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总复习 第12章第42课时 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专题-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
![高考复习专题-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https://img.taocdn.com/s3/m/a02e302b1ed9ad51f01df263.png)
淀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 液呈红色
溶液,溶
溶液中一定含有
向
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震荡、静
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还原性强于
加热盛有
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
失,试管口有晶体凝结。
固体可以升华
A. A
B. B
C. C
D. D
25.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8
选项
的氧化性比 的强
用 试纸测得:
溶液的 约
D
为,
溶液的 约为
电离出
的能力比 的强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经水湿润的 试纸测量溶液的
C. 用装置甲蒸干
溶液制无水
固体
B. 将
固体置于
容量瓶中,加
水至刻度,配制
溶液
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
A.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不.
B. ④的 与①不同,是由于
浓度减小造成的
C. ① 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 ①与④的 值相等
8. 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
①
②
溶液)。 ③
在 表面生成蓝色沉 淀
试管内无明显变化
实验
现象
结论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 稀硝酸将 氧化为
加
溶液
红色
将铜粉加 中
溶液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金属铁比铜活泼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教学课件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0084cffad6195f302ba6cf.png)
2- 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
4
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2.(2011·南京模拟)下列实验结论正
确的是
()
A.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
纸上出现如右图所示现象,说明氯
水能将I-氧化成I2,还能将I2进一步氧化成碘的化合物 B.将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最后得到澄清溶液,
说明H2CO3的酸性比HClO弱
方案一共有 (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4.(2010·北京朝阳区模拟)下列装置不. 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B
C
D
装 置
结合秒表测量 验证温度 验证化学 铁的析氢腐
实验 锌与硫酸的反 对化学平 能转化为 蚀实验
应速率 衡的影响 电能
[解题指导] 选 D A项通过记录一定时间内产生H2的体积 可计算反应速率;B项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判断温度对化学 平衡的影响;C项,通过电流计是否产生电流可判断化学 能是否转化成电能;D项,小试管内导管中水柱上升,说 明大试管中压强减小,不能证明有H2析出.
③防止倒吸问题.实验过程用到加热操作的,要防倒吸; 气体易溶于水的要防倒吸. ④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如为防止分液漏斗中的 液体不能顺利流出,用橡胶管连接成连通装置;为防止气 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一支 小试管等.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感受·鉴赏] 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③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热浓硫酸中
④将铁片和铜片分别置于稀硫酸溶液
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产物分别为FeCl3和CuCl2 产物分别为Fe2(SO4)3和 CuSO4 铁片上有气泡,铜片上不产
高考化学专题《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PPT课件共120张)
![高考化学专题《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PPT课件共120张)](https://img.taocdn.com/s3/m/aaf62903a8114431b80dd811.png)
答案
总结 归纳
固体成分检测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
方法一:取少量固体试样 → 溶于水配成溶液 → 检测溶液中存在的阴、
阳离子→得出实验结论。
方法二:取少量固体试样→在氧气流等中反应→检测所产生的物质(如
气体)→得出实验结论。
方法三:取少量固体试样→加酸(或碱)溶液产生气体→检测气体产物的
成分→得出实验结论。
解析答案
(2)MgaAlb(OH)c(CO3)d· xH2O中a、b、c、d的代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2a+3b=c+2d。
解析
Al 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Mg 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OH-整体
- 显示-1 价,CO2 3 整体显示-2 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
得出关系:2a+3b=c+2d。
①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O4,消耗z mL NaOH溶液,若消耗1 mL 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________。
解析答案
(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下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
解析答案
1
2
3
在烧杯中加入热水(或对烧杯加热) 。 (2)为快速得到乙醇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填字母)。 若实验时小试管中的溶液已经开始发生倒吸,可采取的措施是___( a.取下小试管 c.将导管从橡胶管中取下 解析 b.移去酒精灯 d.以上都可以
二、固体物质组成的定量测定数据测定的常用方法
1.沉淀法 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 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 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量气装置的设计: 下列装置中,A是常规的量气装置,B、C、D是改进后的量气装置。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高考化学总复习课件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cd829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1.png)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进行专业评价和指导,同时也可以邀请专家对学生的实验成 果进行点评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和综合素质。
THANKS
感谢观看
注重团队协作,培养合作精神
01
分组合作实验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培养其团队协作和
沟通能力。
02
角色分工明确
在小组内明确每个学生的角色和分工,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和优势,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03
鼓励交流与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促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概述
化学实验目的与意义
01
02
03
探究化学原理
通过实验手段探究化学现 象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 化学原理的理解。
培养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 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拓展化学知识
通过实验了解更多的化学 知识和实验技术,为后续 的化学学习和研究打下基 础。
可行性原则
实验条件可行
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药品等 条件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可行,且
易于获取和操作。
实验时间合理
实验所需的时间应合理安排,避免 过长或过短导致实验效果不佳。
实验步骤简洁
实验步骤应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 解和操作,避免过于复杂或繁琐。
安全性原则
实验药品安全
实验所选用的药品必须安全无毒 或低毒,避免使用易燃、易爆、
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理解实验原理
高考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如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实验报告撰写等 。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化学实验的原理和目的 ,能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合理结论。
THANKS
感谢观看
注重团队协作,培养合作精神
01
分组合作实验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培养其团队协作和
沟通能力。
02
角色分工明确
在小组内明确每个学生的角色和分工,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和优势,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03
鼓励交流与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促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概述
化学实验目的与意义
01
02
03
探究化学原理
通过实验手段探究化学现 象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 化学原理的理解。
培养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 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拓展化学知识
通过实验了解更多的化学 知识和实验技术,为后续 的化学学习和研究打下基 础。
可行性原则
实验条件可行
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药品等 条件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可行,且
易于获取和操作。
实验时间合理
实验所需的时间应合理安排,避免 过长或过短导致实验效果不佳。
实验步骤简洁
实验步骤应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 解和操作,避免过于复杂或繁琐。
安全性原则
实验药品安全
实验所选用的药品必须安全无毒 或低毒,避免使用易燃、易爆、
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理解实验原理
高考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如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实验报告撰写等 。
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化学实验的原理和目的 ,能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合理结论。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12章 第4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1)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12章 第4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9fff935590c69ec3d5bb7597.png)
• (4)× 若先停止氢气,高温下的铜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再次氧化为CuO
• (5)× 浓硫酸使CuSO4·5H2O变成白色粉末,体现浓硫酸的 吸水性
掌握 3 个核心考点 •考点一 [079]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考
填空
题 (2013·安徽高考)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 引 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转化为Cr3 领 +。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
+和 SO42-的浓度与原来的相同,所以取和铁明矾相同物 质的量的 K2SO4·Al2(SO4)3·24H2O。
填空
【答案】 (1)Al3+起催化作用 SO24-起催化作用
(2)
考
实验方案
题
(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引 用等物质的量
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若溶液
领 K2SO4·Al2(SO4)3·24H2O 代 中 c(Cr2O27-)大于实验①中的
• 知识点一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 1.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应该包括的内容有: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实验用品和实 验步骤、记录__实__验__目__的____、实验实结验果原处理理、问题讨论等。
• 2.实验方案设计实的验基现本象要求 • 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同一个实验,可设计出
解
抓
题
住
指
2 个 基
第四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导
础
知
高
识
效
点
训
练
5
道
掌
题
握
3
个
核
课
心
时
• (5)× 浓硫酸使CuSO4·5H2O变成白色粉末,体现浓硫酸的 吸水性
掌握 3 个核心考点 •考点一 [079]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考
填空
题 (2013·安徽高考)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 引 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转化为Cr3 领 +。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
+和 SO42-的浓度与原来的相同,所以取和铁明矾相同物 质的量的 K2SO4·Al2(SO4)3·24H2O。
填空
【答案】 (1)Al3+起催化作用 SO24-起催化作用
(2)
考
实验方案
题
(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引 用等物质的量
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若溶液
领 K2SO4·Al2(SO4)3·24H2O 代 中 c(Cr2O27-)大于实验①中的
• 知识点一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 1.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应该包括的内容有: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实验用品和实 验步骤、记录__实__验__目__的____、实验实结验果原处理理、问题讨论等。
• 2.实验方案设计实的验基现本象要求 • 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同一个实验,可设计出
解
抓
题
住
指
2 个 基
第四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导
础
知
高
识
效
点
训
练
5
道
掌
题
握
3
个
核
课
心
时
高考化学 第12章 第42课时 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复习课件
![高考化学 第12章 第42课时 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b8fad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8.png)
否含有Cl2等能使品红褪色的其他物质 D.首先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品红溶 液,再通过BaCl2溶液
【基础题三】已知Cu2S、CuS粉末的颜色和CuO 粉末相似,且都不溶于水。在空气中煅烧Cu2S和 CuS都转化为SO2和CuO。试根据上述性质,设 计一个鉴别Cu2S、CuS和CuO三种黑色粉末的简 单的实验方案。
【基础题二】为验证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SO2,下列 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BC ) A.首先通入NaOH溶液中,再在溶液中加入BaCl2溶 液,然后再加足量稀盐酸
B.首先确定混合气体中有无其他还原性气体,如HI、
HBr等,在排除这些气体的前提下,将混合气体通入
酸性KMnO4溶液 C.首先将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再设计实验证实是
第42课时 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1价)
一、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探究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包括下述
内容:(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5)实验步骤 (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操作);(6)实验现象和记录 及结果处理;(7)问题讨论。
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是方法简便、现象明显、 操作易行安全,对于定量实验还要考虑系统误差要 求。确定了实验所选的方法和原理后,就要考虑选 择用什么实验装置来完成此实验,即进行实验装置 的设计,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往往是由多个基本实 验装置相互连接而成的,如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一般分为气体的发生装置(或气体反应装置)、气 体的净化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尾气的吸收装置 等部分,要熟悉各基本装置的功能,并注意各基本 装置连接顺序的合理性。
•
(2)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若气体产生需要加热, 应先用酒精灯加热产生气体的装置,等产生气体后,
【基础题三】已知Cu2S、CuS粉末的颜色和CuO 粉末相似,且都不溶于水。在空气中煅烧Cu2S和 CuS都转化为SO2和CuO。试根据上述性质,设 计一个鉴别Cu2S、CuS和CuO三种黑色粉末的简 单的实验方案。
【基础题二】为验证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SO2,下列 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BC ) A.首先通入NaOH溶液中,再在溶液中加入BaCl2溶 液,然后再加足量稀盐酸
B.首先确定混合气体中有无其他还原性气体,如HI、
HBr等,在排除这些气体的前提下,将混合气体通入
酸性KMnO4溶液 C.首先将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再设计实验证实是
第42课时 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1价)
一、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探究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包括下述
内容:(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5)实验步骤 (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操作);(6)实验现象和记录 及结果处理;(7)问题讨论。
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是方法简便、现象明显、 操作易行安全,对于定量实验还要考虑系统误差要 求。确定了实验所选的方法和原理后,就要考虑选 择用什么实验装置来完成此实验,即进行实验装置 的设计,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往往是由多个基本实 验装置相互连接而成的,如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一般分为气体的发生装置(或气体反应装置)、气 体的净化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尾气的吸收装置 等部分,要熟悉各基本装置的功能,并注意各基本 装置连接顺序的合理性。
•
(2)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若气体产生需要加热, 应先用酒精灯加热产生气体的装置,等产生气体后,
(新课标)化学高考总复习课件(基础巩固 梳理教材):第12章-第4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共106张PPT
![(新课标)化学高考总复习课件(基础巩固 梳理教材):第12章-第4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共10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e5744d52d380eb62946deb.png)
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破
(1)方案甲:
课
提
时
考 能 · 答
混合气体→
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作 业
题
模
板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新课标
固
(2)方案乙:
考
基 ·
混合气体→ 溴水褪色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明 考
教
向
材 梳
(3)方案丙:
· 两
理
级
足量品红溶液
析 考
混合气体→ 颜色变浅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考 向
材
·
梳
两
理
级
集
析
训
考
点
·
重
难
突
破
课
提
时
考
作
能
业
·
答
题
模
板
菜单
高三一轮总复习化学 ·新课标
固 考
(5)仪器药品的准确描述:
基
明
· 教
①实验中所用试剂名称:如无水硫酸铜(CuSO4),硫酸
考 向
材
·
梳 理
铜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
两 级
集
析 液等。
训
考
点 ·
②仪器名称:如坩埚、研钵、100 mL 容量瓶。
级 集
析 考
训
(2)对于需要进行转化才能检测的成分,要先转化,然后
点
· 重
再检测转化产物。
难
突 破
(3)若试题只给出部分药品和装置,则应需要给出必要的
课
提 补充;若有剩余,则应进行筛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否含有Cl2等能使品红褪色的其他物质 D.首先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品红溶 液,再通过BaCl2溶液 编辑ppt
编辑ppt
3.设计方案时思考实验顺序的选择 思考问题的顺序 (1)围绕主要问题思考。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 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2)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如 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及易 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 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编辑ppt
(3)冷凝回流问题。有的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为了避
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中设计
冷凝回流装置或在发上装置中安装长玻璃管等。
(4)防吸水问题。如果实验室取用或制取易吸水、潮解、
水解的物质,要采用必要的措施防止其吸水,以保证
达到实验目的。
(4)防倒吸问题。实验过程用到加热操作的要1)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编辑ppt
(2)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编辑ppt
(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①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确定其颜色、气味、状态 等。 ②取少量样品进行检验,当试样是固体时应先取少 量配成溶液,同时观察试样是否溶解,在溶解时有 无气体产生等,以初步判断试样可能含有哪类物质。 ③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基础题二】为验证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SO2,下列 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BC ) A.首先通入NaOH溶液中,再在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然后再加足量稀盐酸
B.首先确定混合气体中有无其他还原性气体,如HI、
HBr等,在排除这些气体的前提下,将混合气体通入
酸性KMnO4溶液 C.首先将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再设计实验证实是
编辑ppt
(3)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的组装仪器,并将 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系。如涉及气体的制取 和处理,对这类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 序大体可概括为:发生→除杂→干燥→主体实验 →尾气处理。
编辑ppt
仪器连接的顺序 (1)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2)仪器是否齐全,如制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 吸收装置。 (3)安装顺序是否合理。如气体的净化装置应先除杂, 再除水。而在检验水的存在时,应将其放在第一步。 (4)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如洗气时“长进(进气管) 短出(出气管)”;干燥管除杂质时“大口进,小口出”等。
编辑ppt
实验操作的顺序 (1)连接仪器。按发生→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尾 气处理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2)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 依装置而定。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编辑ppt
4.设计实验方案时需注意的问题 (1)检验气体的纯度。点燃或加热通有可燃性气体(H2、 CO、CH4、C2H2等)的装置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例如用H2、CO等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需加热金属 氧化物,在操作中,不能先加热、后通气,应当先通 入气体,将装置内空气排出,检验气体是否纯净(验 纯),待气体纯净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金属氧化物。
第42课时 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1价)
编辑ppt
一、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探究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包括下述 内容:(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5)实验步骤 (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操作);(6)实验现象和记录 及结果处理;(7)问题讨论。
编辑ppt
(2)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若气体产生需要加热, 应先用酒精灯加热产生气体的装置,等产生气体后, 再给实验需要加热的固体物质加热,目的是:一则防 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二则保证产品纯度,防 止反应物或生成物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例如用 浓硫酸和甲酸共热产生CO,再用CO还原Fe2O3,实验 时应首先点燃产生CO装置的酒精灯,生成的CO赶走 空气后,再点燃加热Fe2O3的酒精灯,而熄灭酒精灯的 顺序则相反,原因是在还原性气体中冷去Fe,可防止 灼热的Fe再被空气中的O2氧化,并防止石灰水倒吸。
气体易溶于水的要防倒吸。
(5)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如为防止分液漏斗
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流出,使用恒压漏斗;为防止气体
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一
支较小试管等。
编辑ppt
(6)拆卸时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实验仪器的拆卸要注意 安全性和科学性,有些实验为防止“爆炸”或“氧化”, 应考虑停止加热或停止通气,如对有尾气吸收装置的 实验,必须将尾气导管提出液面后才能熄灭酒精灯, 同时继续通氢气,待加热区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这 是为了避免空气倒吸入加热区使铜氧化,或形成易爆 气体;拆卸用排水法收集需要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时, 需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才能熄灭酒精灯,以防止 水倒吸;拆下的仪器要清洗、干燥、归位。
编辑ppt
【基础题一】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正确的是( B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 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 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 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 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编辑到ppt较纯净的FeCl3溶液
编辑ppt
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是方法简便、现象明显、 操作易行安全,对于定量实验还要考虑系统误差要 求。确定了实验所选的方法和原理后,就要考虑选 择用什么实验装置来完成此实验,即进行实验装置 的设计,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往往是由多个基本实 验装置相互连接而成的,如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一般分为气体的发生装置(或气体反应装置)、气 体的净化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尾气的吸收装置 等部分,要熟悉各基本装置的功能,并注意各基本 装置连接顺序的合理性。
编辑ppt
3.设计方案时思考实验顺序的选择 思考问题的顺序 (1)围绕主要问题思考。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 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 (2)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如 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Mg3N2等)及易 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 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
编辑ppt
(3)冷凝回流问题。有的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为了避
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中设计
冷凝回流装置或在发上装置中安装长玻璃管等。
(4)防吸水问题。如果实验室取用或制取易吸水、潮解、
水解的物质,要采用必要的措施防止其吸水,以保证
达到实验目的。
(4)防倒吸问题。实验过程用到加热操作的要1)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编辑ppt
(2)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编辑ppt
(3)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 ①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确定其颜色、气味、状态 等。 ②取少量样品进行检验,当试样是固体时应先取少 量配成溶液,同时观察试样是否溶解,在溶解时有 无气体产生等,以初步判断试样可能含有哪类物质。 ③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基础题二】为验证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SO2,下列 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BC ) A.首先通入NaOH溶液中,再在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然后再加足量稀盐酸
B.首先确定混合气体中有无其他还原性气体,如HI、
HBr等,在排除这些气体的前提下,将混合气体通入
酸性KMnO4溶液 C.首先将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再设计实验证实是
编辑ppt
(3)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的组装仪器,并将 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系。如涉及气体的制取 和处理,对这类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 序大体可概括为:发生→除杂→干燥→主体实验 →尾气处理。
编辑ppt
仪器连接的顺序 (1)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 (2)仪器是否齐全,如制有毒气体的实验是否有尾气的 吸收装置。 (3)安装顺序是否合理。如气体的净化装置应先除杂, 再除水。而在检验水的存在时,应将其放在第一步。 (4)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如洗气时“长进(进气管) 短出(出气管)”;干燥管除杂质时“大口进,小口出”等。
编辑ppt
实验操作的顺序 (1)连接仪器。按发生→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尾 气处理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 (2)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 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 依装置而定。 (3)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编辑ppt
4.设计实验方案时需注意的问题 (1)检验气体的纯度。点燃或加热通有可燃性气体(H2、 CO、CH4、C2H2等)的装置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例如用H2、CO等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需加热金属 氧化物,在操作中,不能先加热、后通气,应当先通 入气体,将装置内空气排出,检验气体是否纯净(验 纯),待气体纯净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金属氧化物。
第42课时 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1价)
编辑ppt
一、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探究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包括下述 内容:(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原理; (4)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5)实验步骤 (包括实验仪器装配和操作);(6)实验现象和记录 及结果处理;(7)问题讨论。
编辑ppt
(2)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若气体产生需要加热, 应先用酒精灯加热产生气体的装置,等产生气体后, 再给实验需要加热的固体物质加热,目的是:一则防 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二则保证产品纯度,防 止反应物或生成物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例如用 浓硫酸和甲酸共热产生CO,再用CO还原Fe2O3,实验 时应首先点燃产生CO装置的酒精灯,生成的CO赶走 空气后,再点燃加热Fe2O3的酒精灯,而熄灭酒精灯的 顺序则相反,原因是在还原性气体中冷去Fe,可防止 灼热的Fe再被空气中的O2氧化,并防止石灰水倒吸。
气体易溶于水的要防倒吸。
(5)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如为防止分液漏斗
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流出,使用恒压漏斗;为防止气体
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一
支较小试管等。
编辑ppt
(6)拆卸时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实验仪器的拆卸要注意 安全性和科学性,有些实验为防止“爆炸”或“氧化”, 应考虑停止加热或停止通气,如对有尾气吸收装置的 实验,必须将尾气导管提出液面后才能熄灭酒精灯, 同时继续通氢气,待加热区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这 是为了避免空气倒吸入加热区使铜氧化,或形成易爆 气体;拆卸用排水法收集需要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时, 需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才能熄灭酒精灯,以防止 水倒吸;拆下的仪器要清洗、干燥、归位。
编辑ppt
【基础题一】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正确的是( B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 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 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 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 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编辑到ppt较纯净的FeCl3溶液
编辑ppt
实验方案的设计原则是方法简便、现象明显、 操作易行安全,对于定量实验还要考虑系统误差要 求。确定了实验所选的方法和原理后,就要考虑选 择用什么实验装置来完成此实验,即进行实验装置 的设计,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往往是由多个基本实 验装置相互连接而成的,如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一般分为气体的发生装置(或气体反应装置)、气 体的净化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尾气的吸收装置 等部分,要熟悉各基本装置的功能,并注意各基本 装置连接顺序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