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一

合集下载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考研之中外教育史知识点整理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中外教育史考点解析对中外教育史的内容,复习时首先应该对其总体内容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

中外教育史均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部分,复习时应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划分是怎样的以及这样划分的依据,这有利于考生对中外教育史的整体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形成知识框架,为识记具体内容时提供帮助。

1.中国古代教育本章是教育思想史考查得较多的章节,考点非常多。

该部分分成六大部分,把从原始社会学校教育的萌芽到洋务运动之前的几千年的中国教育史做了一个全面梳理,内容相当庞杂,但是同学们可以打破大纲的知识点排列方式,重新组合整理。

古代教育可以按照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学校改革史三个维度进行划分:把孔丘、孟轲、荀况、墨家、道家、法家、战国后期教育论著、董仲舒、王充、颜之推、韩愈、朱熹、王守仁、黄宗羲与颜元的教育思想总结成思想史,穿成一条线;把西周的教育制度、独尊儒术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察举制度、隋唐教育体系、科举制度及其演变等内容归入教育制度史,穿成另一条线;把官学、私学,稷下学宫、太学、郡国学与洪都门学、国子学、四馆与总明馆、书院的发展、私塾的发展等知识归类为学校改革史,穿成第三条线;这样三条主线把古代教育史内容分割明确,比较便于记忆和复习。

经过分析,以往古代教育史主要以选择题、辨析题和简答题的方式考查,但是在2012年的分析论述题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灵活及综合的考查。

大家复习时注意灵活改变策略。

选择题:本章所有知识点都可能通过选择题来考察;辨析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孔丘的教育思想、孟轲的教育思想、荀况的教育思想、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以及私人讲学时期各家的教育思想、朱熹的教育思想、王守仁的教育思想、颜元的教育思想、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韩愈的教育思想等。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精品文档]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精品文档]

1.2课后习题详解1.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主要有哪些?答:目前,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

(1)教育的本能起源说教育的本能起源说是从生物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提出证据证明,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以外、在人出现之前产生的。

他根据对动物生活的观察得出结论,认为动物界早就已经存在教育活动。

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

(2)教育的模仿起源说教育的模仿起源说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教育史学家孟禄。

孟禄在1905年出版的《教育史教科书》中,认为史前社会的教育是从无意识的模仿开始的,当模仿的过程变成了有意识的过程时,教育就真正出现了。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①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提出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的教育学者。

他们以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和《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等著作中所阐述的观点为基础,批判了前两种主张,提出了教育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②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支持者认为,只有当人认为在自己和自然界之间需要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时,只有当人学会使用它们时,只有当人面临着制作劳动工具和选择劳动手段的任务时,才会在人类社会中产生老一辈向晚一辈传授劳动经验、知识和技巧的需要。

2.史前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种形态。

在原始社会里,教育活动一般是与生产活动、家庭生活、宗教仪式,以及禁忌活动等融合在一起的。

从总体情况来看,这一时期的教育活动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它是与原始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与人的生存密切联系的。

其基本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史前人类的教育是与社会生活分不开的,模仿成为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2)教育的内容日益多样和复杂;(3)儿童作为社会的成员逐步受到重视,儿童公有公育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4)与性别有关的男女儿童的教育,特别是男孩的教育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问题。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二、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一)英国教育的发展1.《巴尔福教育法》与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进入20世纪,英国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

1902年,英国颁布了《巴尔福教育法》。

法令的主要内容有:(1)设立地方教育当局管理教育,以代替原来的地方教育委员会;(2)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主要职责是保证满足初等教育的要求,享有设立公立中等学校的权利,并为中等学校和师范学校提供资金;(3)地方教育当局还应负责对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的资助,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控制。

《巴尔福教育法》的颁布促成了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当局的结合,形成了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法案第一次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放在一起论述,使国民教育变为完整的初等义务教育,并把中等教育纳入地方管理,结束了英国教育长期的混乱状况,提供了建立国家公共教育的基础。

2.《费舍教育法》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教育大臣费舍提出的教育议案,制定了新的初等教育法,也称《费舍教育法》。

法案的主要内容有:(1)加强地方当局发展教育的权力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制约地方当局的权限;(2)地方当局为2-5岁儿童开设幼儿学校;(3)规定5-14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律实行免费,禁止雇用不满12岁的儿童做童工;(4)地方教育当局应建立和维持继续教育学校,向进入这种学校的年轻人(14-16岁)免费提供适当的学习课程、教学和体育训练。

《费舍教育法》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

在建立完整的国家教育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哈多报告》1924年,英国政府任命了以哈多爵士为主席的调查委员会,负责对英国的全日制小学后教育进行调查研究。

委员会在1926年至1933年间提出了三次《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报告》,一般称为《哈多报告》。

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小学教育应重新称为初等教育。

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一

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一

下面介绍关于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巴比伦的教育——1巴比伦的学校:宫廷学校、寺庙学校、书吏学校又称泥板书社;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①寺庙学校,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②书吏教育,第一阶段教授读写;第二阶段是将学生分派到相应的寺庙或国家较高一级的机构接受教育;2.古代埃及的教育——1古代埃及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学校;包括①宫廷学校②职官学校③僧侣学校④文士学校;2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①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练习书写;练习辞令;重视数学和计算;②以机械教学为主;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重视体罚;3.古代印度的教育——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逐步形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等级的人才能接受教育,但三者接受的教育1981-1983年根据等级而不同;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古儒学校”,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体罚;2佛教教育: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佛教的寺院除了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定的学术研究;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1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内容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4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5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源远流不长;。

外国教育史备考研知识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外国教育史备考研知识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外国教育史备考研知识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一)新教育运动1.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

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其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教育实践不断推广的基础上,新教育理论进一步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教育运动逐步走向衰落。

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英格兰的德比郡创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端。

其后,德国的利茨推动了“乡村之家运动”,法国的德莫林开办了“运动学校”。

各国新学校的国际交流促成了1899年瑞士教育家费利耶尔在日内瓦建立了“国际新学校局”,1921年在法国加来成立“新教育联谊会”,并出版杂志《新时期的教育》。

1922年提出“七项原则”,强调活动以及儿童个人自由而完善的发展,推行儿童中心的教育目标。

1942年,通过《儿童宪章》,强调教育机会均等,以符合世界性普及教育的要求。

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为“世界教育联谊会”,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2.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1)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德比郡创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以11-18岁男孩为对象,以把他们造就新型的英国各种阶层人士为目的。

考研备考外国教育史

考研备考外国教育史

1.《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1959年,联邦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公布了《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简称《总纲计划》)。

《总纲计划》主要探讨如何改进普通初等和中等教育等问题,没有涉及高等教育。

在初等教育上,建议所有儿童均应接受4年制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的促进阶段教育。

在中等教育上,建议设置三种中学: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高级中学,分别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

《总纲计划》既保留了德国传统的等级性,又适应了德国社会劳动分工对学校培养人才规格和档次的不同要求。

2.《高等学校总纲法》1976年,联邦德国正式颁布了《高等学校总纲法》。

这个法案成为战后联邦德国第一个有权威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法案。

3.《高等学校总纲法》规定,正规高等学校修业年限为四年,无特殊情况不得延迟毕业,改变了过去因学生自由选课、自定毕业考试时间,平均修业七年的状况。

《总纲法》还对大学的任务、入学许可、学校内部人员机构构成、学校组织和管理、校长的任期、学历的认定等事宜作了规定。

这个法案的精神实质是既保留传统大学民主自治的特色,又注重发掘大学的潜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着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四)美国教育的发展1.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20世纪初期,美国完成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于是中等教育改革成为美国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必备资料(古希腊的教育)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必备资料(古希腊的教育)

古希腊的教育名词解释一、智者派【答案要点】古典时期是古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智者的出现为标志,希腊(尤其是雅典)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所谓“智者”,又称诡辩家,在荷马时期,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

后来,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具有治国能力的人,同样被称为智者。

后期,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智者的思想特征: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二、美德即知识【答案要点】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联系。

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掌握有关的知识,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才能趋善避恶。

在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美德就是知识”。

从“智德统一”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进而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

评价:①这个见解可以说是近代教育性教学原则的雏形;②在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他提出“智德统一”的见解,相对于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的理论来说,是有着明显的进步意义的;③但“美德即知识”的观念也是不完善的,忽略了道德的其他方面,如情感、行为等。

三、苏格拉底法【答案要点】苏格拉底法是苏格拉底提出的一种师生对话的方法。

由于苏格拉底曾把教师比喻成“知识的产婆”,因此又称为“产婆术”。

这一方法主要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

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下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强制灌输,而是师生共同讨论。

这种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方法,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

但是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有一定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索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考研备考资料外国教育史

考研备考资料外国教育史

考研备考资料外国教育史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1.《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1959年,联邦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公布了《改组和统一公立普通学校教育的总纲计划》(简称《总纲计划》)。

《总纲计划》主要探讨如何改进普通初等和中等教育等问题,没有涉及高等教育。

在初等教育上,建议所有儿童均应接受4年制的基础学校教育,然后再接受两年的促进阶段教育。

在中等教育上,建议设置三种中学:主要学校、实科学校和高级中学,分别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

《总纲计划》既保留了德国传统的等级性,又适应了德国社会劳动分工对学校培养人才规格和档次的不同要求。

2.《高等学校总纲法》1976年,联邦德国正式颁布了《高等学校总纲法》。

这个法案成为战后联邦德国第一个有权威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法案。

3.《高等学校总纲法》规定,正规高等学校修业年限为四年,无特殊情况不得延迟毕业,改变了过去因学生自由选课、自定毕业考试时间,平均修业七年的状况。

《总纲法》还对大学的任务、入学许可、学校内部人员机构构成、学校组织和管理、校长的任期、学历的认定等事宜作了规定。

这个法案的精神实质是既保留传统大学民主自治的特色,又注重发掘大学的潜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

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

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着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四)美国教育的发展1.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20世纪初期,美国完成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于是中等教育改革成为美国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进步主义教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进步主义教

xx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1.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始末“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指产生于19世纪末并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的一种教育革新思潮。

进步主义教育是作为进步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发端的。

进步主义运动是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广泛的社会改良运动,旨在反对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弊病。

进步主义者们力求同时改革教育和社会事务。

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

相对欧洲的“新学校”来说,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注意学校的民主化问题。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兴起(19世纪末至1918年)、成型(1918-1929)、转折(1929-1943年)和衰落(1944-1957年)。

兴起:19世纪末,帕克先后在马萨诸塞州昆西市和芝加哥库克师范学校进行教育革新实验,创造了“昆西教学法”,被杜威称做“进步教育之父”。

赖斯则大力揭露美国学校教育的弊端,引起了人们对教育变革的关心。

1896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

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进步教育实验以各种形式展开,如约翰逊创办有机教育学校,帕克赫斯特创立道尔顿制,沃特创立葛雷制等等。

成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公立教育已成为世界先锋。

美国的许多社区和学校当局表示愿意实验新方法。

普及进步教育思想的时机已经成熟。

1919年,进步教育发展协会成立,后改称为美国进步教育协会。

1920年,协会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七项原则或纲领。

1924年,协会创办《进步教育》杂志,向读者介绍欧洲的教育革新和美国的进步教育实验。

进步教育运动日益专业化,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成为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中心。

由于运动的这种专业化倾向,失去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与此同时,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分化。

以拉格为代表强调“儿童中心”的教育;以康茨为代表主张“社会中心”的教育。

转折:1929年的大萧条严重影响了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

外国教育史简答题

外国教育史简答题

外国教育史简答题一、古代外国教育史1.请简述古希腊的教育。

答:古希腊的教育主要由城邦负责,旨在培养公民的品德和责任感。

雅典的教育注重音乐、文学、数学和体育的学习,而斯巴达的教育则强调军事训练和体育训练。

2.简述古罗马的教育。

答:古罗马的教育主要由家庭、学校和教师负责,旨在培养文人和政治家。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写作、数学和道德教育。

二、中世纪外国教育史1.请简述中世纪欧洲的教育。

答:中世纪欧洲的教育主要由教会和修道院负责,旨在培养神职人员和虔诚的信徒。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宗教、道德和基本的读写能力。

2.简述中世纪阿拉伯的教育。

答:中世纪阿拉伯的教育非常发达,旨在培养商人、学者和官员。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天文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

三、近现代外国教育史1.请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答: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重视人的个性和自由,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公民。

教育内容除了传统的拉丁文和希腊文,还包括历史、哲学、艺术和科学等学科。

2.简述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

答:工业革命时期的教育旨在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初等学校和技术学校,以满足社会对技能工人的需求。

同时,大学也进行了改革,更加注重实用学科和应用研究。

四、当代外国教育史1.请简述当代外国教育的特点。

答:当代外国教育的特点包括多元化、个性化、信息化和创新化。

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的信息化进程。

此外,全球化和国际化也是当代外国教育的重要特点,许多国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提高本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外国教育史备考知识点: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1.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始末“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指产生于19世纪末并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的一种教育革新思潮。

进步主义教育是作为进步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发端的。

进步主义运动是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广泛的社会改良运动,旨在反对工业社会的政治经济弊病。

进步主义者们力求同时改革教育和社会事务。

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实验室”主要是美国的公立学校。

相对欧洲的“新学校”来说,进步学校更关心普通民众的教育,更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重视从做中学,更注意学校的民主化问题。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兴起(19世纪末至1918年)、成型(1918-1929)、转折(1929-1943年)和衰落(1944-1957年)。

兴起:19世纪末,帕克先后在马萨诸塞州昆西市和芝加哥库克师范学校进行教育革新实验,创造了“昆西教学法”,被杜威称做“进步教育之父”。

赖斯则大力揭露美国学校教育的弊端,引起了人们对教育变革的关心。

1896年,杜威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

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进步教育实验以各种形式展开,如约翰逊创办有机教育学校,帕克赫斯特创立道尔顿制,沃特创立葛雷制等等。

成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公立教育已成为世界先锋。

美国的许多社区和学校当局表示愿意实验新方法。

普及进步教育思想的时机已经成熟。

1919年,进步教育发展协会成立,后改称为美国进步教育协会。

1920年,协会提出了进步教育的七项原则或纲领。

1924年,协会创办《进步教育》杂志,向读者介绍欧洲的教育革新和美国的进步教育实验。

进步教育运动日益专业化,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成为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中心。

由于运动的这种专业化倾向,失去了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与此同时,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分化。

以拉格为代表强调“儿童中心”的教育;以康茨为代表主张“社会中心”的教育。

转折:1929年的大萧条严重影响了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发展。

王天一《外国教育史》章节题库(17世纪至19世纪末英、法、德、俄、美、日等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王天一《外国教育史》章节题库(17世纪至19世纪末英、法、德、俄、美、日等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子书

D.柏林大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10.法国 18 世纪大革命前的中学以( )为主要教学内容。 A.自然科学 B.基础知识 C.拉丁语及七艺 D.实用知识 【答案】C
11.在法国( )时期,资产阶级提出的著名教育改革方案有康多塞教育计划等。 A.工业革命 B.大革命 C.雅各宾执政 D.吉伦特派执政 【答案】B
14.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 )。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学校三轨制 D.多元制 【答案】B
15.19 世纪初,拿破仑在教育上实行了典型的( )体制。 A.地方分权制 B.中央集权制 C.中央、地方共权制 D.自治制 【答案】B
5 / 3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6.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莫雷尔法案》旨在资助各州大办( )。 A.民族学院 B.农工学院 C.商贸学院
2 / 30
圣才电子书

D.社区学院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案】B
7.1821 年美国( )市率先创办公立中学。 A.波特兰 B.波士顿 C.亚特兰大 D.纽约 【答案】B
C.罗伯特·雷克斯
D.凯沙图华兹
【答案】C
20.18 世纪末,英国的兰卡斯特和贝尔创设了( )。 A.导师制 B.葛雷制 C.导生制 D.道尔顿制 【答案】C
21.英国近代的慈善教育主要是指( )。 A.中等教育 B.初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答案】B
22.英国近代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法案的正式颁布。 A.巴尔福法案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考研复习资料-外国教育史

考研复习资料-外国教育史

第三编外国教育史第一章古希腊教育第一节古风时代的教育一、斯巴达教育军事教育1 .教育目的。

培养坚韧不拔的武士和一个绝对服从的公民2 .教育制度。

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

3 .教育的主要内容。

(1)忍耐劳苦训练。

(2)军事体育训练。

(3)道德教育。

(4)重视女子教育。

二、雅典教育雅典教育是一种身心统一和谐发展的教育。

1 .教育目的:培养身心和谐的人。

2 .教育过程和内容第二节古典时代的教育一、“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观念所谓“智者”,是指一批收费传授辩论术和其他知识,并以此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智者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普罗泰哥拉、高尔吉亚等等。

二、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与思想(一)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

明确指出,“美德就是知识”。

并从“智德统一”的观点出发,进而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

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苏格拉底方法”也称问答法,产婆术。

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

所以称为产婆术。

产婆术过程分成四步。

(1)讽刺。

(2)助产。

(3)归纳。

(4)定义。

特点:不将现成的结论强加于对方,而是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认识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自然而然地达到正确的结论。

三、柏拉图的教育活动与思想(一)学园柏拉图于公元前388 年创立的西方最早的高等教育机构,共存在了九百多年,影响深远。

学园开设哲学、数学、音乐、天文学等学科,并实行教学和探索思辨相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了大量人才,成为希腊的哲学和科学中心。

(二)学习即回忆柏拉图所持的一种学习与认识理论。

他认为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而是灵魂对已认识而遗忘的理念世界的回忆。

他提出真正的知识、真理是人们对所谓理念世界的认识。

认识理念世界不能靠感觉,而要靠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三)《理想国》《理想国》由柏拉图所著,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一。

教育学考研知识点外国教育史之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

教育学考研知识点外国教育史之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

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对苏联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的特点和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政策、教育机构、课程设置和教育思想等方面。

首先,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资。

1930年,苏联成立了全苏教育人民委员会,负责制定并管理全国的教育政策。

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大大增加,教育预算占国家预算的比例也大幅度提高。

此外,政府还实施了全面的义务教育制度,确保了每个儿童都能接受到基本的教育。

其次,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为了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有效管理,苏联建立了统一的教育管理体系,包括中央、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机构。

同时,为了提高师资素质,苏联还设立了教师培训学校和师范大学,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教师。

此外,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教育还对课程设置进行了重要的调整。

在过去的教育体系中,课程设置比较死板,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在30年代的苏联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智力、体力、劳动技能等。

此外,教育还突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培养,通过教育课程来弘扬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

最后,20世纪30年代苏联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教育思想方面,苏联提出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理论,如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和劳动教育理论。

这些理论强调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强调了社会和劳动的重要性。

在实践方面,苏联教育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教育方法,如游戏教育、实践教育等,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教育在教育政策、教育机构、课程设置和教育思想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这一时期的苏联教育对苏联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今天的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2022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2022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具有两重性,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开欧洲近代教育的先河。

(1) 人本主义。

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充分肯定人的力量、人的价值。

(2)古典主义。

开设古典课程,但是绝非纯粹“复古”,实则古为今用、托古改制。

(3) 世俗性。

教育目的和课程设置都洋溢着浓厚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

(4) 宗教性。

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而是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的宗教性,
以造就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5) 贵族性。

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并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

人文主义
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

以上就是考研为大家整理的“2022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预祝同学们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介绍关于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巴比伦的教育——(1)巴比伦的学校:宫廷学校、寺庙学校、书吏学校(又称泥板书社);(2)巴比伦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方法:①寺庙学校,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

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②书吏教育,第一阶段教授读写;第二阶段是将学生分派到相应的寺庙或国家较高一级的机构接受教育;
2.古代埃及的教育——(1)古代埃及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有了自己的学校;包括①宫廷学校
②职官学校③僧侣学校④文士学校;(2)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①注重道德品德的培养;练习书写;练习辞令;重视数学和计算;②以机械教学为主;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重视体罚;
3.古代印度的教育——(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逐步形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等级的人才能接受教育,但三者接受的教育1981-1983年根据等级而不同;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古儒学校”,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体罚;(2)佛教教育: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

佛教的寺院除了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定的学术研究;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1)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内容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4)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5)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源远流不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