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整理复习资料全
六年级《科学》上册整理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一、填空。
1、工作时能使人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等;人们使用简单机械的目的是(省时)、(省力)和(完成力所不及的工作);(工具)和(机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和精力,完成很多我们力所不能及的工作。
2、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做事情常常利用(工具)来帮忙,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科学原理);学校旗杆顶部的滑轮属于(定滑轮)。
3、拔除木板中的铁钉用(钉锤);拔除木板中的螺丝钉用(螺丝刀);开启啤酒时,需要用(开瓶器)。
4、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工作时,起支持作用,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做(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做(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做(阻力点);杠杆的作用可以分为(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情况;根据杠杆作用的情况,我们可以把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三大类。
5、(杠杆尺)是我们研究杠杆秘密的好材料,使用杠杆尺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将它调节到(平衡)状态。
6、由一个较大的“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轮轴);当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其实螺丝刀就是一个轮轴,我们可以把螺丝刀的刀杆看作是(轴),把刀柄看作是(轮),螺丝刀刀柄上的花纹和凹槽,是为了增加(摩擦力)。
7、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它的特点是(可以改变运动方向),它的作用是(可以改变运动方向,但不省力);跟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的特点是(省一半的力),它的作用是(不可以改变运动方向,但能省力);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的装置,叫做(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既可以改变运动方向,又可以省力)。
8、塔式起重机是由(滑轮组)构成的;在拉起重物的过程中,使用的滑轮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阿基米德)说的9、像人行天桥的斜坡那样,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都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小),越(省力)斜面省力的多少与斜面的(倾斜度)和(表面光滑程度)有关系;盘山公路是(斜面可以省力)的原理修建的;一般来说,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要(小于)直接把物体提上去用的力。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课,主要复习第一章《地球与宇宙》、第二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内容。
1. 第一章《地球与宇宙》: (1) 地球的形状;(2) 地球的运动;(3) 地球的气候;(4) 宇宙的组成;(5) 恒星与行星。
2. 第二章《生活中的科学》:(1) 水的性质与运用;(2) 光的传播与反射;(3)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4) 温度与热量;(5) 空气质量与环境保护。
3. 第三章《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三态;(2) 物质的溶解与结晶;(3) 力的作用;(4)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5) 磁现象。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本学期所学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恒星与行星的形成、物质的三态变化、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2.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光的传播与反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力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模型飞船、光学器材、声音发生器、磁铁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地球仪展示地球的形状,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运动、气候等知识。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光的传播与反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动手实验,如制作简易的光学仪器、探究声音的传播等,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球的气候、宇宙的组成、恒星与行星。
2. 生活中的科学:水的性质与运用、光的传播与反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温度与热量、空气质量与环境保护。
3. 物质与能量:物质的三态、物质的溶解与结晶、力的作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磁现象。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
2. 了解地球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掌握电与磁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资源的分布与保护;电与磁的应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能源利用的认识和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世界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1)生物的多样性: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及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保护。
(2)地球上的资源:讲解资源的种类、分布,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电与磁:通过实验和例题,使学生掌握电与磁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情景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的实际案例。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多样性:概念、价值、保护2. 地球上的资源:种类、分布、节约与保护3. 电与磁:原理、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列举三种地球资源,并说明其分布和保护措施。
(3)阐述电与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在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如提供食物、药物、原材料等,还能维持生态平衡、稳定气候等。
(2)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
分布:煤炭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
保护措施:加强资源勘查,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3)电与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电灯、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器设备;磁铁、磁卡、磁盘、磁悬浮列车等。
第一单元 (复习课件)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16.彩色轮快速旋转时我们能看到白色。这说明了白光是形成的。
18.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 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 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6.人类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各种疫苗为预防、 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学六年级上册 知识清单 (教科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1.放大镜由镜架和镜片两部分组成,镜片的特点:透明, 中央厚,边缘薄。
2.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把图像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 微之处。
3.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倍数越高的放大镜, 镜片的凸度越大。
12.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叶绿素是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
13.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 现微生物的人。
14.绝大多数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 帮助才能看到,而蘑菇、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 物。
15.在放大镜和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 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17.利用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清洁环境、改善食物、生产药 品等。但有些微生物会引起霉变,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
感谢观看
8.观察昆虫头上的触角,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 同。
9.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 的细胞。
10.洋葱表皮上一个个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看到 的小黑点是细胞核。
1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是不同的,虽然两者都有细胞核、 细胞质、细胞膜等结构,但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 叶绿体。
4.透明集气瓶、圆柱玻璃杯、圆底烧瓶、烧杯等物品中装上 水也可以做成放大镜。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1-4课复习课【教学目标】通过对1-4课的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并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机械的概念,杠杆的概念,特点,用力情况,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轮轴的概念,用力情况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杠杆和轮轴的用力情况【教学内容】1、使用工具和机械,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延长了人类的膀。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1、使用工具 3、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4、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得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5、起下木板上的螺丝钉,用螺丝刀这种简单的工具最合适。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位置:支点、用力点、阴力点。
3、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力杠杆。
2、杠杆的科学4、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如撬棍,动力臂>阻力臂;反之就是费力杠杆,如镊子,动力臂<阻力臂;当这两段距离相等时,不省力也不费力,是等力杠杆,如天平、跷跷板等,动力臂=阻力臂。
1、省力杠杆有:钳子、剪刀、起钉锤、压水井、起子、核桃夹等。
2、费力杠杆有:火钳、镊子、夹子、筷子、钓鱼竿、裁缝剪刀等。
3、等力杠杆:台秤、天平、跷跷板、订书机等。
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利用的就是不等臂杠杆原理。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5、支点不一定都在重力点及阻力点之间。
6、伸出手臂拿取东西,手臂就是一个费力杠杆。
7、远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天平。
8、“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是阿基米德说的话。
这句话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但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2、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
3、大轮带动小轮省力,小轮带动大轮费力,轮越大越省力。
4、轮轴的秘密4、生活中的轮轴有:方向盘、门把手、风扇、扳手、螺丝刀、水龙头、钥匙等。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最全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6.常见的杠杆有压水井的压杆、翘翘板、老虎钳、剪刀、撬棍、羊角锤、开瓶器、镊子、核桃夹、筷子、裁纸刀、订书机、园林剪。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主要涉及第一章“物质与材料”中的第1节“物质的状态变化”。
具体内容包括: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点,物质的状态变化现象以及吸热和放热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质状态变化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
难点: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如水、冰、蜡烛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质,思考它们分别处于什么状态,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讲解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物质状态变化的实验,如冰熔化、水沸腾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分析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5.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状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导致路面湿滑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状态变化:固态→ 液态→ 气态;液态→ 固态→ 气态;气态→ 液态→ 固态吸热和放热现象: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七、作业设计1. 描述物质的三种状态,并举例说明。
答案:固态:如冰、石头;液态:如水、牛奶;气态:如氧气、二氧化碳。
2. 列出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物质状态变化的规律:固态→ 液态→ 气态;液态→ 固态→ 气态;气态→ 液态→ 固态。
原因: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3. 举例说明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答案:吸热现象:冰雪融化、水沸腾;放热现象:冰雪融化、水结冰。
小学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第一使用工具【教课目】科学观点:机械指的是利使劲学原理成的各样装置。
杠杆、滑、斜面等都是机械。
机械又被人地称工具。
程与方法:常在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如拔、和木螺),做同的事情,用不一样的工具成效是不一样的,并从中认识更多的常用工具。
感情、度、价:意到工具和机械能够帮助我做一些事情,适合地用工具和机械能够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教课重点】用不一样工具解决【教课点】不一样工具解决的原由。
【教课准】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刀、开瓶器、羊角、小刀、子、老虎(教);有三个、 2 个、两个木螺的木板一。
【教课程】一、入新同学,个美丽的窗花剪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以外能做些什么事?(剪、剪指甲⋯⋯)那么子能帮助我做哪些事情?(出示子)二、我用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经常用工具来帮助我做事情,今日我就来研究我常用的工具(板:使用工具)2、你知道哪些工具?他能帮助我做什么事?大家在小内一下,而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本P2 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填表工具名称能够做哪些事情工具名称能够做哪些事情4、小组报告:请一个小组登台来介绍,并且能够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供给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习,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边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采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假如要把钉子冲木板中拿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适合?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察看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虑你需要哪些工具?3)谈谈你选择这些工具的原由2、小组长领资料,组织小构成员展开实验3、全班沟通:谈谈你们方才选择的工具是最适合的吗?分组讲话共同议论。
四、达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察看P3 的三幅图,请你在右侧选择最适合的工具来达成这 3 项工作。
并且谈谈你选择的原由。
2、油桶经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构成定滑轮能够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六年级上册科学优秀教案 第一复习教科版
六上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复习课教案1、回顾认识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2、回顾认识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并且掌握杠杆、轮轴、滑轮、斜面在使用时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来证实滑轮的作用。
1、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科学。
2、意识到小组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形成仔细倾听和积极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演示实验和分析实验数据等方法,来证实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作用;能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相关问题。
(研究滑轮作用):铁架台,滑轮(2个),回形针,棉线,钩码,弹簧测力计。
其他准备:轮轴实验视频,幻灯片,复习记录单。
【教学过程设计】一、出示自行车图片,找出车上的简单机械。
1、师出示幻灯片,学生说说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工具和机械》单元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
先从我们最熟悉的交通工具开始,请找出自行车有哪些部分运用了简单机械?2、教师小结车上的简单机械,(板书简单机械类型);并结合幻灯片介绍回顾自行车是如何工作的。
师:看来大家掌握知识真的很多,找到了自行车很多的部分都有运用简单机械,看图片你都找出来了没有。
(板书:轮轴、杠杆、斜面)师:除了上面三种简单机械类型外,我们还学习了那种简单机械类型?(板书:滑轮)(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回顾简单机械类型,树立整体框架,初步体会到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回顾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汇报、交流完善知识体系。
1、学生在复习记录单写出自己知道的关于简单机械的知识。
(要求:小组合作交流记录;时间5分钟。
)师:大家一定还记得很多关于简单机械的知识,接下来你们小组填写复习记录单。
(可以写这种简单机械有关的知识,也可以写出生活中运用这种简单机械的例子。
)2、展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情况,师生共同小结完善知识体系。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1课《使用工具》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使用工具》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
而本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引领学生认识了解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及其中蕴含的机械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客观存在的机械和工具进行多角度的评价,为以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使用过的工具;第二部分,选用什么工具好。
这两部分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但是,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学生发言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①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②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③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科学探究①尝试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
②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科学态度①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
②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记录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一、课程导入(约5分钟)问候与热身:教师微笑进入课堂,向学生致以亲切的问候,短暂地讨论近况和天气等日常话题,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导入主题: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出复习课程主题。
教师可以问:“大家还记得我们本学期学习的《科学》课程有哪些重要内容吗?”以此激发学生回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回顾课程大纲: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本学期《科学》课程的大纲,包括主要章节和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复习的方向和脉络。
设定复习目标:明确本次复习课程的目标,比如强化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激发兴趣: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科学现象或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增强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可以简短介绍自然界中的神奇现象或是生活中的科学应用等。
通过这样的课程导入,不仅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地进入复习主题,还能帮助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明确复习目标,为接下来的复习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1. 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的科学学习内容和重点。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随着新学期的结束,我们即将迎来紧张的复习阶段。
在这个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科学知识,今天我们将一起回顾本学期的科学学习内容和重点。
我们回顾一下本学期我们接触到的科学内容。
我们学习的内容涵盖了物质的性质、生命的多样性、自然界的循环等丰富的知识点。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对身边的科学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将引导大家回顾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
在物质科学方面,我们重点学习了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应该掌握了物质的基本性质,如硬度、密度等,并了解了物质的变化过程,如熔化、凝固等现象。
我们还深入探讨了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们探索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生命的演化过程。
同学们通过学习生物的构成和特征,了解了不同生物的生存方式和适应能力。
我们还关注了生物的繁殖和遗传规律,这些都是本学期学习的重点。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教案(2023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教案(2023新版)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放大镜的原理和用途。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放大镜前后的形态。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和掌握放大镜的原理和用途。
2. 能够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3. 能够准确描述物体在放大镜前后的形态。
教学准备:1. 放大镜2. 不同大小的物体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利用一个小实验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一个小放大镜,让学生观察放大镜,并回答以下问题:“这是什么工具?”“你们有没有用过放大镜?”“放大镜是用来做什么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答案:“这是放大镜。
放大镜是一种可以放大物体的工具。
它可以使我们看到比平常更大的东西。
”3.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放大镜是如何放大物体的吗?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什么样的改变?”4. 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进行总结。
Step 2 探究放大镜的原理1. 准备一块方形的透明塑料薄片,将其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 教师拿出一个小物体,并将其放在薄片后面,然后让学生观察物体在薄片后面的形态。
引导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 教师拿出放大镜,将其放在薄片后面,然后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放大镜前后的形态变化。
引导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放在薄片后面看不到变大,而放在放大镜前面就能看到变大?”5. 学生交流讨论,然后进行总结。
Step 3 探究放大镜的用途1.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物体,并让他们猜猜看使用放大镜观察这些物体会有什么不同。
2. 教师让学生一个个使用放大镜观察这些物体,并询问他们观察到的不同之处。
3. 引导学生总结:“通过放大镜观察物体,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更清楚地了解物体的特征。
”4. 教师进一步展示放大镜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比如放大细菌、观察昆虫等。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1-2单元)主要涉及了以下内容:第一单元“身边的物质”,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第二单元“简单机械”,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动手能力,对物质的认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具体操作和理解上,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能运用简单机械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教学难点:物质变化的实验操作,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实验记录本、工具箱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五年级学习的物质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第一单元的物质性质和变化,第二单元的简单机械原理,让学生对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变化,理解简单机械的原理。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实用性。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2024年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2024年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内容依据2024年小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具体包括第一至第四章的核心知识点。
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章:自然界的水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节约用水的方法2.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与作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 第三章:电能电路的组成与原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安全用电常识4. 第四章:光与色彩光的传播与反射颜色的形成与混合眼睛的保护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教材中的核心知识点,提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原理与组成、生物的分类与特征、水的循环过程。
2. 教学重点:安全用电常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节约用水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路实验、水的循环实验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的水循环现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水资源。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水循环的过程吗?如何节约用水?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回顾相关知识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知识梳理(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梳理本章知识点。
学生跟随课件,做好笔记。
4.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积极参与。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6.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水的循环过程2. 生物的分类与特征3. 电路的组成与原理4. 光的传播与反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水的循环过程,并举例说明节约用水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刚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完整word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4课复习课【教学目标】通过对1-4课的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并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机械的概念,杠杆的概念,特点,用力情况,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轮轴的概念,用力情况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杠杆和轮轴的用力情况【教学内容】1、使用工具和机械,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延长了人类的膀。
2、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1、使用工具3、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4、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得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5、起下木板上的螺丝钉,用螺丝刀这种简单的工具最合适。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位置:支点、用力点、阴力点。
3、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力杠杆。
2、杠杆的科学4、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如撬棍,动力臂>阻力臂;反之就是费力杠杆,如镊子,动力臂<阻力臂;当这两段距离相等时,不省力也不费力,是等力杠杆,如天平、跷跷板等,动力臂=阻力臂。
1、省力杠杆有:钳子、剪刀、起钉锤、压水井、起子、核桃夹等。
2、费力杠杆有:火钳、镊子、夹子、筷子、钓鱼竿、裁缝剪刀等。
3、等力杠杆:台秤、天平、跷跷板、订书机等。
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利用的就是不等臂杠杆原理。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5、支点不一定都在重力点及阻力点之间。
6、伸出手臂拿取东西,手臂就是一个费力杠杆。
7、远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天平。
8、“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是阿基米德说的话。
这句话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但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2、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
3、大轮带动小轮省力,小轮带动大轮费力,轮越大越省力。
4、轮轴的秘密4、生活中的轮轴有:方向盘、门把手、风扇、扳手、螺丝刀、水龙头、钥匙等。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第一单元复习课 |教科版
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对机械和工具单元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形成知识链。
2、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灵活的运用知识,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
3、让学生通过讨论、反馈在形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复习重点: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复习难点:知识的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练习题卡复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学完了六年级科学的全部知识,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系统的复习一下上册的第一单元的知识,请同学们自己先浏览一遍目录,回忆一下这个单元学了哪些简单机械。
二、整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1、学生整理出学过的简单机械。
2、复习每课的知识点。
3、重点复习各类机械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杠杆尺左边第1格挂4个勾码,杠杆尺在()情况下不会平衡。
A.第2格挂2 个勾码B.第4格挂1个勾码C.第3格挂2个勾码2、水龙头应用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B、斜面C、轮轴D、滑轮3、最早发现杠杠和滑轮使用原理的科学家是()A 、牛顿B、阿基米德C、亚里士多德4、“称砣虽小,却压千斤”,是利用了()的原理。
A、轮轴B、斜面C、杠杠5、自行车上综合利用了 ( ) 等机械原理。
A、斜面B、斜面、轮轴C、杠杆、斜面、轮轴D、杠杆、滑轮6、下面哪种杠杆用起来最省力。
()A、B、 C7、旗杆顶部、窗帘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8、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A B C9、下列物品中,应用斜面原理制成的是()。
A、跷跷板B、楼梯C、螺丝刀D、扳手10、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A、费力B、省力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11、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A. B. C.12、我们曾用螺丝刀为工具来做一个“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这时的螺丝刀就是()的机械。
A、轮轴B、杠杆C、滑轮二、判断题1.使用轮轴时,轮越大越不方便,也就越费力。
()2.锥子、擀面杖没有支点,所以不是杠杆类工具。
()3.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面的杠杆类工具与上面的杠杆类工具比较,哪个与哪个 更相似?
请按是不是省力的标准给它们分分类。
请按是不是省力的标准给它们分分类。
杠杆类工具的名称
省力的杠杆 费力的杠杆
偏口钳 园林剪 切刀 剥线钳 剪刀 核桃夹 尖嘴钳
镊子 筷子
不省力也不费力 天平 订书器 跷跷板等 的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那样,( 轮子 )和( 轴 ) 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 轮轴 )。
二、判断题
• 1点.。定…滑…轮…和…动(√滑轮)都有用力点,阻力点和支 • 2工.具锥。子…、…擀…面(杖√没)有支点,所以不是杠杆类
• 3.两组滑轮组的组装方法不同,省力的情况
也不同。……(√ )
• 4.齿数不相同的大小两个齿轮啮合后的转速
和转向各不相同。(√ )
• 5.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說秤砣离提绳越
六、滑轮组
一、填空
1、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 就构成了(滑轮组)。
2、滑轮组合结合了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优
点,既能 (省力 ),又能(
)。
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按组装方式不同,可分为(定滑轮
)、( 动滑轮)、( 滑)轮。组
4、滑轮组的动滑轮越多,就越(省力 )。
定滑轮
动滑轮
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能省力,但不能
阻力点
支点
用力点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呢?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
距离时,杠杆省力。
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呢?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时,杠杆费力。 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呢?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 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
螺纹,高架桥的引桥
5.螺丝钉的(螺纹)是 (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 钉( 螺纹越密 ),旋进木头时越(省力 ) 。
八、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 1.自行车运用了
( 杠杆(如:刹车、车铃的按钮)
)、
( 轮轴 (如:把手、脚蹬)
)、
(斜面(如:螺丝钉) ) 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这
些简单机械起到(省力或方便)的作用。
但不能省力。
改变用力的方向。
滑轮组 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给滑轮组加绳子:
七、斜面的作用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 斜面 。
2、斜面坡度越小越 省力 ;直接垂直向上提升重物相当于 坡度 90 度,用力最 大 。
4.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
(
“S” 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 )等
• 2.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
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 比大齿轮 (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 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 (慢) 。
挑战题:把你认为重要的单元知识整理成“知识树” 简单机械
杠杆 轮轴 滑轮 斜面
省力
费力
不省力 不费力
定滑轮
滑轮 动滑轮 组
现象 举例 错题集
轮 的 转 动 轨 迹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 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定滑轮可以 (改变用力方向 ) ,但不能 ( 省力 ) 。
•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 动的滑轮叫做 (动滑轮 );动滑轮可以 ( 省力) ,但不能 ( 改变用力方向 ) 。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 省)力; 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费)力。
3、轮轴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轮组成,并能绕着 共同的(轴 )转动的装置,轮轴也是一种变形 的(杠杆 ),当大轮带动小轮时,是(省力 ) 的,大轮越大越省力;当小轮带动大轮时,是 ( 费力 )的。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 个扳手是 ( 轮 ) ,螺帽部分是 ( 轴 ) 。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 1.“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 (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 支点),秤砣是 (用力点),称重物处是( 阻力点 ))。
• 2.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 是(支点),上臂有一段连着前臂骨是( 用力点),另 一端与手部相连就是( 阻力点)。
• 3.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 ,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 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科学 第一单元复习
<<工具和机械>>课题
⒈使用工具 ⒉杠杆的科学 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⒋轮轴的秘密 ⒌定滑轮和动滑轮 ⒍滑轮组 ⒎斜面的作用 ⒏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温馨提示:读读课题,也可以快速浏览课文, 简单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知识 。
一、使用工具
1.(机械 )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 ,又叫 ( 简单机械 )。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 ) 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 )可以比较方便 的把(铁钉 )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 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 杠杆 ) 。
•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 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 (支点 );在杠 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用力点 );杠杆克服阻力 的位置叫 ( )。
现象
举例 错题集
一、选择题
• 1.杠杆尺左边第1格挂4个勾码,杠杆尺在( C )情
况下不会平衡。 • A.第2格挂2 个勾码 B.第4格挂1个勾码 C.第3
格挂2个勾码
• 2.水龙头应用的简单机械是( c )。
•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D、滑轮 • 3.既利用了斜面省力原理又利用了杠杆省力原理的
• 一A组.工斧具头是和(手B摇)削。笔刀 B.钳子和剪刀 C.锥子
和切菜刀 • 4.使用2组滑轮组装置提升4牛的重物,可以节省(
C)的拉力。
• A.1牛 B.2牛 C.3牛
• 5、自行车上综合利用了 ( C ) 等机械原理。
A、斜面 B、斜面、轮轴 C、杠杆、斜面、轮轴 D、 杠杆、滑轮
• 6、下面哪种杠杆用起来最省力。 ( C )
A、
B、
C
• 7、旗杆顶部、窗帘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 ( A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 8、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B )。
•A
B
C
• 9、下列物品中,应用斜面原理制成的是(B )。
• A、跷跷板 B、楼梯 C、螺丝刀 D、扳手
• 10、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B )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