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现代战争史看中外关系的沿革与发展(苏德篇)
战争东线苏德对峙
战争东线苏德对峙战争永远是人类社会不愿提及却又无法逃避的一个话题。
其中,二战期间的苏德对峙堪称世界战争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冲突之一。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交战双方、战争动因以及对峙期间的重要事件等方面全面呈现战争东线苏德对峙的壮阔画卷。
一、历史背景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的崛起和苏联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两个强大势力。
然而,纳粹德国对于东方领土的野心以及苏联对德国的忌惮一直悬而未决。
1939年的德国入侵波兰拉开了二战序幕,标志着苏德对峙的开始。
二、交战双方苏德对峙的主要交战双方分别是纳粹德国和苏联。
纳粹德国由希特勒领导,拥有强大的陆军、空军和装甲部队,以及先进的军事技术。
而苏联由斯大林领导,拥有人数庞大的军队和广阔的领土,但缺乏现代化武器和军事技术。
三、战争动因战争东线苏德对峙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纳粹德国对东方领土的扩张野心。
希特勒希望通过对苏联的入侵来实现“生存空间”的梦想,并建立一个纯粹的“雅利安人”国家。
而苏联则对德国的威胁感到日益增加,决心保卫自己的领土和利益。
四、对峙期间的重要事件1. 巴巴罗萨行动(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入侵,命名为巴巴罗萨行动。
德军以压倒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迅速推进,取得了一系列的军事胜利。
但是,由于苏军的顽强抵抗和苏联冬季的严寒,德军最终陷入了战略的困境。
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畔,成为苏德对峙的重要战役之一。
德军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以控制伏尔加河,但遭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
在激烈的街头战中,苏联最终成功保卫了斯大林格勒,并扭转了战局。
3. 库尔斯克战役(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是二战期间最为具有转折性的战役之一。
德军希望通过攻占库尔斯克,进一步向莫斯科推进。
然而,苏联提前得知了德军的计划,并做好了全面且严密的防守准备。
在一系列的激烈战斗中,苏军成功挫败了德军,并使其受到重大打击。
五、对战争东线苏德对峙的评价战争东线苏德对峙是二战期间具有重要意义的冲突之一,对整个战争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第十二讲 20 世纪30 年代的国际关系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_OK
四、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社会基础
经济危机冲击下,日本垄断资产阶级意图以军事征服开路,夺取 新的市场和原料,为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奠定了社会基础。
11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解体
四、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日本军部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
19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三节 大战前夕的大国间关系 一、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二、 英法苏三国同盟谈判及其失败 三、 英德关系与英德秘密谈判 四、 苏德谈判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0
历史已经证明,绥靖政策并不是维护和平之举,而是纵容法西 斯国家扩大侵略促使二战提前爆发的错误政策。是导致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另外,在此期间,美国的孤立主义与1935年通过的中立法案, 与绥靖政策一样纵容了德意日的侵略扩张活动。
17
第二节 德日意集团的侵略扩张活动与英法美苏的对策
四、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立法案 • (一)“中立政策”的形成原因——美国国内的争论
• 1、初期政变的失败 • 2、 侵略中国与退出国联、废弃海军裁军条约 • 3、法西斯独裁政体的确立 • 4、日本法西斯的特点——不需要组织法西斯政党来夺取政权、 建立军部法西斯独裁的方式
12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四、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三)日本的侵略扩张计划
1936年“国策基准”, 规定了日本的大陆和海洋政策: • 大陆政策的基本方针——企求满洲国的健全发展,消除北方苏 联的威胁,防范英美,实现日满华三国的合作。 • 海洋政策的基本方针——“对南洋、外南洋方面,努力促进民 族经济发展…” • 总之,国策基准定下了南北齐头并进的扩张方针:在陆地上以 苏军为主要目标,先占领西伯利亚,然后进攻蒙古等地。在海上以 美为敌,伺机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占领夏威夷海军基地。
探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战前苏德关系因
探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战前苏德关系因【摘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二战前苏德关系的重要事件。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苏德关系的演变进行探析,从最初的友好到最后的危机。
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以及该条约对苏德关系的影响。
随着苏德关系逐渐紧张,条约最终被终结。
文章将探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德关系的意义,并总结出苏德关系的启示。
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苏德关系的复杂性和变化。
【关键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关系, 背景介绍, 条约签订情况, 苏德关系演变, 条约内容分析, 条约影响, 苏德关系危机, 条约终结, 条约意义, 启示, 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年8月23日德国和苏联签署的一项重要国际条约,它标志着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
而要理解这一条约的签订背景,首先需要了解苏德关系在此之前的演变。
德国和苏联在20世纪初建国后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合作关系,但很快就陷入敌对状态。
随着纳粹党在德国崛起,德国逐渐成为苏联的主要敌人。
而斯大林在苏联内部进行大规模政治清洗并且强化国防力量,也加剧了苏德之间的紧张关系。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这进一步加剧了苏联对德国的警惕。
在这种背景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成为了双方寻求稳定和保障自身利益的重要举措。
通过深入分析苏德关系演变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意义和影响。
1.2 条约签订情况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于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签订。
此次条约意味着德国和苏联承诺相互不侵犯对方领土,同时秘密分割了东欧国家的影响区域。
该条约被视为当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和猜测。
在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前,苏联曾试图与西方国家建立反纳粹的联盟,但由于西方国家对苏联的犹豫和疑虑,导致谈判一直未能成功。
在此背景下,苏联转而与德国签订了这一互不侵犯条约,打破了原本西方国家期望的反法西斯阵营的构想。
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历史专题十四复习资料: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供大家学习参考!专题十四近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多极化趋势主干知识构建Ⅰ.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点一、第一时期:17世纪下半期至一战欧洲资本主义最发达,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取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猛烈的角逐和斗争,终究导致一战爆发。
二、第二时期:一战后至二战期间美国权势大大增强,欧洲权势削弱,十月革命与苏联的产生从根本上坚定了旧的国际秩序,国际关系中心从欧洲向两侧转移。
1、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连续争霸,英美之间的争取成为全球主要矛盾;在欧洲,法国同英美相互对峙,在远东,日美英三国斗争,日美争取猛烈。
但这一时期斗争方式由战场较量转到和会的谈判桌上。
2、帝国主义与苏联的关系,先是两种制度军事冲突,后转到和平共处。
三、第三时期:二战后至今:经历了两极相持向多极化演变的趋势1、1945年到50年代末,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相持与抗争。
2、60年代到70年代,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两极化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
Ⅱ.世界近现代主要矛盾的变化1、16世纪:英西矛盾。
为争取大西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2、17世纪:英荷矛盾。
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3、18世纪中期:英法矛盾。
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
法国*时期,英国屡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
5、19世纪中期:英俄矛盾。
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
近现代国际关系之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形成
解体
“9、18事变”
标志着凡——华 体系开始遭到破 坏
同德:《凡尔赛和约》 (“五四运 动” )
同德盟国:一系列和约
随着法西斯国家 的不断侵略扩张, 凡——华体系进 一步遭到破坏
1939、9,德军突 袭波兰,英法对 德宣战,二战全 面爆发。凡——
华盛顿会议
《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 (影响)
4、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 另外两个冷战又开始了。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 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 第三次世界大战。”这说明 ①苏东剧变后,强权政治开始抬头②多极化格局是另一种冷 战③冷战结束,但斗争没有停止④中国面临西方国家的威胁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B 5、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 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A. 社会主义力量严重挫折,力量对比暂时有利西方国家 B. 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国更重视发展经济增加实力 C. 美、欧、日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成为“冷战”对手D D. 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拓展延伸:20世纪国际关系的三次变动与中 国国际地位之间的关系
一战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 除“二十一条”,被拒绝。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 《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 胜国的中国仍旧处在列强的共同支配之下。 四十年代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 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中 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经 济政治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之一。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前后中苏美关系的演变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前后中苏美关系的演变作者:杨云若文章来源:《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6期更新时间:2008年06月14日一1936年11月,德、日签订《关于反共产国际协定》和秘密附属协定。
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这个协定,“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矛头直指苏联和各国共产党。
苏联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采取谨慎态度,竭力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很快决定采取援华抗日的方针,依靠中国牵制日本兵力,自己则集中力量对付德国法西斯。
十年内战时期,蒋介石集中精力“剿共”,对日本大举侵华,思想上和物质上均缺乏必要的准备,只好依赖外援,等待国际形势发生有利于中国的变化。
1937年8月21日,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23日,蒋介石任命军委会参谋次长杨杰为特派军事代表团团长赴苏争取援助。
同年12月,第一批苏联援华军械包括急需之飞机,陆续到达中国。
1938年1月,他又派出立法院院长孙科赴苏联进一步商谈中苏合作问题。
蒋介石这时向苏联提出的要求,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军需物资,尤其是飞机。
1937年12月30日,蒋介石致电杨杰,要求苏联在3个月内支援装备20个师的全部武器,并提出每月需150架飞机。
当所需飞机陆续运华后,蒋介石又于1938年1月3日嘱杨杰请苏方加派驱逐、轰炸飞行人员各一大队,苏联当即决定派空军志愿参战员一大队约150人来华。
这段时间,蒋介石不断向苏联告急,提出各种要求。
另一方面,希望苏联出兵抗日,减轻日本对华压力。
10月22日,蒋介石电嘱杨杰向苏联表达此意。
11月11日,斯大林答复:目前尚未到苏联与日本开战时机,若苏联现在向日本开战,日本人民误以苏联企图分沾中国利益,刺激他们反抗,反助日本国内团结,甚至引起更多国家对苏开战。
伏罗希洛夫更为明确地告诉杨杰:苏联敌人甚多,东西兼顾,恐无胜利把握,故不能立即对日出兵。
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均向中国代表郑重表示:出兵虽非其时,军事物资如飞机、重炮、汽油、坦克等物之接济,当竭尽所能;还表示,中国要抗战到底,必须建设重工业及军需工业。
试述慕尼黑会议前后的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
试述慕尼黑会议前后的苏德关系的变化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开会,签署了把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的协定。
慕尼黑的交易是希特勒实现其侵略计划的重大步骤,也是英法绥靖政策的顶点。
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影响至大。
从三十年代中期到1938年10月慕尼黑会议召开之前,苏德关系仍处于持续恶化的状态,在这一阶段,苏联为倡导集体安全、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做出了重大努力,而此时希特勒正处于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重整军备的关键时刻,为争取英法等国的默许,对苏联做出了相当强硬的姿态,1936年11月德日两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这无疑证明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苏德关系是相当糟糕的。
慕尼黑会议后, 苏联欧洲外交开始进行调整,主要是通过改善苏德双边关系, 避免同德国的战争, 以求中立自保。
1939 年 3 月 10 日, 苏联召开了联共 ( 布) 第十八次代表大会, 斯大林在大会上谈到苏联对外政策时指出:我们拥护和平, 拥护加强同所有国家的事务联系, 我们现在和将来都始终坚持这样的立场, 只要这些国家也对苏联保持这样的关系, 只要他们不试图破坏我们国家的利益。
同时强调要保持谨慎的态度, 不让那些从中渔利的战争挑拨者把我国卷入冲突中去。
斯大林所说的所有国家, 自然包括德国在内, 这无疑向德国传递了重要信息, 暗含改善关系的愿望。
希特勒为避免两线作战,开始对苏联实行温和的外交政策,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无疑也打击了苏联建立集体安全的信心,在北方,苏联也面临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威胁。
为了维护本国安全,避免首先卷入战争,苏联对外政策做了重大调整,苏德重新开始经济谈判,并逐渐过渡到政治领域。
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苏联对德政策转变的完成,它虽然使苏联暂时置身于战争之外,并且争取了一定的备战时间,但同时也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可以放手对波兰发动战争了。
20世纪30年代初,在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以后,苏联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第一次重大调整,把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制止世界大战作为其对外政策的立足点。
略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中德关系
略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中德关系近代中德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
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德两国之间只有一些简单的海上或陆路商业贸易往来。
鸦片战争后很长一段时间,德国并非侵华的主要角色。
这是由于德国在走向帝国主义过程中带有俾斯麦个人的色彩—否认经济发展需要殖民地,并力图限制德国政府在欧洲以外的拓展行为,德意志帝国即使在中国谋求工商业利益时,也没有对中国主权构成真正的威胁。
19世纪末,随着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德皇威廉二世上台后奉行的海外扩张战略,在中国划租界、修铁路、开矿山、强占胶州湾,德国逐渐成为英、法等国争夺中国的强劲对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使德国因战败被排除出大国争夺中国的行列。
之后,德国利用大国间的矛盾,使德国经济迅速恢复起来,并逐渐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再次向外扩张。
本文探讨德国与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1 中德合作的发展当德国在19世纪20年代重返中国时,它不再以帝国主义国家的面貌出现,这正是德中关系热络起来的基础。
从1928——1938年,蒋介石政府同德国关系的密切程度超过了列强中的任何一个。
虽然只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中国与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同为主张修正国际条约的大国,因此在国际政治中具有共同的政治目标,但它们均被排除于国际秩序之外,都遭受“不平等条约”的束缚,这样一种地位却使它们皆能无拘无束地创造中外合作的新形式,由于中德关系中并没有实质的政治利害关系,使得双方外交部变成处理日常工作的机构。
1928-1933年,是双方关系的初步发展阶段。
南京国民政府各军事机关聘用了大批德国军事顾问,并以德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方法训练军队,以德国的新型武器装备各部队。
而在1929年底开始的经济大萧条到来之前及大萧条期间,德国工业界也为一种信念所鼓舞,即现在是以其独有的地位,利用与南京政府的直接关系,将中国发展成为德国的出口市场以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
围绕着进入中国市场的新途径,军队和工业界开始携手合作。
探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战前苏德关系因
探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战前苏德关系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份在20世纪30年代签订的条约,标志着苏联和德国之间一段特殊时期的关系。
这一条约的签订以及其后的发展,对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战前苏德关系因,并深入分析条约的背后原因及影响。
我们来看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背景。
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特别是欧洲地区,政治风云变幻。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和德国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希望借助与德国的合作来缓解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压力,从而在外交上谋求平衡;而德国则希望通过与苏联签订条约来削弱东方的威胁,以便更好地实施其扩张政策。
双方都有着各自的考虑和战略需要,最终导致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我们来分析一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于战前苏德关系的影响。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为苏德两国在一段时间内建立了一种短暂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关系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是非常罕见的,因为苏联和德国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国家利益上存在着很大的对立。
由于双方都有各自的需要,因此他们选择了通过签订条约来保护各自的利益。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并不仅限于此。
事实上,这一条约的签订,从长远来看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条约的签订加剧了欧洲地区的矛盾和紧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尽管条约规定了苏联和德国之间不会互相攻击,并且成了苏联和德国谋求各自利益的手段,但它并没有改变双方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德两国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最终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不信任和紧张气氛。
在这一条约签订之后,西方国家对于苏联和德国之间的合作关系产生了深深的担忧,他们担心苏联和德国的合作将对西方国家的利益造成威胁。
这种不信任和担忧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社会的紧张气氛,为后来的国际冲突埋下了伏笔。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也对欧洲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
试论二战初期的德苏关系
收稿日期:2003208229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思想与当代中国外交”(02JA E 810002)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梁军(1973—),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在职博士生,主要从事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第43卷第1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1月V o l .43 N o .1Journal of Central Ch ina N o r m al U niversity (H um 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Jan . 2004试论二战初期的德苏关系梁 军(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本文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纳粹德国与苏联的关系从全面合作到分歧冲突最后到兵戎相见的发展历程,并力图用结构层次分析法对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和实质进行了历史的解释和评论。
关键词:德苏关系;合作;分歧中图分类号:K 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456(2004)0120075208 20世纪30年代,欧洲国际形势风起云涌,日趋紧张。
1933年,随着希特勒法西斯掌握了德国的政权,纳粹德国对内“铸造神剑”,积极扩军备战;对外则试图打破凡尔赛体系加诸德国的众多限制,实现其扩张称霸计划。
其手段一方面是通过“寻觅战友”,拼凑法西斯轴心国侵略集团,壮大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则是在外交上实行一套被西方学者称为“外交革命”的大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则是“有限目标+分而胜之+不择手段”。
通过该战略的实施,希特勒德国成功地利用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矛盾而崛起,最终形成了30年代后期的德国、英法和苏联在欧洲的三足鼎立局面。
在这种微妙的欧洲三角均势格局中,英法等西方民主国家出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德国的侵略企图既无抵抗之决心也无抵抗之物质准备,反而被德国外交上纵横捭阖、声东击西的伎俩所迷惑。
探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战前苏德关系因
探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战前苏德关系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二战前期欧洲国家之间签署的重要条约,它为德国与苏联两大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关系。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其背后涉及着诸多复杂的因素。
本文将从苏德关系的历史背景、双方的利益冲突、国际政治形势等多个方面探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战前关系的因素。
第一部分:苏德关系的历史背景苏德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德国革命时期。
当时,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试图通过向德国输出革命来实现其对欧洲的影响力扩张。
在奥托·冯·俾斯麦的影响下,德国政府对苏联保持着警惕和敌对的态度,这使得两国关系一度陷入僵局。
在1924年,苏联与德国签订了《拉科夫-洛库姆斯基条约》,标志着两国之间开始缓和关系。
这一条约为两国的外交关系开启了新的篇章,也为日后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双方的利益冲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既是苏联为了确保自身在欧洲安全,又是德国试图在东方保持稳定边界的结果。
双方的签署并不代表彼此之间没有利益冲突。
在东欧地区,苏联一直试图扩大其影响力范围,而德国则渴望在东部地区争取更多领土,这导致两国在东欧地区的利益发生冲突。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苏联希望与其他国家进行联合抵制德国的扩张,而德国则试图在各国之间挑起分裂,以削弱苏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这些利益冲突,使得苏德之间的关系在表面上看起来很融洽,但实际上却存在着很多隐秘的矛盾和竞争。
第三部分:国际政治形势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也受到了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
在当时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德国和苏联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需要寻求外部势力的支持。
对于苏联来说,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所以需要保持与德国的关系以免外部孤立;而对于德国来说,其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也并不十分融洽,所以需要寻求与苏联的合作。
国际政治形势也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背景。
探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战前苏德关系因
探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战前苏德关系因1. 引言1.1 引言在20世纪的欧洲,苏德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事件,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讨论。
本文将探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战前苏德关系因,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时期的背景和影响。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是苏德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影响深远。
通过分析条约的签署过程和内容,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当时双方的立场和动机。
苏德关系在条约签订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双方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
这些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苏德双方的利益冲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何影响了他们的关系?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苏德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在政治上引起了震动,也对各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我们要如何进行客观而全面的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最终的破裂是怎么发生的?是因为双方的矛盾加深,还是外部力量的干预?苏德关系的破裂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战前苏德关系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与破裂。
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都影响了苏德关系的发展。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苏德关系的复杂性。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战前苏德关系因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角度和观点。
【2000字】。
2. 正文2.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与纳粹德国之间于1939年8月签订的一项重要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被视为二战前的欧洲外交中的关键事件之一,对后来的欧洲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双方承诺不会相互侵犯对方的领土,保持友好关系,以及在国际关系中相互协调等。
条约的签订被视为苏联试图避免与德国同时开战的一种手段,也被认为是对盟国的一种错误信号。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警惕和震惊,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德关系的演变
摘要苏德关系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关系中的热点问题,对世界国际格局的走向到至关重要。
三十年代初,苏德继续实行拉巴洛政策下的合作关系。
但希特勒上台后,两国关系开始恶化。
对此,苏联提出集体安全政策反对德国法西斯,并作出不懈努力。
德国利用苏联外交的弱点放心地扩军备战。
慕尼黑会议后,苏联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对德政策产生重大转变。
希特勒也对苏联实行温和的外交政策,于1938年8月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缔约双方及世界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苏联;德国;拉巴洛政策;集体安全;中立自保AbstractThe early 1930s, Soviet-German continue to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rabbah los cooperation. Hitler came to October 1938 Munich before the meeting is deteriorating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t took sides, Soviet foreign policy, neither against German fascists, advocate the collective security and maintain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Germany also begin to take the position and the world lost interest. After the meeting, Hitler in Munich draw things two fronts to the Soviet uni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moderate foreign policy. The Soviet union's economic talks, also gradually transition to politics. The soviet-german non-aggression treaty of marks from the Soviet union's policy shift, it makes the Soviet temporarily in war, but the German fascist aggression fuelling arrogance. Aim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30 August - 1939 the soviet-german non-aggression treaty signed in this period of time the soviet-german relationship are briefly review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浅析二战苏德关系
浅析二战苏德关系摘要:本文中的二战概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二战,主要论述二战前、中两个时期苏德之间的关系。
二战前期,苏德关系主要指 1933 年德国法西斯上台到1939.9.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时期,苏德关系主要以紧张对立为主。
二战中期苏德关系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从 1939.9.1 到 1941.6.22,苏德关系表面友好,实则同床异梦。
第二阶段从 1941.6.22 德国入侵苏联到 1945 年德国投降,两国进行残酷战争,关系急速恶化。
关键词:苏德关系;战争一、二战前的苏德关系二战前1933年到1939.8.23日前苏德关系主要以紧张对立为主。
法西斯德国对苏联的态度从其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著作我的奋斗中就可看出,希特勒在书中恶毒指责苏联,并提出了一个不甚明确的计划--进攻俄国。
此后还写了另外一本秘密的书,这本书重申了《我的奋斗》中关于进攻俄国的观点。
即使并不详尽,它也是希特勒所思所想的清楚表白。
与此同时法西斯德国政权思想上宣扬复仇主义,扩张主义,民族优越论,将以斯拉夫人为主的苏联称为垃圾国家,外交上慕尼黑会议拒绝苏联参加,与意大利,日本签署反共产主义协定,其中秘密附件规定:当缔约一方遭到苏联进攻威胁或进攻时,另一方不能做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并立即商讨"保护共同利益"的措施与方法;未经双方同意,不得与苏联缔结违背本协定精神的任何政治条约。
这都充分体现出法西斯德国对于苏联的敌视。
面对德国的敌视政策,苏联采取了争锋相对的措施,长期将法西斯德国作为帝国主义反面教材加以宣传,这从1939年法西斯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突访苏联,苏联竟然找不出一面法西斯德国国旗,只能从道具厂临时征用就可见一斑。
2.二战中的苏德关系二战中的苏德关系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1939.8.23双方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到1941.6.22闪击苏联,这段时期两国同床异梦。
第二阶段法西斯德国入侵一直到法西斯德国投降,这一阶段两国不共戴天。
1939-1941年苏联与德国的经贸往来分析
1939-1941年苏联与德国的经贸往来分析
张少珊
【期刊名称】《西伯利亚研究》
【年(卷),期】2008(035)003
【摘要】苏德战争爆发前夕的1939-1941年,苏联同法西斯德国进行了近22个月的友好往来.苏联利用德国发动侵略的时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建立东方战线,并与急需战略物资的德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两国政治经济往来是苏联对德国政策的一种体现,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总体上看,这一政策仅仅是苏联的权宜之计,但内涵和结果都大大超出了其制定者的想象和意愿之外,更具复杂和矛盾的性质.苏联与德国的经贸往来是由苏联国家利益决定的.
【总页数】4页(P68-71)
【作者】张少珊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历史系,内蒙古赤峰0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55.128.516
【相关文献】
1.有限的伙伴关系:1928年至1944年中国与德国、苏联和美国的关系 [J], William C.Kirby;范瑞明
2.70年前被苏联流放无法移民德国回不去的德裔俄罗斯人 [J], 史春树;
3.1939年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对苏联外交政策的影响 [J], 周小溪
4.1939年德国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对苏联外交政策的影响 [J], 周小溪
5.1939—1941年苏联对德国的宣传策略 [J], 杜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苏德关系
作者: 曹英伟;吴晓迪
出版物刊名: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0-143页
主题词: 苏联;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德国;斯大林;莫洛托夫;集体安全;慕尼黑会议;
战争;捷克斯洛伐克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年了。
这次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蔓延欧、亚、非三大洲,约占世界4/5的人口卷入其中,人类文明经历了一次大浩劫。
希特勒是发动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
但是,他能走到这一步,也是国际环境为他提供了机会,特别是当时的大国外交政策的失误对希特勒的行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德国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失败后,苏联又和德国接近起来。
同西方国家一样,苏联也没能逃脱希特勒德国践踏的厄运,而且是这场战争中牺牲最大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于各自特殊的情况,苏联同德国在拉巴洛条约的基础上保持比较密切的关系。
但法西斯政权在德国建立以后,德苏关系逐渐疏远,苏联认为德国正日益成为世界人民最危险的敌人,世界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据此,苏联提出了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1933年12月12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开展争取集体安全的决议,并向民主国家提出倡议。
遗憾的是,苏联的倡议没有得到回音。
针对德国的扩张野心,英法等国虽不乏有识之士,要求政府联合苏联共同对抗德国,1938。
从1939年欧洲外交看战前苏德关系的演变
从1939年欧洲外交看战前苏德关系的演变
胡祥芹
【期刊名称】《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17)001
【摘要】1939年3月15日,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欧洲局势极为紧张.为了制止希特勒德国的侵略,苏联和英法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外交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谈判没有取得成功.同时,苏联和希特勒德国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和现实安全需要,抓住时机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给世界局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胡祥芹
【作者单位】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历史系,宁夏,银川,7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151
【相关文献】
1.略论1939年欧洲外交舞台三种谈判 [J], 程佩璇;
2.二战前夕欧洲各国外交走向与苏联“双重外交”的实施 [J], 胡刚亮
3.重新认识二战前夕苏德关系的发展 [J], 周乾
4.二战前期苏德经贸关系述论 [J], 程早霞;伍玉林
5.一战前后中德关系的演变及其对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影响 [J], 孟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节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的调整与演变(2)
第二节苏联与西方国家关系的调整与演变一、调整对西欧的政策赫鲁晓夫上台后,就着手改变斯大林时期比较僵硬的外交政策,力图通过谈判和协商,来调整苏联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在这一时期,冷战并没有结束,但局势有所松动;苏美之间军备竞赛继续进行,局部对抗时有发生,但两国关系有所改善。
开始形成在世界范围内美苏两国对抗和争霸的局面。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如何处理战败国问题一直是苏联和西方国家争执的重要问题。
战后,奥地利分别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战领。
1946年的四国外长会议决定起草保证奥地利独立的对奥和约。
1949年6月,四国外长会议达成对奥合约主要问题的初步协议:奥地利保持1938年1月1日时的边界,不向奥索取赔偿,南斯拉夫有权没收奥在南的财产;苏联将在6年内从奥得到1、5亿美元作为苏联归还德国在奥财产的补偿。
会议还决定指派代表拟定对奥合约草案,并定于当年9月1日签约。
由于9月间,西德单独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斯大林认为对奥合约必须在德国问题解决后签订,于是,这个问题被搁置起来。
1954年初,在苏、美、英、法四国外长的柏林会议上,在得到奥地利“丝毫没有加入任何军事同盟”的保证之后,苏联代表再次提出了签署对奥合约的建议。
条件是奥地利承担义务,不参加军事集团,不把它的领土提供给外国做军事基地。
美英法三国虽然对苏联的建议反应冷淡,但是引起了奥地利的积极响应。
1955年2月,莫洛托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的发言中,对于奥地利的立场有所松动,并邀请奥地利政府派代表团去莫斯科商谈缔结和约问题。
4月,苏奥两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谈。
奥方接受保证中立化的建议,苏方则表示愿意无偿的签订对奥合约,并从奥地利撤军。
这表明,苏联为了调整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在对奥合约问题上主动作出了让步,终于促成了和约的签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近现代战争史看中外关系的沿革与发展(苏德篇)雷雄韬(中国人民解放军75310部队330分队)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战争就是最大的政治;由于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从来都要小心慎重的对待。
但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后期,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世界范围的大战就打了两次,国与国的战斗就不可胜数,人类文明上下五千年,战争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波及如此多的国家,也没有像现在这样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难道说文明越发达,人类越好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平民参政议政在中国自古就有传统,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围绕着国家军事外交的种种纷争越来越多的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周边这么多国家会向中国发出不和谐的声音,中、美、俄、欧、日,这些大国在世界政治事件之间的博弈究竟从何产生,又将归向何处。
本篇笔者将以近现代几次战争的总结分析为切入点,来分析中外关系的历史由来以及未来的存立之道。
0 前言最近一段时间,通读了《南京大屠杀》、《最寒冷的冬天》,《越南战争》和《战争的流言》这几本英译书,又观看了日俄战争、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央纪录频道制作的纪录片)、太平洋战争纪实系列(日本NHK电视台92年拍摄的记录片)、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实录、苏芬战争、对印作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等纪录片。
无论是朝鲜战争、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对越自卫反击战,国民所接受的宣传和教化已经足够多了。
至于这次学习和观影的目的和原因:一则,所阅书籍,所看视频皆是以往未曾有过的角度,或第三者,或参与者,角度不同,观点自然不同。
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无论如何皆可获得更为全面,也更为客观的认识;再则,战争是解决矛盾的最高形式,对于民族性忧缺点、人性的高尚与阴暗面会有最真实的体现,“说得好不如做的好”,其实战争如同一面镜子,照亮对手的同时也会清晰的看到一个更为全面的自己。
不要盲目自大,亦不要妄自菲薄。
这也许就是本文目的之一。
可以发现,战争对世界的政治大格局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围绕着与中国周边及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关系,以史为鉴,可以让我们客观的分析判断国际形势,拨去笼罩在中外外交关系上种种疑团,明确国家外交关系在未来的基本走向和趋势。
1 从战争看俄罗斯与德国关系1.1苏德战争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苏联称之为“卫国战争”,德国称之为“东线”。
这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大战,是真正决定世界格局的大战,世界的版图在二次大战后维持了四十多年,而且在当今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基本没有变化,就是这一战打出来的。
1.1.1 打的是人力资源消耗首先是兵员的消耗。
据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损失统计数据,二战期间苏军总共死亡916.48万人,受伤人员1520万人,总伤亡人数达到2400多万;与此相对的,德军死亡、失踪将近500万,其中死于苏德战场的约430万,总损失1348.8万,其中在东线的损失达1075.8万人,占了总损失的80%。
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奠定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解放军共伤亡24.4万,其中阵亡4.66万人,苏军的死亡人数相当于打了近200个三大战役。
仅从牺牲人数来讲,苏德战争的人力资源消耗都是空前的,残酷的,两个民族以命相博,倾其所有,胜者成为超级大国,主宰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土近五十年。
1.1.2打的是战略战法闪电战与持久战的对决。
在与俄罗斯开战前,德军1天拿下丹麦,5天占领荷兰,12天打下南斯拉夫,39天就让法国俯首称臣,将闪电战运用到极致,士气正盛;反观苏联,区出现了伤筋动骨的大清洗,红军高级将领大部分被枪决,军官总共被枪决1.5万人,元气大伤。
针对此种情形,希特勒对进攻苏联十分自信,扬言“我们只要在大门口揣上一脚,整座破房子就会倒塌下来。
”无论如何,从账面上讲,苏联都处于下风。
但是,苏军的高级将领对于闪电战有着清醒的认识,苏军总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早在二十年代后期就提出:“现在我们不能期望那样的交战,他们能够导致以一次突击就消灭敌人全部作战军队的结果。
正面的宽度、铁路网的高效率和战区的大纵深都不允许达到那样的结局。
”“我们应当准备进行长期的战争,如果各帝国主义者在他们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爆发的战争是长时间的,那么毫无疑问,在我们苏联和周围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斗争,也将是长期的、旷日持久的和十分残酷的”,这应该是“论持久战”的鼻祖了吧。
中间有个小插曲,苏联的对于战争不抱幻想,但是特工们却严重误判了战争开始的时间,他们以为德国会为战争做充足的准备,其中当然包括抵御苏联严冬的羊皮袄,因此严密关注欧洲羊肉市场的波动,大批羊的屠宰势必会带来欧洲羊肉价格的跳水,但是,一直到战争开始都没有出现预期的变化。
事实上,狂妄的希特勒压根就没打算把苏德战争拖到冬天。
军备哲学的比拼。
众所周知,德国是工业高度发达的强国,二战中,它的MP43突击步枪,MG42通用机枪,虎式坦克,88毫米高炮,都是同类武器中最棒的。
以虎式坦克为例,通常都是以一敌三甚至更多,但是它打掉一辆就是一辆。
德军的武器发展计划杂乱无章,有的远远超越时代,军迷感兴趣的许多暗黑科学大多出自二战时期的德国,正是这些超越,这些精密害死了德国人:生产一台豹式坦克需要15万个工时,一台重型的虎式坦克需要25万个工时,而它们要对付的T-34坦克仅仅只要8千个工时。
整个苏德战争期间,德国只生产了1350辆虎式坦克,4814辆豹式坦克,而苏联却生产了10.2万辆坦克,其中T-34就超过5万辆。
“乱拳打死老师傅”,苏联的军备哲学就是简单、可靠、耐用,它的主战装备就是为适应大规模、长期的战争而生产的。
在这样的战争面前,即便再好的武器还没到使用寿命就被摧毁了,根本就没有必要造的那么精密。
战争促进了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造就了战争后期苏军对德军形成的一次次地摧枯拉朽式的战役级的胜利。
其核心思想就是:在主要作战方向上集中优势兵力,大量使用坦克兵、航空兵和空降兵等新兴兵种,实现连续不间断地向纵深突破。
形象的讲就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苏军的大纵深作战理论被我国的老一辈军事家吸收转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后来在三大战役中攻城拔寨,无往不克;朝鲜战场上更是让优势装备的美军吃了大亏!1.1.3 打的是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截然不同,社会主义的标签就是计划,通俗的讲“集中力量办大事”,就是“人民战争”。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周边资本主义国家环伺,意识形态的不同是冲突和战争爆发的根源之一,所以苏联从未对和平抱有幻想,从1926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苏联就开始了重工业先行,军事为先的一系列备战行动,1938-194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44%,国防工业的增长比全部工业要快2倍。
1939年军事拨款占国家预算的25.6%,1941年增加到43.4%。
正是这样的倚重,在1941年苏德战争前夕,苏联军队规模从200万增加到550万,其中重点就是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根据总参谋部计划,将组建20个机械化军,配备近3万辆坦克和火炮,这是同一时期德国坦克和强击火炮的5-6倍。
除此之外,整个国家的体制都为争取战争胜利而高速运转起来。
军备生产的全时全员参与是这一时期的特点,1942年,苏联军工行业的工人工作时间被定为14个小时,有的长达16小时。
1939年,工业部门职工中18岁以下的占6%,到1942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而1943年,苏联工业劳动力的一半以上是妇女,在集体农庄,妇女的比例甚至达到了四分之三。
在生产的组织方面,一般人知道泰罗制是美国人的创造,但是说到军工业上的推广和应用,恐怕没有哪个国家像苏联这样热心而富有成效。
举个例子,通过合理组织,苏联生产一架伊尔-4型飞机的劳动消耗从1941年的2万个工时减少到1943年的1.25万个工时,生产一辆T-34坦克从1941年的8000个工时减到1943年的3700个工时。
1943年,苏联用800万吨钢和9000万吨煤生产出了48000门重型火炮和24000辆坦克,而德国则用3000万吨钢和3.4亿吨煤生产出了27000门重型火炮和17000辆坦克。
要顺便提一下的是,造成这些差距的正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德国也不是看不到问题所在,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43年春,时任军备部长的施佩尔才取得陆军和海军装备的生产组织权利,而空军则等到了1944年8月,除此之外基本的军需物质和人力资源仍然由经济部长和劳工部长把持。
即便这样,精明强干的施佩尔使得德国的军备有了飞跃的发展,就在1944年,德国的弹药、飞机、火炮、潜艇,坦克生产全部来到了最高峰。
可惜这一切都来得太晚,盟军的飞机已经占领了德国的天空,这些装备还没有排上用场,就被炸成了一堆废铁。
1.1.4打的是民族的精气神俄罗斯民族是崇尚荣誉,敬重英雄、勇气和牺牲的民族。
舍身堵抢眼不是黄继光的首创,在这之前,俄罗斯已经有276人这样做了。
1941年11月7日,著名的红场阅兵大家都知道,在漫天的飞雪和德军兵临城下,苏军从阅兵场直接开赴前线。
在长达88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多达64万人被饿死,即便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仍然没有投降。
苏联的勋章种类之多,制作之精美,举世无双,整个战争期间向个人授勋超过3500万人次,向部队授勋则达到10900次。
与之相对的是荣誉的背叛,对叛徒和逃兵的重罚,有时候显得异常残酷。
对于苏联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在战争初期,成建制的叛敌和投降屡见不鲜。
1941年8月16日,斯大林签发了著名的第270号命令:凡是在战斗中撕下肩章和投降者即为最可恶的逃兵,其家庭成员因其违背军人誓词、背叛祖国应予逮捕。
此类逃兵应就地枪决。
凡陷入包围着应战斗到底,冲出重围者回到我方。
凡宁愿屈膝投降者,应以一切手段予以消灭。
对投降的红军战士的家属,应剥夺其享受的国家补贴和救济。
为此,还在每个集团军组件了3-5个阻截队,专门枪毙惊慌失措和胆小鬼。
“乱世用重典”,俄罗斯民族对荣誉的极端崇尚和对叛敌者的无情,使得战场上的红军无一不同仇敌忾、奋勇杀敌。
单一的日耳曼民族则具备自我牺牲和袍泽友爱的传统,纪律、秩序、忠诚、服从,则成为引以为豪的美德。
莫斯科战役中,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团军苏联发起大反攻的时候,德军部队就地转入防御,在零下52度的风雪中苦苦支持,没有出现一溃千里的现象;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末期,德军第六集团军陷入苏军的重重包围,在物资极度匮乏,严寒天气的影响下依旧忠实的执行希特勒的命令,给苏军重创。
其中有许多指挥官和参谋人员在假期届满之后,义无反顾地又飞回包围圈中。
整个苏德战争,苏联公民在德军中服务的将近百万,其中死亡20万;但是德军则没有出现为苏军作战的情况,只有不到一万的德军战俘为苏军提供战场宣传服务。
分析德国深层的心理,在北欧神话成长起来的日耳曼民族一直有着刚健、阴暗、狂暴的气质。