一方面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个深度思考的问题:我们现代人,我们的社会到底要向哪里发展?说到底就是为什么活着的问题。

不仅普通老百姓在想这个问题,很多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也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个问题。

本文就历史上对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本质的误读作一个澄清,并提出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的新的理解,尝试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恢复我们对理想社会的信心。

关键词:人性、社会属性、自然属性、阶级性长期以来,关于人性的表述我们一直都依据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那句话“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

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于是我们就当然地推理为社会属性是区别人与动物的唯一标准,在阶级社会中人性的社会性表现为阶级性,不带阶级性的人性就是抽象的人性,超阶级的人性。

于是每个人都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于是就有了文革残酷的阶级斗争。

然而,今天我们回头再来看马克思关于人性的表述,我们会发现关于人性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表述根本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原意。

一、马克思论人性马克思在1844年到1846年两年中对人性有三种不同的重要表述。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1)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

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在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3)(一)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人类的根本属性。

马克思对人性的表述的哲学基础来源于对劳动的阐述,是通过对人的劳动与动物的劳动加以比较为说明人作为类存在的根本特性,这是马克思主共产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和美学理论的基础。

伦理学知识点6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伦理学知识点6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2)马克思这一阐释是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最 现实合理的解答,避免了西方人道主义的抽象 概念,为我们科学地认识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 生活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1、内容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马克思从社会实践的观点出发,具体地历
史地说明人性的内涵。
(1)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 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 42卷,96页
(1)处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条 件下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形态,因而具有 不同的本质。
(2)人的社会存在形态及其本质是一 个历史过程。人在创造历史和发展历史的 同时,也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的存在和本质。
2、意义
1)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解释人的道 德生活的意义,更重视人在现实中所获得的社 会本质,而不是先天的理性假设或动物性本能。
(2)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也创 造了各种社会关系,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
“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 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 第1卷,71页
(3)人在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和社会关系 中表现出来的属性,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的。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 的----即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 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6768页
2)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因而人性也是具体 的。
(1)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每个人处 所承担的社会关系不同,因而彼此也不相 同。

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来解读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来解读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的理 论 对人 的全 面
主 义社会 有 着 重要 作 用 。 关键词 : 克思主义 马 人性 人 的 自由 全 面 发 展
自然属 性 , 在 于 它 的社 会 性 。马 克 思 在 阐述 人 的本 质 而 时 , 终 坚 持 历 史 的 、 实 的 、 会 的 唯 物 主 义 立 场 。 调 始 现 社 强 人 按 照 人 的各 种需 要 .按 照各 种 物种 的尺 度 去能 动 地 改
马 克 思 主 义人 性 论 中关 于人 的 自由 、人 的 解 放 、 人
的 发 展 的 学 说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的 精 髓 。 主 张 人 的 解 他 放 和 人 性 的 回 归 . 与 他 主 张 的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学 说 是 一 这
致 的 。 马 克 思 主 义 肯 定 个 人 的 自 由 权 利 , 且 把 这 种 权 并 利 看 作 是 社 会 发 展 的 动 力 , 为 生 产 力 中 最 活 跃 的 力 量 因 是 有 创 新 精 神 和 能 力 的 人 。 何 追 求 只 有 借 助 社 群 的 力 任 量 才 能 实 现 . 群 的 根 基 也 只 有 通 过 自 由 的 追 求 才 能 得 社 到 巩 固 。 重 人 的 个 性 , 进 人 的 全 面 发 展 , 想 政 治 教 尊 促 思
人 是 一 种 社 会 的 实 践 的 存 在 。 人 的 本 质 不 在 于 它 的
物 。 践 活动 创 造 了历 史 , 时 也 改 变 了创 造 活动 本 身 。 实 同
马 克 思 主 5 /- 论 中 关 于 人 的 自 由 、 的 解 放 、 的 发 展 I- ,, _ 性 人 人 的 学 说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的 精 髓 。 马 克 思 主 义 关 于 人 性

对马克思人性观的总结

对马克思人性观的总结

对马克思人性观的总结马克思的“人性”概念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其理论空间尚待进一步拓展、开掘。

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但笔者认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马克思的“人性”概念与“人的本质”概念的关系问题。

这是因为,在马克思的早期文本中,“人的本质”是一个高频概念,但自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出关于“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现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P135)的著名论断之后,这一概念就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很少出现了,特别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个为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家们所称道的概念是以被马克思、恩格斯给予集中批判的形式出现的;与之不同,“人性”(“人的本性”、“人类本性”等)这一概念在马克思那里却保留下来了。

然而,时下人们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探讨“人的本质”问题上,而淡化了对“人性”问题的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其中或许有现实方面的顾虑,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还是我们对马克思相关文本的研究,尚未从根本上摆脱教科书一般“原理”的束缚。

实际上,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在马克思那里,“人性”与“人的本质”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是互补的还是互斥的?我们要认真研究的问题至少有:第一,马克思是否用“人性”(“人类本性”、“人的本性”等)概念取代了“人的本质”概念?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们现在讨论“人的本质”问题的理由和根据何在?第二,一般认为,“人的本质”总是具体的,抽象的“人的本质”是不存在的,若果如此,那么我们将如何处置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概念呢?“人的类本质”与“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是否可以把“人的类本质”理解为抽象的“人的本质”,而所谓具体的“人的本质”是否可以被理解为人的现实本质即“人的个体本质”?等等。

这些都是事关创新发展唯物史观、建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问题,希望学界给予高度关注,把相关研究引向深入。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_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_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理解仍是我们今天理解人的基本根据。

哲学史可以说是对人性理解的历史。

从已有的全部哲学史来看,只有马克思对人性的理解才是全面而真实的。

这种理解中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是抽象概念中的人,这种具体生活中的人才是具有类特性、社会性、历史性以及生命双重性的人。

这种对人性的理解克服了以往哲学对人的抽象理解以及对人的完整性的分裂,还人以真实面目。

只有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正确的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哲学才会对人的生成、发展、完善起到观念上的促进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人与社会发展的理想。

这种理想即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实现,以这种“自由人联合体”构成的社会是属于人的真正的社会,这种社会实现了人与自身本质的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矛盾的解决。

这种理想为人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马克思虽然是西方的哲学家,但他不是局限于狭隘的民族国家的视域思考问题,而是立足于整个人类,关注人类的命运。

因而,马克思不是纯粹西方意义上的思想家,而是真正属于全人类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具有人类性价值。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人类发展的意义上对非西方国家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这也是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理论根据所在。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需要考察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在中国的情形,因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分析人性论具有直接的影响。

同时,《去魅》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科学发展观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而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为了正确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显然需要搞清楚人性是什么?为此则必须对于以往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主要失误有所廓清。

这个失误主要就是把人性归结为阶级性。

《去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后继者中,又有人提出了人性就是‘阶级性’的观点,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性理论本身变得扑朔迷离了。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理解仍是我们今天理解人的基本根据。

哲学史可以说是对人性理解的历史。

从已有的全部哲学史来看,只有马克思对人性的理解才是全面而真实的。

这种理解中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是抽象概念中的人,这种具体生活中的人才是具有类特性、社会性、历史性以及生命双重性的人。

这种对人性的理解克服了以往哲学对人的抽象理解以及对人的完整性的分裂,还人以真实面目。

只有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正确的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哲学才会对人的生成、发展、完善起到观念上的促进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人与社会发展的理想。

这种理想即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实现,以这种“自由人联合体”构成的社会是属于人的真正的社会,这种社会实现了人与自身本质的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矛盾的解决。

这种理想为人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马克思虽然是西方的哲学家,但他不是局限于狭隘的民族国家的视域内思考问题,而是立足于整个人类,关注人类的命运。

因而,马克思不是纯粹西方意义上的思想家,而是真正属于全人类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具有人类性价值。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人类发展的意义上对非西方国家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这也是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理论根据所在。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需要考察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在中国的情形,因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分析人性论具有直接的影响。

同时,《去魅》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科学发展观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而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为了正确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显然需要搞清楚人性是什么?为此则必须对于以往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主要失误有所廓清。

这个失误主要就是把人性归结为阶级性。

《去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后继者中,又有人提出了人性就是‘阶级性’的观点,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性理论本身变得扑朔迷离了。

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

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

马克思人性观的现代解读马克思的人性观是他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的产物。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的人性在社会关系中发展和实现。

马克思的人性观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首先,马克思的人性观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和群体意识。

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自己的真正个性和自由。

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思潮盛行,人们往往追求个人的欲望和利益最大化,忽视了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

马克思的人性观提醒着我们,个体的幸福和自由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的幸福和自由基础之上的,只有关注和解决社会问题,共同推进社会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其次,马克思的人性观强调了人的创造能力和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通过劳动和实践,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大幅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马克思的人性观提醒着我们,要正确看待科技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推动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马克思的人性观强调了人的自由和解放。

他认为,人的自由是一个历史的目标,只有在解放了的社会里,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尽管我们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和权利,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各种束缚和限制。

马克思的人性观提醒着我们,要关注个人和社会的自由,推动社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消除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不平等和不自由,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最后,马克思的人性观强调了人的互助和合作。

他认为,人只有通过相互合作和互助,才能克服自然界的困难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和利益至上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了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泛滥。

马克思的人性观提醒着我们,要关注个体和社会的互助和合作,推动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建立更加公正和有利于人类共同发展的社会秩序。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与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与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
• 可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与人 的需要理论,对我们研究管理心理学,正确评价 国外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理论有重要指导意义, 它是社会主义的科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重要 理论根据。
第二节 西方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
西方管理心理学家对人性假设的分类有以下四种: • 一、“经济人”的假设 • 二、“社会人”的假设 • 三、“自动人”的假设 • 四、“复杂人”的假设
• 这种理论的实质是要求工作、组织、个人三者 有最佳配合,其基本含义是:
• 1、参加一个组织的人员是各不相同的,不同 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随发展条件而变化,每个人的需要不同,需要 层次也因人而异。
(2)对于人的激励,主要是给予来自工作本身的内 在激励,让他担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担负更多的 责任;
(3)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工人更多的自主权,实行自 我控制,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并共同分享权力。
其核心在于下属的自我管理,管理者对下属充分信 任、充分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采取参与式管理。
对“X理论—Y理论”的评价
关系,他自己就不能生存,因而也就没有什么 人的价值可言。“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 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 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 4、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建立和完善的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评价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应注意两个方面:即社会应尊重和满足个人的 利益和需要。
• ◆无产阶级价值观的特征是:
• 管理者的主要职能既不是生产的指挥者和控制
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是生产环境 与条件的设计者与采访者。
•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以发 展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 3、奖励制度的变化。该假设重视内部激励, 即重视职工获得知识,施展才能,形成自尊、 自重、自主、利他、创造等自我实现的需要等 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管理的任务只是在于创 造一个适当的环境。

马克思主义个人观

马克思主义个人观

论马克思主义个人观“以人为本”作为当代中国科学的发展观和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念,在各个领域里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甚至受到衷心的拥护。

一、人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世界之本当今社会承不承认“以人为本”,这要从“本”的含义说起。

哲学上的“本”首先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指的是世界的基础和本原。

在哲学史上,物、心、神都曾被当作“本”,并由此而演化为唯物、唯心、神学等流派。

在马克思以前,本体论不仅是一种观点和流派,而且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

任何一种哲学都必须回答世界的终极本质问题,把本体论作为哲学构成的基本板块。

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本体论,与形而上学是同义语。

但本体论思维方式具有严重的缺陷,它避开人和人的现实生活抽象地追问世界的始基,得出的答案既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只是一种思辨的信念,怎么说都行,不具有公认的确定性。

因此,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变革的矛头一开始就指向本体论,把对世界终极本质的追问回归到人及其实践中。

马克思深刻地意识到,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但是它所提出的问题是有意义的。

人是智慧动物,从不满足于对事物的感性直观;超越感觉经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深层理解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本体论对世界本质的终极追问恰恰与人的形上诉求相统一,在这个意义上,不满足于既有的生存状态,追寻世界的理想之“本”,这不仅促进了人在主观与客观、此岸与彼岸、本质与现象、感觉与思想等二元分立领域对立的意识和觉醒,而且具有批判现实的作用。

问题在于怎样理解和确认世界之“本”。

马克思以前的一切本体论都是与人无涉的,它们形态各异,内容不同,但有其共同点,即不理解世界的属人性质,都是在人的实践和创造之外去设定世界的终极原因和构成。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把对世界之本的追寻置于人的生活实践中。

马克思首先确定了世界的存在前提,即我们所说的世界是现实的世界,是人的生活世界,而不是离开人的虚妄和抽象的世界,讨论这种世界之本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_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_个人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理解仍是我们今天理解人的基本根据。

哲学史可以说是对人性理解的历史。

从已有的全部哲学史来看,只有马克思对人性的理解才是全面而真实的。

这种理解中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是抽象概念中的人,这种具体生活中的人才是具有类特性、社会性、历史性以及生命双重性的人。

这种对人性的理解克服了以往哲学对人的抽象理解以及对人的完整性的分裂,还人以真实面目。

只有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正确的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哲学才会对人的生成、发展、完善起到观念上的促进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人与社会发展的理想。

这种理想即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实现,以这种“自由人联合体”构成的社会是属于人的真正的社会,这种社会实现了人与自身本质的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矛盾的解决。

这种理想为人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马克思虽然是西方的哲学家,但他不是局限于狭隘的民族国家的视域思考问题,而是立足于整个人类,关注人类的命运。

因而,马克思不是纯粹西方意义上的思想家,而是真正属于全人类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具有人类性价值。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人类发展的意义上对非西方国家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这也是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理论根据所在。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需要考察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在中国的情形,因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分析人性论具有直接的影响。

同时,《去魅》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科学发展观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而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为了正确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显然需要搞清楚人性是什么?为此则必须对于以往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主要失误有所廓清。

这个失误主要就是把人性归结为阶级性。

《去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后继者中,又有人提出了人性就是‘阶级性’的观点,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性理论本身变得扑朔迷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对人性的理解仍是我们今天理解人的基本根据。

哲学史可以说是对人性理解的历史。

从已有的全部哲学史来看,只有马克思对人性的理解才是全面而真实的。

这种理解中的人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而不是抽象概念中的人,这种具体生活中的人才是具有类特性、社会性、历史性以及生命双重性的人。

这种对人性的理解克服了以往哲学对人的抽象理解以及对人的完整性的分裂,还人以真实面目。

只有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才会有正确的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哲学才会对人的生成、发展、完善起到观念上的促进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人与社会发展的理想。

这种理想即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实现,以这种“自由人联合体”构成的社会是属于人的真正的社会,这种社会实现了人与自身本质的统一,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矛盾的解决。

这种理想为人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马克思虽然是西方的哲学家,但他不是局限于狭隘的民族国家的视域内思考问题,而是立足于整个人类,关注人类的命运。

因而,马克思不是纯粹西方意义上的思想家,而是真正属于全人类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具有人类性价值。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在人类发展的意义上对非西方国家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这也是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理论根据所在。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认识马克思主义人性论,需要考察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在中国的情形,因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分析人性论具有直接的影响。

同时,《去魅》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科学发展观重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科学发展观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而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为了正确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显然需要搞清楚人性是什么?为此则必须对于以往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主要失误有所廓清。

这个失误主要就是把人性归结为阶级性。

《去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后继者中,又有人提出了人性就是‘阶级性’的观点,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性理论本身变得扑朔迷离了。

”然而由于《去魅》的焦点不在于此,因而未能对人性就是阶级性的观点是如何使得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变得扑朔迷离的展开论述。

我借评论《去魅》之际,对此略作论述。

人性就是阶级性的观点的理论逻辑是这样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反映了阶级关系,因而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为阶级关系;所以,人的本质就是人的阶级性即阶级本质。

这就构造了人性即阶级性的“经典公式”。

马克思有个著名的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①人性即阶级性的“经典公式”,虽然是以马克思的这个论断为前提的,然而实际上却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曲解。

在中国20 世纪40 年代至80 年代,上述的“经典公式”曾经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

这与毛泽东对于人的本质(人性)的看法有关。

1942 年,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

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

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超阶级的人性。

”②这里说的人性就有人的本质的涵义;所谓具体的人性他也称之为人的社会性,正如他在1943 年专门就人性、是非、善恶等问题的批语所说:“当作人的特点、特性、特征,只是一个人的社会性———人是社会的动物,自然性、动物性等等不是人的特性”;“即说人,它只有一种基本特性———社会性”。

就是说,体现了具体社会关系的社会性是一个人的本质或人性。

这和马克思以人之社会本质为其本质的观点是相符合的。

但是,毛泽东此时已显露出把社会性归结为阶级性,进而把人性归结为阶级性的倾向。

他的批语还说:“最基本的区别是人的社会性,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从事社会生产的动物,人是阶级斗争的动物(一定历史时期),一句话,人是社会的动物。

”③这里可以察见把人的社会性由制造工具从事物质生产的生产关系归结为进行阶级斗争的阶级关系的运思方向。

倘若将“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的观点和人只有社会性这一种基本特性的观点联结起来,两个“只有”引导的结论必然是社会性即阶级性,阶级性即人性。

显然,由于毛泽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大权威,因而他的上述观点就为构造人性即阶级性的“经典公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1949 年以后,随着“阶级斗争为纲”逐渐被确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这一“经典公式”更被认为是无可怀疑的真理,大行其道。

这样的人性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曲解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把社会关系简单化为阶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但是生产关系不只表现为阶级关系,因为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结合是多种多样的,如国家、民族、家庭、学校、企业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等等,由此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

所以,马克思说的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这个总和的聚集点,是在众多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陶冶下生成的,因而具有丰富的内涵。

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寓于具体的个人之中。

社会关系总和的丰富内涵对于现实的个人,一方面表现为多种社会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与多种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多种需要。

关于后者,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

”①对于这许多需要,恩格斯将其分为了三个层次:生存、享受、发展体力和智力。

②人的本质在个人发展丰富的社会关系和满足丰富的需要的过程中展示其内涵的丰富性,个人由此获得比较全面的发展。

把社会关系限制于阶级关系,抹杀了人的本质具有的丰富内涵,人的全面发展就丧失了内在的根据,在实践上必定是试图将现实每个人塑造为唯阶级斗争为能事的“战士”。

其次是以阶级性抹杀了个性。

人性即阶级性意味着人的本质只表现为阶级本质,每个人只具有其所属阶级的阶级性,是没有个性差异的。

这表现在文艺作品中,往往众多的反面人物或正面人物,只要是划归在同一阶级的,从装束、举止、语言全都千篇一律。

在这同时,个性解放被视为是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阶级性的表现。

因此,否定个性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是其阶级性所必然要求的。

毛泽东在20 世纪40年代曾肯定个性解放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是必要的,但他同时把个性分为“创造性的个性和破坏性的个性”,前者如“模范工作者”、“劳动英雄”等,“它同党性是完全一致的,完全统一的”;后者则是“越出了无产阶级的轨道,同党性不一致,是小资产阶级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是错误的”。

这显然是把个性归结于高度自觉、出色地同化于无产阶级集体之中,“集体主义,就是党性”。

③于是,个性就为阶级性所并吞。

周扬对待个性解放的观点的变化,很能说明本来具有正面价值的个性解放成了必须为无产阶级阶级性所消解的对象。

1941 年周扬肯定“个性解放”是“五四留下的光辉业绩”④,相隔不到一年,他则改变了说法:“解放个性曾是五四新文学的一个中心主题”,但是,“在这个新时代,解放个性的斗争,应当属于解放民族、解放社会的斗争”,“尤其在我们共产主义者来说,人性应当从属于集体,最好的个性应当是集体性表现得最强的。

”⑤从周扬到毛泽东,可以看到以阶级性否定个性,已在中国被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其实,这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所反对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虚幻”的阶级集体中,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样的社会关系中的”,而在“革命无产者的集体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在这个集体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

它是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已经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

”①在他们看来,把个人仅仅作为阶级的成员使其隶属于它,是与个人的自由发展相悖的,是不正当的。

消解了个性,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立足点,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个性的自由发展为价值导向的,《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地揭示了这一点。

从上述可以看到,人性即阶级性对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两方面曲解,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紧密相关,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因此,以人性理论作为研究科学发展观的重大问题,不仅需要对儒家人性论“去魅”,也需要澄清中国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的失误。

事实上,儒家人性论的“魅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性理论的失误也存在着历史的联系。

如《去魅》所指出的,儒家人性论的“魅化”在于混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然属性,把善恶视作人性。

以为人性即阶级性的失误,实际上也是混淆了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如《去魅》所说的,“没有沿着马克思区分‘人的本质’和‘人性’的思路和方法继续探索下去”,只是将善恶变换为阶级性。

毛泽东在上述关于人性、善恶等问题的批语中,明确反对区分人性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把人性分为自然性、社会性两个侧面,并承认自然性是无善无恶的,就给唯心论开了后门。

”②在这同时,如上所述,他就开始把人性归结为阶级性。

就此而言,对于儒家人性论的重建必须将对其的“去魅”和纠正人性即阶级性的失误结合起来。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的划分的著名理论“五形态说”在全世界影响很大,至今仍被大多数人认可。

关于“五形态说”究竟是谁提出的,在思想界有很大的纷争。

据有的学者考证,“五形态说”最早的提出者应该是列宁和斯大林。

“五形态说”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把社会发展的规律机械固定了,没有看到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使得这一发展规律与一些国家实际的发展道路并不符合。

但是,它对社会思潮发展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

马克思真正提出的关于人的发展阶段划分理论是“三形态说”,但是“三形态说”从一定的角度来看其实是和“五形态说”相吻合的。

所谓的“五形态说”就是我们平时最熟悉的把社会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三形态说”是按照人与外界的关系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人对人的依赖性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以及自由个性阶段。

马克思说:“人的依赖性(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这就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第一阶段“人的依赖性的”的论点。

所谓人的依赖性,其实指的是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社会,人的发展受控于自然,人的需要依赖于自然。

作为活动的主体的人,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尚未分离,人完全受控于社会,人与人之间是明显的依赖性,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完全屈服于、依附于社会既有的等级和特权。

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指的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在这三种社会形态中,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是被忽视的,人与人之间依靠关系纽带相互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而人的创造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