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优质课课件获奖 (10)
合集下载
语文《七律·长征》课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语文《七律·长征》课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a5ed62767f5acfa1c7cde5.png)
孙老师说,杨蕙心学习效率很高,认真执行老师 的复习要求,往往一个小时能完成别人两三个小 时的作业量,而且计划性强,善于自我调节。此 外,学校还有一群与她实力相当的同学,他们经 常在一起切磋、交流,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谈起自己的高考心得,杨蕙心说出了“听话” 两个字。她认为在高三冲刺阶段一定要跟随老师 的脚步。“老师介绍的都是多年积累的学习方法, 肯定是最有益的。”高三紧张的学习中,她常做 的事情就是告诫自己要坚持,不能因为一次考试 成绩就否定自己。高三的几次模拟考试中,她的 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5名左右。
长征
老师范读,请同学们画出节奏。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
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 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 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长征
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坚持做好每个学习步骤
武亦文的高考高分来自于她日常严谨的学习 态度,坚持认真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 “高中三年,从来没有熬夜,上课跟着老师 走,保证课堂效率。”武亦文介绍,“班主 任王老师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引导作用,王 老师办事很认真,凡事都会投入自己所有精 力,看重做事的过程而不重结果。每当学生 没有取得好结果,王老师也会淡然一笑,鼓 励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优秀课件(共65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优秀课件(共6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b1f1bedd88d0d233d46a81.png)
5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 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沁园春·雪》《七 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
这 首 诗 写 于 1935 年 10 月 , 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 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 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 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 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 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提问: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 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 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 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 腾越五岭
征 疾跨乌蒙
难 巧渡金沙江
图 ”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二、夸张手法的妙用
(目的:通过写山来反衬和塑造 红军战士摧坚历险、藐视困难的 大无畏精神。)
感悟远征难
1.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 难的五幅雄壮图画,你能一一概括吗? 用动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
2.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说说感受。
腾越五岭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
喜
夺
踏
泸
岷
定
山
桥
雪
1.正确处理了个别与一般的 关系,再现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 革命史实。
2.正确处理叙事与抒情的关 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上承“万水”二字 颈联
金沙 水 拍 云崖 暖,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大渡 桥 横 铁索 寒。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互动分析结构 小结
• 首联:开宗明义,提出全篇的中心思想。 • 颔联:承“千山”,以五岭、乌蒙 为代表。 • 颈联:承“万水”,以金沙、大渡为典型。 • 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的喜悦。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 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沁园春·雪》《七 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
这 首 诗 写 于 1935 年 10 月 , 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 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 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 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 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 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提问: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 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 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 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 腾越五岭
征 疾跨乌蒙
难 巧渡金沙江
图 ”
飞夺泸定桥
喜踏岷山雪
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二、夸张手法的妙用
(目的:通过写山来反衬和塑造 红军战士摧坚历险、藐视困难的 大无畏精神。)
感悟远征难
1.诗中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 难的五幅雄壮图画,你能一一概括吗? 用动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
2.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说说感受。
腾越五岭
疾跨乌蒙 巧渡金沙江
飞
喜
夺
踏
泸
岷
定
山
桥
雪
1.正确处理了个别与一般的 关系,再现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 革命史实。
2.正确处理叙事与抒情的关 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上承“万水”二字 颈联
金沙 水 拍 云崖 暖,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大渡 桥 横 铁索 寒。 名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互动分析结构 小结
• 首联:开宗明义,提出全篇的中心思想。 • 颔联:承“千山”,以五岭、乌蒙 为代表。 • 颈联:承“万水”,以金沙、大渡为典型。 • 尾联:总结全诗,突出越过岷山的喜悦。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课件(共50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课件(共5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7c737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6.png)
5 七律·长征
金沙江
5 七律·长征
飞夺泸定桥片段
5 七律·长征
怎样理解诗中的“暖”和“寒”?(课后第二题)
用“暖”“寒”两种感觉互相对 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 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 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暖”暗示了红军巧渡 “寒”暗示了红军飞夺 金沙江后的欢乐心情。 泸定桥时的惊险与悲壮。
5 七律·长征
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悬崖 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
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 来报。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此词通过对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形象的塑造,寄托了中华民族和 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谦虚磊落,藐视各种困难的情怀,
5 七律·长征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 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 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 情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 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5 七律·长征
学习目标:
1.会写“律、崖”等4个生字,会写“绿毯、线条” 等词语;
2.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
5 七律·长征
课堂演练
一、判断对错。
1.“万水千山”在诗中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 ) 2.“等闲”就是平平常常的意思。( √ ) 3.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 √ )
5 七律·长征
二、下列词语中红色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C ) A.七律( lù ) 云崖( yá ) 等闲( xián ) B.迤逦( yí ) 逶迤( yí ) 铁索( suǒ ) C.长征( zhēnɡ ) 磅秤( bànɡ ) 磅礴( pánɡ ) D.岷山( mín ) 蒙骗( ménɡ ) 乌蒙( ménɡ )
《七律·长征》PPT优质课(共58张PPT)
![《七律·长征》PPT优质课(共5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a4048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8.png)
民的名义”就有可能变成“名义的人民”。
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 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
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适合题意,③错误;未能通过验收说明认识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 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他们来 了个突然袭击,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 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与此同 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 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 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2.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念奴娇·昆仑》 3.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忆秦娥·娄山关》 4.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七律·答友人》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要保持乐观的态度, 积极地想办法战胜一
切困难。
小组互动来讨论
近年来,有人在网上诋毁“红军战士”, 你觉得这样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不对。应该对老红军怀 着敬仰的心情,而不该 诋毁。
背诵指导
在背诵这首诗的时候,先了解透彻本诗意 思,感受本诗情感。再条理地加以记忆,朗读 成诵,厚积以待薄发。
课堂小结
颔联
同桌交流:3、4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
法?体现出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优质课件(共76张PPT)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优质课件(共7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5eea359eff9aef8951e063d.png)
从“寒”字中能读出什么呢?
对泸定桥险恶自然环境的烘托;强渡 大渡河的惊心动魄;对死去的英勇战士的 悼念;体现出长征的惊险悲壮;体会到红 军战士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 神……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心的心情,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以“开颜”收尾有什么好处?
“开颜”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 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A
)
··
A.高耸入云的山崖。
B.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 连绵不断的样子。
二、课内阅读。
诗中写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 用的词是“_逶__迤___”;写乌蒙山高大雄伟, 很有气势,用的词是“__磅__礴__”;可五岭在 红军眼里只不过是“__腾__细__浪__”,乌蒙山也 只不过是“__走__泥__丸__”。
三、诗词积累。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课后作业
1. 背诵全诗。 2.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
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 感态度?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
5 七律·长征
攀五岭
越乌蒙山
夸张(扬)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比喻(抑) 扬抑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可以看 出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战胜困 难的大无畏精神。
渡金沙江
夺泸定桥
“暖”“寒”这两个字的妙处在哪里?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比 “暖”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 快心情。“寒”字则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 的惊险悲壮。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当 时的天气情况,又写出了红军的心理感受。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PPT优质教学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9640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d.png)
会宁
吴起镇
水草地 大雪山
红四方面军
大渡河
红二方面军 赤水
金沙江
遵义
红一方面军 瑞金
课文诵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 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知识知多少?
七言诗
这是一首七言诗。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 字,一共有八句话。就是七律。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 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长征介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 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资料袋
BOOK
1934年10月
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 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其间经过11个省,翻过18座大 山,跨过24条大河,爬雪山,过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其间他们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由开始时的八万多人到长征胜 利时,只剩下了六千多人。
朗读指导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指导
这是一首七律诗,每句七个字,在 节奏上是每句四顿。读时应按以下 节奏读出“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英 雄气概。
终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毛主席回顾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激动地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红军长征路线图
BOOK
长征路线
瑞金---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 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 山---穿过大草地---进入甘肃、陕 西,在吴起镇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七律·长征》人教部编版(共10张PPT)演示课件
![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七律·长征》人教部编版(共10张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e450fdeff9aef8951e06cb.png)
例的壮举。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他们一路上跋山涉水,冲过四道封锁线,翻过逶迤的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越岷山,完成了这一史无前
例的壮举。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红军/不怕/远征/难,
更喜/岷山/千里/雪,
五万岭水//逶千迤山//腾只//细等感浪闲,。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根根铁索,使人寒意阵
同学们,在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阵。 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翻过了千里积雪的岷山,个个笑逐颜开。
例的壮举。 金沙/水拍/云崖/暖,
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粉碎敌人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根根铁索,使人寒意阵阵。
更喜/岷山/千里/雪, 更喜/岷山/千里/雪,
的进攻,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
同学们,在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他们一路上跋山涉水,冲过四道封锁线, 他们一路上跋山涉水,冲过四道封锁线,翻过逶迤的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越岷山,完成了这一史无前
例的壮举。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七律•长征
写作背景
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PPT优秀课件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PPT优秀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a1e4a5852458fb760b5665.png)
爬 雪 山
过 草 地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四句的意思: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 的岷山,红军个个笑逐颜开。
文章结构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句,总的指出 红军不怕困难,把艰难困苦看成平平常常的小事;第二 部分是第二、三句,讲述了红军在长征中“不怕难”的 具体事例,承接着上一部分的内容;第三部分是第四句, 总结全诗,表达出红军长征胜利后的心情。
第二单元
5 七律·长征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 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回顾一年来红军 所战胜的无数险阻,他满怀豪情,以极 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 大诗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伟人 的风采!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本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也只是小泥丸在脚下滚动。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 这两句诗概括了长征途中经历的两件大事,是什么?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 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
我会写
律崖渡索
词语积累
逶迤 磅礴 万水千山
初读感知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句,总的指出红军不怕困难,把艰难困苦看成平平常常的小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诗概括了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两次战斗。 体现了红军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5 七律长征课件(共31张PPT)
![5 七律长征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1674b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9.png)
词语 解释
wēi yí
逶迤
形容道路、山脉、 河流等弯弯曲曲延 续不绝的样子。
sān jūn
三军
在古代,大国军队都设中 军、上军、下军等三军。 后来通常用“三军”来泛 指全军。文中指红军队伍。
词语 解释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 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 样子。本课指五岭山脉那样 高低起伏,绵延不绝。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 七律·长征
结合生活,导入新课
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 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对于长征,你有哪些了解?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
5 七 律 ·长 征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Biblioteka 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 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中 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这一段。 西部。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难
对比
不怕难
夸张
藐视困难
长征是指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 1934—1936年由长江 南北各苏区向陕甘苏 区的战略转移。
飞夺泸定桥
1935 年 5 月 25 日 , 中 央 红 军 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 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 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 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 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 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 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 西岸。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
例:他蛮横( hènɡ )地一把扯下墙上 的横( hénɡ )幅。
学习诗歌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 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 一幅图?说说理由。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优质ppt课件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征》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a4717c964bcf84b8d57b4b.png)
生字生词
yá
基本释义: 1.山石或高地的陡立的侧面。
2.边际。
山崖 悬崖勒马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 征》优 质ppt课 件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 征》优 质ppt课 件
生字生词
dù
1.由这一岸到那一岸;通过(江河
等)。
2.载运过河。
横渡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 征》优 质ppt课 件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 征》优 质ppt课 件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 征》优 质ppt课 件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级上册语文《七律·长 征》优 质ppt课 件
朗读全诗,数一数全诗 共几句,想一想每一句话的 意思是什么。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 征》优 质ppt课 件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 征》优 质ppt课 件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 征》优 质ppt课 件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 征》优 质ppt课 件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 征》优 质ppt课 件
1.朗读这首诗,尝试背诵。 2.解释:“只等闲”、“尽开颜”、 “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 征》优 质ppt课 件
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七律·长 征》优 质ppt课 件
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 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 安,逐步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 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 的建制)、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教师出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在整个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在毛主席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 江,强渡大渡河。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 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 根据地。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 合,长征胜利结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 长征》-优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 长征》-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1ddfb3e45c3b3566ec8b6e.png)
岷 山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yè 霜晨月,马蹄声, 喇叭声咽。七律·长征执者:长 征 行 军 图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wēi yí
逶迤
pɑng bó
磅礴
mín
岷山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1、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21/10/312021/10/31October 31,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0月2021/10/312021/10/312021/10/3110/31/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0/312021/10/31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课件(共34张PPT)
![统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4f410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d.png)
课
常的事。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轻轻翻腾的细小
文
风
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气势磅礴,
景
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
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
的流水将两岸高耸的山崖也拍击得
发热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两
七
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
律
·
深深的寒意。更让红军欣喜的是登
长 征
花
走 泥 丸 指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mín shān)
岷 山 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七
律
·
(sān jūn)
长 征
三 军 这里指红军队伍。
LONG MARCH
字词 近义词
二
字 词 百 花
逶迤 — 蜿蜒
磅礴 — 盛大 七 律 长 征
·
LONG MARCH
字词 反义词
二
字 词 百 花
暖—寒
喜—悲
泥丸。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将两岸高耸的山崖也拍击得发热了;大渡
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七
这两联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美好革命
律
·
前景的向往和信心。
长
征
LONG MARCH
第五部分|课外相关
EXTRACURRICULAR RELATED
·
七 律 长 征
LONG MARCH
课文 习题导航
四
习
读一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题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导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皑皑白雪的岷山, 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拓展阅读: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 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 在丛中笑。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 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 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磅礴
泥丸
课文学习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打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 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 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不断的样子。
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
时没有编制第三方面军)也泛指整个红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 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情。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 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 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 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 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 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 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 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诗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生字的书写。 3、根据注释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与大家讨论。
字词学习:
bó wán mín yá 磅礴 泥丸 岷山 云崖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 谁吗?知道他的身份吗?
课文学习
七律 ·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颔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颈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尾联
资料袋: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摆
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 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拓展阅读: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 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 在丛中笑。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 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 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磅礴
泥丸
课文学习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打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 人以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 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不断的样子。
乌蒙:山名,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
时没有编制第三方面军)也泛指整个红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 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情。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 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 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 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 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 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 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 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学习要求: 1、大声朗读诗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生字的书写。 3、根据注释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与大家讨论。
字词学习:
bó wán mín yá 磅礴 泥丸 岷山 云崖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 谁吗?知道他的身份吗?
课文学习
七律 ·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颔联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颈联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尾联
资料袋: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摆
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 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