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教案设计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教案设计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教案设计

《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感受歌曲的艺术美。体验、表现作品中渴望找回心上人的急切心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祖国统一。

2、感受、体验、探究、表现作品情绪、情感。

3、初步了解塔塔尔民族的风俗习惯,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

重点感受、表现歌曲:

难点体验作品的艺术美,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培养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琴、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听唱结合法、对比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

1、组织教学:出示课题。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新疆塔塔尔族体验他们的风土人情,感受塔塔尔青年在恋爱中的酸甜苦辣。感受我国民歌的艺术魅力。

2、不论同学们现在是否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异性朋友,但长大以后都将会去面对恋爱和婚姻?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为同学们以后的恋爱和婚姻生活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3、导入新课:我们首先来听教师弹唱(播放录音)《在银色的月光下》,请同学们思考:我遇到了什么事情?我的心情如何?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初步感受分析作品音乐要素,感受歌曲情绪情感。

二、进行新课:

(一)了解作品相关文化:

1、出示曲谱,播放音乐《在那银色月光下》,初步了解塔塔尔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

A、地理位置、人口、民族迁徙历史。

B、婚嫁习俗。

C、教育、人口素养。

2、请同学们看曲谱,教师视唱曲谱并简要分析曲式机构A+B+A分析歌曲的拍号、速度、节奏、表情术语?

(二)歌曲学唱

1、播放音乐《在银色月光下》,学生用哼唱(哼鸣、U\O\A也可)。

2、强调歌唱姿势引导学生从从刚才的分析中确定恰当的情绪情感,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试

视唱曲谱A和A 段。(强调歌唱姿势)

3、再次播放歌曲、指导学生模唱歌词。

4、学习B段曲谱和歌词,齐唱全曲。

5、学生探究、讨论、创作活动。

三、拓展练习:

(一)欣赏通俗歌曲《秋天不回来》

播放FLASH音乐,引导学生听赏音乐,探究草原与城市的音乐在表现失恋方面各有何特色。

(二)欣赏歌曲《嘎哦丽泰》

一首哈萨克民歌,它优雅、内在,很有层次地表达一个恋人在爱情还是未知数的情况下,那种痴心相盼的微妙心情。

(三)讨论探究

前些日子,重庆连续报道两起恋爱失败而杀人和劫持人质的事件,一个杀掉女朋友后被抓捕枪毙,一个当场被警察击毙,请同学们发表当你遭遇这种情况将如何处理。

四、创新反思: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并用画笔画下你的所想到的画面。让父母同学给你打分。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教案设计

《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感受歌曲的艺术美。体验、表现作品中渴望找回心上人的急切心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祖国统一。 2、感受、体验、探究、表现作品情绪、情感。 3、初步了解塔塔尔民族的风俗习惯,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 重点感受、表现歌曲: 难点体验作品的艺术美,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培养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琴、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听唱结合法、对比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 1、组织教学:出示课题。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新疆塔塔尔族体验他们的风土人情,感受塔塔尔青年在恋爱中的酸甜苦辣。感受我国民歌的艺术魅力。 2、不论同学们现在是否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异性朋友,但长大以后都将会去面对恋爱和婚姻?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为同学们以后的恋爱和婚姻生活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3、导入新课:我们首先来听教师弹唱(播放录音)《在银色的月光下》,请同学们思考:我遇到了什么事情?我的心情如何?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初步感受分析作品音乐要素,感受歌曲情绪情感。 二、进行新课: (一)了解作品相关文化: 1、出示曲谱,播放音乐《在那银色月光下》,初步了解塔塔尔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 A、地理位置、人口、民族迁徙历史。 B、婚嫁习俗。 C、教育、人口素养。 2、请同学们看曲谱,教师视唱曲谱并简要分析曲式机构A+B+A分析歌曲的拍号、速度、节奏、表情术语? (二)歌曲学唱 1、播放音乐《在银色月光下》,学生用哼唱(哼鸣、U\O\A也可)。 2、强调歌唱姿势引导学生从从刚才的分析中确定恰当的情绪情感,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试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天山之音《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青春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 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2、能对少数民族(新疆)民间音乐产生兴趣,了解他们的音乐文 化。知道新疆民族民间常用的各种乐器,辨别音色,并为歌曲伴奏。 3、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晰的吐字、咬字,明朗活泼的情绪 演唱全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 又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 的思想含义。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钢琴、新疆民族乐器。 四、教学方法 视听结合法,讨论法,实践、体验法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教学环节:(音画视频和谈话导入) (1)欣赏歌舞《我们新疆好地方》 (2)提问:这是哪个地方,哪个民族的歌曲? 从而引出“新疆”接着简介新疆的风俗民情、土特产等。让学生了解新疆并导入课题。 3、初次聆听歌曲,简介作者,从旋律、节奏、风格等方面分析歌曲。 4、讲授和学打节奏。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 子拍手,体会节拍感。找出主要节奏型。 5、师生齐打典型的节奏型。 六、学唱歌曲过程 1、有节奏的读歌词 2、师弹唱一遍,然后师弹琴学生用“啦”轻声哼唱,再齐唱一遍,师评价。 3、学生用葫芦丝吹奏,师指导。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七、拓展活动:引入音乐活动(一)——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 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手鼓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1、师指导学生分别用沙锤、双响筒、响板、手鼓等打节奏伴奏。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赛乃姆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第二课 《赛乃姆》案例设计 阜新市第十中学 张琦

(一)模式、方法 模式:创新模式、探索模式、体验模式和合作模式等 方法:模仿法、欣赏法、讨论法、律动参与法、音画设计法等 (二)教材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所教学生为七年级学生,表现欲望较强,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表现热情很高。 (三)学习目标: 1、聆听《赛乃姆》,学习赛乃姆,木卡姆相关的音乐知识。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魅力。 2、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歌、舞,节奏体验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体验、理解《赛乃姆》,进一步探究新疆维吾尔族的歌舞文化。 3、通过学习《赛乃姆》,增进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喜爱和对我国多元音乐文化的自豪感。 (四)重点:感受维吾尔族民间歌舞曲《十二木卡姆》选段音乐《赛乃姆》独特的音乐魅力 难点:为《赛乃姆》音乐实践创编 (五)教学策略: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产、民族聚居、文化极为发达的南疆各绿洲。在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形成过程中,就吸收了早已在民间流传的赛乃姆,成为每个木卡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赛乃姆仍以其独立的形式广泛流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导学案以及强大的视觉冲击吸进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达到本节课理想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老师先带同学们玩一个节奏接龙游戏好不好啊? (出示大屏幕:请模仿你所听到的节奏。) 师:这几组同学请听(播放节奏)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模仿(师生共同模仿),不要停,再来,这边的同学做的真棒,节奏打的很齐 (出示节奏:X.X XXX | X.X X|) 这边的几组同学你们仔细听第二个节奏(播放节奏) 这边的同学有没有信心超过他们呢?那就让我们预备“走”(师生共同做一

(完整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天山之音》第1课时 教学内容:《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维吾尔族歌曲《青春舞曲》及其相关知识。了解新疆民的风格特点与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聆听—学唱—讨论—表演 3、知识与技能:在视唱乐谱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视唱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及歌曲的情绪处理。 教学难点:新疆民族音乐典型节奏的掌握。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 教材分析:《青春舞曲》是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它是一首F小调、4/4拍、单乐段的歌曲,短小精练,一气呵成。旋律活泼流畅,节奏具有舞蹈性。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现实生活告诉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歌曲共分九句,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西部歌王”王洛宾(1913—1996) 教学过程: 一、了解民俗,提高学习兴趣 这首歌曲情绪热烈、欢畅,速度较快,节奏具有鲜明的舞蹈性,这种风格的歌 曲是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歌,叫《青春舞曲》,表现了新疆维吾尔族人热情奔放的 性格。 三、学习新歌 (一)模唱旋律,解决难点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青春舞曲》,旋律十分欢快、活泼,请同学们随着音乐,用“啦”哼唱旋律,感受音乐欢快的情绪。 难点练习:X.XXXX .XX.XXXX 再次“哼唱”旋律。(这是一首4/4拍子的歌曲,唱的时候第一拍要强一 把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 【聆听、模唱旋律】 (二)小组合作学习 1、分小组用口风琴自学。(自学会演唱和吹奏) 2、检查各小组自学情况。(学生相互评价) 3、难点练习:别的那哟哟?别的那哟哟?(“别”字语气稍微加重,要唱得连贯,老师 范唱) 4、分析歌词: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些事物可以去 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象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 )作者用轻松、俏皮的语言告诫我们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努力学习。 5、齐唱(速度快些,唱出积极、乐观、欢快的情绪)。 6、齐奏(老师示范难点部分的旋律)。 课后记:本节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 气氛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青春舞曲》一课的 教学中,主要是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主 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反思这节音乐课,我感受颇深,在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听.唱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由此对音乐艺术产 生兴趣和向往。通过对歌曲《青春舞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新疆民歌的情绪及风格特点,同时感受与想象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告戒人们,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因为青 春一去不复返。通过一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 情感。 为了更好的贯穿课改的理念,在这堂课上,我加强了学生的活动,这中间,包括有学生的 视唱,朗诵以及学生的节奏配合,还要求学生在思维上的活动,强调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康发展。 音乐教材非常在重视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加强了与语文,地理等横向学科之 间的交流。通过学生自己对音乐的亲自参与,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青春舞曲》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天山之音》 第一课时《青春舞曲》教学设计方案 周次:第8周班级:七年级1-12班 执笔审核:科组长科组成员 上课班级:七年级1-12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教学过程和方法:通过对课件的欣赏,知道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通过表现创造,培养 学生们的创新与协作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体验作品的内涵,知道珍惜宝贵的青春的道理。 了解新疆和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情绪。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歌曲的理解作节奏创编活动,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手段: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多媒体播放新疆歌曲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创设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掌握旋律之后,采用伴奏法,律动法为歌曲伴奏编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会和创造音乐。师生互动学习歌曲,用舞蹈和器乐的形式来表现歌曲。让学生自编节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及创作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与步骤解析: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你们都累了吗?现在让我们随着音乐来轻松一下吧。(多媒体放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请大家随着音乐击拍或者律动吧。(师生随音乐律动)1、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音乐呢? 生:新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新疆的地理位置。(课件出示) 生:我国的西北部。 师:对,这节课我要和大家一起走进神秘而美丽的新疆,同学们能谈谈你们所知道的新疆吗?(民族信仰,服饰,小吃,土特产,乐器,民族舞蹈等) 2、体会新疆地区语言特点: 师:新疆的语言很有特点,哪位同学能模仿一下陈佩斯演的小品《羊肉串》中的那句台词:哎新疆的羊肉串,味道好极了!(学生模仿) 师:同学们知道维语中的“好”该怎么说吗?(亚克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上的导入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了新疆歌曲的风格,初步了解新疆的一些风俗,学习简单新疆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师生互动学唱新歌 同学们在欣赏完刚才的歌曲之后,应该对新疆的音乐有一定了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一首王洛宾改编的维吾尔族的民歌. (一)介绍王洛宾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七年级音乐单元计划

七年级音乐单元计划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单元计划 张诤 本学期教材内容一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以“歌唱祖国”为主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旨,选取《国歌》、《爱我中华》等具有鲜明爱国热情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将爱国之情融入血脉中,感受、体验、理解歌曲内涵。知识与技能学习包括歌唱的基本要求、基本姿势、基础发声练习要求及旋律、常见的演唱形式等内容,使学生在开学之初就要注意形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第二单元以“缤纷舞曲”为主题,这是学生较为喜闻乐见,同时又非常浅显易懂的一类音乐体裁。教材选取了国外的圆舞曲、波尔卡、探戈,以及我国少数民族舞曲等具有典型性、普及性、愉悦性的舞曲类型,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 第三单元以“草原牧歌”为主题,选取蒙古族长调、短调歌曲各一首,又增添了近年来创作的优秀民歌曲目,为学生展现出一条具有时代色彩的民族音乐发展道路。教科书中呈现的曲谱、歌谱及精美的画面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直观、立体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加深对我国草原民族音乐的认识和发展。 第四单元以“欧洲风情”为主题,教材选取了意大利民歌、俄罗斯民歌和苏格兰民歌,以及一些欧洲特有的民间器乐曲。重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认识欧洲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内涵,感受外国民间音乐与中国民间音乐的异同,为学生以后能够认识欧洲民族民间音乐与创作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打下良好基础。 第五单元以“劳动之歌”为主题,选取中国民歌中重要体裁之一“劳动号子”,通过船工号子、森林号子、农事号子代表的几首歌曲,让学生在演唱和欣赏中加强对劳动的热爱,对劳动者的尊重,同时积极参与到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创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力。 附:单元计划表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设计

《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 教学内容: 唱歌《我的金色阿勒泰》。 教学目的: 1、能够对我国哈萨克民族的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音乐文化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亲情绪演唱《我的金色阿勒泰》并背唱。 3、能够用冬不拉《我的金色阿勒泰》配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通过利用冬不拉弹唱教学的方式来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难点是为《我的金色阿勒泰》伴奏。 教学用具: 冬不拉、中国地图、多媒体教学光盘。 教学设计: 1、歌唱知识 (1)歌唱的发声状态 注意气息的控制以及声音的轻灵与弹性。 (2)弹奏乐器的关键问题 要学会正确的指法,在熟练练习的基础上加上音乐,从而达到完成一部作品的程度。 2、导入新课 在歌曲《向幸福出发》背景音乐下,跳一段阿萨克族舞蹈,请学生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并在地图上找出此民族所处的省份。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阿萨克族民歌《我的金色阿勒泰》,板书课题“我的金色阿勒泰”。 3、歌曲学唱 1、播放录音,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歌的情绪及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老师弹唱,让同学先作了解,然后老师教同学如何弹奏阿布拉最后配上音乐合唱。 4、表演 (1)播放一段阿萨克族舞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 (2)请同学们为歌曲《我的金色阿勒泰》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3)教师带领同学们为歌曲伴舞。 5、合作

演唱、打击乐、舞蹈一起合作表演,将孩子们的学习推向高潮。 小节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阿萨克族歌曲,热情好客的阿萨克族族人创造了动人的歌声和多姿多彩的舞蹈。我们要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并要象歌中所唱的那样珍惜青春大好时光。 同时通过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来加强我们对于56个民族是一家的信念,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他们为我们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贡献。

七年级音乐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赛乃姆》教案

第三单元天山之音: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赛乃姆》(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新疆民族音乐的情感,感受歌曲的艺术美。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祖国统一。 2、感受、体验、探究、表现作品情绪、情感。 3、了解维吾尔族的传统大曲木卡姆,愿意探索与其有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 1、了解新疆的民间歌舞曲,培养学生对新疆音乐文化的兴趣。 2、感受冬不拉乐器的魅力,了解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大曲木卡姆艺术。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新疆民间歌舞的兴趣。 2、学会聆听、欣赏、分析音乐,感受民间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导入: 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音乐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特色的歌舞,今天请随着老师的导领,我们作一次民族音乐风情游。(通过从学生感受极深的歌曲导入欣赏,使学生对少数民族歌舞产生浓厚兴趣。) 二、欣赏冬不拉弹唱《我的金色阿勒泰》 1、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 了解阿泰勒: 阿勒泰,因山得名,蒙古语为“金山”之意。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贯穿阿尔泰山的“千里岩画长廊”至今仍释放着远古文明的信息;“草原丝绸之路”给这里留下一部文明交汇、碰撞的传奇史和众多的文化遗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驻足于此,踏上西征的行程。 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阿尔泰山“七十二道沟,沟沟有黄金”,清朝就开始了黄金的规模开采;我国制造原子弹、氢弹、卫星所用的锂、铍、钽、铌、铯等稀有金属主要来自阿勒泰,被誉为“地质圣坑”的可可托海3号矿,诉说着阿勒泰矿业的辉煌历史;全国第二大铜矿--阿舍勒铜矿等一批矿山企业的崛起,昭示着阿勒泰矿业发展的灿烂前景。 这里有古朴的草原风情。哈萨克族是当地主体民族,至今仍保存着世人已不多见的季节性游牧方式。每年春天,皑皑白雪尚未化尽,勤劳淳朴的哈萨克人便离开居住了半年的“冬窝子”,奔向大山深处的夏牧场,与曰月相伴,逐水草而居,尽得天地之精华。 2、再次欣赏乐曲: (1)让学生画出这首歌曲的旋律线,看看是否呈延绵起伏的山峦形状。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三单元《青春舞曲》【教案】

第三单元天山之音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急吸缓呼”的歌唱方法,以轻快而富有弹性的、活泼而富有朝气的情绪背唱歌曲。 2 、过程与方法 能够维吾尔族音乐的典型节奏为歌曲伴奏,了解认识王洛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深层理解,树立珍惜青春、不虚度年华的人生观,培养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人。 教学重点: 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及方法背唱歌曲 教学难点: 音乐创作、表演活动的开展。 教法与学法: 视听结合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激励评价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简单的打击乐器(如三角铁、铃鼓、沙锤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达坂城的姑娘》。 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 生:新疆 师:提到新疆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维吾尔族能歌善舞,有哈密瓜、羊肉串、葡萄干、天山....(学生讨论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呢,新疆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新疆,学唱《青春舞曲》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吧。 二、学唱歌曲

1.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复听歌曲,小声哼唱轻轻打节拍。 3.学唱歌曲 ①生跟钢琴伴奏视唱简谱 ②跟钢琴伴奏填词并完整演唱歌曲 三、分析歌曲 1.通过学唱歌曲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生:...... 2.介绍作曲家王洛宾 四、表现歌曲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歌曲 1、各小组选代表为全班同学表演,也可以集体演唱,方案自定。 2、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表演,表演时邀请其他同学以拍节奏,敲笔等方式进行即兴伴奏。 3、要求学生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 五、教学拓展 1、你熟悉新疆的哪些乐器? (热瓦普、冬不拉、手鼓…) 2、用“X.X X X X X X X X ”和“ X X X X ”这两种基本的节奏型为《青春舞曲》伴奏,体验并说出其中哪一种伴奏音型更具有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 3、聆听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感受不同速度对歌曲情绪产生的影响. 4.总结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特点。 六、小结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歌。青春是什么?青春是靠你我共同来谱写的一曲永恒的乐章。希望同学们把握青春,珍惜美好时光,共同来唱响属于我们的青春舞曲吧!”

人音版音乐7年级下册 3.2.2赛乃姆

《xx》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赛乃姆》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中的一节欣赏课,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具有多元文化的鲜明特点,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歌舞音乐,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2005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对于东北的中学生来说,几乎不接触,不了解。针对现状,依据教学目标,通过一节课教师进行大量的知识传递,涉及的知识点更加要求全方位,因此,本课注意抓住重点,而不片面,让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增进他们对新疆地区音乐艺术的认识,感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聆听《赛乃姆》特点;初步了解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的几种代表性乐器;感受体验木卡姆的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律动舞蹈、声势、演唱,感受《赛乃姆》,了解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归纳其特点。 3、情感与态度:学生增进对我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及对我国多元音乐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新疆维吾尔族的《赛乃姆》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1、视唱旋律 2、声势节奏 3、舞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舞蹈进教室。(播放《库尔勒》音频,教师用动作引导。

动作:①捻指动作。②站好后瞭望式。③单手抚肩动肩。) 二、引入新课 师:请坐,我们跳的舞蹈是哪个民族? 生:xx。 师:(唱)“我们新疆好地方呀,跳起舞来唱起歌。”说到新疆你们知道哪些风土人情? 生:…… 三、授新课 1、介绍乐器 师:新疆人人能歌善舞,维吾尔族尤为突出,甚至会手工制作和演奏乐器,下面老师带领你们认识几种乐器。 ①都塔尔:2根琴弦,琴箱大瓢形,琴颈细长。(出示图片,讲解。观看演奏,视听音色。) ②热瓦普:2根钢弦,5根丝弦,琴箱半球形,两个如牛角状的标志,横置胸前演奏。(出示图片,讲解。观看演奏,视听音色。) ③艾捷克:弓弦乐器,2根主弦,若干辅弦,琴筒球形,内侧用蟒蛇皮包裹。(出示图片,讲解。观看演奏,视听音色。) ④达卜:乐队总指挥,蟒皮鼓面珍贵,大多用羊皮或驴皮包裹,反面内部边缘有铁环,敲击时发出声响。(出示图片,讲解。观看演奏,视听音色。) ⑤其它乐器:弹布尔、卡龙琴……(出示图片即可)。 2、《xx》基本节奏、声势 ①出示节奏,教师示范一次说节奏(略)。 ②出示声势,教师示范一次,学生自己练习,做两次后,边

初中音乐_《天山之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天山之音》 授课人: 学校:班级:七年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青春舞曲》,增进对我国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熟悉并学会歌曲。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演唱《青春舞曲》,并要求学生学习、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情感,把握音乐的风格。 教学重点:用正确的方法熟练的演唱歌曲,声音要求轻快、活泼、富有弹性。 教学难点:解决旋律中带附点的节奏、相近旋律进行中的小差异。教具:多媒体、钢琴琴。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歌唱导入《在那遥远的地方》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 播放新疆的接单介绍以及新疆歌舞。 二、新课 1、聆听《青春舞曲》范唱。

2、学习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型。 教师给出节奏型,带领学生边唱边打节奏,并在节奏中加入歌词。 3、视唱乐谱。 教师教唱。 4、填词演唱。 教师弹琴分句教唱,并解决歌曲中的附点节奏等难点。 5,、完整演唱歌曲。 跟琴完整演唱。 6、再听歌曲《青春舞曲》范唱,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7、跟伴奏,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知识拓展 1、欣赏注入现代音乐元素的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让大家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欣赏新疆手鼓、冬不拉音乐,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新疆音乐及其典型乐器。 四、小结。 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还是较差,音的长短、节奏与节拍等都还基本不懂。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新疆歌曲,我分析我们学生可能在节奏上面遇到问题,所以在学唱歌曲环节我设计了歌曲的主要节奏型,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唱歌曲。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自小很少接触音乐,对于音乐学习的缺乏造成自信心和主动性的缺失,不愿意也不敢去主动表现自己,所以这就需要老师的鼓励与引导,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学习音乐中来。 本节课的设计初衷是让学生学会《青春舞曲》,能在课堂上感受新疆音乐的美,能引

青春舞曲(新)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音乐第三单元《天山之音》 《青春舞曲》公开课教案 课题:《青春舞曲》 课型:演唱课 授课教师:罗雁雁 授课年级:七(10)班 授课时间:2016-3 教材分析:《青春舞曲》是一首深受人民喜爱的歌曲,由王洛宾根据维吾乐族民歌整理编创的。歌曲为e小调,4/4拍,全曲共9小节,其音域不宽,旋律只局限在一个八度之内进行。这首歌曲的旋律采用了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写成。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它短小精练,虽简单之极,但韵味别致,唱起来朗朗上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活泼而富有朝气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歌曲,了解新疆歌曲的节奏特点,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 活泼的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知道珍惜宝贵的青春的道理。 教学重点:活泼而富有朝气地演唱歌曲,珍惜的青春时光。 教学难点:能用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 1、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聆听《掀起你的盖头来》 设问: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曲,是哪个地方的音乐?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疆维吾尔族的歌曲《青春舞曲》 三、学习新课 1、初听歌曲 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情绪与情感? 2、复听歌曲 设问:歌曲的特点:基本一字一音,节奏鲜明、欢快。 3、学唱谱 A、歌曲由几句乐句组成? B、找出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4、跟录音模唱 5、学生试填歌词演唱。 A、注意:附点音符一字多音衬词 B、“别”字语气要加重,要求吐字清晰有弹性,唱出欢快情绪。 6、跟伴奏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7、节奏练习。(课件出示) 4/4 A 、X? X X X X X X X X │ B、X X X X │ 8、边唱边拍打节奏为歌曲伴奏。

音乐天山之音 公开课教案

天山之音 课题: 天山之音 教材内容:人音版音乐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青春舞曲》是一首深受人民喜爱的歌曲,由王洛宾根据维吾尔族民歌整理创编。歌曲为e小调,4/4拍,全曲共9小节,其音域不宽,旋律只局限在一个八度之内进行。歌曲的旋律采用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写成。在七个乐句中有四个乐句开始的旋律是完全一样的,这种创作手法一方面在作曲技法上体现了既要统一又要有对比的原则,另一方面则突显出第三乐句旋律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两个完全重复的乐句,前两句两个不同的附点节奏增强了歌曲的动力,使情绪显得更加活跃,后半句又使用了第一乐段的音乐材料,使整首歌曲形成了高度的统一。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歌词用富有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轻人,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 教学目标: 1.在律动、模唱中感受典型节奏,熟悉歌曲旋律,观察曲调与乐句特征,用歌声表现歌曲的美好意境,传达珍惜时间的中心思想。 2.能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活泼而富有朝气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并能用典型的维吾尔族音乐特征旋律为歌曲伴唱,形成三声部合唱效果,体会新疆歌曲合唱的魅力。 3. 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初步了解新疆地区民歌的风格与特点,

加深对王洛宾的认识和了解,喜欢、尊重新疆的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 感受维吾尔族典型音乐特征,唱会歌曲 教学难点: 能用“手鼓旋律”和“歌舞旋律”为歌曲伴唱,形成三声部合唱效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导入。 1.柯尔文手势唱67123,引出旋律: 2. 跟着音乐试一试,依次加入旋律1和2。 (本环节以柯尔文手势为切入点,引出新疆的手鼓旋律和歌舞旋律并二声部合作,为接下来三声部的合唱做铺垫。) 二、歌曲教学。 1.聆听《青春舞曲》 2.跟琴学唱《青春舞曲》 3.分析《青春舞曲》旋律。 找出相同相似的小节,了解“同头换尾”的创作手法。

音乐课《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教学设计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课型】 欣赏课 【教学内容】 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中的欣赏曲目《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教学目标】 1.感受塔吉克民族的音乐风格,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 通过聆听、演唱、体验、探究等方法感受作品独特的民族风格。 3. 初步学习并了解塔吉克民族音乐典型的节奏型和节拍特点,能够感受乐曲中丰富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 1.学习并了解塔吉克民族音乐典型节奏型和节拍特点。 2.感受作品丰富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感受和体验塔吉克民族特殊的节拍和典型的节奏型 【教具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新疆手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节奏练习 师:踏着塔吉克族的经典节奏型 X X X X 进教室 2.观看视频 师:舞蹈动作模仿的是什么? 3.师弹一段旋律,想象一下你们来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方 4.介绍塔吉克族(ppt) 二、新课 (一)第一部分

1.听旋律片段 师: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听主题一 师:主奏伴奏乐器是什么?联想到一个怎样的场景(歌唱主题)3.唱主题一 (1)师弹生心里哼唱 (2)生用“LA”模唱 (3)唱音符 (4)塔吉克调式 7拍,用“1 2 3 1 2 1 2 ”来念 (5)介绍 8 (6)用塔吉克典型节奏型给音乐伴奏 4.聆听主题二 师:聆听一段新旋律,与歌唱主题相比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5.完整听第一部分

(1)师:歌唱主题出现了几次?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 (2)最后小提琴用什么方法演奏 (二)第二部分 1.聆听主题三 (1)与第一部分相比速度、情绪有什么变化 (2)变换拍子 师:什么音乐要素使音乐变得绚丽多彩,注意它的节拍有什么变化(引出变化的旋律) 2.聆听主题四(舞蹈音乐) (1)师:主题四的速度有没有变化 (2)学跳几个塔吉克族的经典动作(A、B主题) (3)跟着音乐跳起来 (三)介绍曲作者 (四)完整看一遍视频 1.师:有没有听到特殊的一段 2.引出华彩段

初中音乐_《天山之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天山之音》教案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2.尝试学习新疆舞蹈的典型动作。 3.认识新疆地区代表性民族乐器。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唱等音乐活动,增强学生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自豪感。启发学生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 2.能以富有弹性地声音、轻快活泼地情绪、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并能用维吾尔族音乐的典型节奏为歌曲伴奏;了解王洛宾。 3.通过聆听、学唱、欣赏等活动,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和特点,能够积极参与体验并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 1.能以富有弹性地声音、轻快活泼地情绪、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 2.能用维吾尔族音乐的典型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新疆旅游宣传视频”。 师问:想去新疆看一看吗? 师: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有着多元文化的鲜明特征,音乐文化也同样如此,今天我们就走进新疆,去感受它的音

乐文化。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了解新疆、探究新疆的兴趣。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青春舞曲》 师问:音乐情绪和速度、节奏是怎样的? 2、二听歌曲《青春舞曲》,找出重复创作手法小节,感受音乐的 风格特点。 3、三听歌曲《青春舞曲》,寻找难点乐句,解决难点。 4、唱谱,速度由慢到快。 5、加入歌词,演唱歌曲,学生总结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 6、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 (慢:过去时光的怀念快:对现在美好生活的赞美慢快:两种情绪的融合)(此处让学生感受速度在塑造音乐情绪中的重要性) 7、跟音乐伴奏演唱歌曲 8、王洛宾简介 9、王洛宾整理音乐片段集锦。(通过抢答歌名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拓展 1、舞蹈 ①观看视频,感受新疆舞蹈的热情活泼 ②学习新疆舞蹈中的代表性舞蹈动作,请舞蹈团的学生做示范

七年级音乐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赛乃姆》教案

七年级音乐第三单元天山之音——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 《赛乃姆》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新疆民族音乐的情感,感受歌曲的艺术美。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祖国统一。 2、感受、体验、探究、表现作品情绪、情感。 3、了解维吾尔族的传统大曲木卡姆,愿意探索与其有关的音乐文化。教学重点: 1、了解新疆的民间歌舞曲,培养学生对新疆音乐文化的兴趣。 2、感受冬不拉乐器的魅力,了解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大曲木卡姆艺术。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新疆民间歌舞的兴趣。 2、学会聆听、欣赏、分析音乐,感受民间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导入: 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音乐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特色的歌舞,今天请随着老师的导领,我们作一次民族音乐风情游。 (通过从学生感受极深的歌曲导入欣赏,使学生对少数民族歌舞产生浓厚兴趣。) 二、欣赏冬不拉弹唱《我的金色阿勒泰》

1、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 了解阿泰勒: 阿勒泰,因山得名,蒙古语为“金山”之意。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贯穿阿尔泰山的“千里岩画长廊”至今仍释放着远古文明的信息;“草原丝绸之路”给这里留下一部文明交汇、碰撞的传奇史和众多的文化遗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驻足于此,踏上西征的行程。 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阿尔泰山“七十二道沟,沟沟有黄金”,清朝就开始了黄金的规模开采;我国制造原子弹、氢弹、卫星所用的锂、铍、钽、铌、铯等稀有金属主要来自阿勒泰,被誉为“地质圣坑”的可可托海3号矿,诉说着阿勒泰矿业的辉煌历史;全国第二大铜矿--阿舍勒铜矿等一批矿山企业的崛起,昭示着阿勒泰矿业发展的灿烂前景。 这里有古朴的草原风情。哈萨克族是当地主体民族,至今仍保存着世人已不多见的季节性游牧方式。每年春天,皑皑白雪尚未化尽,勤劳淳朴的哈萨克人便离开居住了半年的“冬窝子”,奔向大山深处的夏牧场,与曰月相伴,逐水草而居,尽得天地之精华。 2、再次欣赏乐曲: (1)让学生画出这首歌曲的旋律线,看看是否呈延绵起伏的山峦形状。 (2)提问并讨论:观看冬不拉乐器,哈萨克族少年边弹冬不拉边赞美家乡的歌,对你们有什么触动?

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赛乃姆》

第三单元天山之音: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赛乃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新疆民族音乐的情感,感受歌曲的艺术美。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祖国统一。 2、感受、体验、探究、表现作品情绪、情感。 3、了解维吾尔族的传统大曲木卡姆,愿意探索与其有关的音乐文化。教学重点: 1、了解新疆的民间歌舞曲,培养学生对新疆音乐文化的兴趣。 2、感受冬不拉乐器的魅力,了解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大曲木卡姆艺术。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新疆民间歌舞的兴趣。 2、学会聆听、欣赏、分析音乐,感受民间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导入: 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音乐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特色的歌舞,今天请随着老师的导领,我们作一次民族音乐风情游。 (通过从学生感受极深的歌曲导入欣赏,使学生对少数民族歌舞产生浓厚兴趣。) 二、欣赏冬不拉弹唱《我的金色阿勒泰》 1、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 了解阿泰勒: 阿勒泰,因山得名,蒙古语为“金山”之意。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贯穿阿尔泰山的“千里岩画长廊”至今仍释放着远古文明的信息;“草原丝绸之路”给这里留下一部文明交汇、

碰撞的传奇史和众多的文化遗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驻足于此,踏上西征的行程。 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阿尔泰山“七十二道沟,沟沟有黄金”,清朝就开始了黄金的规模开采;我国制造原子弹、氢弹、卫星所用的锂、铍、钽、铌、铯等稀有金属主要来自阿勒泰,被誉为“地质圣坑”的可可托海3号矿,诉说着阿勒泰矿业的辉煌历史;全国第二大铜矿--阿舍勒铜矿等一批矿山企业的崛起,昭示着阿勒泰矿业发展的灿烂前景。 这里有古朴的草原风情。哈萨克族是当地主体民族,至今仍保存着世人已不多见的季节性游牧方式。每年春天,皑皑白雪尚未化尽,勤劳淳朴的哈萨克人便离开居住了半年的“冬窝子”,奔向大山深处的夏牧场,与曰月相伴,逐水草而居,尽得天地之精华。 2、再次欣赏乐曲: (1)让学生画出这首歌曲的旋律线,看看是否呈延绵起伏的山峦形状。 (2)提问并讨论:观看冬不拉乐器,哈萨克族少年边弹冬不拉边赞美家乡的歌,对你们有什么触动? 了解弹拨乐器——冬不拉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这是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他们用冬不拉伴奏,自弹自唱。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伴奏、合奏、独奏都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 三、欣赏歌舞曲《赛乃姆》 1、乐曲分析: 《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赛乃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主要发源于从事农业生

音乐学科七年级下《天山之音》教学设计

音乐学科七年级下《天山之音》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塔吉克族的音乐及乐器小提琴,节拍7/8拍的练习并通过舞蹈律动感受音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哼唱、律动、欣赏等手段感受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感受乐曲浓厚的民族风情。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7/8拍基本节奏,通过视唱作品的主题旋律和调式音阶,感受其调式独特的风格。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用动作去感受音乐 (用塔吉克族语言打招呼“更艾力卖石卓”(你好)) (同学们,“更艾力卖石卓”(你好)欢迎来到塔吉克族,我作为今天的小导游,将带领大家一同感受美丽的塔吉克族。) 二、介绍塔吉克族 在中国新疆的最西部,“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上,居住着这样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他们拥有纯正的欧罗巴血统,这里的人有崇拜苍鹰的习俗,他们的主要乐器鹰笛都由山鹰的翅骨制成,最主

要的舞蹈鹰舞也是以模仿山鹰的动作而形成的。一般重大节日的时候,大家就会跳起优美苍健的鹰舞。这里的人世代守卫祖国的边疆,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他们就是“高山之鹰”、“冰山上的来客”——塔吉克族。 同学们,你们听!塔吉克族的朋友们在向我们发出邀请,那我们一起走进塔吉克族去看一看吧! 三、新课 (一)《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主题一《纵情高歌》 1、你看到了哪些的画面?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运用了什么乐器进行演奏的? 1、优美、高昂,富于歌唱性 2、小提琴 2、介绍小提琴(提示:“乐器之后”) 3、模仿“鹰”再一次感受音乐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塔吉克族的朋友们一起高歌吧!) 4、视唱歌谱,引出塔吉克族调式。(34567123,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听听这段音阶,哪个音发生了变化?第三个音,升高了。那么塔吉克族特有的调式就是由这些音符所构成,那我们现在到音乐里再去感受一下塔吉克族特有的音乐风格把!)然后,增加难度—(前倚音、升号)的加入 5、完整视唱 6、加入动作,再次感受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天山之音 ——《青春舞曲》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授课教师】 【授课内容】第三单元天山之音——《青春舞曲》 【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音乐第14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音乐互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 ②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音乐、模仿节奏、创编动作等教学活动,体验新疆音乐的歌舞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新疆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②掌握新疆音乐中典型的节奏型; ③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④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1.学唱《青春舞曲》,了解新疆音乐; 2.节奏练习。 【教学难点】掌握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 【教学方法】示范欣赏合作式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手鼓沙蛋自制沙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堂常规 2.问好: 二、导入 1.竞猜游戏 下面,我将出示一组资料,请各位同学根据描述,利用你所学的知识,以最快的速度猜出谜底: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亚洲腹地。有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和海拔最低的吐鲁番盆地特产:哈密瓜、葡萄、天山雪莲、和田玉等 音乐:主要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等少数民族为主的音乐主体 乐器:主要代表有弹拨尔、热瓦甫(热瓦普)、冬不拉(哈萨克族最普及最流行的乐器)、独塔尔、达甫(手鼓)等 导出主题:《天山之音》 2.新疆民歌一起唱 请学生列举出熟悉的新疆民歌,并哼唱旋律 如:《娃哈哈》、《掀起你的盖头来》、《萨拉姆毛主席》,导出《天山之音》之《青春舞曲》并欣赏。

人音版音乐7级下册 322赛乃姆 教案设计

《赛乃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赛乃姆》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中的一节欣赏课,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具有多元文化的鲜明特点,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歌舞音乐,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2005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对于东北的中学生来说,几乎不接触,不了解。针对现状,依据教学目标,通过一节课教师进行大量的知识传递,涉及的知识点更加要求全方位,因此,本课注意抓住重点,而不片面,让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增进他们对新疆地区音乐艺术的认识,感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聆听《赛乃姆》特点;初步了解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的几种代表性乐器;感受体验木卡姆的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律动舞蹈、声势、演唱,感受《赛乃姆》,了解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归纳其特点。 3、情感与态度:学生增进对我国新疆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及对我国多元音乐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新疆维吾尔族的《赛乃姆》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1、视唱旋律 2、声势节奏

、舞蹈3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舞蹈进教室。(播放《库尔勒》音频,教师用动作引导。动作: ①捻指动作。②站好后瞭望式。③单手抚肩动肩。) 二、引入新课 师:请坐,我们跳的舞蹈是哪个民族? 生:新疆。 师:(唱)“我们新疆好地方呀,跳起舞来唱起歌。”说到新疆你们知道哪些风土人情? 生:…… 三、授新课 1、介绍乐器 师:新疆人人能歌善舞,维吾尔族尤为突出,甚至会手工制作和演奏乐器,下面老师带领你们认识几种乐器。 ①都塔尔:2根琴弦,琴箱大瓢形,琴颈细长。(出示图片,讲解。观看演奏,视听音色。) ②热瓦普:2根钢弦,5根丝弦,琴箱半球形,两个如牛角状 的标志,横置胸前演奏。(出示图片,讲解。观看演奏,视听音色。)③艾捷克:弓弦乐器,2根主弦,若干辅弦,琴筒球形,内侧用蟒蛇皮包裹。(出示图片,讲解。观看演奏,视听音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