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望庐山瀑布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3)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3)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第八课《古诗二首》中的《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选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

我们将详细学习这首诗的每一句,理解其意义,感受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望庐山瀑布》,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重点词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

2. 教学重点:诗句的朗读和重点词汇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过程:学生观察图片,教师引导描述。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望庐山瀑布》,让学生初步感知诗句的美。

过程:教师朗读,学生跟读。

3. 诗句解析:逐句讲解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过程:教师讲解,学生记录重点。

4.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

过程:教师讲解,学生互动讨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句的意义,并进行课堂互动。

过程: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望庐山瀑布》全文2. 黑板右侧:诗句解析、重点词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望庐山瀑布》的意境。

2. 课后拓展:收集其他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进行阅读和赏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朗读、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魅力,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望庐山瀑布》的教案及解析

《望庐山瀑布》的教案及解析

《望庐山瀑布》的教案及解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等句子的含义。

(3)了解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认识古代诗人及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

(3)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增强对诗文意境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热情。

(3)引导学生在面对壮美景观时,产生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香炉”指的是什么?(2)如何理解“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

(2)简单介绍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 朗读诗文:(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望庐山瀑布》。

(2)强调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3. 翻译诗文:(1)解释诗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

(2)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4. 解析诗句:(1)分析“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解释“香炉”的含义。

(2)解读“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理解其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5. 应用拓展:(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文中的景象。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或诗歌。

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望庐山瀑布》。

2. 运用所学,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的短文。

3. 调查其他同学喜欢的诗句或诗歌,互相分享交流。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文内容。

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教案反思与练习

小学语文《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教案反思与练习

《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

默写《望庐山瀑布》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生紫烟”“挂前川”,体会“飞流”“直下”“落九天”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设计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1、师: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2、师: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

(指名回答)3、师: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

(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4、师:这些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

请看光碟。

5、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

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

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

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

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6、看了这些优美的风景,你想说什么?三、初读,检查预习1、全班自由读。

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师范读全诗。

学生边听边学习老师的读法。

4、指名读,师生纠正错误。

4、全班齐读这首诗。

四、合作探究1、师:刚才检查了同学们的读,老师看出同学们的预习做得很好。

下面,我们该做什么了?(学生回答)理解诗意。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

望庐山瀑布(教案5篇、实录)5一、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的发音、词义及背诵。

2.了解文化背景,增长文化知识。

3.能够学会通过赏析古诗,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使学生能够领略到“落花时节又逢君”的美感。

2.教学难点:古文阅读。

教学过程1.背景介绍(5分钟)–介绍庐山瀑布,包括:地理位置、景色、历史等方面。

2.教学课文内容(2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读一遍,引导同学跟读。

–逐句注解,讲解意思。

3.学习技巧(10分钟)–教师带领同学学习《望庐山瀑布》的语调、重音等发音技巧。

4.练习—口头朗诵(15分钟)–每位学生轮流表演《望庐山瀑布》。

–教师在表演结束后,对表演内容进行点评,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表达技巧。

课堂作业1.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

2.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庐山瀑布的文化背景。

二、教案2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望庐山瀑布》的内涵,更深刻地领会到古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验到文学的魅力。

2.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水平,学会将古诗运用到现代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望庐山瀑布》的内涵、感悟,更深刻地领会到古人赞美自然美景的真情实感。

2.教学难点:如何将古诗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思想感悟。

教学过程1.集体阅读古诗《望庐山瀑布》(10分钟)–教师将《望庐山瀑布》的中文原译逐句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其意义。

2.学生自行默读《望庐山瀑布》(5分钟)–学生小组内讨论《望庐山瀑布》的关键词,总结有关庐山瀑布的知识。

3.师生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4.《望庐山瀑布》现代化翻译(10分钟)–教师将古诗现代化翻译,帮助学生将古诗运用到现代生活中。

5.结束语(5分钟)课堂作业1.通过实地走访、图片或网络等方式,了解庐山瀑布的历史、现状等方面的情况。

2.运用古文阅读技巧,自行寻找其他古诗文,并结合现代生活进行阅读、思考等。

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

这首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笔下,描述了庐山瀑布壮丽的自然景观。

我们将详细学习诗中的字词、句式以及背后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中的生字、生词。

2. 能够熟练朗读、背诵这首诗。

3. 感受诗中所描绘的自然美景,提高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生词,熟练朗读和背诵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其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景观。

(2)引入诗人李白,介绍其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新课内容:学习《望庐山瀑布》(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注意字音、节奏。

(2)讲解诗中的生字、生词,如“挂”、“遥”、“疑”等。

(3)分析诗句,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4)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诗句,描述瀑布的特点。

3. 例题讲解:分析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解释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句中的夸张和比喻手法。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望庐山瀑布》2. 生字、生词:挂、遥、疑、飞流、直下、三千尺、银河、落九天3. 重点句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望庐山瀑布》。

(2)用诗中的词语,描绘一幅自然景观。

(3)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

2. 答案:(1)略。

(2)示例:遥望群山,飞瀑挂前川,疑似银河落九天。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例题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美,但部分学生对诗中意境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引导和启发。

望庐山瀑布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望庐山瀑布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望庐山瀑布》习题(最新编辑教材)一、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字,再扩成三个词写下来.暴:()、()、()此:()、()、()寺:()、()、()二、按下列要求填空或回答问题.1、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部,余下的部分是()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该字的上半部分笔顺是____________2、鸣翠柳的“翠”字,该字的上半部分写成“羽”字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字的右半部分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含”字,哪儿容易写错?它与“岭”字的右半部分有什么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填诗体名称).5、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把诗句补充完整,先解释带点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1、日照()生(),()瀑布挂().2、()直下()尺,()银河()天.四、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2、“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3、“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是虚指,意思是行程很远.()4、“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青天”指的是青色的天.()五、按照所注的停顿来读《望庐山瀑布》,以它为例,找出《绝句》的停顿,再有感情地朗读.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六、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问题.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东坡志林•记游庐山苏轼“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故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注]谪仙:李白.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千古长如白练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字,再扩成三个词写下来.暴:瀑、曝、爆(瀑布)、(曝晒)、(爆炸)此:紫、呲、些(紫色)、(呲牙)、(一些)寺:持、诗、侍(支持)、(古诗)、(侍奉)天:吴、吞、蚕(吴国)、(吞没)、(蚕丝)二、按下列要求填空或回答问题1、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部,余下的部分是(六)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Z ).2、鸣翠柳的“翠”字,该字的上半部分写成“羽”字是否正确?不正确.“柳”字的右半部分的笔顺是:丿 丿 丨 .3、“含”字上面是个“今”,“岭”右边是个“令”,多了一个点.“含”下面是个“口”4、李白绝句(七言绝句)5、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意近即可)三、把诗句补充完整,先解释带点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四、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2、“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3、“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是虚指,意思是行程很远.(√)4、“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青天”指的是青色的天.(×)五、略.六、1、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2、(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3、同意.要点:李诗更为雄奇瑰丽,想像更为奇特,富有创造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 不同意.要点:徐诗分别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切入,气势显得壮阔.。

《望庐山瀑布》教学教案

《望庐山瀑布》教学教案

《望庐山瀑布》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唐代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2)体会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 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难点:1. 体会诗人的情感。

2. 了解唐代诗人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包括诗文、图片、作者简介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查阅资料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介诗人李白,引导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2. 朗读诗文(1)学生自读,注意朗读节奏和语气。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3)分组朗读,互相交流。

3. 解析诗文(1)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

(2)分析诗人的情感,体会其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 应用拓展(1)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句?(2)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望庐山瀑布》。

3. 调查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句,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诗文背景与文化意蕴教学目标:了解唐代诗歌的社会背景。

探究《望庐山瀑布》背后的文化意蕴。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唐代诗歌的社会背景。

分析诗中的文化象征和隐喻。

教学过程:1. 引入:回顾前课内容,简要讨论《望庐山瀑布》的情感表达。

2. 新课:详细介绍唐代诗歌的社会背景,分析《望庐山瀑布》如何反映时代特色。

望庐山瀑布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doc

望庐山瀑布  课后练习题(含答案).doc

《望庐山瀑布》习题一、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字,再扩成三个词写下来。

暴:()、()、()此:()、()、()寺:()、()、()二、按下列要求填空或回答问题。

1、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部,余下的部分是()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该字的上半部分笔顺是____________2、鸣翠柳的“翠”字,该字的上半部分写成“羽”字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字的右半部分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含”字,哪儿容易写错?它与“岭”字的右半部分有什么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填诗体名称)。

5、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把诗句补充完整,先解释带点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 望庐山瀑布》教案(优秀4篇)

《 望庐山瀑布》教案(优秀4篇)

《望庐山瀑布》教案(优秀4篇)望庐山瀑布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挂图或投影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话导入《竹枝词》同学们见过“太阳雨”吗?一边下雨,另一边却阳光灿烂。

有一句诗说得好——(试探学生是否预习),嗯,就是我们本课要学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二、指导学习诗句1.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

2.简介竹枝词。

“竹枝词”是流行于古三峡地域的一种民歌,含思宛转,清韵悠远,音调和谐,明朗欢快。

人们在劳作之余,成群结队在江边、堤畔吹笛、击鼓,边唱边舞,抒发内心的感情,驱散一天的疲劳,是三峡人民最喜爱的娱乐方式。

刘禹锡在夔州,经常见到这种场面,极为欣赏,因而填写了许多“竹枝词”,今天要学的就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首。

3.理解诗意。

(1)指名朗读,齐读。

(2)借助注释,自读并思考诗句的意思。

(3)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杨柳青青江水平”: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大江水面平静。

“闻郎江上唱歌声”:只听到江面上传来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日出西边雨”:东边出太阳,西边却下着雨。

“道是无晴还是晴”:说不是晴天吧,却还是有晴的地方。

(4)朗读全诗,再指名把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读中想象。

(1)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一场太阳雨中,一位少女立在江边,看到江边的杨柳被沐浴得更加翠绿,江水平静,耳畔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歌声,原来是自己的情郎在唱。

)(2)想象一下,这首词的后两句写出了少女什么样的心理?三、指导朗读、背诵背诵《竹枝词》。

四、作业1.默写这两首古诗。

2.课外搜集刘禹锡的其他《竹枝词》读一读。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了解学生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古诗:《忆江南》(白居易)、《江南》(汉乐府)等。

二年级语文上2古诗二首敕勒歌 望庐山瀑布教案作业题(语文S版)

二年级语文上2古诗二首敕勒歌 望庐山瀑布教案作业题(语文S版)

二年级语文上2古诗二首敕勒歌望庐山瀑布教案作业题(语文S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2古诗二首【教学要求】.认识“川、阴、似、庐、笼、盖、野、苍、茫、炉、瀑、疑、银”等13个生字,会写“川、低、似、阴、流、烟、草、香”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分别体会《敕勒歌》和《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认识“川、阴、似、庐、笼、盖、野、苍、茫”等9个生字,会写“川、低、似、阴”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大草原风景【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谈话引出课题:同学们经常跟着爸爸妈妈外出旅游,你见到过草原吗?你到过哪儿的草原,你能把那里的景色给同学们描述一下吗?(出示图片一)2.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自学诗文。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

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出示图片二)(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5.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望庐山瀑布》教案(通用15篇)

《望庐山瀑布》教案(通用15篇)

《望庐山瀑布》教案(通用15篇)《望庐山瀑布》篇1设计理念:1、反复吟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

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1 、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

2、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3 、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画意诗情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同学们学过不少古诗,我们来“看画猜诗”,当你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你会想到哪一句或是哪一首古诗呢?我先来师范给大家。

学生看图,猜诗,教师相机点评。

小结:诗应景而生,如果在某一时刻,你看到某个画面,心中自然流淌出一句诗来,那可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古诗内容丰富,音韵和谐,意境优美,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经典。

我们一定要常读常诵常亲近。

二、揭题——望名知意出示插图,看,这画的是那首诗呢?(说题目,诗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望庐山瀑布》。

当老师书写课题时,请同学们伸出手指一起书空,把课题写在你心中的黑板之上。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解读“瀑布”,认识“瀑”字。

看偏旁,利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来记字。

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试着说说,师相机出示瀑布的图片,形象理解瀑布。

这首诗写了哪里的瀑布?再看“望”字,你知道了什么?谁在看庐山的瀑布?请同学完整的说出题目的意思。

题目只区区五个字,却给了我们如此丰富的内容,看来我们以后读古诗一定要仔细的品一品题目。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古诗诵读 望庐山瀑布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古诗诵读 望庐山瀑布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古诗诵读望庐山瀑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庐、炉、紫、遥、川、疑”六个字。

过程与方法:熟读古诗、会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朗诵古诗,理解整首诗的含义。

2 通过诗句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诗,标题是《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在学习之前,我想了解有哪些同学去过庐山,看到过庐山的瀑布吗?(出示庐山图片)(A 看过就让学生描绘一下庐山瀑布景色。

B 没看见,就省略该环节)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诗人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是怎样描绘的?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

2.朗读课文:(1)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2)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出示生字词lú lú zǐ yáo chuān yí庐山香炉紫烟遥远前川怀疑1.指名领读,正音。

“川”是前鼻音,“紫、疑”是整体认读音节,“紫”还是平舌音,“川”是翘舌音。

2.自由练读。

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

指名读。

齐读。

四、感悟诗意。

(一)师读第一行诗,学生思考该行诗意。

1.指名回答,通过学生争论来理解诗意。

(香炉峰团团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了紫色的烟云)(板书:生紫烟)2. 齐读,想想这行诗主要是望什么的景色?(望庐山的景色)(二)第一组读第二行诗,其他学生思考这行诗的意思?1. 这行诗作者把描写的视线移到哪儿呢?(瀑布)2. 指名回答该行诗意。

(远看瀑布像一条河流高挂在前面的山崖上)(板书:挂前川)3.师:有哪位同学能够把两行诗连起来说说?4.指名回答并齐读两行诗。

(三)第二组读第三行诗,其他学生思考这行诗的意思?(飞一样的瀑布从山上奔腾而下,足足有三千尺)1.这行诗写了瀑布的哪些特点?①流速快、急。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1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上1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

1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两首诗。

正确认读本课“炉、紫、烟、遥、川、尺、银、径、斜、枫、霜”等十一个生字,会写“诗、前、川、尺、寒、处、爱、晚”等八个生字。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

展开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和个别字的意思。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杜牧。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本课是两首诗,有些字的意思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要适时点拨,如“生” 不是生成的意思,而是“升腾”的意思,还有“川”、“疑”、“坐”、“于”等。

【教学难点】二年级学生很难把握读诗的语气,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多范读、引领学生通过读感悟诗的情感。

【教学素材】1 .李白个人资料。

2.杜牧个人资料。

3.李白和杜牧的部分作品。

4•有关庐山瀑布介绍。

5•山行朗诵录音。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望庐山瀑布第一课时课时冃标1 •会认“炉、紫、烟、遥、川、尺、银” 7个字,会写“诗、前、川、尺”4个字。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静夜诗》《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等。

)2•大家背得都很熟,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

(板书:望庐山瀑布)生齐读题目。

(设计意图: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大有益处: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

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习新诗,效果就不一样。

)3.谁来讲课题的意思?“望”是看的意思,题目是说看庐山的瀑布。

4 •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瀑布是从高山上直流下来的水,水流得很急,像倒下来似的,远远地看去像一块白布。

5.—说到瀑布就想到高山,从高山陡哨的地方,水流倾泻下来,远看像一块白布垂挂山前。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课后练习及答案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课后练习及答案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课后练习及答案一、结合古诗,理解下列词语。

川:()生:()直:()疑:()二、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诗的字,再扩成三个词写下来。

暴:()、()、()此:()、()、()户:()、()、()三、把诗句补充完整,先解释带点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日照()生(),()瀑布挂()。

2、()直下()尺,()银河()九天。

四、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

()2、“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

()五、填空。

《望庐山瀑布》作者是()代伟大诗人()。

这首诗描绘了()的景色,并借景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六、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

当我看到长长的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下来,那么壮观,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从哪一句看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按照所注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来读《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九、小博士站。

1、我知道()被称为“诗仙”,()被称为“诗圣”,他们都是()代诗人。

2、我读过很多李白写的古诗,有哪些呢?请把古诗题目写一写。

(最少写五个)《》、《》、《》、《》、《》。

十、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解释加点的词。

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阳割昏晓_____________________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划分节奏荡胸 / 生 / 曾云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河流升起笔直怀疑二、暴雨;风暴;暴跳如雷此人;彼此;此时窗户;户口;门户三、1、香炉紫烟遥望前川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周围升起紫色的云烟。

《望庐山瀑布》的教案及解析

《望庐山瀑布》的教案及解析

《望庐山瀑布》的教案及解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并欣赏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通过写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尊重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理解和朗读技巧。

(2)诗歌意境的分析和欣赏。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2)诗歌表达情感和哲理的深入解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望庐山瀑布》的背景和内容。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望庐山瀑布》。

(2)了解一些关于李白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引起学生对《望庐山瀑布》的关注。

2. 朗读与理解:(1)学生朗读《望庐山瀑布》,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

3. 分析与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

(2)学生讨论并欣赏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 写作与表达:(1)教师提供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望庐山瀑布》为灵感,写一段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字。

(2)学生进行写作,鼓励他们运用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1)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

(2)完成写作任务,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2. 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朗读、理解和写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2)学生之间的互评,共同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望庐山瀑布》与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如《登鹳雀楼》、《早发白帝城》等。

[望庐山瀑布教案]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教案]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教案]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篇(1):李白《望庐山瀑布》阅读答案及赏析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注释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1.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诗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什么?4.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望庐山瀑布》阅读答案1.雄伟气势2.夸张、比喻3.疑是银河落九天4.“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

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又自然,新奇又真切。

二:1、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妙处吗?(2分)答:示例:一个“生”字写活了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2、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应该是“化动为静”))A.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

D.这首诗综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绘出一幅雄奇瑰丽的瀑布图。

3.这首诗的作者是,这是一首诗(填诗体名称)。

(2分)4.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望庐山瀑布》阅读答案3.李白绝句(七言绝句)4.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2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李白《望庐山瀑布》教案

李白《望庐山瀑布》教案

李白《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望庐山瀑布》。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掌握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增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2)体会诗人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体验生活,培养高雅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的意象分析和情感体会。

3. 诗歌的韵律和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

2. 诗歌情感的深入体会。

3. 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歌全文、注释、图片等。

2.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

3. 准备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简介诗人李白及其作品《望庐山瀑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的意象,如“银河落九天”、“瀑布飞流直下”等。

(2)分析诗歌的情感,体会诗人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

5. 诗歌鉴赏(1)讲解诗歌的韵律和结构特点,如对仗、押韵等。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情感和鉴赏方法。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

(2)选取一首李白的诗歌,进行鉴赏分析。

8. 板书设计李白《望庐山瀑布》意象:银河、瀑布、香炉、紫烟情感:赞美、向往、惊喜结构:对仗、押韵、意境开阔六、教学拓展1. 对比拓展:邀请学生分享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如杜甫的《望岳》、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不同诗人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诵读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庐、炉、紫、遥、川、疑”六个字。

过程与方法:
熟读古诗、会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朗诵古诗,理解整首诗的含义。

2 通过诗句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诗,标题是《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
在学习之前,我想了解有哪些同学去过庐山,看到过庐山的瀑布吗?(出示庐山图片)
(A 看过就让学生描绘一下庐山瀑布景色。

B 没看见,就省略该环节)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诗人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是怎样描绘的?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想可以找哪些朋友。

2.朗读课文:
(1)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
(2)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三、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出示生字词
lú lú zǐ yáo chuān yí
庐山香炉紫烟遥远前川怀疑
1.指名领读,正音。

“川”是前鼻音,“紫、疑”是整体认读音节,“紫”还是平舌音,“川”是翘舌音。

2.自由练读。

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

指名读。

齐读。

四、感悟诗意。

(一)师读第一行诗,学生思考该行诗意。

1.指名回答,通过学生争论来理解诗意。

(香炉峰团团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了紫色的烟云)(板书:生紫烟)
2. 齐读,想想这行诗主要是望什么的景色?(望庐山的景色)
(二)第一组读第二行诗,其他学生思考这行诗的意思?
1. 这行诗作者把描写的视线移到哪儿呢?(瀑布)
2. 指名回答该行诗意。

(远看瀑布像一条河流高挂在前面的山崖上)(板书:挂前川)
3.师:有哪位同学能够把两行诗连起来说说?
4.指名回答并齐读两行诗。

(三)第二组读第三行诗,其他学生思考这行诗的意思?
(飞一样的瀑布从山上奔腾而下,足足有三千尺)
1.这行诗写了瀑布的哪些特点?
①流速快、急。

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飞流、直下)(板书:直下)
②长。

你又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三千尺)
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长吗?(夸张、说明瀑布的长)
2. 齐读该行诗,体会瀑①②布流速快、急、长的特点。

(四)第三组读第四行诗,其他学生思考这行诗的意思?
(瀑布像银河从天空中最高处落下来)
1. 这行诗是写作者看到的景象吗?哪个字告诉我们的?(板书:疑)
2. 齐读该行,体会瀑流倾泻的气势。

3. 指名说出三、四行诗的意思并齐读这两行诗。

五、总结、体会思想感情
1. 齐读全诗,结合图画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说一下诗意。

2. 畅谈学后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指导背诵。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课下把学到的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看着课文的插图,你把庐山瀑布比喻成什么?
3请用夸张的手法写一个句子。

参考答案
1.略
2.例如:庐山的瀑布就像织女的机丝悬挂在山前。

3.例如: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板书设计】
庐山生紫烟
远望直下
望庐山瀑布瀑布挂前川
感受疑
【课后反思】
庐山瀑布,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一开始教学古诗,我便设问:去过庐山,看到过庐山吗?之后马上放庐山的风景图还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自己的解说词,一下便把孩子们带入了景色迷人的庐山。

当播放结束时,孩子们还是那如痴如醉的神态,我心中一阵暗喜:接下来的朗读和领悟诗情不会有问题了。

的确,后面的朗读真的不错。

之后,我们真的看到了摇头晃脑的小诗人抑扬顿挫的诵诗声。

领悟诗情这块,我觉得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似乎受到了图片的影响,逐句逐句地对诗去进行解释。

我想今后还得想些办法,好好引导孩子们去领悟诗
的大意即可。

这节课我做的不够的地方有许多:
没有把三、四两句诗整合起来品析,破坏了瀑布流态的整体之美。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是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古诗诵读课。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

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作者介绍】
作者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有《李太白集》传世。

(一)生平
1.早年
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在现在甘肃秦安东)。

他于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位于今日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

据《新唐书》记载其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皓)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

幼年时期,李白和他的父亲李客迁居到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他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

其后李白曾经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供奉翰林。

但是由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仅仅不到两年他就离开了长安。

据说是因为他作的《清平调》得罪了当时宠冠后宫的杨贵妃(杨贵妃认为“可怜飞燕倚新妆”几句是讽刺她)而不容于宫中。

2.中年
后来他在洛阳和中国唐朝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甫相识,并且成为了好友。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在756年12月,李白为了平复叛乱,曾经应邀作为永王李璘的幕僚。

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

不久以后,他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

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时他已经59岁。

3. 晚年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带漂泊。

在他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领大军讨伐安史叛军,于是他北上准备追随李光弼从军杀敌,但是中途因病折回。

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当时在当涂(今属安徽马鞍山)当县令的李阳冰。

同年11月,李白病逝于寓所,终年62岁,葬当涂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当涂青山。

关于他的死,还有多种不同的传说,一说便是他在舟中赏月,失足坠水而死。

(二)作品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有《李太白集》。

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

他所钟好的体裁主要是古体诗,包括古风和乐府诗,但他在近体诗体裁如律诗、绝句中往往也有绝唱留存。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描写瀑布的古诗1.《绝句》王安石
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2.《开先寺》李梦阳
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

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3.《瀑布》范仲淹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4.《瀑布联句》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5.《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6.《庐山瀑布》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