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外关系(1-2)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导论一、研究对象二、学术史回顾1、改革开放前2、改革开放后3、前景与展望三、参考书目一、研究对象中外关系史既是中国史与世界史的交叉学科,是古代史与近现代史的交叉学科,又是涉及外交史、国际关系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科技史、民俗史等各专门史内容的综合学科。
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是从古到今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必须要做跨学科、跨时代、跨地域的综合研究。
1.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研究。
2.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的研究。
3.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的研究。
4.中国与外国的比较研究。
⏹刘大年著, 《美国侵华史》,人民出版社,1954年12月⏹卿汝楫著,《美国侵华史》两卷,三联书店1952年、1956年⏹魏子初《美帝在华经济侵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钦本立《美国经济侵华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卿汝楫《美国侵略台湾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张雁深《美国侵略台湾史(1847—1895)》(人民出版社1956年)、《中法外交关系史考》(文哲研究社1950年)、《日本利用所谓“合办事业”侵华的历史》(三联书店1958年)⏹鲍正鹄《鸦片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4年)⏹列岛编《鸦片战争论文专集》(三联书店1958年)⏹魏建猷《第二次鸦片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三联书店1965年)⏹牟安世《中法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贾逸君《甲午中日战争》(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郑昌淦《中日甲午战争》(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陈联芳《朝鲜问题与甲午战争》(三联书店1959年)⏹戚其章《中日甲午威海海战》(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凌大《法帝侵华史》(新潮书店1951年)⏹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5年)⏹佘素《清季英国侵略西藏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胡滨《十九世纪末叶帝国主义争夺中国权益史》(三联书店1957年)⏹丁名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58年、人民出版社1961年)⏹外交学院《中国外交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990年、1988年、1995年出版。
近代中国外交大学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
第一章清朝前期的中外关系1、宗藩模式华夏中心观----等级制的国际关系体系藩属国:朝鲜、琉球、安南(越南)、暹罗(泰国)、缅甸、东南亚、中亚的其他一些周边国家2、宗主国与藩属国的权利和义务:*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中维持正当秩序。
向藩属国王派遣使节主持册封仪式,颁发皇帝的册封诏书,承认国王的合法地位。
在藩属国遭受外来入侵时,给予援助;在他们遭遇灾难时,派送宣慰使节和安抚诏令。
*藩属国:按时进贡、请求册封,奉行中国之正朔,尊奉中国为上国。
2、清代负责处理内外藩属事务的部门*礼部:东南邻国及海道来华的南洋、西洋各国的事务。
*理藩院:前身是1636年设立的蒙古衙门,负责处理满蒙关系。
1638年改为理藩院,成为与六部并列的机构。
3、宾礼:维系宗主与藩属关系的礼仪朝聘:宗藩模式中处理番邦事务的最基本方式使团住所:会同四译馆(译馆,不同于现代的使馆)呈递国书:表呈递国书程序:礼部4、中英外交往来马戛尔尼:1792年乾隆嘉庆时期,大不列颠国王特命全权派驻中国斯当东:使团秘书暨顶替大使之全权公使。
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访华第二章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制度的建立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首先破坏了关税自主权。
(小题)2、领事裁判权:(大题)一、在华外人之间的民刑诉讼案件,均由各自的领事审理,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二、中外之间的民事纠纷,外人呈控于领事,领事得先行调查,予以调解,使不成讼,若调解不成,便由领事和地方官共同审理。
三、中外之间的刑事案件,以被告为何国之人,即归何国官署审理、判决。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了近代的“领事裁判权制度”,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北京政府修约外交,中奥、中芬平等条约,取消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权。
3、租界:(大题)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
中外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外近现代史大事对照年表世界近现代史大事记14世纪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15世纪百年战争英法民族国家逐渐形成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517年欧洲宗教改革15世纪后期——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近代史揭开序幕)1583年利玛窦抵达广东,开始传教一、17世纪中——19世纪中,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时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康熙帝开创盛世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1804年拿破仑称帝颁布《拿破仑法典》1840——1919年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二、19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扩展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洋务运动、早期维新思想产生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0年普法战争巴黎公社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垄断资本、资本全球扩张1882年德意奥三国缔结同盟1883—19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兴中会成立1895—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1899—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清末新政1911年辛亥革命运动1913年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开始四、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1919年—1927年(五四、建党、国民革命时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五、1919——1929年,凡——华体系形成,战后资本主义稳定发展时期1919年巴黎和会五四运动1921年华盛顿会议新经济政策推行中共成立(一大)1922年苏联成立中共二大1923 中共三大1924 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1925 五卅运动1926年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夭折2、1927年—1937年(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1928年宁汉合流东北易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六、1929——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各种矛盾激化1930—1934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五次围剿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成立淞沪抗战1933年希特勒上台罗斯福新政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瓦窑堡会议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193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3、(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形成“七·七”事变“二战”在亚洲拉开序幕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八·一三”事变淞沪抗战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慕尼黑会议正面战场四大会战《论持久战》发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突袭波兰欧战爆发1940年法国败降不列颠空战开始百团大战1941年德国突袭苏联“二战”扩大汪伪政府建立皖南事变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进一步扩大中共采取一系列巩固解放区的措施1942年中、美、苏、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形成1943年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德国投降日本投降联合国成立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取得胜利八、1945——1991年二战后雅尔塔体制形成,美苏冷战4、(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中共七大重庆谈判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及重点进攻1947年美国宣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1947年国共大决战(三大战役)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经互会成立渡江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西德、东德成立蒋介石逃往台湾中国现代史1、过渡时期(1949——1956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土地改革抗美援朝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煤钢共同体条约》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国一届人大召开1955年万隆会议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1957——1966年)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总路线等三面红旗1959年——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柏林墙建立党中央实行“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65年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3、文革时期(1966——1976年)1966年文革开始1967年欧共体成立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中日建交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军越战结束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1980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等地试办“经济特区”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1989年东欧剧变中苏关系正常化1990年中央宣布“浦东开发”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九、1991年——至今冷战结束一超数强新格局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欧盟成立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3年“汪辜会谈”1995年世贸组织开始正式运作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
1、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外关系
西力东渐 :
◦ 西方殖民势力来到东方,对中国及周边产生影响,涉及到 “挑战”与“应战”。 ——参见汤因比《历史研究》
清朝前期的世界与中国:
◦ 殖民势力东侵
资本主义兴起 近代国际关系准则形成 海外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方式 葡萄牙占据澳门、沙俄在中国北部进行边疆扩张
《望厦条约》
◦ 共34款及税则,其中部分内容与中英《虎门条约》相似。 突出不同之处是对领事裁判权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使在 中国领土上的外国人可以不接收中国法律的管辖,严重破 坏了中国主权的干政。
◦ 与《南京条约》相比,《望厦条约》是它在中国身上的又 一道更为沉重的枷锁,并成为尔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 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典型写照
英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仍然未能打开中国大门 中国顺差(出超)英国逆差(入超)
单位:千万元
1
0
1818年
1820年
1827年
英国输华总值
中国输英总值
英国对华贸易入超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
英国 扭转逆差
对华倾销鸦片
打开市场
入
正 当
出
超贸 超
禁 烟
易
运
中国
严重灾难
动
财政 危机
吏治腐败 军备废弛
危害 身心
1839年6月3日 至25日,林则徐 主持在虎门海滩
销毁收缴的鸦
片,使禁烟运动
达到最高潮。是
近代史上著名的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广场
英国发动战争
◦ 爆发原因:
中英贸易矛盾
英国:企图打开中国门户 中国:强化闭关政策,禁烟过程中断绝正常往来,激化矛盾,使鸦片成为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年):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借口:林则徐禁烟侵略国家:英国地区:战争主要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人物:关天培重要事件: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条约:《南京条约》(时间、内容)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侵略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地区:战争主要在广东和京津地区,北京被攻陷。
重要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根本原因: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侵略国家:日本地区:主要在朝鲜、黄海、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进行人物:邓世昌、丁汝昌主要事件:黄海海战(大东沟)、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条约:《马关条约》(时间、人物、内容)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根本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侵略国家:英、法、美、俄、德、日、意、奥地区:主要在京津地区进行,北京再次被攻陷。
主要战役:廊坊战役条约:《辛丑条约》(时间、国家、内容、影响)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列强侵华格局1、19世纪初期:居资本主义工业生产首位的英国在鸦片战争中率先侵入中国,并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保持侵略优势。
2、19世纪中期:俄、法、美、德相继侵入,它们一面勾结加深对华侵略,一面互相争夺侵略利益。
3、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开始瓜分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使清政府成为其侵略中国的工具,这样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格局。
4、一战期间: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并攫取德国在山东的一切侵略权益,势力迅速上升,已与英国相匹敌,几乎打破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割据。
5、一战后:在美国的操纵下,华盛顿会议上日本被迫妥协,中国又回复到被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
中外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中外近现代史大事对照年表世界近现代史大事记14世纪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15世纪百年战争英法民族国家逐渐形成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517年欧洲宗教改革15世纪后期——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近代史揭开序幕)1583年利玛窦抵达广东,开始传教一、17世纪中——19世纪中,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时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康熙帝开创盛世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诞生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1804年拿破仑称帝颁布《拿破仑法典》1840——1919年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二、19世纪40年代——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扩展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洋务运动、早期维新思想产生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0年普法战争巴黎公社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三、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垄断资本、资本全球扩张1882年德意奥三国缔结同盟1883—19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兴中会成立1895—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1899—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清末新政1911年辛亥革命运动1913年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开始四、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1919年—1927年(五四、建党、国民革命时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五、1919——1929年,凡——华体系形成,战后资本主义稳定发展时期1919年巴黎和会五四运动1921年华盛顿会议新经济政策推行中共成立(一大)1922年苏联成立中共二大1923 中共三大1924 国民党一大(国共合作)1925 五卅运动1926年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夭折2、1927年—1937年(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1928年宁汉合流东北易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六、1929——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各种矛盾激化1930—1934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五次围剿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成立淞沪抗战1933年希特勒上台罗斯福新政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开始1935年“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瓦窑堡会议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1937——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3、(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形成“七·七”事变“二战”在亚洲拉开序幕苏联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八·一三”事变淞沪抗战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慕尼黑会议正面战场四大会战《论持久战》发表,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国突袭波兰欧战爆发1940年法国败降不列颠空战开始百团大战1941年德国突袭苏联“二战”扩大汪伪政府建立皖南事变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进一步扩大中共采取一系列巩固解放区的措施1942年中、美、苏、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形成1943年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德国投降日本投降联合国成立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取得胜利八、1945——1991年二战后雅尔塔体制形成,美苏冷战4、(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中共七大重庆谈判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及重点进攻1947年美国宣布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1947年国共大决战(三大战役)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经互会成立渡江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西德、东德成立蒋介石逃往台湾中国现代史1、过渡时期(1949——1956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土地改革抗美援朝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煤钢共同体条约》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全国一届人大召开1955年万隆会议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1957——1966年)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总路线等三面红旗1959年——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柏林墙建立党中央实行“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65年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3、文革时期(1966——1976年)1966年文革开始1967年欧共体成立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中日建交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军越战结束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至今)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1980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等地试办“经济特区”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1989年东欧剧变中苏关系正常化1990年中央宣布“浦东开发”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九、1991年——至今冷战结束一超数强新格局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欧盟成立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3年“汪辜会谈”1995年世贸组织开始正式运作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
中 国 近 代 史 各 阶 段 历 史 特 征 ———内 在 联 系 表
中国近代史各阶段历史特征———内在联系表项目世界形势与列强侵华社会经济与阶级关系主要矛盾与政局变迁思想探索与文化发展晚清前期(19世纪40年代~70年代)1、英法美工业革命,加剧远东殖民(原料、市场),以武力打开国门、进行商品输出为特征;两次鸦片战争与边疆危机出现。
2、英国为侵华主角,占优势地位,法国次之,美国尾随;封建沙俄乘机扩张领土1、社会经济从半殖民地化向半封建转变;列强通过特权进行商品倾销,把中国逐步卷入世界市场,中国外贸从出超转为入超;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但开始解体;工业近代化起步(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随之产生。
2、中国无产阶级和民资相继产生。
1、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日益加深,社会主要矛盾开始转变,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成为两大时代课题。
2、清廷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更迭,统治格局变化(慈禧听政、洋务派形成,汉族地主势力崛起),传统理藩开始转向近代外交(总理衙门);中外关系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埠,从排外对抗到“暂时和好”。
3、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太平天国拜上帝教和绝对平均主义1、由浅入深;西学基本限于器物技术层面,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师夷”思潮、洋务思潮、早期维新思潮迭起。
2、留学序幕揭开和新式学堂创办。
后期(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1、列强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进入垄断,侵华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为特征;边疆新危机迭起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瓜分狂潮与八国联军战争。
2、美德日侵华势力剧增;列强共同支配局部形成,侵华矛盾日趋尖锐。
1、封建经济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并存,构成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列强资本输出(贷款、筑路、采矿、设厂),控制经济命脉;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在夹缝中初步发展(棉纺织业)。
2、民族资产阶级和近代知识分子力量壮大,逐步登上政治舞台。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民族矛盾突出。
进入20世纪,两大主要矛盾汇流,主要体现为人民大众与清统治集团矛盾,社会处于急剧动荡之中,2、清廷历经光绪、宣统二朝,三大新政此起彼伏,专制政体向立宪政体艰难迈进;中外关系从再对抗到完全屈服,清廷成为列强侵华工具;近代军阀势力形成。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八 中外关系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八中外关系(一)中日关系一、中国古代中日关系发展⑴友好交往时期(汉、唐、宋、元、明前期)①两汉时期:1政治交往: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与汉”;东汉武帝时,日本“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汉委奴国王”金印,后来,日本又“遣使奉献”。
经济交往: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②唐朝:1全方位的交往:互遣使节,日本有13批遣唐使到唐;唐文化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仿照唐制;学习建筑,教授儒教;贸易往来。
2人物: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高僧鉴真。
③从宋朝到明朝前期:中日之间经济贸易成为双方关系的主流,两国人民由此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优良传统,成为以后友好关系发展的基础.⑵对抗与友好并存时期(明后期、清)①明朝后期,日本一些浪人和武士勾结中国东南沿海的奸商形成倭寇,严重威胁到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余大猷英勇抗倭,肃清了其势力.②1592年和1597年,日本丰臣秀吉两次派兵攻打朝鲜,中国明朝先后派李如松和邓子龙入朝抗击日本侵略军,李舜臣与邓子龙双双牺牲,形成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③明朝时期,中日贸易往来成为双方关系重要纽带.清朝晚期,中国以陈独秀,鲁迅等为代表的大量留学生留学日本,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革命思想的传播.二、中国近代:日本侵华从鸦片战争的新中国成立:日本战争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育,中日关系恶化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这一改革使日本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日本也积极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提倡“文明开化”,成为亚洲唯一的、最强大的国家。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度过程中,制定了“征韩侵华”的政策,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朝鲜和中国:①1894—1895年又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并打败清朝政府,强签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勒索白银2亿3千万两,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剧增的重要因素。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专题复习近代现代中国外交 最新
近代现代中国外交第一:历届政府的外交:1840-1912一、清政府的屈辱外交。
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
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
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
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所谓对外政策,主要是指一国对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的考察认识、判断评价及相应的决策措施。
19世纪及20世纪初,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及特征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比较零散,未形成明显的特征框架。
笔者按其历史发展的进程将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大致分为四个历史时期:(1)第一个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贵华贱夷,闭关锁国,清朝与周边国家维持着长期的和平。
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
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
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2)第二个时期,19世纪40至50年代,清朝缺乏主权观念,但增加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见容于自身的传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
近代中外关系史-1
(二)外国在华银行势力的扩张 (三)中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3、中英交涉
4、中法交涉 5、中俄交涉 6、中美交涉 7、中葡澳门交涉
黄遵宪对外交涉主张
交涉之法
一、“挪展之法,如一事期效八成,则先以九成十成出之, 以期退步。” 二、“渐摩之法,如既切而复磋,既琢而复磨,以求精到, 如得寸则一寸,得尺则一尺,以期渐进也。” 三、“抵制之法,如此事不便于我,则兼及他事不便于彼 者藉以牵制,如甲事有益于彼,则别寻乙事有益于我者 以索其酬报是也。”
(2)科学名词的确定
(3)中国人的参与 3、西方传播的影响 (三)中国文化的西传和东传
五、太平天国前期的对外关系 (一)太平天国的对外观念与对外政策
1、对外观念
(1)有对外友好的表示 金田起义前,洪秀全曾说“如果上帝助吾恢 复祖国,我当教各国各自保管其产业而不侵 害别人所有;我们将要彼此有交谊,互通真 理及知识,而各以礼相接;我们共拜同一之 天父,共敬世界救主天兄之真道,这是我的 灵魂被接上天后之大愿也。”
三、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状况 (一)民国时期 (二)1949-1966年 (三)文革时期 (四)1976年以来 四、研究机构和代表性学者
第一章 近代中外关系的前奏
参考书目 张维华《明清之际中西关系简史》 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 比较研究》 萧致治、杨卫东编撰《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纪事》 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停滞的世界——两个世 界的撞击》 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觐见乾隆纪实》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 黄一农《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交涉应对技巧: “于固执已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于争执已权,则托于我国愿同 协办;于要求已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 外交辞令:“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谓其酌度;不 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词气终不愤激”。 应对挫折和变化的态度:“词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谒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 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幸而获济,则吾民受护商 之益;不幸而不济,彼国亦必服其谋国之忠。” ——黄遵宪《上某星使论外交书》(1896年)
近现代的中外关系
近现代的中外关系一、近现代不同阶段的中外关系1、晚清时期第一阶段(从1840年到1860年);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开端,林则徐等开明地主开始“开眼看世界”。
第二阶段(从1861年到甲午战争之前):“和局”,清政府办洋务以自强。
第三段(从1894年至1912年);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华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在成立以后颁布的《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敢同帝国主义彻底决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支持他称帝,于1915年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中除第5条部分内容以外的其他全部要求。
1924年,孙中山北上时明确提出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的中国的势力。
1927年初,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对苏联、亲近帝国主义。
3、新中国时期正确认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1)外交政策的本质及决定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从本质上都是国内政治的延伸,它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权阶级属性;国家利益;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
(2)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争取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在和平、平等的基础上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至少有一个正常关系。
(3)新中国外交的几个特点:①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最基本特点;②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与团结,始终是我国我交政策的立足点;③我国外交经历了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过程;④转变与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外交的又一重要基石。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外交战略是建国以来的外交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把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外部条件作为我国对外战略的首要目标,由原来的重安全走向重发展;②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③树立中国的和平形象,消除外界对我国发展的疑虑。
近代中外贸易关系变化的趋势和特点
近代中外贸易关系变化的趋势和特点:近代中外贸易关系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观察。
首先,从整体上来看,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趋势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外贸易关系逐渐加强,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其次,中外贸易关系的变化趋势也体现在商品结构上。
在近代早期,中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而进口商品则主要是鸦片、棉毛纺织品和工业制造品。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转型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逐渐转向工业制成品,进口商品结构也逐渐转向高科技产品和能源资源类产品。
此外,中外贸易关系的变化趋势还体现在贸易伙伴的选择上。
在近代早期,中国的贸易伙伴主要是英国、美国等西方列强,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贸易伙伴逐渐扩大到全球各地,特别是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
最后,中外贸易关系的变化趋势还体现在贸易方式和贸易政策的调整上。
在近代早期,中外贸易主要通过广州十三行进行,贸易方式较为单一。
而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建立,中外贸易方式逐渐多样化,同时中国的贸易政策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如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自由贸易区战略等。
总的来说,近代中外贸易关系的变化趋势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到规模和数量的变化,更涉及到商品结构、贸易伙伴选择和贸易方式及政策的调整等多个方面。
这些变化趋势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逐步转型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更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和互利合作不断深化。
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近现代)
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1945年《联合国宪章》签署,联合国成立。
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演说。
1947年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试飞成功。
1900年前后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1900年德国物理学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进一步发展。
20世纪上半期苏联文学高度繁荣。
20世纪现代主义美术。
1856~19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
鸦片战争后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等企业。
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
1935年电影《渔光曲》在国际上获奖。
1937年以后沦陷区企业为日军破坏或吞并。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33年1月德国法西斯统治建立。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51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957年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原子能共同体条约。
中国近代史: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的关系
e智网201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汇总专题为您第一时间公布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2013年高考满分作文2013高考零分作文同时邀请名师对高考作文点评欢迎广大网友参与评论选出您认为最艺术的2013年高考作文题目
中国近代史:中反动势力之间的关系 1、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闭关锁国”——对抗——暂时和好——再对抗——完全屈服,最后成为“洋人的朝廷”。 2、北洋军阀政府与列强的关系:投靠帝国主义,形成割据势力,争权夺利。 3、国民政府与列强的关系:投靠英、美,反共反人民。 结论:中国要独立、富强,反帝反封建,缺一不可。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 和中外关系
4.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
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 )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 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2)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表现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时期, 为不结盟政策。 为不结盟政策。 3)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
1.建国初期的外交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 一边倒” “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外交新局面的开拓(1949年至 世纪 年代中期) 年至20世纪 年代中期) )外交新局面的开拓( 年至 世纪50年代中期 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个国家建交; 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 个国家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日内瓦会议; 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日内瓦会议;亚 非会议 2.外交环境恶化(20世纪 年代中期至 年代) 世纪50年代中期至 年代) .外交环境恶化( 世纪 年代中期至60年代 方针:两个拳头出击. 方针:两个拳头出击.一大片 表现: 美国敌视中国,侵越战争等;中苏关系恶化; 表现: 美国敌视中国,侵越战争等;中苏关系恶化;大力发 展与亚非拉美等国家的关系,与柬埔寨.老挝. 展与亚非拉美等国家的关系,与柬埔寨.老挝.古巴等 二十多个国家建交。 二十多个国家建交。
一.影响中国外交的因素及外交历程
近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演变
近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演变吕光凤05 王芳07(水土学院2013级农水班20134031)摘要: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演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的规律与认识关键词:清朝;中美;中日;一、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演变:(一)清政府外交(1840-1912)——屈辱外交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
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
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
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分为四个时期:(1)第一个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鸦片战争以前: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
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
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2)第二个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缺乏主权观念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至50年代: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见容于自身的传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20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精华笔记本课程系统介绍从1840年到1949年的晚清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
主要内容包括:鸦片战争以来中外关系中的每一重大事件的讲解,中国与英美法日俄德等大国以与其他东西方国家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分析,近现代中国外交机构的演变等等。
一些纯史实的事件主要由学生自己看书,重点复习需要进行分析的问题。
使用的教材为熊志勇和苏浩编著的《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第一章近代之前的中外关系(2课时)复习目的:本章主要讲授近代之前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特别是清政府的对外政策。
实行封建主义制度的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不仅使中国的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同蓬勃兴起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越来越尖锐的矛盾。
正确了解这一段历史有助学生理解此后中外关系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为把握近代外交史打下基础。
复习内容:一、殖XX义势力的东侵-十六、七世纪以来,虽然国际关系准则已基本形成,但欧洲殖XX义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疯狂的掠夺。
其中,葡萄牙人殖民澳门,沙俄向中国东北扩张。
二、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长期以来,中国各封建王朝讲求华夷之辨,一直以世界中心自居,把外国人统称为“夷”。
根据这一思想建立起来的宗藩体系中,中国是宗主国。
清政府初期对外关系分别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
伴随欧洲殖XX义者在世界上进行扩张的是天主教势力。
早期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对传播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作了一定的工作。
但随着教会势力的增长,罗马教1 / 19皇开始干涉中国内政。
再加上殖XX义者在沿海各地的骚扰,清政府担心国家和政权安全而下令施行“闭关政策”。
三、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中国的自然经济状况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贸易的正常发展,特别是造成中英贸易的极大不平衡,英国入超。
英国先后派遣马戛尔尼等使团来华,试图获取贸易等特权来解决这个问题,但遭到清政府的拒绝。
两国矛盾日益尖锐。
第二章第一次鸦片战争(2课时)复习目的:这章介绍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重要事件--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四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追随英法,染指中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 英法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向中国走私鸦片, (2)“门户开放”,独立侵华。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政策,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 (3) 扶蒋控制中国。1927年后积极扶植蒋介石政权,控制 中国。 (4)“二战”期间,中美合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 卷人战争,中美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抗日。
四、主要大国间的关系
1、英法关系 2、法德关系 3、英德关系 4、英美关系 5、美日关系 6、美苏关系
1、英法关系
⑴18世纪 —19世纪中期,英法间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 发生多次战争。 ⑵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 败俄国。 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 协约”对付共同敌人德国 。 ⑷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想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 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⑸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都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 务。
(三)、二战后至今: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演变
阶段特征: 1.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级格 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2.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 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雅尔 塔体系受到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雅尔 塔体系最终解体。 3.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从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发展的 过渡时期;
(一)中美关系
(5)扶蒋反共,控制中国。二战结束后,美国为达到控制 中国的目的,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援助蒋介石发动内战。 (6)政治孤立、经济封锁,走向对抗。1949年新中国成 立,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并 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阻挠我国对台湾的解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外关系一、研究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基本立场中国是在世界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而被动地进入近代社会的。
近代中国的若干重大事件与社会变革几乎都与外部世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即使是许多内政事务也都深受中外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列强在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同时,不自觉地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变革注入新的因素。
宏观的审视主要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从国家主权和民族地位的角度,研究列强的侵略如何使中国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中国人民如何反抗和斗争,终于迎来民族独立和国家振兴;二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研究中国人认识西方、学习西方的过程,从接受科学知识到接收政治观念,进而进行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过程。
这两种视角的相争与共存构成了中外关系史研究的统一体。
在对列强的侵略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人们开始对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迈出的每一步伐(包括前进、后退和徘徊)进行总结,对种种失误进行反思。
对于国际法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人对国际法认识的发展、中国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变化、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等方面,近年来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
如研究者在对列强获取不平等特权进行分析时便发现,清政府官员在这些重大权利的出让中亦有相当的责任。
长期的闭关锁国,使清政府官员对近代国家主权概念茫然无知,以至丧失国家重大利权而不自觉,甚至有时还引为得计。
在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的形成上都有这种情况发生。
在对政府外交深入研究的同时,学者们对体制外因素对外交的影响也日益关注。
国民外交越来越引起学者的浓厚兴趣,如以商会为依托的商人外交、社会团体的非政府外交、社会舆论对外交决策的影响等,都有专题研究面世。
此外,中外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与互动,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出现了富有新意的研究。
比较起来,对制度和思想层面的研究便略显不足。
外交制度中的一些问题,如外交决策机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外交部门的职司及地位变化等仍有深入研究的余地。
对近代中国外交思想演变的整体考察也比较薄弱,迄今尚无近代外交思想发展史的专著。
二、中国外交关系的演变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关系的格局是两个系统并立,一个是亚洲诸国,一个是欧美诸国,两者互不相关,区别不仅是地理上的,而且各自与中国的关系的实质也不同。
中国与亚洲入贡各国间的关系是一种国家关系,彼此按定制、定式进行官方交往,真正有来有往,这是中国对外关系的一种传统的体制,在历史上早已定型,在运行中很少有什么波澜或变动;双方的交往基本上局限在高层封建统治者之间,与人民很少关联,一般只在于维系已有的联系(乾隆中期即I8世纪60年代以后苏禄与中国的关系中断,其他各国都维系到鸦片战争以后),而不是发展新的关系。
这种对外关系体制,是中国封建统治者往往把世界一切国家都视为属国;明末以来葡、荷、.俄、英等国派使来华,都被当作贡使,就是这个原因。
但不论是从海疆来的西欧、北欧、北美诸国,或者是从陆路来的俄国,都完全在入贡国系统之外,另成为一个系统。
它们到中国来,都出于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成为它们扩张的对象。
它们极力想进入中国,其来华使节有的不惜照贡使的礼制行事。
但终因它们自有一套国际交往体制和准则,而同中国的姐龋,摩擦越来越多。
在对中国的关系中,它们居于主动,有的带有侵略性。
这是一种有来无往的关系,没有中国人到它们那里去,中国所做的一般.只是对它们各方面的冲击做出反应。
当时巾国的国力还强盛,能够有效地抗阻它们的武力侵犯,打退它们的侵略,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
自18世纪中叶起,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有限制地允许它们的人民(主要是商人、教士等)入境,严格加以管理,但不与它们发展官方关系,不承认他们派驻广州的代表(领事、商务监督等)的官方身份,不与这些人打交道,不与它们建立国交。
这个政策抑制了欧美各国在华扩张势力,保持了自己的完全独立以及与世隔绝。
邻近诸国。
主要有朝鲜、琉球、越南、南掌(老挝)、退逻、苏禄、缅甸等,都是向中国入贡的国家,这些国家大多位于中国周边(只有苏禄距离稍远),在清朝前期都或先或后同中国正式建立了关系,其基本形式是入贡和册封:一方面这些国家的统治者按照一定的期限(贡期)、派遣一定职位的官员(贡使)、沿一定的路线(贡道)到中国京城,按一定的仪式将所带土特产品(贡物)献给清朝统治者,是为入贡;另一方面,在它们的新统治者即位时,清朝皇帝颁发一定格式的表文(诏敕)以确认其地位,是为册封。
入贡和册封直接体现的是清朝最高统治者与有关各国最高统治者之间地位尊卑之别,实质上所反映的则是封建等级制的国家关系。
这种关系表现在相互间的称谓上就是以中国为“上邦”、“上国”,以有关各国为“属国”、“藩邦”。
这些国家分别与中国发生双边关系,集所有这类双边关系之和而构成一个亚洲东部特有的带封建性的国际关系体系。
中国是这个国际关系体系的中心。
三、近代中外关系的特点1.近代中外关系是一种复合关系,其主要是侵略与被侵略、反侵略的关系,但同时也是落后的半封建大国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列强之间冲突与交流的关系。
1853年7月,马克思在分析英国统治印度的未来结果时断言:“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这一论断同样适用于列强在中国的统治。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屈辱和苦难,带来了不平等的关系,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资太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文化。
近代中外关系的建立,导致了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的直接对话,引起了双方剧烈的冲突和交流。
起初冲突远远多于交流。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既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挑战与危机,同时也创造了变革的机遇与转机。
2.近代中外关系对中国而言,既是被动的、不平等的矢系,也是努力朝着近代化,乃至正常化轨道缓慢推进的关系。
中国打开国门完全是被迫的,近代中外关系对中国而言完全是被动的、不平等的,因而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近代中外关系似乎是一条总在下降的曲线。
但在事实上,近代中外关系并非一直处于沉沦状态,“中国的主权在条约中不断受到损害;随着民族主义和革命的兴起,主权渐渐地又得到了维护”。
近代中外关系的演变曲线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起,中经《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晖条约》、《伊犁条约》、《烟台条约》、《中法和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到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和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时,降至谷底,中国彻底沦为半稍民地。
此后,开始缓慢回升。
1861年1月,清前府在列强的压力下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内设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海防五股,总揽外交及与外国有关诸事务。
总理衙门设立以前的二十年间,清政府往往临时指派官员对外交涉,处理夷务。
总理衙门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殖民化程度的加深,也标志着中国外交机构的专门化。
1861年3月,外国公使正式驻节北京。
1867年,清廷任命美国前驻华公使蒲安臣为“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
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班列六部之首”,中国的外交机构更加正规化,外交行为更加规范化,外交体制基本上与国际惯例相接轨。
清政府垮合后,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和取而代之的国民党控制的南京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人民群众废约运动的推动下,先后进行了一系列修约和改订新约的活动。
北京政府的外交代表曾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等国际会议上,多次正式提出过废除列强在华特权等合理要求1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开创了近代中外关系史上中方拒绝签约的先例。
3.近代中外关系是关系各方力求打破平衡,同时又不得不维持平衡,但最终还是打破了平衡的关系。
列强采取了“以华制华”和“联甲制乙”等外交战略;中国经历了从“以夷制夷”的“平衡外交”到结好英美的“重点外交”的转变。
近代中国既是列强争夺利益的聚焦点,也是列强平衡关系的调节器。
因此,近代中外关系就成了远东国际关系的晴雨表。
4.近代中外关系对中国既有负面影响,又有正面影响,其影响之深远,超过了任何时期。
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仅是近代中外关系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近代中外关系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都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过关键性作用,由此不难看出近代中外关系史在中国近代史中的特殊地位。
鸦片战争后,列强千涉中国内政,甚至操纵中国内政,使得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逐渐沦为半殖民地,中国人民随之成为饱受欺辱的“准亡国奴”。
与此同时,列强把中国强行纳入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中心的国际关系的大格局中,中国从此不再是封闭的中国,而是世界的中国,中国人在屈辱的对外交往中,从侵略者那里学习外交ABC,这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在短短一百年里,完成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的“三级跳”。
这种思想跳跃的内部条件并不完全成熟,跳跃的实现主要得益于外力的作用。
近代中国历史上每次大的思想擅变和社会变迁几乎都是以中外关系中的重大事件为契机实现的,近代中外关系对中国的影响之深远,是任何时期无法比拟的。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近代中国百年史,正是在中外关系的巨笔挥动下写就的。
四、关于近代中外关系的几个问题1、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外不平等关系的开端。
关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历来存在着为保护对华鸦片贸易和为开展对华自由贸易两种观点,中外学者一般分持前后两种不同看法。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这两种因素兼而有之的双重动因说、并指出前者是一段时间内起重大作用的直接因素,后者则是长远起作用的根本因素,是基本动因。
在论及清政府对待鸦片贸易及战和抉择的态度时,曾一直认为有严禁派和弛禁派、抵抗派和投降派之分。
80年代中期始,一些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认为道光皇帝一直主张严禁鸦片,清政府内只有禁烟策略之别,而无弛禁派和严禁派之分,统治集团中并不存在一个鸦片利益集团。
一些学者还指出,不少鸦片战争前期痛言主剿的“英雄”,后期都变成了高唱主和的头面人物。
他们认为不应简单地把主张和谈视为投降,并以此来划分抵抗派和投降派。
研究者通过考证指出,所谓“川鼻草约”,是英方单方面制定的条文,琦善并未在该草约上签字。
对于:《南京条约》及随后而来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学者们的共识是: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使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几个资本主义强国初步进入中国,开始把古老的中国纳入近代世界,并由此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及方向。
2、不平等条约体系与中国的世界历史。
关于不平等条约的发展,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确立的一批中外条约极大地扩允了列强在华特权,不平等条约由此初步形成体系。
甲午战争后的《马关条约》使日本得到西方列强在华已有的一切特权。
该条约还反映出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成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转向帝国主义侵略的―个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