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词四首练习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da5568b4daa58da1114a45.png)
12 词四首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如拭.(shì)塞.下(sài)千嶂.(zhànɡ)人不寐.(mèi)B.浊.酒(zhuó)燕.然(yān)胸襟.(jīn)鬓.微霜(bìn)C.未勒.(lè)羌.管(qiānɡ)貂裘.(qiú)右擎.苍(qín)D.霹.雳(pī)蛾.眉(é)千骑.(jì)麾.下炙(huī)1.答案 C “擎”应读qínɡ。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B.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C.燕然未勒.归无计(刻石记功)D.身不得,男儿列.(行列)2.答案 D 列:属类,范围。
3.下列词句诵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C.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答案 B A.应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应为: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D.应为: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4.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 B.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辛弃疾—南宋 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满江红》—秋瑾—清代末年4.答案 C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北宋词人。
5.下列词句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 )A.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九年级语文下册12词四首练习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12词四首练习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711c75192e45361066f5ab.png)
12.词四首一、(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的“狂”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作者有何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与“梦回吹角连营”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最接近?()A.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词四首》同步练习检测(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词四首》同步练习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d9d9ffa58da0116d17491e.png)
《词四首》同步练习检测一、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燕.然( )qiānɡ()管右擎.苍() 锦帽貂裘.()酒hān() 鬓.微霜()麾.下() pīlì()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老夫聊.发少年狂聊:(2)千骑.卷平冈骑:(3)为报倾城..随太守倾城:(4)会.挽雕弓如满月会:(5)五十弦翻.塞外声翻:(6)马作.的卢飞快作:(7)赋.壮词赋:(8)秋容如拭.拭: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浓重的乡愁的句子是, , 。
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着重渲染了战时的肃杀气氛的句子是: , , 。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 ?抒发作者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 。
(3)《破阵子》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句子是, , , 。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是: , 。
直接表达作者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一句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
(4)《满江红》中最能体现秋瑾不甘落后于须眉的句子是: : , , 。
四、阅读赏析(一)阅读《渔家傲·秋思》,回答问题。
1.结合上片内容,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句词所展现的画面。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风光图。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表现了征人的内心感受。
C.“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爱国激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将军、征夫复杂矛盾的情绪。
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
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诗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步训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诗词四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步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aeac4f0192e45361166f5a5.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B.《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其短篇小说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C.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个题目中,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二者都与词的内容有密切关系。
D.《屈原》是我国现代诗人、剧作家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
二、诗歌鉴赏(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同。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3.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题目。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5.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_________。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韶裘,千骑卷平同。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7.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词四首》课内练习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词四首》课内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a359793b3567ec112d8a0a.png)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课堂练习12 词四首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浊.酒( ) 霹.雳( ) 千嶂.里( ) 鬓.微霜( ) di āo( )弓 右qíng( )苍 f ù( )壮词 mì( )知音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殊.未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夫聊.发少年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会.挽雕弓如满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了却..君王天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4.按要求填空。
(1)《渔家傲·秋思》中直抒胸臆,写将士们的思乡报国之情的句子是: , 。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明词人的坚定信念和报效国家的宏远、伟大气概的句子是: , , 。
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d9548d58f5f61fb736667b.png)
12 词四首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衡.阳(héng) 浊.酒(zhuó) 羌.管(qiāng) 擎.苍(qíng)B.貂.裘(diāo) 鬓.微霜(bìn) 麾.下(huī) 霹.雳(pī)C.的.卢(dí) 雕.弓(diāo) 蛾.眉(ě) 未屑.(xiè)D.青衫.(shān) 胸襟.(jīn) 肝.胆(gān) 遣.冯唐(qiǎn)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B.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D.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B.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5.默写。
(1)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 。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词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激烈的战斗场景的句子是:, 。
(6)《满江红》中借写明快秋景来衬托词人的心情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渔家傲·秋思》,回答问题。
6.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练习新人教版20191031449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词四首练习新人教版20191031449](https://img.taocdn.com/s3/m/7ab023cdf5335a8103d2204f.png)
12.词四首A组1.给加点的字注音。
秋瑾.( ) 胸襟.( ) 人不寐.( ) 右擎.苍( ) 锦帽貂裘.( ) 鬓.微霜( ) 苦将侬.( ) 麾.下炙(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老夫聊.发少年狂() (2)千骑.卷平冈()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强派作蛾眉..( ) (5)五十弦翻.塞外声( ) (6)马作.的卢飞快( ) 3.默写。
(1)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3)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将军白发征夫泪。
(5)为报倾城随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7)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
(8)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B组4.理解性默写。
(1)《渔家傲·秋思》中借咏物表达边塞异常荒凉孤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书写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抒写自己出猎时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虽年事已高,但壮志不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和为国建立功绩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精选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精选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273a7b910ef12d2bf9e72e.png)
第十二课《词四首》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塞.下(sài)貂.裘(diāo)如拭.(shì)B.千嶂.(zhàng)平冈.(gǎng)磨折.(zhé)C.未勒.(lè)未屑.(xiè)麾下炙.(jiù)D.羌.管(qiāng)的.卢(dì)倾.城(qīng)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B.酒酣胸胆尚.开张(还)C.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D.身不得,男儿列.(排列)3.下列划分句子节奏正确的一项是()x*]A.浊酒/ 一杯/ 家万里,燕然/ 未勒/ 归无计。
B.俗子/胸襟谁/识我?C.八百里/ 分麾/下炙D.酒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4..下列对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为篱下黄华开遍,秋容如拭中秋容如拭反衬了词人内心的苦闷。
B.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是相同的。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借用典故,把自己比喻作冯唐。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是作者醉的原因。
5.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满江红》中的“青衫湿”指因感叹无知音而落泪。
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B.《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岳阳楼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代表作,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创豪放词派。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
6.综合性学习活动。
我校开展“走近最美古诗文”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补全对联)请根据给出的上联,联系已学过的课文《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任意一篇对出下联。
上联:岳阳楼壮美雄奇,范仲淹抒写忧乐下联: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精选练习(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词四首》精选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273a7b910ef12d2bf9e72e.png)
第十二课《词四首》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塞.下(sài)貂.裘(diāo)如拭.(shì)B.千嶂.(zhàng)平冈.(gǎng)磨折.(zhé)C.未勒.(lè)未屑.(xiè)麾下炙.(jiù)D.羌.管(qiāng)的.卢(dì)倾.城(qīng)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塞特有的声音)B.酒酣胸胆尚.开张(还)C.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D.身不得,男儿列.(排列)3.下列划分句子节奏正确的一项是()x*]A.浊酒/ 一杯/ 家万里,燕然/ 未勒/ 归无计。
B.俗子/胸襟谁/识我?C.八百里/ 分麾/下炙D.酒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4..下列对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为篱下黄华开遍,秋容如拭中秋容如拭反衬了词人内心的苦闷。
B.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是相同的。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借用典故,把自己比喻作冯唐。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是作者醉的原因。
5.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满江红》中的“青衫湿”指因感叹无知音而落泪。
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B.《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岳阳楼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代表作,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创豪放词派。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
6.综合性学习活动。
我校开展“走近最美古诗文”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补全对联)请根据给出的上联,联系已学过的课文《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任意一篇对出下联。
上联:岳阳楼壮美雄奇,范仲淹抒写忧乐下联: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2.词四首(学生版+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12.词四首(学生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cee4ba647d27284b7351d2.png)
《作业推荐》——词四首一、单选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塞.外(sài)千嶂.(zhàng)麾.下炙(huī)B.羌.管(qiāng)的.卢(dí)燕.然未勒(yān)C.不寐.(mèi)弦.惊(xuán)锦帽貂裘.(qiú)D.了.却(liǎo)擎.苍(qíng)俗子胸襟.(jīn)2.下面诵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俗子/胸襟谁/识我?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D.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3.选出下列对辛弃疾的《破阵子》赏析有误的一项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A.这首词上片描述军旅生活。
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
全词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鲜丽、生动。
B.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极雄豪、壮美的事,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作者骑着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的战马,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
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不顺利。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写到这里已经达到这首词的最强音,它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4.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A.“拭”是擦拭的意思,“秋容如拭”的意思是秋色就好像是刚刚被擦拭得干干净净一样,清澈明净。
B.“四面歌残终破楚”化用“四面楚歌”的典故,与“八年风味徒思浙”一起表现民族与国家的危难和自己的命运。
人教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选择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选择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e8de0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26.png)
人教部编版九下12课《词四首》选择题及答案12.《词四首》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12.词四首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二、XXX•密州出猎/XXX三、破阵子•为XXX赋壮词以寄之/XXX四、满江红(小住京华)/XXX一、《渔家傲•秋思》XXX原诗】XXX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XXX,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XXX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题】选择题:1、下面对XXX的《渔家傲》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渴望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XXX,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剖析】C分析:“衡阳雁去无留神”一句是说,大雁飞往衡阳,没有XXX想留下来的意义。
2、对XXX的《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又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解析】D分析:这首诗感情悲观而又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错误,这首词表达的思乡,建功立业的情怀。
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XXX”中的“XXX”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练习[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练习[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7e3052964bcf84b9d57b7b.png)
12 词四首一、积累运用1.1939年,周恩来在浙江绍兴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下列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百看不厌。
B.线条爽直瘦硬,错落有致,自出新意。
C.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
D.俊逸纯净,气韵贯通,富于艺术感染力。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衡.阳(héng) 浊.酒(zhuó)羌.管(qiāng) 擎.苍(qíng)B.貂.裘(diāo) 鬓.微霜(bìn)麾.下(huī) 霹.雳(pī)C.的.卢(dí) 雕.弓(diāo)蛾.眉(ě) 未屑.(xiè)D.青衫.(shān) 胸襟.(jīn)肝.胆(gān) 遣.冯唐(qiǎn)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将军白发征夫..泪(出征的士兵) B.酒酣胸胆尚.开张(高尚)C.了却...何处觅知音(莽莽人世) ..君王天下事(了结,完成) D.莽红尘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B.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D.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5.下列对诗词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渔家傲·秋思》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在夕阳西下时紧紧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受冤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复职。
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词人说自己写这首词是“赋壮词”。
D.《满江红》中“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四句是词人的自我写照,表现了词人的抱负、志向,是“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的进一步思想发展。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词四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词四首](https://img.taocdn.com/s3/m/5584ccd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b.png)
19. 下面对这两首诗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中的“送酒”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其 中兴高采烈之情,溢于言表。
B.【甲】诗中的“怜”字表达了对故乡菊花的眷恋和 怜惜之情。
C.【乙】词上片中的“秋”字点明了季节,暗示秋季 草盛马肥,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D.【乙】词下片第二句将“弓弦声”比作“霹雳”, 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注释】①此词作于淳熙二年(1175)之前,当时词 人在蜀地。仲高:陆升之,字仲高,陆游的堂兄。②山 阴:词人的故乡。 15. 有人评价“写得家书空满纸”中“空”“满”两个词
意蕴丰富,你如何理解?
“空”,白白地,有枉然的意思;“满”,极言所 写字数之多。这两个词,写尽了因离家万里,流浪天涯, 虽深切思念家乡,却无人倾诉的痛苦又悲凉的矛盾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5)爱国,历来是许多仁人志士诗文情感的主旋律。杜甫有
“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的忧国忧民情怀;苏轼用“__________ 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表弓达渴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 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 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答案】 A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精品习题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2课《词四首》精品习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65121802d276a200292eea.png)
词以寄之 英雄气概
的抑郁愤慨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
推荐阅读: 《宋词精选赏析》
词四首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首 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言内 涵。 3、掌握典故在词中的运用,并灵活运用。 4、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 国思想。
பைடு நூலகம் 拓展延伸
内容 课题
写景叙事
抒情
总体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景: 思乡,爱国,相同:
寒冷荒凉 渴望建功立业 感情,都与爱
戒备森严
国紧密联系;
江城子 打猎:
密州出猎 雄壮开阔
渴望被重用,风格,开阔、 为国效力,爱 雄壮。 国。
破阵子
回忆军旅生活
渴望建功立 不同:感情的
为陈同甫赋壮 豪放激烈具有 业,壮志未酬 侧重点略不同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2[练习-能力提升]词四首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2[练习-能力提升]词四首](https://img.taocdn.com/s3/m/e8a0732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3.png)
第12课词四首1.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典的一句是()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2.选出下列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A.这首词是词人任密州太守时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风格粗犷豪放,“狂”字贯串全篇。
B.词的上片记叙了打猎的壮观场面,一个“卷”字极言千骑奔行速度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D.词中多用典故表情达意,“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要亲自挽弓射虎,探望孙郎,豪情溢于言表。
3.根据提示默写。
(1)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_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英雄末路当磨折。
___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词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表现战争激烈场面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
(2)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A项,据《后汉书·窦宪传》,东汉窦宪追讨北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词四首A组1.给加点的字注音。
秋瑾.( ) 胸襟.( ) 人不寐.( ) 右擎.苍( ) 锦帽貂裘.( ) 鬓.微霜( ) 苦将侬.( ) 麾.下炙(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老夫聊.发少年狂() (2)千骑.卷平冈() (3)会.挽雕弓如满月( )(4)强派作蛾眉..( ) (5)五十弦翻.塞外声( ) (6)马作.的卢飞快( ) 3.默写。
(1)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3)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将军白发征夫泪。
(5)为报倾城随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7)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
(8)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B组4.理解性默写。
(1)《渔家傲·秋思》中借咏物表达边塞异常荒凉孤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书写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抒写自己出猎时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作者虽年事已高,但壮志不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和为国建立功绩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通过场面描写渲染将士们的昂扬斗志和豪壮的声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想象驰骋疆场时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自己人生最高理想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满江红》中秋瑾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
(10)秋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她是一个富有感情的人,但不幸偏遇着这么一个庸夫俗子的丈夫,不由得发出“________________?”的浩叹!A组(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下列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于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6.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____________,下阕写____________,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7.“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8.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词,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西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境界。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
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A组(一)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宋]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②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博山: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王氏庵:姓王人家的破旧小草庵(茅屋)。
庵,草屋。
②归来:指作者淳熙八年冬遭弹劾落职归隐。
11.词中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可怜白发生”意思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仅八句四十六字,却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
B.上阕中“破纸窗间自语”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句中的“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的情景拟人化了。
C.下阕中“秋宵梦觉”不仅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尽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的景象。
D.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虽身居荒村破庵,却胸怀天下,不忘统一大业的崇高爱国情怀。
B组(二)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
大德间,江南大饥。
道殣①者相望。
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
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
不数年,使还乡土。
生道遇一女子,丫鬟③尾行。
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
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
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
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
君必无归。
”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
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祯《涌幢小品》,有删改)【注释】①殣(jìn):饿死。
②钱塘:地名,今杭州。
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
④罹(lí):遭受。
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
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自度.无所得食审时度.势B.即以母属.两弟神情与苏、黄不属.C.即具.酒炙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D.生则毅然谢.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2.词四首1.jǐn jīn mèi qíng qiúbìn nóng huī2.(1)姑且,暂且(2)一人一马的合称(3)终将(4)借指女子(5)演奏(6)像……一样 3.(1)八年风味徒思浙(2)浊酒一杯家万里(3)长烟落日孤城闭(4)人不寐(5)亲射虎看孙郎(6)会挽雕弓如满月(7)英雄末路当磨折(8)心却比男儿烈(9)弓如霹雳弦惊(10)了却君王天下事4.(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4)鬓微霜又何妨(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9)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10)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莽红尘何处觅知音5.D(点拨:写夜深霜重之时传来的悲凉哀怨的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6.边塞秋色思乡之情7.天冷、声杂、城孤。
8.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或:千骑卷平冈。
)9.示例一:“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