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课堂》读书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数学的魅力聆听大师的声音
——读《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有感
这个学期有幸拜读了《审视课堂——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虽然每天都觉得很忙碌,但是也让自己每周抽时间进行阅读,整本书读完后让我更深的感悟到数学的魅力,聆听大师的声音。
是什么让张老师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不断思考和追求?张齐华老师在各种荣誉已经取得的时候并没有停下脚步,在新一轮《圆的认识》的探索与实践。张老师明白,当认识已经超越实践,唯一可行的道路是让实践也向前迈进,否则无论是自我教学风格的锤炼,抑或是数学文化本身的深入探索都将进入一个死胡同。张老师这种勇于自我超越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就这样一节朴实,看似平淡却着实充满了数学思维活动,数学味,浸润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从纯粹的数学内部找寻数学内在的精神力量的课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张老师出示多幅直观的图,聚焦出四分之三,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仅如张老师所说是"在计量的背景下,一次次强化对单位'1'含义的理解"还暗含着概念教学的应有取向。正因此,以往的教学常常遵循"呈现概念——记忆概念——辨析概念——运用概念(练习)的教学路径。而如果我们以"感知材料——观察比较——归纳提炼——抽象命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就有可能使学生以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真正经历数学化。这也让我对数学概念的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从中也让我学到了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由"1"向单位"1"的实质性跨越?单位"1"作为标准量单位量的内在含义如何才能向学生有效揭示?这是该教学环节中我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实际操作中张老师借用了学生建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意义的认知线索,将学生同样置身于实际计量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凭借观察,比较直观认识到,无论把什么看做"1",只要包括几个这样的"1"就可以用"几"来表示。从而在计量的背景下帮助学生丰富了对单位"1"的内涵的把握。
在他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触觉到数学的源头、数学的历史、数学的精神乃至数学的力量。我深深地被张老师对数学课堂的执着探索所折服。秉着"向数学的本质靠近一些再近一些"的执着与努力,张老师在备每一节新的数学课之前尝试着以一种持续不断的方式究问自己:你确信自己真的已经准确,把
握住你所要教学内容的本质了吗?你是如何获得这种把握的?持续不断的思考与自我质疑,尽管也给张老师带来了更多的焦灼与痛苦,但正是这每一次的焦灼与痛苦,换来的恰是张老师对数学,以及对数学教学的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与攀升。
正如书中所要表述的,数学教育所要传授的不仅仅是一套概念体系,也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技术和结论,而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我期待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着和孩子们一道,以一种古典、审美的心怀,循着数学文化的手指,一起分享由数学带给我们的“壮丽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