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提升学校文化管理内涵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学校整体文化氛围和塑造良好校风校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实施方案。
一、加强学校文化宣传和引导工作1.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各类文艺晚会、读书分享会、艺术展览等形式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审美素质。
2.开设学生社团:鼓励学生自主组建社团,如音乐社团、美术社团、科技社团等,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艺和特长的平台,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积极邀请校外文化艺术团队进校开展交流活动,如音乐会、戏剧表演、书法比赛等,为学生提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开拓视野。
4.组织学校文化节:定期举办学校文化节,邀请学生自愿参与各类文化竞赛、展览和演出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加强学校行为规范和校风建设1.制定学校行为规范:制定明确的学生行为规范,包括课堂秩序、校园卫生、社交礼仪等方面,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校风行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风尚,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3.推行班级文化建设:组织班级文艺活动、班会主题演讲等,加强班级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4.加强课堂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鼓励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创设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氛围。
三、加强学校文化资源建设1.建设文化活动场所:投入经费建设音乐厅、多功能礼堂、美术室等专业场所,为学生展示才艺提供良好的条件。
2.丰富学校文化资源:购置图书、音像资料等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阅读和查询条件,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3.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文化修养,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榜样。
四、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5篇》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5篇》第一篇: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依托发展,丰富内涵,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新沂市北沟镇中心小学校长刘朝明为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根据市教育局《新沂市中小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和北沟镇政府及学校的调研阶段工作计划的总体安排,围绕“办人民群众期待的教育、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这个总体目标和“打造‘三乡五园’教育特色,实施县域理想教育”的总体要求。
近期,我们对本镇的几所小学及幼儿园的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
通过访谈交流、意见征求、问卷调查以及查阅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档案,并征询了有关领导及教师的意见,结合到外学习考察的先进经验及优秀的做法,我们对本镇的学校特色建设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存在的问题也研究出了相应的对策。
现将我校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对现阶段我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1、对现阶段我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作取得的辉煌成果分析新沂市北沟镇中心小学,地处新沂市无锡――新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四所小学,二所幼儿园。
现有70个教学班,近3000名学生,专任教师260人,其中专科及以上学历占80%。
当你迈入中心小学的四所学校及两所幼儿园时,第一种感觉就是花木成畦,洁净舒心。
北沟小学的校园环境陶人心智,鼓人斗志,寓教于景之中,透出勃勃的校园文化气息;桥口小学的银杏树整齐秀美,富有1生机,校内外的每个角落都干干净净,充分展示出一丝不苟的校园精细管理文化;仲庄小学与田吴小学入眼尽是高大的花木,水杉挺立,青松傲然,玉兰吐绿,处处翠意盎然,相映成趣,生机无限;北沟幼儿园庭深院美,富有童话色彩;第二幼儿园色彩和谐,清雅温馨。
多年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中心小学坚持彰显特色文化,走内涵发展之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北沟镇中心小学创新思路、创新管理、创新方法,逐渐形成了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新格局。
校本课程开发释义
校本课程开发释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焦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特点、目的,并通过实践案例来阐述其重要性和实用性,最后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际情况,自行开发、修订或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
它是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根据学校办学理念、教育资源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
以学校为主体: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进行的课程开发,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校本课程开发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会充分利用自身的师资、场地、设施等资源,使得开发的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民主参与: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都有参与的机会,共同讨论、制定和实施课程,保证了课程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可以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推动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使得学校在教育竞争中更具优势。
促进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可以利用社区资源,同时向社区开放课程,加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以某中学为例,该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对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该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包括科技类、艺术类、体育类、人文类等,如科技类的机器人课程、3D打印技术课程,艺术类的绘画、舞蹈、音乐等课程,体育类的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课程,人文类的哲学入门、历史人物赏析等课程。
校本课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校本课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管理,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校本课程的定义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本校办学目标、师生需求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当地文化、传统和社会需求,通过自主设计、开发和实施,具有独特性和可操作性的一种课程体系。
三、校本课程的分类1. 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选修课等。
2. 课程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
3. 课程评价:包括教学评价、学习评价等。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1. 校本课程的开发:由学校领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专家和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2. 校本课程的设计:根据学校的需求和课程改革的要求,设计出符合学校特色和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
五、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评价1. 校本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由学校领导和教师按照设计的教学方案,制定出具体的课堂教学计划,进行实施。
2. 校本课程的评价:对校本课程进行定期评价,反馈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改进。
六、校本课程的管理1. 校本课程管理机构:设立由学校领导和教师组成的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和评价工作。
2. 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建立并完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岗位的职责和权力,确保校本课程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校本课程的宣传和推广1. 宣传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宣传校本课程的特色和优势,引导师生对校本课程的认同和支持。
2. 推广活动:开展校本课程的示范课、课程展示、教师培训等活动,促进校本课程的推广和应用。
八、校本课程的保密和保护1. 保密措施: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资料和信息予以严格保密,确保校本课程的独特性和可操作性。
2. 泄密行为:对于泄露校本课程内容和数据的行为,依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九、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2. 对校本课程管理工作有异议的,可向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提出,经协商解决。
在课程建设中追寻学校的文化内涵
教 化 与 影 响 更 多的 是 通 过 课 程 教 学 方 式 传 统 性 , 但 学 生 在 一 所 学 校 的 生 活时 间 很
来实现 。 所 以, 从这种意义上 , 校 长 应 当加 强学校课程 文化的领导力 。 正 如 台 湾 女 作 家龙应 台所 言 : “ 人, 本是 散 落 的 珠 子 , 随 地乱滚 , 文化 就是 那根柔 弱的 细丝 , 将 珠 子 串起 来 就 成 为 社 会 。 ” 校 长 通 过 这 种 领 有限 , 学 校 文化 必须 关 注 其 效 能 问 题 。 提高 教学的效 能过 程 , 也 是 提 升 学 校 文化效 能的过程 。 只 有 设 计 出 符 合 学 生 的
“ 文化是 民族的 血脉 ” , 也 是 一 所 学 校 文化是 学校 的精神气 质 , 师 生 的 一 言 3 以学案 化的学科 课程 , 提升学校 文 的 灵魂 。 文化 与课程 天然 不可分割 。 一 方 行、 举手 投 足都体 现着学 校 的文化 , 或 化 的效 能 面, 文 化 造 就 了课 程 , 文 化 作 为课 程 的 母 体 以 物 化 的 形 式 表 现 的 , 或 以 师 生 的精 神 面 学校 是文化 育人 的组 织 , 文 化 育 人 的 决 定 了课 程 的 文 化 品 行 , 并 为课 程 设 定 了 貌体现 着, 而 这 种 气 质 是 要 通 过 长 期 的 教 过 程 必 然 存 在 效 能 高 低 的 差 异 。 虽 然 学 校 基 本 的逻 辑 起 点 ; 另 一方 面 , 课程 凝 聚 着文 化 与 潜 移 默 化 的 影 响 才可 积 习 而 成 , 这 种 的 存在 具 有 历 史 的延 续 性 , 学 校 文化 具 有
一
化, 课 程 的 精 神 积 淀 形 成 学 校 文化 的 特 色 , 学校 课 程 活动 的核 心 价 值 体 现 了学 校 文 化 的内涵 。 在 新 的 社 会 背 景 和 新 的 教 育 背 景 下, 学 校 发 展 与 竞 争 的 舞 台 正 在 悄 悄 地 发
教师跟岗培训方案(两篇)
教师跟岗培训方案(两篇)教师跟岗培训方案为了进一步落实我区教育均衡发展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我们计划于今年*月*日选派中小学、幼儿园优秀骨干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赴北京市跟岗研究。
这些教师将与名校近距离接触,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细致观察名校的日常管理行为以及主要工作,并充分发挥跟岗教师的主动性,把“听、看、问、议、思、写”等自主研究行为整合为一体,以深刻感受与领悟名校的办学思想、理念、制度、方法等。
培训时间为*天。
一、跟岗培训目标通过依托XXX,对我区优秀教师为培养对象实施以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重点的跟岗研究,帮助我州教师更好地研究、借鉴省外优秀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治校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加快自身办学思想的形成,推进我区教育快速、协调发展。
二、跟岗研究中老师要观察思考的主要角度与重点问题跟岗研究是跟岗教师对优质学校特征办学思想、管理行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观察与研究,是对学校教学建设发展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思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跟岗教师要特别注意立足优质学校的经验与特色,紧密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所教学科,确定观察思考的主要角度与重点问题。
三、跟岗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的思路和设想根据研究中的收获,提出学员所教学科改进与发展的思路和设想,包括:自己的教学的优势与不足、自己的教学的发展定位与目标、为实现目标考虑实施的主要措施、新的教学理念等。
四、跟岗培训操作流程一)优质学校跟岗研究1.各位跟岗教师到各指定的学校报到,由学校协助安排食宿,提供办公条件。
培训费、住宿费及差旅费由跟岗教师所在单位负担。
2.与跟XXX领导、负责接待教师见面交流。
了解该学校的基本情况。
3.跟岗安排1)按照方案,跟岗教师研究观摩所在学校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和教研等活动。
2)撰写《跟岗教师研究研修日志》,详细记录各项培训活动安排、研究观摩的收获和体会。
二)训后成果提交在跟XXX跟岗研究结束后完成跟岗研究总结报告(含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本)。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整合策略和案例分析一、内容概览我们将讨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当今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背景下,校本课程资源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基础文本,直接影响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加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我们将分享一些实用的校本课程资源整合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课程设计、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等。
这些建议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资源,从而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
文章还将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成功实施校本课程资源整合的实例。
这些案例涵盖了从初级阶段的区域性资源整合到高级阶段的综合性资源整合,展示了校本课程资源在不同层次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我们将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将更加注重跨界融合、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学生也将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校本课程资源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1.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校本课程资源是指在学校本土范围内,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地域特色、文化传统等因素开发的具有多样性和实用性的课程资源。
这些资源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石,对于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有助于激发学校的创新活力。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丰富现有的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这种创新的精神有利于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程参与度。
通过参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教师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的精髓,还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水平。
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打造特色学校文化
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打造特色学校文化作者:李笑珍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48期【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8-0189-02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水西小学位于鳌头镇水西村五棵松下,全校占地56191.4平方米。
学校景色秀丽、果树成林,是一所绿色、环保、和谐的校园。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以来,水西小学始终坚持以“建设快乐和美、尚武自强具有武艺特色的农村优质学校”为办学目标,以阳光武术为载体构建乐美文化,实施“尚武教育”,乐美文化是根是灵魂,尚武教育是树干、枝叶、是乐美文化的载体。
依托自身资源,尤其是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和管理上,基于地方文化走出了一条新路,让乐美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让孩子成为既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又具有良好现代人格的优秀公民,成为学校文化建设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利用校本课程,促进课程改革,引领学校文化建设纵深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亮点,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构建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后,学校逐步认识到,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师生共同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
更重要的是“尚武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一)民族传统中国素有“尚武兴邦”的民族传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勇者无惧,仁者无敌”。
武术强壮的不光是身体,更能改变人的精神气质,即使是科技创新的当下,中华民族要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仍然需要国人爱国、强身、自强、抗争、向上,用强健的体魄和心智强我中华民族!(二)时势现状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西方及其随从,千方百计捣乱、破坏,无所不用其极,压制中国的发展。
如何有效加强农村中学的有效管理
如何有效加强农村中学的有效管理农村中学的管理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未来。
农村中学面临着诸多独特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有效加强其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以下是一系列有效加强农村中学管理的措施:一、师资队伍建设1. 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会,包括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学科知识更新等方面。
可以邀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来校开展讲座和培训工作坊,让教师们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如参加教学研讨会、学术会议等,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此外,还可以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让教师们在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共同成长。
2. 吸引优秀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和教育人才到农村中学任教,改善师资结构。
比如提供住房补贴、生活津贴、职业发展支持等优惠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
同时,可以通过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定向培养计划,提前锁定优秀的教育人才。
此外,还可以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设立教育奖励基金,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和激励,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3. 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通过设立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评选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对于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彰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和回报。
同时,要注重精神激励,通过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尊重、学生的爱戴等方式,让教师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此外,还可以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增强教师的职业吸引力。
二、教学管理1.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比如增加农业科技、手工艺制作等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农村生活。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方案(四篇)
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方案一、前言校园文化建设是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环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学生需求的提高,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本方案将从学生参与度、文化活动、文化氛围三个方面进行规划。
二、提高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是校园文化建设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度,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学生组织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组织的领导能力和运营能力,让他们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2. 建立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增加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决策的权利和机会;3. 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主动性;4.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5. 建立学生评议制度,定期听取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三、丰富文化活动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具体的举措如下:1. 组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包括学术科研、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等,增加学生的选择余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2. 开展各类主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3. 举办文化艺术节,包括音乐会、话剧表演、美术展等,展示学生的才艺,激发他们的创造力;4. 组织各类文体比赛,包括体育竞赛、辩论赛、写作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5. 建立校园文化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具体的措施如下:1. 建立文化建设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2. 制定校园文化活动的年度计划和月度计划,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文化活动安排;3. 将文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融入课堂教学,以育人为中心,全面促进学生成长;4. 加强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利用外部资源丰富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5. 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监督机制,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估和监督,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
优化学校文化建设 促进内涵发展
长之本 , 人生何愁不成材。“ 有信心 、 信” 信 誉、 信念之 意 , 有坚定 的信念 、 信心 、 信誉 ;
守信 , 人才能勤 , 实乃为人立世所需基本的 品质 。内涵的诠 释 , 彰显 了文化 的育人效 果 。我 们坚持 “ 办合格学 校 、 合格教师 、 做 培育合格学生” 的办学宗 旨; 形成 了“ 把我 校建成设施齐全 , 管理科学 、 人文的农村特
二 、 掘 文化 内涵 。 行 动 去 诠释 挖 用
当你走进辛朱学 校 , 有一股清新感 会 觉扑面而来 , 这是学校构建绿 色 、 和谐 、 平
发展 成 长 。哪 怕 一 拨 又 一拨 的人 从 这里 离
青” 梁启超 《 年 中国说 》 、 少 中的“ 少年 强 ,
则 中 国强 , 年 进 步 , 中 国 进 步 ” 培 根 少 则 、
落实“ 促进学校发展 、 促进教 师发展 、 促进
学生发展” 的办 学 理 念 。 观 念 的 引 领 促 进 三种层面 , 这三个层 Fra bibliotek都能使任何一个学
校 相对 管 好 , 我 们 更追 求 的 是 文 化 管理 。 但
面对全县农村教育快速发展 的大好形势 , 我们认识 到当今学校 之间 的竞争 , 从表面 上看是 质量 的竞 争 ,深 究却 是人 才的竞 争, 而本质 上则 是文化的竞争 。文化是一 片土壤 , 校一旦 形成 自己 的文化 , 的 学 它 每一个成员就会从这片土壤 中吮吸营养 ,
异 的植 物 或 建 筑 物 相 衔 接 , 相 邻 板 块 之 每
力的育人 “ 化磁 场” 提升环境 课程的育 文 ,
人功能 , 构建物质上 、 精神上 、 制度上积极
向上的文化 家园 , 师生的健康成长起着 对 积极 的促进作用 。本 着“ 教育性 、 人文化 、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通用)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通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塑造良好的学生品格,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1.召开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2.成立校团委文化建设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3.制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确定各项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目标、措施和时间表,确保工作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1.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讲座、展览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校园文化氛围。
2.加强学生参与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3.推广校园文化品牌,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活动,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师生互动交流1.组织教师学生座谈会,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2.建立学生意见反馈渠道,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改进和提高。
3.加强校园文化沟通平台建设,建立起教师学生在线交流平台,方便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四、促进校园文化创新发展1.加强校园文化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各类文化资源,推动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
2.推动校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育校园文化产业链,打造校园文化新经济。
3.加强校园文化创新创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发展。
五、加强校园文化宣传推广1.利用校园多种媒体宣传推广校园文化,如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站等,增强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2.组织校园文化展览展示,展示学校校园文化的魅力和特色,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本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是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的,旨在通过一系列举措和措施,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抓特色建设促学校内涵发展
抓特色建设促学校内涵发展祝左军龙游县教育局于2007年提出“学校特色建设”,并列入教育督导评估。
通过几年的努力,促成了学校特色精彩纷呈,有力促进了学校的个性化内涵发展。
一、目标:一校一品,引导学校个性化内涵发展随着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由“有书读”转向“读好书”,教育发展也就必须从追求“量”的扩大,向“质”的提高而转变,即“内涵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地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学校特色,就是指学校基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和实际情况,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独特、优质而且相对稳定的办学气质和办学风格,它具有独特性、优质性和稳定性。
龙游县教育局以学校创建特色为学校个性化内涵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引导学校以点带面,以核心带全局,以局部带整体,促进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自主发展,创出各自的特色,形成一校一品格局,实现从同质教育到品质教育的跨越。
一、评估:突出发展,促进学校形成各自特色在督导评估中,坚持突出用发展的“尺子”和个性化“尺子”来评价学校,给予学校自主发展的空间,引导和鼓励学校个性化发展,依据自身特点继承与创新,努力在学校的各个领域创出自己的亮点,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品牌,并在这过程中实现学校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循序渐进,关注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阵运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作长期艰苦的、一以贯之的努力和奋斗。
其创建过程一般遵循“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的发展轨迹。
特色学校建设的初级阶段,以寻找和创建特色项目为目标。
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制定创建办学特色计划,有特色项目,有实施计划。
其目的就是要求学校明确特色建设的意义,把特色建设列入学校工作中,立足校情分析,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校教师的专长和愿望,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运用现代教育理念,选准“突破口”,确立特色建设目标,并对其发展战略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目标,落实于办学实践中。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一、背景介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校园文化的建设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1.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养成和谐友善的社交态度,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
2. 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各类特色活动和社团组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1. 个性化教学。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量身定制课程,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2. 培养创新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3. 引领教育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对于教育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引领教育发展朝着更加科学、个性化和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1. 建设学生自治组织。
设立学生会、社团组织等,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2. 举办各类特色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3. 建设和谐校园环境。
营造和谐友善的校园氛围,加强家校合作,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1. 设立课程开发专项小组。
成立学校课程开发小组,制定开发计划和流程,明确开发目标和内容。
2. 调研需要与特长。
了解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特长,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重点。
3. 加强教师培训。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和能力。
让校本课程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原动力
让校本课程成为学校特⾊发展的原动⼒2019-10-12校本课程为学校带来了特⾊发展的原动⼒。
多年来,学校坚持“为每⼀位学⽣提供合适的教育,为每⼀位教师创设发展的空间”的办学理念,⼤胆创新、科学管理,因地制宜开发了校本课程,⾛出了⼀条研究探索、实践反思、提升创新、发展共赢之路,逐渐形成学校的课程特⾊,并总结提炼出了“结飘满园红,花开万⾥⾹”的学校精神,以特⾊校本课程启迪⽂化建设,以⽂化建设带动学校特⾊发展。
⼀、以⽣为本,校本课程顶层设计学校前⾝是⼀所村办⼩学,始建于1951年,可以说,她既是⼀所有着“半百”悠久历史的⽼校,也是⼀所新兴的城市⼩学。
单纯从校本课程讲,学校经历的是⼀个从粗放到精品,从精品到多元的过程。
2001年,学校的校本课程是“中国传统⽂化”,2006年,学校开始传统⽂化精品课程“中国结·龙蒂花编制”的开发实施。
这样的定位基于以下⼏⽅⾯的考虑:既符合校情,⼜具创新意义;授课教师只要下⼯夫钻研便会教学;学⽣⽆需先天条件,经过努⼒⼈⼈都能学会;经济实⽤,学⽣感兴趣,家长也⽀持。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学⽣需求的发展,单⼀的校本课程不⾜以满⾜学⽣的多元化需求。
⾸先,这种动⼿编织型的课程,更受⼥⽣欢迎;其次,单⼀的课程内容,在⼤量师资和硬件优势闲置的同时,也⼀定程度上忽视了学⽣在课程开发中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时代的进步带来更⼤的信息量,校外更加丰富的⽣活体验使单⼀的校本课程相形见绌。
以⽣为本,强调课程多样化,促进学⽣个性发展,注重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历史性任务。
为此,学校成⽴了校本课程开发团队,多种渠道调查了解学⽣需求,结合学校育⼈⽬标,开始进⾏校本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我们研究出台了《校本课程规划⽅案》,从课程的实施内容、实施管理及评价制度等⽅⾯进⾏全⾯、系统、连续的规划。
整个体系⽬前包括四⼤门类,14门课程,分为限定性课程与选修性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以⽣为本,各班每周都有固定课时,开展限定性课程。
提升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措施
提升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措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身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具体而言,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质量保障、师资培训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提升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角度,分析一些可行的措施。
一、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其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首先,学校应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良好习惯。
同时,学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设多样化的实践课程,提供丰富的科技创新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二、教育质量保障提升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是教育质量保障。
学校应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和监督机制,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推动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学校还应注重学校内外部资源的整合,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教学效益。
三、师资培训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升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关键。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师德师风培训、教学方法培训和学科知识更新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激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他们的学术造诣和教学经验。
四、学生管理学校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管理。
学校要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此外,学校还应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社团组织,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作为提升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资源,开发适合学生需求的课程。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团队开展课题研究,研发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陕西省教育质量提升督导评估-316-工程指标体系(小学)2018修订
附件2陕西省教育质量提升督导评估316 工程指标体系(小学)-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说明:1.满分1000 分。
900 分及以上评估结果为A 级,800—899 分评估结果为B 级,600—799 分评估结果为C 级,600 分以下评估结果为D 级。
赋分或扣分以1 分为单位起评,得分不出现负数。
2.评估方法可采用如下形式:①随机走访、听课;②召开教职工、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座谈会;③查看相关档案资料;④实地查看办学条件、周边环境;⑤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职工、学生、家长等问卷;⑥学科测试等。
3.有重大政治事故或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除扣除相应条款分值外,并视情况降低评估等级。
4.评估工作中涉及政府及办学单位职责范围的问题,学校应及时书面报告,提出整改建议和时限。
若问题在评估时未得到解决,督导机构应向当地政府或办学单位发出督导意见书,限期整改。
相关评估项目赋分根据评估时的现状确定。
5.对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评估,资源共享部分按照小学指标体系评估,其他部分分别按照小学、初中、高中指标评估。
6.本标准适用于全省地方政府举办的小学、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 16 -高校附属和民办的小学、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7.对农村非完全小学、小学教学点,重点督导检查普及水平、教学保障、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内容,推进公平优质教育,办好家门口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①提高普及水平,入学率 100%,无辍学,巩固率 99.9%以上;②提高保障能力,办学条件达到农村非完全小学、小学教学点省定的“八项评估标准”(陕教规范〔2017〕1 号附件2);③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教师队伍配备能保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基本办学条件和学校安全。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考点巩固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考点巩固最新版(二)1、单选题 _____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人新课程学习。
A : 1999B : 2001C : 2003D : 2005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新课改实施情况的了解。
【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2005 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学习。
2、简答题简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进行社会调査; (2) 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3) 开发实施条件;(4) 研究学生情况; (5) 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6) 建立资源数据库; (7) 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3、单选题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_____,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A : 计划性B : 外显性C : 目的性D : 直接性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略。
4、多选题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
A : 均衡性B : 综合性C : 选择性D : 平均性参考答案: AB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新课程结构的理解。
【参考答案】ABC【名师点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主要体现在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显著的特色适应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者是新课程结构的三条基本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原则。
5、单选题 _____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提升学校文化管理内涵作者:游晓宏来源:《教师·上》2019年第02期摘要:学校文化管理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师素养、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力保障,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学校以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造了学校优秀教师团队,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解决了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教研所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对学校文化管理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促进作用,推进了学校文化管理内涵发展。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文化;管理;创新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以校本课程的资源为依托,形成地方文化系列校本教材,创设校本教研氛围,深化管理制度建设;以校本课程的活动为载体,形成校园特色文化活动。
校本课程资源因校而异,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它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
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可以充分凸现学校的最佳优势,彰显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的增强与能力的提高,立足于学校的实际,立足于教学教研,立足于教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弥补了课堂教学活动无法关注学生兴趣的不足,成为解决学校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有效方式,能够给学校的教学教研活动带来巨大的活力,同時,能够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型组织以及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教育教学共同体,更有效地促进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发展。
一、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提高学校常规管理效率(一)健全教学教研的制度,加强校本教研管理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首先应明确校本教研指导思想,规划校本教研总体要求,研究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确定并完善校本教研具体制度,如领导管理、教研职能部门管理、教研组管理、专业引领制度、教研团队管理、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校本教研奖惩办法等。
学校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绩管理办法》《教研课题管理制度》《校本培训制度》《教学技能大赛奖励规定》《教研组例会制度》《备课组例会制度》《听课评课制度》《以老带新管理规定》《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教研组教学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常规化、精准化。
(二)构建教师学习的交流平台,重视教师成长管理制定三年培养规划,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从师德修养、教学能力、信息技术等方面制定自我发展计划。
教研组以教研组长、市区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为导师,以三年为培养周期,结合教师们的自我发展计划,为每位教师制定了专业发展的三年培养规划,让其加强理论学习和研修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一是自我培训: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读书计划,深入学习有关理论,时刻关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做好读书笔记或撰写读书心得,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
二是备课组、教研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对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进行学习,组织对日常问题的研讨,达成共识,共同提高。
三是学校组织培训:利用讲座等形式,有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全员培训。
通过开拓校本培训形式,多渠道开展对教师队伍的培训,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及教研水平得到提高,有效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融入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丰富学校文化管理以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校园文化。
编写地方优秀文化校本课程教材,如历史学科的《龙津史韵红土茗香》上下册、英语学科的《趣味英语》、地理学科的《美丽新罗——龙岩新罗旅游地理》。
《龙津史韵红土茗香》上册为文化教育篇,下册为革命建设篇,全书包括地方的著名历史人物、节庆风俗、历史遗迹、饮食文化、方言、艺术、教育、革命、建设等方面,丰富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美丽新罗——龙岩新罗旅游地理》包括地利新罗、绿色新罗、红色新罗、古韵新罗、风情新罗五个部分,从地理、交通、风情等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家乡新罗区的风情地貌。
《趣味英语》包括英语贺卡、英文歌曲、英语单词游戏、英文商标、中文式英语、英国式英语与美国式英语的区别、英语方言、英语智力测试、英语绕口令等十个主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并爱上英语。
除校本教材编写外,学校还组织教师们撰写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并开设地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课堂实际教学。
其中《舌尖上的龙岩》校本课程课堂受到一致好评,被选入学校优秀视频网络课,进入学校网站并向外辐射。
此外,我们还在学校的宣传板报栏上出有关地方文化与历史的专栏。
校本课程论文《开发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应遵循的原则》发表于《福建基础教育研究》,论文《一节校本活动课程的学法指导〈舌尖上的龙岩〉》获市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论文《让历史贴近学生生活》被收入龙岩市名师工作室《论文集》。
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校本教研资源,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了学校整体教研水平。
通过开发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等系列活动,以及教研组内同伴互助、以老带新,备课组内合作共赢,备课组之间交流互动等活动,可促进教师们的相互交流,打造一支“团结协作、和谐共赢”的教研团队。
以听评议课的教研模式研究提升教师素养。
教研组全体教师通过观课、议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和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研究为纽带,通过专业引领、行动跟进和实践反思来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制定了听评课记录表格,分四部分:“评亮点”“评收获”“评学生的参与程度”“如果是我上,我会怎么上”,每位教师在听课时,根据上课教师的课堂情况,从这四个方面记录课堂;评课时,教师根据记录的四个方面,各抒己见。
上课教师根据反馈意见进行反思、调整再上课,不断改进提升自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听评课教师,特别是同备课组教师也根据听评课的收获,调整教学,并在下一个班级课堂上体现。
通过加强对听课、评课、议课等的常规教研的开拓研究,促使教师形成严谨的教研态度,提高校本教研质量。
以主题活动教育教学模式发展学校内涵。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教研水平,通过选定主题、制订方案、健全机构、宣传动员、开展活动、反思总结、推广应用等步骤,每学期都安排丰富的主题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主要活动有说课比赛、专题评析比赛、导入新课活动、同课异构活动、课件制作比赛、赛课比赛、命题活动、说题活动等,通过这些系列主题教研活动,可丰富教研组的活动内容,提升教研组成员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整个教研团队的水平。
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系列主题活动,教师的教研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高。
二、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推进学校文化管理创新教育理念创新:为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学校非常重视教师们的理论学习与培训,并让教师积极参与各项培训,学习教育新理念,从而实现理念创新。
通过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及聆听专家对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教师转变观念,做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领导者、个体化教育的实施者、为学生着想的创新型开拓者、追求独立风格的实践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应建立民主、和谐、平等、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教研模式创新:每个学期教研组会拟定一个主题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教研水平,从而提高整个教师团队的水平。
学校创建校本教研制度,制定并使用了校本教研手册;同时结合听评课研究及教研组主题活动的开展,达到不错的反响,主要有两个效果:一是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组的集体力量,使教研组、备课组活动落到实处,实施有效;二是加强校际交流、专家引领、师徒结对活动的过程管理,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力得到提高,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专业水平的提升。
课堂模式创新:通过网络视频录像课、教学常态课、教学研讨课、教学观摩课等进行了观课、议课、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并制定了听评课记录表格,即“评亮点”“评收获”“评学生的参与程度”“如果是我上,我会怎么上”四个部分。
听课时,根据上课教师的课堂情况,从这四个方面记录课堂;点评调整,换个班级再实践,听课教师根据上午所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观察课堂效果。
教育主题创新:在教育教学实践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给学生开方言课,讲龙岩方言谚语、念龙岩方言歌謠,提高语文素养;举办美食节,让学生们与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龙岩风味美食、小食,一起聚餐,从味觉上记住奶奶、妈妈的传统味道;学校文艺活动排采茶舞、观看汉剧,参与民俗活动,提高民俗文化修养;回老家,观赏古建筑,向古代建筑师学习等,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认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每年寒假都开展校本课程学生活动,让学生走进身边的历史,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语言文化、历史古迹等。
暑假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如“自己姓氏的由来”“改革开放以来,龙岩人民社会生活的变化”等。
校本课程开发融入地方传统文化,进一步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假期主题活动:在七、八年级开展了关于社区历史资源开发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寒暑假社区活动,学会寻找身边的历史,学会搜集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了解寻找历史资料的途径。
三、结语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的教研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高;通过各种校本教研资源的利用,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学校整体的教研水平。
通过开拓校本培训模式,多渠道开展对教师队伍的培训,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及教研水平得到提高;通过加强对听课、评课、议课等的校本常规教研的开拓研究,促使教师形成严谨的教研态度,提高校本教研质量;通过利用校本课程的主题活动,推进学校文化管理创新。
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系列活动,更好地促进教师成长、教学提升、学校发展,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文化管理的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1]张斌.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J].教学与管理,2018(16):76-78.[2]王强.校本课程开发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实践探索[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