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力.doc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 力

初二物理 力

力学—力知识讲解知识点1.力的概念(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了力(此物体是受力物体),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该物体是施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力的产生最少需要两个物体。

(3)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1N的力并不大,课本中指出人手托住两个鸡蛋的力相当于1N。

中学生的体重约是500N(4)力的测量①测力计的原理:人们利用弹簧在一定范围内,受到拉力或压力而发生形变制成的,拉力或压力越大时,弹簧的形变就越大。

②测力计的使用:每一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测量范围也称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当弹簧测力计超过了最大量程,就会造成弹簧测力计的损坏。

在使用前,要进行调零。

(5)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就叫力的图示。

如下左图。

(6)力的示意图:有时只需要画出力的示意图,即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线段的起点代表力的作用点.如上右图水桶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8)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速度的大小或速度的方向或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改变)(9)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有力,两个物体不接触不一定没力(如磁场力),因此力的产生与物体是否解除无关。

知识点2.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基本功,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是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与它周围的物体隔离开来,分析周围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是什么性质的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并把它们一一画在受力图上.在作受力分析时应当注意:(1)力是离不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一个力的产生即有施力物体,同时也有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不仅施力,同时也受力;受力物体不仅受力,同时也施力,施力和受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

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初二物理力学知识点整理力知识归纳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

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初二物理 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 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C.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答案】D【解析】根据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两物体要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才能产生弹力去判断选项正误.2.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B.3NC.6ND.12N【答案】C【解析】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上受到的力的大小.题中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受到了6N的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3.一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时,通过钢缆将一质量为9×103kg的货物悬吊着往下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A.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量是9×103NB.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量是9×104NC.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不断变化的D.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答案】B【解析】已知货物的质量,则货物受到的重力为G=mg=9×103kg×10N/kg=9×104N,故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C、D选项都错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m=G/g”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C.“g=G/m”表明:g值大小等于物体受的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且是一个恒定的值D.上述说法都正确【答案】A【解析】公式G=m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故A正确;物体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重力没有关系,故B错误;g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大小不同,所以不能说是一个恒定的值,故C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5.跳高运动员用脚蹬地,人腾空而起,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若以人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__,以地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__.【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人【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6.(2014山东济南)如图所示为国外生产的一款“体重计”,有趣的是这款“体重计”的刻度盘上标示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些动物.当一名中学生用这款“体重计”测体重时,“体重计”的指针会指向()A.猫B.羊C.牛D.象【答案】B【解析】中学生的体重和羊的体重接近.7.图甲中小朋友的话,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其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6【解析】大人用手打小孩时,手对小孩施加一个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孩也对大人的手施加一个反作用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0.2N×3=2.6N.8.如图所图示是长在枝条上的苹果,请你在图中画出苹果受力的示意图。

初二物理力题带答案

初二物理力题带答案

初二物理力题带答案一、基础演练1.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2.人游泳时,使人前进的力是( )A、手臂划动的力B、手臂推水的力C、水对手臂的推力D、手和脚拍打水的力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④4.不同的力所产生的效果不同。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B、改变物体的形状C、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D、改变物质的状态5.在物理学中,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不能离开__________而单独存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6.用手向上提水桶,手对水桶有力的作用。

其中____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____是受力物体;同时手会感到水桶向下拉手,这里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

7.人站在小船上用竹竿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这是为什么?二、智能应用1.下列关于力的看法,正确的是(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2.有下列现象:穿了旱冰鞋的小孩推墙,他由静止向后运动;游泳的人用手向后划水,他会前进。

根据以上现象可以得出两个共同的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力练习题

初二力练习题

初二力练习题力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来描述物体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力量的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比如运动员在比赛中施展力量,工人用力搬运重物等等。

在初二物理课程中,力量是一个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些初二力练习题,帮助同学们加深对力量的理解和应用。

练习题一: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1N的力,求此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练习题二:1. 一个力的大小是2N,方向水平向右,另一个力的大小是3N,方向水平向左。

这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N?方向是什么?练习题三:1. 一辆质量为500kg的汽车受到一个1000N的推力,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练习题四:1.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5kg,受到一个10N的力。

求物体的加速度。

练习题五:1. 一个力的大小是20N,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物体的质量是3kg,求物体受到的加速度。

练习题六:1. 一个汽车质量为1000kg,在水平地面上行驶。

汽车受到一个1000N的推力,如果地面摩擦力大小为800N,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练习题七:1. 一个力的大小是8N,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物体的质量是2kg,求物体受到的加速度。

练习题八:1. 一个力的大小是10N,方向水平向右。

另一个力的大小是6N,方向水平向左。

这两个力的合力是多少N?方向是什么?练习题九: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4N的力,求此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通过以上九个练习题的完成,同学们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应用力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方法。

希望这些练习题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二物理力练习题

初二物理力练习题

初二物理力练习题初二物理力练习题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学科。

通过练习题,学生们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二物理力练习题,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1. 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它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加速度为零。

匀速运动意味着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即加速度为零。

2. 一个物体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秒钟,它的位移是多少?答案: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位移=速度×时间=10 m/s × 5 s = 50 m。

3. 质量为2 kg的物体受到10 N的力,它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力=质量×加速度。

所以加速度=力/质量=10 N / 2 kg = 5 m/s²。

4. 一个物体以20 m/s的速度向上抛出,抛出的时间为2秒,它的最大高度是多少?答案: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物体在抛出的一半时间内达到最大高度。

由于抛物线的对称性,物体在上升的一半时间内达到最大高度。

所以,最大高度的时间为2秒/2 = 1秒。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重力加速度来计算最大高度。

最大高度等于初速度平方除以2倍的重力加速度,即最大高度= (20 m/s)² / (2 × 9.8 m/s²) = 20.4 m。

5. 一个物体以10 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了5秒钟,它的速度是多少?答案: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除以时间,即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

所以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时间=10 m/s² × 5 s = 50 m/s。

因此,物体的速度为初始速度加上速度变化量,即速度=初始速度 + 速度变化量=0 m/s + 50 m/s = 50 m/s。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物理知识的应用和运用。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必看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必看

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必看初二物理力的知识点必看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1/9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三、重力、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公式:G=g其中g=9.8N/g,它表示质量为1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初二物理第1讲 力 力的描述

初二物理第1讲  力   力的描述

初二物理第1讲力力的描述【知识梳理】知识点1:力1、力的定义:对的作用。

2、力的理解:①发生在者之间;②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③两个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知识点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每一个物体即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2、核心提示: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知识点3:力的作用效果1、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有两种: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①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②物体的形变即物体的形状的改变,包括物体的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

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1、力的三要素包括:、、。

2、力的三要素理解: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要说明一个力必须指力的三要素;②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必须是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

知识点4:力的单位1、物理学中力一般用字母表示。

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科学家而命名的。

【例题分析】[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D.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例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马拉车时,马对车施力,同时车也对马施力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C.熊猫能将竹子拉弯,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足球运动员顶球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式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力只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变式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B.一个物体受力时,它一定与其他物体相互接触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变式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在空中下落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D.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变式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力可能有两个施力物体B.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改变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变式5]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根据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力的大小不能用天平直接测量[变式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②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③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④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是有先后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例题分析】[例1]漫画《谁先到终点》大船用船上的鼓风机吹帆做为动力,小船上的人用力划桨做为动力,假设无风且水面静止,关于两船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大船大,受到的阻力大,所以后到达终点B.大船上的帆与鼓风机连成一个整体,没有施力物体,所以不能前进C.小船上的人虽然用桨划,但由于船小,所以后到达终点D.由于不知道两船的速度,所以不能判断[例2]两个人沿相反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为19.6N,则每个人拉力的大小是N.[例3]如图,小玲向空矿泉水瓶内倒入热水后迅速倒出并盖紧瓶盖,瓶子变扁了,这是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瓶子被压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下册物理力的练习题

初二下册物理力的练习题

初二下册物理力的练习题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重要物理量之一。

在初二物理学习中,力的概念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力的概念,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物理力的练习题。

题目1:静摩擦力的计算某物体质量为5kg,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已知物体在静止时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0N。

求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解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我们知道物体在静止时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0N,代表着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会超过50N。

因此,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超过50N。

题目2:斜面上物体的重力分解一个质量为8kg的物体斜放在一个角度为30°的斜面上,请计算物体所受的重力分解成沿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的力大小。

解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通过重力的分解公式计算物体所受的重力分解。

根据三角函数知识,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力大小为mg*sin(30°),垂直斜面方向的力大小为mg*cos(30°)。

代入物体质量8kg,得到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力大小为40N,垂直斜面方向的力大小为69.28N。

题目3:弹簧的弹性力计算一根弹性系数为500N/m的弹簧被压缩了0.1m,请计算弹簧所受的弹性力大小。

解析: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使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所受的弹性力大小。

胡克定律公式为F = k * ΔL,其中F代表弹性力大小,k代表弹簧的弹性系数,ΔL代表弹簧的伸长或压缩量。

代入弹性系数500N/m和压缩量0.1m,得到弹簧所受的弹性力大小为50N。

题目4:自由落体问题一个物体从高度为20m的地方自由落下,请计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落地所需的时间。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我们可以计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落地所需的时间。

自由落体运动公式为v = √(2gh),其中v代表速度大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下落的高度。

代入重力加速度9.8m/s²和高度20m,得到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19.80m/s。

初二物理 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 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2012烟台)下图为足球运动员顶出去的足球,试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答案】如图所示【解析】不计空气阻力时,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重力的作用.画重力的示意图时,作用点在足球的重心(球心),方向竖直向下,在箭头附近标上重力的符号.2.抛出去的东西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的缘故,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答案】重力地球【解析】抛出去的东西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总是落向地面,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考点】重力3.重力的方向可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

实验中发现,若图中的β角增大,α角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据此可知,重力方向总是。

【答案】增大;竖直向下【解析】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当β角增大,α角会随着变大。

【考点】重力的方向4.图中测得弹簧测力计下挂的物体重力是___________N。

【答案】3.4【解析】先观察测力计零刻度线在上方,量程是0~5N,分度值是0.2N,再根据指针的位置读出示数为3.4N。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读数5.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你_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依据是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的重力就越大。

⑵如图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__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⑶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2分)次序1234⑷由图象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___。

⑸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太空站完成该探究。

【答案】(1)同意(2)5 0.2 2 (3)(4)正比(5)不能【解析】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的重力就越大。

初二物理牵引力

初二物理牵引力

初二物理牵引力《初二物理中的牵引力,可真有趣!》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初二物理里的牵引力吗?这玩意儿可太有意思啦!就像上次物理课,老师一讲到牵引力,大家都瞪大了眼睛,竖着耳朵,生怕错过一点儿内容。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辆大卡车,然后说:“同学们,想象一下这辆大卡车在路上跑,让它动起来的那个力,就是牵引力。

”我当时就在想,这牵引力不就像个大力士,在后面推着车使劲跑嘛!我同桌小声跟我说:“这牵引力到底咋算啊?感觉好复杂。

”我白了他一眼,说:“别急嘛,老师肯定会讲的。

”老师接着讲:“牵引力等于摩擦力加上车向前的加速度乘以车的质量。

”这一串话出来,好多同学都懵了,包括我。

我忍不住举起手问老师:“老师,这加速度又是啥呀?”老师笑了笑,耐心地解释:“加速度啊,就好比你跑步的时候,速度越来越快,这个变快的程度就是加速度。

”哎呀,这么一解释,好像有点明白了。

后来老师又出了一道题,让我们算算一辆小汽车的牵引力。

大家都埋头苦算,我也不例外。

我一边算一边嘴里嘟囔着:“这可千万不能算错啊。

”算完之后,我和前后桌对了对答案,发现居然不一样!我着急地说:“哎呀,到底谁算错啦?”前桌自信满满地说:“肯定是你们错了,我检查了好几遍呢!”等到老师公布答案,居然是我算对了!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心里那叫一个美啊!再后来,物理实验课上,我们自己动手做实验来感受牵引力。

我们用小车和测力计,模拟车在路上行驶的情况。

我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一边做一边讨论。

“你说这个力是不是就是牵引力啊?”“好像是,但是感觉不太对劲儿呢。

”经过多次尝试,我们终于得出了比较准确的数据。

这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原来牵引力不是那么抽象的东西,它就在我们身边。

想想看,生活中到处都有牵引力的影子。

就像我们骑自行车,脚蹬子给链条的力,通过链条传递到轮子上,这也是一种牵引力呀!这不就跟我们拉着小伙伴一起跑一样嘛,我们用力拉,小伙伴才能跟着跑起来。

所以说,初二物理里的牵引力,虽然一开始觉得有点难,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学,多思考,多动手,就能把它搞明白!它可不是什么可怕的大怪兽,而是能被我们征服的小难题!你们说,对不对?。

(完整word版)初二物理受力分析作图专题

(完整word版)初二物理受力分析作图专题

初二物理作图专题1、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重12N,用力的示意图作出木块对地面的压力。

2、用20N的力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使其保持静止,请做出该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3、用50牛的水平向右的力F在P处推小车,用力的示意图法画出力F。

4、一辆小车受到与水平地面成30º斜向右上方的15牛的拉力的作用,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法画出这个拉力。

(作用点在A点)5、重5牛的皮球竖直向上抛出,在上升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在图中作出该球受力的示意图。

6、一物体重8牛,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用力的示意图法在图中画出该物体的受力图。

7、一辆重为240牛的小车受到60牛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请用力的示意图法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的作用点画在O点)8、物体A置于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在平直路面上向右运动。

当小车遇物体B受阻停止后,物体A在小车上仍向右运动,且速度越来越慢,请在图中画出这一过程中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

9、做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10、做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匀速直线运动)11、福娃踢出的足球,请在图中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

(忽略空气阻力)12、质量均匀的小球从斜面上滚下,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3、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斜面,请作出该物体受力的示意图。

14、一重为G的物体A,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记空气阻力,请在画出物体A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15、一小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便停下来。

请你画出木块在水平面上滑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16、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如图所示。

请画出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

17、一位同学在用力推箱子,累得满头大汗也没有推动,请画出箱子的受力示意图。

18、作出吸附在竖直磁性黑板上静止的棋子所受力的示意图。

初二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

初二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

初二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力的性质和作用,以及解决与力有关的物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初二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相关公式和实例分析。

一、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在物理学中,力常常是矢量,即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合成是指将多个力按照一定的规则合为一力的过程,而分解则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在力的叠加原理和分解原理的基础上展开。

二、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力按照一定的规则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

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力的几何方法或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求解。

以力的几何方法为例,假设有两个力F1和F2,它们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方向分别为θ1和θ2。

按照三角关系可以得知,合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的分解与合成三角形的几何关系求得。

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解:F = √(F1² + F2² + 2F1F2cos(θ1-θ2))三、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过程。

分解力常见的方法包括平行分解和垂直分解。

平行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平行的力,而垂直分解则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力。

以平行分解为例,假设有一个力F,需要将它分解为F1和F2两个平行的力。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得知F的平行方向分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解:F1 = F * cosθF2 = F * sinθ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例分析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说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

某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力F1的大小为5N,方向为东,力F2的大小为8N,方向为南。

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首先,我们需要将给定的力F1和F2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成。

根据题意可以得知,F1的方向与力F2的方向相互垂直,因此可以进行垂直分解。

根据垂直分解公式可以得到:F1' = F1 * sin90° = 5NF2' = F2 * cos90° = 8N然后,我们将合成后的两个力F1'和F2'按照合成力的几何方法进行合成。

初二物理运动与力专题

初二物理运动与力专题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件事发生的条件是( C )A、子弹静止在空中B、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航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航向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快慢与飞机差不多D、不能判定知识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运动是绝对的。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

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

4.相对静止: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它们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

5、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1、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A.车窗B.铁轨C.路边的树D.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解析:选择车窗为参照物(假定其不动),小明和车窗的相对位置不变,所以小明是静止的,选项A正确;若选择其他三个物体为参照物,则小明与它们的相对位置均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选项BCD错误点评:根据运动状态判定参照物,就是看所选参照物与研究对象的相对位置的变化情况是否符合运动状态,若符合运动状态就说明所选参照物正确。

例2、课间做广播操时,站在队伍前面二位领操的同学动作优美、整齐划一。

他们之间及他们与操场边上飞起的小鸟的相对运动状态分别是( B )A.运动、静止B.静止、运动C.运动、运动D.静止、静止例3、坐在高速行驶火车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 )A.火车车厢B.铁轨C.迎面开来的火车D.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解析:乘客与火车车厢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所以以火车车厢为参照物时,乘客是静止的;若选取铁轨或迎面开来的火车或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为参照物,乘客与它们的相对位置时刻发生改变,所以乘客是运动的。

八年级物理第8章 力 第4节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江苏科技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物理第8章  力  第4节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江苏科技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第8章力第4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江苏科技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8章力第4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章复习二. 重、难点:A重点: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 力的作用效果3. 力的三要素4. 力的示意图5. 本章的复习B难点: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 力的示意图3. 本章知识体系的建构三. 知识点分析(一)力的概念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A. 发生力的作用的时候,一定有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施力物体,另一个叫受力物体。

B. 力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如:手压弹簧,手拉绳子,马拉车等是直接作用;而地球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磁铁吸引铁类物质等是间接的,即不是直接接触的。

2.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①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②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反之;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3.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用力的示意图表示。

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本章的知识结构与知识导学1. 本章以“力”为载体,通过对不同类型力的观察和研究,感受力的存在及它们的区别,进而领会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 本章从生活中最常见的形变现象出发,先探究弹力、重力,再探究摩擦力,进而再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使我们的学习更符合同学们的认知规律。

3. 本章学习的摩擦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我们会感受到物理知识除了与生活现象有关外,还与社会热点问题——水翼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等有关,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联系。

知识结构:1. 力的概念A.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C.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D. 测量:用弹簧测力计a. 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b. 使用方法:①注意量程与分度值②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③校正零点④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E.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F.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方法2. 力的种类①弹力A.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初二物理力

初二物理力

初二物理力
初二物理中的力通常指的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以下是一些关于力的基本概念和要点:
1. 力的种类: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2.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决定了力对物体的具体作用效果。

3. 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多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来求出它们的合力。

同样,一个力也可以分解成多个分力。

5. 平衡力: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这些力被称为平衡力。

6. 力与运动的关系: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当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初二物理下册力知识点大全

初二物理下册力知识点大全

初二物理下册力知识点大全初二物理下册力知识点大全1.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4.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 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 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7. 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

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和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 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和拉伸。

9. 弹力的大小:F=k x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和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

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和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 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和支持力。

初二物理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力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力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是部分运动项目的图标,依据图标所做出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箭被射出时,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B.人举起杠铃在空中停留的几秒钟时间里,人对杠铃做了功C.游泳的人用力划水时,受到水的推力而前进D.曲棍球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力作用的结果【答案】B【解析】A.箭被射出时,弓的弹性势能减小,箭的速度变快动能变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必须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所通过的距离,人举起杠铃在空中停留的几秒钟时间里,有力无距离,人对杠铃没有做功,故不B正确,符合题意;C.游泳的人用力划水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受到水的推力而前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曲棍球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力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功和能,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5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沿着水平方向做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物块A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大小,方向 .(2)分析图甲、乙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分析图甲和图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越大.【答案】(1)匀速直线相等相反(2)压力(3)接触面越粗糙【解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中,应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此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实验探究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由题意可知:(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沿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物块A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主题初二物理课的力学实验

主题初二物理课的力学实验

主题初二物理课的力学实验初二物理课的力学实验力学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现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初二学生的力学实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力学知识。

实验一:小球的自由下落实验实验目的:观察自由下落过程中小球的运动状态,验证自由下落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小球、尺子、计时器。

实验步骤:1. 将小球从桌面上方自由释放,并同时启动计时器。

2. 观察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位置变化,并记录时间。

3. 重复多次实验,取平均值得到较为准确的时间数据。

实验结果:小球下落的时间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符合自由下落的规律。

实验二:小车的匀速运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小车的匀速运动,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实验材料:小车、光电门。

实验步骤:1.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小车,并将其与光电门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2. 调整光电门的位置,使小车通过光电门时能够记录通过次数。

3. 将小车推动,使其匀速通过光电门,记录通过次数和经过的时间。

4. 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使用公式:平均速度=通过的次数/经过的时间。

实验结果:小车的平均速度保持恒定,与通过次数和经过的时间成正比。

实验三:杠杆的平衡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理解力矩的概念。

实验材料:杠杆、测力计、物体。

实验步骤:1. 将杠杆放置在台上,调整杠杆的平衡位置。

2. 在杠杆上选择不同的位置放置物体,记录杠杆平衡的位置。

3. 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对杠杆的作用力,并记录数值。

4. 计算杠杆上不同物体的力矩,使用公式:力矩=作用力 ×杠杆臂长。

5.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使力矩平衡。

实验结果:力矩平衡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物体的作用力与杠杆臂长成正比。

通过以上实验,初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状态和力的作用,进一步理解力学知识。

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并记录实验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总结。

同时,老师要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促进他们对力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 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7、力的表示法:(1)力的示意图(2)力的图示。

8、(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9、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⑶弹簧测力计:A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 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10、相互作用力: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④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11、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12、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13、滑动摩擦力:(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2)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14、摩擦力的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摩擦力 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1、如图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示意图。

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关( )A .F 1=F 2B .F 1>F 2C .F 1<F 2D .无法确定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下落时,开伞前他的速度越来越快,开伞后他以不变的速度下降,则运动员所受力的变化情况是( )A .开伞前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大B .开伞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大C .开伞前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一样大D .无法判断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与斜面垂直B .沿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C .竖直上升的氢气球不受重力D .以上说法都不对4、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B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 .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5、起重机用5050牛的力向上吊起质量为500千克的一个钢件,这个钢件受到的合力 ( )A .大小为50牛,方向竖直向上B .大小为4550牛,方向竖直向上C .大小为50牛,方向竖直向下D .大小为零6、当甲、乙两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一定是施力物体,一定不是受力物体B .乙一定是施力物体,一定不是受力物体C .甲、乙都是施力物体,同时也都是受力物体D .以上说法都是正确的7、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示的形变,如图F 1=F 3=F 4>F 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A .图(甲)和(乙)B .图(甲)和(丙)C .图(甲)和(丁)D .图(乙)和(丁)8)甲乙 丙A .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B .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C .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D .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9、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10、在帮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小明发现两根相同体积的筷子,甲浮在水面上,乙沉在水底,如图,由此可知甲比乙( )A .所受浮力小B .质量大C .所受压强大D .密度大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烧杯,分别装入适量的密度不同但质量相等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鸡蛋在甲烧杯中处于悬浮状态,在乙烧杯中处于漂浮状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杯中盐水密度为ρ甲,乙杯中盐水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B .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浮和F′浮,则F 浮>F′浮C .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则F 甲>F 乙D .放入鸡蛋后,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p 甲=p 乙12、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A 、B 、C 三个球,则它们所受浮力最大的是( )A .A 球B .B 球C .C 球D .B 球和C 球13、如图所示,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物体重均为100N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都是30N ,作用于各绳端的拉力分别为F 1、F 2、F 3,要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1=100N 、F 2=50N 、F 3=200NB .F 1=30N 、F 2=60N 、F 3=15NC .F 1=100N 、F 2=50N 、F 3=50ND .F 1=30N 、F 2=15N 、F 3=60N14、图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面积为s 的水平桌面上,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 1、底面积为s 1;当往锥形瓶中倒入密度为ρ、质量为m 2的液体后,液面高度为h ,则( )A .锥形瓶中的液体重为ρg s 1hB .液体对锥形瓶底的压强为ρg hC .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m 1+m 2)gD .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m 1+m 2)g/ s15、如图所示,画出各图中物体A 所受拉力的图示。

(1)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 受水平方向的150N 的向右的拉力作用。

(2)在斜面上的物体A 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上的60N 的拉力作用。

(3)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 受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向上50N 的向右的拉力作用。

16、如图所示,图(ABC)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图(D)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176、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使弹簧秤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在弹簧秤拉力的作用下做 运动。

(2)比较图(乙)和图(甲)中弹簧秤的示数可知: ,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丙)和图(甲)中弹簧秤的示数可知: ,滑动摩擦力越大。

(4)上述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18、如图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

实验时必须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 相同。

实验时发现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 。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不受力,它将 。

19、小军用弹簧测力计来探究“底面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哪个更粗糙”,他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叠放的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甲实验中,测得拉力F 甲=3N ;在乙实验中,测得拉力F 乙=3.5N 。

(1)甲、乙实验中,木块、铁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它们对桌面保持相同的 力。

(2)甲实验中,铁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 。

(3)通过实验,小军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0、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比较 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比较 两图 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会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

请你利 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并写出你的做法。

人对跳板的压力手对弓的拉力手对弹簧的拉力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D21、如图所示,密度为ρ0的液体中有体积均为V的A、B、C三个实心物体,A正在向上运动,B静止,C正在向下运动,此刻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F B、F 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请写出B物体所受的浮力表达式F B=________,B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

2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B.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C.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2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过程中:(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