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外关系(1-2)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
导论
一、研究对象
二、学术史回顾
1、改革开放前
2、改革开放后
3、前景与展望
三、参考书目
一、研究对象
中外关系史既是中国史与世界史的交叉学科,是古代史与近现代史的交叉学科,又是涉及外交史、国际关系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科技史、民俗史等各专门史内容的综合学科。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是从古到今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必须要做跨学科、跨时代、跨地域的综合研究。
1.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研究。
2.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的研究。
3.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的研究。
4.中国与外国的比较研究。
⏹刘大年著, 《美国侵华史》,人民出版社,1954年12月
⏹卿汝楫著,《美国侵华史》两卷,三联书店1952年、1956年
⏹魏子初《美帝在华经济侵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
⏹钦本立《美国经济侵华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
⏹卿汝楫《美国侵略台湾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
⏹张雁深《美国侵略台湾史(1847—1895)》(人民出版社1956年)、《中法外交关系史考》(文哲研究社1950年)、《日本利用所谓“合办事业”侵华的历史》(三联书店1958年)
⏹鲍正鹄《鸦片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4年)
⏹列岛编《鸦片战争论文专集》(三联书店1958年)
⏹魏建猷《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三联书店1965年)
⏹牟安世《中法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贾逸君《甲午中日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
⏹郑昌淦《中日甲午战争》(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
近代中国外交大学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
第一章清朝前期的中外关系
1、宗藩模式华夏中心观----等级制的国际关系体系
藩属国:
朝鲜、琉球、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缅甸、东南亚、中亚的其他一些周边国家
2、宗主国与藩属国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
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维持正当秩序。
向藩属国王派遣使节主持册封仪式,颁发皇帝的册封诏书,承认国王的合法地位。
在藩属国遭受外来入侵时,给予援助;在他们遭遇灾难时,派送宣慰使节和安抚诏令。
*藩属国:
按时进贡、请求册封,奉行中国之正朔,尊奉中国为上国。
2、清代负责处理内外藩属事务的部门
*礼部:东南邻国及海道来华的南洋、西洋各国的事务。
*理藩院:前身是1636年设立的蒙古衙门,负责处理满蒙关系。1638年改为理藩院,成为与六部并列的机构。
3、宾礼:维系宗主与藩属关系的礼仪
朝聘:宗藩模式中处理番邦事务的最基本方式
使团住所:会同四译馆(译馆,不同于现代的使馆)
呈递国书:表
呈递国书程序:礼部
4、中英外交往来
马戛尔尼:1792年乾隆嘉庆时期,大不列颠国王特命全权派驻中国
斯当东:使团秘书暨顶替大使之全权公使。
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访华
第二章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制度的建立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首先破坏了关税自主权。(小题)
2、领事裁判权:(大题)
一、在华外人之间的民刑诉讼案件,均由各自的领事审理,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二、中外之间的民事纠纷,外人呈控于领事,领事得先行调查,予以调解,使不成讼,若调解不成,便由领事和地方官共同审理。
三、中外之间的刑事案件,以被告为何国之人,即归何国官署审理、判决。
1、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外关系
《望厦条约》
◦ 共34款及税则,其中部分内容与中英《虎门条约》相似。 突出不同之处是对领事裁判权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使在 中国领土上的外国人可以不接收中国法律的管辖,严重破 坏了中国主权的干政。
◦ 与《南京条约》相比,《望厦条约》是它在中国身上的又 一道更为沉重的枷锁,并成为尔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 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 及其鸿篇巨制《历史研究》以 文明为研究单位,从一个宏大 的视角出发,将人类史作为一 个整体加以考察。对已知的至 少三十一种文明,汤因比进行 了分析和归纳,对文明的起源、 成长、衰落、解体加以描述; 同时,大一统国家和大一统教 会的建立也进入作者的视野; 在此基础上,汤因比还广泛地 考察了历史长河中各个文明在 时间和空间中的碰撞、接触和 融合。汤因比闻名遐迩的挑 战——应战模式贯穿全书并得 到了很好的体现。
至高无上的中国皇帝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中国专制皇权达到顶峰;英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士兵
英国军舰
中国军队装备陈旧,军备废弛;英军装备先进,船坚炮利。
马戛尔尼来华──高高在上的清政府 虎视眈眈的东印度公司
中国闭关自守,虚骄自大;英国出于工业革命的需要,对 外扩张,加紧殖民侵略,扩大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闭关锁国政策: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外领事关系
而实不知其来历。”
二1(4)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领事
南京条约规定外国可以在华设立领事:
1842年8月29日签订南京条约。共13条。 第一条:“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好,所
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 第二条:“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
薛福成(1838-1894)
薛福成,字叔耘,号庸庵, 1838年4月12日出生在无锡宾 雁里一个书香门第。
1889年5月,朝廷对薛福成赏 二品顶戴,以三品京堂侯补 的身份担任出使英、法、意 、比四国大臣。
著有《筹洋刍议》和《出使 四国日记》。
“臣窃思领事一官,关系紧要,而南洋各岛,华民繁 庶,若不统论全局,则一事之利弊无以明;若不兼筹 各国,则一隅之情势无由显。”“大抵外洋各国,莫 不以商务为富强之本。凡在他国通商之口,必设领事 以保护商人,遇有苛例,随时驳阻。所以旅居乐业, 商务日旺,即游历之员,工艺之人,亦皆所至如归。 ”
•清朝在外设领情况
1877年 新加坡 胡璇泽
胡璇泽
(1816-1880)
原名亚基、玉玑,
,号琼轩,
别号南生。英文名字是Mr.Wh
ampo(黄埔)。广东省番禺县
(今属广州
市海珠区)人。
1878年任命范锡朋为驻日本横滨领事; 陈树棠为驻旧金山领事。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五) 办医学刊物
四 开拓近代报刊业
近代报刊是有资产阶级新闻自由、言论自 由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的产物。
最早1815,在麻六甲办华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计 传》 后澳门、广州多个报刊。19世纪40—90年代,办了 100多份报纸,占中国全部报刊总数95%。 最有影响力《万国公报》《格致汇编》大力宣传西学 及介绍中土新闻时事、信息、教义等。
一 中国近代文化交流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历 史背景下展开的? 二 近代文化交流的主旋律和主力以及基本 格局是什么? 三 从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得到什 么启示?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忘记历史,就看不清现在, 就不能清醒的走向未来
链接:
1 纪录片:《近代留美幼童》央视 2 纪录片:《水木清华90年》 3 容闳 : 《西学东渐记》 4 顾长生: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5 刘圣宜:《近代广州社会与文化》 6 唐德刚: 《晚清七十年》
“文化交流是‘交易光明’,光明不比 财富,他越分越多。越分越大,越传播, 光明越强。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融 合后所激发出来的历史进步 是任何人都无 法阻止的.” (德)莱布尼茨 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为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外文化交流是近代中国 文化重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五 向域外传播中国文化
传教士不少人热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将中国四书五经、词典、道德经、等向西 方介绍和传播,有些人成为汉学大师。
近现代的中外关系
近现代的中外关系
一、近现代不同阶段的中外关系
1、晚清时期
第一阶段(从1840年到1860年);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开端,林则徐等开明地主开始“开眼看世界”。
第二阶段(从1861年到甲午战争之前):“和局”,清政府办洋务以自强。
第三段(从1894年至1912年);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华民国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在成立以后颁布的《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敢同帝国主义彻底决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支持他称帝,于1915年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中除第5条部分内容以外的其他全部要求。1924年,孙中山北上时明确提出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的中
国的势力。1927年初,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对苏联、亲近帝国主义。
3、新中国时期
正确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本质及决定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从本质上都是国内政治的延伸,它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权阶级属性;国家利益;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
(2)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在和平、平等的基础上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至少有一个正常关系。
(3)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①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最基本特点;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是我国我交政策的立足点;③我国外交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过程;④转变与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
中国古代到近代对外关系讲解
(1)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 署,中美都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的重要成员(2)1945年,美国在 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加 速日本的投降
4.1945—1949 年扶蒋反共
5.新中国成立 (1)五六十年代:中美对抗 后的中美关系:抗美援朝(朝鲜战争)
(2)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 6.80年代以后 中美既合作又斗争.
建国60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外交成就世人瞩目,大手笔、大文 章比比皆是。请根据所学知识,将 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阶段
初登国际舞台 的50年代
打开外交新局 面的70年代
全面走向世界 的改革开放新
时期
国际形势
外交成就(列 举1例)
美国实行“冷战 ” 政策,敌视新中国
提出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美苏争霸,苏联处 于战略进攻阶段, 美国处于战略防御
专题三 中国的对外关 系、对外政策
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及对外政 策。 1.对外关系: (1)西汉:丝绸之路(中西方交 通要道) 张骞出使西域,对“丝 绸之路”的形成贡献最大。
(2)唐朝:遣唐使(日本后仿效 “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鉴 真东渡日本(唐风洋溢奈良城、唐 招提寺);
(3)明朝:①郑和下西洋 (印度洋),促进经济文化 交流;②戚继光抗倭:保护 民族利益;③葡萄牙攫取澳 门的居住权:澳门遭到殖民 侵略。
香港回归
近代中外关系史-1
3、中俄关系
4、中英关系
英使臣马戛尔尼勋爵
乾隆接见英国使团
(三)清政府对来华外人的司法管辖
二、清代前期的中外经济关系 (一)清政府对外经济政策的演变 1、清初的海禁政策 2、康熙朝的开海贸易及其变化 3、雍正朝、乾隆朝的限制贸易政策 4、嘉道之际的封闭自守政策
(二)外国在华银行势力的扩张 (三)中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容闳
黄宽
人吾元东之抑 后国年玄始吾 ,革也伯,闻 陈皆新。,并之 垣后事而林且, 《起业先研先先 黄者类生海于生 绰之多已等日留 卿无先于赴本学 像以于咸和。欧 题继人丰兰日洲 词先,六习本, 》民而年医文不 哉进卒术久独 !步业,二为 则归当年我 不国我乃邦 免矣同有医 在。治伊人
——
(二)各种西方文化的传播
一、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外关系的开端 (一)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外交涉 1、林则徐的对外观念与实践 2、战争期间道光帝对外政策的变化 3、琦善与耆英的外交活动
有人评价《南京条约》谈判时说:“这是一篇耻辱 的记录。大清王朝就靠着这样一批猪狗不如的官员 撑着,能不垮吗?”
(二)近代中外关系新格局的出现 1、中国进入条约关系时代 2、中西关系发生逆转
(二)太平天国前期的对外关系
1、外交关系
2、文化关系 (三)太平天国前期列强对华侵略 1、镇压小刀会起义和广东三合会起义 2、扩大在租界的特权 3、侵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中国近代史: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的关系
中国近代史:中外反动势⼒之间的关系
中国近代史:中外反动势⼒之间的关系
中外反动势⼒之间的关系
1、晚清政府与西⽅列强的关系:“闭关锁国”——对抗——暂时和好——再对抗——完全屈服,最后成为“洋⼈的朝廷”。
2、北洋军阀政府与列强的关系:投靠帝国主义,形成割据势⼒,争权夺利。
3、国民政府与列强的关系:投靠英、美,反共反⼈民。
结论:中国要独⽴、富强,反帝反封建,缺⼀不可。
编辑推荐:
近代中国外交大学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1)
近代中国外交大学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1)
第一章清朝前期的中外关系
1、宗藩模式华夏中心观----等级制的国际关系体系
藩属国:
朝鲜、琉球、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缅甸、东南亚、中亚的其他一些周边国家
2、宗主国与藩属国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
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维持正当秩序。
向藩属国王派遣使节主持册封仪式,颁发皇帝的册封诏书,承认国王的合法地位。
在藩属国遭受外来入侵时,给予援助;在他们遭遇灾难时,派送宣慰使节和安抚诏令。
*藩属国:
按时进贡、请求册封,奉行中国之正朔,尊奉中国为上国。
2、清代负责处理内外藩属事务的部门
*礼部:东南邻国及海道来华的南洋、西洋各国的事务。
*理藩院:前身是1636年设立的蒙古衙门,负责处理满蒙关系。1638年改为理藩院,成为与六部并列的机构。
3、宾礼:维系宗主与藩属关系的礼仪
朝聘:宗藩模式中处理番邦事务的最基本方式
使团住所:会同四译馆(译馆,不同于现代的使馆)
呈递国书:表
呈递国书程序:礼部
4、中英外交往来
马戛尔尼:1792年乾隆嘉庆时期,大不列颠国王特命全权派驻中国
斯当东:使团秘书暨顶替大使之全权公使。
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访华
第二章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制度的建立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首先破坏了关税自主权。(小题)
2、领事裁判权:(大题)
一、在华外人之间的民刑诉讼案件,均由各自的领事审理,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二、中外之间的民事纠纷,外人呈控于领事,领事得先行调查,予以调解,使不成讼,若调解不成,便由领事和地方官共同审理。
05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②五口通商时期
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个开放通商的沿海城市和 香港竞相设立,规模小,小学程度。 宁波女子学塾:1844年 英国伦敦会女传教士爱尔德 赛在宁波创办女子学塾,是 中国的第一所女校,开创近 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声。 徐汇公学:1849年创办 于上海,是天主教会在中国 开办的第一所学校。是徐家 汇天主教堂收容因水灾流离 失所的12名难童,供给衣食, 开设读经班,在此基础上建 立的。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五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
②传教士创办的西书出版机构
近代中国出版机构发展概况: 三种类型: 一是教会主持,如宁波华花圣经书房(后改为美华书馆)、上海墨海 书馆、广学会、益智书会、上海土山湾印书馆;
二是政府官办,如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 编译局; 三是民间商办,如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广智书局。 三个时期: 1860年代以前:教会出版机构的天下; 1860年代至19世纪末:教会出版机构与官办出版权构并峙时期 20世纪初期:民间商办出版西书机构空前兴盛,出书数量、影响都 远远高于教会与官办机构。
就教会自身目的而言,是希望借此来发展基 督教势力,就更广泛的背景而言,是扩展西方 在中国的影响。而且这种活动在很长的时期内 是处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之下,侵犯了中国的 主权。从这个意义上看,它理所当然地遭到争 取民族独立的中国人民的反对。 在客观上是顺应了向西方学习这一时代前进 的潮流,他们输入的异质文化为中国文化的发展 注入了新的活力。纵观整个教会在华教文卫活动 的历史,它对基督教的贡献是有限的,但对中国 的近代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03专题三 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和中外关系的发展
五口通商大臣→南洋大臣 三口通商大臣→北洋大臣
地方外交机构,北洋实权重于南洋;
地位
总理衙门对南、北洋大臣起备顾问、 代传达的作用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三
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和中外关系的发展
3、清末十年外交机构的变革
(1)外务部的设立与改革
《议和大纲》第十二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列强的强烈要求 必须革故更新……其如何变通之处,由诸国酌 定,中国照允施行。” 设立的背景 《辛丑条约》第十二款:“降旨将总理各国事 物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 部之前。”
专题三
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和中外关系的发展
(一)中央及地方外交组织机构的演变
民初外交机构的改革
清末十年外交机构的变革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外交机构设立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三
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和中外关系的发展
1、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
(1)礼部、理藩院 (2)军机处-疆吏 “各国通商事务,向归广东钦差大臣管理”
近代中外关系史
4、民初外交机构的改革
(1)外交部的成立与改革
专题三
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和中外关系的发展
王宠惠(1881-1958),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政 治家、外交家。南京临时政府外交总长,北京政 府首任司法总长,代总理、国务总理,海牙国际 法庭任职中国第一人,参与华盛顿会议,主持法 权会议,参与起草《联合国宪章》, 1949年赴台, 担任司法机构最高首长。 陆徵祥(1871-1949),中国近代著名天主教人 士、外交官。毕业于京师同文馆,清末历任驻俄 使馆翻译,参赞,驻荷、俄公使等职。担任北京 政府首任外交总长,之后相继做了九任外交总长, 两任国务总理,并一直负责外交事务,1927年归 隐比利时修道院。对外交部的改革奠定民国外交 部的根基,有力推动中国外交机构近代化。
高三历史最新课件-中国近代现代外交史 精品
唐代与清代对外政策的比较
对外政策:唐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 次下令禁止对外贸易。 原因:唐: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唐统治 者政策开明。清: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严重阻碍了经济 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其断骚 扰我国的边境地区;清统治者愚昧无知。 影响:唐:扩大了对外交流,促进了唐的繁荣,增强了唐的国力 清: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中国的落后,为19 世纪中期的中国被动挨打局面的出现埋下隐患。
答案:
1)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由不应 谋求地区霸权发展为不应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谋求霸权。两个 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间的敌对关系结束,开始了中美关系 的正常化。它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是有力约束,有利于 反霸权斗争。
2)是一致的
3)提供了双方确认原则基础 4)材料四表明,《与台湾关系法》严重违背了中美联合公报 的原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该法是美国单方面制定的国内法, 对中国没有约束力,中美联合公报是以国际关系和两国关系 准则为依据的。而该法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美:中国国力的提高;遏制 和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美国处于战略收缩。 中国:面对苏联的军事威胁;改善中美关系有助于台湾问题 的解决。
四.一些政策的比较 闭关自守.对外开放政策的辨析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精心梳理
近代中外文学关系的精心梳理--评《近代中外文学关系》作者:史琼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国图书评论
英文刊名:CHINA BOOK REVIEW
年,卷(期):2001(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tspl200105011.aspx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四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二)、一战后至二战期间: 欧洲中心舞台的动摇和转移
阶段特征:
1.美国势力大大增强,欧洲势力削弱, 2.十月革命与苏联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 国际秩序, 3.国际关系中心从欧洲向两侧转移。
(二)、一战后至二战期间: 欧洲中心舞台的动摇和转移
①一战后初期:帝国主义国家继续争霸,英美之间的争夺 成为 全球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苏联的关系,先是干涉苏 俄、两种制度军事冲突,后转到和平共处。
四、主要大国间的关系
1、英法关系 2、法德关系 3、英德关系 4、英美关系 5、美日关系 6、美苏关系
1、英法关系
⑴18世纪 —19世纪中期,英法间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 发生多次战争。 ⑵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 败俄国。 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 协约”对付共同敌人德国 。 ⑷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 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⑸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 务。
1.欧洲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 在欧洲。 2.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 权展开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一)、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 欧洲中心舞台的确立和延续
①15世纪~18世纪下半期: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西欧 国家争夺殖民霸权以及英殖民霸权的建立;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20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
本课程系统介绍从1840年到1949年的晚清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主要内容包括:鸦片战争以来中外关系中的每一重大事件的讲解,中国与英美法日俄德等大国以与其他东西方国家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分析,近现代中国外交机构的演变等等。一些纯史实的事件主要由学生自己看书,重点复习需要进行分析的问题。使用的教材为熊志勇和苏浩编著的《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第一章近代之前的中外关系(2课时)
复习目的:本章主要讲授近代之前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特别是清政府的对外政策。实行封建主义制度的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不仅使中国的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同蓬勃兴起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越来越尖锐的矛盾。正确了解这一段历史有助学生理解此后中外关系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为把握近代外交史打下基础。
复习内容:
一、殖XX义势力的东侵-
十六、七世纪以来,虽然国际关系准则已基本形成,但欧洲殖XX义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疯狂的掠夺。其中,葡萄牙人殖民澳门,沙俄向中国东北扩张。
二、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长期以来,中国各封建王朝讲求华夷之辨,一直以世界中心自居,把外国人统称为“夷”。根据这一思想建立起来的宗藩体系中,中国是宗主国。清政府初期对外关系分别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伴随欧洲殖XX义者在世界上进行扩张的是天主教势力。早期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对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作了一定的工作。但随着教会势力的增长,罗马教
1 / 19
皇开始干涉中国内政。再加上殖XX义者在沿海各地的骚扰,清政府担心国家和政权安全而下令施行“闭关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外关系
一、研究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基本立场
中国是在世界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而被动地进入近代社会的。近代中国的若干重大事件与社会变革几乎都与外部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即使是许多内政事务也都深受中外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列强在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同时,不自觉地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变革注入新的因素。宏观的审视主要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从国家主权和民族地位的角度,研究列强的侵略如何使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中国人民如何反抗和斗争,终于迎来民族独立和国家振兴;二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中国人认识西方、学习西方的过程,从接受科学知识到接收政治观念,进而进行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过程。这两种视角的相争与共存构成了中外关系史研究的统一体。
在对列强的侵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人们开始对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迈出的每一步伐(包括前进、后退和徘徊)进行总结,对种种失误进行反思。对于国际法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人对国际法认识的发展、中国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变化、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等方面,近年来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如研究者在对列强获取不平等特权进行分析时便发现,清政府官员在这些重大权利的出让中亦有相当的责任。长期的闭关锁国,使清政府官员对近代国家主权概念茫然无知,以至丧失国家重大利权而不自觉,甚至有时还引为得计。在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形成上都有这种情况发生。
在对政府外交深入研究的同时,学者们对体制外因素对外交的影响也日益关注。国民外交越来越引起学者的浓厚兴趣,如以商会为依托的商人外交、社会团体的非政府外交、社会舆论对外交决策的影响等,都有专题研究面世。此外,中外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与互动,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出现了富有新意的研究。
比较起来,对制度和思想层面的研究便略显不足。外交制度中的一些问题,如外交决策机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外交部门的职司及地位变化等仍有深入研究的余地。对近代中国外交思想演变的整体考察也比较薄弱,迄今尚无近代外交思想发展史的专著。
二、中国外交关系的演变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关系的格局是两个系统并立,一个是亚洲诸国,一个是欧美诸国,两者互不相关,区别不仅是地理上的,而且各自与中国的关系的实质也不同。中国与亚洲入贡各国间的关系是一种国家关系,彼此按定制、定式进行官方交往,真正有来有往,这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一种传统的体制,在历史上早已定型,在运行中很少有什么波澜或变动;双方的交往基本上局限在高层封建统治者之间,与人民很少关联,一般只在于维系已有的联系(乾隆中期即I8世纪60年代以后苏禄与中国的关系中断,其他各国都维系到鸦片战争以后),而不是发展新的关系。这种对外关系体制,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往往把世界一切国家都视为属国;明末以来葡、荷、.俄、英等国派使来华,都被当作贡使,就是这个原因。但不论是从海疆来的西欧、北欧、北美诸国,或者是从陆路来的俄国,都完全在入贡国系统之外,另成为一个系统。它们到中国来,都出于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成为它们扩张的对象。它们极力想进入中国,其来华使节有的不惜照贡使的礼制行事。但终因它们自有一套国际交往体制和准则,而同中国的姐龋,摩擦越来越多。在对中国的关系中,它们居于主动,有的带有侵略性。这是一种有来无往的关系,没有中国人到它们那里去,中国所做的一般.只是对它们各方面的冲击做出反应。当时巾国的国力还强盛,能够有效地抗阻它们的武力侵犯,打退它们的侵略,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自18世纪中叶起,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有限制地允许它们的人民(主要是商人、教士等)入境,严格加以管理,但不与它们发展官方关系,不承认他们派驻广州的代表(领事、商务监督等)的官方身份,不与这些人打交道,不与它们建立国交。这个政策抑制了欧美各国在华扩张势力,保持了自己的完全独立以及与世隔绝。
邻近诸国。主要有朝鲜、琉球、越南、南掌(老挝)、退逻、苏禄、缅甸等,都是向中国入贡的国家,这些国家大多位于中国周边(只有苏禄距离稍远),在清朝前期都或先或后同中国正式建立了关系,其基本形式是入贡和册封:一方面这些国家的统治者按照一定的期限(贡期)、派遣一定职位的官员(贡使)、沿一定的路线(贡道)到中国京城,按一定的仪式将所带土特产品(贡物)献给清朝统治者,是为入贡;另一方面,在它们的新统治者即位时,清朝皇帝颁发一定格式的表文(诏敕)以确认其地位,是为册封。入贡和册封直接体现的是清朝最高统治者与有关各国最高统治者之间地位尊卑之别,实质上所反映的则是封建等级制的国家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相互间的称谓上就是以中国为“上邦”、“上国”,以有关各国为“属国”、“藩邦”。这些国家分别与中国发生双边关系,集所有这类双边关系之和而构成一个亚洲东部特有的带封建性的国际关系体系。中国是这个国际关系体系的中心。
三、近代中外关系的特点
1.近代中外关系是一种复合关系,其主要是侵略与被侵略、反侵略的关系,但同时也是落后的半封建大国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冲突与交流的关系。1853年7月,马克思在分析英国统治印度的未来结果时断言:“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于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屈辱和苦难,带来了不平等的关系,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资太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文化。近代中外关系的建立,导致了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的直接对话,引起了双方剧烈的冲突和交流。起初冲突远远多于交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挑战与危机,同时也创造了变革的机遇与转机。
2.近代中外关系对中国而言,既是被动的、不平等的矢系,也是努力朝着近代化,乃至正常化轨道缓慢推进的关系。中国打开国门完全是被迫的,近代中外关系对中国而言完全是被动的、不平等的,因而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近代中外关系似乎是一条总在下降的曲线。但在事实上,近代中外关系并非一直处于沉沦状态,“中国的主权在条约中不断受到损害;随着民族主义和革命的兴起,主权渐渐地又得到了维护”。近代中外关系的演变曲线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起,中经《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晖条约》、《伊犁条约》、《烟台条约》、《中法和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到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和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时,降至谷底,中国彻底沦为半稍民地。此后,开始缓慢回升。
1861年1月,清前府在列强的压力下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内设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海防五股,总揽外交及与外国有关诸事务。总理衙门设立以前的二十年间,清政府往往临时指派官员对外交涉,处理夷务。总理衙门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殖民化程度的加深,也标志着中国外交机构的专门化。1861年3月,外国公使正式驻节北京。1867年,清廷任命美国前驻华公使蒲安臣为“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班列六部之首”,中国的外交机构更加正规化,外交行为更加规范化,外交体制基本上与国际惯例相接轨。清政府垮合后,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和取而代之的国民党控制的南京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人民群众废约运动的推动下,先后进行了一系列修约和改订新约的活动。北京政府的外交代表曾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等国际会议上,多次正式提出过废除列强在华特权等合理要求1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开创了近代中外关系史上中方拒绝签约的先例。
3.近代中外关系是关系各方力求打破平衡,同时又不得不维持平衡,但最终还是打破了平衡的关系。列强采取了“以华制华”和“联甲制乙”等外交战略;中国经历了从“以夷制夷”的“平衡外交”到结好英美的“重点外交”的转变。近代中国既是列强争夺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