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历史对比ppt
合集下载
古今中外-世界的建筑奇迹(全)
古 中 今 外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又名为多伦多电视塔,作为当今 世界第二高的通讯塔,其建于1976年,目的是显示加拿 大强大的工业。塔内拥有将近1776级的金属阶梯,塔高 约305米,相当于一百多层楼的高度。塔内装有多部高速 外罩玻璃电梯,只需58秒就可以将游客从电视塔底层送 至最高层,在塔顶可以远远眺望整个多伦多城市以及安大 略湖等周围的景色。
古 中 今 外
伊泰普大坝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 那河,是目前世界第二大水电站。1973年巴西、巴拉圭 两国政府签订协议,由巴西与巴拉圭共建,发电机组和发 电量由两国均分。大坝建设历时16年,耗资170多亿美元, 于1991年5月建成举世界瞩目的伊泰普水电站,大坝全长 7744米,形成面积1350平方千米。目前共有20台发电机 组(每台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年发电 量900亿度。是当今世界装机容量第二大,发电量最大的 水电站。
今
中
外
世界七大 工程奇迹
古 中 今 外
世界七大工程奇迹
世界七大工程奇迹,简 称世界工程奇迹,是指近代 至现代七项最大型的工程, 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出。 它们分别是巴拿马的巴拿马 运河、荷兰的北海保护工程、 美国的帝国大厦和金门大桥、 加拿大的加拿大国家电视塔、 巴西的伊泰普大坝,以及英 国及法国的英法海底隧道。
今
中
外
埃及金字塔
古
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以前,共有一百多座,大部 分位于开罗西南部吉萨高原的沙漠中,其中,最大、最有名的是祖 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 其中,又以胡夫金字塔最为壮观,它相当于一座五十多层的大楼。 据说整个工程历时三十多年才最终完工。一般认为,金字塔是古埃 及法老(国王)的陵墓。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又称吉萨大金字塔, 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主要作为其陵墓,塔高 146公尺,用了共260万块石头,每块重达二吨半,也是世界上最 大、最高的埃及式金字塔。胡夫王金字塔令人吃惊的地方,还有方 位准确度。底部四边几乎是正北、正南,误差更少于1度。胡夫金 字塔的四周,整齐地排列着许多贵族的平顶石墓,宛如众星拱月一 般,衬托出胡夫金字塔无与伦比的0年,位于希腊雅典卫城东南 面,爱丽丝城邦奥林匹亚体育馆旁。神殿本身由石灰岩和 大理石筑成。而宙斯神像高12米,采用了所谓‘克里斯里 凡亭’技术,是在木质支架外加象牙雕成的肌肉和金制的 衣饰。宝座也是木底包金,嵌着乌木、宝石和玻璃,历时 八年之久才完成。神像昂然地接受人们崇拜达九百多年, 但最后基督教结束了一切。公元393年,罗马皇帝一世颁 发敕令,古代奥林匹亚竞技大会在这一年被终止。公元 426年,又颁发了异教神庙破坏令,因此宙斯神像遭到破 坏,古希腊也从此灰飞烟灭。
古今中外历史重要时期对比 PPT课件
10
现代化的类型
• (1)从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 • 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如英法美 • 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如日、俄和亚非拉国家 • (2)从经济体制看,可分为: • 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 • 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 • 混合经济模式: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混合 • (3)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 •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
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 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11
6、20世纪中期年代
“变化”:1、中国社会转型期: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2、国际关系:美苏从同盟关系(反法西斯同盟)
变为敌对关系(冷战)
12
7、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变化”:1、中国外交从“一边倒”到“一大片” 2、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两极格局 3、从国家大力干预到减少干1预3
政治制度: 推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
思想文化: 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 阶级关系: 社会主义等思潮
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形成
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东方从 社会生活: 属于西方。
丰富物质生活,改变价值观念 7
4、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变化”: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
17
8、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变化”: 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区域化、
全球化加强
14
【概念明晰】 “国家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的一种,是垄断资 本主义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 过渡时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产物,由基 本矛盾尖锐化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由国家直接或 间接干预,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初步发展(以美 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二战后进一步发展,其主要 特点是国家采取措施干预经济生活。
现代化的类型
• (1)从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 • 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如英法美 • 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如日、俄和亚非拉国家 • (2)从经济体制看,可分为: • 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 • 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 • 混合经济模式: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混合 • (3)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 •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
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 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11
6、20世纪中期年代
“变化”:1、中国社会转型期: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2、国际关系:美苏从同盟关系(反法西斯同盟)
变为敌对关系(冷战)
12
7、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变化”:1、中国外交从“一边倒”到“一大片” 2、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两极格局 3、从国家大力干预到减少干1预3
政治制度: 推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
思想文化: 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 阶级关系: 社会主义等思潮
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形成
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东方从 社会生活: 属于西方。
丰富物质生活,改变价值观念 7
4、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变化”: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
17
8、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变化”: 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区域化、
全球化加强
14
【概念明晰】 “国家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的一种,是垄断资 本主义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 过渡时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产物,由基 本矛盾尖锐化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由国家直接或 间接干预,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初步发展(以美 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二战后进一步发展,其主要 特点是国家采取措施干预经济生活。
部编新版九年级上册全部历史课件
详细描述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包括 :坚持党的领导、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注重民生和社会公平等。
04
世界史部分
世界史概述
世界史的定义与范围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比较分析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关联性
比较分析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探究历史人物在事 件中的作用和影响。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比较
将不同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有助 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形成学生对历史的全 面认识和理解。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了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矛 盾和民族危机。
新文化运动
提倡科学、民主和新文化,推动思想启蒙 和文化革新。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推动军事、工业、教 育等方面的现代化。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尝试建立君主立宪 和民主共和制度。
03
现代史部分
详细描述
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等社会主义建 设,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结词
阐述改革开放的背景、内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
部编新版九年级上册全部历 史课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01-05
目录
• 古代史部分 • 近代史部分 • 现代史部分 • 世界史部分 • 历史人物与事件分析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提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包括 :坚持党的领导、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注重民生和社会公平等。
04
世界史部分
世界史概述
世界史的定义与范围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比较分析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关联性
比较分析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探究历史人物在事 件中的作用和影响。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比较
将不同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有助 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形成学生对历史的全 面认识和理解。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了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矛 盾和民族危机。
新文化运动
提倡科学、民主和新文化,推动思想启蒙 和文化革新。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推动军事、工业、教 育等方面的现代化。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尝试建立君主立宪 和民主共和制度。
03
现代史部分
详细描述
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等社会主义建 设,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结词
阐述改革开放的背景、内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
部编新版九年级上册全部历 史课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01-05
目录
• 古代史部分 • 近代史部分 • 现代史部分 • 世界史部分 • 历史人物与事件分析
历史专题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
性 质
世 界 近 代 史
俄国 农奴 制改 革
为了巩固统 (1)自改革法令实施之日起,俄国农 治,缓和阶 奴获得人身自由,他们可以拥有自 级矛盾,增 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 强国家实力, 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 避免人民革 (2)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 命的发生, 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 1861年3月3 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 日(俄历2月 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 19日),沙皇 (3)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 亚历山大二 用权,这种购买土地使用权的方式 世正式批准 称之为“赎买”; 并颁布了废 (4)为了控制这些农民,沙皇政府还 除奴隶制的 规定,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 法令。 住地区的“村社”管理。
时 期
改革 名称
背景/ 开始
内容
影响
性质
中 国 古 代 史
隋文帝 初步建 立通过 唐太宗时, 考试选 进士科逐 唐朝 拔人才 渐成为最 科举 的制度,重要的科 制改 隋炀帝 目;武则 革 时,设 天时,创 进士科,立殿试制 标志科 度。 举制正 式确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选 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 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 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 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 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 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 续了1300多年,直到1905 年才被废除。
时 期
改革 名称
背景/ 开始
内容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加 强了中央集权) (2)奖励生产;(国富,提高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的特 权;(兵强) (4)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 建制度) (5)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 权,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影响
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ppt课件
3、朱世杰
朱世杰,元代数学家、教育家,毕生从 事数学教育。有“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 数学家”之誉。朱世杰在当时天元术的 基础上发展出“四元术”,也就是列出 四元高次多项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 方法。此外他还创造出“垛积法”,即 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与“招差 术”,即高次内插法。主要著作是《算 学启蒙》与《四元玉鉴》。
8 ((curr[j]=prev[j-1]+prev[j]))
1 printf '%-4d' ${curr[j]}
9done
2 printf '%-4d\n' ${currrr[*]}) 2 d1one
7、赵爽
赵爽,数学家。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 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 他的主要贡献是约在222年深入研究了《周 髀》,该书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唐 初改名为《周髀算经》该书简明扼要地总结 出中国古代勾股算术的深奥原理。其中一段 530余字的“勾股圆方图”注文是数学史上 极有价值的文献。它详细解释了《周髀算经》 中勾股定理
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 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 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 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 值,取为约率 ,取为密率,其 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 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 的分数.
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 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 边形,这需要化费多少时间和付出 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 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 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 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 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 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 建议把π=叫做"祖率".
古今中外渔业发展比较
差异点:中国更 注重传统和生态 ,外国更注重科 技和市场
4
未来渔业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渔业 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和环保水平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 策,鼓励和支持可持续发展
的渔业发展
资源保护:确保渔业资源的 可持续利用,防止过度捕捞 和破坏生态环境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 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
日本:20世纪 中叶大力发展远 洋渔业,成为全 球最大的渔业国 之一
挪威:20世纪 末大力发展水产 养殖,成为全球 最大的三文鱼生 产国之一
当代渔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现代化渔业技术:采 用先进的捕捞、养殖
和加工技术
渔业资源管理:实施 可持续的渔业资源管
理政策
渔业产业链:形成完整 的渔业产业链,包括捕 捞、养殖、加工、销售
古今中外渔业 发展比较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中国渔业发展历程 02 外国渔业发展历程 03 中外渔业发展比较 04 未来渔业发展趋势
1
中国渔业发展历程
古代渔业发展
夏商周时期:开始出现渔 猎活动,但规模较小
秦汉时期:渔业活动进一 步发展,出现了大规模的
渔业生产和贸易
宋元时期:渔业活动继续 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渔
具和渔法
原始社会:以采集和狩 猎为主,渔业活动较少
春秋战国时期:渔业活 动逐渐增多,出现了专
门的渔村和渔场
隋唐时期:渔业活动达 到鼎盛,出现了许多著
名的渔村和渔场
明清时期:渔业活动逐渐 衰落,但沿海地区仍然保
持着较高的渔业产量
近现代渔业发展
19世纪中叶:中国渔业开始现代 化进程
古今中外数学名人介绍PPT模板
正因为他的杰出贡献,美国的E.T.贝尔在《数学人物》上是这样评价阿基米德的:任何一张开列 有史以来三个最伟大的数学家的名单之中,必定会包括阿基米德,而另外两们通常是牛顿和高 斯。不过以他们的宏伟业绩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来比较,或拿他们影响当代和后世的深邃久远来 比较,还应首推阿基米德。
叁国 外 著 名 数 学 名 人
贰中国近现代数学名人
陈景润(1933.5~1996.3)
• 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由于 他对塔里问题的一个结果作了改进,受到华罗庚的 重视,被 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先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 员,再越级提升为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 委员。
• 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 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 作出了重要改进。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 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 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 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 “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贰中国近现代数学名人
•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而且 非常聪明。一天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 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老师 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老师连连点头称赞他的运 算能力。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一边工 作,一边自学。18岁时,他又染上伤寒病,与死神搏斗半年,虽然 活了下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右腿瘸了。
叁国 外 著 名 数 学 名 人
贰中国近现代数学名人
陈景润(1933.5~1996.3)
• 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由于 他对塔里问题的一个结果作了改进,受到华罗庚的 重视,被 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先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 员,再越级提升为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 委员。
• 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 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 作出了重要改进。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 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 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 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 “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贰中国近现代数学名人
•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而且 非常聪明。一天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 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老师 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老师连连点头称赞他的运 算能力。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一边工 作,一边自学。18岁时,他又染上伤寒病,与死神搏斗半年,虽然 活了下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右腿瘸了。
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发达而近代落后——科学技术史PPT
文化教育方面 儒家文化和封建奴化教育阻滞科技的发展
•思想文化上的儒家文化氛围也束缚了科学的发展。 • 我国封建教育重政治与伦理道德,轻自然科学。 •西方科学的发展往往都有一个较好的文化氛围。 • 封建教育是替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一种奴 如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宗教改革、启 化教育,鄙视技艺。 蒙运动增加了理性和科学的意识,也就大大增强 • “八股取士”的选官制度,其考试命题范围是 了这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氛围,几次科技 革命则更是科技史上的辉煌。 以儒学为主的“四书五经”,培养、选拔出来 的是“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而中国是一个封建专制思想文化特别浓厚的国家, 儒家文化氛围笼罩着一切,支配着一切,理学的 而不是科学人材。 唯心主义,使人们放弃科学的头脑,经学的独断 • 在这种氛围下也就根本不能产生有气魄、创立 像紧箍咒一样,造成了人们非科学的心态,形成 新学说和新理论的科学家,科技发展也就失去 了阻滞科学发展的巨大历史惰性。 了文化基础。
中国落后最重要、最深层的原因就是没有尊重人,没有重视 “人”的权力。国家不是某些精英的国家,而是全体人民的 国家。要使国家繁荣富强,就要形成这样一种机制,它能最 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发挥每一个人的能量,而 要做到这一点,惟有形成一种尊重“人”的文化和体制,让 人人都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充分保障人的权力,真正地 实行民主政制,允许人民自由地思想,百花齐放,这样才能 释放出人民的才智,充分发挥人民的潜力,进而发挥出国家 的潜力。所以尊重人,实行民主与自由的政策,不仅是人权 的要求,也是一个国家能否繁荣昌盛 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 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 • 这种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满足 于一时的风调雨顺,自给自足,安于现状, 绝少有改变传统的开拓和创造精神,对于 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迫切的需求。 • 因而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失去了最根本的原 动力,只能在日益没落腐朽的封建制度的 轨道上蹒跚而行。
初中班会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中华上下五千年》课件 (22张PPT)
贰
阅读准备
此处添加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的描述, 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作品速览
历史是人类一部伟大的教科书,同时也展现了人类文明的轨迹和人类创造的灿 烂文化。学习历史,就要学习它所蕴含的丰富经验和真知。鉴于此,我们编撰了这 本《中华上下五千年》,帮助读者学习历史,增长见识。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 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通过小故事反映大历史,展现大千世界的 风貌;以明快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见证中华文明 的足迹。《中华上下五千年》以时间为主线,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
4 直接叙述
禹的行为表 现了他的自私 与狡猾,而这 也是他变禅让 制为世袭制的 第一步。
大禹死后,伯益为他举行了葬礼。当年大禹为舜举行葬 礼后曾将继承人的位子让给舜的儿子,但没被接受。这次, 伯益效仿大禹的样子,避居起来,假意将王位让给大禹的 儿子启。谁知启并没客气,竟堂而皇之地接受了,登上了 王位。而各部落首领也纷纷前来朝贺。
失利,使各部落首领都变得驯服了,不敢再
6 叙述说明
有反叛的念头,夏启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王将禅让制彻底改 变为世袭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
夏启的成功 即位,揭开了 奴隶制王朝的
朝——夏建立了。中国历史自此从原始社会
序幕。
进入了奴隶社会。
……
精华赏析
本章讲述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从而让读者 了解了世袭制是怎样取代禅让制,“公天下”是如何变成“家天下”的。
3
会大。会大开会始开后始,防后,风氏防风的氏首的领首才领慢才腾慢腾腾地腾步地入步会入场会。场大禹。十大 禹分十恼分火恼,火当,即当派即人派将人防将风防氏风首氏领首斩领首斩。首其。他其部他落部首落领首领
古今中外历史重要时期对比19页PPT
古今中外历史重要时期对比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中外文化对比PPT课件
THANK YOU!
艺设1502 陈冬 侯天诚 齐政 李兆威
第23页/共2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4页/共24页
第18页/共24页
冰封:重 生之门
• 中外影视
暴力街区2014
美国底特律罪恶横行,为了保障市民安全,当 局将市内最危险的罪犯隔离,安置他们在令人 闻风丧胆的罪恶禁区“红砖特区”。在弱肉强 食的“红砖特区”内,残暴冷酷的大毒枭特里 梅因为邪恶核心,卧底探员达米安一直希望将 他绳之于法。另一方面,希望离开禁区重过新 生活的利诺,因为女友罗拉被特里梅因掳走而 心急如焚。拥有共同敌人,来自不同世界,背 景各异的达米安与利诺决定联手对付特里梅 因……
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宫被公认为中世纪世俗 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立面采用连续的哥 特式尖券和火焰纹式券廊,构图别致,色彩明 快。威尼斯还有很多带有哥特式柱廊的府邸, 临水而立,非常优雅。
OPPORTUNI TY
第13页/共24页
中西建筑对比
第14页/共24页
中西建筑对比
第15页/共24页
现代中国建筑
第19页/共24页
暴力街区 2014
中外美术
在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是两大绘画体系,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 东方绘画,一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它们都是人类的精神 创造,但由于东西方生活环境、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哲学观念 的差异,使得二者在艺术创造和表现形式上形成了鲜明对照。
第20页/共24页
• 中外美术
第11页/共24页
• 中外建筑
悉尼歌剧院
位于悉尼市区北部,
东方明珠
是悉尼市地标建筑 物,由丹麦建筑师 约恩·乌松设计,一 座贝壳形屋顶下方 是结合剧院和厅室 的水上综合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注焦点——政体差异 例题2: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罗斯 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 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 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 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根据所学知识,请简要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1. 俄国1861年改革 2. 日本明治维新 3. 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 4. 美国罗斯福新政 (背景、内容、影响)
5.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美国、德国、日本)
2)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2、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中国的改革
3、近现代中外民主政治建设 (1)现代政治文明的两种范式 一、社会主义民主制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1954确立) ②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 形成)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资产阶级代议制 ①英: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②美:总统制共和制 ③法:议会制共和制 ④德: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中国近现代的变法与改革
1)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2)中国现代的改革
A、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 (原因、核心内容、 后果) ①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工业经济体制的调整(原因、核心、结果)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主要改革
1)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2、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C221~1912) ①建立:秦朝 ②演变: 汉——元③强化:明清
比较古代中国选择专制主义与西方的希腊雅典 选择民主政治的不同原因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二、公民集体民主制 1、雅典民主政治 2、古罗马法律制度
2、中外重大改革比较
1)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
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 民拥护,部分大名支持, 建立倒幕基地,武装倒幕
推翻幕府后明治政府,发布的 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 大力推行。 (1)发生在19世纪中期自由 资本主义时期。 (2)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 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 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仅把希望寄 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顽固派 力量强大。 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 但由于资产阶级无实权和顽固派 强大,无法推行。 (1)发生在19世纪末向帝国主 义过渡阶段,成为列强瓜分对象 (2)帝国主义决不愿意中国成 为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 际环境对中国不利。
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4)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
4)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
例题5:
⑴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 国产生的影响 ①原因: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 义未能充分发展。 政治: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思想:统治阶级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文化专制统治阻碍科技和思 想的自由发展。外交:闭关锁国阻碍了中西经济文化的正 常交流。 ②影响: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主权丧失,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冲击了中国落后 的经济体制和思想观念;洋务派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和机器,创办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思想界掀起了一 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促使中国人关注现实、探求救国 救民之路。
⑶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 原因:中国处于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战争的 破坏和建国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中国没有发展先进科 技的环境。建国后不久,“左”的思想日渐严重,没有落 实知识分子政策,对教育没有高度重视,失去了发展机会。
2、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2)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1、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之初往往经济实力不够强大 俄:十月革命前,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落后境地 中:1949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道路充满曲折的主要原因——理 论上出现偏差,出现两种极端现象 1)坚持过时的教条主义理论,拒绝吸收资本主义 社会中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固步自封,各 种矛盾积累最后滑向危机边缘; 2)走向另一个极端使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如戈尔 巴乔夫试图用西方国家价值观和经济、政治模式 改造苏联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按原因和性质分类)
①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 春秋管仲改革
②促进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转化的改革
秦国商鞅变法
③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变革
隋以庸代役,唐租庸调制及两税法,北宋的庆历新政和 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改革,清的“摊丁入亩” ④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2)新中国的工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
首先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国营经济,奠定了恢复 国民经济的基础。随后在国营企业开展了民主改革和 生产改革。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 划,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工矿业成就突出, 鞍钢无缝钢管厂、第一汽车制造厂、飞机制造厂、沈 阳机床场等建设投资。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现在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 体系。
①美国是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 英国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 ②英国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 美国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 ③英国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的关系; 美国总统受到议会的制约。
例题3:英、德是政体相同的国家,但也存在 着较大的差异,其最大的差异在哪里?试分析 差异的原因。
差异:民主化的程度 原因: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方式。
古今中外历史对比
一、同一时间段
1、政治:重大改革;民主政治
2、经济:工业化;经济体制创新与调整
3、文化:科技、思想、文化 二、不同时间段: 1、经济思想 2、货币金融 3、民族精神
一、同一时间段 (一)政治 1、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的两种类型
2、中外重大改革比较 3、近现代中外民主政治建设
一、同一时间段 (一)政治 1、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的两种类型 一、君主专制制度 1、以王权为核心的分封宗法制(BC2070~BC221) 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2)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 改革开放 3)比较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
例题1: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 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 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又有一次发生在70年代 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有关史实回答: • ⑴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 调整机遇”分别是指什么? 俄国: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苏 联
社会 主义 建设 道路 的探 索
1917建 立苏维 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新经 济政策
工业化,农业 集体化,斯大 林模式,成就 失误并存
确 立 制 度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没能摆脱 原有经济 体制束缚
探索失败
建立 政权
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
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 国的影响 原因:内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主权不断沦丧;洋务 运动只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机器,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 制度。 外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 质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大了对 中国的侵略。 影响:①帝国主义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经济上资本输出, 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 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 •
关于改革的原因、目的、内容、作用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改革的根本原因,首先是 (1)改革原因: 经济方面,然后是政治方面的 (2)关系:
原因 (决定)
目的 (决定)
主要内容 (决定)
作用
根本原因 (决定) 关于改革的评价:
本质内容 (决定)
作用(影响)最大
(1)标准: 尽管一切改革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但标准只 有一个,即从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 (2)基本思路: ①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要求; ②然后再看这次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 或违背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要求
斯大林模 式形成发 展
体制改革
探索成功 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现代 企业 形成对外 开放格局 建立社会 主义市经 济体制
中 国
1949 新中 国成 立
三年恢 复 一 五“计 划实施
1956三大改造 完成,十年曲 折探索,十年 文革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 复杂性、艰巨性、曲折性:
比较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异同 背景:内忧外患 目的: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性质:地主阶级改革 相同
内容: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 派遣留学生和创建军队等 结果:失败
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 动了历史的进步。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较全面 不同 中国洋务运动侧重于工业、国防、教 育,改革更不彻底
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表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项目 社会 背景 领导 力量 具体 措施 国际 环境
(1)人民的反抗(2)新兴地 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主、商人不满(3)统治阶级内 (2)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 部(大名、中下武士)分化, 结,封建势力较强大。 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 • • • • • •
从总体上把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