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材料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
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教学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报告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报告
一、概述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学校特色发展。近年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从开发实践来看,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的趋势。各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条件,积极开发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教育部门也加强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和支持,为校本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实践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导致课程开发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制约了课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尚未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难以对课程开发成果进行合理评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教育质量与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与开发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还能为政府和教育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可以提炼出成功的经验与做法,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与启示。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计划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计划
一、引言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计划是为了适应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而产生的一项重要
举措。它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学校的特色和发展需求,构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匹配的教育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二、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背景
当前,教育事业正面临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社会需求多样化、学生个体差异
明显等诸多挑战。传统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学生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需求。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计划的提出,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强调学校的特色和教育定位。
三、课程研究与开发的目标
1. 突出学校特色。通过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使其与学校定位相契合,突出学
校的特色,形成差异化教育优势。
2. 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计划应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
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等。
3. 适应学生需求。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长,设计出符合学生
实际需求的课程,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四、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过程
1. 前期调研。调研包括对学生需求、教师资源、学校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课程目标设定。结合调研结果,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
目标和情感目标等,并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3. 教材选择和编写。鉴于校本课程的独特性,教材选择和编写尤为重要。可以选用现有教材进行改编,也可以根据学校需求自行编写教材。
4. 教学资源整合。整合学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教学设备和实验室等,有效支持校本课程的实施。
5. 课程实施与评估。根据设定的课程目标,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施,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和反馈。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研究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研究
随着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教育理念和目标以及教育规划和政策等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和开发适合本校的教育课程,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目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往往缺乏足够的投入和支持。很多学校并没有充足的经费、教育资源、专业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团队,从而导致了校本课程开发效果不佳。其次,教学内容过于机械、死板,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以往的课程开发中,大多数学校都是按照教育部颁布的统一课程标准,进行固化设定,忽略了学生个性和兴趣的多样性。同时,绝大部分学校也缺乏开放性和自由性,过分注重课程的标准化和相似性,没有创新和多样性。
如何解决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和效果呢?首先,应该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投入和管理,加大校本课程开发的经费和人力投入,提高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专业水平。其次,学校应该注重课程的个性性和多元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具有个性化和开放性的课程。课程设计应该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展综合素质和自我认知等方面。同时,学校应该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探索,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和实践,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教育领域相关专业机构和学校本身应该
共同努力,站在全局的角度,引领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方向,从教育规划,教育体制,课程评价等方面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例如,教育部应该配合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及时推出课程标准和相关政策,明确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政策规定,为学校提供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同时,学校可以通过与专业化机构合作,寻求专业认证和评价,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和效果。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实验方案
一、研究背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这一举措将改变以往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
在20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试图在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极端之间寻找自己的立足点,以期待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功效。我国加入WTO,教育也必须与国际接轨,迎接世界的挑战,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也必须提到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来。
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可能、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突出特色、培养特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南充市五星小学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师资优势,以及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人文教育环境。建立起以学科课程、活动
课程、环境课程为内容的课程结构,形成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体现学校的课程特色,必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理论思考
1、概念界定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于满足学生需要所缺少的内容。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3篇)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所以我校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西安丰镇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根据本土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一、背景介绍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等因素,自主开发、实施的一种课程。与传统的统一课标相比,校本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需求分析、课程设计和实施评估。首先,学校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需求,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并结合社会的要求,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然后,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课程设计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最后,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和改进课程。
三、体制机制建设与多元化合作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体制机制,包括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建设和
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学校还可以与社区、高校、企业等多元化合作,利用外部资源和专业知识,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四、发挥校本课程的优势
校本课程的制定与实施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
的个性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校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校本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分析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学生学习上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实施效果的分析可以从学生成绩、学习兴趣、社会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全面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
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师的抵触情绪可能影响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其次,学校资源有限和课程评估机制不完善等也会对校本课程的实施带来困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加强教师培训和资源建设,并不断完善评估机制。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方案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方案
一、引言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方案是促进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探讨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二、意义和目标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是由学校教师自主开展的一种专业发展活动。通过开
发和研究校本课程,教师可以借助本地资源,将各学科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发展需要。目标是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流程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流程:确定课程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教材选择、教学实施、教学反思和调整。每个流程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付出大量的努力。
四、确定课程目标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第一步是确定课程目标。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结合学校教学计划和这个学科的特点,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五、制定教学计划
在确定了课程目标后,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安排,确保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学习效果良好。
六、教材选择
教材选择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
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来辅助教学。同时,可以通过教材的改编和补充,使其更符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
七、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核心环节。教师需要按照教学计划进行
教学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反思和调整
教学反思和调整是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方案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学校校本课程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定条件和实际情况,以学校为基础,总结和挖掘教育资源,自主开发出的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如何科学制定和实施校本课程,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定义和目标
校本课程是学校针对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特色,自主开发的课程。其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符合个体差异化需求的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调研和需求分析
在制定校本课程前,学校应进行全面的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发展需求以及社会需求。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进行。只有准确了解学生和社会对课程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
三、确定课程设置
基于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学校需对校本课程的设置进行科学规划。课程设置应关注学科的延伸和发展,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鼓励跨学科合作。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发展建议、专业需求等因素。
四、课程组建和人员培养
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需要组建专门的课程开发团队。这个团队应由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以保障多元声音的参与。此外,学校还应通过培训和外聘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他们对校本课程的理解和支持。
五、资源整合和利用
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学校应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各种内外部教育资源。这包
括图书馆、社会机构、科研机构等。通过与外部资源的合作,学校可以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六、课程实施与管理
略谈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策略
略谈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策略
1. 引言
1.1 概述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研究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校本课程资源已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发和研究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资源,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可以充分挖掘生物学科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工具和方法。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科的深入理解,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不仅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更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策略,旨在促进高中生物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对高中生物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特点与需求分析,以
及策略探讨和具体操作方法的研究,可以为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教学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生物教学工作。
2. 正文
2.1 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
之一。针对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
一、引言
当今社会,教育改革已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逐渐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意义、目标、挑战、策略和实施效果。
二、意义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资源,研究和开发一套适应本校特点的、能够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课程体系。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能够充分照顾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2.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3.提升教育质量: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能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人才。
三、目标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四、挑战
学校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力量不足: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需要具备深厚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但目前许多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难以满足需求。
2.评价体系不完善: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但目前的评价体系主要还是针对传统学科教学的评价,难以评价校本课程的效果。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2 年 2 期 ( 第 3 卷 )No.2 2022 ( Vol.3 )
科技理论与实践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 /孙毓姗, 陈思勤
●单位 /黄冈师范学院
摘要:校本课程是三级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当前教师课程观念滞后、研究开发能力薄弱,学生缺乏主体地位、课程目标笼统混乱,学校盲目追求特色、忽视自身办学宗旨,疏远民族传统文化、忽视地方区域差异,边远地区开发困难、资源整合存在困境。基于此,要提升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明晰课程目标和学生主体地位;立足学校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注重民族文化和地域差异;整合乡村地区课程和政策资源,大力促进校本课程开发。
关键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
DOI:10.12184/wspkjllysjWSP2634-792X03.20220302
一、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的政策指向
进入21世纪后,教育振兴计划成为国家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其中,构建现代化课程框架成为国家重点部署的内容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旗帜鲜明地提出开发学校课程,这也标志着基础教育校本课程的正式回归[1]。在2001-2010这十年间,中小学校本课程政策进入发展期,校本的作者简介孙毓姗,黄冈师范学院,硕士在读,现代教育技术(黄冈市,438000);陈思勤,黄冈师范学院,硕士在读,现代教育技术(黄冈市,438000)
孙毓姗,陈思勤: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国家号召与地方响应相配合,政策体系逐渐完善。2001年教育部指出,学校办学要彰显特色,充分体现创造性。随后,各地纷纷出台专项校本课程政策,多数涉及的是义务教育。随着课程政策体系的不断成熟完善,校本课程政策的内容趋向丰富化和多样化,地方与学校与之对应制定规范章程。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第一篇: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实验学校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一、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整合、共享、共建
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应该坚持为课程改革服务。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收集、筛选现有的资源,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共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为确保资源的丰富与不断更新,要调动所有的相关人员,在统一规划与指导下参与到资源建设中来,发挥每个人的智慧与创造性,及时为资源建设补充新鲜血液。
二、资源建设的意义
在商品化的资源建设中无法为学校提供个性教育资源的情况下,自建资源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学校自建的资源具有因特网上的资源无法替代的作用。建设一个规范的、内容丰富的、开放性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将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搭建一个有利的平台。
三、资源建设原则
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共同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选择课程资源。
(二)可适用性原则:所搜集的材料与编写的教材相配套。
(三)内容多样性原则:所搜集的材料有文字,有图片等。
(四)易用性和可行性原则:所搜集的资料必须容易操作、省时高效。
(五)扩展性原则:要保证资源建设的内容得到不断地扩充。
(六)资源建设和管理必须有专门的管理班子,管理人员对资源建设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管理,定期地维护和更新。
四、资源的来源
(一)网上整合的资源
随着互联网上的数据不断膨胀,其中不乏大量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众多的教育网站和民族网站是自建资源库重要的资源来源,将这些资源导入资源库比较方便,可以将这些网站的有关资源下载,然后加入资源库中。
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方案
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
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探讨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案。
二、目标和意义
1. 目标:通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2. 意义: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可以更好地符合学校和地方特色,满足学生的实
际需求,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步骤
1. 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特色,确定开发的方向和目标。
2. 素材收集:搜集和整理与课程相关的各类素材,包括教学资料、实践案例、优秀作品等。
3. 整合和优化: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合,优化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提高学
习效果。
4. 创新设计: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科要求,设计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资源开发:根据设计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6. 反思和改进:教师在使用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后,进行教学反思,及时
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四、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教师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网络资源等,避免重复开发,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五、借鉴外部资源
1. 教育部门:借鉴教育部门发布的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和指导意见,了解最新
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
2. 学科专家:与学科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获取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3. 社区资源:与社区合作,借鉴社区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社会
实践经验。
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方案
第一章:导言
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方案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及需求,结合教学资源和实
际情况,推出的一种针对性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法。本文将探讨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方案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
第二章:校本课程研究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研究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充分体现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提高
教育质量。通过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三章:校本课程研究的基本原则
校本课程研究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社会
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重视课程统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
第四章:校本课程研究的步骤
校本课程研究可分为以下步骤:首先,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其次,调研学生
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分析学生的学习差异;然后,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方法;最后,评估课程的效果并进行反馈和改进。
第五章:校本课程研究的实施方法
校本课程研究的实施方法包括:开展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借鉴其他学校的成
功经验;组织教师团队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展项目式学习和课外拓展活动。
第六章:校本课程研究中的问题与挑战
校本课程研究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资源不足、教师专业素养不高、评估方式不合理等。为应对这些挑战,学校应加大对校本课程研究的支持和投入,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研究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研究
中小学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基础课程框架下,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发的本地化课程,以满足学生学科和个性发展需求的一种教学形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在本文中,笔者将会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中小学校本课程的现状
A. 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状况
我们知道,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一些省市已经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践,但在全国范围内,还有一部分地区没有进行过校本课程开发。同时,即使一些地区已经完成了校本课程开发,但是由于缺乏有效落实,因此也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B. 中小学校本课程的质量
由于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和深度不同,因此课程的质量也存在差异。在一些地方,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是一种形式而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有些课程缺乏针对性和深度,难以满足学生的课程需求。同时,中小学校本课程课程的开发人员也存在着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情况,导致其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
C. 中小学校本课程的教学与评估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和评估方式也存在问题。一些地方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框架也较为僵化,难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和评估系统。同时,一些课程评估标准也存在问题,评价标准不够科学化和细致化,可能导致评估结果的虚假性或不准确性。
二、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A. 满足本地教学需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的发展需要满足本地化特征,中小学校本课程可以更加有效地满足不同地区个性化教育需求,满足不同地区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要,促进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
B. 提高课程的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研究报告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从课程资源理论与政策的角度进行分析:1999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而课程改革的现实也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实际就是在走向决策分享,而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使得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与办学思想设计与开发符合本学校特点的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从教师本身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就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繁重的工作量,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够。通过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大部分教师不再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等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在来源、范围、形式与采用方式上都得到了扩展与再认识,但仍然发现教师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解存在偏差,为数不少的教师认为课程资源主要就是指条件性课程资源或显性的课程资源,她们经常不自觉地把校本课程的资源等同于校本教材或教学用的材料。因而在开发中往往只关注这一类课程资源的开
发。且不太注意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经常就是一些知识与活动的机械拼凑。
3、从学校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我校座落在胶南东部新城区,临近胶南市政府、新华书店、教师进修学校,濒临美丽的大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但我校2001年10月刚刚建校,一方面,社区群众对优质教育具有较高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素质、家长素质等不能很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正就是发挥学校优势,促进学校发展的一剂良药。
4、从当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在课题前期论证过程中,我们发现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①教师课程资源意识与开发能力欠缺,缺乏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与运用能力。
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然倾向于结构单一化。注重国家与地方规定好的的课程资源,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③教师课程资源的整合、开放意识缺乏研究,学校周围及社区的课程资源利用率低。
④校内的硬件资源作用不能发挥最大限度,被闲置与浪费。
⑤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很好利用。
⑥课程资源开发没能与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
(二)、研究目标
1、理论层面的目标:从校本课程设计与学校课程资源扩展与开发的角度,通过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进行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
探索具有规律性意义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方法与实践模式,获得与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的理论架构;
2、实践层面的目标:通过以案例研究与实验设计的形式,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实践研究,为同类小学提供可以遵循的实践模式,建立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校本课程资源库。
3、发展层面的目标:一就是通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的理论架构、实践模式及开发出的物质资源直接促进学校的发展;二就是形成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校本课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与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让教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三)、研究内容:
(1)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对师生发展研究
(2)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模式与途径研究
(3)校本课程的资源再开发研究
(4)校本课程的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5)德育、社会及自然资源的开发研究
(6)校本课程的资源管理研究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研究采取了文献分析、调查法、比较借鉴、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理论构建等进行研究。
(一)准备阶段
完成课题方案的设计论证工作,成立课题组、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与
校本课程开发中心组以及以学科主任为组长的子课题研究组,广泛查阅资料,进行分层次培训。
(二)实验阶段
由于西方国家与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在本课题所涉及的领域研究走在前面,我们比较多地分析比较、汲取她们的成功经验,总结了我们以前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的经验教训,同时借鉴了新课改实验区学校与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坚持立足于自身的学校工作实践,把握时代发展脉搏,遵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实践检验——提炼升华的行动研究方法,不断研究在实际探索中呈现的新问题。
本课题研究特别注意了课题成果的生成、应用、验证与转化,使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不做空泛的理论假设,寻找了解决实际问
题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用事实说话,用实践检验真理。
1、关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满足学校、师生发展的需要,就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策略。我校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按照“张扬学生个性,突出学校特色,体现地方特点,弘扬民族文化,发展地方经济”的原则,把地方课程的实施纳入学校管理,注重发现与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根据大教育的理念,我们将学生学习的课堂分为校外课堂、学校班级课堂、学校流动课堂,将校本课程分为学校特色课程(必修课程)、学科拓展性课程(个性课程、选修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形成了学校比较稳定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这些专
门的课堂教育活动将校本课程的资源有机利用,与此同时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与做法,对整个课题研究活动进行直接而又具体的推动与指导,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①学校特色课程——必修课程,突出地方性、特色性。
学校濒临沿海的地理优势,结合学生酷爱海洋的心理,以了解海洋、热爱海洋、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的为主线,按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生活经验等方面,体现学段设课原则。低年级以认知能力为侧重点,中年级以信息搜集与处理为侧重点,高年级以探究能力为重点,编制了《海韵》校本教材,开设了每周1课时的学校特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海洋知识淘汰赛、专题研究、海洋图片与摄影展、海洋知识剪贴报、手抄报、海洋贝壳绘画、雕塑、海洋标本制作、海洋故事比赛、趣闻发布会、海边沙滩趣闻运动会、海洋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参观考察等,学生在知识学习、实践活动智力中得到开发,探究意识得到激发,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②学科拓展课程——选修课程,突出个性化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学生存在差异性,我们在总结原有活动课程经验基础上,体现课程的活动性与学科的拓展性,充分尊重教师与学生的选择,共开设了15类69个选修课程,学校统一安排活动地点,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如:编织课、象棋课、家政小组、剪纸课、手工制作、字谜游戏课、口语交际课、英语话题课、英语口语交际课、乒乓球课、读写指导课、阅读课、书法课、航空航模课、奥林匹克课、绘画课、器乐课、舞蹈课、珠算课、数学乐园、合唱课与实验课等等。实现了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