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2015.11)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内涵
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 进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 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目标
包括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 乡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
推进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措施
推进城市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措施,加快城市化进 程。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优质公共资源 在区域间均衡配置。
04 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城市化进程及影响因素
城市化进程
包括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现代化水平提高等方 面。
影响因素
包括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迁移、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
城乡统筹发展内涵与目标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 制度保障等措施,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等措施,促进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 发展。
它反映了区域经济活动中各要素之间 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是区域经济 发展的重要基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类型
均质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分布相对均匀,没有 明显的中心和外围之分。
极核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围绕一个或多个中心 集聚,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
点轴型空间结构
区域内经济活动沿着交通线、动力线 等线状基础设施呈带状分布,形成多 个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

《区域经济学》讲义

《区域经济学》讲义

04
区域政策与规划
区域政策概述
区域政策定义
区域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 段。
区域政策目标
区域政策的目标是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 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经济繁荣。
区域政策类型
区域政策可以分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等 多种类型。
区域发展规划
03
案例总结与启示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案例, 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为后续分 析提供基础。
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详细描述和 分析,探究其形成机制和发展规 律,为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
总结案例分析的成果和经验教训, 提炼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和 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空间结构分析
研究区域经济现象的空 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如空间分布图、地理信 息系统(GIS)等。
空间模拟与预测
基于空间数据和模型, 对区域经济现象进行模 拟和预测,如地理加权 回归分析、空间时间模 型等。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
01
回归分析
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解释和预测
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1 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优化资源配置
区域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运行, 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研究不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差异,有助于 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产业转移与承接
01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指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 升级和资源环境压力等原因,将部分 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现象。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 劳动力指向。部分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 量使用劳动力或对某种类型的劳动力有很大的依 赖性,因而在选择区位时趋向于相关劳动力集中 的地方,从而表现为劳动力指向。
❖ 市场指向。有的经济活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产 品销售受市场影响大或产品不能长途运输,因此 ,它们的区位趋向于市场。如服务业、部分食品 和饮料工业、部分化学原料工业,以及对市场行 情波动敏感的行业。
2.产生的原因
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 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多倾向于在周围地 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 受长期形成的经济与社会联系的影响。
3.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影响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 促进
组合而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 资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得以互补、共享所产 生的收益。
产业集聚就是在集聚经济作用下的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 一种重要现象。在产业集聚区域,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 的企业集聚在一起,能使得该区域的经济呈现出非常强 劲的发展势头。
区域经济集聚的空间表现:
(1)导致区域经济的极化现象; (2)加剧区域经济成长的空间差异与非均衡; (3)在地域间产生了发展上的“马太效应”
点轴理论
对区域开发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运输通道被成为 生产轴(沃尔.松世)。
随着连接中心地的重要交通干线形成新的优势区位 ,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从而 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集聚并 产生新的居民点,使该地区出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趋 势。
扩散效应
相对均衡的高级 有序状态
集聚效应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结构是区域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互作 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

区域经济学课件 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生 区域经济学课件

区域经济学课件 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生 区域经济学课件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与任务•区域具有以下基本属性:–(1)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3)具有一定的体系和结构形式。

一定的体系和结构形式是经济空间的本质属性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抽象掉了地理位置、资源环境条件,即空间因素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相应的资源配置过程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地理学缺乏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经济资源的利用规律。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如何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一、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第一种观点: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济学。

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经济学家长期忽视的空间维。

–诺斯(H.O.Nourse)把区域经济学定义为“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

–H.W.里查森: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学家一直不愿承认的经济的空间组织规律。

–胡佛:区域或“空间”经济学可以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何事”在“何地”,“为何”以及“应该如何”。

第二种观点:基本上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罗列•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1989)认为,“区域经济学也叫区域科学”,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集聚与分散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输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络系统将全区域连成一体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

–强调通过区际分工和联系,构建区域系统,类似经济区划•艾萨德《区位分析方法》(1960),认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强调区内经济活动的一般均衡第三者观点: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区际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杜贝(V.Dubey)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所谓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就是研究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分布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理论,它是关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理论。

其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現象的最佳区位,而是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

在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性的同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强调各组成部分或现象之同的联结变化过程,亦即各种动态序列的瞬间反映。

通过对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其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性研究,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以获得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帕累托最优。

从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创立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我们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位论研究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 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阶段和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空间经济学阶段。

一、区位理论研究区位论又称标准化理论或立地论(Location Theory或Standortlehre),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1/ 14和市场区位论等,是一些德国学者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提出的。

1826年,杜能(J.H.VoThünen)依据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生产布局在地域上的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区域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一般区域农业布局法则与模式。

1909年和1914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 Weber)系统地研究工业区位问题,认为决定工业场所的三个区位因子是: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并基于区位因子体系,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

后来又经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dgar Hover)等人在考虑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替代物和规模经济后对工业区位论进行了完善。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理组合而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 施、资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得以互补、共 享所产生的收益。
产业集聚就是在集聚经济作用下的现代区域经济增 长的一种重要现象。在产业集聚区域,同一产业或 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能使得该区域的经济 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
a
9
区域经济集聚的空间表现:
(1)导致区域经济的极化现象; (2)加剧区域经济成长的空间差异与非均衡; (3)在地域间产生了发展上的“马太效应”
a
13
点轴理论
对区域开发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运输通道被成 为生产轴(沃尔.松世)。
随着连接中心地的重要交通干线形成新的优势 区位,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从而 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线集 聚并产生新的居民点,使该地区出现工业化和城 镇化的趋势。
a
14
扩散效应
相对均衡的高 级有序状态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a
1
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 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织形式。
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相 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
a
2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形成 和发展的。主要有:
1、单个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2、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 3、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
原料地指向。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大 量的原料,某些经济活动的区位趋向于原料 集中供给地,因而表现为原料地指向。如高 物耗的钢铁、建材、木材加工、重型机械制 造、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基本上都是原料 地指向。
a
5
燃料动力指向。一些经济活动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或者是需要获得稳定的 动力供给,它们在选择区位时趋向于选择在 或靠近燃料、动力供给地。如高耗能的火力 发电、有色金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 生产、石油化工等都属于燃料动力指向。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线为明确边界的许多独立但相连的网络结构。③道路网络,呈环网状结构,网络
中的点于线存在功能等级,不同节点及外围地区的可达性存在空间差异。
点点型韦伯结构
大量经济单位在空间上各自分散,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网络体系发育 还远远不够,这时就形成点点型的韦伯结构。
一、空间结构概述
(二)空间结构的地域模式
3、空间结构要素的组合模式
一、空间结构概述
(三)区域空间结构一体图
经济区域
节点 经济网络 外围区域
经济 中心
三、区域空间结构一体图
经济中心:它是区域经济赖以形成的核心,其功能的全与偏,力量的强 与弱,直接影响到区域空间结构的紧与松,范围的广与窄。经济中心 多为一个或若干个大中城市,也可能是一个城市群。 经济网络:指经济区域内各种交通运输线路与通讯信息线路的地域分布 体系。网络是连接地域核心与外围及城市系统的纽带和桥梁。市场经 济的一大特就是市场的网络特征性,孤立的市场已不能适应竞争的需 要,而一体化的网络则使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和效益的提高,使经济 活动进行得更有效率。

点状要素及其表达功能 线状要素及其表达功能 面状要素及其表达功能


一、空间结构概述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 “空间结构”的含义
从广义空间观的角度看,区域空间结构即地域结构,指某一时空范 围内,自然、生态、经济和社会等结构的空间组合,反映了自然和人类活 动作用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它的形式和变化,取决于构成 区域各成分或要素及各种不同物质结构间的对应变换关系,即取决于地球 表面的性质和人类活动的互动。 从狭义的空间观来看,区域空间结构只被定义在人类活动方面,指 “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 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形态”。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区域空间结构是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和条件下区域内各种经济组织进行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在不断地发生演变。

这里,我们介绍几种较有影响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R. Fried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表现出特有的形式。

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这个阶段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

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

由于这个时期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极不发达,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对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一些独立的地方中心与广大的农村所组成的,每个地方中心都占据一块狭小的地方。

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彼此很少联系。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某个地方经过长期积累或外部刺激而获得发展的动力,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区域经济的中心。

这个中心的产生就打破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原始均衡状态。

在这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该中心以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外围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外围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在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它地方产生了新的经济中心。

这些新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上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就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

由于每个经济中心都有与其规模相应的大小不一的外围地区,这样,区域中就出现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

这些中心——外围结构依据各自的中心在经济中心体系中的位置及关系,相互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区域的空间结构。

在这个时期,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
18
三 、人口的集中与城市的形成
1、人口集中的原因 (1)最早,由于手工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需要人; (2)自然灾害及战争破产的农民; (3)近代,收入水平差异,向往城市生活; 2、各种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集中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出
现,造就了城市。
.
19
四、城市的有序化进程
(一)企业组织的变化 1、一体化: (1)纵向一体化 (2)横向一体化 2 纵向分解:
图 2-11 经济规模
M
.
起始规模(S)。 这是一个盈亏平衡规模; 最小经济规模(MES),指 盈利水平可达到基准收 益率水平的规模; 最优规模M。 在区间[ S,M ]都是经 济规模。
28
5:影响企业最优规模的因素
(1) 技术经济因素——技术经济规模 企业最优技术经济规模指用当代最先进的设备
.
10
2、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1)利益驱动机制 (利润、效用、福利最大化) (2)市场调控机制 (由企业抉择) (3)宏观调控机制 (国家投资手段、财税、转移支付) (4)目标驱动机制 (建立国家、区域、企业发展目标体系)
.
11
三、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
1、费用最小化: 出行设施 2、福利最大化: 保险服务设施
技术联系 技术相互依赖、灌溉系统、通讯系统。
社会性联系 访问形式、亲戚关系、仪式、典礼和宗教活动、社会团体间相 互作用。
服务联系 能量流和网络、信贷和金融网络、教育、培训、医疗、职业、 商业和技术服务形式、交通运输服务系统。
政治、行政、组织结构关系、政府预算流、组织间相互依赖、权力-批准-监 组织联系 督模式、行政区间交易模式、非正式的政治决策链。
会知名度,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 ➢ 从融资角度,可给企业带来融资渠道拓宽、融资能力提高;

《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记

《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记

《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记绪论一、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 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包括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区域等不同类型。

区域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区域,即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特定功能的经济活动空间。

2.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区域经济学起源于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在1826年提出的农业区位论。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形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扩展以及各国政府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方面。

3.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并没有区域经济学科的研究,主要是经济地理专业。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产业布局学的发展,中国的区域经济学逐渐形成。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区域经济学在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开发行动和地域整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理论体系。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区域发展与区际关系协调,着重于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关系。

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配置、产业聚集、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区域竞争与合作、国民收入区际分配与政府调控、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统筹、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区域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

3.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宏观和微观分析、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等。

此外,区域经济学还借鉴了地理学、规划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综合性研究方法体系。

三、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1. 形成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块状经济的客观基础。

2. 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包括:空间差异性、集聚性、开放性、动态性、综合性等。

区域经济学-(三)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与区域空间的形成

区域经济学-(三)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与区域空间的形成

基于集中程度的市场结构
垄断市场:一家企业囊括市场供应, 垄断市场:一家企业囊括市场供应,市场进入壁垒高 高度竞争的寡头垄断, 高度竞争的寡头垄断,只有几家企业控制大部分工业 生产, 家或者8家企业控制产业70%以上的市场份额; 70%以上的市场份额 生产,4家或者8家企业控制产业7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国的垄断行业) (中国的垄断行业) 集中度较低的寡头垄断, 集中度较低的寡头垄断,一定数量的企业所控制的产 出比例较小; 出比例较小; 企业的“原子型”结构,市场进入无壁垒、 企业的“原子型”结构,市场进入无壁垒、退出无障 市场的许多供应者出售相同的产品,互相竞争。 碍,市场的许多供应者出售相同的产品,互相竞争。 实际:企业活动处于两个极端之间。 实际:企业活动处于两个极端之间。
(二)分工与专业化的经济性分析
“迂回” 迂回” 战争 (turning movement )、生活 )、生活 生产活动中各种中间产品的生产部门增多。 生产活动中各种中间产品的生产部门增多。 第三产业是第一、第二产业的“迂回”生产方式, 第三产业是第一、第二产业的“迂回”生产方式, 让二产懂得这种迂回生产是值得的, 让二产懂得这种迂回生产是值得的,对第三产业 具有切实的需求。 具有切实的需求。
迂回生产方式与生产综合体组织
另一种引发企业聚集的主要因素是运输成本的节 另一种引发企业聚集的主要因素是运输成本的节 若企业之间交易以契约为基础,且契约完整, 约。若企业之间交易以契约为基础,且契约完整, 企业之间交易的主要因素是因空间阻隔而产生的 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 如果企业邻近, 节约交易成本,建立稳定关系, 如果企业邻近,可节约交易成本,建立稳定关系, 防止敲诈机会主义行为。 防止敲诈机会主义行为。 不管是为节约生产成本、运输成本、 不管是为节约生产成本、运输成本、还是交易成 本,经济活动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是节约各种成 本的最佳选择之一。 本的最佳选择之一。

2.区域经济的空间演变

2.区域经济的空间演变

四、区域经济的演变过程从几何空间的角度来看,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演变基本上都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由“点”到“线”、由“线”到“网”,由“网”到“面”,最终形成点——线网——面的融合,从而实现地域的整体发展。

其中“点”是指地域系统结构中不同级别的节点,“线网”是指地域系统结构中的交通线路,“面”是指范围广泛的地域。

由于聚集功能的作用,社会经济活动首先会在某些“点”聚集。

随着聚集活动的不断循环累积,这些节点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成为某些局部地域的中心,当聚集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这些中心将逐步通过扩散功能向其周围地区扩散。

扩散过程并不是沿四周均等进行的,一般沿交通沿线扩散较快,同时也通过点及线网向周围地区扩散,从而产生向“面”上扩散的效果,最终出现点——线网——面共同发展、相互协凋、相互促进的局面。

人类社会的实际发展中,城镇就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上聚集的节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地域空间组织的中枢。

城镇的演变与产业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两个密不可分的过程。

一方面,城镇发展必须有一定的产业支撑,另一方面,产业的发展也必需依托在城镇这个载体之上,现有的城镇基础会影响未来产业的分布,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正是产业的发展导致子城镇的出现。

就产业对城镇的影响而言,工业和服务业是城镇的主体,它们的分布直接影响到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而农业则通过相关工业和服务业来影响城镇的分布和发展。

我们结合城镇的发展过程来分析产业部门沿空间的发展演变过程。

这一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低水平均衡阶段这个阶段地域处在准封闭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每个社会成员、社会基层组织的生产基本上只能满足本身的需要。

绝大多数的人口从事广义的农业。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相隔不同的距离出现居民点,它的职能主要是作为耕种其周围土地的农民的居住地,基本上不承担服务职能。

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各种类型的小城镇慢慢出现,但其主要职能只是作为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及小范围的管理中心,规模有限,影响空间范围狭小。

区域经济学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2015.11)

区域经济学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2015.11)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2)交易制度:交易活动中所遵循的各种规则的 集合。 • 三种基本的制度安排: • 1)买卖的交易:表现为平等的人之间的自愿交换 关系,也就是市场交易; • 2)管理的交易:表现为长期契约规定的上下级之 间的命令和服从关系,也就是企业内部交易; • 3)配额的交易,表现为法律意义上的上下级之间 的关系,主要是政府对公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 政府交易。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6、斯塔克和布卢姆模式:该理论强调移民是由家 庭集体决策的结果,迁移不仅是为了获得预期收 入,同时也为使家庭收入的风险最小,即使区际 收入差异缩小,由于其他市场没有得到有效发展, 农村人口仍然会向外迁移。 • 7、派尔模式:派尔认为人口流入地对低级劳动力 市场的需求是产生人口流动的另一个原因。因此 发达地区才从低收入地区引进劳动力以满足低级 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 各种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集中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 出现,造就了城市。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 • • 二、交易以及集市的形成 1、交易及交易制度 (1)交易: 交易的前提:参与交易的人必须对某种资源具有 排他性的权利,因为: • 1)交易是一种权利的交换; • 2)交易是不同种类或同种不同质的资源之间的交 换。 • 3)交易所涉及的内容广,又是具有不同动机的人 之间的博弈,因此它需特殊的制度安排。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2、迂回生产方式与生产综合体组织 • 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促使众多的中间产品的生产 部门的出现。 • 众多部门的出现以及它们之间结成投入产出链条, 在地域空间上是以聚集和企业之间结网表现出来, 形成一种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 • 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与以大型企业为中心而成的 综合体组织,在结构上不同。以大型企业为中心 而形成的综合体,常以等级结构为主,而众多企 业聚集而成的综合体组织常以企业之间对等关系 为基础的结网为主。

1章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章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同质区 区域内部经济条件一致或相似的区域。 区域内部经济条件一致或相似的区域。 功能区 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区域。 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区域。
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 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 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三、区际分工协作与区际利益协调 四、区域经济的组织与管理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区域规划与开发 2.区域规划与开发 3.区域经济政策 3.区域经济政策
三、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经济学 生产布局学 经济地理学
第三节 学习区域经济学的意义
经济活动的三个层面: 经济活动的三个层面: (1)国民经济活动 (2)企业经济活动 (3)以政府为中心的地方经济活动
2.区域分异的基础 区域分异的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3)空间距离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与空间 运行规律的应用经济学。 运行规律的应用经济学。 2.研究内容 2.研究内容
一、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 1.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与空间组织。 1.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与空间组织。 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与空间组织 2.经济区划理论。 2.经济区划理论。 经济区划理论 3.城市与区域经济 3.城市与区域经济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理论 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理论 2.影响区域发展的诸因素 2.影响区域发展的诸因素 3.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的空间布局 3.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的空间布局 4.特殊经济区问题 4.特殊经济区问题
1国民经济活动2企业经济活动3以政府为中心的地方经济活动一教学内容第一章区域经济学学科形成与发展第二章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与运行第三章经济区划理念第四章城市与区域第五章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第六章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空间布局第七章区域分工与区域合作第八章区域开发第九章区域政策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


由农业经济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向工业化初期过渡, 在不同的国家延续的时间有很大差别,主要取决 于政治稳定与否及政治制度是否先进
空间结构特征


大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开始出现 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构架 在先发达起来的地区开始 形成点—轴状态,开始形 成等级特征 区域的城镇居民点开始形 成等级—规模体系(b)

结果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城乡交流频繁起来,以 往发展极为缓慢的城市日益扩大,并且在工矿业和港口 附近形成新的城镇 区域经济的增长集中在城市一区域的中心

中心的发展吸取其周围地区及影响范围内的营养(包括 资源、人力),并施其经济、社会方面的作用力(输出 商品,发挥政治、经济的领导和组织职能) 空间不平衡出现,空间结构不稳定


剧烈的经济工业化和社会城市化

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

大区域间的发展(开发)平衡程度愈来愈大,集聚经济 原则在社会经济区位决策中占统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 区域发展和以消除大区间发展不平衡为目标的区域政策 研究普遍受到重视 社会经济空间组织构架形 成,发展轴线和城镇居民 点形成“点—轴系统”。 社会及产业主要集聚于高 等级的城市和轴线上 由于集聚经济因素的强烈 作用,大城市愈来愈发展, 规模—等级曲线与横坐标 的夹角达到最大 (C)



工业化中期阶段

总体特征
由于前一阶段的准备及由于社会的变革,生产力进一步得到 解放 社会和私人投资能力扩大,国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国民经济进入强烈动态增长时期 主要发展的部门是钢铁、机械、化工、动力、纺织等,与此 同时,科学技术得到较快的发展,第三产业开始大量出现, 有稠密的交通网深入到区域的各部分,并且有多种运输方式 构成综合体系 在大城市、集聚区继续发展的同时,由于资源开发和经济发 展,区域的第二级第三级中心得到加强,上一阶段单纯的 “中心一边缘”结构逐渐变为多核心的结构 落后地区资源和潜力日益更多地吸引到经济循环中来、并分 配给原有的中心和形成新的中心。这时可以看到城市的职能 分工和等级体系的初期状态 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一般都比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商人的作用: • 1)集中:向许多生产者采购货物,整批发送,使 物流集中,节省了物流费用。 • 2)平衡:A.空间上的平衡。B. 时间上的平衡。C. 商品类型、品种的平衡 。 • 3)分散 :商人集中起来的商品经过必要的挑选、 整理、分类以后扩散至广大地区。 • 由于商人的中介作用,交易活动发生社会性的集 中。随着人口的集中,最终形成商业重镇。在商 业重镇基础上出现了现代化商业中心,出现了国 内的商业中心和世界范围的商贸中心,在一国内 部,也出现了商业中心、商业重镇、农村集市等 不同的商品交易中心。

• •
1、专业化与分工的含义
专业化:一个人或组织减少其生产活动中的不同职能的操作 的种类;或者说,将生产活动集中于较少的不同职能的操作 上。 分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将原来一个人或组织生 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2、分工的种类 • (1)自然分工:性别和年龄的差别而产生的分 工 。 • (2)三次社会大分工 • 第一次: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 • 第二次: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 • 第三次:生产和商业的分离。 • 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以商业 为条件。这样,封建社会末期出现了城市。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2、拉尼斯——费景汉模式:拉尼斯、费景汉认为 刘易斯模式忽略了农业的发展,他们认为农业对 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仅为工业部门扩张提供所需的 劳动力,而且还为工业部门提供农业剩余,剩余 农产品的出现是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先决条件。 • 3、乔根森模式:乔根森不承认剩余劳动的存在, 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之所以持续的 转移到工业部门,是因为需求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对粮食的需求是有限的,对工业品的需求是无限 的,当人均粮食产出超过最大人口增长时,农业 人口就转向工业部门,以满足对工业品的扩大需 求。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规模经济是指因单个厂商本身生产设备条件变化 而引起的厂商成本曲线的向下倾斜,聚集经济是 指因整个行业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厂商成本曲线的 向下倾斜。 但不管是规模经济还是聚集经济,其在空间上的 表现都是生产的集中。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三)分工、专业化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 • 1、生产规模的扩大与生产综合体组织 • 生产规模的扩大,可用集中这个词来表示。集中 是指一些厂商的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某一重要部 门中所占的比重增大。 • 有限的市场规模和各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努力结 合在一起,必然造成生产的集中,企业数目将会 减少。 • 影响企业规模的因素:企业趋向垄断的意向、推 销活动、进入壁垒、金融上的原因等。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第二节 看不见的手与城市的有序化过程
• 一、企业组织的变化过程——纵向一体化和纵向 分解 • 1、分工与一体化的理由 • 如果把亚当· 斯密看成为传统经济学有关企业理论 的最初代表,则斯密定理给出了不同的职能操作 不断分解出去的理由;如果把科斯看成新制度学 派的代表人物,则科斯原理给出了不同的职能操 作合并到一起的理由。 • 斯密定理强调分工,科斯定理强调一体化。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3)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 • 1)资产专用性: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 些特定交易时,所投入的资产具有专用性特征。 • 2)不确定性:与人的有限理性和私有信息有关, 交易双方不可能把未来交易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洞 察得一清二楚,并对将来发生的一切可能情况在 契约中设臵许多条款加以处理。不确定性越大, 交易成本越高 。 • 3)交易频率:如果交易量很大而且经常进行交 易,且每次都要重复进行交易的全部过程,则应 签订长期合约。交易双方偶尔进行交易,则没有 必要签订长期和约。
区 域 经 济 原 理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四川省委党校
严红(副教授、博士)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本章学习要求
区域包括城市、城乡边缘区以及广大乡村腹地, 区域的形成关键是城市的形成。通过本章的学 习,要求学生掌握工业城市、商业城市的形成 的过程、城市的有序化过程以及城乡边缘区的 形成。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2、迂回生产方式与生产综合体组织 • 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促使众多的中间产品的生产 部门的出现。 • 众多部门的出现以及它们之间结成投入产出链条, 在地域空间上是以聚集和企业之间结网表现出来, 形成一种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 • 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与以大型企业为中心而成的 综合体组织,在结构上不同。以大型企业为中心 而形成的综合体,常以等级结构为主,而众多企 业聚集而成的综合体组织常以企业之间对等关系 为基础的结网为主。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聚集与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看不见的手与城市的有序化过程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

第一节
经济聚集与城市的形成
一、分工、专业化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的形成 (一)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发展研究的主线
亚当· 斯密在其《国富论》中说:“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 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 •

• •
(二)分工与专业化的经济性分析 首先,分工和专业化使得劳动者将其生产活动 集中于专一的部门,积累了操作经验,提高了 操作的熟练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其次,分工与专业化促使劳动工具分化、专业 化和简化,促进了技术进步。 第三,分工与专业化使得生产活动变得更加 “迂回”,促使迂回生产方式的出现。 第四,分工具有自我繁殖的能力。 第五,可以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区 位条件、人力资源,形成专门化地区 。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三、人口的集中与城市的形成 • 经济活动的集中和人口的集中两者的结合就形成 了城市 。 • 人口流动的规律: • 1、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式: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特征 是二元结构(现代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农业部 门),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 当资本存量进一步扩大时,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 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个过程一直可以进行到 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工业部门吸收为止。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4、麦茜模式:麦茜认为,人口区际流动是由劳动 力供需的空间差异引起的,具有劳动力禀赋的地 区工资水平较低,而具有资本禀赋的地区工资水 平较高,由此导致低收入地区的劳动力流向高收 入地区。 • 5、托达罗模式:托达罗认为,一个劳动力决定他 是否迁入城市时不仅考虑城乡收入实际的差异, 也考虑城市就业率或失业率。即使城市存在大量 失业人口,只要城市的预期收入高于农村,农村 人口也向城市迁移。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 • • 二、交易以及集市的形成 1、交易及交易制度 (1)交易: 交易的前提:参与交易的人必须对某种资源具有 排他性的权利,因为: • 1)交易是一种权利的交换; • 2)交易是不同种类或同种不同质的资源之间的交 换。 • 3)交易所涉及的内容广,又是具有不同动机的人 之间的博弈,因此它需特殊的制度安排。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3)工厂内部的分工。 • 19世纪上半叶,以蒸气机为动力的大机器开始出 现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 • 工厂内部的分工是以大机器为中心的不同工序之 间的分工,开始出现了操作工人、维修工人等之 间的分工。 • (4)行业之间、地域之间的分工。 • 到19世纪末,从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分工和专 业化发展到零部件专业化、工艺专业化和生产服 务专业化的形成;在地域上出现了巨大的工业地 带和专门化的农业地带;在企业组织结构上出现 了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多部门的大型企业 相继出现。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分工与专业化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性以及其他方 面的作用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 • 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使生产规模 扩大,即规模经济; • 二是迂回生产方式的出现和部门的细化使在某一 特定空间范围内集中众多的经济活动,也就是聚 集经济。 • 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也就是内部经济和外部经 济。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2)交易制度:交易活动中所遵循的各种规则的 集合。 • 三种基本的制度安排: • 1)买卖的交易:表现为平等的人之间的自愿交换 关系,也就是市场交易; • 2)管理的交易:表现为长期契约规定的上下级之 间的命令和服从关系,也就是企业内部交易; • 3)配额的交易,表现为法律意义上的上下级之间 的关系,主要是政府对公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 政府交易。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规模经济是指规模的“收益递增”现象,具体表 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向下倾斜。在长期平均 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大有效规模”。 •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 (即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 • 聚集经济,也就是外部经济。外部经济是指某一 经济行为者带来的,但他本人无法占有而其他人 获取的利益。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5)国际分工。 • 到了20世纪下半叶,分工和专业化在世界范围内 得到发展,出现了国际分工。主要表现在跨国公 司内部。 • 3、经济发展的实质是生产方式变革的结果,而分 工和专业化发展正是这种生产方式变革的主要特 征。 • 4、斯密定理。 • 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分工与专 业化和生产率之间为一种定理的关系,就是 “斯 密定理”。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 3、空间成本及其影响因素 • (1)空间成本:只要存在空间距离,人们完成一 笔交易时,总比位于市场区的交易者付出更多的 费用,这种费用是由于空间距离,更确切的说是 由于时间距离而产生的,这种成本就是空间成本。 • (2)空间成本的影响因素:空间距离、环境成本。 • 环境成本是指因不同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 教信仰以及不同的自然条件所付出的额外成本。
第三讲 区域空间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