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强化训练(2)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最后强化训练(教师版)

高三历史最后强化训练(教师版)

强化性训练31.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

该学者评述的是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 C.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2.《通典·职官典》中“尚书”一词解释有两条①“秦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

”②“尚书省,事无不总。

……都堂之东有吏部、户部、礼部三行,每行四司,左司统之。

……而天下之事尽矣。

”从①到②这一转变说明了()A.尚书台成为中枢决策机构B.三权分立的政治决策体制成熟C.君权发展到顶峰D.三省六部制取代三公九卿制答案D;A尚书台在唐代也是行政机构,此选项考查三省分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 三权分立是西方政治组织原则,直接可以排除;C君权发展到顶峰我们教材观点是清代军机处设置。

3.明宣德四年,日本贡使附带朝贡中国物品中,明廷规定的给价,“苏木、硫磺每斤钞一贯(一千文),红铜每斤三百文。

”而按“时直(值)红铜每斤银六十文,苏木大者银八十文,小者银五分。

”这说明了中日贸易()A.促进两国商品经济发展B.政治意义高于经济价值C.推动世界贸易活跃D.贸易形式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答案B【解析出题意图】考点范围古代经济史范畴;通过明朝朝贡贸易一则典型史料来考察学生提取信息能力,通过现象分析本质把握历史核心的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候先要得出红铜是市场价的五倍,苏木是市场价的十二倍半,这样不计经济利益的贸易形式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政治意义高于经济价值。

AC选项这样结论是无立论依据,材料本身不支撑这样的观点;D选项也还是从经济层面解读,D项具有一定干扰性,许多同学会被这句理论层次较的话所吸引而错选;此类干扰项设计全国卷较多的,将学术与历史哲学用语直接用于高考中,考察学生高度抽象与概括能力。

4.梁启超在《新史学》中指出,“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只记载“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

高三总复习历史检测题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 课时训练2

高三总复习历史检测题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  课时训练2

第四单元课时训练2——基本知能评价(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一、选择题1.下图为1535-1558年英国诺福克郡庄园财产分布对比图,据此推断()A.教皇与大众矛盾迅速激化B.文艺复兴冲击了神权统治C.自然科学弱化了宗教信仰D.宗教改革强化了世俗权力解析:选D材料反映教会的财产比重下降,国王、地方巨头、士绅财产比重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打击了教会势力,将教会的财产分配给了世俗,扩大了世俗力量,故选D项。

2.1609年,荷兰人格劳秀斯发表了《海洋自由论》,最早从理论上系统地提出了公海航行自由的原则。

他提出这一理论主要是为了()A.扩大荷兰自身海洋利益B.与西班牙争夺海洋霸权C.联合西欧国家对抗英国D.缓和西欧各国海洋冲突解析:选A依据材料,17世纪初,荷兰人格劳秀斯最早从理论上系统地提出了公海航行自由的原则,主要是针对西班牙的海洋霸权,以推动荷兰的海外殖民扩张,扩大荷兰自身海洋利益,故选A项。

3.1871年5月,欧洲一场战争结束之后,参战两国缔结了《法兰克福和约》,和约部分内容如下:A.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B.拿破仑失败导致旧王朝复辟C.改变了欧洲的国际关系格局D.割地赔款导致了共和国覆亡解析:选C1870年,法国为了维护其欧洲大国地位,发动了普法战争,试图阻止德意志的统一,但普法战争以法兰西帝国的崩溃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终,改变了欧洲的国际关系格局,故选C项。

4.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决议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

“大国一致”原则()A.标志着二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建立B.20世纪60年代因第三世界崛起而动摇C.对维护国际社会整体利益具有重要作用D.已经不适应新世纪国际局势发展的需要解析:选C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有利于减少国际社会的意见不同问题,进而加快国际矛盾的解决,对维护国际社会整体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故选C项。

河南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年度河南省高三年级联考(二)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笞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辽宁阜新沙拉乡查海村的氏族遗址中心有一条龙,它是用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摆塑而成的;湖北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西北部有用不同色彩的河卵石摆塑的巨龙形状;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也出土了陶盘彩绘龙。

这说明新石器时代A.各氏族都出现龙图腾B.龙的形象源于神话传说C.已经产生龙崇拜观念D.区域文化交流活动频繁2.春秋时期,管仲先高价收购鲁、梁、莱、莒之涕(丝织品),促使鲁、梁、莱、莒之人纷纷弃农而织,而后禁齐人穿娣服,鲁、梁、莱、莒之君因缺粮而请服于齐;管仲还高价购进滕、鲁之粟,滕、鲁之粟流归齐国,以致滕、鲁“非岁凶而民饥”。

这反映出当时A.贵族垄断诸侯国间的贸易B.区域贸易兼具政治意义C.齐国称霸以经济手段为主D.商人社会政治地位提升3.录囚制度肇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

州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县邑囚徒,皆阅录视,参考辞状,实其情伪,有侵冤者,即时评理”。

东汉光武帝也曾亲录囚徒。

录囚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B.强化地方监察C.保障平民权益D.维护社会安定4.唐朝后期,逐步形成朝廷和地方分割赋税的制度,国家税收的一部分上交中央政府,一部分输送给节度使,一部分留作本州用度。

两税钱物有2/3-4/5归地方支配,留使钱物先以辖区的赋税充,剩余的皆输于度支。

主题强化训练2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主题强化训练2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主题强化训练2: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一、选择题基础题1.“在汉民族的民族心理尚未完全形成的时候,秦始皇以军事为手段,对其他区域进行征服和政治统治,这就使这种政府所建立的基础非常薄弱,因而,秦帝国的灭亡也就是必然的了。

”材料认为秦帝国灭亡的原因是()A.汉民族尚未完全形成B.秦始皇实行严刑酷法C.缺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D.秦的军事征服让六国不满2.(2022·肥城一中高三模拟)司马迁写《史记》,有关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记述多有错误,而秦国的历史就相对精确详实,这是由于有关东方六国的史料缺失所致,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A.东方六国文化相对落后B.秦朝统一后焚烧诗书C.百家争鸣导致学术分歧D.汉武帝时独尊儒术3.(2022·黄冈高三模拟)吕后去世,功臣集团放弃了实力强劲的齐王刘襄,而拥立未曾参与平定诸吕且“仁孝宽厚”的代王刘恒——汉文帝即位。

汉文帝则在给周勃等功臣封侯进爵之后,随即发布“列侯之国”诏,要求列侯离开京城前往各自封地。

汉文帝此举()A.有利于削弱王国势力B.加剧了汉初王国问题C.有利于巩固皇权统治D.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4.(2022·黄冈高三质检)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均为1人。

东汉时期进行改革,以户口为例,一般州郡每20万口得举1人,但边境州郡却例外,每10万口即可岁举1人。

这一举措() A.造成了地区间政治力量失衡B.有利于增强中央政府向心力C.利于促使官员注重人口增殖D.鼓励了官员到边远地区任职5.汉武帝时实行盐铁酒专卖制度,昭帝时御史大夫桑弘羊以“使民务本,不营于末”为理由坚决维护,而贤良文学一方则以“不与民争利”为由坚决反对,之后昭帝废止榷酒制度和部分取消盐铁专卖。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辩论促进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昭帝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C.辩论反映西汉决策制度发生重大变化D.辩论促进经济政策的调整6.古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中华民族和世界广泛接触和交流的见证。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第二章-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第二章-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第二章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新航路得以开辟的客观条件有 ( )①航海技术的进步②造船技术的进步③罗盘的使用④西、葡两国热衷于传播天主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某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

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A.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爱迪生B.人工动力蒸汽动力燃油动力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 19世纪后半期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3.“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

"该段论述体现的史观是( )A.唯物史观 B.革命史观C.文明史观 D.全球史观4.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

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

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

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A。

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 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C。

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 D。

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5.17世纪中期,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纽约得自下列哪一国家()A、西班牙B、荷兰C、法国D、葡萄牙6.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 B C D 7.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先进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西方国家C.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的 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热衷海外殖民8.与表中反映的现象相关的是()1800—-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年份1800184018601880金额1.42.47.27蒸汽机广泛用于交通运输②自由贸易政策的实行③工业国以武力迫使落后国家通商④国际贸易中心转移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9.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强化训练(政治史):考点0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强化训练含答案)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强化训练(政治史):考点0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强化训练含答案)

第4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单选题1.(2021·山东济宁市·高三二模)《明会要》记载,明太祖特设通政使司,直接对皇帝负责,“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均实封奏闻”,洪武、永乐年间,“实封皆自御前开拆,故奸臣有事即露,无幸免者。

”由此可见当时A.通过增设中央机构约束相权B.行政改革以澄清吏治为主旨C.建立了完备的行政监察体制D.君主专制权力得到显著强化【答案】D【详解】根据“设通政使司,直接对皇帝负责”““实封皆自御前开拆,故奸臣有事即露,无幸免者。

”可知明太祖设通政使司,强化了对全国事务以及各级官员的控制,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故选D;明太祖废除了丞相,排除A;明朝行政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行政监察体制的“完备”,排除C。

2.(2021·江西鹰潭市·高三二模)从嘉靖元年到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更换十余个。

朝中大臣为了争夺阁权,爱恶交攻,睚眦必报,排斥异己,不择手段,相互攻讦,使得朝廷政治相当混乱。

这表明A.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阁臣弄权是明亡的主要原因C.内阁倾轧成为明朝惯例D.封建制度在明朝发展到顶峰【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从嘉靖元年到万历初年,内阁首辅更换十余个……使得朝廷政治相当混乱”可知阁臣争夺权力,根据所学内阁始终是内侍机构,阁臣的权力来自皇帝,因此明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A正确;皇帝昏庸无能是明亡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通过材料无法判断内阁倾轧成为明朝惯例,故C排除;封建制度在清朝发展到顶峰,故D错误。

3.(2021·山东临沂市·高三二模)明初进行官制改革,丞相、三省制为府、部、院、寺所替代,从地方到中央都是军、政、司法三权分离,由一卿独尊变为六部、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九卿并列。

这一改革A.有利于政令畅通政权稳定B.削弱了长期以来士族阶层统治C.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发展的活力D.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答案】A【详解】明初进行官制改革,从地方到中央都是军、政、司法三权分离,各司其责,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各自直属中央,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政令畅通政权稳定,故选A;材料信息与削弱士族阶层的势力无关,排除B;明初进行官制改革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利于增强社会发展的活力,排除C;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排除D。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三轮强化训练试题二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三轮强化训练试题二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三轮强化训练试题(二)(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孔子的“复礼”,还是韩非子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了人世。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 民众的学问文化水平普遍提高B. 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变革C. “君权神授”思想遭到质疑D. 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2.西汉时期,关于土地买卖的记载非常常见,达官贵人、豪强地主的土地大多由买卖而来,大商人和民间致富者所增加的土地更是由买卖而来的。

据此可知,西汉时期()A.均田制遭到破坏B.中心集权日益弱化C.自耕农经济衰退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3. 宋代时人说:“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张载也说:“朝廷无世臣,且如公卿,一日崛起于贫贱之中,以至公相”此现象表明,在宋代A. 社会变革助推社会阶层流淌B. 贵族政治遭到毁灭性打击C. 从政不问出身成为社会共识D. 科举制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4.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确立起“催科四法”,要求每年征发赋役之时,每五户或十户为一单位,将每户田亩数、银米数、应完份数和限期,开列其上,一联三票(分交州县存档、差役应比和税户执有),发给甲首,挨次催缴,官吏不得插手,令自封投柜。

“催科四法”的颁行A.增加了基层赋役征收管理的成本 B.有利于遏制民间土地户口隐匿现象C.开户籍管理和赋役征收结合先河 D.规范了基层赋役征收的原则和程序5. 明清之际,在经济发生转向的江南地区,当时的很多历史文献中“绅商”一词运用的频率已经很高,一些地区出现了“儒商”,这表明A. 商人将儒家思想运用于商业经营中B. 传统的社会结构呈现转型的迹象C. 传统的价值观念在发生根本的改变D. 新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6.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训练试题二【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训练试题二【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训练试题(二)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 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

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字体要工整,笔迹要清楚。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敬姜在《论劳逸》中指出:“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清初教育家颜元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

上述思想A.表明了统治阶级对劳动的重视B.意识到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C.反映了对劳动作用的不同认识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观念2.秦代的基层组织最初是乡、里,后来增加了亭。

汉代在此基础下又实行什伍制,令“五家为伍,十家为什”。

这种做法A.提高了国家动员能力B.减轻了民众赋税负担C.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D.导致了冗官问题出现3.宋代出现了经过严格校勘的“善本”。

校勘人员往往是博通之才,要遵守严格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在刻版、纸张、字体、版式、装帧上,宋版书都有独树一帜的创造,因而后世收藏界有“一叶宋版一两金”的说法。

这说明了宋代A.市井文化的空前繁荣B.理学家重新诠释儒家经典C.精致典雅的士人文化D.活字印刷品存在数量稀少4.明末以来,随着运河沿岸经济的发展,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所用的纸、笔、颜料多来自南方,内容也常见南方元素,比如《采茶妇》(右图)。

山东聊城、江苏扬州、浙江余姚等地也是类似的年画产区。

这反映了A.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资本主义萌芽扩展到北方C.交通带动了经济重心转移D.商旅往来促进了文化交流5.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传统行业出现“异化”状况,如棉纺织业、造船业日益衰落,而制茶、缫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

河北高三高中历史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三高中历史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三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公羊传》大一统理论主要包括以“尊王”为核心的政治一统,以“内华夏”为宗旨的民族一统,以“崇礼”为中心的文化一统。

这表明大一统源于A.夏商时期的方国联盟B.西周封建诸侯与分封制度C.秦中央集权国家建立D.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2.钱穆认为,唐代中央的监察官变成了地方行政官,这是一大缺点。

钱穆针对的是A.刺史B.三省长官C.御史台D.总督巡抚3.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这一做法A.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D.造成了地方政府人浮于事4.中国早期人文主义的形成,多数学者认为在晚明时期。

其主要依据是A.对传统专制主义的批判B.传统自然科技发展到顶峰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5.古罗马政治家、法律思想家西塞罗认为,“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表述的对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分。

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

”这表明A.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B.罗马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律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D.立法的标准和共同本质是正义6.1433年,(明朝)皇帝突然下诏终止远航,在东南亚海域留下了权力真空区。

随后进驻这一海域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事件是A.日本倭寇骚扰中国沿海B.阿拉伯人恢复印度洋上的传统优势C.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岛D.葡萄牙建立包括印度洋的海上霸权7.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指出:“世界上每一个政府中都有人类弱点的痕迹,都有腐败蜕化的苗子……一个政府如果仅仅是委托给人民的统治者,必然会蜕化变质。

”他强调了A.腐败是政府的天性B.权力制衡的必要性C.政府主权归属人民D.实行代议制的局限8.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A.英国国民生产总值领先世界B.英国在世界市场中一直居主导地位C.工业发展是英国增长的动力D.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迅速9.严复晚年给门生的信中说: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答案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二答案一、选择题1.答:B。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2.答:D。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创作的著名政治宣言。

3.答:A。

拉丁美洲解放斗争的先驱者是西班牙殖民地的白人克里奥尔人。

4.答:C。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性质最复杂的一次农民起义战争。

5.答: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之一。

6.答:C。

我国地下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是以农民为主体、游击战为主要战斗形式。

7.答:D。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

8.答:A。

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后,中国出席的国际会议是《开罗宣言》的正式批准会。

9.答:C。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转折。

10.答:B。

洛可可艺术是法国五帝国时期出现的一种装饰风格。

二、判断题1.答:错误。

克伦威尔是英国共和时期的领袖,不是摩尔人。

2.答:正确。

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革命在该国发端。

3.答:错误。

第一次工业革命走向成熟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4.答:正确。

《美洲独立宣言》的核心理念是民族自决。

5.答:错误。

《法国宪法大纲》确立了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原则。

6.答:错误。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紫阳军和洪秀全的忠王府并不是同一支军队。

7.答:正确。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长距离的战略性撤退。

8.答:正确。

越南战争结束于1975年,标志着越南实现统一。

9.答:错误。

波茨坦会议结束后,苏联、美英等四国军事代表会议被称为波茨坦会议的作战委员会。

10.答:错误。

解放战争赢得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国。

三、简答题1.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矛盾的运动,这一理论被称为辩证唯物主义。

2.答:法国大革命主张自由、平等、博爱,这三项原则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三大口号。

3.答:第一次五次反囧运动中,党的主要权力机构是兢中央政治局。

4.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现象,标志着各国经济的相互渗透。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专题二:考点3 中国古代 赋税制度
1、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 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 ①含义:“相地而衰征”,是指根 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初 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实有亩 数收税
• ②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
• ③影响: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促 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 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
3、隋唐:租庸调制
• 北魏租调役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 国家租即土地税和调即户税,还要服兵役和徭役。
• 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役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 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
• 唐朝:①原因:吸取隋亡教训;唐初政局混乱, 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 盾,成为当务之急。
• 西汉政府推行编户制度的目的是( ) • A.减轻农民的负担,恢复发展生产 • B.限制人口流动,抑制工商业 • C.控制农民,便于剥削统治 • D.提高农民地位,使其免于奴婢化
; 展会网 https:/// 展会网 ;
摇动后,石子一个一个挤进大石头的缝隙处,专家再问:“瓶子满了吗?”学生犹郁了,专家又捡来沙子,倒进瓶中,沙粒流布到石缝里,他再问“满了吗?”全体响亮地回答:“没有!”“很好!”这时,他拿来一罐水倒进瓶内,直到溢满瓶口,专家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麽?”他 有说:“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不是先放进大石头,以后再努力也没办法见将它放进去。你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地位最重要的'大石头'是什麽,请记住,先挑'大石头'优先放进去吧!” ? 训练要求: ? 1.这则材料应该给出的话题是: ? 3.你的作文题目是: ? 4.你的论点或主旨 是: ? 5.请写出能体现你的中心主旨的一句名言、歌词等或自编一句有哲理的话,不超过30字。 ? 6.请你联系所学过的课文,写出

广东省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含答案

广东省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含答案

★启用前注意保密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二)历史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的“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周代礼制对食肉有严格的限制,规定:天子食用牛;诸侯平时食用羊,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时食用猪、狗,朔月才能食用羊。

战国时期,鸡、猪、狗、羊、鱼类成为各阶层主要的肉食来源。

据此可推知,战国时期()A.耕作方式发生变革B.社会等级结构瓦解C.贵族阶层已经消失D.商品经济趋于繁荣2.汉武帝去世后,继位的昭帝年仅8岁,外戚霍光以大将军身份秉政,领尚书事。

西汉后期如外戚王莽等,也都是以大将军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身份执掌中央大权。

上述现象反映出()A.军功阶层长期把持朝政B.汉匈之间战争绵延不绝C.中央行政中枢权力调整D.外戚宦官交替执掌政权3.前秦都城长安与前凉都城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东晋阳之间均有贸易往来。

活跃其间的“互市人”不仅有汉商,还有为数众多的来自中亚地区的商人。

据此可知()A.丝绸之路贸易恢复发展B.城市经济功能占据主导地位C.民族矛盾呈现加剧倾向D.前秦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4.在唐代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离开本县本州,无论是投亲访友或行医治病,还是经营生计,都必须持刑部所制定的纸质文件“过所”才能通过朝廷设置的关卡。

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关第2练

2013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高考冲关第2练

一、选择题1.(2012·广东云浮一模)《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王沈缺乏治理才能B.九品中正制有弊端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2.(2012·内蒙古赤峰一模)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

这说明()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3.(2012·安徽文综)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4.(2012·哈尔滨模拟)据史料记载:1279年,一位著名天文学家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

这是黄岩岛属于中国领土的历史证据之一。

这位天文学家可能是()A.张衡B.僧一行C.蔡伦D.郭守敬5.(2012·襄樊四校高三模拟)《新唐书卷54·食货志》“(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

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增加了政府货币的供应量B.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了钱币的不足C.便利了商品流通D.“飞钱”实质是一种汇兑业务,不行使货币的职能6.(2012·辽宁大连模拟)《唐律疏议·盗贼》规定:非家庭成员,但属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窃盗财产,构成犯罪,应在盗窃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

这反映出唐朝()A.提倡“重罪轻罚”的原则B.宗族关系凌驾于法律之上C.经济发展推动法律制度的改进D.封建社会法律建设受礼教影响7.(2012·浙江金丽衢一模)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021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下学期4月普通高考测试(二)历史试题

2021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下学期4月普通高考测试(二)历史试题

湛江市2021年普通高考测试(二)历史 2021.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卜辞考订,商朝产生了十七世二十九王,由弟继位或堂弟继位现象者为七世十二王,而父子相继现象者为十世十七王。

这表明商代()A.政治局势动荡不已B.家族血缘关系不断强化C.宗法制度已具雏形D.王位继承制度尚未形成2.表1表1为有关汉代社会生活的相关记述。

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现象较为普遍B.豪强实力增强激化了阶级矛盾C.经济区域分工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D.察举制推动了重学风气的形成3.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汉代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两者都()A.强调等级秩序的重要性B.追求精神境界和向往理想人格C.践行“克己复礼”的主张D.重视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责任4.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在北宋时期对作奸犯科的不法商人,户部规定,私贩香药而被人举报的商人,就按照法律受到被驱逐出行会的惩罚。

这从侧面表明,这一时期()A.行会得到法律认可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商人社会地位提高5.清中叶以后,中央政府在漠南蒙古设置绥远城将军。

历任绥远城将军呈递皇帝的奏折内容极其丰富,大概涉及了绥远城修筑、内政、军务等八个大类。

清朝此举意在()A.加强对于蒙古地区的控制B.扩大地方行政权力C.赋予将军处理政务的职权D.推行改土归流政策6.钟表自明末传入中国后,多为社会上层标识身份、装点时尚之用;但19世纪60年代后,钟表开始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在市面流行。

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强化2 教师

高三历史选择题专项强化2 教师

考前强化训练二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1.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解析】 C 经济全球化也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B项错误;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D项错误;从分布统计表可以看出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C项正确。

2.1988年1月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

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

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发挥最大的力量。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A.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B.继续追随美国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试图称霸世界【解析】 C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C项符合题意。

3.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

”这反映了A.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B.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达到最高峰C.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D.当今世界已形成了美国领导的世界单极格局【解析】 C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事极化进程。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C 项符合题意。

4.“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

”以上叙述说明了A.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美国要恢复西欧经济以遏制苏联C.多极化趋势出现 D.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解析】 B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202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模拟考试历史专题训练

202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模拟考试历史专题训练

选择题恩格斯曾指出:“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类的活动来增加天然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

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

”据此,推动“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发展的重要条件是A.文字的发明B.冶金业的出现C.农业的发展D.工商业的兴起【答案】B【解析】文明时代相对于野蛮时代,人类更多的是对天然产物的进一步加工,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期,而加工天然产物的重要条件是冶金业的出现,唯有如此,对天然产物的加工才有可能进行,B正确;文字的发明不能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排除A;农业的发展和对天然产物的加工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C;工商业兴起是天然产物加工之后的结果,而非条件,排除D。

选择题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

1923年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

这说明A.牛耕的出现不晚于战国时期B.文献记载的可信度不高C.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D.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答案】A【解析】出土文物是一手史料,文献记载是二手史料,两者结合可知,我国牛耕出现的时间不晚于战国时期,A正确;文献记载有一定的可信度,排除B;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之后也能反映历史真实,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

选择题晚明某历史文献中记载:“今诸夷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而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尤极不堪,一着即破碎矣……且近来物值则工匠侵没(侵吞)于外,供亿(供应)则厨役克减于内,狼子野心,且有谇语(责骂);谇语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远之道也。

”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朝贡贸易A.包含一定的商业利益B.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C.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D.导致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答案】A【解析】材料中主要叙述的是朝贡贸易的问题,可以看出在晚明时期朝贡贸易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商品的质量以及人们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当时的朝贡贸易中带有一定的商业利益,A正确;题干未反映朝贡贸易中“厚往薄来”的内容,排除B;题干中朝贡贸易中人们的态度发生变化,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利益而非政治色彩,排除C;朝贡贸易涉及的是藩属国和明朝政府的关系,而非中央和地方关系,排除D。

2015年北京朝阳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5年北京朝阳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文科综合试卷-历史2015.512.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

这两种思潮是指A.法家与道家B.法家与儒家C.墨家与兵家D.黄老与儒家13.宋代张载等人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办“义仓”“义学”“义冢”等等。

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A.重建上古宗法制度B.社会矛盾日趋激化C.强化对户籍的管控D.儒学深入社会生活14.马戛尔尼使团总管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记》(1804年)中写到:在中国,90%的农民可以认为是个体农民,给一个中国农民足够的土地(足够到他和他的家人用锄头能够耕种得过来),他会比任何欧洲的农民更好地利用那块土地,但是,……我们的农民可以创造的价值是租金的三倍,而他(中国农民)几乎会无法养家糊口。

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相符合的是①对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认可②个体家庭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单位③西方的商品倾销造成了中国农民的贫困④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王国维将整个清代学术的发展脉络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

下列对“国初之学大”的理解准确的是A.明季遗儒,惩明儒之空疏无用,其读书以大义为先,惟求经世,实学以兴B.雍乾之世,网罗日密,文字之狱屡起……学者怀抱才慧,遁于声音训诂以自隐C.自外域之学输入,举世风靡,既见彼学足以致富强,遂诮国学而无用D.外侮踵至……公羊家言三世改制之说,尤与变法相吻合,故外托今文以自尊16.2014年的深圳举办了纪念“轮船招商局史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的活动,在下列论文中最为切题的是A.《近代珠江三角洲的水事管理新格局》B.《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性质和作用》C.《晚清官督商办企业制度的流变与困境》D.《试论一九四六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7.竹枝词中记载着汉口民众乐园的景象“家家列肆汉江滨,南朔东西百货陈”“如云士女往来忙,百戏纷陈新市场。

2022年新高考历史专题训练:第2练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含解析)

2022年新高考历史专题训练:第2练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含解析)

第2练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1.[2021·莱芜市高三一模]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观兵于周疆”,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

对方回答“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

由此可推知,当时周朝()A.天子权威荡然无存B.仁政思想受到推崇C.礼乐制度遭到破坏D.中央集权受到挑战2.[2021·泰安市高三模拟]春秋后期到战国早期,一些诸侯国的政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成为新的诸侯;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这些变化从本质上反映出()A.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B.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C.封建等级秩序的终结D.封建官僚政治的确立3.[2021·菏泽市高三一模]西周时期,戎狄主要居于周朝西北部边境地带。

春秋时期,戎狄中有不少分支已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与各诸侯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

这一变化()A.延缓了先秦宗法制度的衰落B.模糊了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C.激化了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D.促进了夷夏之间的民族交融4.[2021·宁波市高三模拟]春秋时期,齐国管仲在农业方面推行“均地分力”“与之(民)分货”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将井田分给耕者,实行分田到户的个体经营,按土地质量和产量,让农民将收获的一部分以赋税形式交给国家。

这一政策的实施() A.标志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为百家争鸣奠定了物质基础D.使齐国较早地实现了封建化5.[2021·本溪市高三模拟]战国时,赵国铸造了大量样式多样的青铜货币,其中布币是最主要的货币形式;还有为适应与燕齐交界地区的商业交往而铸的刀币,以及受秦国影响铸造时间较晚的圜钱。

这反映了当时赵国()A.手工业技术很发达B.具有工商立国思想C.积极从事争霸活动D.积极开展商贸活动6.[2021·聊城市高三期末]下图为素有“天下第一剑”美誉的春秋越王勾践剑。

【历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2练三公九卿郡县制郡国并行制1

【历史】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2练三公九卿郡县制郡国并行制1

【关键字】历史(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第2练三公九卿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训练目标] 1.三公九卿制:三公的职权;三公制的作用。

2.郡县制:郡县制的起源、重大意义;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3.郡国并行制:汉初王国问题的由来、后果、问题的解决。

小题精练1.(2016·启东一模)史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由此可见,御史大夫行使( )A.立法权B.财政权C.军事权D.检察权2.《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

”这表明 (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3.(2016·兴化高三期末)“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4.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 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5.(2017·常州联考)史学家钱穆认为:“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

”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B.刺史制的建立C.郡县制的推行D.科举制的确立6.(2017·无锡调研)西汉初,列侯封地称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三历史强化训练(2)答案
DBCDA\DA
1、(1)思想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2分)
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分)(2)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

(2分)2、(1)与科举制相关。

(2分)
目的:“究天理”(或明道德(宣传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

(2分)
3、(1)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3分)
背景: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4分)
(2)思想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2分)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分)(3)特点:多元性(兼收并蓄)。

(2分)
原因: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4分)
(4)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在吸收融合诸多文化因素中发展和丰富。

(2分)4、(1)孔子:仁、礼、中庸;(3分)老子:道、无为、小国寡民。

(3分)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2分)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2分)
(2)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3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3分)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