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命题及其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3
⑤吸收律:p∨(p∧q)≡p, p∧(p∨q)≡p. ⑥De Morgun律:﹁(p∨q)≡﹁p∧﹁q, ﹁(p∧q)≡﹁p∨﹁q .
⑦双否律:﹁(﹁p)≡p.
⑧幺元律:p∨0≡p, p∧1≡p. ⑨极元律:p∨1≡1, p∧0≡0. ⑩互补律:p∨﹁p≡1, p∧﹁p≡0. 利用逻辑等价可以将复杂的命题简单化,也可 推证两个命题的等价关系.
Page
27
二、数学命题的教学
数学中的定义、法则、定律、公式、性质、公理、定 理等,都是数学命题. 数学命题是数学知识的主体,它与 概念、推理、证明有着密切的联系:命题由概念组成,概 念由命题揭示;命题是组成推理的要素,而很多数学命题 是经过推理获得的;命题是证明的的重要依据,而命题的 真实性一般都需要经过证明才能确认.
Page
6
★ 命题的基本运算
否定(非)、合取(与、且、联言命题)、析取 (或、选言命题)、蕴涵、等价。 (1)否定(非 ——“﹁”)
给一个命题p,它与“﹁”构成复合命题“﹁p” 称为命题p的否定,也称为负命题。 否定真值表 p 1 0
Page 7
﹁p 0 1
(2)合取(与、且 ——“∧”) 给定两个命题p,q,用连接词“∧”联结起来, 构成复合命题“p∧q”, 称为命题p,q的合取式,也 称为联言命题。
(5)等价(当且仅当) 给定两个命题p,q, 用连接词“←→”联结起来, 构成复合命题“p ←→ q”, 称为命题p,q的等值式, 也称为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等价真值表
p
1 1 0 0
q
1 0 1 0
Pagຫໍສະໝຸດ Baidu 11
p ←→ q 1 0 0 1
★复合命题的真值 例1 求复合命题(p∧q) →p的真值。
例2 求复合命题p∧﹁ q的真值。
Page
12
★ 常用的逻辑等价式: 若两个命题的真值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命题 称为等假命题(或逻辑等价).记着“≡”. 逻辑等价的两个命题,在推理证明时可以互 相替换. 常用的逻辑等价式有: ①幂等律:p∨p≡p,p∧p ≡p. ②交换律:p∨p≡q∨p, p∧p≡q∧p. ③结合律:(p∨q)∨r≡p∨(q∨r ), (p∧q)∧r≡p∧( q∧r), ④分配律:p∨(q∧r) ≡(p∨q)∧(p∨r), p∧(q∨r) ≡(p∧q)∨(p∧r).
即:两直线平行,则同位角且内错角相等。 ②同一数学对象诸判定定理的合并
Page 25
在上例中,两判定定理“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 平行”、“若内错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可合 并为:
(q p) (q p) (q p)(q p)
1 2 1 2
(q q ) p
数学命题及其教学
一、判断与命题概述 1 判断的意义及其结构 ★ 什么是判断?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即,判断是对思维对象的某种属性进行肯定或否 定的一种思维形式。
例如,“π是无理数”、“0是自然数”、“我是 学生”等都是表示判断的语句。
Page 2
★ 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 (1)“要有所断定”,否则不称其为判断。
数学命题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命题的条件 和结论,掌握证明命题的推理过程和证明方法,运用所学 的命题进行计算、推理或论证,提高数学基本能力,解答 实际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弄清数学命题间的关系, 把学过的命题系统化,形成结构紧密的知识体系.
Page
28
(五)数学命题教学基本要求 1 重视数学命题引入的教学 (1)发现式引入,即通过实践去发现 (2)过渡性引入 2 重视数学命题证明与推导的教学 3 重视数学命题应用的教学 4 重视建立数学命题系统知识的教学
②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一对象的 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它的公式是 ﹁(A∧﹁A)(A与非A不能同真)。由真值表可知它 是一个恒真命题。 A 1 0 ﹁A 0 1 A∧﹁A 0 0 ﹁(A∧﹁A) 1 1
矛盾律是同一律的引申,它是用否定形式来 表达同一律的内容. 同一律说:p是p;矛盾律说: p不是﹁p.
Page 4
⑷特称否定判断(O),其逻辑形式是:“有 些S不是P”,简记为SOP; ★ 判断的结构 (判断) = (量项) + (主项) + (联项) + (谓项) 2 命题及其基本运算 ★ 什么是命题? 表述判断的语句称为命题 。 表述数学判断的语句则称为数学命题 ★ 真命题与假命题 由于判断有真假之分, 故命题应具有可判性、 有真假之分。
Page 16
③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一对象的 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必有一真。它的公式是 A∨﹁A(A或非A),易证它是一恒真命题。 排中律要求思维要有明确性,避免模棱两可. 它是同一律和矛盾律的补充和发挥,进一步指明 正确的思维不仅要求确定、互不矛盾,而且应该 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不能模棱两可,不可含 糊不清. 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反证法的逻辑基础.当要证 明某一命题的真实性有困难时,根据排中律,只 要证明这一命题的负命题是假的即可.
a 2 0 ”只有一个 例如, 命题“若a>0 或a<0, 则 条件(选言判断)和一个结论, 因而也只有一个逆命 题:“若 a 2 0 , 则a>0或a<0” 而没有偏逆命题。
② 逆否命题的制作
※ 简单命题的逆否命题的制作, 只需将条件、 结论先否定, 再换位即可。
Page 21
※ 复合命题的逆否命题制作,则需通过命题 运算才能得到。 例如, 求命题“若a=0或b=0, 则ab=0”的逆否命 题。应首先将命题表述为(a=0)∨(b=0)→(ab=0); 然后进行命题运算: ﹁(ab=0)→﹁[(a=0)∨(b=0)] ≡(ab≠0)→(a≠0)∧(b≠0) 最后, 得逆否命题“若ab≠0, 则a=0且b=0”。 (4)命题的条件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 不必要条件。
Page
29
思考题: 1. 什么是判断?什么是命题? 2. 常用的逻辑联结词有哪些? 3. 什么是逻辑等价? 4. 指出命题四种形式的相互关系. 5. 写出命题“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也是底边的 中垂线”的逆命题和逆否命题. 6.何谓充分条件?何谓必要条件?
Page
30
Page 24
(5)命题的合并
应用命题运算,将几个简单命题合并成一个形 式简单的复合命题,称为命题的合并. ①同一数学对象诸性质定理的合并 例如,设p:两直线平行, q1:同位角相等, q2 :内错角相等。则命题p→ q1 , p→ q2 可合并为:
(p→q1)∧(p→ q 2 )≡(﹁p∨ q1 )∧(﹁p∨ q) 2 q) ≡﹁p∨( q∧ 2 1 q) ≡p→( q ∧ 2 1
例如:命题“若a>0, b>0,则ab>0”有两个条件 和一个结论, 因此, 它有一个逆命题“若ab>0, 则 a>0, b>0”和两个偏逆命题“若ab>0, b>0,则a>0”及 “若ab>0, a>0,则b>0”。
Page 20
※ 当命题的条件、结论中含有选言判断, 在 制作逆命题时, 选言判断只能当作一个整体, 不能 再加分解。
Page 18
★命题的四种形式
原命题: 若P,则Q. (互逆) 逆命题: 若P,则Q. 互 否
互 否 否命题: 若P,则Q.
互逆否 (互逆)
逆否命题: 若P,则Q.
Page
19
(3)命题的制作
①逆命题的制作
※ 直接换位得逆命题 ※ 将一个复合命题中相同个数的条件、结论 (不是全部)交换位置得逆命题——“偏逆命题”
(q q ) p
1 2
1
2
(q q ) p
1 2
这就是: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若同位角或 内错角相等,则这两直线平行。
Page 26
(6)对含有量词的命题否定 ※ 命题中的量词常用两个: 表示全体的全称量词——
表示部分的特称量词——
※ 含有量词命题的否定,有下述关系成立: ① ﹁[x( p( x)) ]≡ x(﹁p(x)) ② ﹁[ x(p(x))]≡ x(﹁p(x)).
■ 按判断的质来分,判断可分为肯定判断和 否定判断。 ■ 按判断的量来分,则可分为全称判断和特 称判断。 ★ 数学中常用的四种判断形式 ⑴全称肯定判断(A),其逻辑形式是:“所有的 S都是P”,简记为SAP;
⑵全称否定判断(E),其逻辑形式是:“所有 的S都不是P”,简记为SEP; ⑶特称肯定判断(I),其逻辑形式是:“有 些 S是P”,简记为SIP;
如,“0是自然数吗?”,“ x-1>0”都不是 判断。 ( 2)判断有真假之分。
★ 判断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 按判断的组成形式,可分为简单判断和复 合判断。 对于简单判断,又可按其内容分为性质判断 和关系判断; 对于复合判断,还可按其复合形式分为负判 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
Page 3
Page 22
若命题p→q真, 则称p是q成立的充分条件; 若命题q→p真, 则称p是q成立的必要条件; 若命题p→q与p→q同真, 则称p是q成立的充要 条件(既充分又必要条件); 若命题p→q与p→q同假, 则称p是q成立的既不 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序号 ① ② ③ ④ p 1 1 0 0 q 1 0 1 0
(4)蕴涵(若…则…、如果…那么…——“→”) 给定两个命题p,q,用连接词“→”联结起来, 构成复合命题“p → q”, 称为命题p,q的蕴含式,也 称为假言命题。其中p叫做前件(或条件), q叫做后 件(或结论)。 蕴含真值表
p
1 1 0 0
q
1 0 1 0
Page 10
p→q 1 0 1 1
合取真值表
p
1 1 0 0
q
1 0 1 0
Page 8
p∧q 1 0 0 0
(3)析取(或 ——“∨”) 给定两个命题p,q,用连接词“∨”联结起来, 构成复合命题“p∨q”, 称为命题p,q的析取式,也 称为选言命题。 析取真值表
p
1 1 0 0
q
1 0 1 0
Page 9
p∨q 1 1 1 0
Page 23
p→q 1 0 1 1
q→p 1 1 0 1
分析上表: 当p→q真时, p真足可保证q也真①(不排除p假 时q还可真③), 因而p是q的充分条件; 当q→p真时, 没有p真就不会有q真④(不排除 有了p真还可q假②), 因而p是q的必要条件; 当p→q与q→p同真时, p与q同真假①④, 因而 p与q互为充要条件; 由此, 命题条件与结论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 四种情形:p是q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表中的③); p是q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表中的②); p是q的充 要条件(表中的①④) ;p是q成立的既不充分又不 必要条件。
Page 17
(2)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关系 原命题:p→q 逆命题:q → p (换位) 否命题:﹁p→﹁q (换质) 逆否命题:﹁q → ﹁p 从真值表容易证明, 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等价, 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即: p→q≡﹁q→﹁p.
以上结论也可以用命题运算律加以证明,如:
p→q≡﹁p∨q≡q∨﹁ p≡﹁(﹁q)∨﹁p ≡﹁q→﹁p
Page 5
如 x 2 7 ”和“ x 3 ”,由于含有变量
“ x ,故无法判断其真假,这样的语句称为开句,不 是命题, 但若当 x 赋值后, 则它都可成为数学命题。
如:存在x R,使得x 2 7.
★ 命题的运算(复合) 就是将命题符号化、形式化,将若干命题用 逻辑联系词联结起来构建新的命题,由于关键是 逻辑联系词,因此,命题运算实际上是命题的逻 辑联结。
Page
14
3 命题运算应用举例 (1)反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①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 必须是严格确定的和同一的。它的公式是A≡A , 表示成命题形式A→A。由真值表知它是恒真命题. A 1 0
A→A 1 1
同一律要求:思维对象应保持同一;表示同 一事物的概念应保持同一.
Page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